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7059269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64219.8

申请日:

20161230

公开号:

CN108260684A

公开日:

201807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16

主分类号:

A23F3/16

申请人:

孝感市森茂激光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红安

地址: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经济开发区六合工业园香普路2号

优先权:

CN201611264219A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倪先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银杏叶切成小碎片,然后与少量水混合在高温下短时间进行汽提除去银杏酸降低苦涩味,接着将银杏叶与茶叶碎片、金银花、干柠檬片混合后加水进行煎煮,最后经过滤、沉淀、再次过滤、调味以及杀菌后即可制得口感酸甜复合、气味芬芳、营养丰富的银杏茶饮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采集银杏鲜叶在清水中漂洗干净并烘干,采集茶叶鲜叶在清水中漂洗干净并烘干;(2)将银杏叶切碎后和少量水混合,加热进行预提取,过滤后倒掉滤液;(3)将茶叶切碎后投入滤渣中混合均匀,再加入金银花、干柠檬片,按比例加入纯净水后升温进行二次提取;(4)提取完成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后静置沉淀,再次过滤;(5)向滤液中加入适量蔗糖、防腐剂后灭菌,分装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银杏叶和茶叶切碎成长宽1-3cm的小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切碎的银杏叶与水按照1:0.5的重量比混合,在100℃预提取5-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银杏叶、茶叶的重量份数比为30-50:70-50,金银花和干柠檬片的用量分别为银杏叶茶叶总重量的1-3%和5-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提取时的温度为80-90℃,提取时间为30-45min,纯净水的用量为固体物质总重量的40-60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银杏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又名白果树、公孙树,为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树种之一。中国的银杏资源丰富,湖北孝感地区银杏种植历史悠久,登记的古银杏树近千株,其中仅安陆王义贞镇就有银杏古树609株[左雄中,湖北省银杏古树资源研究,2004],其他大大小小的银杏树更是数不胜数。银杏全身是宝,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药食同源的产品,中医认为银杏果能够益心敛肺、平喘止痛,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冠心病、心绞痛等,银杏叶中富含银杏黄酮苷、银杏苦内酯以及白果内酯等成分,其中银杏黄酮苷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和清除体内有毒过氧自由基的作用;银杏苦内酯是目前已知的最有效的PFA受体拮抗剂,是目前哮喘临床治疗最有前景的药物;白果内酯对神经单元的器质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银杏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仅黄酮素就有30余种,单萜及位半萜17种,萜内酯6种,聚异戊成烯9种烷基酚及酚类12种,脂肪酸及有机酸11种。银杏中的大部分有益成分含量较低,若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进行提取成本太高,并且工艺上也较难实现分离提取达到相应的浓度和纯度,因此目前银杏的综合利用开发存在较多困难,我国占世界70%的银杏资源利用程度还不够,银杏的价值还没有发挥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本地区银杏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为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促进银杏大健康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采集银杏鲜叶在清水中漂洗干净并烘干,采集茶叶鲜叶在清水中漂洗干净并烘干;(2)将银杏叶切碎后和少量水混合,加热进行预提取,过滤后倒掉滤液;(3)将茶叶切碎后投入滤渣中混合均匀,再加入金银花、干柠檬片,按比例加入纯净水后升温进行二次提取;(4)提取完成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后静置沉淀,再次过滤;(5)向滤液中加入适量蔗糖、防腐剂后灭菌,分装即得。

上述方案中,银杏叶和茶叶切碎成长宽1-3cm的小块。切成小块是便于水提时有效成分的快速完全溶出,不粉碎成粉末是考虑到后续过滤时操作的便捷性和难度,同时也能降低设备投入成本。

上述方案中,切碎的银杏叶与水按照1:0.5的重量比混合,在100℃预提取5-10min。预提取的作用在于去掉银杏叶中有毒的水溶性银杏酸、氢氰酸等,同时能够减轻银杏茶的苦涩味。

上述方案中,银杏叶、茶叶的重量份数比为30-50:70-50,金银花和干柠檬片的用量分别为银杏叶茶叶总重量的1-3%和5-8%。

上述方案中,二次提取时的温度为80-90℃,提取时间为30-45min,纯净水的用量为固体物质总重量的40-60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银杏叶在提取之前增加了去毒、去苦涩处理,保证了最终产品的安全和口感;(2)银杏叶和茶叶切成小块,破坏了叶片结构,有助于有机物快速释放,同时也便于后续过滤工艺,相比于将叶片粉碎成粉末,既节省了成本又减少了过滤次数和过滤难度;(3)在配料中加入金银花和柠檬片改善了最终产品的气味和口感,更能迎合市场上的消费习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1。

采集10kg银杏鲜叶,在流动的清水中漂洗干净5-10min,期间不停地上下搅动叶片以便清洗得更干净,发现有破败和病损的叶片一定要及时挑出来弃去。清洗完成后将银杏叶烘干。采集15kg茶叶鲜叶按照同样的方法清洗干净并烘干。将银杏叶切碎,碎片大小以1-3cm为宜,将切碎的叶片投入水提罐内,加入5kg清水拌匀,快速加热至100℃维持5-10min,趁热过滤,弃去滤液。同样将茶叶切碎后投入水提罐内,再加入0.04kg金银花、0.1kg干柠檬片和1200kg纯净水后升温至80-90℃,维持半小时。接着将溶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后静置2h沉淀完全,再次过滤,最后根据口味向滤液中加入适量蔗糖、防腐剂后灭菌,分装即得。

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264219.8 (22)申请日 2016.12.30 (71)申请人 孝感市森茂激光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经济开发区六 合工业园香普路2号 (72)发明人 孙红安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42102 代理人 倪先元 (51)Int.Cl. A23F 3/1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首 先将银杏叶切成小碎片, 然后与少量。

2、水混合在高 温下短时间进行汽提除去银杏酸降低苦涩味, 接 着将银杏叶与茶叶碎片、 金银花、 干柠檬片混合 后加水进行煎煮, 最后经过滤、 沉淀、 再次过滤、 调味以及杀菌后即可制得口感酸甜复合、 气味芬 芳、 营养丰富的银杏茶饮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8260684 A 2018.07.10 CN 108260684 A 1.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1) 分别采集银杏鲜叶在 清水中漂洗干净并烘干, 采集茶叶鲜叶在清水中漂洗干净并烘干;(2) 将银杏叶切碎后和少 量水混合, 加热进行预提取, 过滤后倒掉滤液;(3) 将茶叶切碎后投入滤渣中混合。

3、均匀, 再加 入金银花、 干柠檬片, 按比例加入纯净水后升温进行二次提取;(4) 提取完成后冷却至室温, 过滤后静置沉淀, 再次过滤;(5)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蔗糖、 防腐剂后灭菌, 分装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银杏叶和茶叶切碎 成长宽1-3cm的小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切碎的银杏叶与水 按照1:0.5的重量比混合, 在100预提取5-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银杏叶、 茶叶的重 量份数比为30-50:70-50, 金银花和干柠檬片的用量分别为。

4、银杏叶茶叶总重量的1-3%和5- 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二次提取时的温度 为80-90, 提取时间为30-45min, 纯净水的用量为固体物质总重量的40-60倍。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260684 A 2 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银杏深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银杏又名白果树、 公孙树, 为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树种之一。 中国的银杏资源丰 富, 湖北孝感地区银杏种植历史悠久, 登记的古银杏树近千株, 其中仅安陆王义贞镇就有银 杏古树60。

5、9株左雄中, 湖北省银杏古树资源研究, 2004, 其他大大小小的银杏树更是数不 胜数。 银杏全身是宝,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药食同源的产品, 中医认为银杏果能够益心敛 肺、 平喘止痛, 可用于治疗肺热、 咳嗽、 冠心病、 心绞痛等, 银杏叶中富含银杏黄酮苷、 银杏苦 内酯以及白果内酯等成分, 其中银杏黄酮苷具有扩张血管、 改善血液循环和清除体内有毒 过氧自由基的作用; 银杏苦内酯是目前已知的最有效的PFA受体拮抗剂, 是目前哮喘临床治 疗最有前景的药物; 白果内酯对神经单元的器质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银杏的化学 成分较为复杂, 仅黄酮素就有30余种, 单萜及位半萜17种, 萜内酯6种, 。

6、聚异戊成烯9种烷基 酚及酚类12种, 脂肪酸及有机酸11种。 银杏中的大部分有益成分含量较低, 若通过化学或物 理手段进行提取成本太高, 并且工艺上也较难实现分离提取达到相应的浓度和纯度, 因此 目前银杏的综合利用开发存在较多困难, 我国占世界70%的银杏资源利用程度还不够, 银杏 的价值还没有发挥出来。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本地区银杏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提供一种银杏茶饮料 的制备方法, 为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促进银杏大健康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为实 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 一种银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1) 分别采集银杏。

7、鲜叶在清水中漂洗 干净并烘干, 采集茶叶鲜叶在清水中漂洗干净并烘干;(2) 将银杏叶切碎后和少量水混合, 加热进行预提取, 过滤后倒掉滤液;(3) 将茶叶切碎后投入滤渣中混合均匀, 再加入金银花、 干柠檬片, 按比例加入纯净水后升温进行二次提取;(4) 提取完成后冷却至室温, 过滤后静 置沉淀, 再次过滤;(5)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蔗糖、 防腐剂后灭菌, 分装即得。 0005 上述方案中, 银杏叶和茶叶切碎成长宽1-3cm的小块。 切成小块是便于水提时有效 成分的快速完全溶出, 不粉碎成粉末是考虑到后续过滤时操作的便捷性和难度, 同时也能 降低设备投入成本。 0006 上述方案中, 切碎的银杏叶。

8、与水按照1:0.5的重量比混合, 在100预提取5- 10min。 预提取的作用在于去掉银杏叶中有毒的水溶性银杏酸、 氢氰酸等, 同时能够减轻银 杏茶的苦涩味。 0007 上述方案中, 银杏叶、 茶叶的重量份数比为30-50:70-50, 金银花和干柠檬片的用 量分别为银杏叶茶叶总重量的1-3%和5-8%。 0008 上述方案中, 二次提取时的温度为80-90, 提取时间为30-45min, 纯净水的用量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8260684 A 3 为固体物质总重量的40-60倍。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银杏叶在提取之前增加了去毒、 去苦。

9、涩处理, 保证了最终产品的安全和口感;(2) 银杏叶和茶叶切成小块, 破坏了叶片结构, 有助于有机物快速释放, 同时也便于后续过滤工艺, 相比于将叶片粉碎成粉末, 既节省了成 本又减少了过滤次数和过滤难度;(3) 在配料中加入金银花和柠檬片改善了最终产品的气 味和口感, 更能迎合市场上的消费习惯。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 以下结合具体 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 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定。 0011 实施例1。 0012 采集10kg银杏鲜叶, 在流动的清水中漂洗干净5-10m。

10、in, 期间不停地上下搅动叶片 以便清洗得更干净, 发现有破败和病损的叶片一定要及时挑出来弃去。 清洗完成后将银杏 叶烘干。 采集15kg茶叶鲜叶按照同样的方法清洗干净并烘干。 将银杏叶切碎, 碎片大小以1- 3cm为宜, 将切碎的叶片投入水提罐内, 加入5kg清水拌匀, 快速加热至100维持5-10min, 趁热过滤, 弃去滤液。 同样将茶叶切碎后投入水提罐内, 再加入0.04kg金银花、 0.1kg干柠檬 片和1200kg纯净水后升温至80-90, 维持半小时。 接着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过滤后静置2h 沉淀完全, 再次过滤, 最后根据口味向滤液中加入适量蔗糖、 防腐剂后灭菌, 分装即得。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8260684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