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储存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肥储存棒.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6684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3.23 CN 201766841 U *CN201766841U* (21)申请号 201020206024.X (22)申请日 2010.05.24 A01C 21/00(2006.01) A01G 2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马钧 地址 650205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龙头街云 南省农科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专利权人 周昆华 (72)发明人 马钧 周昆华 (54) 实用新型名称 水肥储存棒 (57) 摘要 一种水肥储存棒, 呈圆柱形, 棒体由有机肥 层、 长效缓释肥层和保水剂层三个基础单元构。
2、成。 使用时用打孔器在树苗根部附近区域打孔, 将水 肥储存棒安插在其中, 棒内的保水剂可提高水分 的储存量, 养分可以长期供给树木, 有利于树苗生 长, 提高树苗的成活率。由于基质呈棒状结构, 适 合于工厂化生产、 便于运输和携带。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 CN 201766841 U1/1 页 2 1.水肥储存棒, 呈圆柱形, 特征在于 : 棒体由有机肥层(1)、 长效缓释肥层(3)和保水剂 层 (2) 三个基础单元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储存棒, 其特征在于 : 保水剂。
3、层(2)位于有机肥层(1)和 长效缓释肥层 (3) 中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766841 U1/1 页 3 水肥储存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种植业中使用的肥料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水肥储存棒, 特别适合于山 坡上植树造林时使用。 背景技术 0002 在植树造林工作中, 经常给种植的幼苗浇水和施肥, 是提高幼苗成活率的关键。 然 而, 在一些远离水源的地方, 植物在栽种以后, 浇水和施肥工作很难进行, 植树工作只能选 择在雨季到来前进行, 种植时先打塘, 在塘内种植树苗, 在幼苗根部附近进行一次施肥, 之 后, 幼苗的成长完全任其自然。 这样的种植方式, 树苗的成活率较低。
4、, 若遇到干旱天气, 只要 连续一个星期不下雨, 幼苗就难以成活 ; 若遇到多雨天气, 苗塘内长期积水, 幼苗容易因糟 根而死亡。特别是在山区的植树造林工作中, 在山坡地段植树, 不仅开挖苗塘费时费力, 而 且容易被雨水冲毁, 造成水土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户外种植工作中, 存在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 提供一种水肥储存 棒, 安插在植物的根部附近, 以保障种植的植物有充足的水肥供给, 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该 技术方案如下 : 0004 一种水肥储存棒, 呈圆柱形, 棒体由有机肥层、 长效缓释肥层和保水剂层三个基础 单元构成 ; 保水剂层位于有机肥层和长效缓释肥层中间。 00。
5、05 水肥储存棒可用机械压制成一个固定的棒形, 在植树过程中, 当树苗栽好后, 先用 打孔器在树苗根系附近区域打孔, 将水肥储存棒安插在其中, 遇到雨天, 水肥储存棒就会将 水份储存起来, 遇到干旱天气, 储存棒就会缓慢将水份供给树苗, 棒内的肥料也会随水份缓 慢释放, 确保植物生长对水肥的需要, 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基质呈棒状结构, 运输和携带很 方便。 0006 采用本技术, 由于水肥储存棒是用打孔器开孔后插入地下, 因而, 可以大大减小山 区植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水肥流失情况 ; 因储存棒具有的保水保肥作用, 在种植过程中, 可 大大减少打塘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实施例 : 如图 1 所示, 一种水肥储存棒, 棒体上包含有机肥层 1、 长效缓释肥层 3 和 保水剂层 2 三个基础单元, 保水剂层 2 位于有机肥层 1 和长效缓释肥层 3 中间。 说 明 书 CN 201766841 U1/1 页 4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