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是一种腐生真菌,没有叶绿素,自己不会制造食物,主要依靠其他生物体里的有机物作为养料。木耳的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外界条件主要由营养、温度、水分、光照和空气。
传统的黑木耳栽培主要局限在大田地栽,以这种方式栽种的黑木耳采收后杂质多或有泥沙;摘期短,并且无法满足黑木耳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不利于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春耳在大地栽培,易出现流耳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春耳棚室挂袋栽培方法。
一种春耳棚室挂袋栽培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大棚搭建:大棚采用钢架结构搭建,大棚长度为20m~30m,宽度为10m,高度为3m~4m,肩高1.8m~2.5m;大棚内每间隔1.8m~2m设有一个立柱;大棚内框架上设有与大棚长度同向的钢筋,每两个钢筋为一组,每组内两个钢筋的间距为28cm~35cm,两组钢筋之间的间距为65cm~75cm;
二、选择菌种:
选择单片、圆边、耳厚和色黑的木耳菌种;
三、生产菌袋、装袋:
选用薄袋作为菌袋;再按重量份数称取86份硬杂木屑、10份麦麸、2份豆饼粉、1份石膏、1份石灰和60份水;将称取的86份硬杂木屑、10份麦麸、2份豆饼粉、1份石膏、1份石灰和60份水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装入到菌袋中,再在菌袋的中间打孔,再将封口处的菌袋折入到菌袋的中间孔中,然后将菌棒插入到菌袋中间的孔中,得到装入培养基的菌袋;
四、灭菌、接菌:
①、灭菌:采用常压灭菌,将装入培养基的菌袋在温度为100℃下灭菌10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灭菌后的菌袋;
②、接菌:在无菌区将灭菌后的菌袋中的菌棒拔出,将木耳菌种接种在菌袋中间的孔 中,塞上棉塞,即可得到接种木耳菌种后的菌袋;
五、培养室处理、菌袋培养:
①、使用石灰石粉刷培养室,保持培养室的温度为24℃~26℃,湿度为40%~45%,再使用过氧乙酸溶液喷施培养室墙壁和培养室内的菌架,再喷施杀虫杀螨剂,再使用硫磺封闭门窗2天~3天,再开门窗进行通风,再在培养室的地面上撒一层生石灰;即完成培养室的处理;
②、将接种木耳菌种后的菌袋放入到培养室的菌架上,再在温度为26℃~30℃下培养,菌丝封盖菌袋或透过菌袋后,将培养室的温度降至22℃~26℃,培养30天~45天,得到培养好的菌袋;
六、菌袋入棚:
当大棚内地面融化60cm以上,再在大棚的地面上铺草帘,再将培养好的菌袋移入到大棚内进行叠放,再在培养好的菌袋上覆盖草帘;夜晚时再在草帘上覆盖塑料;每间隔4天~5天将菌袋上下对倒一次;
七、刺孔和封闭孔眼:
当大棚内菌袋中的菌丝复壮变白后,再在菌袋上进行刺孔,每个菌袋上的刺孔180孔~200孔,孔为圆形孔,孔径为3mm~4mm,孔深为6mm~8mm;再将大棚进行遮光,再将菌袋的温度控制在22℃以下,控制菌袋表面有蒸汽水;在刺孔后的3天~5天,将菌袋上下进行对倒一次,再在菌袋上下对倒一次后的3天~5天即可挂袋;
八、挂袋:将两根尼龙绳分别栓在大棚框架上同一组的两根钢筋上,每根尼龙绳自由端系死,将菌袋放在两股尼龙绳之间,再在菌袋上放一个铁钩,将两股尼龙绳拉紧,再放菌袋,再在菌袋上放一个铁钩,再将两股尼龙绳拉紧;以此种方法将菌袋依次吊在大棚的钢筋上,每组绳上相邻两菌袋之间的距离为20cm~25cm,每组绳上吊挂菌袋8袋;每组绳上最下端的菌袋距离地面40cm以上;
步骤八中所述的大棚中挂菌袋的密度为60袋/m2;
九、催芽期管理:
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低于24℃,湿度控制在75%~85%,每天早、晚各打开大棚的门一次进行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为0.5h~1h,菌袋挂入大棚8天~10天,得到木耳原基;
十、耳片分化期管理:
木耳原基形成时,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2℃,湿度控制在80%,每天早、晚各打开大棚的门一次进行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为0.5h~24h,至形成耳片;
十一、耳片展开期间管理:
耳片形成时将大棚的温度控制在低于24℃,湿度控制在90%~95%,至木耳长到3cm~4cm,进行采摘,再进行干燥,即完成春耳棚室挂袋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春耳采用棚室挂袋技术栽培,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木耳无泥沙灰尘污染,既干净又安全;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比在大地栽春耳能提前一个月采收,比大地栽秋耳采摘期能提前一个月,满足了黑木耳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减轻和避免了流耳的风险;
二、本发明方法省地、省水和省工,能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
三、本发明使用卷膜、雾化、降温、程控等配套设施,提高了黑木耳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快了工业化生产菌包,程控化栽培木耳的进程,有助于推进黑木耳产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本发明可获得一种春耳棚室挂袋栽培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春耳棚室挂袋栽培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大棚搭建:大棚采用钢架结构搭建,大棚长度为20m~30m,宽度为10m,高度为3m~4m,肩高1.8m~2.5m;大棚内每间隔1.8m~2m设有一个立柱;大棚内框架上设有与大棚长度同向的钢筋,每两个钢筋为一组,每组内两个钢筋的间距为28cm~35cm,两组钢筋之间的间距为65cm~75cm;
二、选择菌种:
选择单片、圆边、耳厚和色黑的木耳菌种;
三、生产菌袋、装袋:
选用薄袋作为菌袋;再按重量份数称取86份硬杂木屑、10份麦麸、2份豆饼粉、1份石膏、1份石灰和60份水;将称取的86份硬杂木屑、10份麦麸、2份豆饼粉、1份石膏、1份石灰和60份水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装入到菌袋中,再在菌袋的中间打孔,再将封口处的菌袋折入到菌袋的中间孔中,然后将菌棒插入到菌袋中间的孔中,得到装入培养基的菌袋;
四、灭菌、接菌:
①、灭菌:采用常压灭菌,将装入培养基的菌袋在温度为100℃下灭菌10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灭菌后的菌袋;
②、接菌:在无菌区将灭菌后的菌袋中的菌棒拔出,将木耳菌种接种在菌袋中间的孔 中,塞上棉塞,即可得到接种木耳菌种后的菌袋;
五、培养室处理、菌袋培养:
①、使用石灰石粉刷培养室,保持培养室的温度为24℃~26℃,湿度为40%~45%,再使用过氧乙酸溶液喷施培养室墙壁和培养室内的菌架,再喷施杀虫杀螨剂,再使用硫磺封闭门窗2天~3天,再开门窗进行通风,再在培养室的地面上撒一层生石灰;即完成培养室的处理;
②、将接种木耳菌种后的菌袋放入到培养室的菌架上,再在温度为26℃~30℃下培养,菌丝封盖菌袋或透过菌袋后,将培养室的温度降至22℃~26℃,培养30天~45天,得到培养好的菌袋;
六、菌袋入棚:
当大棚内地面融化60cm以上,再在大棚的地面上铺草帘,再将培养好的菌袋移入到大棚内进行叠放,再在培养好的菌袋上覆盖草帘;夜晚时再在草帘上覆盖塑料;每间隔4天~5天将菌袋上下对倒一次;
七、刺孔和封闭孔眼:
当大棚内菌袋中的菌丝复壮变白后,再在菌袋上进行刺孔,每个菌袋上的刺孔180孔~200孔,孔为圆形孔,孔径为3mm~4mm,孔深为6mm~8mm;再将大棚进行遮光,再将菌袋的温度控制在22℃以下,控制菌袋表面有蒸汽水;在刺孔后的3天~5天,将菌袋上下进行对倒一次,再在菌袋上下对倒一次后的3天~5天即可挂袋;
八、挂袋:将两根尼龙绳分别栓在大棚框架上同一组的两根钢筋上,每根尼龙绳自由端系死,将菌袋放在两股尼龙绳之间,再在菌袋上放一个铁钩,将两股尼龙绳拉紧,再放菌袋,再在菌袋上放一个铁钩,再将两股尼龙绳拉紧;以此种方法将菌袋依次吊在大棚的钢筋上,每组绳上相邻两菌袋之间的距离为20cm~25cm,每组绳上吊挂菌袋8袋;每组绳上最下端的菌袋距离地面40cm以上;
步骤八中所述的大棚中挂菌袋的密度为60袋/m2;
九、催芽期管理:
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低于24℃,湿度控制在75%~85%,每天早、晚各打开大棚的门一次进行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为0.5h~1h,菌袋挂入大棚8天~10天,得到木耳原基;
十、耳片分化期管理:
木耳原基形成时,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2℃,湿度控制在80%,每天早、晚各打开大棚的门一次进行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为0.5h~24h,至形成耳片;
十一、耳片展开期间管理:
耳片形成时将大棚的温度控制在低于24℃,湿度控制在90%~95%,至木耳长到3cm~4cm,进行采摘,再进行干燥,即完成春耳棚室挂袋栽培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优点:
本实施方式的春耳采用棚室挂袋技术栽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生产的木耳无泥沙灰尘污染,既干净又安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比在大地栽春耳能提前一个月采收,比大地栽秋耳采摘期能提前一个月,满足了黑木耳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减轻和避免了流耳的风险;
二、本实施方式的方法省地、省水和省工,能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
三、本实施方式使用卷膜、雾化、降温、程控等配套设施,提高了黑木耳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快了工业化生产菌包,程控化栽培木耳的进程,有助于推进黑木耳产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本实施方式为可获得一种春耳棚室挂袋栽培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选择的木耳菌种为黑29、黑山或新林2号。
本实施方式选择的木耳菌种为黑29,购买自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中所述的薄袋为亲和力好的优质薄袋。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中所述的将培养基装入到菌袋中是使用防爆袋自动装袋机进行装入的。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大棚的两端均设有门。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大棚设有地锚,大棚顶部设有微喷管,微喷管上每间隔1m~1.5m设有一个喷头。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大棚先覆盖塑料,再在塑料上覆盖遮阳网;所述的大棚设有卷膜器。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五②中培养 室每天通风1次~2次,每次通风0.5h~24h。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中所述的菌袋的宽度为15.8cm~16cm,长度为34cm。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七中所述的菌袋的面积与菌袋上刺孔的个数比为(852cm2~855cm2):200个。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相同。
采用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一:一种春耳棚室挂袋栽培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大棚搭建:大棚采用钢架结构搭建,大棚长度为30m,宽度为10m,高度为3.5m,肩高2.2m;大棚内每间隔2m设有一个立柱;大棚内框架上设有与大棚长度同向的钢筋,每两个钢筋为一组,每组内两个钢筋的间距为30cm,两组钢筋之间的间距为70cm;
二、选择菌种:
选择单片、圆边、耳厚和色黑的木耳菌种;
三、生产菌袋、装袋:
选用薄袋作为菌袋;再按重量份数称取86份硬杂木屑、10份麦麸、2份豆饼粉、1份石膏、1份石灰和60份水;将称取的86份硬杂木屑、10份麦麸、2份豆饼粉、1份石膏、1份石灰和60份水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装入到菌袋中,再在菌袋的中间打孔,再将封口处的菌袋折入到菌袋的中间孔中,然后将菌棒插入到菌袋中间的孔中,得到装入培养基的菌袋;
四、灭菌、接菌:
①、灭菌:采用常压灭菌,将装入培养基的菌袋在温度为100℃下灭菌10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灭菌后的菌袋;
②、接菌:在无菌区将灭菌后的菌袋中的菌棒拔出,将木耳菌种接种在菌袋中间的孔中,塞上棉塞,即可得到接种木耳菌种后的菌袋;
五、培养室处理、菌袋培养:
①、使用石灰石粉刷培养室,保持培养室的温度为25℃,湿度为45%,再使用过氧乙酸溶液喷施培养室墙壁和培养室内的菌架,再喷施杀虫杀螨剂,再使用硫磺封闭门窗3天,再开门窗进行通风,再在培养室的地面上撒一层生石灰;即完成培养室的处理;
②、将接种木耳菌种后的菌袋放入到培养室的菌架上,再在温度为28℃下培养,菌丝封盖菌袋或透过菌袋后,将培养室的温度降至24℃,培养38天,得到培养好的菌袋;
六、菌袋入棚:
当大棚内地面融化70cm,再在大棚的地面上铺草帘,再将培养好的菌袋移入到大棚内进行叠放,再在培养好的菌袋上覆盖草帘;夜晚时再在草帘上覆盖塑料;每间隔5天将菌袋上下对倒一次;
七、刺孔和封闭孔眼:
当大棚内菌袋中的菌丝复壮变白后,再在菌袋上进行刺孔,每个菌袋上的刺孔190孔,孔为圆形孔,孔径为3.5mm,孔深为7mm;再将大棚进行遮光,再将菌袋的温度控制在22℃以下,控制菌袋表面有蒸汽水;在刺孔后的4天,将菌袋上下进行对倒一次,再在菌袋上下对倒一次后的5天即可挂袋;
八、挂袋:将两根尼龙绳分别栓在大棚框架上同一组的两根钢筋上,每根尼龙绳自由端系死,将菌袋放在两股尼龙绳之间,再在菌袋上放一个铁钩,将两股尼龙绳拉紧,再放菌袋,再在菌袋上放一个铁钩,再将两股尼龙绳拉紧;以此种方法将菌袋依次吊在大棚的钢筋上,每组绳上相邻两菌袋之间的距离为23cm,每组绳上吊挂菌袋8袋;每组绳上最下端的菌袋距离地面50cm;
步骤八中所述的大棚中挂菌袋的密度为60袋/m2;
九、催芽期管理:
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3℃,湿度控制在80%,每天早、晚各打开大棚的门一次进行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为0.6h,菌袋挂入大棚9天,得到木耳原基;
十、耳片分化期管理:
木耳原基形成时,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2℃,湿度控制在80%,每天早、晚各打开大棚的门一次进行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为2h,至形成耳片;
十一、耳片展开期间管理:
耳片形成时将大棚的温度控制在23℃,湿度控制在95%,至木耳长到3.5cm,进行采摘,再进行干燥,即完成春耳棚室挂袋栽培方法。
试验一步骤二中选择的木耳菌种为黑29,购买自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试验一步骤三中所述的薄袋为亲和力好的优质薄袋;
试验一步骤三中所述的将培养基装入到菌袋中是使用防爆袋自动装袋机进行装入的;
试验一步骤一中所述的大棚的两端均设有门;
试验一步骤一中所述的大棚设有地锚,大棚顶部设有微喷管,微喷管上每间隔1.5m设有一个喷头;
试验一步骤一中所述的大棚先覆盖塑料,再在塑料上覆盖遮阳网;所述的大棚设有卷膜器;
试验一步骤五②中培养室每天通风2次,每次通风1h;
试验一步骤三中所述的菌袋的宽度为15.8cm,长度为34cm;
试验一步骤七中所述的菌袋的面积与菌袋上刺孔的个数比为852cm2:200个。
试验一的春耳采用棚室挂袋技术栽培,使用试验一的方法生产的木耳无泥沙灰尘污染,既干净又安全;使用试验一的方法比在大地栽春耳能提前一个月采收,比大地栽秋耳采摘期能延后一个月,满足了黑木耳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减轻和避免了流耳的风险;试验一的方法省地、省水和省工,能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试验一使用卷膜、雾化、降温、程控等配套设施,提高了黑木耳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快了工业化生产菌包,程控化栽培木耳的进程,有助于推进黑木耳产业水平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