《一种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738833.2 (22)申请日 2016.07.14 (73)专利权人 吴显明 地址 641322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 文秀桥村六组49号 (72)发明人 吴显明 (51)Int.Cl. A01K 31/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养鸡用无臭发 酵床, 涉及养鸡技术领域; 该新型养鸡用无臭发 酵床, 包括外壳, 所述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 制器, 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
2、, 所 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外壳, 所述调节外壳的顶部 固定连接有调节网板, 所述调节外壳内腔的底部 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外 壳; 该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 通过风扇、 电机、 水槽、 加热管的配合使用, 使得发酵床可以很好 的进行除臭操作, 避免了由于养殖鸡产生的排泄 物过多而导致的发酵床臭味过重, 通过置料槽的 改良, 方便了养殖鸡的喂养, 避免了由于底部饲 料无法被养殖鸡食用而导致的饲料浪费, 降低成 本的同时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5946876 U 2017.02.15 CN 205946876 U 1.一种新型养鸡用。
3、无臭发酵床, 包括外壳(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 接有控制器(2), 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3), 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调节 外壳(32), 所述调节外壳(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网板(31), 所述调节外壳(32)内腔的 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33), 所述控制装置(33)包括控制外壳(3310), 所述控制外壳 (33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36), 所述电机(33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334), 所 述控制外壳(3310)的底部镶嵌有转动轴承, 所述控制外壳(33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网 板(332), 所述控制网板(33。
4、2)与转动轴承间设置有转动轴(331), 所述转动轴(331)的表面 从上往下依次套设有风扇(333)和被动轮(335), 所述被动轮(335)与主动轮(335)通过皮带 传动连接, 所述控制外壳(3310)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槽(338), 所述水槽(338)的底部 固定连接有加热管(339), 所述调节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养鸡槽(4), 所述养鸡槽(4)的左 侧固定连接有置料槽(6), 所述置料槽(6)包括置料外壳(67), 所述置料外壳(67)内腔的底 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6), 所述伸缩杆(6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2), 所述支撑板 (62)的两侧均通过置料弹簧固定连接有。
5、移动块(64), 所述移动块(6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 连接有限位板(63), 所述置料外壳(67)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61), 所述控 制器(2)分别与电机(336)、 加热管(339)、 红外传感器(61)和伸缩杆(66)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外壳 (33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水管(337), 所述加水管(337)的左端依次贯穿控制外壳(3310) 的右侧和水槽(338)的右侧并延伸至水槽(338)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装置(3)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
6、撑架(7), 所述支撑架(7)的数量为 两个且对称分布于调节装置(3)的 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鸡槽(4)的 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减震轮(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2)的 正表面开设有散热孔(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块(64)远 离支撑板(62)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动轮(65), 且滚动轮(65)与置料外壳(67)的内 壁接触。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946876 U 2 一种新型养鸡用。
7、无臭发酵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鸡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 背景技术 0002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 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 其驯化历史至少约四千年, 但直到一千八百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 鸡的种类有火鸡、 乌鸡、 野鸡 等, 而且鸡也是十二生肖中的一属。 0003 发酵床是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 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的一种环 保、 安全、 有效的生态养猪法, 实现养猪无排放、 无污染、 无臭气、 彻底解决规模养猪场的环 境污染问题, 它是集养猪学、 营养学、 环境卫生学、 生物学、 土壤肥料学于一体, 遵循低成本、 高产出。
8、、 无污染的原则建立起的一套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体系, 它是工厂规模化养猪发展 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亮点, 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0004 传统的发酵床, 无法很好的进行除臭操作, 容易出现由于养殖鸡产生的排泄物过 多而导致的发酵床臭味过重, 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同时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 解决了发 酵床臭味过重的问题。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养鸡用无臭 发酵床, 包括外壳, 所述外壳的左侧固。
9、定连接有控制器, 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装 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外壳, 所述调节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网板, 所述调节外壳 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外壳, 所述控制外壳的底部固定 连接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 所述控制外壳的底部镶嵌有转动轴承, 所述控制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网板, 所述控制网板与转动轴承间设置有转动轴, 所 述转动轴的表面从上往下依次套设有风扇和被动轮, 所述被动轮与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 接, 所述控制外壳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槽, 所述水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 所述调 节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养鸡槽, 所述养鸡槽。
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置料槽, 所述置料槽包括置料 外壳, 所述置料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通过置料弹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 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 接有限位板, 所述置料外壳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机、 加热管、 红外传感器和伸缩杆电性连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控制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水管, 所述加水管的左端依次贯穿控 制外壳的右侧和水槽的右侧并延伸至水槽的内部。 0010 优选的, 所述调节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对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9。
11、46876 U 3 称分布于调节装置的底部。 0011 优选的, 所述养鸡槽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减震轮。 0012 优选的, 所述控制器的正表面开设有散热孔。 0013 优选的, 所述移动块远离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动轮, 且滚动轮与 置料外壳的内壁接触。 0014 (三)有益效果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 该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 通过风扇、 电机、 水槽、 加热管的配合使用, 使得发 酵床可以很好的进行除臭操作, 避免了由于养殖鸡产生的排泄物过多而导致的发酵床臭味 过重, 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同时降低了成本。
12、。 0017 (2)、 该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 通过置料槽的改良, 方便了养殖鸡的喂养, 避免了 由于底部饲料无法被养殖鸡食用而导致的饲料浪费, 降低成本的同时方便了使用者的使 用。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置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 1外壳、 2控制器、 3调节装置、 31调节网板、 32调节外壳、 33控制装置、 331转动 轴、 332控制网板、 333风扇、 334主动轮、 335被动轮、 336电机、 337加水管、 。
13、338水槽、 339加热 管、 3310控制外壳、 4养鸡槽、 5减震轮、 6置料槽、 61红外传感器、 62支撑板、 63限位板、 64移动 块、 65滚动轮、 66伸缩杆、 67置料外壳、 7支撑架、 8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
14、, 如图1所示, 包括外壳1, 外壳 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 控制器2的正表面开设有散热孔8, 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 节装置3, 调节装置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 支撑架7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调节 装置3的底部, 调节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养鸡槽4, 养鸡槽4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减震 轮5, 养鸡槽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置料槽6, 控制器2分别与调节装置3和置料槽6电性连接。 0025 如图2-3所示, 调节装置3包括调节外壳32, 调节外壳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网 板31, 调节外壳3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33, 控制装置33包括控制外壳3310, 控制 外壳3310。
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36, 电机33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334, 控制外壳 3310的底部镶嵌有转动轴承, 控制外壳33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网板332, 控制网板332 与转动轴承间设置有转动轴331, 转动轴331的表面从上往下依次套设有风扇333和被动轮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946876 U 4 335, 被动轮335与主动轮33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控制外壳3310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槽 338, 控制外壳33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水管337, 加水管337的左端依次贯穿控制外壳3310 的右侧和水槽338的右侧并延伸至水槽338的内部, 水槽338的底。
16、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339。 0026 如图4所示, 置料槽6包括置料外壳67, 置料外壳6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66, 伸缩杆6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2, 支撑板62的两侧均通过置料弹簧固定连接有移 动块64, 移动块64远离支撑板62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动轮65, 且滚动轮65与置料 外壳67的内壁接触, 移动块6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3, 置料外壳67内腔两侧 的顶部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61。 0027 工作原理: 将养殖鸡置于养鸡槽4内, 通过控制器2控制发酵床开始工作, 控制器2 控制伸缩杆66进行收缩操作, 将饲料放置于置料槽6中, 通过控制器2控制伸缩杆。
17、66进行伸 长操作, 伸缩杆66的伸长操作使得支撑板62向上移动, 当红外传感器61被饲料触发时, 控制 器2停止伸缩杆66的伸长操作, 当饲料的减少至不再触发红外传感器61时, 控制器2控制伸 缩杆66进行伸长操作, 以此保证饲料位于合适的高度, 控制器2控制加热管339开始工作, 从 而加快水槽338内水分的蒸发, 控制器2控制电机336开始工作, 同时在主动轮334和被动轮 335的作用下使得转动轴331开始转动, 转动轴331的转动使得风扇333开始转动, 从而使得 水分上升将发酵床内的臭味带至发酵床外。 0028 综上所述, 该新型养鸡用无臭发酵床, 通过风扇333、 电机336、 。
18、水槽338、 加热管339 的配合使用, 加热管339将水槽338中的水分蒸发, 在通过电机336带动风扇333转动, 使得水 分流通从而带走臭味, 从而使得发酵床可以很好的进行除臭操作, 避免了由于养殖鸡产生 的排泄物过多而导致的发酵床臭味过重, 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同时降低了成本。 0029 并且, 通过置料槽6的改良, 使得置料槽6可以根据饲料的减少而调整饲料的高度, 方便了养殖鸡的喂养, 避免了由于底部饲料无法被养殖鸡食用而导致的饲料浪费, 降低成 本的同时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003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946876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5946876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5946876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