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器的供给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对连接在机动车等内燃机构点火线圈系统中的发动机直接连接型线圈上、并与点火塞电连接的点火塞接头加以组装时,顺次供给接合器的接合器供给装置。
在以往的这种点火塞接头中,如图6及图7所示,由PBT(聚丁烯对酞酸脂)等构成的筒状接合器由能在该接合器本体1a的一端侧上装设有与点火塞侧相连接的、由硅硐橡胶等构成地衬套体2的衬套装设部1b、以及能在该接合器本体1a的另一端侧上装设有与点火线圈连接、并且同时与气缸盖的密封孔道周边部外周面相接合的、由硅酮橡胶等构成的盖体3的盖装设部1c所构成。
这样,通过用粘接剂将衬套体2粘接到接合器1的衬套装设部1b上,同时通过用粘接剂将盖体3也粘接到盖装设部1c上而组装成点火塞接头5。
然而,在以往的点火塞接头5的组装中,操作者用手工以所定的位置状态将接合器1供给到使接合器1保持回转的接合器保持回转机构上,例如,由接合件保持回转机构使其回转的接合器1,在衬套装设部1b的外周上用刷子等涂覆粘接剂,之后将衬套体2装设成外嵌状,使衬套体2粘接到衬套装设部1b上。
盖装设部1c也同样地通过将涂覆了粘接剂之后的盖体3装设成外嵌状而粘接的。
因此,由于接合器1相对接合器保持回转机构的供给采用操作者的手工作业,因而存在着会产生供给速度不规律的问题。
并且,接合器1的供给作业依赖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而由于接合器1的衬套装设部1b侧与盖装设部1c侧的形状相似,由于疲劳等原因,往往会产生因弄错接合器1的方向而进行供给的供给错误,存在着可靠性差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能以所定的位置状态并加以稳定的、一定的速度按次序供给接合器的接合器供给装置。
图1是显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一部分的断面说明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一部分的断面说明图。
图3是图2中III-III线断面的向视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5是图4中V-V线断面的向视图。
图6是点火塞接头的分解图。
图7是点火塞接头的组装图。
以下,根据图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在图1图5中,接合器供给装置主要由能随意投入接合器1的装料斗部11、将投入到该装料斗部11中的接合器导引到圆筒体12内的倾斜状的导引通路部13、将所述圆筒体12内的接合器1每次送出一个的接合器送出机构14、将接合器1沿所定方向输送的接合器输送机构15、将从所述接合器送出机构14送出的接合器1导引到接合器输送机构15的输送方向上流侧的滑轨部16、以及配设在所述接合器输送机构15的输送方向下流侧的接合器取出供给机构17所构成。
并且,如图6所示,所述接合器1的接合器本体1a的外径为最细,接合器本体1a两端部的衬套装设部1b以及盖装设部1c的外径比接合器本体1a的直径大,同时,衬套装设部1b的外径比盖装设部1c的外径要大。
并且,在衬套装设部1b以及盖装设部1c的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沿外周方向环形突出的决定衬套体2及盖体3装设时位置的位置确定肋20,21,衬套装设部1b侧的位置确定肋20的外径比盖装设部1c侧的位置确定肋21的外径要大,并且衬套装设部1b侧的位置确定肋20的直径比其它部分的直径要大,形成大直径止挡部。
如图1所示,装料斗部11的上部形成开放状的接合器投入口24,下部与导引通路部13相连通。这样,构成了具有一次可投入大约400个左右接合器的收容量的结构。
如图1到图3所示,圆筒体12几乎为圆筒状,以在装置本体侧的横向轴心L为轴心自由回转,并且,该圆筒体12在其轴心L方向上不能移动地被支承在其外周面侧,通过图中省略了的驱动机构控制其沿所定方向上回转驱动、自由停止。
并且,圆筒体12的沿轴心L方向的两端部分别用圆板状的盖部26,27形成封闭状,各盖部26,27以固定状装设在装置本体侧。
这样,在导引通路部13侧的盖部26的上部形成了接合器导引口28,通过该接合器导引口28使圆筒体12与导引通路部13形成连通状。
并且,如图1所示,在导引通路部13的通路途中的下侧面设有供给量调整机构31,它由配置的可上下动作的接合器供给导引件30以及使该接合器供给导引件30上下运动的油缸29构成。这样,通过油缸29的伸缩动作使接合器供给导引件30上下运动,将接合器1导引供给到圆筒体12内。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按照检测圆筒体内的接合器1收容量的传感器(图中省略)来的指令使所述油缸29进行伸缩动作,将相对圆筒体12内接合器1的供给量调整为适量范围的数目。由此,可有效防止因接合器1的收容量过多而造成圆筒体12的超负荷回转现象。
在所述圆筒体12的内周面上,设有摄取部32,用于在围绕所述轴心L回转时摄取接合器1,在本实施形式中该摄取部32设有沿径向方向隔离的一对。
所述各摄取部32为了沿圆筒体12的轴心方向形成可收容保持一个接合器1的长形接合器保持槽33,将L字形的卡具34用焊接等方式配设到圆筒体12的内周面上。
并且,摄取部32的接合器保持槽33在圆筒体12的回转方向为开放状,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在摄取部32由上端部位置下降时,保持在接合器保持槽33内的接合器1从接合器保持槽33内自然落下。
在与从该摄取部32中自然落下的接合器1的落下位置相对应的、圆筒体12内的上部位置上,设有接收已自然落下的接合器1、并同时将其输送到所述滑轨部16位置上的输送机35。
输送机35以插入到圆筒体12内的状态固定地装设到装置本体侧上,它主要由配设在圆筒体12的滑轨部16侧外方上的驱动辊36,配设在圆筒体12内的从动辊37,在盖部27的上部形成的、穿过接合器送出开口38且围绕着两个辊36,37卷绕的环状传送带39,以及使所述驱动辊36沿所定方向驱动回转的电机40构成。
并且,为了将从摄取部32上自然落下的接合器1导引到传送带39上的所定位置上,在所对应的传送带39的两侧位置的向上方向相互逐渐展开、作为导引部的导板41分别装设在固定侧。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接合器输送机构15具有使作为接合器1大直径止挡部的、衬套装设部1b侧的位置确定肋20不能通过的间隔,并且具有相对输送方向P逐渐向下倾斜状配设的、外周面为圆形的一对导轨44,各导轨44以能围绕着其轴心自由回转地支承在装置本体侧。
因此,当接合器1从上方被导引到两导轨44之间时,尽管接合器1的盖装设部1c以及接合器本体1a通过该间隙到达下方,但衬套装设部1b侧的位置确定肋20搭在两导轨44之间被止挡,这样,接合器1由于自重以衬套装设部1b处于上部而盖装设部1c位于下部的纵向姿势以止挡状保持在两导轨44间。
并且,作为驱动部的电机45通过由齿轮机构等构成的传动机构46连接到位于输送方向P上流侧的两导轨44的上端部一侧上,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通过电机45的驱动,可使两导轨44分别以其轴心相互向上向外方回转。
如图2及图4所示,所述滑轨部16,为接收从接合器送出机构14的输送机35送出的接合器1、并通过接合器1的自重向下滑落、将其导引到位于接合器输送机构15的输送方向P上流侧的两导轨44之间、由形成滑轨状的导引板所构成,并以固定状支承在装置本体侧。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接合器取出供给机构17配设在位于接合器输送机构15的输送方向P下流侧的两导轨44的上方部,为了夹持接合器1的衬套装设部1b、设有能自由打开·靠近操作的一对合成树脂等构成的夹持体48,两夹持体48能通过图中省略的油缸活塞轴的进退操作沿所定方向自由地进行伸出、退回操作。并且,这些夹持体48以及油缸等围绕图5中前后方向轴心自由地进行回转操作。
再有,在两夹持体48的相互对置的内侧面上分别形成与衬套装设部1b相对应的圆弧状保持槽。
这样,在图4中实线所示的夹持体48的上方位置处,一旦由接合器输送机构15所输送的接合器1到达输送方向p下流侧位置的所定位置上,通过油缸的动作,使其活塞轴进出动作,两夹持体48就从打开状的初期位置进行下降操作。在下降了所定的距离之后,使两夹持体48进行靠近操作,由此将接合器1的上端部,也即衬套装设部1b通过夹持体48夹持住。
之后,通过油缸的动作使活塞轴进退动作而使两夹持体48上升。通过该两夹持体48的上升使接合器1从两导轨44之间被夹持到上方。其次,如图5中虚线所示,夹持体48等绕前后方向的轴心作90度的回转动作,使接合器1变为横向姿势。在这种状态下使两夹持体48横向移动,通过油缸的动作使活塞轴进行进出动作,使接合器1按次序地以横向姿势供给到所定位置上。
之后,两夹持体48以打开的状态返回到所述的初期位置上。
再有,在接合器输送机构15的两导轨44的输送方向P下流侧上设置有合适的制动机构,通过该制动机构的动作将单个的接合器1由接合器取出供给机构17送到取出位置。
并且,在两导轨44的输送方向P上流侧的适当位置上,设有用于检测接合器1是否被限止在两导轨44之间的接合器有无确认传感器50,一旦该接合器有无确认传感器检测出了接合器1,则使所述接合器送出机构14的圆筒体12的回转停止,停止接合器1朝接合器输送机构15侧的送出,在接合器1未被检出的情况下,驱动圆筒体12回转,顺次地朝接合器输送机构15侧送出接合器1。这样,在两导轨44间从输送方向P下流侧直到接合器有无确认传感器50的检出位置为止被存放有合适数目(例如30个左右)的接合器1,通过接合器取出输送机构17可稳定地得到向接合器输送机构15的取出位置的供给。
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是按如上所构成的,操作者只需朝装料斗11中投入多个接合器1之后,通过导引通路部13的接合器供给导引件30的上下运动,能将合适数目的接合器1供给到圆筒体12内。
供给到圆筒体12内的接合器1通过圆筒体12的回转,使设置在内周面上的摄取部32回转,又通过该摄取部32的回转,如图3所示,使单一的一个接合器1被摄取上来。
之后,当摄取部32从上升朝下降运动时,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接合器1从接合器保持槽33中自然落下,在导板41的导引下被载放到输送机35的传送带39上。
这时,传送带39沿所定方向循环运行,随着传送带39的循环运行,传送带39上的接合器1被输送到滑轨部16上。这样,被输送到滑轨部16上的接合器1从传送带39的端部落到滑轨部16上,沿着倾斜的滑轨部16被导引到位于接合器输送机构15的输送方向P上流侧的两个导轨44之间的上方。
之后,被导引到两导轨44之间上方的接合器1的接合器本体1a及盖装设部1c由其间隙下方通过,衬套装设部1b侧的位置确定肋20被搭在和止挡在两导轨44之间,使衬套装设部1b以作为上侧的纵向姿势被止挡保持在两导轨44之间,沿其向下倾斜的方向,也即输送方向P被输送,同样地,其它各个接合器1也以相同的纵向姿势顺次地被输送。
此时,由于两导轨44相对向上方向外回转,因而能有效地防止接合器1的相互阻挡而使运行阻塞,同时可有效地防止由于卷入而引起的位置确定肋20的破裂。
这样,被输送到两导轨44的输送方向P下流侧的取出位置上的接合器1,由接合器取出供给机构17的夹持体48所夹持、并从两导轨44之间取出,向下一工序横向地供给。
如上所述,操作者只需不必在意其姿势地将接合器1投入到装料斗11中,而且接合器1的方向确定是将由接合器送出机构14中送出的无序接合器通过接合器输送机构15而自动地变为所定的纵向姿势,再通过接合器取出供给机构17将已确定方向的以所定的纵向姿势的接合器1顺次取出,自动地顺次供给。因此,操作者在操作途中不必介入,就能以所定的姿势、且以稳定的、一定的速度顺次地供给接合器1。
并且,由于通过接合器送出机构14将接合器1以每次送出一个的方式送到滑轨部16侧,因而能有效地防止在两导轨44的输送方向P上流侧接合器1的阻塞现象。
此外,由于在输送机35上设置了导板41,因而从摄取部32上自然落下的接合器1能良好地导入到传送带39上,通过输送带35实现稳定送出。
再有,在上述的实施形式中,尽管显示了以衬套装设部1b的位置确定肋20作为大直径止挡部,但以盖装设部1c侧的位置确定肋21作为大直径止挡部也是可以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接合器供给装置,无论是在衬套装设部或者是在盖装设部上都具有比接合器的其它部分的直径要大的大直径止挡部,接合器供给装置具有使接合器投入的装料斗部;具有围绕着横向轴心以自由回转驱动的方式被支承的圆筒体,且通过圆筒体的回转将圆筒体内的接合器每次送出一个的接合器送出机构;具有将投入到装料斗部中的接合器导引到圆筒体内的导引通路部;具有使大直径止挡部不能通过的间隔,且具有相对输送方向向下倾斜状配设的、外周面为圆形的一对导轨,同时具有使两导轨相互向上向外方向以其轴心回转的驱动部的接合器输送机构;具有将从接合器送出机构送出的接合器导引到接合器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上流侧的两导轨之间的滑轨部,以及配设在两导轨的输送方向下流侧、将大直径止挡部以落下挡住的方式止挡在两导轨间而顺次被输送的接合器每次取出一个地按次序供给的接合器取出供给机构。接合器的方向确定是采用将接合器送出机构送出的方向无序的接合器通过接合器输送机构自动地变为所定的纵向姿势、并且将该确定了方向的所定纵向姿势的接合器通过接合器取出供给机构顺次取出而自动地按次序供给的方式。具有在操作途中操作者不必介入,而能将接合器以所定的姿势,并以稳定的一定的速度按次序供给的优点。
并且,由于通过接合器送出机构将接合器以每次送出一个的方式送到滑轨部侧,因而具有能有效地防止在两导轨的输送方向上流侧的接合器的阻塞现象。
此外,由于采用了使两导轨相互向上方向外回转的方式,因而在可有效地防止由于接合器之间的阻挡而使运行阻塞的现象的同时,还具有可有效地防止由于朝两导轨之间的卷入而引起的大直径止挡部损伤的优点。
并且,在输送机上设有将由摄取部自然落下的接合器导引到输送机的传送带上的导引件构造,具有能将从摄取部自然落下的接合器很好地导引到传送带上,通过输送机使送出稳定化的优点。
特别是在导引通路部的通路中,通过园筒体内设置的调整接合器供给量的供给量调整机构构造,具有可有效防止园筒体回转时过负荷的优点。
符号说明:
1.接合器
1a.接合器本体
1b.衬套装设部
1c.盖装设部
2.衬套体
3.盖体
5.点火塞接头
11.装料斗部12.圆筒体13.导引通路部14.接合器送出机构15.接合器输送机构16.滑轨部17.接合器取出供给机构20.位置确定肋21.位置确定肋32.摄取部33.接合器保持槽34.卡具35.输送机39.传送带41.导板44.导轨45.电机46.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