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交流发电机的整流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交流发电机,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交流发电机的整流器,这种整流器的结构得到了改进。
如图1所示,包括一台交流发电机通常包括一个主体10,其中,设置一对前托架11和后托架12。在主体10的中央有一个轴13,其一端从前托架11中伸出。一个皮带轮14与轴13的所述轴端相连接。在轴13的两端有一对可转动地支承轴13的轴承15、16。绕轴13设置的转子20与其构成一体,转子20能产生磁场并能与轴13同步转动。与轴13的外围隔开的是定子30,定子30被安装在主体10里面,用于与转子20相互作用。线圈31被缠绕在定子30周围。在后托架12的外面设有一个稳压器50,由它将电压维持在预定值;还设有一个整流器80,由它把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另外,在后托架12上还装有一个端盖70,由其覆盖并保护所述稳压器和整流器。而且,在转子20的各端分别安装一个冷却风扇17、18,在转子20转动时其对交流发电机进行冷却。在主体10和端盖70上设有若干空气循环孔40,它们通过风扇17、18的转动而使空气循环。
下面将结合图2对用于把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的整流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整流器60有一对散热片61,由其散热,在散热片地背后还设有一个接头62。就是说,散热片61向着后托架12,而接线板62位于接近端盖70处。在所述散热片之间有一对发射件63,由它对交流电进行整流,在接线板62上有一个接头64,它与各种电器元件之间形成电连接。在与定子30和整流器60连接的线圈31的周围有一个分立的绝缘体65,由它对线圈31和主体10进行绝缘。
不过,在用于车辆的常规交流发电机上,空气从端盖上的循环孔进入交流发电机,由冷却风扇进行循环,然后再排放到主体的另一侧。接线板是以这种方式安装的,它可阻止空气流至散热片部分。由于适当的空气循环对于散热片的正常工作来说是重要的,因此,这种设计会降低散热片的散热能力。
另外,接线板是背向定子的,而散热片朝向定子。因此,缠绕在定子上的线圈必须延伸到散热片周围,以便接线板上的接头连接。这样就毫无必要地增加了整流器结构的复杂性。另外,为了制成这种复杂结构,需要使用手工劳动,把弯曲的线圈缠在绝缘体上,并把线圈焊接在接头上。这样会增加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并降低生产率。
本发明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及诸多其它缺陷和不足。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交流发电机的整流器,其中,散热片朝向端盖的空气孔设置,因此提高了散热片的冷却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交流发电机的整流器,其中,装有接头的接线板被置于整流器的向着定子的一侧,从而减少了从定子上引线所需的线圈长度,并形成主体与线圈之间的绝缘。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交流发电机的整流器,其中,连接线圈与整流器的电线在与接头连接之间进行成型和固定,因而,有利于这一过程的自动化。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交流发电机的整流器,它包括一个所述交流发电机的主体;一个定子,它被置于所述主体内,并有一个用于产生交流电的线圈,一个端盖,用于防护所述主体的各种电气元件,其上设有若干空气孔;一个位子端盖与定子之间的接线板,接线板上有若干用于与所述元件形成电气连接的接头;还包括一个位于所述端盖与接线板之间的散热片,它可以驱散由所述元件产生的热。
另外,环绕所述线圈的外围设有贯穿所述主体整个长度的绝缘体,以构成主体与线圈之间的绝缘,而且所述绝缘件是管状的,由所述接线板处开始延伸。
另外,若干接头都有相应的固定件,由这些固定件固定从所述绝缘件中伸出的线圈。
通过参阅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且,能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许多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用于车辆的交流发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剖线II-II的整流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车辆的交流发电机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箭头A方向的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案的整流器的正视图;
图5是沿图4所示整流器板的正视图;
图6是沿图4中剖线VI-VI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案的整流器的正视图;和
图8是图7的中剖线VIII-VIII的整流器的剖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用于车辆的交流发电机由一个主体10组成,其中,设有一对前托架11和后托架12。主体10的中央有一个轴13,该轴的一端伸出前托架11。一个皮带轮14装在轴13的这一端上。在轴13的两端有一对轴承15、16,由其可转动地支承着轴13。绕轴13设置的转子20与其构成一体,转子20能产生磁场并与轴13同步转动。与轴13的外围隔开的是定子30,它被安装在主体10里面,以便与转子20相互作用。线圈31缠绕在定子30周围。在后托架12外面设有一个稳压器50,由它将电压维持在预定值;还设有一个整流器80,以便把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另外,在后托架12上还装有一个端盖70,由它覆盖并保护稳压器和整流器。而且,将冷却风扇17、18安装在转子20的每一端,以便当转子20转动时对交流发电机进行冷却。在主体10和端盖70上设有若干空气循环孔40,通过冷却风扇17、18的转动而使空气在这些孔中循环。
在按照上述方式制成的本发明用于车辆的交流发电机上,皮带轮14通过皮带与一台发动机(未示出)连接,并把发动机的旋转力传给轴13,轴13由前轴承15和后轴承16支承着平滑地转动。与此同时,由于转子20转动能产生磁场,因此由定子30产生输出电流。电流被输送至整流器80,在这里,通过线圈31进行整流。最后,经过整流的电流经稳压器50输送至车辆的电气元件。在工作过程中,随着设置在定子20两端的风扇17、18的转动,外部空气通过设在主体10和端盖70上的孔进入所述交流发电机中循环,从而使交流发电机冷却。
在所述交流发电机中,本发明的用于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的整流器的第一种实施方案将结合图4、5和6加以说明。
本发明的整流器80有一对用于散热的散热片,而且每个散热片的两端都与另一个散热器的两端连接。在散热片81之间设有一对用于对交流电进行整流的发射件82。在散热片81后面设有接线板83(在图6的右侧)。在接线板83上有一个接头84,它与发射件82和线圈31呈电气连接。在接线板的两端,设有一突起件87,用于接线板83与散热片81的组装。
在所述交流发电机中,上述整流器是这样安装的:使散热片81朝向端盖70的孔42,而接线板83朝向置于主体10内的定子30,如图3所示。因此,当空气经端盖70上的孔42进入交流发电机中时,可以不受阻碍地通过散热片81,从而冷却交流发电机。由于接线板83和定子30的位置相互接近,因此,连接它们所需的线圈长度比在常用技术中的需要量少。为了对从主体的后托架12处通过后托架12的线圈31进行绝缘,在线圈31周围设置绝缘体85。该绝缘体85是管状的,由接线板83的一面开始延伸,并通过后托架12。
设置一个固定件86,以便通过绝缘体85的线圈31的部分易于通过连接方式,如焊接方式与接头84连接。固定件86以接头84的另一个延伸部分的形式成型,而且被设置在绝缘体85周围。固定件86在绝缘体85的上圆面上分叉,随后向着后盖70弯曲。固定件86可以通过在线圈31已从绝缘体85中通过之后将其压住的方式固定线圈31的位置。另外,为了稳定线圈31与接头84之间的电气连接,采用诸如锡焊、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之类的固定方式。因此,可以用完全自动化的方式组装所述线圈。
图7和8表示本发明车辆交流发电机的第二种实施方案,其中,图7是对应于图4的整流器的正视图,而图8是该整流器的侧视剖视图。
如上图所示,设置一对用于散热的散热片81,并在散热片之间设置一对用于对交流电进行整流的发射件82。与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案中一样,整流器是这样安装的:使散热片81朝向端盖70的孔42,而接线板83位于接近置于主体10中的定子30处,如图3所示,由此产生超过现有技术的相同优点。接头84被插在接线板83上,以实现发射件82与线圈31的电气连接。
因为线圈31是通过主体10的后托架12而与接线板84连接的,一个环绕线圈31外围设置的绝缘体85能起到将线圈31与主体10的后托架12绝缘的作用。绝缘体85是有设置在主体10的后托架12附近的拉线板83的一部分形成。这一部分为管状,并通过主体10的后托架12,它是与线圈31并排通过后托架的。为了支承和固定通过绝缘体85的线圈31,在末端84处垂直于散热片地设置一个固定件86’,设固定件设在绝缘体85前端的外面。固定件86’有两个分支,绝缘体85安装在分支之间,并在接线板83的下边缘设置一个槽83a,固定件86’使插入该槽里。理想的是,槽83a的一个缘作为所述突起的基础置于绝缘体的反面,以例把所述绝缘体牢固地保持在所述突起之间。在上述结构的整流器中,如果与接头84连接的线圈31通过绝缘体85,并延伸到绝缘体85的前端,可首先通过压紧固定件86’的方式确定线圈31的位置。具体地讲,由于所述槽的形成,使得利用压紧装置压紧固定件86’的过程变得不那么复杂了。因此,固定件86’与线圈31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稳定了,而且,它们是以诸如锡焊、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电气连接。
如上述说明书所述,在本发明用于车辆的交流发电机上,散热片是朝着端盖设置的,而接线板是朝向定义。另外,管状绝缘体是由接线板的一部分组成,并形成线圈与主体之间的绝缘。固定件设置在接头的一端,并形成线圈通过所述绝缘体的具体安装。
因此,由于从端盖上的孔中进入交流发电机的空气直接与散热片接触,热量能有效地散去。另外,由于接线板是靠近定子设置,连接两者所需的线圈长度被缩短了,因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外,所述绝缘体是由靠近所述主体设置的接线板形成,从而减少了绝缘体所需的部件数,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固定件的采用,可以实现组装过程的自动,以提供一个单一连接接头与线圈的工艺,该固定件在线圈从绝缘体中通过之后将线圈定位。
另外,由于从绝缘体端部伸出的固定件的周围有槽,固定件的插入变得更为方面。这样,可以正确连接接头和线圈,并可以避免插入固定件的难题。最后,固定件是从接头的一部分延伸而来,因为具有易于生产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