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704163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7282.4

申请日:

1995.10.23

公开号:

CN1148786A

公开日:

1997.04.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H04R1/08

主分类号:

H04R1/08

申请人:

美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廖禄立

地址:

台湾省台中市南屯区工业区二十三路二十二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滕一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其步骤包含有:将麦克风壳体置入一固持治具的承穴中,麦克风壳体的环状凹槽上罩设有一麦克风网头,将该治具置放于一高周波加工机的工作台面上作动,促使加工机的冲头加热压抵于网头,使网头的端垣处产生高热,进而使壳体的凹槽底缘处形成熔融的状态,而网头的端垣则受冲头下压的力量而分别嵌插入壳体的凹槽底缘适当深度。待一设定时间后,该加工机的冲头上移,壳体的凹槽底面随即遇冷凝结,进而使麦克风的网头与壳体紧密结合成一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步骤包含有: (1)将适当数量呈相同构造形状的麦克风壳体分别置入 一固持治具的相对数目承穴中,各壳体的顶面是各向下凹设形 成一预定深度的环状凹槽; (2)于各壳体的环状凹槽上各罩设有一麦克风网头,各 网头的内孔是先予套设入有一海棉,且各网头是以其环状端垣 而贴抵于各凹槽的底缘; (3)将该治具置放于一高周波加工机的工作台面,并使 该加工机的冲头下移而压抵于各网头的顶面,借助于电流周波 数的振荡而促使各网头的端垣处产生高热,进而使各壳体的凹 槽底缘处形成熔融的状态,而各网头的端垣则受冲头下压的力 量而分别嵌插入各壳体的凹槽底缘适当深度; (4)待一设定时间后,该加工机的冲头上移,各壳体的 凹槽底面随即遇泠凝结,进而使各麦克风的网头与壳体紧密结 合成一体。

说明书


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尤其是指一种能迅速将麦克风的网头结合固定于壳体上的方法。

    现有麦克风的头端一般皆罩设有一具透孔排列状的金属网头,用以保护其内部的音头不受碰触及有增进美观的效用,而已知麦克风的网头结合固设于壳体的方法,是先由作业员于壳体与网头相结合之处涂布强力粘胶,然后再将网头置入,借助于粘胶的粘著而促使网头与壳体相固设结合;上述已知麦克风网头与壳体地结合方式长久以来一直存在有下列几项缺失而有待改进:

    1.已知以作业员逐一点胶以粘著固设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方式,其作业工时长,而导致作业员人数多,人力成本较高。

    2.作业员于壳体上涂布强力粘胶时,容易因作业疏失或技术不纯熟而使粘胶溢出或误涂布于网头上,而必须再以挥发性材料再加以拭除,无形中增加作业工时,且不良率偏高。

    3.已知麦克风的网头与壳体于点胶结合后,尚需置放于一定处所一相当长时间(约24小时),以等待粘胶的干燥结合,其待料时间长,且待料品相当占空间,自动化生产作业较难掌握。

    4.已知以强力粘胶粘着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方式,其粘胶及挥发性材料的使用数量多,材料成本高而使麦克风的制造成本增加;且,作业员涂胶作业时,其粘胶辛棘刺鼻,长久吸入时更有健康上的顾虑。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其能大幅节省作业工时,并提高生产量,而能相对降低麦克风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则在于提供一种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其能免除待料的时间,而使生产制程容易掌握且能更顺利进行。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其步骤包含有:(1)将适当数量呈相同构造形状的麦克风壳体分别置入一固持治具的相对数目承穴中,各壳体的顶面是各向下凹设形成一预定深度的环状凹槽;(2)于各壳体的环状凹槽上各罩设有一麦克风网头,各网头的内孔先予套设入有一海棉,且各网头以其环状端垣而贴抵于各凹槽的底缘;(3)将该治具置放于一高周波加工机的工作台面,并使该加工机的冲头下移而抵于各网头的顶面,借助于电流周波数的振荡而促使各网头的端垣处产生高热,进而使各壳体的凹槽底缘处形成熔融的状态,而各网头的端垣则受冲头下压的力量而分别嵌插入各壳体的凹槽底缘适当深度;(4)待一设定时间后,该加工机的冲头上移,各壳体的凹槽底面随即遇泠凝结,进而使各麦克风的网头与壳体紧密结合成一体。

    有关本发明的结合方法及特点,可由以下实施例配合图式的详细说明而得以充分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结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麦克风网头与壳体未结合前的外观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该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结合后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结合时的作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麦克风的网头与壳体结合方法与已用结合方式的比较分析表。

    请参阅各图所示,本发明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其步骤为:取适当数量(本发明以4个为例)相同构造形状的麦克风壳体10分别置入一固持治具50的相对数目的承穴中51,如图4所示(图示表现是以其中1个承穴及壳体为例),各壳体10的上端为一固持部11,底端则为一嵌合部12,该固持部11是供与麦克风网头20连接,其具有一圆盘状的体身,而其顶缘则往下凹设有一预定深度的环状凹槽13,而该嵌合部12则是供与麦克风的主体(图上未示)相接合使用;然后再取相对数目的麦克风网头20,各网头20是呈半圆球状,其内孔21内壁是先予套设入一海棉22用以阻隔异物及达吸音的效果,并将各网头20的端垣23嵌卡入各相对壳体10的环状凹槽13内(如图4B图式),而后将治具50置于一高周波加工机的工作台面上(图上未示),并启动该高周波加工机,促使其冲头60下移而压抵于各网头20的顶缘,然后借助于高周波加工机的电流传导而由其冲头60传导至麦克风的网头20,并借助电流波数的振荡而使网头20的端垣23处产生高热,进而使该壳体10的凹槽13底缘形成熔融的状态,此时该网头20的端垣23即因受冲头下压的力量而嵌插入该凹槽13的底缘;最后待一设定时间后,该冲头60上移,麦克风网头20的热源消失,其壳体10的凹槽13底缘随即遇泠凝结,进而使麦克风的网头20与壳体10紧密结合成一体(如图4C图式所示)。

    本发明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结合方法的一特点是借助于该壳体10的凹槽13底缘呈熔融状态时,该网头20的端垣23恰受力而嵌插入一适当深度,并再借助于该壳体10凹槽13底缘的熔融及冷却重组,而使该网头20及壳体10紧密地结合成一体,相较于已用粘胶粘著的方式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并能大幅降低产品不良率。

    依据上述,申请人特将应用本发明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与已用粘胶粘著的方式比较分析如图5所示,由表列中可以发现,单以节省工时而言,平均一个工作件即可节省工时约126SEC,若将其换算成人工计(以每天生产4000件计)则约可节省18.6人,成本的降低相当可观而显而易见,倘若再加上本发明无需等待干燥时间及使不良率大幅降低的进步性而言,都将使本发明大大优于已见粘胶粘著的方式。

    最后需加以说明的是,本发明麦克风结构件中,其壳体的环状凹槽及网头的轮廓将不局限于圆形,而是凡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等皆可适用,而皆同受本案申请专利范围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能较已见的结合方法具更大的进步功效,而极具产业上利用的价值。

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麦克风网头与壳体的结合方法,其步骤包含有:将麦克风壳体置入一固持治具的承穴中,麦克风壳体的环状凹槽上罩设有一麦克风网头,将该治具置放于一高周波加工机的工作台面上作动,促使加工机的冲头加热压抵于网头,使网头的端垣处产生高热,进而使壳体的凹槽底缘处形成熔融的状态,而网头的端垣则受冲头下压的力量而分别嵌插入壳体的凹槽底缘适当深度。待一设定时间后,该加工机的冲头上移,壳体的凹槽底面随即遇冷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