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无菌隔离器内用人工饲料饲育蚕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蚕是人类开发利用最早和最成功的少数昆虫之一,我国是最早开发利用蚕的 国家,蚕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也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产业。家蚕生长周 期短、饲养容易、实验操作简单,是重要的经济和实验两用动物。但随着农村经 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迅猛崛起,农村劳动力大量转入工业、企业、城镇, 农业、工业污染和微粒子病日益严重,对蚕桑生产已构成很大的威胁。农村经济 的发展,蚕桑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下降,蚕桑生产对其它作物的比较效益降低,都 直接影响到蚕桑业的发展。现在,随着蚕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多种生物产品的开 发研究,家蚕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传统养蚕业的区域性、季节性制 约、家蚕抗自然灾害能力脆弱,以及分散落后的作坊生产模式,远不能满足现代 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栽桑与种粮及其它经济作物争地、争劳力的矛 盾电日益加大。
人工饲料养蚕是蚕业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技术革新,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育蚕 必先种桑,桑成饲蚕”的传统格局,使养蚕不受季节和地域限制,可随时随地地 提供家蚕,有利于养蚕合理布局,避免农药和氟化物中毒,有利于控制蚕病发生, 缓解栽桑与种粮及其他经济作物争地、争劳力的矛盾,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 低劳动强度。家蚕人工饲料由于营养丰富,水分含量高,加上饲育环境的较高温 湿度要求,极易造成饲料发霉变质,并引发蚕体虚弱和蚕病发生。普通蚕卵由于 实施催青,难免卵壳带菌,一旦蚁蚕孵化时啃食卵壳,会使蚕体带菌。所以无菌 蚁蚕的培育是保证人工饲料育蚕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我们开展了无菌隔离器 内用人工饲料无菌饲养蚕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无菌隔离器内用人工饲料无菌饲育蚕的方 法,该方法包括将点青期的蚕卵先在乙醇中浸泡,然后将蚕卵在甲醛溶液中浸泡, 处理后的蚕卵在无菌隔离器中培养直至孵化,得到无菌蚁蚕,以及收获蚁蚕并用 无菌人工饲料进一步饲育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优选将点青期的蚕卵先在75%乙醇中浸泡1分钟,然 后将蚕卵在4%甲醛溶液中浸泡8分钟。
本方法中所述的无菌隔离器优选是YDG透明塑料薄膜隔离器。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本发明无菌饲育方法中所使用的人工饲料, 人工饲料的组成为每1000克含有:干桑叶粉350克、豆粕粉400克、蔗糖50克、 玉米粉100克、无机盐混合物15克、柠檬酸20克、维生素C 14克、维生素B11克、维生素B2 2克、维生素B6 1克、维生素B12 1克、没食子酸4克、氯化胆 碱2克、琼脂40克,配制后加2500ml的水;其中无机盐混合物为从1000克无 机盐的混合物中取15克,其中1000克无机盐混合物的配方为:CaCO3 210.0克、 FePO44H2O 14.7克、MgSO4 90.0克、KCl 120.0克、KI 0.05克、NaF 0.57 克、CuSO4 5H2O 0.39克、MnSO4 0.20克、KAl(SO4)2 2H2O 0.09克、KH2PO4310.0克、NaCl 105.0克、Ca3(PO4)2 149.0克。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通过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家蚕在生产药品、疫苗、 诊断试剂或农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便于推广使用。
本发明在无菌隔离器内用人工饲料无菌蚕的饲育成功,向我们展现了诱人广 阔的应用前景:可在无菌或SPF车间内进行集约化、工业化生产无菌和SPF等 级的蚕;既节省劳力降低成本,又可提供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生产的等级蚕可直 接作实验动物使用,也可直接作生物发生器使用;可用无菌饲育的蚕生产药品、 疫苗、诊断试剂、农药等,也可用于生产中药材——僵蚕、虫草等。
蚕的生长速度极快,可用来生产优质动物蛋白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
可以全年工业化养蚕替代传统的季节性、地域性作坊生产模式。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隔离器内用人工饲料无菌饲育蚕的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将蚕卵分成普通饲育组和无菌饲育组,每组分成三批,进行对比饲养实验。
1)在隔离器内无菌饲育家蚕:
1、蚕种:陕西205×陕西206杂交种蚕,购自山西省蚕桑研究所。
2、隔离器:YDG透明塑料薄膜隔离器(100×60×60cm),购自中国医学 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主要由塑料薄膜室、高效过滤器和送风系统部分组成。 使用前检漏洗净,用4%的甲醛溶液喷雾灭菌,经12小时通风,吹干至无甲醛 气味后使用。
3、人工饲料配方及制作:
配制家蚕人工饲料(1000克):干桑叶粉350克、豆粕粉400克、蔗糖50 克、玉米粉100克、无机盐混合物15克、柠檬酸20克、维生素C 14克、维生 素B1 1克、维生素B2 2克、维生素B6 1克、维生素B12 1克、没食子酸4克、 氯化胆碱2克、琼脂40克,加水2500ml;其中无机盐混合物为从1000克无机 盐的混合物中取15克,其中1000克无机盐混合物的配方为:CaCO3 210.0克、 FePO4 4H2O 14.7克、MgSO4 90.0克、KCl 120.0克、KI 0.05克、NaF 0.57 克、CuSO4 5H2O 0.39克、MnSO4 0.20克、KAl(SO4)2 2H2O 0.09克、KH2PO4310.0克、NaCl 105.0克、Ca3(PO4)2 149.0克。
人工饲料充分混合均匀,装入保鲜袋内压成2cm厚,经121℃高压蒸气灭菌 后传入无菌隔离器。
4、饲育盘:白色硬质塑料34×27×4cm的盘子,附盖子,塑料盘洗净灭菌 后传入无菌隔离器。
5、蚕卵的处理:将蚕卵在25℃,湿度80%的条件下,孵化至胚胎点青期。 将点青期卵用纱布包裹,在75%乙醇溶液中浸1分钟,转入4%甲醛液浸8分钟, 最后经装有无水乙醇的灭菌液槽传入无菌隔离器内继续孵化。
6、收蚁:孵出蚁蚕的当天上午9时左右,用毛笔或鸡毛将蚁蚕扫落在塑料 盘内的饲料上。饲料压成2-3mm厚,成波浪形。
7、无菌蚕的饲育:饲育温度26±2℃,湿度75±5%,自然明暗交替。1-3 龄加2次饵料,除3次沙;4龄加2次饵料,除3次沙;5龄加3次饵料,除5 次沙。随蚕体的生长,要适时分箔,避免过分拥挤。
8、上蔟:熟蚕经检查后,移入方格蔟内结茧。
9、收茧:结茧后3天,可从方格蔟上取下蚕茧。约经14天,蚕蛾破茧而出。 雌雄蛾交配产卵,完成一世代交替。
2)用普通方法饲育家蚕:方法与无菌饲育方法相似,但整个饲育过程不使用无 菌隔离器,并且在点青期不用75%乙醇溶液和4%甲醛液对蚕卵处理。
3)将普通培养组和无菌培养组蚁蚕的疏毛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普通和无菌蚕组,24小时内的疏毛率都在94.0%以上, 两组见无明显差异。
表1普通方法组和无菌方法组中蚕24h内的疏毛率 疏毛率(%) 平均疏毛率(%) 1 2 3 普通组 94.0 93.0 95.0 94.0 无菌组 97.0 97.0 95.0 96.3
*每批100头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所述普通方法组和无菌方法组的蚕体增重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蚕体重递增显著,组间平均体重无明显差别。17和26日龄 出现体重显著差异是眠期不同所致,无菌蚕眠期滞后于普通蚕,这是由无菌蚕的 生理特征决定的。
表2普通方法组和无菌方法组中蚕的体重变化(g) 日龄(天) 4 7 10 14 17 20 23 26 29 普 通 组 1 2 3 3批平均值 0.054 0.054 0.054 0.054 0.014 0.016 0.014 0.015 0.029 0.032 0.031 0.031 0.0112 0.0117 0.0111 0.0113 0.187 0.267 0.246 0.240 0.505 0.482 0.480 0.489 0.73 0.90 0.75 0.79 1.92 2.44 1.97 2.11 2.56 2.97 2.95 2.83 无 菌 组 1 2 3 3批平均值 0.054 0.054 0.054 0.054 0.014 0.014 0.014 0.014 0.028 0.027 0.028 0.028 0.087 0.083 0.083 0.084 0.148 0.157 0.145 0.150 0.488 0.468 0.432 0.463 0.82 0.79 0.76 0.79 1.39 1.52 1.25 1.39 2.87 2.93 2.81 2.87
*稚蚕每批100头,壮蚕每批25头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所述普通方法组和无菌方法组的蚕的成活率和结蚕率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无菌方法组的蚕的成活率和结蚕率均比普通方 法组高,这是由于无菌蚕的生存环境优于普通蚕所致,组间无明显差异。
表3普通方法组和无菌方法组蚕的成活率、结茧率 组别 批 成活率(%) 结茧率(%) 普通组 1 2 3 3批平均值 88 88 84 86.7 92 96 100 96 无菌组 1 2 3 3批平均值 96 96 96 96 100 96 100 98.7
*每批25头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所述普通方法组和无菌方法组中蚕的茧重、蛹重、茧层重和茧层 率和蛹化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普通和无菌蚕的茧重、 蛹重、茧层重和茧层率和蛹化率无明显差异。
表4普通方法组和无菌方法组中蚕的蚕重、蛹重、蚕层重和茧层率和蛹化 率 组别 批 茧重(g) 蛹重(g) 茧层重(g) 茧层率(%) 蛹化率(%) 普通组 1 2 3 3批平均值 1.38 1.37 1.34 1.36 1.10 1.07 1.05 1.07 0.27 0.30 0.29 0.29 19.9 22.1 21.1 21.0 100 100 100 100 无菌组 1 2 3 3批平均值 1.52 1.72 1.56 1.60 1.18 1.42 1.20 1.27 0.33 0.30 0.36 0.33 21.7 17.4 23.1 20.7 100 80 90 90
*每批10个茧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所述普通方法组和无菌方法组中蚕的结茧日龄进行比较,结果见 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普通方法组的蚕虽比无菌方法组的蚕的结茧日龄缩短 1.6天,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别。
表5普通方法组和无菌方法组中蚕的结茧日龄(天) 组别 1 2 3 3批平均值 普通组 无菌组 31.2 (29-33) 32.5 (31-37) 30.6 (29-32) 32.8 (30-36) 31.3 (29-37) 32.4 (30-36) 31.0 32.6
*每批21-25头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已说明且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不打算将本发明 限制于具体的实施方式。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 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修改和改良,这些等价 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