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菌的杀菌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菌的杀菌组合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353254.1 (22)申请日 2017.12.15 (71)申请人 邓付圆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 区秀厢大道81号保利爱琴海小区 (72)发明人 邓付圆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43205 代理人 许伯严 (51)Int.Cl. A01N 63/00(2006.01) A01N 57/32(2006.01) A01P 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含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菌的杀菌组合 物 (5。
2、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菌 的杀菌组合物, 有效成分由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 菌组成, 设定含量为90亿孢子/克的蜡质芽孢杆 菌母药为90原药, 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菌的重 量比为5: 11: 5。 本发明协同增效, 能有效的防 治根结线虫病, 能减少用药成本及化学农药的使 用量, 延缓根结线虫的抗性, 有利于延长噻唑膦 的生命周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7853329 A 2018.03.30 CN 107853329 A 1.一种含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菌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有效成分由噻唑膦和蜡 质芽孢杆菌组成, 设定含量为90亿孢子/克的蜡质芽孢杆菌。
3、母药为90原药, 噻唑膦和蜡质 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 11: 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噻唑膦与蜡质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 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噻唑膦的重量百分比为2.5- 20.0, 蜡质芽孢杆菌的重量百分比为2.5-2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适用 于防治植物的线虫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853329 A 2 一种含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菌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菌。
4、的杀菌组合 物。 背景技术 0002 植 物 寄 生 线 虫 主 要 包 括 : 根 结 线 虫 属 (M e l o id o g y n e) 、 肾 形 线 虫 属 (Rotylenchulus)、 孢囊线虫(异皮线虫属(Heterodera)、 根斑线虫(短体线虫属 (Pratykenchus), 根结线虫在中国发生普遍, 危害严重。 线虫的直接采食可大幅减少植物 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 线虫采食植物造成伤口, 还给植物病原菌入侵提供了便利。 目前线虫 防治可选方案不多, 农业上防治线虫基本集中于预防线虫对植物的侵袭。 随着线虫危害的 日益严重, 急需开发新型、 高效、 低毒杀菌组合物。。
5、 0003 噻唑膦, 英文名称: fosthiazate,为胆碱酯酶抑制剂, 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累积, 胆碱受体被反复激活, 造成线虫神经过度兴奋而死亡。 具有内吸作用, 可由植物根吸收杀死 已侵入作物根部形成根瘤的根结线虫。 噻唑膦毒性较低, 符合农产品出口标准, 对根结线 虫、 根腐线虫、 胞囊线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0004 蜡质芽孢杆菌, 英文名称: bacillus cereus, 是一种微生物农药, 通过定殖、 转移 和拮抗作用, 在植物表面大量繁殖, 成为植物位点和空间微环境的有力竞争者, 这样直接阻 挠和干扰外来有害病原菌的定殖和生长。 0005 噻唑膦是根结线虫的主要防治药剂。
6、, 近年来因频繁单一使用,已有局部地区反映 其抗性增大的现象, 因此如何延长噻唑膦的生命周期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在农业生 产中, 通过不同成分的农药混配, 是防治抗性病虫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 得出 不同成分间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混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能够提高实际防治效果, 是治理 病虫害抗性的重要手段。 0006 目前, 以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菌作为有效成分的线虫防治药剂还没有相关的报 道。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菌的组合物, 以提高根结线虫的 防治效果, 延缓根结线虫对单一药剂的抗性, 降低防治成本, 延长噻唑膦的生命周期。 0008 。
7、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菌的杀菌组合物, 有效 成分由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菌组成, 设定含量为90亿孢子/克的蜡质芽孢杆菌母药为90 原药, 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 11: 5, 优选的, 噻唑膦和蜡质芽孢杆菌的重量 比为2:1。 0009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噻唑膦的重量百分比为2.5-20.0, 蜡质芽孢杆菌的重量 百分比为2.5-20, 即蜡质芽孢杆菌在杀菌组合物中的含量为2.5亿孢子/克20亿孢子/ 克。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853329 A 3 001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禾谷类、 水稻、 小麦、 果树、 棉花、 蔬菜、 。
8、大豆和花生等 油料作物、 花卉等的线虫病, 如小麦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 柑橘根结线虫、 黄瓜根结线虫、 番 茄根结线虫、 辣椒根结线虫、 大豆孢囊线虫、 花生根结线虫等。 0011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配制成可供稀释后喷雾或进行土壤或种子处理的悬浮剂、 水乳 剂、 微乳剂、 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也可制成颗粒剂直接施用。 优选剂型为悬浮剂、 颗粒 剂。 0012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制备成悬浮剂或颗粒剂加入的辅助剂包括溶剂、 填料、 粘结剂、 分散剂、 润湿剂、 增稠剂、 缓释剂、 稳定剂或其它有益于活性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 的物质, 都是农业领域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 0013。
9、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技术效果: 0014 (1)本发明的两个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不同, 在一定比例范围内混配, 能减少各单剂 的施用量, 有利于减少用药成本及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有利于延缓根结线虫的抗性, 延长噻 唑膦的生命周期。 0015 (2)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 蜡质芽孢杆菌能通过体内的SOD酶, 提高作物对病菌和 逆境危害引发体内产生氧的清除能力, 调节作物细胞微生境, 维护细胞正常的生理代谢和 生化反应, 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0016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百 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0017 一、 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 0018 实施。
10、例1: 噻唑膦与蜡质芽孢杆菌复配对黄瓜根结线虫的毒力测定 0019 试验对象: 黄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0020 试验方法: 盆栽法, 从黄瓜根上挑取根结线虫的卵块用无菌水清洗, 置于培养皿的 湿滤纸上, 加入20ml无菌水, 20-25下孵化, 获得龄期一致的二龄幼虫, 用无菌水稀释到 400条/ml。 于黄瓜两叶期接种二龄幼虫, 采用根部注入法, 取5ml线虫接种液注入根际土壤 内, 接种后24h土壤保持70-80湿度。 黄瓜接种根结线虫后备用。 0021 将有效成分按要求溶解后配成母液, 然后用纯化水梯度稀释到适合浓度进行灌根 处理。 药剂处理后将黄瓜。
11、苗置于人工气候室中, 然后在25-30、 12h光暗交替、 相对湿度35- 50条件下培养30d。 每个重复随机调查4盆, 每个处理共计调查16盆黄瓜。 分级标准按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 , 病情分级标准。 0022 病株分级方法如下: 0023 0级: 根系无虫瘿; 0024 1级: 根系有少量小虫瘿; 0025 3级: 三分之二根系布满小虫瘿; 0026 5级: 根系布满小虫瘿并有次生虫瘿; 0027 7级: 根系形成须根团; 0028 计算方法: 0029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853329 A 4 0030 0031 将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
12、值(y), 药液浓度( g/ml)转换成对数值(x), 以最小二乘计 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 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0032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0033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 剂中B的百分含量 0034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0035 当CTC80, 则杀菌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 当80CTC120, 则杀菌组合物表现 为相加作用, 当CTC120, 则杀菌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0036 试验结。
13、果见表1。 0037 表1噻唑膦与蜡质芽孢杆菌复配对黄瓜根结线虫的毒力测定 0038 0039 0040 室内联合毒力的测定结果表明, 噻唑膦与蜡质芽孢杆菌以重量比5: 11: 5混配 时,共毒系数(CTC)为均大于120, 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当噻唑膦与蜡质芽孢杆菌的重量比2: 1时, CTC为205.8, 增效作用较为显著, 在田间试验中有很好指导价值。 0041 二、 制备实施例 0042 实施例1: 10噻唑膦5.0亿孢子/克蜡质芽孢杆菌颗粒剂 0043 配方: 依据噻唑膦与蜡质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2:1, 按量称取噻唑膦10.0, 蜡质 芽孢杆菌5.0, 十二烷基硫酸钠2.5(润湿剂)。
14、, 聚乙烯醇1.5(粘结剂), 羧甲基纤维素 2.5(分散剂), 白炭黑10(填料), 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853329 A 5 0044 制备方法: 将各配方组分混合均匀, 粉碎, 加水润湿后充分搅拌均匀, 再用螺杆挤 压造粒机造粒, 干燥后过筛即得10噻唑膦5.0亿孢子/克蜡质芽孢杆菌颗粒剂 0045 该实施例应用防治香蕉根结线虫, 将10噻唑膦5.0亿孢子/克蜡质芽孢杆菌颗 粒剂, 用量为2.5kg/亩沟施处理, 药后20天和5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7、 83.4。 15 噻唑膦颗粒剂, 用量为3.5kg/亩, 以同样方法使用, 药后。
15、20天和50天的防效分别为78.2、 70.4。 10亿孢子/克蜡质芽孢杆菌颗粒剂, 用量为4.5kg/亩, 以同样方法使用, 药后20天和 50天的防效分别为71.8、 58.4。 0046 实施例2: 2.5噻唑膦2.5亿孢子/克蜡质芽孢杆菌颗粒剂 0047 配方: 依据噻唑膦与蜡质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1, 按量称取氟吡菌酰2.5, 蜡质 芽孢杆菌2.5, 羧甲基纤维素2.5(分散剂), 聚乙烯醇2.5(粘结剂), 凹凸棒土15(填 料), 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 0048 制备方法: 将各配方组分混合均匀, 粉碎, 加水润湿后充分搅拌均匀, 再用螺杆挤 压造粒机造粒, 干燥后过筛。
16、即得2.5噻唑膦2.5亿孢子/克蜡质芽孢杆菌颗粒剂。 0049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花生根结线虫。 将2.5噻唑膦2.5亿孢子/克蜡质芽孢杆 菌颗粒剂用量为2.5kg/亩沟施处理, 药后15天和3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2、 84.5。 10噻唑膦颗粒剂, 用量为2.5kg/亩, 以同样方法使用, 药后15天和30天的防效分别为 74.8、 68.2; 10亿孢子/克蜡质芽孢杆菌颗粒剂, 用量为2.5kg/亩, 以同样方法使用, 药 后15天和30天的防效分别为74.6、 70.5。 0050 实施例3: 16.0噻唑膦4亿孢子/克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 0051 配方: 依据噻唑膦与蜡质芽孢杆菌。
17、的重量比为4:1, 按量称取噻唑膦16.0, 蜡质 芽孢杆菌4.0,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5(润湿剂), 羧甲基纤维素1.5(分散剂), 聚乙二醇4(抗冻剂), 硅油0.1(消泡剂), 海藻酸钠1.5(增稠剂), 水补足至100。 0052 制备方法: 将各成分混合均匀, 以常规方式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 在球磨机中球 磨23小时, 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 m以下, 在水系介质中形成的高分散、 稳定的悬浮体系, 即 可制得16.0噻唑膦4亿孢子/克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 0053 该实施例防治黄瓜根结线虫。 将16.0噻唑膦4亿孢子/克蜡质芽孢杆菌悬浮 剂, 用量200g/亩加水稀释淋地, 连。
18、续施药2次, 施药间隔期7天, 末次药后15天和30天的防治 效果分别为95.6、 87.6。 20噻唑膦悬浮剂, 用量为250g/亩, 以同样方法使用, 末次药 后15天和30天的防效分别为87.4、 76.3。 20亿孢子/克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 用量为 250g/亩, 以同样方法使用, 末次药后,15天和30天的防效分别为78.3、 72.6。 0054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能有效的控制根结线虫的 危害, 减少噻唑膦的用药量, 降低成本, 延缓线虫抗性发展, 有利于延长噻唑膦在线虫应用 上的生命周期。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853329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