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731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2 CN 103567314 A (21)申请号 201210248538.5 (22)申请日 2012.07.18 B21D 43/02(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汽车空调配件有限公司 地址 201204 上海市浦东新区莲溪路 1188 号 (72)发明人 金刚 金耀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1128 代理人 陈颖洁 (54) 发明名称 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构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构, 包括 机架, 其特征在于该机架的上表面为一斜板, 。
2、在该 斜板的下部设有一摆动机构, 该摆动机构通过连 杆机构与气缸连接, 在与所述摆动机构对应的位 置设有顶入机构。 送料过程有两部分, 在斜板上依 靠管材自身的重力来完成自动送料的第一部分。 自动送料的第二部分则由气缸控制连杆机构和摆 动机构完成。在上料机构与加工设备对应的位置 后方设有顶入机构。本发明通过对管材的自动移 动送料, 达到了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成本目的。 本 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自动上料, 提高产品的 加工速度, 保证产品加工的一致性, 同时避免生产 中的工伤事故发生。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3、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7314 A CN 103567314 A 1/1 页 2 1. 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构, 包括机架, 其特征在于该机架的上表面为一斜板, 在该斜板 的下部设有一摆动机构, 该摆动机构通过连杆机构与气缸连接, 在与所述摆动机构对应的 位置设有顶入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 其特征在于 : 该摆动机构包括第一摆动块, 第 一摆动块的中部与机架转动连接, 第一摆动块的一端设有圆弧形的槽口, 另一端与第一连 杆的一端连接, 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气缸的推杆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
4、2 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 其特征在于 : 该摆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摆动块, 该第二摆动块的中部与机架转动连接, 该第二摆动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 第二 连杆的另一端也与气缸的推杆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 其特征在于 : 第二摆动块的尾端设有感应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 其特征在于 : 顶入机构包括底座, 该底座上设 有导轨, 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与导轨滑动连接, 第一顶入气缸的缸体与第一连接块连 接, 该第一顶入气缸的推杆与第二连接块连接, 第二顶入气缸的缸体与第二连接块连接, 第 二顶入气缸的推杆与顶针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5。
5、 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 其特征在于 : 该顶针包括固定在第二连接块 上的顶针主体, 该顶针主体内设有涨芯, 第二顶入气缸的推杆上设有与所述涨芯相配合的 锥形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67314 A 2 1/3 页 3 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各种管材的自动送料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管材自动排料移料到加工 设备上的管材自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管材加工的生产企业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改进管材端面加工的自动排料和 送料, 大多靠人工移动管材到加工设备进行加工, 这样存在诸多弊端, 如 : 产品端面加工 时送料不到位, 影响产品质量 ; 产品加工时。
6、人为因素影响产品质量 ; 产品加工时人员 疲劳, 对安全生产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构, 实现自动上料, 提高产品的 加工速度, 保证产品加工的一致性。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构, 包括机架, 其 特征在于该机架的上表面为一斜板, 在该斜板的下部设有一摆动机构, 该摆动机构通过连 杆机构与气缸连接, 在与所述摆动机构对应的位置设有顶入机构。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 例, 该摆动机构包括第一摆动块, 第一摆动块的中部与机架转动连接, 第一摆动块的一端设 有圆弧形的槽口, 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 。
7、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气缸的推杆连接。 该 摆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摆动块, 该第二摆动块的中部与机架转动连接, 该第二摆动块的一端 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 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也与气缸的推杆连接。第二摆动块的尾端设有 感应器。 0005 送料过程有两部分, 在斜板上依靠管材自身的重力来完成自动送料的第一部分。 自动送料的第二部分则由气缸控制连杆机构和摆动机构完成。 在上料机构与加工设备对应 的位置后方设有顶入机构。本发明通过对管材的自动移动送料, 达到了提高产品质量和节 约成本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自动上料, 提高产品的加工速度, 保证产品加工的 一致性, 同时避免生产中的工伤事故发生。 附图说。
8、明 0006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7 图 2 为本发明连杆机构的示意图。 0008 图 3 为本发明连杆机构和摆动机构的示意图。 0009 图 4 为顶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 5 为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如图所示, 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构, 包括机架 1, 其特征在于该机架 1 的上表面为 说 明 书 CN 103567314 A 3 2/3 页 4 一斜板 2, 在该斜板 2 的下部设有一摆动机构 3, 该摆动机构 3 通过连杆机构 4 与气缸 5 连 接, 在与所述摆动机构对应的位置设有顶入机构 6。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该摆动机构 包。
9、括第一摆动块 7, 第一摆动块 7 的中部与机架 1 转动连接, 第一摆动块 7 的一端设有圆弧 形槽口, 另一端与第一连杆 8 的一端连接, 第一连杆 8 的另一端与气缸 5 的推杆连接。该摆 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摆动块 9, 该第二摆动块 9 的中部与机架 1 转动连接, 该第二摆动块 9 的 一端与第二连杆 10 的一端连接, 第二连杆 10 的另一端也与气缸 5 的推杆连接。如图所示, 该顶入机构设置在第一摆动块 7 和第二摆动块 9 之间的位置。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第一连杆 8 的中部设有销轴与机架转动连接, 第一连 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销轴与第一摆动块 7 及连接件 12。
10、 转动连接, 该连接件 12 与气缸连接, 根 据该实施例, 第一连杆中部的销轴与其两端销轴之间的中心距分别为2535mm。 在斜板2上 开有与所述第一摆动块 7 和第二摆动块 9 相配合的槽口 11, 所述第一摆动块和第二摆动块 在摆动过程中可伸出该槽口 11 外。在摆动过程中, 当第一摆动块与斜板相垂直时, 第一摆 动块的圆弧形槽口与斜面相切, 摆动到两端限定位置时, 摆动块的圆弧形槽口下端略低于 斜板, 使管材平滑的落入圆弧凹槽内。斜板两边翻边折起, 保证管材整齐滑下。根据本发明 的优选实施例, 所述斜板的坡度为 1020 度, 即该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1020 度。 0013 当摆动。
11、块与斜板垂直时, 第一摆动块 7 与其对应的斜板槽口 11 之间的高度差为 1520mm。第一摆动块 7 顶端设有半圆形凹槽, 该凹槽用来运送管材, 摆动块与斜板垂直时, 该半圆形凹槽的内表面与斜板上表面相切。 0014 该自动送料机构的送料过程有两部分, 自动送料的第一部分为斜板, 在该斜板上 的送料依靠管材自身的重力来完成。 自动送料的第二部分则由一套连杆机构带动摆动机构 来完成。可平行设置两组摆动机构, 可以平衡运送管路。 0015 管材由上一步加工后直接放到斜板高点位置, 管材依靠自重滑到第一摆动块 7 的 位置, 由于连杆机构与气缸连接, 在气缸的驱动下, 往复运动, 连杆机构带动摆。
12、动块前后摆 动, 达到自动上料的目的。当气缸的推杆缩回时, 第一摆动块的圆弧形槽口朝向斜板上端, 这时, 管材落入槽口内, 在气缸推杆顶出的作用下, 摆动机构摆动, 使得第一摆动块的圆弧 形槽口朝向斜板下端, 管材从槽口落出, 这时, 第二摆动块 9 正好摆动到高点, 将管材挡住。 设在上料机构第二摆动块 9 尾端的感应器, 感应到管材移动到指定位置时, 顶入机构开始 运作, 顶针将管材固定, 顶入管端加工设备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 顶针将管材带出加工设 备, 松开, 这时, 气缸的推杆缩回, 第二摆动块 9 在连杆的带动下向后摆动, 缩回斜板槽口 11 内, 管材沿平板斜面落入已准备好的容器。
13、内。 0016 第一摆动块 7 的圆弧形槽口为半圆形的, 半圆的半径比管材半径略大, 保证每次 摆动只带动运送一根管材。 0017 如图 4 所示, 其中顶入机构包括底座 13, 该底座 13 上设有导轨 14, 第一连接块 15 和第二连接块 16 均与导轨 14 滑动连接, 第一顶入气缸 17 的缸体与第一连接块 15 连接, 该 第一顶入气缸 17 的推杆与第二连接块 16 连接, 第二顶入气缸 18 的缸体与第二连接块 16 连接, 第二顶入气缸 18 的推杆与顶针 19 连接。在导轨两端设置弹簧 (该弹簧分别设置在导 轨两端和第一连接块或第二连接块之间) , 用于其缓冲和复位的作用。。
14、 0018 如图 5 所示, 该顶针又包括固定在第二连接块上的顶针主体 20, 该顶针主体 20 内 设有涨芯 21, 第二顶入气缸的推杆上设有与所述涨芯相配合的锥形块 (图中未示出) 。 说 明 书 CN 103567314 A 4 3/3 页 5 0019 当顶入机构工作时, 第一顶入气缸的推杆推出, 驱动其二连接块向前运动, 带动顶 针顶出。第二顶入气缸的推杆设有锥形块, 起到顶开胀芯的作用, 该涨芯的前端为圆头结 构, 由3片均匀分布的涨芯零件拼装而成, 胀芯靠近顶端加一O型圈, 起到复位的作用。 通过 胀芯向外扩, 胀芯圆头外径顶到管材内径, 3 点固定, 达到固定管路的效果, 相对于半球形圆 头, 这样避免了因下料时管材变形而使原来的半球形圆头无法顶入管材内径的情况发生。 说 明 书 CN 103567314 A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7314 A 6 2/3 页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7314 A 7 3/3 页 8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7314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