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7060106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329064.5

申请日:

20170331

公开号:

CN207011315U

公开日:

2018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02

主分类号:

A01G9/02

申请人:

刘世龙

发明人:

刘世龙

地址:

250199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信路13号4号楼4单元601室

优先权:

CN201720329064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曹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包括篮筐侧壁、篮筐底和篮筐口,篮筐侧壁均匀分布着椭圆孔,椭圆孔的长轴与篮筐底的夹角为25°‑65°。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篮筐在进行盆栽牡丹的培育时,先将牡丹幼苗栽植于篮筐中,然后将篮筐埋入大田中进行预栽培,本实用新型将牡丹的地栽优点和盆栽优点有效的结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篮筐预培后的牡丹可以不用繁琐的操作方法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就可以使移栽后的盆栽牡丹花芽大、根系粗壮,花径明显增大,花期显著延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其特征是:包括篮筐侧壁、篮筐底和篮筐口,所述篮筐侧壁均匀分布着椭圆孔,所述椭圆孔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的夹角为25°-6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筐,其特征是:所述椭圆孔的长轴/短轴为1.5-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筐,其特征是:所述篮筐口与篮筐底的直径比例为25-35:12-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筐,其特征是:所述篮筐高:篮筐底的直径比为23-33:12-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筐,其特征是:从所述篮筐底向上0.1-0.4倍的所述篮筐底直径距离内的篮筐侧壁上,以及所述篮筐口向下0.1-0.4倍的所述篮筐底直径距离内的篮筐侧壁上没有设置椭圆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筐,其特征是:从所述篮筐底向上3cm内的篮筐侧壁上,以及所述篮筐口向下3cm的篮筐侧壁没有设置椭圆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筐,其特征是:所述篮筐口边缘具有突出的外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篮筐,其特征是:所述外缘与篮筐侧壁的夹角为45°-13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篮筐,其特征是:所述外缘与篮筐侧壁的夹角为90°。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篮筐,其特征是:所述外缘向下弯曲凸面向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牡丹栽培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观赏作用,也可以盆栽,但是对于盆栽牡丹,需要有相当好的栽培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枝叶挺秀,开花艳丽。目前的容器育苗主要是作为牡丹良种培育或露地育成商品苗后移栽至容器方便搬运促成开花期和移植开花期。中国专利CN103404350B,公开了一种漏孔桶作为山区适生牡丹容器的育苗栽培工艺,通过桶壁具有直栅栏形裂孔桶来培育牡丹苗,该栽培工艺和栽培中所用到的漏孔桶还是传统意义上盆栽育苗所用的直栅栏形裂孔桶,该桶培育牡丹同盆栽牡丹,受栽培环境的影响光合特性,研究发现:盆栽牡丹与地栽牡丹相比,光饱和点降低,但是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光合作用的有效光照范围变窄,对高光强和低光强的利用能力减弱,上述专利中提到的栽培工艺中使用的漏孔桶只能局限在将其于露地上进行培育牡丹苗,但是无法达到将牡丹盆栽和地栽有效的结合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将牡丹盆栽和地栽有效的结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包括篮筐侧壁、篮筐底和篮筐口,所述篮筐侧壁均匀分布着椭圆孔,所述椭圆孔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的夹角为25°-65°。

优选的:所述椭圆孔的长轴/短轴为1.5-2.5。

优选的:所述篮筐口与篮筐底的直径比例为25-35:12-23。

优选的:所述篮筐高:篮筐底的直径比例为23-33:12-23。

优选的:从所述篮筐底2向上0.1-0.4倍的所述篮筐底直径的距离内的篮筐侧壁上,以及所述篮筐口向下0.1-0.4倍的所述篮筐底直径的距离内的篮筐侧壁没有椭圆孔。

更优选的:从所述篮筐底向上3cm内的篮筐侧壁上,以及所述篮筐口向下下3cm的篮筐侧壁没有椭圆孔。

优选的:所述篮筐口边缘具有突出的外缘。

优选的:所述外缘与篮筐侧壁的夹角为45°-135°。

更优选的:所述外缘与篮筐侧壁的夹角为90°。

优选的:所述外缘向下弯曲凸面向上。更优选:所述外缘为直角外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篮筐在进行盆栽牡丹的培育时,先将牡丹幼苗栽植于篮筐中,然后将篮筐埋入大田中进行预栽培,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篮筐可以将牡丹的地栽优点和盆栽优点有效结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篮筐预培后的牡丹可以不用繁琐的操作方法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就可以使移栽后的盆栽牡丹地域适应性和季节适应性大大增加,使传统的牡丹栽培时间由每年的9-10,扩展到春夏秋冬,并且成活率达到100%,不受移栽地温度等条件的制约,并且牡丹花的花期正常,花色鲜艳。而且盆栽牡丹花芽大、根系粗壮,使用本实用新型篮筐栽培的盆栽牡丹同现有技术中的相比,花径明显增大,花期显著延长。

本实用新型将牡丹根系集中于篮筐中,避免了移栽挖苗时对根系的伤害。

牡丹是木本植物,根系发达,具有多数深根形的肉质主根和侧根,初生根始为白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肉质白色,个别红色,肉质中心木质化,肉质部储有大量养份和水份供植株生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专用篮筐进行预培后,促使根肉质部的生长,从而使移植后的盆栽牡丹枝叶茂盛,花径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示的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侧壁,2、篮筐底,3、篮筐口,4、外缘,5、椭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包括篮筐侧壁1、篮筐底 2和篮筐口3,所述篮筐侧壁1均匀分布着椭圆孔5,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2的夹角为25°。

实施例2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包括篮筐侧壁1、篮筐底2和篮筐口3,所述篮筐侧壁1均匀分布着椭圆孔5,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 2的夹角为65°。

实施例3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包括篮筐侧壁1、篮筐底2和篮筐口3,所述篮筐侧壁1均匀分布着椭圆孔5,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 2的夹角为55°,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短轴为2,所述篮筐口3与篮筐底 2的直径比例为1.5,所述篮筐高:篮筐底2的直径为1.5,从所述篮筐底 2向上0.1倍的所述篮筐底2直径的距离内的篮筐侧壁上,以及所述篮筐口向下0.1倍的所述篮筐底2直径的距离内的篮筐侧壁没有椭圆孔。

所述篮筐口边缘具有突出的外缘4,所述外缘4与篮筐侧壁1的夹角为120°。

实施例4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包括篮筐侧壁1、篮筐底2和篮筐口3,所述篮筐侧壁1均匀分布着椭圆孔5,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 2的夹角为25°,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短轴为1.5,所述篮筐口3与篮筐底2的直径比例为25:23,所述篮筐高:篮筐底2的直径为23:12,所述篮筐口3边缘具有突出的外缘4,所述外缘4与篮筐侧壁1的夹角为 45°。

实施例5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包括篮筐侧壁1、篮筐底2和篮筐口3,所述篮筐侧壁1均匀分布着椭圆孔5,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 2的夹角为65°,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短轴为2.5,所述篮筐口3与篮筐底2的直径比例为35:12,所述篮筐高:篮筐底2的直径为33:23,从所述篮筐底2向上0.4倍的所述篮筐底2距离内的篮筐侧壁上,以及所述篮筐口向下0.4倍的所述篮筐底2距离内的篮筐侧壁没有椭圆孔。

所述篮筐口边缘具有突出的外缘4,所述外缘4与篮筐侧壁1的夹角为135°。

实施例6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包括篮筐侧壁1、篮筐底2和篮筐口3,所述篮筐侧壁1均匀分布着椭圆孔5,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 2的夹角为45°,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短轴为2,所述篮筐口3与篮筐底 2的直径比例为35:12,所述篮筐高:篮筐底2的直径为33:23,从所述篮筐底2向上0.1倍的所述篮筐底2距离内的篮筐侧壁上,以及所述篮筐口向下0.1倍的所述篮筐底2距离内的篮筐侧壁没有椭圆孔。

所述篮筐口边缘具有突出的外缘4,所述外缘4与篮筐侧壁1的夹角为90°。

实施例7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包括篮筐侧壁1、篮筐底2和篮筐口3,从所述篮筐底2以上3cm到所述篮筐口以下3cm间的篮筐侧壁上均匀的分布着倾斜的椭圆孔,所述椭圆孔长轴与篮筐底2的夹角为45°,所述篮筐口3边缘具有突出的直角外缘4,所述直角外缘4与篮筐侧壁1垂直。

所述篮筐底2的直径为19cm,所述篮筐口3的直径为28cm,所述篮筐的高度为26cm,所述椭圆孔5长轴为2cm,所述椭圆孔5短轴1cm,所述直角外缘4的宽为1.5cm,所述直角外缘4的高为1cm。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29064.5 (22)申请日 2017.03.31 (73)专利权人 刘世龙 地址 250199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信路 13号4号楼4单元601室 (72)发明人 刘世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代理人 曹丽 (51)Int.Cl. A01G 9/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 篮筐, 包括篮筐侧壁、 篮筐底和篮筐。

2、口, 篮筐侧壁 均匀分布着椭圆孔, 椭圆孔的长轴与篮筐底的夹 角为25 -65 。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篮筐在进行盆 栽牡丹的培育时, 先将牡丹幼苗栽植于篮筐中, 然后将篮筐埋入大田中进行预栽培, 本实用新型 将牡丹的地栽优点和盆栽优点有效的结合, 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篮筐预培后的牡丹可以不用繁琐 的操作方法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就可以使移栽后 的盆栽牡丹花芽大、 根系粗壮, 花径明显增大, 花 期显著延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7011315 U 2018.02.16 CN 207011315 U 1.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 其特征是: 包括篮筐侧壁、 篮筐底和篮筐口, 。

3、所述篮筐 侧壁均匀分布着椭圆孔, 所述椭圆孔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的夹角为25 -65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筐, 其特征是: 所述椭圆孔的长轴/短轴为1.5-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筐, 其特征是: 所述篮筐口与篮筐底的直径比例为25-35: 12- 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筐, 其特征是: 所述篮筐高: 篮筐底的直径比为23-33: 12-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筐, 其特征是: 从所述篮筐底向上0.1-0.4倍的所述篮筐底直 径距离内的篮筐侧壁上, 以及所述篮筐口向下0.1-0.4倍的所述篮筐底直径距离内的篮筐 侧壁上没有设置椭圆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

4、筐, 其特征是: 从所述篮筐底向上3cm内的篮筐侧壁上, 以及所 述篮筐口向下3cm的篮筐侧壁没有设置椭圆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筐, 其特征是: 所述篮筐口边缘具有突出的外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篮筐, 其特征是: 所述外缘与篮筐侧壁的夹角为45 -135 。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篮筐, 其特征是: 所述外缘与篮筐侧壁的夹角为90 。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篮筐, 其特征是: 所述外缘向下弯曲凸面向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011315 U 2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 背景技术 。

5、0002 目前传统的牡丹栽培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 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观赏作用, 也可 以盆栽, 但是对于盆栽牡丹, 需要有相当好的栽培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枝叶挺秀, 开花艳丽。 目前的容器育苗主要是作为牡丹良种培育或露地育成商品苗后移栽至容器方便搬运促成 开花期和移植开花期。 中国专利CN103404350B, 公开了一种漏孔桶作为山区适生牡丹容器 的育苗栽培工艺, 通过桶壁具有直栅栏形裂孔桶来培育牡丹苗, 该栽培工艺和栽培中所用 到的漏孔桶还是传统意义上盆栽育苗所用的直栅栏形裂孔桶, 该桶培育牡丹同盆栽牡丹, 受栽培环境的影响光合特性, 研究发现: 盆栽牡丹与地栽牡丹相比, 光饱和点降低, 。

6、但是具 有较高的光补偿点, 光合作用的有效光照范围变窄, 对高光强和低光强的利用能力减弱, 上 述专利中提到的栽培工艺中使用的漏孔桶只能局限在将其于露地上进行培育牡丹苗, 但是 无法达到将牡丹盆栽和地栽有效的结合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 将牡丹盆栽和地栽有效 的结合。 00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 包括篮筐侧壁、 篮筐底和篮筐口, 所述篮筐侧壁均匀分布着椭圆孔, 所述椭圆孔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的夹 角为25 -65 。 0005 优选的: 所述椭圆孔的长轴/短轴为1.5-2.5。 0006 优选。

7、的: 所述篮筐口与篮筐底的直径比例为25-35: 12-23。 0007 优选的: 所述篮筐高: 篮筐底的直径比例为23-33: 12-23。 0008 优选的: 从所述篮筐底2向上0.1-0.4倍的所述篮筐底直径的距离内的篮筐侧壁 上, 以及所述篮筐口向下0.1-0.4倍的所述篮筐底直径的距离内的篮筐侧壁没有椭圆孔。 0009 更优选的: 从所述篮筐底向上3cm内的篮筐侧壁上, 以及所述篮筐口向下下3cm的 篮筐侧壁没有椭圆孔。 0010 优选的: 所述篮筐口边缘具有突出的外缘。 0011 优选的: 所述外缘与篮筐侧壁的夹角为45 -135 。 0012 更优选的: 所述外缘与篮筐侧壁的夹角。

8、为90 。 0013 优选的: 所述外缘向下弯曲凸面向上。 更优选: 所述外缘为直角外缘。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篮筐在进行盆栽牡丹的培育时, 先将牡丹幼苗栽植于篮筐中, 然后将篮筐埋入大田中进行预栽培,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篮筐可以将牡丹的地栽优点和盆栽 优点有效结合,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篮筐预培后的牡丹可以不用繁琐的操作方法和严格的管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011315 U 3 理措施就可以使移栽后的盆栽牡丹地域适应性和季节适应性大大增加, 使传统的牡丹栽培 时间由每年的9-10, 扩展到春夏秋冬, 并且成活率达到1。

9、00, 不受移栽地温度等条件的制 约, 并且牡丹花的花期正常, 花色鲜艳。 而且盆栽牡丹花芽大、 根系粗壮, 使用本实用新型篮 筐栽培的盆栽牡丹同现有技术中的相比, 花径明显增大, 花期显著延长。 0016 本实用新型将牡丹根系集中于篮筐中, 避免了移栽挖苗时对根系的伤害。 0017 牡丹是木本植物, 根系发达, 具有多数深根形的肉质主根和侧根, 初生根始为白 色, 渐变为黄色至褐色, 肉质白色, 个别红色, 肉质中心木质化, 肉质部储有大量养份和水份 供植株生长,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专用篮筐进行预培后, 促使根肉质部的生长, 从而使移植后 的盆栽牡丹枝叶茂盛, 花径更大。 附图说明 0018 。

10、图1为实施例1所示的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其中, 1、 侧壁, 2、 篮筐底, 3、 篮筐口, 4、 外缘, 5、 椭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说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 进一步说明。 0021 实施例1 0022 如图1所示,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 包括篮筐侧壁1、 篮筐底 2和篮筐口3, 所 述篮筐侧壁1均匀分布着椭圆孔5, 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2的夹角为25 。 0023 实施例2 0024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 包括篮筐侧壁1、 篮筐底2和篮筐口3, 所述篮筐侧壁1 均匀分布着椭圆孔5, 。

11、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 2的夹角为65 。 0025 实施例3 0026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 包括篮筐侧壁1、 篮筐底2和篮筐口3, 所述篮筐侧壁1 均匀分布着椭圆孔5, 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 2的夹角为55 , 所述椭圆孔5的长 轴/短轴为2, 所述篮筐口3与篮筐底 2的直径比例为1.5, 所述篮筐高: 篮筐底2的直径为 1.5, 从所述篮筐底 2向上0.1倍的所述篮筐底2直径的距离内的篮筐侧壁上, 以及所述篮筐 口向下0.1倍的所述篮筐底2直径的距离内的篮筐侧壁没有椭圆孔。 0027 所述篮筐口边缘具有突出的外缘4, 所述外缘4与篮筐侧壁1的夹角为120 。 00。

12、28 实施例4 0029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 包括篮筐侧壁1、 篮筐底2和篮筐口3, 所述篮筐侧壁1 均匀分布着椭圆孔5, 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 2的夹角为25 , 所述椭圆孔5的长 轴/短轴为1.5, 所述篮筐口3与篮筐底2的直径比例为25: 23, 所述篮筐高: 篮筐底2的直径为 23: 12, 所述篮筐口3边缘具有突出的外缘4, 所述外缘4与篮筐侧壁1的夹角为 45 。 0030 实施例5 0031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 包括篮筐侧壁1、 篮筐底2和篮筐口3, 所述篮筐侧壁1 均匀分布着椭圆孔5, 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 2的夹角为65 , 所述椭圆孔5的。

13、长 轴/短轴为2.5, 所述篮筐口3与篮筐底2的直径比例为35: 12, 所述篮筐高: 篮筐底2的直径为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011315 U 4 33: 23, 从所述篮筐底2向上0.4倍的所述篮筐底2距离内的篮筐侧壁上, 以及所述篮筐口向 下0.4倍的所述篮筐底2距离内的篮筐侧壁没有椭圆孔。 0032 所述篮筐口边缘具有突出的外缘4, 所述外缘4与篮筐侧壁1的夹角为135 。 0033 实施例6 0034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 包括篮筐侧壁1、 篮筐底2和篮筐口3, 所述篮筐侧壁1 均匀分布着椭圆孔5, 所述椭圆孔5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 2的夹角为45 , 所述椭圆。

14、孔5的长 轴/短轴为2, 所述篮筐口3与篮筐底 2的直径比例为35: 12, 所述篮筐高: 篮筐底2的直径为 33: 23, 从所述篮筐底2向上0.1倍的所述篮筐底2距离内的篮筐侧壁上, 以及所述篮筐口向 下0.1倍的所述篮筐底2距离内的篮筐侧壁没有椭圆孔。 0035 所述篮筐口边缘具有突出的外缘4, 所述外缘4与篮筐侧壁1的夹角为90 。 0036 实施例7 0037 一种盆栽牡丹预培专用篮筐, 包括篮筐侧壁1、 篮筐底2和篮筐口3, 从所述篮筐底2 以上3cm到所述篮筐口以下3cm间的篮筐侧壁上均匀的分布着倾斜的椭圆孔, 所述椭圆孔长 轴与篮筐底2的夹角为45 , 所述篮筐口3边缘具有突出。

15、的直角外缘4, 所述直角外缘4与篮筐 侧壁1垂直。 0038 所述篮筐底2的直径为19cm, 所述篮筐口3的直径为28cm, 所述篮筐的高度为26cm, 所述椭圆孔5长轴为2cm, 所述椭圆孔5短轴1cm, 所述直角外缘4的宽为1.5cm, 所述直角外缘 4的高为1cm。 0039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 员应当理解, 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 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 技术方案, 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 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 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 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 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011315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7011315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