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707637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10647.2

申请日:

1991.09.28

公开号:

CN1061302A

公开日:

1992.05.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8.11.25|||保护期延长|||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1J29/50

主分类号:

H01J29/50

申请人:

株式会社金星社;

发明人:

金元铉

地址:

南朝鲜汉城特别市

优先权:

1990.09.29 KR 15271/9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天正;何关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用于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包括有六个在电子束运动方向排成一直线的分离的栅极,第四栅极由一对彼此隔开并电连接的平板状栅极构成。两平板状栅极也和第二栅极连接,以便它们接收相同电压,两平板状栅极之间隙在每个平板状栅极厚度的0.29-1.15倍范围内是可变的,由于第四栅极的这种结构,使各相邻栅极之间隙可以减小。因此,不希望的杂散的产生得以限制,同时,由于第四栅极的两个侧栅极之间隙可以变化,所采用的电极种类可在宽的范围内选择。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用于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包括: 多个阴极,每个用于产生一电子束; 第一栅极; 第二栅极,它通过接收低电压加速从所述阴极发射的所述电子束; 第三栅极,它用于接收聚焦电压; 第四栅极,它具有两个与所述第二栅极有相同电位的平板状电极,所述的两个平板状电极之间的间隙可根据其上施加的电压变化; 第五栅极,它用于控制所述电子束的聚焦,所述第五栅极具有和所述第三栅极相同的电压;和 第六栅极,它通过接收高电压加速来自所述阴极的所述电子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枪,其中每一个所述平板状电极的厚度为0.7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枪,其中所述的平板状电极之间的间隙是每个平板状电极厚度的0.29-
2: 15倍。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子枪,其中,从第一栅极至第六栅极,每两个相邻栅极之间的间隙按其排列顺序依次为:0.25mm、0.6mm、0.6mm、0.6mm、0.6mm和1.0mm。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该电子枪能自由地改变电子束的发射角和聚集电压对高压的比率,以便改善聚集特性和耐压特性。

    参照图1,一种传统的彩色显像管包括:一个玻壳1,它具有一个内表面涂覆有荧光膜8的面板2,以便电子束撞击到其上时产生束点,还具有一个漏斗形部3,围绕该漏斗形部安装有偏转线圈9;一个电子枪5,它产生并向面板2发射用于产生红、绿和兰色光的电子束6,该电子枪被封接在玻壳的颈部4中;一个荫罩7,它安装在面板2的内表面上用于选色。

    参照图2对用于传统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5进行详细说明,该电子枪包括:三个一字排列的阴极10,其可发射分别对应红、绿和兰色光的电子束6;第一至第六栅极11-16,它们能够调节由阴极10发射地电子束6的强度并聚焦,这些栅极通过通常的绝缘体玻璃条17支撑并按电子束发射的方向排列。

    第一至第六栅极11-16将根据其形状、所施加的电压和工作情况给予详细说明。

    第一、第二和第四栅极11、12和14是平板状,第三、第五和第六栅极13、15和16是帽状。

    第四和第六栅极14和16上共同施加高压Eb,以便加速电子束,第三和第五栅极13和15上施加相当于高压Eb的28%或33%的聚焦电压Vf,以便调节电子束的聚焦。传统电子枪的相邻栅极之间的间隙如下所列:

    间隙(mm)

    第一栅极-第二栅极  0.25-0.3

    第二栅极-第三栅极  0.8

    第三栅极-第四栅极  1.0

    第四栅极-第五栅极  1.0

    第五栅极-第六栅极  1.0

    在具有如此结构的传统电子枪中,对电子枪产生图像的过程将给予(如下)说明。

    从阴极10发射的电子束6,通过第一栅极11进行强度调节,然后在第二栅极12中被加速,它们进入构成主要和辅助静电透镜的第三至第六栅极13-16中,从而电子束6的聚焦被调整并且(电子束)被加速,以便撞击荧光膜8产生束点。

    电子束通过作为选色电极的荫罩7时,其色彩被选择,然后,通过安装在漏斗部3周围的偏转线圈9扫描在荧光屏上,形成画面。

    在如上所述的传统电子枪中,施加到第四栅极14和第六栅极16上的高压Eb以及施加到第三栅极13和第五栅极15上的聚焦电压Vf是受第四栅极14的厚度限制的。此外,由于在通常使用的电子枪中,聚焦电压对高压的比率Vf/Eb是28%或33%,第四栅极14的厚度要针对每种情况来调整。因此第四栅极14和第五栅极15之间的间隙也是受限制的。

    相应地,由于聚焦电压对高压的比率Vf/Eb是受第四栅极14的厚度限制的,就使得降低相邻栅极之间的电位差受到限制,相邻栅极之间的间隙为1.0mm。因此,当通过栅极时,电子束可能由于和相邻电极之间的外来物相碰撞而被散射,因而图像不能在屏上形成,并会产生杂散(Stray),即在电子枪5和玻壳的颈部4之间呈现兰色荧光的现象。由于杂散,可能发生阴极表面的剥落以及加热器的短路。而且,高压Eb越高,杂散现象可能发生得越频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其中第四栅极由两个平板状电极构成,以便改善电压特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其中电压特性和聚焦电压对高压的比率容易调节,以便在相邻栅极之间施加相对低的电压。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可以通过根据第四栅极的一对平板状电极间的间隙调节高压而实现,也就是,当所施加的电压变高时,平板电极之间的间隙做大些,反之亦然。因此,由于将一对平板电极之间隙做得较小是可能的,所施加的高压可以降低,以减小相邻栅极之间隙,因此,散射电子产生的可能性能够降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性及其它优点,其中:

    图1是阴极射线管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传统电子枪的局部剖开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子枪的局部剖开的正视图。

    参照图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包括在一直线上排列的第一至第六栅极。第四栅极14包括一对形状相同并相互隔开一定距离的平板状栅极14a和14b,它们和第二栅极12一起被施加相同的低电压EC2。高电压Eb仅施加到第六栅极16上。

    第四栅极14的两个侧栅极14a和14b的厚度为0.7mm,其间隙是厚度的0.29-1.15倍,这样,聚焦电压Vf施加到分别与第四栅极14的两个侧栅极14a和14b相邻的第三栅极13和第五栅极15上。

    根据本发明设置这些栅极的一个实施例将描绘如下。

    第一栅极11和第二栅极12之间隙为0.25mm,第二栅极12和第三栅极13之间隙为0.6mm,第三栅极13和第四栅极14的一个侧栅极14a之间隙为0.6mm,第四栅极14的两个侧栅极14a和14b之间隙以及第四栅极14的另一侧栅极14b和第五栅极15之间隙也为0.6mm,第五栅极15和第六栅极16之间隙为1.0mm。

    施加到一个侧栅极14a、另一侧栅极14b和第二栅极12上的电压是相同的,典型值为200-600V。因此,第三栅极13和一个侧栅极14a之间的电位差以及另一个侧栅极14b和第五栅极15之间的电位差降低到现有技术中采用单电极作为第四栅极时产生的电位差的37-38%。

    聚焦电压Vf能够在其对高压的比率为28-33%的范围内变化,该变化通过改变分别与第三栅极13和第五栅极15相邻的第四栅极14的两个侧栅极14a和14b之间隙来实现。

    如上所述,由于相邻栅极之间的电位差能降低,相邻栅极之间的间隙也能减小,如下所列:

    间隙(mm)

    第一栅极-第二栅极  0.25

    第二栅极-第三栅极  0.6

    第三栅极-第四栅极的一侧栅极  0.6

    第四栅极一侧栅极一第四栅极的另一侧栅极  0.6

    第四栅极的另一侧栅极-第五栅极  0.6

    第五栅极-第六栅极  1.0

    从上述描述明显看出,在本发明提供的电子枪中,第四栅极由一对平板状栅极构成,这样可使相邻栅极之间的间隙减小,所施加的电压能够降低。因此,当电子束通过各栅极时,电子束的散射和在各相邻栅极间的泄漏可以防止,并可避免杂散现象。

    此外,由于第四栅极的一侧栅极和另一侧栅极之间的间隙可以改变,聚焦电压对高压的比率Vf/Eb就容易调节,因此,可采用的电极的电压特性可在宽的范围内选择。

用于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用于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用于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用于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包括有六个在电子束运动方向排成一直线的分离的栅极,第四栅极由一对彼此隔开并电连接的平板状栅极构成。两平板状栅极也和第二栅极连接,以便它们接收相同电压,两平板状栅极之间隙在每个平板状栅极厚度的0.29-1.15倍范围内是可变的,由于第四栅极的这种结构,使各相邻栅极之间隙可以减小。因此,不希望的杂散的产生得以限制,同时,由于第四栅极的两个侧栅极之间隙可以变化,所采用的电极种类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