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706911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031476.0

申请日:

20170111

公开号:

CN206442731U

公开日:

201708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4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长沙博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云,彭海波,刘莲,刘凤,饶培元,夏志兰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百录村大屋组162号

优先权:

CN201720031476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它涉及技术领域;培植箱体的上方连通设置有制冷装置,培植箱体正面设有平移式箱门,培植箱体内垂直四棱处设有立柱,培植箱体侧边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固定有数根横梁,培植箱体内设有多层菌棒放置架,菌棒放置架的两端固定在横梁上,培植箱体底部设有雾化加湿器,雾化加湿器内设有水雾化装置、液位计、轴流排雾风扇,轴流排雾风扇固定在水雾化装置的上方并与排雾管连通,水平雾管通过三通与排雾管连通,垂直雾管通过连接环套可转动地套接在水平雾管的两端,能够对各层的放置的菌棒进行均匀加湿,加湿较为均匀,且此装置还设置有制冷装置,适合不同的环境使用,通用性能较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培植箱体(1)、制冷装置(2)、平移式箱门(3)、立柱(4)、横梁(5)、雾化加湿器(6)、排雾管(7)、水平雾管(8)、垂直雾管(9)、喷雾支管(10)、喷雾孔(11)、稳固支架(12)、连接环套(13)、传动齿圈(14)、伺服电机(15)、主动齿轮(16)、菌棒放置架(17)、加热线(18)、温度感应器(19)、湿度感应器(20)、风扇(21)、液位计(22)、水雾化装置(23)、轴流排雾风扇(24)、进水管(25)、进水电磁阀(26)、计时器(27)、控制器(28)、开关(29)和万向行走轮(30),培植箱体(1)的上方连通设置有的制冷装置(2),培植箱体(1)正面设有平移式箱门(3),平移式箱门(3)和培植箱体(1)的两侧侧壁均由硬质透明材质制成,培植箱体(1)内垂直四棱处设有立柱(4),培植箱体(1)侧边相邻两根立柱(4)之间固定有数根横梁(5),培植箱体(1)内设有多层菌棒放置架(17),菌棒放置架(17)的两端固定在横梁(5)上,培植箱体(1)底部设有雾化加湿器(6),雾化加湿器(6)的顶部设有排雾管(7)和进水管(25),进水管(25)上设有进水电磁阀(26),雾化加湿器(6)内设有水雾化装置(23)、液位计(22)、轴流排雾风扇(24),轴流排雾风扇(24)固定在水雾化装置(23)的上部并与排雾管(7)连通,水平雾管(8)通过三通与排雾管(7)连通,垂直雾管(9)通过连接环套(13)可转动地套接在水平雾管(8)的两端,垂直雾管(9)可转动地套接固定在培植箱体(1)侧壁上的稳固支架(12)上,垂直雾管(9)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传动齿圈(14),传动齿圈(14)通过主动齿轮(16)与伺服电机(15)连接,垂直雾管(9)上固定有与垂直雾管(9)相垂直的喷雾支管(10),垂直雾管(9)上的喷雾支管(10)的数目与菌棒放置架(17)的层数对应,喷雾支管(10)的顶部设有多个开口朝上的喷雾孔(11),垂直雾管(9)及喷雾支管(10)可在喷雾支管(10)与培植箱体(1)侧壁平行位置到喷雾支管(10)与培植箱体(1)侧壁垂直位置之间自由往复旋转,培植箱体(1)的背部设有固定在菌棒放置架(17)后方两根立柱(4)之间的加热线(18),培植箱体(1)的内壁上设有温度感应器(19)和湿度感应器(20),培植箱体(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风扇(21),一侧风扇(21)为进风风扇、一侧风扇(21)为排风风扇,培植箱体(1)的顶部固定有计时器(27)、控制器(28)和开关(29),培植箱体(1)下方固定有万向行走轮(30),且所述的计时器(27)、温度感应器(19)、湿度感应器(20)、加热线(18)、液位计(22)、轴流排雾风扇(24)、水雾化装置(23)、进水电磁阀(26)、伺服电机(15)、风扇(21)分别与控制器(28)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装置(2)为小型制冷机或冷风扇。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雾化装置(23)为超声雾化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属于食用菌培植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

目前我国食用菌种植主要是分散农户种植为主,专业工厂化种植占比较少。分散农户种植食用菌受地区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分散农户种植需培植人员看守观察,依靠个人经验对食用菌进行种植,对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控制不够准确,并且现有的种植箱体内部温度不可调控,不能适合各种季节种植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

本实用新型的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它包含培植箱体1、制冷装置2、平移式箱门3、立柱4、横梁5、雾化加湿器6、排雾管7、水平雾管8、垂直雾管9、喷雾支管10、喷雾孔11、稳固支架12、连接环套13、传动齿圈14、伺服电机15、主动齿轮16、菌棒放置架17、加 热线18、温度感应器19、湿度感应器20、风扇21、液位计22、水雾化装置23、轴流排雾风扇24、进水管25、进水电磁阀26、计时器27、控制器28、开关29和万向行走轮30,培植箱体1的上方连通设置有制冷装置2,培植箱体1正面设有平移式箱门3,平移式箱门3和培植箱体1的两侧侧壁均由硬质透明材质制成,培植箱体1内垂直四棱处设有立柱4,培植箱体1侧边相邻两根立柱4之间固定有数根横梁5,培植箱体1内设有多层菌棒放置架17,菌棒放置架17的两端固定在横梁5上,培植箱体1底部设有雾化加湿器6,雾化加湿器6的顶部设有排雾管7和进水管25,进水管25上设有进水电磁阀26,雾化加湿器6内设有水雾化装置23、液位计22、轴流排雾风扇24,水雾化装置23优选为超声雾化片,轴流排雾风扇24固定在水雾化装置23的上部并与排雾管7连通,水平雾管8通过三通与排雾管7连通,垂直雾管9通过连接环套13可转动地套接在水平雾管8的两端,垂直雾管9可转动地套接固定在培植箱体1侧壁上的稳固支架12上,垂直雾管9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传动齿圈14,传动齿圈14通过主动齿轮16与伺服电机15连接,垂直雾管9上固定有与垂直雾管9相垂直的喷雾支管10,垂直雾管9上的喷雾支管10的数目与菌棒放置架17的层数对应,喷雾支管10的顶部设有多个开口朝上的喷雾孔11,垂直雾管9及喷雾支管10可在喷雾支管10与培植箱体1侧壁平行位置到喷雾支管10与培植箱体1侧壁垂直位置之间自由往复旋转,培植箱体1的背部设有固定在菌棒放置架17后方两根立柱4之间的加热线18,培植箱体1的内壁上设有温度感应器19和湿度感应器20,培植箱体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风扇21,一侧风扇21为进风风扇、一侧风扇21为排风风扇,培植箱体1的顶部固定有计时器27、控制器28和开关29,培植箱体1下方固定有万向行走轮30,且所述的计时器 27、温度感应器19、湿度感应器20、加热线18、液位计22、轴流排雾风扇24、水雾化装置23进水电磁阀26、伺服电机15、风扇21分别与控制器28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制冷装置2为小型制冷机或冷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设置有电机和传动装置,电机和传动装置可以带动垂直雾管及喷雾支管在喷雾支管与培植箱体侧壁平行位置到喷雾支管与培植箱体侧壁垂直位置之间自由往复旋转,因此能够对各层的放置的菌棒进行加湿,加湿较为均匀,且此装置还设置有制冷装置,适合不同的季节使用,通用性能较强。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培植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喷雾支管与培植箱体侧壁垂直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培植箱体1、制冷装置2、平移式箱门3、立柱4、横梁5、雾化加湿器6、排雾管7、水平雾管8、垂直雾管9、喷雾支管10、喷雾孔11、稳固支架12、连接环套13、传动齿圈14、伺服电机15、主动齿轮16、菌棒放置架17、加热线18、温度感应器19、湿度感应器20、风扇21、液位计22、水雾化装置23、轴流排雾风扇24、进水管25、进水电磁阀26、计时器27、控制器28、开关29、万向 行走轮3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培植箱体1、制冷装置2、平移式箱门3、立柱4、横梁5、雾化加湿器6、排雾管7、水平雾管8、垂直雾管9、喷雾支管10、喷雾孔11、稳固支架12、连接环套13、传动齿圈14、伺服电机15、主动齿轮16、菌棒放置架17、加热线18、温度感应器19、湿度感应器20、风扇21、液位计22、水雾化装置23、轴流排雾风扇24、进水管25、进水电磁阀26、计时器27、控制器28、开关29和万向行走轮30,培植箱体1的上方连通设置有制冷装置2,培植箱体1正面设有平移式箱门3,平移式箱门3和培植箱体1的两侧侧壁均由硬质透明材质制成,培植箱体1内垂直四棱处设有立柱4,培植箱体1侧边相邻两根立柱4之间固定有数根横梁5,培植箱体1内设有多层菌棒放置架17,菌棒放置架17的两端固定在横梁5上,培植箱体1底部设有雾化加湿器6,雾化加湿器6的顶部设有排雾管7和进水管25,进水管25上设有进水电磁阀26,雾化加湿器6内设有水雾化装置23、液位计22、轴流排雾风扇24,水雾化装置23优选为超声雾化片,轴流排雾风扇24固定在水雾化装置23的上部并与排雾管7连通,水平雾管8通过三通与排雾管7连通,垂直雾管9通过连接环套13可转动地套接在水平雾管8的两端,垂直雾管9可转动地套接固定在培植箱体1侧壁上的稳固支架12上,垂直雾管9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传动齿圈14,传动齿圈14通过主动齿轮16与伺服电机15连接,垂直雾管9上固定有与垂直雾管9相垂直的喷雾支管10,垂直雾管9上的喷雾支管10的数目与菌棒放置架17的层数对应,喷雾支管10的顶部设有多个开口朝上的喷雾孔11,垂直雾管9及喷雾支管10可在喷雾支管10与培植 箱体1侧壁平行位置到喷雾支管10与培植箱体1侧壁垂直位置之间自由往复旋转,培植箱体1的背部设有固定在菌棒放置架17后方两根立柱4之间的加热线18,培植箱体1的内壁上设有温度感应器19和湿度感应器20,培植箱体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风扇21,一侧风扇21为进风风扇、一侧风扇21为排风风扇,培植箱体1的顶部固定有计时器27、控制器28和开关29,培植箱体1下方固定有万向行走轮30,且所述的计时器27、温度感应器19、湿度感应器20、加热线18、液位计22、轴流排雾风扇24、水雾化装置23进水电磁阀26、伺服电机15、风扇21分别与控制器28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制冷装置2为小型制冷机或冷风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031476.0 (22)申请日 2017.01.11 (73)专利权人 长沙博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 百录村大屋组162号 (72)发明人 刘云 彭海波 刘莲 刘凤 饶培元 夏志兰 (51)Int.Cl. A01G 1/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 菌培植箱, 它涉及技术领域; 培植箱体的上方连 通设置有制冷装置, 培植箱体正面。

2、设有平移式箱 门, 培植箱体内垂直四棱处设有立柱, 培植箱体 侧边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固定有数根横梁, 培植箱 体内设有多层菌棒放置架, 菌棒放置架的两端固 定在横梁上, 培植箱体底部设有雾化加湿器, 雾 化加湿器内设有水雾化装置、 液位计、 轴流排雾 风扇, 轴流排雾风扇固定在水雾化装置的上方并 与排雾管连通, 水平雾管通过三通与排雾管连 通, 垂直雾管通过连接环套可转动地套接在水平 雾管的两端, 能够对各层的放置的菌棒进行均匀 加湿, 加湿较为均匀, 且此装置还设置有制冷装 置, 适合不同的环境使用, 通用性能较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6442731 U 2017。

3、.08.29 CN 206442731 U 1.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其特征在于: 它包含培植箱体(1)、 制冷装置(2)、 平移式箱门(3)、 立柱(4)、 横梁(5)、 雾化加湿器(6)、 排雾管(7)、 水平雾管(8)、 垂直雾管 (9)、 喷雾支管(10)、 喷雾孔(11)、 稳固支架(12)、 连接环套(13)、 传动齿圈(14)、 伺服电机 (15)、 主动齿轮(16)、 菌棒放置架(17)、 加热线(18)、 温度感应器(19)、 湿度感应器(20)、 风 扇(21)、 液位计(22)、 水雾化装置(23)、 轴流排雾风扇(24)、 进水管(25)、 进水电磁阀(26)、。

4、 计时器(27)、 控制器(28)、 开关(29)和万向行走轮(30), 培植箱体(1)的上方连通设置有的 制冷装置(2), 培植箱体(1)正面设有平移式箱门(3), 平移式箱门(3)和培植箱体(1)的两侧 侧壁均由硬质透明材质制成, 培植箱体(1)内垂直四棱处设有立柱(4), 培植箱体(1)侧边相 邻两根立柱(4)之间固定有数根横梁(5), 培植箱体(1)内设有多层菌棒放置架(17), 菌棒放 置架(17)的两端固定在横梁(5)上, 培植箱体(1)底部设有雾化加湿器(6), 雾化加湿器(6) 的顶部设有排雾管(7)和进水管(25), 进水管(25)上设有进水电磁阀(26), 雾化加湿器(6)。

5、 内设有水雾化装置(23)、 液位计(22)、 轴流排雾风扇(24), 轴流排雾风扇(24)固定在水雾化 装置(23)的上部并与排雾管(7)连通, 水平雾管(8)通过三通与排雾管(7)连通, 垂直雾管 (9)通过连接环套(13)可转动地套接在水平雾管(8)的两端, 垂直雾管(9)可转动地套接固 定在培植箱体(1)侧壁上的稳固支架(12)上, 垂直雾管(9)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传动齿圈 (14), 传动齿圈(14)通过主动齿轮(16)与伺服电机(15)连接, 垂直雾管(9)上固定有与垂直 雾管(9)相垂直的喷雾支管(10), 垂直雾管(9)上的喷雾支管(10)的数目与菌棒放置架(17) 的层数对应,。

6、 喷雾支管(10)的顶 部设有多个开口朝上的喷雾孔(11), 垂直雾管(9)及喷雾 支管(10)可在喷雾支管(10)与培植箱体(1)侧壁平行位置到喷雾支管(10)与培植箱体(1) 侧壁垂直位置之间自由往复旋转, 培植箱体(1)的背部设有固定在菌棒放置架(17)后方两 根立柱(4)之间的加热线(18), 培植箱体(1)的内壁上设有温度感应器(19)和湿度感应器 (20), 培植箱体(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风扇(21), 一侧风扇(21)为进风风扇、 一侧风扇(21) 为排风风扇, 培植箱体(1)的顶部固定有计时器(27)、 控制器(28)和开关(29), 培植箱体(1) 下方固定有万向行走轮(30。

7、), 且所述的计时器(27)、 温度感应器(19)、 湿度感应器(20)、 加 热线(18)、 液位计(22)、 轴流排雾风扇(24)、 水雾化装置(23)、 进水电磁阀(26)、 伺服电机 (15)、 风扇(21)分别与控制器(28)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制冷装 置(2)为小型制冷机或冷风扇。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雾化 装置(23)为超声雾化片。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442731 U 2 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

8、新型涉及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 属于食用菌培植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八十年代初期以来, 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 周期短、 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 中国得以迅猛发展, 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 卖价不菲。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 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 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 营养、 保健的绿色食品。 0003 目前我国食用菌种植主要是分散农户种植为主, 专业工厂化种植占比较少。 分散 农户种植食用菌受地区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 分散农户种植需培植人员看守观 察, 依靠个人经验对食用菌进行种植, 对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控制不够准确,。

9、 并且现有的种植 箱体内部温度不可调控, 不能适合各种季节种植使用。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 植箱。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控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 它包含培植箱体1、 制冷装置2、 平移式 箱门3、 立柱4、 横梁5、 雾化加湿器6、 排雾管7、 水平雾管8、 垂直雾管9、 喷雾支管10、 喷雾孔 11、 稳固支架12、 连接环套13、 传动齿圈14、 伺服电机15、 主动齿轮16、 菌棒放置架17、 加 热 线18、 温度感应器19、 湿度感应器20、 风扇21、 液位计22、 水雾化装置23、 轴流排雾风扇24、 。

10、进 水管25、 进水电磁阀26、 计时器27、 控制器28、 开关29和万向行走轮30, 培植箱体1的上方连 通设置有制冷装置2, 培植箱体1正面设有平移式箱门3, 平移式箱门3和培植箱体1的两侧侧 壁均由硬质透明材质制成, 培植箱体1内垂直四棱处设有立柱4, 培植箱体1侧边相邻两根立 柱4之间固定有数根横梁5, 培植箱体1内设有多层菌棒放置架17, 菌棒放置架17的两端固定 在横梁5上, 培植箱体1底部设有雾化加湿器6, 雾化加湿器6的顶部设有排雾管7和进水管 25, 进水管25上设有进水电磁阀26, 雾化加湿器6内设有水雾化装置23、 液位计22、 轴流排雾 风扇24, 水雾化装置23优选。

11、为超声雾化片, 轴流排雾风扇24固定在水雾化装置23的上部并 与排雾管7连通, 水平雾管8通过三通与排雾管7连通, 垂直雾管9通过连接环套13可转动地 套接在水平雾管8的两端, 垂直雾管9可转动地套接固定在培植箱体1侧壁上的稳固支架12 上, 垂直雾管9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传动齿圈14, 传动齿圈14通过主动齿轮16与伺服电机15连 接, 垂直雾管9上固定有与垂直雾管9相垂直的喷雾支管10, 垂直雾管9上的喷雾支管10的数 目与菌棒放置架17的层数对应, 喷雾支管10的顶部设有多个开口朝上的喷雾孔11, 垂直雾 管9及喷雾支管10可在喷雾支管10与培植箱体1侧壁平行位置到喷雾支管10与培植箱体1侧。

12、 壁垂直位置之间自由往复旋转, 培植箱体1的背部设有固定在菌棒放置架17后方两根立柱4 之间的加热线18, 培植箱体1的内壁上设有温度感应器19和湿度感应器20, 培植箱体1的两 侧对称安装有风扇21, 一侧风扇21为进风风扇、 一侧风扇21为排风风扇, 培植箱体1的顶部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442731 U 3 固定有计时器27、 控制器28和开关29, 培植箱体1下方固定有万向行走轮30, 且所述的计时 器 27、 温度感应器19、 湿度感应器20、 加热线18、 液位计22、 轴流排雾风扇24、 水雾化装置23 进水电磁阀26、 伺服电机15、 风扇21分别与控制器2。

13、8连接。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的制冷装置2为小型制冷机或冷风扇。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 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设置有电 机和传动装置, 电机和传动装置可以带动垂直雾管及喷雾支管在喷雾支管与培植箱体侧壁 平行位置到喷雾支管与培植箱体侧壁垂直位置之间自由往复旋转, 因此能够对各层的放置 的菌棒进行加湿, 加湿较为均匀, 且此装置还设置有制冷装置, 适合不同的季节使用, 通用 性能较强。 附图说明: 0008 为了易于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培植箱体的立体结构。

14、示意图; 0011 图3为图2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2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喷雾支管与培植箱体侧壁垂直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 附图标记: 培植箱体1、 制冷装置2、 平移式箱门3、 立柱4、 横梁5、 雾化加湿器6、 排雾 管7、 水平雾管8、 垂直雾管9、 喷雾支管10、 喷雾孔11、 稳固支架12、 连接环套13、 传动齿圈14、 伺服电机15、 主动齿轮16、 菌棒放置架17、 加热线18、 温度感应器19、 湿度感应器20、 风扇21、 液位计22、 水雾化装置23、 轴流排雾风扇24、 进水管25、 进水电磁阀26、 计时器27、 控制器28、 开关29、 万向 行走轮30。 。

15、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1-4所示,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它包含培植箱体1、 制冷装置2、 平移式箱门3、 立柱4、 横梁5、 雾化加湿器6、 排雾管7、 水平雾管8、 垂直雾管9、 喷雾支管10、 喷 雾孔11、 稳固支架12、 连接环套13、 传动齿圈14、 伺服电机15、 主动齿轮16、 菌棒放置架17、 加 热线18、 温度感应器19、 湿度感应器20、 风扇21、 液位计22、 水雾化装置23、 轴流排雾风扇24、 进水管25、 进水电磁阀26、 计时器27、 控制器28、 开关29和万向行走轮30, 培植箱体1的上方 连通设置有制冷装置2, 培植箱体1正面设有平。

16、移式箱门3, 平移式箱门3和培植箱体1的两侧 侧壁均由硬质透明材质制成, 培植箱体1内垂直四棱处设有立柱4, 培植箱体1侧边相邻两根 立柱4之间固定有数根横梁5, 培植箱体1内设有多层菌棒放置架17, 菌棒放置架17的两端固 定在横梁5上, 培植箱体1底部设有雾化加湿器6, 雾化加湿器6的顶部设有排雾管7和进水管 25, 进水管25上设有进水电磁阀26, 雾化加湿器6内设有水雾化装置23、 液位计22、 轴流排雾 风扇24, 水雾化装置23优选为超声雾化片, 轴流排雾风扇24固定在水雾化装置23的上部并 与排雾管7连通, 水平雾管8通过三通与排雾管7连通, 垂直雾管9通过连接环套13可转动地 。

17、套接在水平雾管8的两端, 垂直雾管9可转动地套接固定在培植箱体1侧壁上的稳固支架12 上, 垂直雾管9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传动齿圈14, 传动齿圈14通过主动齿轮16与伺服电机15连 接, 垂直雾管9上固定有与垂直雾管9相垂直的喷雾支管10, 垂直雾管9上的喷雾支管10的数 目与菌棒放置架17的层数对应, 喷雾支管10的顶部设有多个开口朝上的喷雾孔11, 垂直雾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442731 U 4 管9及喷雾支管10可在喷雾支管10与培植 箱体1侧壁平行位置到喷雾支管10与培植箱体1 侧壁垂直位置之间自由往复旋转, 培植箱体1的背部设有固定在菌棒放置架17后方两根立 柱4。

18、之间的加热线18, 培植箱体1的内壁上设有温度感应器19和湿度感应器20, 培植箱体1的 两侧对称安装有风扇21, 一侧风扇21为进风风扇、 一侧风扇21为排风风扇, 培植箱体1的顶 部固定有计时器27、 控制器28和开关29, 培植箱体1下方固定有万向行走轮30, 且所述的计 时器27、 温度感应器19、 湿度感应器20、 加热线18、 液位计22、 轴流排雾风扇24、 水雾化装置 23进水电磁阀26、 伺服电机15、 风扇21分别与控制器28连接。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的制冷装置2为小型制冷机或冷风扇。 001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

19、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442731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206442731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206442731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206442731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206442731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