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和采用该端子的联合接头 本发明涉及在接头壳体中容纳多个端子以便彼此产生电气联系的联合接头和容纳在该联合接头中的端子。
迄今,惯用联合接头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可以从公开号为平6-333628的日本专利申请获知。为便于解释,下面将参照附图11来描述惯用联合接头。附图11是惯用联合接头的分解透视图。
端子1包括一个底壁和一对侧壁2,2,而每个侧壁设立在该底壁的对置侧端之一上,和一个从在该侧壁2,2之间地该底壁的前端返回的呈U形的接触舌3。接头壳体4设有在上排和下排的多个空腔5,并且在上排和下排空腔5之间还设有盛板室7,用于容纳有多个突片的导电板6。每个盛板室7通过容许接触舌3从其通过的每个窄缝8与每个空腔5相通。
在该结构中,在将导电板6插入盛板室7之后,再将端子1插入空腔5中,同时使接触舌3指向导电板6。通过各个接触舌3和导电板6之间的接触,使端子1产生彼此的电气联系。
然而,上述的惯用端子受到尺寸的限制,换句话说,必须增加接触舌3的弹簧力才能以大于给定值的某一值保持接触舌3和导电板6之间的接触压力。然而,因为上述的端子1的接触舌3的弹簧力只能通过在其近端上的一个U形弯曲部分来获得,所以必须增加端子1的厚度,以确保在那部分的足够的弹性,这导致尺寸方面的限制。
另外,在惯用结构中,如果端子以相反方式插入空腔中,接触舌将受到过分的压缩力,因为仅仅一个部分实施弹簧作用。结果,接触舌将受到很大的塑性变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合接头和用于该联合接头的端子,两者都能形成紧凑的尺寸。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可以防止其接触舌塑性变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用于联合接头的端子中,当端子体插入接头壳体中的空腔时,该端子体的接触舌与该接头壳体中的一个共同导体相接触,借此使多个端子通过该接头壳体中的该共同导体而彼此产生电气联系。该端子体包括一个底壁和一对侧壁,而每个侧壁设立在该底壁的对置侧端之一上。该接触舌包括从在该侧壁之间的该底壁的前端返回的一个前弹簧部分和与该前弹簧部分对置的从该接触舌的后端返回的呈U形的后弹簧部分。每个该侧壁设有用于支承该后弹簧部分的远端的一个支承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上述本发明的端子的联合接头包括:有多个空腔的一个接头壳体;安装在该接头壳体中的一个共用导电板;和多个端子,每个端子有一个端子体和一个接触舌。当该端子体插入该接头壳体中的空腔中时,该接触舌与该接触壳体中的该共用导电板相接触。该些端子通过在该接头壳体中的该共用导电板而彼此产生电气联系。该端子体包括一个底壁和一对侧壁,而每个侧壁设立在该底壁的对置侧端之一上。该接触舌包括从在该侧壁之间的该底壁的前端返回的一个前弹簧部分和与该前弹簧部分对置的从该接触舌的后端返回的呈U形的后弹簧部分。每个该侧壁设有用于支承该后弹簧部分的远端的一个支承装置。
另外,在上述的联合接头中,该端子体的一个该侧壁高于另外一个侧壁。在该接头壳体中的每个该空腔设有一种插入开孔,只有当该端子体呈常规插入姿势时,该插入开孔才容许该一个侧壁进入。
在上述的端子中,当接点负荷作用于接触舌时,在接触舌对置端上的前和后弹簧部分在变形的同时支承着该负荷。
在上述的联合接头中,如果端子以相反的方式插入空腔中,端子的侧壁之一会靠在空腔的插入开孔的开孔边缘上,借此使端子不能进入空腔。
从上述内容明显可知,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和采用该端子的联合接头,作用在接触舌上的负荷可以支承在前和后弹簧部分上,借此可以降低支承在一个弹簧部分上的负荷。因此,即使端子由薄的金属材料制成,接触舌也可以有足够的弹性,因而使端子和联合接头形成紧凑的尺寸。
特别是,在该联合接头中,可以防止接触舌由过分的变形而产生的塑性变形,因为端子不能以相反的方式进入空腔。
图1是本发明的联合接头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端子的第一实施例的放大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端子的放大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端子的放大的侧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端子的放大的前视图;
图6是图1所示联合接头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联合接头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端子的放大的前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端子的放大的侧视图;
图10是图7所示接头壳体的局部放大前视图;
图11是惯用联合接头的分解透视图。
现在参照附图1-10解释本发明的端子和采用该端子的联合接头的实施例。
现在参照附图1-6解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联合接头和端子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如附图1所示,接头壳体10设有多个布置在上排和下排的空腔11和设有多个含板室12,而含板室12将导电板20接纳在上排和下排空腔11之间。端子30包括一对侧壁31a和31b以及从两个侧壁之间的空间伸出的接触舌32,如下所述,当端子30插入空腔11时,它使接触舌32与容纳在含板室12中的导电板20相接触,借此使所有端子30彼此电气接通。
接头壳体10形成一个在其一端有开孔的盒式体并且设有从该开孔向内延伸从而形成在上排和下排的空腔11的隔板。在下排有六个具有相同尺寸的空腔11a,而在上排的对置端有两个较大尺寸的空腔11b,在上排的中间位置有两个与下空腔11a相同尺寸的空腔11a。含板室12形成在上空腔和下空腔11之间,用于接纳导电板20。每个空腔11通过每个切槽13与每个含板室12相通。
导电板20适于插在在上和下空腔11之间的含板室12中。导电板20在其前端设有多个接触片21而在其后端设有一个将接触片21互连的连接部分22。每个接触片21形成矩形并且在其侧边设有凸爪23。每个含板室12设有与接触片21相连的竖向连接壁,因此当导电板20插入含板室12中时,在接触片21上的凸爪23可以在连接壁上滑动并且当凸爪达到规定位置时其可以被锁定在连接壁上。
另一方面,端子30的端子体31包括一个底壁31c,其每个都设立在底壁31c的对置侧端中之一上的一对侧壁31a和31b而与底壁31c形成一个槽,从在一对侧壁31a和31b之间的底壁31c的前端返回的一个接触舌32,和设置在底壁31c的后端用于卡住电缆40的筒形部分37。如附图2和3所示,接触舌32包括一个从在侧壁31a和31b之间的底壁31c的前端返回的U形前簧部分33和一个与前簧部分33对置的从接触舌32的后端返回的U形后簧部分34。后簧部分34在自由端的对置侧设有一个支承凸起35。端子体31的每个侧壁31a和31b上设有接纳每个支承凸起35的啮合长孔36。该凸起35和孔36构成用于支承后簧部分34的远端的一个支承装置。端子体的底壁31c设有一个锁孔31d。接头壳体10设有由树脂材料制成的矛钩16,它适于与锁孔31d相啮合。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的组装步骤。
首先,将导电板20插入接头壳体10中,当导电板20完全插入壳体10中时,导电板20的每个接触片21通过每个切槽13而与每个空腔11相对。
接着,将卡住电缆40的端子30插入每个空腔11中。在插入端子30时,接触舌32在弹性变形的同时向前在导电板20的接触片21上滑动。当空腔11中的树脂矛钩16与端子30上的锁孔31d相啮合时,它就被锁在空腔11中。
在该位置,每个端子30的接触舌32与导电板20的每个接触片21相接触并且与各个端子30相连的各个电缆40通过导电板20电气地互连起来。
端子30的接触舌32从附图6中上台阶所示的自由位置改变为附图6中下台阶所示的接触位置。因此,前和后弹簧部分33和34都发生弹性变形。当后弹簧部分34由导电板20向下压时,前弹簧部分33便沿着附图3中箭头所示方向弹性变形,同时,当在后弹簧部分34的自由远端上的支承凸起35支承在啮合孔36中时,后弹簧部分34便弹性变形。因此当前和后弹簧部分33和34都弹性变形时,它们能够支承与导电板20的接点负荷。与将负荷仅仅支承在一个支承点的惯用端子相比,本发明的端子能够减小每个支承点上的负荷。因此,根据本发明,即使端子由薄的金属条制成,接触舌也能有足够的弹性,因而可以使端子和联合接头形成得尺寸紧凑。
即使在组装联合接头的步骤期间用手卡住端子30的接触舌32,仍能可靠地防止接触舌发生意外变形,因为对接触舌32的向下的推力分布在两个支承点上。因此可以使产生的联合接头有稳定的质量。
附图7-10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就端子30的侧壁31a和31b的高度不同和因侧壁31a和31b高度不同而使接头壳体10的进口形状不同来说,第二实施例是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第二实施例的其它特征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特征是一样的。
如图8所示,端子体31的侧壁31a和31b的高度是不同的。例如附图8中右侧壁31a较矮而左侧壁31b较高。如图9所示,在端子30的插入方向的整个长度上,侧壁31b高于侧壁31a。侧壁31b的高度设定得,使得当端子30插入空腔11时,侧壁31b可以与导电板20充分地相接触。
另一方面,当端子体31以常规姿势插入接头壳体10的空腔11时,如图10所示,空腔11形成的插入开孔50容许较高侧壁31b进入空腔11内部。因此,如果端子30以常规姿势插入空腔,端子30便可以插入空腔11中,但是如果端子30以相反的方式插入空腔11,则端子30便不能插入空腔11中,因为较高侧壁31b会靠在插入开孔50周围的棱缘上,妨碍侧壁31b进入空腔11。
根据第二实施例,与接触舌仅用一个支承点来支承的现有技术的端子相比,它也可以降低每个支承点上的负荷,因为接触舌32以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方式由前和后弹簧部分33和34来支承。另外,可以防止接触舌由于端子30的反插入而意外地受压和弹性变形,因为反插入可以在事先就得以避免。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下列改变可以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虽然上述实施例通过每个端子30和导电板20之间的接触而获得共同的导电联系,但是该共同的导电联系也可以通过在一个空腔中的端子的接触舌与相邻空腔中的另外一个端子的一部分之间的接触来获得。
(2)虽然在第二实施例中,一个侧壁31b是在整个长度上高于另外一个侧壁,但是,一个侧壁31b也可以仅在前端是较高的。
(3)每个侧壁可以提供有在端子体上向内弯曲的小片翼,使得小片翼支承着在接触舌的远端上的支承凸起以抵抗接触舌的偏转。
(4)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端子是由接头壳体中的树脂矛钩锁定的,但是,称为“金属矛钩”的形成在端子体上的凸起也可以锁定在接头壳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