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灭蜂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30328.4 (22)申请日 2015.12.10 A01M 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冯国迁 地址 102800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孙氏镇龙 街管区北叩村北街 262 号 (72)发明人 冯国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赵芳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灭蜂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蜂装置, 包括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安装有高压喷雾喷嘴, 所述支 撑杆的下部设置有高压气罐, 所述高压气罐和所 述高压喷雾喷嘴通过高压软管相连通。
2、, 所述高压 气罐用以盛放灭蜂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 通过采用压力喷雾装置, 将灭蜂剂装入到高压气 罐内, 然后利用压力喷射装置能够迅速的将灭蜂 剂扩散到空气中, 能够迅速、 高效的杀死黄蜂 ; 另 外, 该装置方便操作, 使用简单, 安全实用, 能够适 用于各种蜂窝所处的环境, 不会对蜂窝的载体造 成损坏。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378734 U 2016.07.13 CN 205378734 U 1.一种灭蜂装置, 包括支撑杆。
3、(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1)的上端安装有高压喷雾 喷嘴(6), 所述支撑杆(1)的下部设置有高压气罐, 所述高压气罐和所述高压喷雾喷嘴通过 高压软管相连通, 所述高压气罐用以盛放灭蜂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蜂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混合压力仓(5), 所述混合压力 仓(5)位于所述支撑杆(1)的上部; 所述混合压力仓(5)的上端与所述高压喷雾喷嘴(6)相连 通, 下端通过所述高压软管与所述高压气罐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气罐包括药罐(2)和压力罐 (3), 所述高压软管的上端与所述高压喷雾喷嘴(6)连接, 所述高压软管的下端通。
4、过三通阀 分出两个支管, 两个所述支管分别与所述药罐(2)和所述压力罐(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灭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1)为伸缩 杆, 且所述支撑杆(1)为中空的钢管, 所述软管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1)的底部设置有气罐容 纳腔, 所述高压气罐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1)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4), 所述控制开关(4)设置在所述高压软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喷雾喷嘴(6)与所述支撑杆 (。
5、1)之间设置有转向装置, 所述转向装置用以控制所述高压喷雾喷嘴(6)喷射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蜂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防护罩(7), 所述防护罩(7)设 置在所述高压喷雾喷嘴(6)与所述转向装置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1)的底部还设置有握持 部, 所述握持部上套设有防滑套。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1)的顶端还设置有蜂 刀, 所述蜂刀用以将蜂窝铲下; 所述灭蜂剂为触杀式灭蜂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78734 U 2 一种灭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
6、型属于灭蜂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灭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常生活中, 黄蜂袭击人类的事情经常发生, 我国是蜂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 统计显示, 在我国每年有近三千人收黄蜂的伤害, 有近百分之二十的人死亡, 尤其是在城县 的郊区或者农村, 此现象较为普遍, 另外, 每年家禽受害者不计其数。 蜂害严重影响了人们 的生产和生活, 给受害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尽管当 地政府和民众枳极应对, 终因缺少理想的器材而力不从心。 0003 在现代消防器材中, 用于灭杀黄蜂的装备有爬梯、 防蜂服和气雾杀虫剂, 消防部门 对低处的蜂巢或举火焚烧或举杆捣毁, 或。
7、先用杀虫剂灭杀而后摘除, 针对处于高处的蜂巢, 消防员只好穿上笨重的防蜂服, 借助梯子爬到高处进行冒险作业, 己造成多名消防战士牺 牲, 而针对更髙的蜂巢, 人们只有动用更笨重的火焰喷射器或高压水枪除害。 使用火器进行 灭蜂有一定的局限性。 针对木质屋顶、 林地或者草场等容易引发火灾, 所以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蜂装置, 采用压力 喷雾装置, 将灭蜂剂装入到高压气罐内, 然后利用压力喷射装置能够迅速的将灭蜂剂扩散 到空气中或者注入到蜂巢内, 能够迅速的杀死黄蜂; 另外, 该装置方便操作, 使用简单, 安全 实用, 能够适用。
8、于各种蜂窝所处的环境, 不会对蜂窝的载体造成损坏。 0005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灭蜂装置, 包括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上端 安装有高压喷雾喷嘴, 所述支撑杆的下部设置有高压气罐, 所述高压气罐和所述高压喷雾 喷嘴通过高压软管相连通, 所述高压气罐用以盛放灭蜂剂。 0006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还包括混合压力仓, 所述混合压力仓位于所 述支撑杆的上部; 所述混合压力仓的上端与所述高压喷雾喷嘴相连通, 下端通过所述高压 软管与所述高压气罐相连通。 0007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高压气罐包括药罐和压力罐, 所述高压 软管的上端与所述高压喷雾喷嘴连接,。
9、 所述高压软管的下端通过三通阀分出两个支管, 两 个所述支管分别与所述药罐和所述压力罐相连通。 0008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 且所述支撑杆为中空 的钢管, 所述软管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内。 0009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气罐容纳腔, 所述 高压气罐位于容纳腔内。 0010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所述控制开 关设置在所述高压软管上。 001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高压喷雾喷嘴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378734 U 3 转向装置,。
10、 所述转向装置用以控制所述高压喷雾喷嘴喷射的方向。 001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还包括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高压 喷雾喷嘴与所述转向装置之间。 0013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还设置有握持部, 所述握 持部上套设有防滑套。 0014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还设置有蜂刀, 所述蜂刀 用以将蜂窝铲下; 所述灭蜂剂为触杀式灭蜂剂。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支撑杆上设置高压喷雾喷嘴, 在高压气罐的作 用下能够迅速的将高压气罐中的灭蜂剂释放到空气中, 通过高压喷雾喷嘴能够使药剂快速 的笼罩蜂窝的四周及其周围。
11、的环境, 此时无论是蜂窝内的黄蜂还是蜂窝外的黄蜂都能被沾 染上灭蜂剂, 灭蜂剂使用触杀式高效灭蜂剂, 当 黄蜂触碰到药剂后就会丧失攻击能力, 从 而提高刹蜂的效率。 0016 在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混合压力仓, 能够将高压灭蜂剂进行充分混合, 从而提高药 效, 防止药物不均匀而影响刹蜂效果; 另外, 将高压气罐设置成药罐和压力罐, 能够根据需 要调节足够强的压力, 对高处的蜂窝进行灭蜂, 而且通过压力罐施加高压, 增大了灭蜂装置 的杀伤距离, 能够在较远的地方对蜂窝内的黄蜂进行杀灭, 防止黄蜂攻击操作者, 增加了安 全系数。 0017 将支撑杆设置成伸缩式的杆体, 一是能够方便使用者的操作, 延长。
12、支撑杆的辐射 距离; 二是方便收纳, 存放和移动都比较方便。 将支撑杆设置成中空的钢管, 能够方便高压 软管的布设, 从支撑杆内穿过, 使整个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的简便, 而且能够使整个装置使用 时更加的简洁。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灭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实用新型美方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 1、 支撑杆; 2、 药罐; 3、 压力罐; 4、 控制开关; 5、 混合压力仓; 6、 高压喷雾喷嘴; 7、 防护罩; 8、 高压气罐; 9、 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13、 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22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蜂装置, 包括支撑杆1, 所述支撑杆1的上端 安装有高压喷雾喷嘴6, 所述支撑杆1的下部设置有高压气罐8, 所述高压气罐8和所述高压 喷雾喷嘴通过高压软管相连通, 所述高压气罐8用以盛放灭蜂剂。 通过在支撑杆1上设置高 压喷雾喷嘴6, 在高压气罐8的作用下 能够迅速的将高压气罐8中的灭蜂剂释放到空气中, 通过高压喷。
14、雾喷嘴能够使药剂快速的笼罩蜂窝的四周及其周围的环境, 此时无论是蜂窝内 的黄蜂还是蜂窝外的黄蜂都能被沾染上灭蜂剂, 灭蜂剂使用触杀式高效灭蜂剂, 当黄蜂触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378734 U 4 碰到药剂后就会丧失攻击能力, 从而提高刹蜂的效率。 0023 还包括混合压力仓5, 所述混合压力仓5位于所述支撑杆1的上部; 所述混合压力仓 5的上端与所述高压喷雾喷嘴6相连通, 下端通过所述高压软管与所述高压气罐8相连通。 所 述高压气罐8包括药罐2和压力罐3, 所述高压软管的上端与所述高压喷雾喷嘴6连接, 所述 高压软管的下端通过三通阀分出两个支管, 两个所述支管分别与所述药。
15、罐2和所述压力罐3 相连通。 在支撑杆1的上部设置混合压力仓5, 能够将高压灭蜂剂进行充分混合, 从而提高药 效, 防止药物不均匀而影响刹蜂效果; 另外, 将高压气罐8设置成药罐2和压力罐3, 能够根据 需要调节足够强的压力, 对高处的蜂窝进行灭蜂, 而且通过压力罐3施加高压, 增大了灭蜂 装置的杀伤距离, 能够在较远的地方对蜂窝内的黄蜂进行杀灭, 防止黄蜂攻击操作者, 增加 了安全系数。 0024 所述支撑杆1为伸缩杆, 且所述支撑杆1为中空的钢管, 所述软管设置在所述支撑 杆1内。 所述支撑杆1的底部设置有气罐容纳腔, 所述高压气罐8位于容纳腔内。 将支撑杆1设 置成伸缩式的杆体, 一是能。
16、够方便使用者的操作, 延长支撑杆1的辐射距离; 二是方便收纳, 存放和移动都比较方便。 将支撑杆1设置成中空的钢管, 能够方便高压软管的布设, 从支撑 杆1内穿过, 使整个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的简便, 而且能够使整个装置使用时更加的简洁。 0025 所述支撑杆1上设置有控制开关4, 所述控制开关4设置在所述高压软管上, 能够控 制高压气罐8内的气体进入混合压力仓5, 同时高压气罐8上也有自带的控制阀, 控制开关4 只是在灭蜂的时候方便控制压力的大小。 0026 所述高压喷雾喷嘴6与所述支撑杆1之间设置有转向装置, 所述转向装置用以控制 所述高压喷雾喷嘴6喷射的方向。 由于在实际灭蜂的时候, 蜂窝会。
17、搭建在各种环境中, 根据 蜂窝的地理位置, 可以调节高压喷雾喷嘴6的喷射方向, 然后针对蜂窝的聚集地进行喷刹, 是整个装置使用更加的灵活。 0027 还包括防护罩7, 所述防护罩7设置在所述高压喷雾喷嘴6与所述转向装置之间, 通 过设置防护罩7能够防止黄蜂向操作者飞去, 攻击操作者, 另外防护罩7不局限于图1种所示 的情形, 也可以设置成网罩, 将蜂窝罩起来之后集中喷射杀死。 0028 如图2所述支撑杆1的底部还设置有握持部9, 所述握持部9上套设有防滑套, 能够 方便人们的操作, 方便握持。 0029 所述支撑杆1的顶端还设置有蜂刀, 所述蜂刀用以将蜂窝铲下; 所述灭蜂剂为触杀 式灭蜂剂, 。
18、将蜂杀死后可以之间使用灭蜂装置上的蜂刀将蜂窝取下, 更加的方便实用。 0030 本实用新型中灭蜂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为: 选取触杀性灭蜂剂, 可以是敌敌畏等 剧毒性杀虫药物, 进行配兑, 然后将配好后的药剂放入到高压气罐8内, 然后对气罐进行加 压封闭, 连接到高压软管上, 然后通过支撑杆1将高压喷雾喷嘴6举到蜂窝所在的位置附近, 使高压喷雾喷嘴6对准蜂窝, 打开控制开关4进行喷射, 喷射时可以以蜂窝为中心晃动高压 喷雾喷嘴6, 即可经黄蜂全部杀死。 0031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37873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378734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