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8104274.9
1988.07.14
CN1039328A
1990.01.31
终止
无权
|||授权|||公开|||
H01L27/02; H01L23/62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刘忠立; 刘荣环; 和致经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
中国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卢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输入的过压保护结构,它由集成电路输入端与地线之间并列设置的矩形平面放电间隙和二氧化硅介质电容器组成。这种结构与现有集成电路工艺相容,特别适用于CMOS/SOS集成电路,具有保护能力强以及不易烧毁等优点。
1: 一种集成电路输入的过压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集成电路输入端与地线之间并列设置的放电间隙和电容器组成。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结构的特征为,所述设置的放电间隙就是在集成电路芯片表面布敷的金属输入引线与金属地线之间留置的矩形平面间隙。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结构的特征为,所述设置的电容器是利用集成电路芯片有源器件区以外的二氧化硅层作介质,以布敷在它上面并与输入端(或地线)连通的金属层为上电极,以埋设在二氧化硅层下面并与地线(或输入端)连通的导体或半导体作下电极。4: 按照权利要求1和2所述集成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结构的特征为,所述在集成电路芯片表面布敷的金属输入引线与金属地线之间留置的矩形平面间隙,其宽度在8至12微米范围内,长度为宽度的3至4倍。5: 按照权利要求1、2和4所述集成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结构的特征为,所述矩形平面放电间隙是设置在一个表面钝化层的散热窗口内,散热窗口要比放电间隙增长与增宽10至20微米。6: 按照权利要求1和3所述集成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结构的特征为,所述设置的二氧化硅介质电容器是以埋设在二氧化硅层下面淀积在兰 宝石衬底上的多晶硅半导体作下电极的。
《集成电路的保护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电路的保护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输入的过压保护结构,它由集成电路输入端与地线之间并列设置的矩形平面放电间隙和二氧化硅介质电容器组成。这种结构与现有集成电路工艺相容,特别适用于CMOS/SOS集成电路,具有保护能力强以及不易烧毁等优点。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