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404674.3 (22)申请日 2017.10.27 (73)专利权人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柳营100号 (72)发明人 金永奎 张玲 薛新宇 蔡晨 张学进 秦维彩 孙竹 周立新 丁素明 张宋超 周良富 孔伟 顾伟 崔龙飞 王宝坤 陈晨 杨风波 周晴晴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代理人 戴朝荣 (51)Int.Cl. A01C 1/0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2、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 备, 应用于种子处理技术领域, 由壳体、 种子循环 输送系统、 温湿度调节系统、 种子均匀干热系统、 智能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及相关部 件组成。 采用种子循环输送方式和斜板结构, 使 得种子能循环翻动, 避免堆叠在一起, 实现了干 热处理的均匀性, 确保了整个壳体内温度分布均 匀。 本处理装备处理种子温度一致、 灭菌彻底、 温 度控制准确、 效率高、 操作简单, 能满足各种种子 的干热处理, 适应性广, 可广泛用于各种蔬菜、 瓜 果等高附加值种子的处理。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4页 附图3页 CN 207665449 U 2018.07.31 CN 207665449 U 1.一种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 种子循环输送系统、 温湿度调 节系统、 种子均匀干热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所述壳体的形状呈C型, 在壳体内部安装各设备, 壳体下部设有进料口, 需处理的种子 由此进入, 壳体上部设有出料口, 种子处理结束后从出料口排出壳体; 所述种子循环输送系统包括驱动电机、 减速机、 链轮、 输送链条、 循环料斗、 出料挡块、 循环挡块、 料斗卸料挡块和料斗支撑杆; 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机安装在壳体上部, 与链轮轴 相连接,。
4、 驱动链轮系统; 所述驱动电机由变频器控制, 转速可调节; 所述循环料斗为盛放种 子的容器, 负责输送种子; 所述温湿度调节系统包括循环热风机、 热风输入通道、 热风循环通道、 排湿装置和进气 装置; 所述循环热风机产生热量, 并通过热风输入通道把热量输入到壳体内; 当壳体内湿度 过高时通过排湿装置降低湿度, 所述进气装置设有进气口, 当湿度过低时通过进气口引进 空气提高湿度, 所述进气口还能降低温度; 所述种子均匀干热系统包括红外加热器、 斜板、 斜板调节旋钮; 在壳体内部设有竖板, 并在竖板上从上向下均匀布置若干块斜板, 所述斜板通过斜板调节旋钮安装在竖板上, 所 述斜板的角度可以调节, 。
5、以控制种子下落的速度;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整个干热系统的运行, 包括控制柜、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 器; 所述控制柜内安装有智能控制器, 与所述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通过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壁安装有保温 材料, 防止热量散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链条有两条, 两条链条平行布置, 安装在链轮上; 所述链轮有六组, 每组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料斗通过料斗 支撑杆固定在输送链条上, 所述循环料斗可围绕料斗支撑杆360 旋转。
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料斗上设有卸 料挡块, 当卸料挡块与出料挡块或循环挡块相遇时, 所述循环料斗围绕料斗支撑杆旋转至 开口向下, 并把种子倒出, 当循环料斗离开出料挡块或循环挡块后, 由于重力作用又恢复开 口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料斗的一个上 边缘设有料斗重叠板, 当两个循环料斗水平放置时, 两个循环料斗间没有间隙, 保证在进料 口处所有种子都进入循环料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板上开有若干小 孔, 热风可穿过小孔, 种子受热更均匀。 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其特征在于: 在竖板处安装了红外加 热器, 每个红外加热器设有单独开关, 并且功率可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壳 体内的上部, 布置一只; 所述温度传感器布置三只, 包括上温度传感器、 中温度传感器、 下温 度传感器, 分别位于壳体内的上、 中、 下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665449 U 2 一种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处理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背景技术 0002 种子从采收、 运输到贮存过程中。
8、都可能受到多种病原菌的侵袭, 带菌的种子成为 苗期和成株期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 给生产造成损失。 目前我国在种子处理方面多以化学 方法为主, 由于一些传统的化学农药及其种子处理方法(浸种、 拌种)的滥用, 导致大量的低 效高风险的药剂进入田间, 造成防效下降、 田间药害发生和环境污染, 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 重的影响。 0003 为了克服生产中种子传播病菌的问题, 种子的物理消毒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 中。 我国种子处理技术的应用历史悠久, 早在汉成帝建始元年至绥和二年的 汜胜之书 就 有记载, 种子的处理作用包括促进种子萌发、 促进幼苗生育、 消毒防病等方面。 现在我国的 种子处理技术主要是始于。
9、20世纪50年代的干热处理, 之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人们不断探 索、 发掘有效的种子物理消毒技术, 因此一些新兴的种子物理消毒方法相继出现, 例如激 光、 电力、 电磁波、 声处理和核辐射处理等, 在种子处理过程中逐渐广泛应用。 其中温汤浸种 和干热灭菌是两种广泛应用的处理方法, 温汤浸种对部分真菌的消毒效果较好, 但是对细 菌和病毒的效果不明显, 并且长时间的处理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 而干热灭菌则可以更有 效地抑制真菌、 细菌和病毒等生物的活性, 是比较有效的物理消毒技术。 0004 对于不同的病原菌有不同的致死条件, 其中病原真菌的致死温度一般为6070 处理 2040分钟, 病原细菌和病毒。
10、的致死温度一般为6570处理72小时或更长时间, 这 些条件因带菌种子的种类和所带病原菌不同而存在差异, 因而在种子干热灭菌时, 一般需 缓慢加热到70左右, 同时在几个温度点保温一段时间, 为了保持种子活性, 降温时也要缓 慢进行。 0005 目前没有专门用于干热处理的装备, 一般用普通烘箱或干燥机来代替。 种子放在 托盘上, 种子叠加在一起, 无法翻动, 造成每粒种子温度不一致, 灭菌不彻底。 温度一般用时 间或人工控制, 温度控制的准确性较差。 以上因素都影响了干热处理效果。 0006 综上所述, 现有种子干热处理技术和设备主要存在种子温度不一致、 灭菌不彻底、 温度准确性差、 效率低、。
11、 操作复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为解决目前种子干热处理过程中种子温度不一致、 灭菌不彻底、 温度准确性差、 效 率低、 操作复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000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9 一种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包括壳体、 种子循环输送系统、 温湿度调节系统、 种 子均匀干热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0010 所述壳体的形状呈C型, 在壳体内部安装各设备, 壳体下部设有进料口, 需处理的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7665449 U 3 种子由此进入, 壳体上部设有出料口, 种子处理结束后从出料口排。
12、出壳体; 0011 所述种子循环输送系统包括驱动电机、 减速机、 链轮、 输送链条、 循环料斗、 出料挡 块、 循环挡块、 料斗卸料挡块和料斗支撑杆; 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机安装在壳体上部, 与链 轮轴相连接, 驱动链轮系统; 所述驱动电机由变频器控制, 转速可调节; 所述循环料斗为盛 放种子的容器, 负责输送种子; 0012 所述温湿度调节系统包括循环热风机、 热风输入通道、 热风循环通道、 排湿装置和 进气装置; 所述循环热风机产生热量, 并通过热风输入通道把热量输入到壳体内; 当壳体内 湿度过高时通过排湿装置降低湿度, 所述进气装置设有进气口, 当湿度过低时通过进气口 引进空气提高湿度, 。
13、所述进气口还能降低温度; 0013 所述种子均匀干热系统包括红外加热器、 斜板、 斜板调节旋钮; 在壳体内部设有竖 板, 并在竖板上从上向下均匀布置若干块斜板, 所述斜板通过斜板调节旋钮安装在竖板上, 所述斜板的角度可以调节, 以控制种子下落的速度; 0014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整个干热系统的运行, 包括控制柜、 温度传感器、 湿度 传感器; 所述控制柜内安装有智能控制器, 与所述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通过电路连接。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壳体壁安装有保温材料, 防止热量散失。 0016 所述输送链条有两条, 两条链条平行布置, 安装在链轮上; 所述链轮有六组, 每组 两个。 00。
14、17 进一步的, 所述循环料斗通过料斗支撑杆固定在输送链条上, 所述循环料斗可围 绕料斗支撑杆360 旋转。 0018 所述循环料斗上设有卸料挡块, 当卸料挡块与出料挡块或循环挡块相遇时, 所述 循环料斗围绕料斗支撑杆旋转至开口向下, 并把种子倒出, 当循环料斗离开出料挡块或循 环挡块后, 由于重力作用又恢复开口向上。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循环料斗的一个上边缘设有料斗重叠板, 当两个循环料斗水平放 置时, 两个循环料斗间没有间隙, 保证在进料口处所有种子都进入循环料斗。 0020 进一步的, 所述斜板上开有若干小孔, 热风可穿过小孔, 种子受热更均匀。 在竖板 处安装了红外加热器, 每个。
15、红外加热器设有单独开关, 并且功率可调。 0021 进一步的, 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壳体内的上部, 布置一只; 所述温度传感器布置三 只, 包括上温度传感器、 中温度传感器、 下温度传感器, 分别位于壳体内的上、 中、 下位置。 0022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使用前通过控制柜的输入按钮或液晶屏输入控制参 数, 按下启动按钮, 系统开始运行, 所述循环热风机、 红外加热器、 排湿装置和进气装置开始 工作, 所述驱动电机带动循环料斗运转, 循环挡块打开; 在进料口放入需处理的种子, 进料 装置自动进料, 种子进入各个循环料斗, 进料完成后自动关闭进料口; 当循环料斗碰到循环 挡块时翻转并倒出种。
16、子, 种子下落到斜板上缓慢滚动滑落, 在此过程所有种子及每粒种子 的所有表面温度达到均匀一致; 在工作过程中, 所述智能控制器根据各传感器的值, 调节各 设备运行, 温度和湿度达到要求并均匀一致; 当种子按要求处理完成时, 循环挡块关闭, 出 料挡块打开, 种子从出料口排出, 完成一个批次的处理作业。 0023 有益效果: 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结构设计新颖, 采用种子循环输 送方式和斜板结构, 使得种子能循环翻动, 避免堆叠在一起, 实现了干热处理的均匀性。 本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7665449 U 4 处理装备处理种子温度一致、 灭菌彻底。
17、、 温度控制准确、 效率高、 操作简单, 能满足各种种子 的干热处理, 适应性广, 可广泛用于各种蔬菜、 瓜果等高附加值种子的处理, 能有效杀灭种 子所携带的各种虫、 菌和病毒, 处理结束即可种植, 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具有很好 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循环料斗和输送链安装图。 0027 图3是循环料斗卸料图。 0028 图4是种子在斜板上循环示意图。 0029 图5是斜板平面图。 0030 图中: 1、 链轮; 2、 循环料斗; 3、 下温度传感器; 4、 输送链条; 5、 热风输入通道; 6、 循 环热风。
18、机; 7、 热风循环通道; 8、 排湿装置; 9、 上温度传感器; 10、 湿度传感器; 11、 进气装置; 12、 减速机; 13、 驱动电机; 14、 出料挡块; 15、 出料口; 16、 循环挡块; 17、 红外加热器; 18、 种 子; 19、 中温度传感器; 20、 斜板调节旋钮; 21、 斜板; 22、 控制柜; 23、 进料口; 24、 料斗卸料挡 块; 25、 料斗支撑杆; 26、 料斗重叠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2 一种种子循环干热处理装备, 由壳体、 种子循环输送系统、 温湿度调节系统、 种子 均匀干热系统、 智能控。
19、制系统、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10及相关部件组成。 0033 所述壳体外观形状呈C型, 壳体内部安装各种设备。 在体下部安装有进料口23, 需 处理的种子18从此进入; 壳体上部安装有出料口15, 当一个批次的种子处理结束, 从出料口 15 排出壳体。 壳体壁安装有保温材料, 防止热量散失。 0034 所述种子循环输送系统, 包括驱动电机13、 减速机12、 链轮1、 输送链条4、 循环料斗 2、 出料挡块14、 循环挡块16、 料斗卸料挡块24、 料斗支撑杆25等部分; 0035 所述输送链条4有两条, 两条输送链条4平行布置, 安装在链轮1上; 所述链轮1有六 组, 每组两个。 所述驱。
20、动电机13和减速机12安装在壳体上部, 与一组链轮1轴相连接, 驱动整 个链轮系统, 所述驱动电机13由变频器控制, 转速可调节。 0036 所述循环料斗2为盛放种子18的容器, 负责输送种子, 通过料斗支撑杆25固定在两 条输送链条4上, 料斗可围绕料斗支撑杆360 旋转。 在正常状态下不管输送链条4处在什么 位置由于重力作用料斗开口都水平向上, 当需要把种子从循环料斗2中卸料时, 循环料斗2 上的卸料挡块与出料挡块14或循环挡块16相遇, 使得循环料斗2围绕料斗支撑杆旋转至开 口向下, 并把种子18倒出, 当循环料斗2离开出料挡块14或循环挡块16后, 由于重力作用又 恢复开口向上。 循环。
21、料斗2的一个上边缘有料斗重叠板26, 当两个循环料斗2水平放置时, 循 环料斗2间没有间隙, 保证在进料口23处所有种子都进入循环料斗2。 0037 所述温湿度调节系统由循环热风机6、 热风输入通道5、 热风循环通道7、 排湿装置8 和进气装置11等组成。 所述循环热风机6产生热量, 并通过热风输入通道5把热量输入到壳 体内, 循环热风机6产生的热量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可使整个壳体内的温度达到要求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7665449 U 5 值; 设有多个热风输入通道5, 布置位置经过计算和试验保证整个壳体内温度分布均匀; 种 子18 在干热处理过程中需要对空气湿度进行。
22、调节, 当湿度过高时通过排湿装置8降低湿 度, 当湿度过低时通过进气口引进空气提高湿度, 进气口还能降低温度。 0038 所述种子均匀干热系统由红外加热器17、 斜板21、 斜板调节旋钮20等组成。 在壳体 内部设有竖板, 并在竖板上从上向下均匀布置若干块斜板21, 所述斜板21通过调节旋钮安 装在竖板上, 所述斜板21的角度可以调节, 以控制种子下落的速度。 所述斜板上开有很多小 孔, 热风可穿过小孔, 种子受热更均匀。 通过循环料斗2把种子倾倒到斜板21上, 种子在斜板 21缓慢滚动, 在滚动过程中使得每个部分都能均匀受热。 为了弥补热风加热的不均匀, 在竖 板处安装了红外加热器17, 每。
23、个红外加热器17可单独开关, 并且功率可调, 可根据每个温度 传感器的值综合调节, 使壳体内和种子的温度更加均匀。 0039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整个干热系统的运行。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整 个干热系统的运行, 包括控制柜22、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10; 所述控制柜22内安装有智 能控制器, 与所述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10通过电路连接。 湿度传感器10位于壳体内的上 部, 布置一只; 所述温度传感器布置三只, 包括上温度传感器9、 中温度传感器19、 下温度传 感器3, 分别位于壳体内的上、 中、 下位置。 0040 使用前通过控制柜22的输入按钮或液晶屏输入干热时间-温度控。
24、制曲线、 湿度和 运行速度等控制参数, 按下启动按钮, 系统开始运行, 所述循环热风机6、 红外加热器17、 排 湿装置8和进气装置11开始工作, 驱动电机13带动循环料斗2运转, 循环挡块16打开。 在进料 口23放入需处理的种子18, 进料装置自动进料, 种子进入各个循环料斗2, 进料完成后自动 关闭进料口23。 当循环料斗2碰到循环挡块16时翻转并倒出种子, 种子18下落到斜板21 上 缓慢滚动滑落, 在此过程所有种子及每粒种子的所有表面温度达到均匀一致。 在工作过程 中, 所述智能控制器根据各传感器的值, 调节各设备运行, 温度和湿度达到要求并均匀一 致。 当种子18按要求处理完成时,。
25、 循环挡块16关闭, 出料挡块14打开, 种子18从出料口15排 出, 完成一个批次的处理作业。 0041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质, 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 等同替换与改进等, 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 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7665449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7665449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7665449 U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7665449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