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拉耧.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7016228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6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34812.4

申请日:

20151214

公开号:

CN205284055U

公开日:

2016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B35/26

主分类号:

A01B35/26

申请人:

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杨兵

地址:

734000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上堡村

优先权:

CN201521034812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吴开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拉耧,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呈矩形框架的耧车架体、耧车扶手以及耧铲,所述耧车扶手固定连接所述耧车架体,所述耧铲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耧铲沿所述耧车架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组所述耧铲包括多个耧铲主体,所述多个耧铲主体沿所述耧车架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耧铲主体包括连接杆以及铲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耧车架体,其另一端连接所述铲头;所述铲头的底面与所述连接杆的轴线的夹角为70°-80°。该新型拉耧能够提高劳动效率,土壤的疏松程度高,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透热性,使土壤工作层达到上松下实、上干下湿的目的,起到一定的后期土壤保墒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拉耧,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框架的耧车架体、耧车扶手以及耧铲,所述耧车扶手固定连接所述耧车架体,其中:所述耧铲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耧铲沿所述耧车架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组所述耧铲包括多个耧铲主体,所述多个耧铲主体沿所述耧车架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耧铲主体包括连接杆以及铲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耧车架体,其另一端连接所述铲头;所述铲头的与地面相接触的面与所述连接杆的轴线的夹角为7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拉耧,其特征在于,所述耧铲包括第一组耧铲以及第二组耧铲,所述第一组耧铲位于所述拉耧行进方向的前端,所述第二组耧铲位于所述拉耧行进方向的后端;所述第一组耧铲的铲头的底面为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弧面沿朝向所述拉耧的行进方向凸出;所述第二组耧铲的铲头的底面为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沿朝向所述拉耧的行进方向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拉耧,其特征在于,所述耧铲主体还包括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组耧铲的铲头的工作面为第三弧面,所述第三弧面的凸出方向与所述第二弧面的凸出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拉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面的弧度为25°-3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拉耧,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拉耧还包括辅助轮组,所述辅助轮组包括两个辅助轮主体,所述两个辅助轮主体分别与所述耧车架体相连接,且两个所述辅助轮主体位于所述耧车架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辅助轮主体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耧车架体的长度侧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拉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主体与所述耧车架体滑动连接,所述辅助轮主体可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耧车架体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拉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主体通过螺杆与所述耧车架体螺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拉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主体包括轮子、支撑轴以及转轴,所述轮子为中空的圆柱形状,所述支撑轴设置有多根,所述多根支撑轴沿所述轮子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多根所述支撑轴位于所述轮子围成的空腔内,多根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多根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轮子的内壁;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其另一端螺接于所述耧车架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拉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其另一端连接所述耧车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拉耧,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拉耧还包括回收篓,所述回收篓位于所述耧车架体的顶部,且所述回收篓可拆卸连接所述耧车架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拉耧。

背景技术

玉米,在西北地区有大面积栽培,由于光照充足,积温高,产量高,玉米单作及各种间作面积逐年扩大,用于玉米制种面积大,使玉米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很多地区玉米栽培面积约在几百万亩;同时,近年劳动力成本上涨,日工资已近100元,导致玉米栽培后整地时挖除根茬费时费工,加之费膜的捡拾也是同样费时费工且清除率较低,不但增加了劳动力投入,也亩均降低经济效益200元左右,且对土壤造成了相当大的污染。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玉米种植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玉米种植面积增大,玉米收割后,整地时需要投入的劳动力增加,现有技术的拉耧使用时,犁头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整地的效果差且工作效率低,增加了成本;

其二、耕地的清理效果差,导致耕地的土壤受到一定的污染,不便于后续的种植,降低了后续种植的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拉耧,以改善现有技术的拉耧使用过程中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导致工作效率低、增加了劳动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拉耧,包括呈矩形框架的耧车架体、耧车扶手以及耧铲,所述耧车扶手固定连接所述耧车架体,其中:

所述耧铲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耧铲沿所述耧车架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组所述耧铲包括多个耧铲主体,所述多个耧铲主体沿所述耧车架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耧铲主体包括连接杆以及铲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耧车架体,其另一端连接所述铲头;所述铲头的与地面相接触的面与所述连接杆的轴线的夹角为70°-80°。

优选的,所述耧铲包括第一组耧铲以及第二组耧铲,所述第一组耧铲位于所述拉耧行进方向的前端,所述第二组耧铲位于所述拉耧行进方向的后端;所述第一组耧铲的铲头的底面为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弧面沿朝向所述拉耧的行进方向凸出;所述第二组耧铲的铲头的底面为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沿朝向所述拉耧的行进方向凸出。

优选的,所述耧铲主体还包括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组耧铲的铲头的工作面为第三弧面,所述第三弧面的凸出方向与所述第二弧面的凸出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三弧面的弧度为25°-35°。

优选的,所述新型拉耧还包括辅助轮组,所述辅助轮组包括两个辅助轮主体,所述两个辅助轮主体分别与所述耧车架体相连接,且两个所述辅助轮主体位于所述耧车架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辅助轮主体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耧车架体的长度侧边。

优选的,所述辅助轮主体与所述耧车架体滑动连接,所述辅助轮主体可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耧车架体滑动。

优选的,所述辅助轮主体通过螺杆与所述耧车架体螺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轮主体包括轮子、支撑轴以及转轴,所述轮子为中空的圆柱形状,所述支撑轴设置有多根,所述多根支撑轴沿所述轮子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多根所述支撑轴位于所述轮子围成的空腔内,多根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多根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轮子的内壁;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其另一端螺接于所述耧车架体。

优选的,还包括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其另一端连接所述耧车架体。

优选的,所述新型拉耧还包括回收篓,所述回收篓位于所述耧车架体的顶部,且所述回收篓可拆卸连接所述耧车架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拉耧,该新型拉耧的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同时,该新型拉耧能够提高劳动效率,土壤的疏松程度高,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透热性,使土壤工作层达到上松下实、上干下湿的目的,起到一定的后期土壤保墒作用,为下一轮耕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如下:

该新型拉耧包括两组耧铲,两组耧铲间隔设置,拉耧工作时,能够对土壤进行多次的翻土动作,保证土壤的疏松度,土壤疏松,土壤的透气性好,透热性好,土壤的质量不易下降。同时,耧铲包括铲头以及连接杆,通过连接杆将铲头与耧车架体相连接,铲头工作时土壤不易黏在耧车架体上,且不易堵塞在耧车架体与铲头之间,便于拉耧工作时的移动;通过将铲头安装于连接杆上,再将连接杆安装于耧车架体上,便于铲头的安装。铲头与连接杆的轴线具有夹角,夹角为70°-80°,即铲头在工作时,铲头与地面的角度为10°-20°,增大了铲头工作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铲头工作时的工作面更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铲头工作时接触面积大,且设置有两组耧铲,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拉耧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拉耧的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拉耧的实施例三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拉耧的实施例四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汇总:

耧车架体100,耧车扶手200,铲头300,连接杆400,第一组耧铲500,第二组耧铲600,

第一弧面101,第二弧面102,

辅助轮主体201,螺杆202,轮子203,转轴204,支撑轴205,

加固杆301,回收篓302。

具体实施方式

玉米是较为常见的农作物,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对玉米地清理要求以及清理速度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玉米地在清理时,由于耧车的结构限制,玉米地的清理效率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劳动成本,且清理的效果差,导致土壤的质量下降,不利于玉米地下次播种玉米,降低了经济效益。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设计了一种新型拉耧,该拉耧的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同时,该拉耧工作时,铲头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清理效率高,且土壤的翻土程度高,土壤的质量不易变差,便于后续的种植。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拉耧,包括呈矩形框架的耧车架体100、耧车扶手200以及耧铲,所述耧车扶手200固定连接所述耧车架体100,耧车架体100设计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在清理玉米地的过程中,不易被杂质堵塞,清理速度不易被影响,减少了清理拉耧的次数,增加了玉米地的清理速度。同时,设计为框架结构,减轻了整体的重量,便于拉动,拉动时消耗的能源少,节省了成本。耧车架体100包括四根骨架,即两根相对设置的宽度方向的杆以及两根相对设置的长度方向的杆,相邻的杆相连接构成矩形框,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连接结构牢固可靠。将耧车架体100设计为矩形框结构,便于耧铲的安装,两组耧铲分别安装在两个长度方向的杆上,耧车架体100受力均匀,使用过程中不易侧倒,使用安全可靠。

所述耧铲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耧铲沿所述耧车架体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组所述耧铲包括多个耧铲主体,所述多个耧铲主体沿所述耧车架体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耧铲架体的宽度方向为平行于所述拉耧的行进方向,所述耧铲架体的长度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拉耧的行进方向,且所述宽度方向以及所述长度方向位于所述耧车架体100形成的矩形框架所在的平面内;两组耧铲共同作用,土壤的翻土效果好,土壤中的玉米根茬清除更加干净,翻土过程中,土壤的疏松度越松,玉米根茬的清理更加方便,再次进行玉米播种时,土壤清理的工作量减少,减少了劳动量,便于播种。土壤的翻土效果好,增加土壤透气性、透热性,又能及时切断毛细管,具有提升土壤水分的作用,使土壤耕作层达到上松下实、上干下湿的目的,起到一定的后期土壤保墒作用,且能有效减少秋季杂草对土壤养分的无效消耗,减少下一轮耕作的田间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所述耧铲主体包括连接杆400以及铲头300,所述连接杆400的一端连接所述耧车架体100,其另一端连接所述铲头300;所述铲头300的底面与所述连接杆400的轴线的夹角为70°-80°,其中,所述铲头300的底面为所述拉耧工作时与地面相接触的面。为了便于铲头300的清理工作,优选设置为,所述连接杆400垂直于所述耧车架体100所在的平面,该平面为耧车架体100围成的矩形框所在的平面。实际加工时,连接杆400上设置有外螺纹,耧车架体100上设置螺纹孔,连接杆400螺接于螺纹孔内,耧铲的安装方便,制造方便,便于耧铲的更换和维修。同时,按需调整连接杆400的长度,进而实现了调整铲头300工作时的高度,满足不同的拖拉机或者其他机器的拖带,使用范围广。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连接杆400与耧车架体100的连接牢固性,优选设置为,所述连接杆400与所述耧车架体100采用插销固定连接,能够限制连接杆400的转动,耧车工作时,铲头300不易晃动,便于清理。

耧铲的铲头300与连接杆400的夹角为70°-80°,即铲头300在工作时,铲头300与地面的角度为10°-20°,增大了铲头300工作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铲头300工作时的工作面更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优选设置为,铲头300与连接杆400的轴线的夹角为75读,即铲头300工作时与地面的角度为15°,接触面积大,移动时阻尼力,便于清理。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耧铲包括第一组耧铲500以及第二组耧铲600,所述第一组耧铲500位于所述拉耧行进方向的前端,所述第二组耧铲600位于所述拉耧行进方向的后端;所述第一组耧铲500的铲头300的底面为第一弧面101,所述第一弧面101沿朝向所述拉耧的行进方向凸出;所述第二组耧铲600的铲头300的底面为第二弧面102,所述第二弧面102沿朝向所述拉耧的行进方向凸出。耧车工作时,铲头300的底面与地面接触,将底面设计为外凸的弧面结构,移动时,铲头300受到的阻力小,翻土的深度增加,提高了翻土的疏松度,翻土效果好。具体加工时,铲头300的底面由中间向两侧呈圆弧延伸,便于加工,且翻土效果更好。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耧铲主体还包括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耧铲的铲头300的工作面为第三弧面,所述第三弧面的凸出方向与所述第二弧面102的凸出方向相反。在进行翻土时,第二耧铲的铲头300将土壤向两侧进行翻土,泥土不易残留在铲头300上,不易堵塞铲头300,便于翻土过程中耧车的移动。土壤在翻土过程中,玉米根茬上的泥土被翻开,第一耧铲在进一步清理过程中,没有泥土的阻挡,清除更加方便。

该实施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三弧面的弧度为25°-35°,优选设置为第三弧面的弧度为30度,泥土翻开的距离不会太大,翻土完毕后,土壤不会留有较大的沟槽,便于后续玉米的种植。实际操作时,泥土翻开的距离过小,土壤的翻土达不到要求,需要进行重复作业,因此,选择30°,较为合适。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新型拉耧,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一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一已经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不重复描述。具体如下:

所述新型拉耧还包括辅助轮组,所述辅助轮组包括两个辅助轮主体201,所述两个辅助轮主体201分别与所述耧车架体100相连接,且两个所述辅助轮主体201位于所述耧车架体1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辅助轮主体201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耧车架体100的长度侧边。在玉米根茬清理过程中,第二耧铲进行一次清理,然后,在辅助轮的作用下,对翻过的土壤进行一定的压实,然后在再第一耧铲的作用下进行翻土,具有将泥土均匀翻起且多次进行翻土的作用,便于对泥土中的残留的杂质进行清理,且泥土的翻土更加均匀,颗粒更小,便于后续的种植。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辅助轮主体201与所述耧车架体100滑动连接,所述辅助轮主体201可沿所述连接杆400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耧车架体100滑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辅助轮主体201与地面的距离,进而调整辅助轮主体201压紧在地面的力,适合不同土壤的翻土工作,适用性强,使用灵活。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辅助轮主体201通过螺杆202与所述耧车架体100螺接,螺接的方式简单可靠,便于调整,同时,螺杆202在拧动过程中会将落入螺纹孔的泥土挤出,不会影响螺杆202的正常拧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对螺杆202进行保养工作,增加其使用寿命。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辅助轮主体201包括轮子203、支撑轴205以及转轴204,所述轮子203为中空的圆柱形状,所述支撑轴205设置有多根,所述多根支撑轴205沿所述轮子203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多根所述支撑轴205位于所述轮子203围成的空腔内,多根所述支撑轴205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转轴204转动连接,多根所述支撑轴20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轮子203的内壁;所述螺杆202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204,其另一端螺接于所述耧车架体100。辅助轮主体201的结构简单,轮子203呈中空的结构,泥土进入轮子203内后便于清理;轮子203的重量轻,转动更加方便。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新型拉耧,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二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二已经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不重复描述。具体如下:

所述新型拉耧还包括加固杆301,所述加固杆301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400,其另一端连接所述耧车架体100,在拉耧运行过程中,由于铲头300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铲头300与连接杆400受到的阻力大,铲头300将阻力通过连接杆400传递到耧铲架体上,连接杆400与耧车架体100连接位置易出现折弯或者断裂的情况,进而影响耧车的正常使用,因此,连接杆400与耧车架体100之间设置有加固杆301,增加了连接杆400的使用寿命,进而增加了整个耧车的使用寿命。连接杆400为螺纹钢,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新型拉耧,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三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三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三已经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不重复描述。具体如下:

所述新型耧车还包括回收篓302,所述回收篓302位于所述耧车架体100的顶部,且所述回收篓302可拆卸连接所述耧车架体100,在清理玉米地过程中,玉米地覆盖的薄膜同时进行回收,设置有回收篓302,便于将回收后的薄膜集中起来,便于收集与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新型拉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型拉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型拉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拉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拉耧.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34812.4 (22)申请日 2015.12.14 A01B 35/26(2006.01) (73)专利权人 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 734000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上 堡村 (72)发明人 杨兵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371 代理人 吴开磊 (54) 实用新型名称 新型拉耧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拉耧, 属于农业 设备技术领域, 包括呈矩形框架的耧车架体、 耧车 扶手以及耧铲, 所述耧车扶手固定连接所述耧车 架体, 所述耧铲设置有两组, 。

2、两组所述耧铲沿所述 耧车架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每组所述耧铲包 括多个耧铲主体, 所述多个耧铲主体沿所述耧车 架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 所述耧铲主体包括连 接杆以及铲头,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耧车 架体, 其另一端连接所述铲头 ; 所述铲头的底面 与所述连接杆的轴线的夹角为 70 -80。该新 型拉耧能够提高劳动效率, 土壤的疏松程度高, 增 加了土壤的透气性、 透热性, 使土壤工作层达到上 松下实、 上干下湿的目的, 起到一定的后期土壤保 墒作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2052。

3、84055 U 2016.06.08 CN 205284055 U 1.一种新型拉耧, 其特征在于, 包括呈矩形框架的耧车架体、 耧车扶手以及耧铲, 所述 耧车扶手固定连接所述耧车架体, 其中: 所述耧铲设置有两组, 两组所述耧铲沿所述耧车架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每组所述 耧铲包括多个耧铲主体, 所述多个耧铲主体沿所述耧车架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耧铲主体包括连接杆以及铲头,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耧车架体, 其另一端 连接所述铲头; 所述铲头的与地面相接触的面与所述连接杆的轴线的夹角为70 -8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拉耧,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耧铲包括第一组耧铲以及第二组。

4、 耧铲, 所述第一组耧铲位于所述拉耧行进方向的前端, 所述第二组耧铲位于所述拉耧行进 方向的后端; 所述第一组耧铲的铲头的底面为第一弧面, 所述第一弧面沿朝向所述拉耧的 行进方向凸出; 所述第二组耧铲的铲头的底面为第二弧面, 所述第二弧面沿朝向所述拉耧 的行进方向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拉耧,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耧铲主体还包括工作面, 所述工 作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组耧铲的铲头的工作面为第三弧面, 所述第三弧面的 凸出方向与所述第二弧面的凸出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拉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弧面的弧度为25 -35 。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

5、述的新型拉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型拉耧还包括辅助轮 组, 所述辅助轮组包括两个辅助轮主体, 所述两个辅助轮主体分别与所述耧车架体相连接, 且两个所述辅助轮主体位于所述耧车架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辅助轮主体的轴线平行 于所述耧车架体的长度侧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拉耧,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轮主体与所述耧车架体滑动 连接, 所述辅助轮主体可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耧车架体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拉耧,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轮主体通过螺杆与所述耧车 架体螺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拉耧,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轮主体包括轮子、 支撑轴以 及转轴, 。

6、所述轮子为中空的圆柱形状, 所述支撑轴设置有多根, 所述多根支撑轴沿所述轮子 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多根所述支撑轴位于所述轮子围成的空腔内, 多根所述支撑轴的一 端连接且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多根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轮子的内壁; 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 其另一端螺接于所述耧车架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拉耧,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加固杆, 所述加固杆的一端连 接所述连接杆, 其另一端连接所述耧车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拉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型拉耧还包括回收篓, 所述回 收篓位于所述耧车架体的顶部, 且所述回收篓可拆卸连接所述耧车架体。 权 利 要。

7、 求 书 1/1 页 2 CN 205284055 U 2 新型拉耧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新型拉耧。 背景技术 0002 玉米, 在西北地区有大面积栽培, 由于光照充足, 积温高, 产量高, 玉米单作及各种 间作面积逐年扩大, 用于玉米制种面积大, 使玉米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 很多地区玉米栽培 面积约在几百万亩; 同时, 近年劳动力成本上涨, 日工资已近100元, 导致玉米栽培后整地时 挖除根茬费时费工, 加之费膜的捡拾也是同样费时费工且清除率较低, 不但增加了劳动力 投入, 也亩均降低经济效益200元左右, 且对土壤造成了相当大的污染。 。

8、0003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 现有技术中的玉米种植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 其一、 玉米种植面积增大, 玉米收割后, 整地时需要投入的劳动力增加, 现有技术 的拉耧使用时, 犁头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 整地的效果差且工作效率低, 增加了成本; 0005 其二、 耕地的清理效果差, 导致耕地的土壤受到一定的污染, 不便于后续的种植, 降低了后续种植的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拉耧, 以改善现有技术的拉耧使用过程中与 地面的接触面积小导致工作效率低、 增加了劳动成本的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8 基于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

9、了一种新型拉耧, 包括呈矩形框架的耧车架体、 耧 车扶手以及耧铲, 所述耧车扶手固定连接所述耧车架体, 其中: 0009 所述耧铲设置有两组, 两组所述耧铲沿所述耧车架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每组 所述耧铲包括多个耧铲主体, 所述多个耧铲主体沿所述耧车架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0 所述耧铲主体包括连接杆以及铲头,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耧车架体, 其另 一端连接所述铲头; 所述铲头的与地面相接触的面与所述连接杆的轴线的夹角为70 -80 。 0011 优选的, 所述耧铲包括第一组耧铲以及第二组耧铲, 所述第一组耧铲位于所述拉 耧行进方向的前端, 所述第二组耧铲位于所述拉耧行进方向的后端。

10、; 所述第一组耧铲的铲 头的底面为第一弧面, 所述第一弧面沿朝向所述拉耧的行进方向凸出; 所述第二组耧铲的 铲头的底面为第二弧面, 所述第二弧面沿朝向所述拉耧的行进方向凸出。 0012 优选的, 所述耧铲主体还包括工作面, 所述工作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 组耧铲的铲头的工作面为第三弧面, 所述第三弧面的凸出方向与所述第二弧面的凸出方向 相反。 0013 优选的, 所述第三弧面的弧度为25 -35 。 0014 优选的, 所述新型拉耧还包括辅助轮组, 所述辅助轮组包括两个辅助轮主体, 所述 两个辅助轮主体分别与所述耧车架体相连接, 且两个所述辅助轮主体位于所述耧车架体的 长度方向的两侧。

11、, 所述辅助轮主体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耧车架体的长度侧边。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05284055 U 3 0015 优选的, 所述辅助轮主体与所述耧车架体滑动连接, 所述辅助轮主体可沿所述连 接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耧车架体滑动。 0016 优选的, 所述辅助轮主体通过螺杆与所述耧车架体螺接。 0017 优选的, 所述辅助轮主体包括轮子、 支撑轴以及转轴, 所述轮子为中空的圆柱形 状, 所述支撑轴设置有多根, 所述多根支撑轴沿所述轮子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多根所述支 撑轴位于所述轮子围成的空腔内, 多根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多 根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

12、所述轮子的内壁; 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 其 另一端螺接于所述耧车架体。 0018 优选的, 还包括加固杆, 所述加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 其另一端连接所述耧 车架体。 0019 优选的, 所述新型拉耧还包括回收篓, 所述回收篓位于所述耧车架体的顶部, 且所 述回收篓可拆卸连接所述耧车架体。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拉耧, 该新型拉耧的结构简单合理, 加工制 造方便, 制造成本低, 同时, 该新型拉耧能够提高劳动效率, 土壤的疏松程度高, 增加了土壤 的透气性、 透热性, 使土壤工作层达到上松下实、 上干下湿的目的, 起到一定。

13、的后期土壤保 墒作用, 为下一轮耕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如下: 0022 该新型拉耧包括两组耧铲, 两组耧铲间隔设置, 拉耧工作时, 能够对土壤进行多次 的翻土动作, 保证土壤的疏松度, 土壤疏松, 土壤的透气性好, 透热性好, 土壤的质量不易下 降。 同时, 耧铲包括铲头以及连接杆, 通过连接杆将铲头与耧车架体相连接, 铲头工作时土 壤不易黏在耧车架体上, 且不易堵塞在耧车架体与铲头之间, 便于拉耧工作时的移动; 通过 将铲头安装于连接杆上, 再将连接杆安装于耧车架体上, 便于铲头的安装。 铲头与连接杆的 轴线具有夹角, 夹角为70 -80 , 即铲头在工作时, 铲头与地面。

14、的角度为10 -20 , 增大了铲 头工作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铲头工作时的工作面更大, 提高了工作效率。 铲头工作时接触 面积大, 且设置有两组耧铲,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劳动成本, 增加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应当理解, 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 因此不应被 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拉耧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0025 图2为本实。

15、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拉耧的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拉耧的实施例三的结构图; 0027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拉耧的实施例四的结构图。 0028 附图标记汇总: 0029 耧车架体100, 耧车扶手200, 铲头300, 连接杆400, 第一组耧铲500, 第二组耧铲 600, 0030 第一弧面101, 第二弧面102,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205284055 U 4 0031 辅助轮主体201, 螺杆202, 轮子203, 转轴204, 支撑轴205, 0032 加固杆301, 回收篓302。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玉米是较为常见的农作物, 随。

16、着种植面积的扩大, 对玉米地清理要求以及清理速 度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玉米地在清理时, 由于耧车的结构限制, 玉米地的清理效率低, 需要 大量的人力物力, 增加了劳动成本, 且清理的效果差, 导致土壤的质量下降, 不利于玉米地 下次播种玉米, 降低了经济效益。 0034 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设计了一种新型拉耧, 该拉耧的结构简单合理, 加工 制造方便, 制造成本低; 同时, 该拉耧工作时, 铲头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 清理效率高, 且土 壤的翻土程度高, 土壤的质量不易变差, 便于后续的种植。 0035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

17、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 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 以下对在附 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 围。 0036 应注意到: 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 因此, 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

18、定义, 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宽 度” 、“厚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内” 、“外” 、“顺 时针” 、“逆时针”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 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8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

19、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 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9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 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 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

20、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0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上” 或之 “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 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 、“上方” 和 “上面” 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205284055 U 5 征在第二特征 “之下” 、“下方” 和 “下面” 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

21、方, 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1 实施例一 0042 请参阅图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拉耧, 包括呈矩形框架的耧车架体100、 耧车 扶手200以及耧铲, 所述耧车扶手200固定连接所述耧车架体100, 耧车架体100设计为矩形 框架结构, 结构简单, 便于加工, 在清理玉米地的过程中, 不易被杂质堵塞, 清理速度不易被 影响, 减少了清理拉耧的次数, 增加了玉米地的清理速度。 同时, 设计为框架结构, 减轻了整 体的重量, 便于拉动, 拉动 时消耗的能源少, 节省了成本。 耧车架体100包括四根骨架, 即两 根相对设置的宽度方向的杆以及两根相对设置的长度方向的杆。

22、, 相邻的杆相连接构成矩形 框, 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连接结构牢固可靠。 将耧车架体100设计为矩形框结构, 便于 耧铲的安装, 两组耧铲分别安装在两个长度方向的杆上, 耧车架体100受力均匀, 使用过程 中不易侧倒, 使用安全可靠。 0043 所述耧铲设置有两组, 两组所述耧铲沿所述耧车架体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每 组所述耧铲包括多个耧铲主体, 所述多个耧铲主体沿所述耧车架体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 置, 其中, 所述耧铲架体的宽度方向为平行于所述拉耧的行进方向, 所述耧铲架体的长度方 向为垂直于所述拉耧的行进方向, 且所述宽度方向以及所述长度方向位于所述耧车架体 100形成的矩形。

23、框架所在的平面内; 两组耧铲共同作用, 土壤的翻土效果好, 土壤中的玉米 根茬清除更加干净, 翻土过程中, 土壤的疏松度越松, 玉米根茬的清理更加方便, 再次进行 玉米播种时, 土壤清理的工作量减少, 减少了劳动量, 便于播种。 土壤的翻土效果好, 增加土 壤透气性、 透热性, 又能及时切断毛细管, 具有提升土壤水分的作用, 使土壤耕作层达到上 松下实、 上干下湿的目的, 起到一定的后期土壤保墒作用, 且能有效减少秋季杂草对土壤养 分的无效消耗, 减少下一轮耕作的田间投入, 提高经济效益。 0044 所述耧铲主体包括连接杆400以及铲头300, 所述连接杆400的一端连接所述耧车 架体100,。

24、 其另一端连接所述铲头300; 所述铲头300的底面与所述连接杆400的轴线的夹角 为70 -80 , 其中, 所述铲头300的底面为所述拉耧工作时与地面相接触的面。 为了便于铲头 300的清理工作, 优选设置为, 所述连接杆400垂直于所述 耧车架体100所在的平面, 该平面 为耧车架体100围成的矩形框所在的平面。 实际加工时, 连接杆400上设置有外螺纹, 耧车架 体100上设置螺纹孔, 连接杆400螺接于螺纹孔内, 耧铲的安装方便, 制造方便, 便于耧铲的 更换和维修。 同时, 按需调整连接杆400的长度, 进而实现了调整铲头300工作时的高度, 满 足不同的拖拉机或者其他机器的拖带,。

25、 使用范围广。 进一步的, 为了提高连接杆400与耧车 架体100的连接牢固性, 优选设置为, 所述连接杆400与所述耧车架体100采用插销固定连 接, 能够限制连接杆400的转动, 耧车工作时, 铲头300不易晃动, 便于清理。 0045 耧铲的铲头300与连接杆400的夹角为70 -80 , 即铲头300在工作时, 铲头300与地 面的角度为10 -20 , 增大了铲头300工作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铲头300工作时的工作面更 大, 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设置为, 铲头300与连接杆400的轴线的夹角为75读, 即铲头300工 作时与地面的角度为15 , 接触面积大, 移动时阻尼力, 便于。

26、清理。 0046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 所述耧铲包括第一组耧铲500以及第二组耧铲600, 所述 第一组耧铲500位于所述拉耧行进方向的前端, 所述第二组耧铲600位于所述拉耧行进方向 的后端; 所述第一组耧铲500的铲头300的底面为第一弧面101, 所述第一弧面101沿朝向所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205284055 U 6 述拉耧的行进方向凸出; 所述第二组耧铲600的铲头300的底面为第二弧面102, 所述第二弧 面102沿朝向所述拉耧的行进方向凸出。 耧车工作时, 铲头300的底面与地面接触, 将底面设 计为外凸的弧面结构, 移动时, 铲头300受到的阻力小, 翻土的深。

27、度增加, 提高了翻土的疏松 度, 翻土效果好。 具体加工时, 铲头300的底面由中间向两侧呈圆弧延伸, 便于加工, 且翻土 效果更好。 0047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 所述耧铲主体还包括工作面, 所述工作面与所述底面相 对设置, 所述第二耧铲的铲头300的工作面为第三弧面, 所述第三弧面的凸出方向与所述第 二弧面102的凸出方向相反。 在进行翻土时, 第二耧铲的铲头300将土壤向两侧进行翻土, 泥 土不易残留在铲头300上, 不易堵塞铲头300, 便于翻土过程中耧车的移动。 土壤在翻土过程 中, 玉米根茬上的泥土被翻开, 第一耧铲在进一步清理过程中, 没有泥土的阻挡, 清除更加 方便。 00。

28、48 该实施的优选方案中, 所述第三弧面的弧度为25 -35 , 优选设置为第三弧面的弧 度为30度, 泥土翻开的距离不会太大, 翻土完毕后, 土壤不会留有较大的沟槽, 便于后续玉 米的种植。 实际操作时, 泥土翻开的距离过小, 土壤的翻土达不到要求, 需要进行重复作业, 因此, 选择30 , 较为合适。 0049 实施例二 0050 请参阅图2,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新型拉耧, 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 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 实施例一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 实施例一已经公 开的技术方案不再不重复描述。 具体如下: 0051 所述新型拉耧还包括辅助轮组, 所述辅助轮组包括两。

29、个辅助轮主体201, 所述两个 辅助轮主体201分别与所述耧车架体100相连接, 且两个所述辅助轮主体201位于所述耧车 架体1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辅助轮主体201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耧车架体100的长度侧 边。 在玉米根茬清理过程中, 第二耧铲进行一次清理, 然后, 在辅助轮的作用下, 对翻过的土 壤进行一定的压实, 然后在再第一耧铲的作用下进行翻土, 具有将泥土均匀翻起且多次进 行翻土的作 用, 便于对泥土中的残留的杂质进行清理, 且泥土的翻土更加均匀, 颗粒更小, 便于后续的种植。 0052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 所述辅助轮主体201与所述耧车架体100滑动连接, 所述 辅助轮主体。

30、201可沿所述连接杆400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耧车架体100滑动。 根据实际情 况调整辅助轮主体201与地面的距离, 进而调整辅助轮主体201压紧在地面的力, 适合不同 土壤的翻土工作, 适用性强, 使用灵活。 0053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 所述辅助轮主体201通过螺杆202与所述耧车架体100螺 接, 螺接的方式简单可靠, 便于调整, 同时, 螺杆202在拧动过程中会将落入螺纹孔的泥土挤 出, 不会影响螺杆202的正常拧动。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可以对螺杆202进行保养工作, 增加 其使用寿命。 0054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 所述辅助轮主体201包括轮子203、 支撑轴205以及转轴。

31、 204, 所述轮子203为中空的圆柱形状, 所述支撑轴205设置有多根, 所述多根支撑轴205沿所 述轮子203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多根所述支撑轴205位于所述轮子203围成的空腔内, 多根 所述支撑轴205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转轴204转动连接, 多根所述支撑轴205的另一端分别 固定连接所述轮子203的内壁; 所述螺杆202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204, 其另一端螺接于所述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205284055 U 7 耧车架体100。 辅助轮主体201的结构简单, 轮子203呈中空的结构, 泥土进入轮子203内后便 于清理; 轮子203的重量轻, 转动更加方便。 0055 。

32、实施例三 0056 请参阅图3,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新型拉耧, 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 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 实施例二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 实施例二已经公 开的技术方案不再不重复描述。 具体如下: 0057 所述新型拉耧还包括加固杆301, 所述加固杆301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400, 其另 一端连接所述耧车架体100, 在拉耧运行过程中, 由于铲头300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 铲头 300与连接杆400受到的阻力大, 铲头300将阻力通过连接杆400传递到耧铲架体上, 连接杆 400与耧车架体100连接位置易出现折弯或者断裂的情况, 进而影响耧车的正常使用, 因此, 。

33、连接杆400与耧车架体100之间设置有加固杆301, 增加了连接杆400的使用寿命, 进而增加 了整个耧车的使用寿命。 连接杆400为螺纹钢, 强度高, 使用寿命长。 0058 实施例四 0059 请参阅图4,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新型拉耧, 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三的技术方案 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 实施例三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 实施例三已经公 开的技术方案不再不重复描述。 具体如下: 0060 所述新型耧车还包括回收篓302, 所述回收篓302位于所述耧车架体100的顶部, 且 所述回收篓302可拆卸连接所述耧车架体100, 在清理玉米地过程中, 玉米地覆盖的薄膜同 时进行回收, 设置有回收篓302, 便于将回收后的薄膜集中起来, 便于收集与处理。 006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 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205284055 U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9 CN 205284055 U 9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0 CN 205284055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