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及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7024348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3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179062.1

申请日:

20180305

公开号:

CN108353793A

公开日:

201808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1/00,A01K5/00,A01K5/01,A01K5/02

主分类号:

A01K1/00,A01K5/00,A01K5/01,A01K5/02

申请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周忠凯,李辉,秦竹,曹少先,钱勇,孙倩,刘建龙,余刚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钟灵街50号

优先权:

CN20181017906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谈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包括通过制料装置制作饲料的饲料间及若干羊舍,根据羊的生长阶段将羊舍分为若干羊舍组,羊舍组内的每个羊舍分别通过第一自走轨道与饲料间连接,撒料装置通过第一自走轨道将饲料从所述饲料间运送到各个羊舍;第一自走轨道为将所述饲料间及与第一自走轨道对应的羊舍连接而成的闭环轨道,以便撒料装置撒料完毕后就近返回所述饲料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方法。通过该装置及方法可以满足大规模集约化肉羊养殖并且可提高饲喂效率及降低能耗,解放人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包括通过制料装置制作饲料的饲料间及若干羊舍,其特征在于,根据羊的生长阶段将羊舍分为若干羊舍组,羊舍组内的每个羊舍分别通过第一自走轨道与饲料间连接,撒料装置通过第一自走轨道将饲料从所述饲料间运送到各个羊舍;第一自走轨道为将所述饲料间及与第一自走轨道对应的羊舍连接而成的闭环轨道,以便撒料装置撒料完毕后就近返回所述饲料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料装置包括进料机构、搅拌机构、加湿机构、出料机构及总控制器;其中,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添加饲料原料的进料槽、在进料电机与滑动轮配合驱动下将进料槽内的饲料原料传送至搅拌机构内的进料传送带及设于所述进料传送带下方且调节所述进料传送带与地面夹角的进料支架;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接收并存储从所述进料传送带所传饲料原料的搅拌料箱、设于所述搅拌料箱内并在搅拌电机与减速机配合驱动下将所述饲料原料切割搅拌成饲料的搅拌搅龙、设于搅拌料箱底部且在料仓液压杆作用下打开或闭合的出料口及设于搅拌料箱内测量其内饲料湿度的湿度探头;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在出料电机驱动下将从出料口卸出来的饲料传送至撒料装置的出料传送带及设于出料下方且调节出料传送带与地面夹角的出料支架;所述加湿机构包括悬设于所述搅拌料箱正上方且底部开口的中空挡水罩及设于挡水罩内底部且分布有若干洒水孔的洒水管及将水泵入所述洒水管的水泵;所述总控制器设于所述搅拌机构上且分别与所述水泵、所述搅拌电机、所述进料电机、所述出料电机及湿度探头电连接;其中,通过所述进料支架调节所述进料传送带与地面夹角以使所述进料传送带出料端与所述搅拌料箱上沿匹配,方便所述饲料原料进入所述搅拌料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撒料装置包括接收并存储从所述出料传送带所传饲料的喂料箱、置于所述喂料箱底部的称重机构、在撒料电机驱动下匀速将所述喂料箱内的饲料从喂料箱下料口卸出至羊舍中地面料槽内的推料搅龙、控制所述撒料电机转动且与总控制器无线连接的撒料控制器、支撑固定所述喂料箱且其底部设有轮子的底盘、驱动轮子转动的行走部件及给所述撒料控制器供电的太阳能供电机构;所述撒料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称重机构、所述行走部件及所述撒料电机电连接;所述轮子与所述第一自走轨道相匹配;通过所述出料支架调节所述出料传送带与地面夹角以使所述出料传送带出料端与所述喂料箱上沿匹配,方便搅拌好的饲料进入所述喂料箱;所述撒料装置为一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羊舍以所述饲料间为中心等距离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支架及所述出料支架为机械折叠支架或弹性伸缩支架。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间内还设有一将撒料装置在不同第一自走轨道之间转换的轨道对准转换装置,所述轨道对准转换装置包括与第一自走轨道匹配且固定所述撒料装置的对准轨道、固定所述对准轨道的旋转支架及驱动所述旋转支架旋转且与所述总控制器电连接的旋转电机。 7.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羊舍内平行于所述撒料装置进入羊舍的方向设有若干圈栏,每两个相对的圈栏之间设一条喂料通道,第一自走轨道进入羊舍经过所有喂料通道后形成闭环轨道。 8.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圈栏面向所述喂料通道的一侧设一个地面料槽,所述喂料箱底部面向相对两个地面料槽的两侧各开一个喂料箱下料口。 9.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羊舍组中相邻羊舍内的第一自走轨道通过活动可拆卸的第二自走轨道连通;所述羊舍坐北朝南且以东西走向建设。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系统进行饲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羊的生长阶段将羊舍分为若干羊舍组,将不同生长阶段的羊均匀圈入对应羊舍组中的羊舍内;步骤二,根据羊场规模及各个羊舍组中羊的数量制作相应容量的搅拌料箱及喂料箱;步骤三,在饲料间内根据其中一个生长阶段配比相应的饲料原料,将所述饲料原料依据先干后湿、先粗料后精料及先轻后重的原则加入进料槽通过进料传送带传送至搅拌料箱进行切割搅拌形成饲料,同时通过加湿机构调节饲料的湿度并通过设于搅拌料箱内湿度探头测量搅拌料箱内饲料的湿度,如果湿度高于湿度高阈值,总控制器控制加湿机构减小加水量;如果湿度低于湿度低阈值,总控制器控制加湿机构增加加水量,湿度达标后进行下一步骤;每两~三周对湿度达标的饲料进行采样,分别从搅拌料箱内搅拌好的饲料中的下部、中部、上部各取一个样品,根据对应生长阶段饲料标准检验三个样品是否合格,如果合格进行继续下一步骤;如果不合格,更换刀片或进行其他设备维护,维护完毕后继续搅拌直到所有样品合格转入下一步骤;步骤四,将搅拌好的饲料通过搅拌机构的出料口经过出料传送带送入撒料装置的喂料箱,所述撒料装置通过轨道对准转换装置转换至与该生长阶段所对应的第一条第一自走轨道,所述撒料装置沿所述第一自走轨道进入对应羊舍后通过喂料箱下料口在推料搅龙作用下将饲料均匀投入所有地面料槽内,根据置于所述喂料箱底部的称重机构的反馈信号,撒料控制器控制撒料装置行进速度及推料搅龙的转速,以保证该生长阶段的所有羊的采食量一致;步骤五,当前羊舍撒料完毕后,如果饲料还有剩余,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通过第二自走轨道进入相同羊舍组的相邻羊舍进行撒料,循环步骤五;如果所述撒料装置中饲料没有剩余,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通过当前第一自走轨道返回饲料间,结束本生长阶段的饲喂,转入下一生长阶段的饲喂重复步骤三~步骤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禽养殖饲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肉羊舍饲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现代化饲喂管理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分食制饲喂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肉羊养殖对营养的需求,而且传统饲喂主要靠人工,饲喂效率低。

随着技术更新,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饲喂技术应用于肉羊养殖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同时标准化羊舍的建造为TMR饲喂技术在肉羊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TMR饲喂技术的引入虽然保证了饲料均匀,但是面对规模化肉羊养殖时,尤其对于上千上万头羊时还是缺乏适合大规模肉羊生产的饲喂系统、饲喂工艺和现场饲料评估方法,导致TMR饲料很难满足大规模集约化肉羊养殖场的需求,降低了肉羊的饲喂效率而且在大规模饲养时肉羊常常吃到的饲料不均匀,不利于羊的营养均衡。

综上所述,一种适合大规模集约化养殖肉羊、可提高饲喂效率、降低能耗且饲喂均匀度好的新型养殖系统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规模集约化养殖肉羊、可提高饲喂效率、降低能耗且饲喂均匀度好的新型饲喂系统。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规模集约化养殖肉羊、可提高饲喂效率、降低能耗且饲喂均匀度好的新型饲喂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包括通过制料装置制作饲料的饲料间100及若干羊舍200,根据羊的生长阶段将羊舍200分为若干羊舍组,羊舍组内的每个羊舍分别通过第一自走轨道300与饲料间100连接,撒料装置900通过第一自走轨道300将饲料从所述饲料间100运送到各个羊舍;第一自走轨道300为将所述饲料间100及与第一自走轨道300对应的羊舍200连接而成的闭环轨道,以便撒料装置900撒料完毕后就近返回所述饲料间100。

优选的,所述制料装置包括进料机构、搅拌机构、加湿机构800、出料机构及总控制器;其中,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添加饲料原料的进料槽501、在进料电机504与滑动轮配合驱动下将进料槽501内的饲料原料传送至搅拌机构内的进料传送带502及设于所述进料传送带502下方且调节所述进料传送带502与地面夹角的进料支架503;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接收并存储从所述进料传送带502所传饲料原料的搅拌料箱601、设于所述搅拌料箱601内并在搅拌电机与减速机配合驱动下将所述饲料原料切割搅拌成饲料的搅拌搅龙602、设于搅拌料箱底部且在料仓液压杆603作用下打开或闭合的出料口604及设于搅拌料箱601内测量其内饲料湿度的湿度探头605;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在出料电机703驱动下将从出料口604卸出来的饲料传送至撒料装置900的出料传送带701及设于出料下方且调节出料传送带701与地面夹角的出料支架702;

所述加湿机构800包括悬设于所述搅拌料箱601正上方且底部开口的中空挡水罩及设于挡水罩内底部且分布有若干洒水孔的洒水管及将水泵入所述洒水管的水泵;

所述总控制器设于所述搅拌机构上且分别与所述水泵、所述搅拌电机、所述进料电机504、所述出料电机703及湿度探头605电连接;其中,通过所述进料支架503调节所述进料传送带502与地面夹角以使所述进料传送带出料端与所述搅拌料箱上沿匹配,方便所述饲料原料进入所述搅拌料箱601;所述总控制器与供电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撒料装置900包括接收并存储从所述出料传送带701所传饲料的喂料箱901、置于所述喂料箱底部的称重机构、在撒料电机驱动下匀速将所述喂料箱901内的饲料从喂料箱下料口905卸出至羊舍200中地面料槽203内的推料搅龙902、控制所述撒料电机转动且与总控制器无线连接的撒料控制器、支撑固定所述喂料箱901且其底部设有轮子903的底盘904、驱动轮子903转动的行走部件及给所述撒料控制器供电的太阳能供电机构;所述撒料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称重机构、所述行走部件及所述撒料电机电连接;所述轮子903与所述第一自走轨道300相匹配;通过所述出料支架702调节所述出料传送带701与地面夹角以使所述出料传送带701出料端与所述喂料箱上沿匹配,方便搅拌好的饲料进入所述喂料箱901;所述撒料装置900为一个以上;撒料控制器将撒料装置900的运行速度、地址信息、饲料重量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总控制器,总控制器通过显示屏看到相关内容并可以控制撒料控制器的行走轨迹及速度。

优选的,所有羊舍200以所述饲料间100为中心等距离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

优选的,所述进料支架503及所述出料支架702为机械折叠支架或弹性伸缩支架。

优选的,所述饲料间100内还设有一将撒料装置900在不同第一自走轨道之间转换的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所述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包括与第一自走轨道300匹配且固定所述撒料装置900的对准轨道111、固定所述对准轨道111的旋转支架112及驱动所述旋转支架112旋转且与所述总控制器电连接的旋转电机;所述撒料装置900撒料完毕后沿当前第一自走轨道进入所述饲料间内对准轨道111固定,待添加饲料完毕后,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支架112转动对准轨道111对准至目标第一自走轨道,所述撒料装置900进入目标第一自走轨道后进行撒料操作。

优选的,每个所述羊舍200内平行于所述撒料装置900进入羊舍的方向设有若干圈栏201,每两个相对的圈栏201之间设一条喂料通道202,第一自走轨道300进入羊舍经过所有喂料通道202后形成闭环轨道。

优选的,每个圈栏201面向所述喂料通道202的一侧设一个地面料槽203,所述喂料箱底部面向相对两个地面料槽203的两侧各开一个喂料箱下料口905。

优选的,同一羊舍组中相邻羊舍内的第一自走轨道300通过活动可拆卸的第二自走轨道400连通;所述羊舍200坐北朝南且以东西走向建设。

一种采用上述系统进行饲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羊的生长阶段将羊舍200分为若干羊舍组,将不同生长阶段的羊均匀圈入对应羊舍组中的羊舍内;

步骤二,根据羊场规模及各个羊舍组中羊的数量制作相应容量的搅拌料箱601及喂料箱901;

步骤三,在饲料间内根据其中一个生长阶段配比相应的饲料原料,将所述饲料原料依据先干后湿、先粗料后精料及先轻后重的原则加入进料槽501通过进料传送带502传送至搅拌料箱601进行切割搅拌形成饲料,同时通过加湿机构800调节饲料的湿度并通过设于搅拌料箱601内湿度探头605测量搅拌料箱内饲料的湿度,如果湿度高于湿度高阈值,总控制器控制加湿机构800减小加水量;如果湿度低于湿度低阈值,总控制器控制加湿机构800增加加水量,湿度达标后进行下一步骤;每两~三周对湿度达标的饲料进行采样,分别从搅拌料箱内搅拌好的饲料中的下部、中部、上部各取一个样品,根据对应生长阶段饲料标准检验三个样品是否合格,如果合格进行继续下一步骤;如果不合格,更换刀片或进行其他设备维护,维护完毕后继续搅拌直到所有样品合格转入下一步骤;

步骤四,将搅拌好的饲料通过搅拌机构的出料口604经过出料传送带701送入撒料装置900的喂料箱901,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转换至与该生长阶段所对应的第一条第一自走轨道300,所述撒料装置900沿所述第一自走轨道300进入对应羊舍后通过喂料箱下料口905在推料搅龙902作用下将饲料均匀投入所有地面料槽内,根据置于所述喂料箱底部的称重机构的反馈信号,撒料控制器控制撒料装置900行进速度及推料搅龙902的转速,以保证该生长阶段的所有羊的采食量一致;

步骤五,当前羊舍撒料完毕后,如果饲料还有剩余,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第二自走轨道400进入相同羊舍组的相邻羊舍进行撒料,循环步骤五;如果所述撒料装置900中饲料没有剩余,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当前第一自走轨道返回饲料间100,结束本生长阶段的饲喂,转入下一生长阶段的饲喂重复步骤三~步骤五。

如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在大规模饲养肉羊时分阶段饲养与传统人工喂养相比更能保证所有羊的营养均衡;

2、本发明将每个羊舍分别通过第一自走轨道与饲料间与饲料间相连形成单独的闭环,有利于灵活对应不同阶段不同的羊群数量变化,灵活机动;

3、本发明撒料装置在当前羊舍撒料完毕后饲料还有剩余,撒料装置通过活动可拆卸的第二自走轨道进入相同生长阶段的相邻羊舍进行撒料,有利于饲料就近撒料,提高撒料效率,也方便在羊群数量变化后调整羊舍组内的羊舍数量;

4、本发明采用轨道对准转换装置可以保证撒料装置在不同第一自走轨道之间的快速切换,节约撒料时间;

5、本发明喂料箱底部面向相对两个地面料槽的两侧各开一个喂料箱下料口,采用双边下料结构,极大提高了饲喂效率;

6、本发明采用TMR搅拌机构,保证饲料的均匀性;还增加了加湿机构,提高饲料的湿度,提高了饲料的口感;

7、本发明从搅拌到撒料采用自动化控制,提高饲料混合均匀性及提高撒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单个生长阶段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多个生长阶段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撒料装置装载饲料时饲料间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撒料装置撒料时羊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轨道对准转换装置固定撒料装置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轨道对准转换装置对准目标第一自走轨道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轨道对准转换装置未对准目标第一自走轨道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电路控制系统示意图。

其中:100-饲料间,200-羊舍,201-圈栏,202-喂料通道,203-地面料槽,300-第一自走轨道,400-第二自走轨道,501-进料槽,502-进料传送带,503-进料支架,504-进料电机,601-搅拌料箱,602-搅拌搅龙,603-料仓液压杆,604-出料口,605-湿度探头,701-出料传送带,702-出料支架,703-出料电机,800-加湿机构,900-撒料装置,901-喂料箱,902-推料搅龙,903-轮子,904-底盘,905-下料口,110-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1-对准轨道,112-旋转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8,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内”“上”及“下”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2所示,以养殖规模为6000头的肉羊养殖场为例,所述羊舍200坐北朝南且以东西走向建设,以利于通风,也可将羊舍200以所述饲料间100为中心等距离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包括通过制料装置制作饲料的饲料间100及若干羊舍200,根据羊的生长阶段将羊舍200分为若干羊舍组,羊舍组内的每个羊舍分别通过第一自走轨道300与饲料间100连接,撒料装置900通过第一自走轨道300将饲料从所述饲料间100运送到各个羊舍;第一自走轨道300为将所述饲料间100及与第一自走轨道300对应的羊舍连接而成的闭环轨道,以便撒料装置900撒料完毕后就近返回所述饲料间100。

如图3所示,所述制料装置包括进料机构、搅拌机构、加湿机构800、出料机构及总控制器;其中,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添加饲料原料的进料槽501、在进料电机504与滑动轮配合驱动下将进料槽501内的饲料原料传送至搅拌机构内的进料传送带502及设于所述进料传送带下方且调节所述进料传送带502与地面夹角的进料支架503;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接收并存储从所述进料传送带502所传饲料原料的搅拌料箱601、设于所述搅拌料箱601内并在搅拌电机与减速机配合驱动下将所述饲料原料切割搅拌成饲料的搅拌搅龙602、设于搅拌料箱底部且在料仓液压杆603作用下打开或闭合的出料口604及设于搅拌料箱内测量其内饲料湿度的湿度探头605;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在出料电机703驱动下将从出料口604卸出来的饲料传送至撒料装置900的出料传送带701及设于出料下方且调节出料传送带701与地面夹角的出料支架702;所述加湿机构800包括悬设于所述搅拌料箱601正上方且底部开口的中空挡水罩及设于挡水罩内底部且分布有若干洒水孔的洒水管及将水泵入所述洒水管的水泵;如图8所示,所述总控制器设于所述搅拌机构上且分别与所述水泵、所述搅拌电机、所述进料电机504、所述出料电机703及湿度探头605电连接;其中,通过所述进料支架503调节所述进料传送带502与地面夹角以使所述进料传送带出料端与所述搅拌料箱上沿匹配,方便所述饲料原料进入所述搅拌料箱601。

如图4所示,所述撒料装置900包括接收并存储从所述出料传送带701所传饲料的喂料箱901、置于所述喂料箱底部的称重机构、在撒料电机驱动下匀速将所述喂料箱901内的饲料从喂料箱下料口905卸出至羊舍200中地面料槽203内的推料搅龙902、控制所述撒料电机转动且与总控制器无线连接的撒料控制器、支撑固定所述喂料箱901且其底部设有轮子903的底盘904、驱动轮子903转动的行走部件及给所述撒料控制器供电的太阳能供电机构;如图8所示,所述撒料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称重机构、所述行走部件及所述撒料电机电连接;所述轮子903与所述第一自走轨道300相匹配;通过所述出料支架702调节所述出料传送带701与地面夹角以使所述出料传送带701出料端与所述喂料箱上沿匹配,方便搅拌好的饲料进入所述喂料箱901;所述撒料装置900为一个以上;所述进料支架503及所述出料支架702为机械折叠支架或弹性伸缩支架。

如图5~7所示,所述饲料间100内还设有一将撒料装置900在不同第一自走轨道之间转换的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所述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包括与第一自走轨道匹配且固定所述撒料装置900的对准轨道111、固定所述对准轨道111的旋转支架112及驱动所述旋转支架112旋转且与所述总控制器电连接的旋转电机;所述撒料装置900撒料完毕后沿当前第一自走轨道进入所述饲料间内对准轨道111固定,待添加饲料完毕后,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支架112转动对准轨道111对准至目标第一自走轨道,所述撒料装置900进入目标第一自走轨道后进行撒料操作。

如图1、2所示,每个所述羊舍200内平行于所述撒料装置900进入羊舍的方向设有若干圈栏201,每两个相对的圈栏201之间设一条喂料通道202,第一自走轨道进入羊舍经过所有喂料通道202后形成闭环轨道。

如图4所示,每个圈栏201面向所述喂料通道202的一侧设一个地面料槽203,所述喂料箱底部面向相对两个地面料槽203的两侧各开一个喂料箱下料口905。

同一羊舍组中相邻羊舍内的第一自走轨道300通过活动可拆卸的第二自走轨道400连通。

利用上述饲喂系统通过以下步骤饲喂:

步骤一,把羊群可分为5~6个生长阶段的小群进行饲养,将羊舍分为5~6个羊舍组将每个生长阶段,1000~1200头肉羊分入同一羊舍组的四个相邻的羊舍;

步骤二,根据羊场规模及各个羊舍组中羊的数量制作相应容量的搅拌料箱601及喂料箱901;每个羊舍有250~300头肉羊,每头肉羊每次消耗1.2kg~1.5kg饲料,则每次每个生长阶段的1000~1200头肉羊每次需要消耗1200~1800kg饲料,每个羊舍需投入300~450kg饲料,搅拌机构每次需搅拌1200~1800kg饲料,饲料的容重为180~250kg/m3,则所以搅拌料箱601体积为7~8m3,撒料装置900每次可投放360~1000kg饲料,喂料箱901体积为2~4m3,则每个阶段的小群所需饲料需要撒料装置9002~3次投放。

步骤三,在饲料间100内根据其中一个生长阶段配比相应的饲料原料,根据某一小群的生长阶段制定相应饲料的配方,制作饲料的原料主要包括:①长草类(干草、秸秆、麦草、稻草、谷草等)分批次投入;②青贮饲料类(通常是青贮玉米);③草粉类(如花生秧粉、大豆秸秆粉等);④副料类(如豆渣、中药渣、醋糟、酒糟等);⑤混合精料类;⑥饮用水;将所述饲料原料依据先干后湿、先粗料后精料及先轻后重的原则加入进料槽501通过进料传送带502传送至搅拌料箱601进行切割搅拌形成饲料,同时通过加湿机构800调节饲料的湿度并通过设于搅拌料箱601内湿度探头605测量搅拌料箱601内饲料的湿度,如果湿度高于湿度高阈值,总控制器控制加湿机构800减小加水量;如果湿度低于湿度低阈值,总控制器控制加湿机构800增加加水量,湿度达标后进行下一步骤;每两~三周对湿度达标的饲料进行采样,分别从搅拌料箱内搅拌好的饲料中的下部、中部、上部各取一个样品,根据对应生长阶段饲料标准检验三个样品是否合格,采用容重法及滨州筛法进行测定样品以评估饲料的均匀性,根据对应小群饲料标准检验下部、中部、上部的样品是否合格,

容重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ρTMR为TMR饲料的比重,Kg/m3;M:1L体积TMR饲料的重量。比如某一生长阶段的饲料容重为175~250kg/m3,分别取搅拌料箱下部、中部、上部各一个样品,采用容重法分别测定三个样品的容重是否在合格范围内,三个样品变异系数控制20%以内。

采用4分法分别取500g搅拌料箱下部、中部、上部各一个样品,采用4层宾州饲料颗粒分级筛法(滨州筛法)定量地评价全混合日粮(TMR)的饲料颗粒大小,来帮助生产者改善肉羊饲料营养。测定混合后饲料样品在4层滨州筛中的比例,肉羊推荐比例为(从上往下分别为第1层,第2层,第3层,第4层):第1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的1~5%,第2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10~15%,第3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20~30%,第4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50~60%;如果合格进行继续下一步骤;如果不合格,更换刀片或进行其他设备维护,维护完毕后继续搅拌直到所有样品合格转入下一步骤;

步骤四,将搅拌好的饲料通过搅拌机构的出料口604经过出料传送带701送入撒料装置900的喂料箱,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转换至与该生长阶段所对应的第一条第一自走轨道,所述撒料装置900沿所述第一自走轨道进入对应羊舍后通过喂料箱下料口905在推料搅龙902作用下将饲料均匀投入所有地面料槽内,根据置于所述喂料箱底部的称重机构的反馈信号,撒料控制器控制撒料装置900行进速度及推料搅龙902的转速,以保证该生长阶段的所有羊的采食量一致;

步骤五,当前羊舍撒料完毕后,如果饲料还有剩余,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第二自走轨道400进入相同羊舍组的相邻羊舍进行撒料,循环步骤五直到撒料装置900中饲料没有剩余;如果所述撒料装置900中饲料没有剩余,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当前第一自走轨道返回饲料间100,结束本生长阶段的饲喂,转入下一生长阶段的饲喂重复步骤三~步骤五。

实施例1:

按照养殖场的规模进行分群饲喂,把羊群可分为5个生长阶段进行饲养,将羊舍分为5个羊舍组,将每个生长阶段1200头肉羊分入四个相邻的羊舍;

每个羊舍有300头肉羊,每头肉羊每次消耗1.2kg饲料,则每次每个生长阶段的1200头肉羊每次需要消耗1440kg饲料,每个羊舍需投入360kg饲料,搅拌机构每次需搅拌1440kg饲料,饲料的容重为180kg/m3,则所以搅拌料箱601体积为8m3,撒料装置900每次可投放720kg饲料,喂料箱901体积为4m3,则每个阶段的小群所需饲料需要撒料装置9002次投放;

根据某一小群的生长阶段制定相应饲料的配方,制作饲料的原料主要包括:①长草类(干草、秸秆、麦草、稻草、谷草等)分批次投入;②青贮饲料类(通常是青贮玉米);③草粉类(如花生秧粉、大豆秸秆粉等);④副料类(如豆渣、中药渣、醋糟、酒糟等);⑤混合精料类;⑥饮用水,将饲料原料按照先干后湿、先粗料后精料,先轻后重的原则加入进料槽501通过进料传送带502传送至搅拌料箱601进行切割搅拌形成饲料,同时通过加湿机构800调节饲料的湿度;每两周对湿度达标的饲料进行采样,分别取搅拌料箱下部、中部、上部各一个样品,采用容重法及滨州筛法进行测定样品以评估饲料的均匀性,根据对应小群饲料标准检验下部、中部、上部的样品是否合格,

容重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ρTMR为TMR饲料的比重,Kg/m3;M:1L体积TMR饲料的重量。比如某一生长阶段的饲料容重为180kg/m3,分别取搅拌料箱下部、中部、上部各一个样品,采用容重法分别测定三个样品的容重是否在合格范围内,三个样品变异系数控制20%以内。

采用4分法分别取500g搅拌料箱下部、中部、上部各一个样品,采用4层宾州饲料颗粒分级筛法(滨州筛法)定量地评价全混合日粮(TMR)的饲料颗粒大小,来帮助生产者改善肉羊饲料营养。测定混合后饲料样品在4层滨州筛中的比例,肉羊推荐比例为(从上往下分别为第1层,第2层,第3层,第4层):第1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的1%,第2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10%,第3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20%,第4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50%;如三个样品都合格进行撒料;如果不合格,更换刀片或进行其他设备维护,维护完毕后继续搅拌直到所有样品合格开始撒料。

将搅拌好的饲料通过搅拌机构的出料口604经过出料传送带701送入撒料装置900的喂箱,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转换至与该生长阶段所对应的第一条第一自走轨道,所述撒料装置900沿所述第一自走轨道进入对应羊舍后通过喂料箱下料口905在推料搅龙902作用下将饲料均匀投入所有地面料槽内,根据置于所述喂料箱底部的称重机构的反馈信号,撒料控制器控制撒料装置900行进速度及推料搅龙902的转速,以保证该生长阶段的所有羊的采食量一致;

当前羊舍撒料完毕后,如果饲料还有剩余,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第二自走轨道400进入相同羊舍组的相邻羊舍进行撒料,循环此步骤直到饲料无剩余;如果所述撒料装置900中饲料没有剩余,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当前第一自走轨道返回饲料间100,结束本生长阶段的饲喂,转入下一生长阶段的饲喂重复制作并搅拌饲料、撒料等操作。

实施例2:

按照养殖场的规模进行分群饲喂,把羊群可分为5个生长阶段进行饲养,将羊舍分为5个羊舍组,将每个生长阶段1200头肉羊分入四个相邻的羊舍;

每个羊舍有300头肉羊,每头肉羊每次消耗1.2kg饲料,则每次每个生长阶段的1200头肉羊每次需要消耗1440kg饲料,每个羊舍需投入360kg饲料,搅拌机构每次需搅拌1440kg饲料,饲料的容重为180kg/m3,则所以搅拌料箱601体积为8m3,撒料装置900每次可投放720kg饲料,喂料箱901体积为4m3,则每个阶段的小群所需饲料需要撒料装置9002次投放;

根据某一小群的生长阶段制定相应饲料的配方,制作饲料的原料主要包括:①长草类(干草、秸秆、麦草、稻草、谷草等)分批次投入;②青贮饲料类(通常是青贮玉米);③草粉类(如花生秧粉、大豆秸秆粉等);④副料类(如豆渣、中药渣、醋糟、酒糟等);⑤混合精料类;⑥饮用水,将饲料原料按照先干后湿、先粗料后精料,先轻后重的原则加入进料槽501通过进料传送带502传送至搅拌料箱601进行切割搅拌形成饲料,同时通过加湿机构800调节饲料的湿度;每三周对湿度达标的饲料进行采样,分别取搅拌料箱下部、中部、上部各一个样品,采用容重法及滨州筛法进行测定样品以评估饲料的均匀性,根据对应小群饲料标准检验下部、中部、上部的样品是否合格,

容重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ρTMR为TMR饲料的比重,Kg/m3;M:1L体积TMR饲料的重量。比如某一生长阶段的饲料容重为180kg/m3,分别取搅拌料箱下部、中部、上部各一个样品,采用容重法分别测定三个样品的容重是否在合格范围内,三个样品变异系数控制20%以内。

采用4分法分别取500g搅拌料箱下部、中部、上部各一个样品,采用4层宾州饲料颗粒分级筛法(滨州筛法)定量地评价全混合日粮(TMR)的饲料颗粒大小,来帮助生产者改善肉羊饲料营养。测定混合后饲料样品在4层滨州筛中的比例,肉羊推荐比例为(从上往下分别为第1层,第2层,第3层,第4层):第1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的5%,第2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15%,第3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30%,第4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60%;如三个样品都合格进行撒料;如果不合格,更换刀片或进行其他设备维护,维护完毕后继续搅拌直到所有样品合格开始撒料。

将搅拌好的饲料通过搅拌机构的出料口604经过出料传送带701送入撒料装置900的喂箱,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转换至与该生长阶段所对应的第一条第一自走轨道,所述撒料装置900沿所述第一自走轨道进入对应羊舍后通过喂料箱下料口905在推料搅龙902作用下将饲料均匀投入所有地面料槽内,根据置于所述喂料箱底部的称重机构的反馈信号,撒料控制器控制撒料装置900行进速度及推料搅龙902的转速,以保证该生长阶段的所有羊的采食量一致;

当前羊舍撒料完毕后,如果饲料还有剩余,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第二自走轨道400进入相同羊舍组的相邻羊舍进行撒料,循环此步骤直到饲料无剩余;如果所述撒料装置900中饲料没有剩余,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当前第一自走轨道返回饲料间100,结束本生长阶段的饲喂,转入下一生长阶段的饲喂重复制作并搅拌饲料、撒料等操作。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肉羊饲养阶段可制作适合不同饲养阶段的TMR饲料,每个阶段制作1批TMR饲料可实现对1000~1200只肉羊的饲喂,制作5~6批TMR饲料可实现对全场不同生长阶段的肉羊进行饲喂,7~8立方的容积可以保证设备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降低了设备运行过程能耗;使用本专利饲喂系统与传统普通饲喂系统相比,TMR饲料的制作过程中设备的运行时间减少了50%~60%,饲喂时间与人工饲喂时间相比节省了2/3,极大的提高了养殖的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采用TMR饲料集约化饲喂系统制作的饲料的均匀性远高于传统人工制作的饲料,饲喂均匀度也高,肉羊营养均衡。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及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179062.1 (22)申请日 2018.03.05 (71)申请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 钟灵街50号 (72)发明人 周忠凯 李辉 秦竹 曹少先 钱勇 孙倩 刘建龙 余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谈杰 (51)Int.Cl. A01K 1/00(2006.01) A01K 5/00(2006.01) A01K 5/01(2006.01) A01K 5/02(2006.01。

2、) (54)发明名称 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及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 系统, 包括通过制料装置制作饲料的饲料间及若 干羊舍, 根据羊的生长阶段将羊舍分为若干羊舍 组, 羊舍组内的每个羊舍分别通过第一自走轨道 与饲料间连接, 撒料装置通过第一自走轨道将饲 料从所述饲料间运送到各个羊舍; 第一自走轨道 为将所述饲料间及与第一自走轨道对应的羊舍 连接而成的闭环轨道, 以便撒料装置撒料完毕后 就近返回所述饲料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规模 羊场集约化饲喂方法。 通过该装置及方法可以满 足大规模集约化肉羊养殖并且可提高饲喂效率 及降低能耗, 解放人工。 权利要求书2页 。

3、说明书9页 附图5页 CN 108353793 A 2018.08.03 CN 108353793 A 1.一种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 包括通过制料装置制作饲料的饲料间及若干羊 舍, 其特征在于, 根据羊的生长阶段将羊舍分为若干羊舍组, 羊舍组内的每个羊舍分别通过 第一自走轨道与饲料间连接, 撒料装置通过第一自走轨道将饲料从所述饲料间运送到各个 羊舍; 第一自走轨道为将所述饲料间及与第一自走轨道对应的羊舍连接而成的闭环轨道, 以便撒料装置撒料完毕后就近返回所述饲料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料装置包括 进料机构、 搅拌机构、 加湿机构、 出。

4、料机构及总控制器; 其中,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添加饲料原料的进料槽、 在进料电机与滑动轮配合驱动下将进料槽 内的饲料原料传送至搅拌机构内的进料传送带及设于所述进料传送带下方且调节所述进 料传送带与地面夹角的进料支架;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接收并存储从所述进料传送带所传饲料原料的搅拌料箱、 设于所 述搅拌料箱内并在搅拌电机与减速机配合驱动下将所述饲料原料切割搅拌成饲料的搅拌 搅龙、 设于搅拌料箱底部且在料仓液压杆作用下打开或闭合的出料口及设于搅拌料箱内测 量其内饲料湿度的湿度探头;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 在出料电机驱动下将从出料口卸出来的饲料传送至撒料装置的出 料传送带及设于出料下方且调节出料传送带。

5、与地面夹角的出料支架; 所述加湿机构包括悬设于所述搅拌料箱正上方且底部开口的中空挡水罩及设于挡水 罩内底部且分布有若干洒水孔的洒水管及将水泵入所述洒水管的水泵; 所述总控制器设于所述搅拌机构上且分别与所述水泵、 所述搅拌电机、 所述进料电机、 所述出料电机及湿度探头电连接; 其中, 通过所述进料支架调节所述进料传送带与地面夹 角以使所述进料传送带出料端与所述搅拌料箱上沿匹配, 方便所述饲料原料进入所述搅拌 料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撒料装置包括 接收并存储从所述出料传送带所传饲料的喂料箱、 置于所述喂料箱底部的称重机构、 在撒 料电机驱动下匀。

6、速将所述喂料箱内的饲料从喂料箱下料口卸出至羊舍中地面料槽内的推 料搅龙、 控制所述撒料电机转动且与总控制器无线连接的撒料控制器、 支撑固定所述喂料 箱且其底部设有轮子的底盘、 驱动轮子转动的行走部件及给所述撒料控制器供电的太阳能 供电机构; 所述撒料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称重机构、 所述行走部件及所述撒料电机电连接; 所 述轮子与所述第一自走轨道相匹配; 通过所述出料支架调节所述出料传送带与地面夹角以 使所述出料传送带出料端与所述喂料箱上沿匹配, 方便搅拌好的饲料进入所述喂料箱; 所 述撒料装置为一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有羊舍以所述饲 料间为中。

7、心等距离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支架及所 述出料支架为机械折叠支架或弹性伸缩支架。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饲料间内还设有 一将撒料装置在不同第一自走轨道之间转换的轨道对准转换装置, 所述轨道对准转换装置 包括与第一自走轨道匹配且固定所述撒料装置的对准轨道、 固定所述对准轨道的旋转支架 及驱动所述旋转支架旋转且与所述总控制器电连接的旋转电机。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353793 A 2 7.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 其特征在。

8、于, 每个所述 羊舍内平行于所述撒料装置进入羊舍的方向设有若干圈栏, 每两个相对的圈栏之间设一条 喂料通道, 第一自走轨道进入羊舍经过所有喂料通道后形成闭环轨道。 8.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 其特征在于, 每个圈栏面向所述喂 料通道的一侧设一个地面料槽, 所述喂料箱底部面向相对两个地面料槽的两侧各开一个喂 料箱下料口。 9.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 其特征在于, 同一羊舍组中相 邻羊舍内的第一自走轨道通过活动可拆卸的第二自走轨道连通; 所述羊舍坐北朝南且以东 西走向建设。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系统进行饲喂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9、以下步 骤: 步骤一, 根据羊的生长阶段将羊舍分为若干羊舍组, 将不同生长阶段的羊均匀圈入对 应羊舍组中的羊舍内; 步骤二, 根据羊场规模及各个羊舍组中羊的数量制作相应容量的搅拌料箱及喂料箱; 步骤三, 在饲料间内根据其中一个生长阶段配比相应的饲料原料, 将所述饲料原料依 据先干后湿、 先粗料后精料及先轻后重的原则加入进料槽通过进料传送带传送至搅拌料箱 进行切割搅拌形成饲料, 同时通过加湿机构调节饲料的湿度并通过设于搅拌料箱内湿度探 头测量搅拌料箱内饲料的湿度, 如果湿度高于湿度高阈值, 总控制器控制加湿机构减小加 水量; 如果湿度低于湿度低阈值, 总控制器控制加湿机构增加加水量, 湿度达标后。

10、进行下一 步骤; 每两三周对湿度达标的饲料进行采样, 分别从搅拌料箱内搅拌好的饲料中的下部、 中部、 上部各取一个样品, 根据对应生长阶段饲料标准检验三个样品是否合格, 如果合格进 行继续下一步骤; 如果不合格, 更换刀片或进行其他设备维护, 维护完毕后继续搅拌直到所 有样品合格转入下一步骤; 步骤四, 将搅拌好的饲料通过搅拌机构的出料口经过出料传送带送入撒料装置的喂料 箱, 所述撒料装置通过轨道对准转换装置转换至与该生长阶段所对应的第一条第一自走轨 道, 所述撒料装置沿所述第一自走轨道进入对应羊舍后通过喂料箱下料口在推料搅龙作用 下将饲料均匀投入所有地面料槽内, 根据置于所述喂料箱底部的称重。

11、机构的反馈信号, 撒 料控制器控制撒料装置行进速度及推料搅龙的转速, 以保证该生长阶段的所有羊的采食量 一致; 步骤五, 当前羊舍撒料完毕后, 如果饲料还有剩余, 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 通过第二自走轨道进入相同羊舍组的相邻羊舍进行撒料, 循环步骤五; 如果所述撒料装置 中饲料没有剩余, 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通过当前第一自走轨道返回饲料间, 结束本生长阶段的饲喂, 转入下一生长阶段的饲喂重复步骤三步骤五。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353793 A 3 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畜禽养殖饲喂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大规。

12、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及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随着肉羊舍饲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现代化饲喂管理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 分食制饲喂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肉羊养殖对营养的需求, 而且传统饲喂主要靠人工, 饲喂效率低。 0003 随着技术更新, 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 TMR)饲喂技术应用于肉羊养殖 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同时标准化羊舍的建造为TMR饲喂技术在肉羊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 了良好的条件, TMR饲喂技术的引入虽然保证了饲料均匀, 但是面对规模化肉羊养殖时, 尤 其对于上千上万头羊时还是缺乏适合大规模肉羊生产的饲喂系统、 饲喂工艺和现场饲料评 估方法, 。

13、导致TMR饲料很难满足大规模集约化肉羊养殖场的需求, 降低了肉羊的饲喂效率而 且在大规模饲养时肉羊常常吃到的饲料不均匀, 不利于羊的营养均衡。 0004 综上所述, 一种适合大规模集约化养殖肉羊、 可提高饲喂效率、 降低能耗且饲喂均 匀度好的新型养殖系统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0005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规模集约化养殖肉 羊、 可提高饲喂效率、 降低能耗且饲喂均匀度好的新型饲喂系统。 0006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规模集约化养殖肉羊、 可提高饲喂效率、 降低 能耗且饲喂均匀度好的新型饲喂方法。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

14、种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 包括通过制料装置制作饲料的饲料间100及若干羊舍200, 根据羊的生长阶段将羊舍200分 为若干羊舍组, 羊舍组内的每个羊舍分别通过第一自走轨道300与饲料间100连接, 撒料装 置900通过第一自走轨道300将饲料从所述饲料间100运送到各个羊舍; 第一自走轨道300为 将所述饲料间100及与第一自走轨道300对应的羊舍200连接而成的闭环轨道, 以便撒料装 置900撒料完毕后就近返回所述饲料间100。 0008 优选的, 所述制料装置包括进料机构、 搅拌机构、 加湿机构800、 出料机构及总控制 器; 其中, 0009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添加饲料原料的进料槽50。

15、1、 在进料电机504与滑动轮配合驱动 下将进料槽501内的饲料原料传送至搅拌机构内的进料传送带502及设于所述进料传送带 502下方且调节所述进料传送带502与地面夹角的进料支架503; 0010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接收并存储从所述进料传送带502所传饲料原料的搅拌料箱 601、 设于所述搅拌料箱601内并在搅拌电机与减速机配合驱动下将所述饲料原料切割搅拌 成饲料的搅拌搅龙602、 设于搅拌料箱底部且在料仓液压杆603作用下打开或闭合的出料口 说 明 书 1/9 页 4 CN 108353793 A 4 604及设于搅拌料箱601内测量其内饲料湿度的湿度探头605; 0011 所述出料机构。

16、包括, 在出料电机703驱动下将从出料口604卸出来的饲料传送至撒 料装置900的出料传送带701及设于出料下方且调节出料传送带701与地面夹角的出料支架 702; 0012 所述加湿机构800包括悬设于所述搅拌料箱601正上方且底部开口的中空挡水罩 及设于挡水罩内底部且分布有若干洒水孔的洒水管及将水泵入所述洒水管的水泵; 0013 所述总控制器设于所述搅拌机构上且分别与所述水泵、 所述搅拌电机、 所述进料 电机504、 所述出料电机703及湿度探头605电连接; 其中, 通过所述进料支架503调节所述进 料传送带502与地面夹角以使所述进料传送带出料端与所述搅拌料箱上沿匹配, 方便所述 饲料。

17、原料进入所述搅拌料箱601; 所述总控制器与供电电源电连接。 0014 优选的, 所述撒料装置900包括接收并存储从所述出料传送带701所传饲料的喂料 箱901、 置于所述喂料箱底部的称重机构、 在撒料电机驱动下匀速将所述喂料箱901内的饲 料从喂料箱下料口905卸出至羊舍200中地面料槽203内的推料搅龙902、 控制所述撒料电机 转动且与总控制器无线连接的撒料控制器、 支撑固定所述喂料箱901且其底部设有轮子903 的底盘904、 驱动轮子903转动的行走部件及给所述撒料控制器供电的太阳能供电机构; 所 述撒料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称重机构、 所述行走部件及所述撒料电机电连接; 所述轮子903与。

18、 所述第一自走轨道300相匹配; 通过所述出料支架702调节所述出料传送带701与地面夹角 以使所述出料传送带701出料端与所述喂料箱上沿匹配, 方便搅拌好的饲料进入所述喂料 箱901; 所述撒料装置900为一个以上; 撒料控制器将撒料装置900的运行速度、 地址信息、 饲 料重量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总控制器, 总控制器通过显示屏看到相关内容并可以控制撒料 控制器的行走轨迹及速度。 0015 优选的, 所有羊舍200以所述饲料间100为中心等距离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 0016 优选的, 所述进料支架503及所述出料支架702为机械折叠支架或弹性伸缩支架。 0017 优选的, 所述饲料间100内。

19、还设有一将撒料装置900在不同第一自走轨道之间转换 的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 所述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包括与第一自走轨道300匹配且固定 所述撒料装置900的对准轨道111、 固定所述对准轨道111的旋转支架112及驱动所述旋转支 架112旋转且与所述总控制器电连接的旋转电机; 所述撒料装置900撒料完毕后沿当前第一 自走轨道进入所述饲料间内对准轨道111固定, 待添加饲料完毕后, 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 旋转支架112转动对准轨道111对准至目标第一自走轨道, 所述撒料装置900进入目标第一 自走轨道后进行撒料操作。 0018 优选的, 每个所述羊舍200内平行于所述撒料装置900进入羊舍。

20、的方向设有若干圈 栏201, 每两个相对的圈栏201之间设一条喂料通道202, 第一自走轨道300进入羊舍经过所 有喂料通道202后形成闭环轨道。 0019 优选的, 每个圈栏201面向所述喂料通道202的一侧设一个地面料槽203, 所述喂料 箱底部面向相对两个地面料槽203的两侧各开一个喂料箱下料口905。 0020 优选的, 同一羊舍组中相邻羊舍内的第一自走轨道300通过活动可拆卸的第二自 走轨道400连通; 所述羊舍200坐北朝南且以东西走向建设。 0021 一种采用上述系统进行饲喂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2 步骤一, 根据羊的生长阶段将羊舍200分为若干羊舍组, 将不同生长阶段。

21、的羊均匀 说 明 书 2/9 页 5 CN 108353793 A 5 圈入对应羊舍组中的羊舍内; 0023 步骤二, 根据羊场规模及各个羊舍组中羊的数量制作相应容量的搅拌料箱601及 喂料箱901; 0024 步骤三, 在饲料间内根据其中一个生长阶段配比相应的饲料原料, 将所述饲料原 料依据先干后湿、 先粗料后精料及先轻后重的原则加入进料槽501通过进料传送带502传送 至搅拌料箱601进行切割搅拌形成饲料, 同时通过加湿机构800调节饲料的湿度并通过设于 搅拌料箱601内湿度探头605测量搅拌料箱内饲料的湿度, 如果湿度高于湿度高阈值, 总控 制器控制加湿机构800减小加水量; 如果湿度低。

22、于湿度低阈值, 总控制器控制加湿机构800 增加加水量, 湿度达标后进行下一步骤; 每两三周对湿度达标的饲料进行采样, 分别从搅 拌料箱内搅拌好的饲料中的下部、 中部、 上部各取一个样品, 根据对应生长阶段饲料标准检 验三个样品是否合格, 如果合格进行继续下一步骤; 如果不合格, 更换刀片或进行其他设备 维护, 维护完毕后继续搅拌直到所有样品合格转入下一步骤; 0025 步骤四, 将搅拌好的饲料通过搅拌机构的出料口604经过出料传送带701送入撒料 装置900的喂料箱901, 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转换至与该生长阶段所 对应的第一条第一自走轨道300, 所述撒料装置900。

23、沿所述第一自走轨道300进入对应羊舍 后通过喂料箱下料口905在推料搅龙902作用下将饲料均匀投入所有地面料槽内, 根据置于 所述喂料箱底部的称重机构的反馈信号, 撒料控制器控制撒料装置900行进速度及推料搅 龙902的转速, 以保证该生长阶段的所有羊的采食量一致; 0026 步骤五, 当前羊舍撒料完毕后, 如果饲料还有剩余, 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 装置900通过第二自走轨道400进入相同羊舍组的相邻羊舍进行撒料, 循环步骤五; 如果所 述撒料装置900中饲料没有剩余, 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当前第一自走 轨道返回饲料间100, 结束本生长阶段的饲喂, 转入下一生长阶段。

24、的饲喂重复步骤三步骤 五。 0027 如上所述, 本发明公开的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 1、 本发明采用在大规模饲养肉羊时分阶段饲养与传统人工喂养相比更能保证所 有羊的营养均衡; 0029 2、 本发明将每个羊舍分别通过第一自走轨道与饲料间与饲料间相连形成单独的 闭环, 有利于灵活对应不同阶段不同的羊群数量变化, 灵活机动; 0030 3、 本发明撒料装置在当前羊舍撒料完毕后饲料还有剩余, 撒料装置通过活动可拆 卸的第二自走轨道进入相同生长阶段的相邻羊舍进行撒料, 有利于饲料就近撒料, 提高撒 料效率, 也方便在羊群数量变化后调整羊舍组内的羊舍数量; 0031。

25、 4、 本发明采用轨道对准转换装置可以保证撒料装置在不同第一自走轨道之间的 快速切换, 节约撒料时间; 0032 5、 本发明喂料箱底部面向相对两个地面料槽的两侧各开一个喂料箱下料口, 采用 双边下料结构, 极大提高了饲喂效率; 0033 6、 本发明采用TMR搅拌机构, 保证饲料的均匀性; 还增加了加湿机构, 提高饲料的 湿度, 提高了饲料的口感; 0034 7、 本发明从搅拌到撒料采用自动化控制, 提高饲料混合均匀性及提高撒料效率。 说 明 书 3/9 页 6 CN 108353793 A 6 附图说明 0035 图1为本发明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单个生长阶段时的示意图; 0036 图2。

26、为本发明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多个生长阶段时的示意图; 0037 图3为本发明撒料装置装载饲料时饲料间示意图; 0038 图4为本发明撒料装置撒料时羊舍示意图; 0039 图5为本发明轨道对准转换装置固定撒料装置时的示意图; 0040 图6为本发明轨道对准转换装置对准目标第一自走轨道时的示意图; 0041 图7为本发明轨道对准转换装置未对准目标第一自走轨道时的示意图 0042 图8为本发明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电路控制系统示意图。 0043 其中: 100-饲料间, 200-羊舍, 201-圈栏, 202-喂料通道, 203-地面料槽, 300-第一 自走轨道, 400-第二自走轨道, 5。

27、01-进料槽, 502-进料传送带, 503-进料支架, 504-进料电 机, 601-搅拌料箱, 602-搅拌搅龙, 603-料仓液压杆, 604-出料口, 605-湿度探头, 701-出料 传送带, 702-出料支架, 703-出料电机, 800-加湿机构, 900-撒料装置, 901-喂料箱, 902-推 料搅龙, 903-轮子, 904-底盘, 905-下料口, 110-轨道对准转换装置, 111-对准轨道, 112-旋 转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 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45。

28、 请参阅图18,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 比例、 大小等, 均仅用以配合说 明书所揭示的内容, 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 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 定条件, 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 任何结构的修饰、 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 在不 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 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 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 “内”“上” 及 “下” 等的用语, 亦仅为便于叙述 的明了, 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 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 在无实质变更技术 内容下, 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46 如图1、 2所示, 。

29、以养殖规模为6000头的肉羊养殖场为例, 所述羊舍200坐北朝南且 以东西走向建设, 以利于通风, 也可将羊舍200以所述饲料间100为中心等距离均匀分布于 同一圆周上, 大规模羊场集约化饲喂系统包括通过制料装置制作饲料的饲料间100及若干 羊舍200, 根据羊的生长阶段将羊舍200分为若干羊舍组, 羊舍组内的每个羊舍分别通过第 一自走轨道300与饲料间100连接, 撒料装置900通过第一自走轨道300将饲料从所述饲料间 100运送到各个羊舍; 第一自走轨道300为将所述饲料间100及与第一自走轨道300对应的羊 舍连接而成的闭环轨道, 以便撒料装置900撒料完毕后就近返回所述饲料间100。 。

30、0047 如图3所示, 所述制料装置包括进料机构、 搅拌机构、 加湿机构800、 出料机构及总 控制器; 其中,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添加饲料原料的进料槽501、 在进料电机504与滑动轮配合 驱动下将进料槽501内的饲料原料传送至搅拌机构内的进料传送带502及设于所述进料传 送带下方且调节所述进料传送带502与地面夹角的进料支架503;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接收 并存储从所述进料传送带502所传饲料原料的搅拌料箱601、 设于所述搅拌料箱601内并在 说 明 书 4/9 页 7 CN 108353793 A 7 搅拌电机与减速机配合驱动下将所述饲料原料切割搅拌成饲料的搅拌搅龙602、 设于搅拌 。

31、料箱底部且在料仓液压杆603作用下打开或闭合的出料口604及设于搅拌料箱内测量其内 饲料湿度的湿度探头605;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 在出料电机703驱动下将从出料口604卸出来 的饲料传送至撒料装置900的出料传送带701及设于出料下方且调节出料传送带701与地面 夹角的出料支架702; 所述加湿机构800包括悬设于所述搅拌料箱601正上方且底部开口的 中空挡水罩及设于挡水罩内底部且分布有若干洒水孔的洒水管及将水泵入所述洒水管的 水泵; 如图8所示, 所述总控制器设于所述搅拌机构上且分别与所述水泵、 所述搅拌电机、 所 述进料电机504、 所述出料电机703及湿度探头605电连接; 其中, 通。

32、过所述进料支架503调节 所述进料传送带502与地面夹角以使所述进料传送带出料端与所述搅拌料箱上沿匹配, 方 便所述饲料原料进入所述搅拌料箱601。 0048 如图4所示, 所述撒料装置900包括接收并存储从所述出料传送带701所传饲料的 喂料箱901、 置于所述喂料箱底部的称重机构、 在撒料电机驱动下匀速将所述喂料箱901内 的饲料从喂料箱下料口905卸出至羊舍200中地面料槽203内的推料搅龙902、 控制所述撒料 电机转动且与总控制器无线连接的撒料控制器、 支撑固定所述喂料箱901且其底部设有轮 子903的底盘904、 驱动轮子903转动的行走部件及给所述撒料控制器供电的太阳能供电机 构。

33、; 如图8所示, 所述撒料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称重机构、 所述行走部件及所述撒料电机电连 接; 所述轮子903与所述第一自走轨道300相匹配; 通过所述出料支架702调节所述出料传送 带701与地面夹角以使所述出料传送带701出料端与所述喂料箱上沿匹配, 方便搅拌好的饲 料进入所述喂料箱901; 所述撒料装置900为一个以上; 所述进料支架503及所述出料支架 702为机械折叠支架或弹性伸缩支架。 0049 如图57所示, 所述饲料间100内还设有一将撒料装置900在不同第一自走轨道之 间转换的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 所述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包括与第一自走轨道匹配且固 定所述撒料装置900的对。

34、准轨道111、 固定所述对准轨道111的旋转支架112及驱动所述旋转 支架112旋转且与所述总控制器电连接的旋转电机; 所述撒料装置900撒料完毕后沿当前第 一自走轨道进入所述饲料间内对准轨道111固定, 待添加饲料完毕后, 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 述旋转支架112转动对准轨道111对准至目标第一自走轨道, 所述撒料装置900进入目标第 一自走轨道后进行撒料操作。 0050 如图1、 2所示, 每个所述羊舍200内平行于所述撒料装置900进入羊舍的方向设有 若干圈栏201, 每两个相对的圈栏201之间设一条喂料通道202, 第一自走轨道进入羊舍经过 所有喂料通道202后形成闭环轨道。 0051 如。

35、图4所示, 每个圈栏201面向所述喂料通道202的一侧设一个地面料槽203, 所述 喂料箱底部面向相对两个地面料槽203的两侧各开一个喂料箱下料口905。 0052 同一羊舍组中相邻羊舍内的第一自走轨道300通过活动可拆卸的第二自走轨道 400连通。 0053 利用上述饲喂系统通过以下步骤饲喂: 0054 步骤一, 把羊群可分为56个生长阶段的小群进行饲养, 将羊舍分为56个羊舍 组将每个生长阶段, 10001200头肉羊分入同一羊舍组的四个相邻的羊舍; 0055 步骤二, 根据羊场规模及各个羊舍组中羊的数量制作相应容量的搅拌料箱601及 喂料箱901; 每个羊舍有250300头肉羊, 每头肉。

36、羊每次消耗1.2kg1.5kg饲料, 则每次每 说 明 书 5/9 页 8 CN 108353793 A 8 个生长阶段的10001200头肉羊每次需要消耗12001800kg饲料, 每个羊舍需投入300 450kg饲料, 搅拌机构每次需搅拌12001800kg饲料, 饲料的容重为180250kg/m3,则所以 搅拌料箱601体积为78m3, 撒料装置900每次可投放3601000kg饲料, 喂料箱901体积为2 4m3, 则每个阶段的小群所需饲料需要撒料装置90023次投放。 0056 步骤三, 在饲料间100内根据其中一个生长阶段配比相应的饲料原料, 根据某一小 群的生长阶段制定相应饲料的。

37、配方, 制作饲料的原料主要包括: 长草类(干草、 秸秆、 麦 草、 稻草、 谷草等)分批次投入; 青贮饲料类(通常是青贮玉米); 草粉类(如花生秧粉、 大 豆秸秆粉等); 副料类(如豆渣、 中药渣、 醋糟、 酒糟等); 混合精料类; 饮用水; 将所述 饲料原料依据先干后湿、 先粗料后精料及先轻后重的原则加入进料槽501通过进料传送带 502传送至搅拌料箱601进行切割搅拌形成饲料, 同时通过加湿机构800调节饲料的湿度并 通过设于搅拌料箱601内湿度探头605测量搅拌料箱601内饲料的湿度, 如果湿度高于湿度 高阈值, 总控制器控制加湿机构800减小加水量; 如果湿度低于湿度低阈值, 总控制器。

38、控制 加湿机构800增加加水量, 湿度达标后进行下一步骤; 每两三周对湿度达标的饲料进行采 样, 分别从搅拌料箱内搅拌好的饲料中的下部、 中部、 上部各取一个样品, 根据对应生长阶 段饲料标准检验三个样品是否合格, 采用容重法及滨州筛法进行测定样品以评估饲料的均 匀性, 根据对应小群饲料标准检验下部、 中部、 上部的样品是否合格, 0057 容重计算公式如下; 0058 0059 其中: TMR为TMR饲料的比重, Kg/m3; M: 1L体积TMR饲料的重量。 比如某一生长阶段 的饲料容重为175250kg/m3, 分别取搅拌料箱下部、 中部、 上部各一个样品, 采用容重法分 别测定三个样品。

39、的容重是否在合格范围内, 三个样品变异系数控制20以内。 0060 采用4分法分别取500g搅拌料箱下部、 中部、 上部各一个样品, 采用4层宾州饲料颗 粒分级筛法(滨州筛法)定量地评价全混合日粮(TMR)的饲料颗粒大小, 来帮助生产者改善 肉羊饲料营养。 测定混合后饲料样品在4层滨州筛中的比例, 肉羊推荐比例为(从上往下分 别为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4层): 第1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的15, 第2层饲料残留 量占饲料总量1015, 第3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2030, 第4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 总量5060; 如果合格进行继续下一步骤; 如果不合格, 更换刀片或进行其他设备维护, 。

40、维护完毕后继续搅拌直到所有样品合格转入下一步骤; 0061 步骤四, 将搅拌好的饲料通过搅拌机构的出料口604经过出料传送带701送入撒料 装置900的喂料箱, 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转换至与该生长阶段所对 应的第一条第一自走轨道, 所述撒料装置900沿所述第一自走轨道进入对应羊舍后通过喂 料箱下料口905在推料搅龙902作用下将饲料均匀投入所有地面料槽内, 根据置于所述喂料 箱底部的称重机构的反馈信号, 撒料控制器控制撒料装置900行进速度及推料搅龙902的转 速, 以保证该生长阶段的所有羊的采食量一致; 0062 步骤五, 当前羊舍撒料完毕后, 如果饲料还有剩余, 所。

41、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 装置900通过第二自走轨道400进入相同羊舍组的相邻羊舍进行撒料, 循环步骤五直到撒料 装置900中饲料没有剩余; 如果所述撒料装置900中饲料没有剩余, 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 述撒料装置900通过当前第一自走轨道返回饲料间100, 结束本生长阶段的饲喂, 转入下一 说 明 书 6/9 页 9 CN 108353793 A 9 生长阶段的饲喂重复步骤三步骤五。 0063 实施例1: 0064 按照养殖场的规模进行分群饲喂, 把羊群可分为5个生长阶段进行饲养, 将羊舍分 为5个羊舍组, 将每个生长阶段1200头肉羊分入四个相邻的羊舍; 0065 每个羊舍有300头肉羊,。

42、 每头肉羊每次消耗1.2kg饲料, 则每次每个生长阶段的 1200头肉羊每次需要消耗1440kg饲料, 每个羊舍需投入360kg饲料, 搅拌机构每次需搅拌 1440kg饲料, 饲料的容重为180kg/m3,则所以搅拌料箱601体积为8m3, 撒料装置900每次可投 放720kg饲料, 喂料箱901体积为4m3, 则每个阶段的小群所需饲料需要撒料装置9002次投 放; 0066 根据某一小群的生长阶段制定相应饲料的配方, 制作饲料的原料主要包括: 长 草类(干草、 秸秆、 麦草、 稻草、 谷草等)分批次投入; 青贮饲料类(通常是青贮玉米); 草 粉类(如花生秧粉、 大豆秸秆粉等); 副料类(如豆。

43、渣、 中药渣、 醋糟、 酒糟等); 混合精料 类; 饮用水, 将饲料原料按照先干后湿、 先粗料后精料, 先轻后重的原则加入进料槽501通 过进料传送带502传送至搅拌料箱601进行切割搅拌形成饲料, 同时通过加湿机构800调节 饲料的湿度; 每两周对湿度达标的饲料进行采样, 分别取搅拌料箱下部、 中部、 上部各一个 样品, 采用容重法及滨州筛法进行测定样品以评估饲料的均匀性, 根据对应小群饲料标准 检验下部、 中部、 上部的样品是否合格, 0067 容重计算公式如下; 0068 0069 其中: TMR为TMR饲料的比重, Kg/m3; M: 1L体积TMR饲料的重量。 比如某一生长阶段 的饲。

44、料容重为180kg/m3, 分别取搅拌料箱下部、 中部、 上部各一个样品, 采用容重法分别测 定三个样品的容重是否在合格范围内, 三个样品变异系数控制20以内。 0070 采用4分法分别取500g搅拌料箱下部、 中部、 上部各一个样品, 采用4层宾州饲料颗 粒分级筛法(滨州筛法)定量地评价全混合日粮(TMR)的饲料颗粒大小, 来帮助生产者改善 肉羊饲料营养。 测定混合后饲料样品在4层滨州筛中的比例, 肉羊推荐比例为(从上往下分 别为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4层): 第1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的1, 第2层饲料残留量占 饲料总量10, 第3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20, 第4层饲料残留量占。

45、饲料总量50; 如三 个样品都合格进行撒料; 如果不合格, 更换刀片或进行其他设备维护, 维护完毕后继续搅拌 直到所有样品合格开始撒料。 0071 将搅拌好的饲料通过搅拌机构的出料口604经过出料传送带701送入撒料装置900 的喂箱, 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轨道对准转换装置110转换至与该生长阶段所对应的第一条 第一自走轨道, 所述撒料装置900沿所述第一自走轨道进入对应羊舍后通过喂料箱下料口 905在推料搅龙902作用下将饲料均匀投入所有地面料槽内, 根据置于所述喂料箱底部的称 重机构的反馈信号, 撒料控制器控制撒料装置900行进速度及推料搅龙902的转速, 以保证 该生长阶段的所有羊的采。

46、食量一致; 0072 当前羊舍撒料完毕后, 如果饲料还有剩余, 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900 通过第二自走轨道400进入相同羊舍组的相邻羊舍进行撒料, 循环此步骤直到饲料无剩余; 如果所述撒料装置900中饲料没有剩余, 所述撒料控制器控制所述撒料装置900通过当前第 说 明 书 7/9 页 10 CN 108353793 A 10 一自走轨道返回饲料间100, 结束本生长阶段的饲喂, 转入下一生长阶段的饲喂重复制作并 搅拌饲料、 撒料等操作。 0073 实施例2: 0074 按照养殖场的规模进行分群饲喂, 把羊群可分为5个生长阶段进行饲养, 将羊舍分 为5个羊舍组, 将每个生长阶段12。

47、00头肉羊分入四个相邻的羊舍; 0075 每个羊舍有300头肉羊, 每头肉羊每次消耗1.2kg饲料, 则每次每个生长阶段的 1200头肉羊每次需要消耗1440kg饲料, 每个羊舍需投入360kg饲料, 搅拌机构每次需搅拌 1440kg饲料, 饲料的容重为180kg/m3,则所以搅拌料箱601体积为8m3, 撒料装置900每次可投 放720kg饲料, 喂料箱901体积为4m3, 则每个阶段的小群所需饲料需要撒料装置9002次投 放; 0076 根据某一小群的生长阶段制定相应饲料的配方, 制作饲料的原料主要包括: 长 草类(干草、 秸秆、 麦草、 稻草、 谷草等)分批次投入; 青贮饲料类(通常是青。

48、贮玉米); 草 粉类(如花生秧粉、 大豆秸秆粉等); 副料类(如豆渣、 中药渣、 醋糟、 酒糟等); 混合精料 类; 饮用水, 将饲料原料按照先干后湿、 先粗料后精料, 先轻后重的原则加入进料槽501通 过进料传送带502传送至搅拌料箱601进行切割搅拌形成饲料, 同时通过加湿机构800调节 饲料的湿度; 每三周对湿度达标的饲料进行采样, 分别取搅拌料箱下部、 中部、 上部各一个 样品, 采用容重法及滨州筛法进行测定样品以评估饲料的均匀性, 根据对应小群饲料标准 检验下部、 中部、 上部的样品是否合格, 0077 容重计算公式如下; 0078 0079 其中: TMR为TMR饲料的比重, Kg。

49、/m3; M: 1L体积TMR饲料的重量。 比如某一生长阶段 的饲料容重为180kg/m3, 分别取搅拌料箱下部、 中部、 上部各一个样品, 采用容重法分别测 定三个样品的容重是否在合格范围内, 三个样品变异系数控制20以内。 0080 采用4分法分别取500g搅拌料箱下部、 中部、 上部各一个样品, 采用4层宾州饲料颗 粒分级筛法(滨州筛法)定量地评价全混合日粮(TMR)的饲料颗粒大小, 来帮助生产者改善 肉羊饲料营养。 测定混合后饲料样品在4层滨州筛中的比例, 肉羊推荐比例为(从上往下分 别为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4层): 第1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的5, 第2层饲料残留量占 饲料总量15, 第3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30, 第4层饲料残留量占饲料总量60; 如三 个样品都合格进行撒料; 如果不合格, 更换刀片或进行其他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