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盆底部构件及使用了该底部构件的花盆。
背景技术
为了美观且具有高级感,大多需要由木制材料制成的花盆。
但是,木制材料如果持续吸湿的状态,则容易腐烂或者产生霉变而变得难看,在耐久性这一点上存在问题。
因此,提出了一种花盆,并且该花盆已经上市销售了,该花盆是通过如下方法形成的:通过木制板体形成筒状侧壁,并且在该侧壁的内周面下部形成槽,使周边具有加强筋且下表面形成了多个凸台的合成树脂制板材的周边加强筋以所述凸台的下端面与侧壁的下端面一致的方式嵌合到所述侧壁的槽中,从而形成了花盆(参照专利文献1)。
即,该花盆的侧壁由木制板材形成,所以确保了外观,并且,花盆中最容易长时间暴露于水中的底部由合成树脂制板材形成,所以与目前的连底部也由木材形成的木制花盆相比,底部不易腐烂,从而使耐久性得到改善。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666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因为花盆有时直接放在阳台、玄关入口、庭园等处,所以如果处于由用于浇花的水或雨水弄湿地板或地面的状态,则花盆侧壁的下端长时间保持在湿润的状态下。
因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花盆的情况下,因为侧壁、连下端也由木制材料形成,所以存在侧壁的下端侧容易腐烂的问题、容易产生霉变等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盆底部构件及使用了该底部构件的耐久性优异的花盆,该花盆底部构件能够抑制具有木制侧壁的花盆的侧壁下端侧发生腐烂或霉变等而使耐久性得到改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花盆底部构件(以下记载为“本发明的底部构件”)是一种以封堵侧壁构件的下方开口的方式设置且设有多个排水孔的花盆底部构件,该侧壁构件由木制材料制成且呈上下开口的筒状,其特征在于,由合成树脂制成,包括:下表面盖部,所述下表面盖部俯视呈环状,具有承接所述侧壁构件的下端面的下端承接部;外壁盖部,所述外壁盖部与该下表面盖部连续设置,配置成覆盖所述侧壁构件的下端部的外周面;底部,所述底部具有排水孔,与所述下表面盖部的内侧连续设置。
本发明中,作为形成底部构件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聚丙烯、聚乙烯、ABS树脂、聚碳酸酯等。
本发明中,侧壁构件可以具有箍材等、钉子、螺钉等若干金属部分、粘合剂等树脂部分,但大致由木材形成。
另外,侧壁构件可以通过挖通实木来形成,但为了能够降低材料成本并且能够使强度优异,优选组合木制板材来制成侧壁形状。
本发明的底部构件优选以下构成:下表面盖部沿圆周方向断续地具备下表面承接部,所述下表面承接部从下表面盖部的底部向上方突出,以使侧壁构件的下端从下表面盖部的底部浮起的状态承接侧壁构件的下端。
即,在侧壁构件的下端设置尽量多的空间,能够使侧壁构件的下端尽可能不浸在水中。
本发明的底部构件可以为以下构成:底部包括:底部主体;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将该底部主体与下表面盖部连接,并支撑该底部主体,使得底部主体配置在比侧壁构件的下端靠上的位置;并且,至少在底部主体上形成有排水孔。
另外,优选底部主体包括:盘状部,所述盘状部具有网孔状排水孔;多个圆锥状凸起,多个所述圆锥状凸起向该盘状部的上下突出;在该凸起的周面上形成有狭缝状排水孔。
即,即使底部主体较薄,底部主体也能够承受花盆内土壤的重量。结果,能够通过薄壁化来降低底部构件的材料成本。
因为形成有狭缝状排水孔,所以通过排水孔能够确保充分的排水性能,并且,排水孔还发挥作为通气孔的作用,使土壤内的通气性也变得良好。
本发明所涉及的花盆的特征在于,上述本发明的底部构件以如下方式安装在侧壁构件上:由所述底部构件的下表面承接部承接木制的呈筒状的侧壁构件的下端,且由下表面盖部从下方覆盖侧壁构件的下端,并且由所述底部构件的外壁盖部覆盖所述侧壁构件的下端部外周面。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底部构件是一种以封堵侧壁构件的下方开口的方式设置且设有多个排水孔的花盆底部构件,该侧壁构件由木制材料制成且呈上下开口的筒状,该底部构件包括:下表面盖部,所述下表面盖部俯视呈环状,由合成树脂制成,具有承接所述侧壁构件的下端面的下端承接部;外壁盖部,所述外壁盖部与该下表面盖部连续设置,配置成覆盖所述侧壁构件的下端部的外周面;底部,所述底部具有排水孔,与所述下表面盖部的内侧连续设置;所以,如果以木制的侧壁构件的下端面被下端承接部承接的方式安装,则下端面被下端盖部覆盖,下端部外周面被外壁盖部覆盖。
因此,得到的本发明的花盆成为侧壁构件的下端部被合成树脂覆盖的状态,能够抑制侧壁构件的下端部的腐烂导致的破损及产生霉变等导致的外观不良。
即,能够使花盆的耐久性得到改善。而且,因为侧壁构件是木制的,所以外观也优异,具有高级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花盆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花盆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花盆的仰视图。
图4是从底面侧观察图1的花盆得到的立体图。
图5是图3的X-X剖视图。
图6是图1的花盆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底部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底部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其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图6表示本发明的花盆的一个实施方式,图7~图8表示该花盆中使用的底部构件。
如图1~图6所示,该花盆A是将侧壁构件1和底部构件2装配起来而形成的。
侧壁构件1通过多个木制板材11的嵌接、榫接、粘合及这些方法的组合被形成为筒状,并且,从上至下直径变小。
另外,在侧壁构件1的上下两处,沿外周面卷绕有作为箍材的金属制带状材料12,通过金属制带状材料12从圆周方向进行紧固,并且,安装有金属制的把手13。
底部构件2是对聚丙烯树脂等热塑性树脂进行注塑成型得到的,如图1~图8所示,底部构件2包括下表面盖部3、外壁盖部4、底部5。
下表面盖部3俯视呈环状,在其底31上,沿圆周方向以等间距具备向上方突出的薄板状的下端承接部32。
另外,下表面盖部3的底31设置成沿圆周方向分段反复上升下降,由此,在抬升到上方的部分,与花盆设置面之间断续地形成了排水用的间隙S。
外壁盖部4以在下表面盖部3的外周侧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设置,由此,覆盖了侧壁构件1的下端部外周面。
另外,如图7、图8所示,外壁盖部4沿圆周方向以等间隔开设有固定螺丝穿插孔41。
底部5包括底部主体6和连接部7。
底部主体6包括盘状部61、四个第一凸起62、三个第二凸起63。
盘状部61呈开设有多个排水孔61a而成的网状。
第一凸起62设置成:四个中的一个位于底部主体6的中央,其它三个在同一圆周上以等间距排列在该中央的第一凸起62的外侧,并且分别向盘状部61的下方突出成圆锥状。
另外,在第一凸起62的圆锥周面上,沿圆周方向以等间距设有狭缝状排水孔64,并且,顶端开设有圆孔的排水孔65。
第二凸起63设置成:在与外侧的三个第一凸起62相同的圆周上,在第一凸起62和第一凸起62之间的位置分别向盘状部61的上方突出成圆锥状。
另外,在第二凸起62的圆锥周面上,沿圆周方向以等间距设有狭缝状排水孔64。
连接部7连接底部主体6和下表面盖部3,沿圆周方向以等间距设有到达下表面盖部3的底31的狭缝状排水孔71。
而且,该底部构件2以侧壁构件1的下端部被外壁盖部4覆盖且下端承接部32与侧壁构件1的下端抵接的方式与侧壁构件1组合,然后,通过开设在外壁盖部4上的固定螺丝穿插孔41将固定螺丝8拧入侧壁构件1,由此,该底部构件2被固定在侧壁构件1上。
应予说明,上述花盆A没有特别限定,盘状部61的排水孔61a的大小为3~4mm见方,排水孔64的宽度为1.5~2.5mm,排水孔65的直径为3~4mm,排水孔71的宽度为3~4mm。
如上所述,该花盆A因为侧壁构件1的下表面被底部构件2的下表面盖部3覆盖,侧壁构件1的下端部外壁面被外壁盖部4覆盖,所以,即使浇花的水或雨水积存在地板或庭园中,侧壁构件1的下端部也不会长时间暴露于积水等中。
另外,因为侧壁构件1的下端被外壁盖部4覆盖,所以即使产生霉变等,从外部也看不到,不会使外观受损。
并且,侧壁构件1的下端面因为被下端承接部32从下方断续地支撑而从底31浮起,所以更难浸泡在积水等中,该下端承接部32以从下表面盖部3的底31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
因此,能够防止侧壁构件1的下端部被水弄湿导致的腐烂,能够使耐久性优异。
另外,因为底部主体6上设有第一凸起62及第二凸起63,并且第一凸起62及第二凸起63上设有排水孔64、65,所以能够确保充分的排水性能,同时也能够确保花盆A的深度方向的通气性,从而,不易发生根部腐烂等。
另外,因为在底部主体6的中央设有向下方突出的第一凸起62,所以能够在中央充分地承接填充在花盆A中的土壤的重量。
进而,因为在下表面盖部3和花盆设置面之间形成了间隙S,所以底部5容易通过间隙S暴露在大气中,能够进一步确保通气性。
另外,因为底部主体6为通过连接部7向上方浮起的状态,所以能够在底部主体6的下方确保一定的空间,能够使排水性能及通气性能得到改善。
进而,因为连接部7上设有到达下表面盖部3的底31的狭缝状排水孔71,所以能够防止水积存在下表面盖部3的底31。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侧壁构件呈向下方直径变小的圆锥台形状的筒状,但是,也可以是,俯视呈椭圆形、卵圆形、多边形。另外,不需要向下方直径变小。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侧壁构件上安装有把手,但是,也可以没有把手。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外壁盖部上设置固定螺丝穿插孔,通过该固定螺丝穿插孔将固定螺丝拧入侧壁构件,由此,将底部构件固定在侧壁构件上,但是,也可以是,不固定而通过弹性嵌合等能够简单地拆装。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底部主体上设有四个第一凸起和三个第二凸起,但是,可以根据底部主体的大小、形状来适当确定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数量,即使没有凸起也可以。
符号说明
A 花盆
1 侧壁构件
2 底部构件
11 木制板材
12 金属制带状材料
13 金属制的把手
3 下表面盖部
4 外壁盖部
5 底部
31 底
32 下端承接部
S 间隙
41 固定螺丝穿插孔
6 底部主体
61a 排水孔
61 盘状部
62 第一凸起
63 第二凸起
64 排水孔
65 排水孔
7 连接部
71 排水孔
8 固定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