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8714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8714A21申请号201410492960422申请日20140924A61B17/3420060171申请人刘宇清地址350108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大学城学园路2号福州大学新区申请人姚立纲黄绳跃何炳蔚陈明武72发明人刘宇清姚立纲黄绳跃何炳蔚陈明武74专利代理机构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代理人蔡学俊54发明名称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针对传统临床方法中穿刺点和穿刺方向难以准确把握及其在手术中经常出现偏差的问题。
2、,提出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包括在头皮或颅骨上起平面确定作用的空心缺口圆圈、起引导穿刺方向作用的空心缺口导管及其它们之间的连接条。该装置应用的穿刺点位于患者眉心沿头颅矢状线向上911CM,中线旁开335CM的位置上,穿刺深度为56CM。应用该引导装置进行穿刺,为手术的实施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且操作过程简单易行。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8714ACN104188714A1/1页21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头皮或颅骨上起平面确定作。
3、用的空心缺口圆圈、起引导穿刺方向作用的空心缺口导管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缺口导管垂直于空心缺口圆圈平面,当空心缺口圆圈定位在头皮或颅骨穿刺点所在平面上时,引流管沿着空心导管内壁进行穿刺,以保证其方向垂直于头皮或颅骨所在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装置采用的穿刺点,位于患者眉心沿头颅矢状线向上911CM,中线旁开335CM的位置上,穿刺深度为56CM,此穿刺点是以眉心为基准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缺口导管。
4、与空心缺口圆圈同心,二者利用连接条进行连接固定,同时保证空心缺口圆圈内部仍有足够空白空间,便于穿刺手术时的观察与跟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缺口导管和空心缺口圆圈的缺口均在同一侧,缺口略大于引流管外径,以便于引流管穿刺成功后,引导装置的移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缺口圆圈外径为15MM,稍大于颅骨钻孔后所形成的骨孔直径,空心缺口导管长度为15MM,便于引导穿刺引流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此引导装置可应用于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术和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5、的分流管侧脑室额角穿刺置入,并根据不同的手术及引流管直径采用不同内径的空心缺口导管进行引导。8一种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包括在头皮或颅骨上起平面确定作用的空心缺口圆圈、起引导穿刺方向作用的空心缺口导管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条;手术时,取患者眉心沿头颅矢状线上方10CM,中线旁开335CM为穿刺点,以该点为中心,做平行于矢状线的头皮切口长约3CM,利用乳突撑开器撑开皮肤,暴露颅骨并钻孔,孔径约1CM,止血后十字形切开硬脑膜,将该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紧贴于骨孔所在平面,将引流管沿着空心导管内壁向颅。
6、内穿刺,穿刺深度为5CM,见脑脊液流出,即证实引流管已进入侧脑室额角,移出引导装置即可。权利要求书CN104188714A1/2页3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主要涉及神经外科医疗器械,特别涉及颅脑外科的侧脑室额角穿刺手术。0002背景技术侧脑室额角穿刺术在神经外科应用甚广,常用于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粘连、导水管梗阻等导致的侧脑室扩大,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时进行的紧急侧脑室放液减压,脑室炎、脑室内出血的穿刺引流,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等。侧脑室额角穿刺能否一次性成功,除了与侧脑室大小有关外,一是取决于颅骨穿刺点的定位,二是取决于穿刺的方向和角度。。
7、其穿刺点定位按常规方法为冠状缝中点前或发际后23CM,中线旁开253CM,但冠状缝中点及发际均因人而异,导致穿刺点难以准确定位。而由选定的穿刺点进行穿刺,在方向和角度上均需靠助手指引及术者想象,常常有左右或前后偏移,存在很大误差。此外,在穿刺过程中,患者的头位常不正,且被无菌单覆盖,术者难以观察到患者的双侧外耳道孔、眼睛等部位,这都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和成功率。0003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此引导装置及使用方法为手术的实施提供准确依据,且操作过程简单易行。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
8、包括本发明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头皮或颅骨上起平面确定作用的空心缺口圆圈、起引导穿刺方向作用的空心缺口导管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条。0005进一步的,上述的空心缺口导管垂直于空心缺口圆圈平面,当空心缺口圆圈定位在头皮或颅骨穿刺点所在平面上时,引流管沿着空心导管内壁进行穿刺,以保证其方向垂直于头皮或颅骨所在平面。0006进一步的,上述的引导装置采用的穿刺点,位于患者眉心沿头颅矢状线向上911CM,中线旁开335CM的位置上,穿刺深度为56CM,此穿刺点是以眉心为基准确定。0007进一步的,上述的空心缺口导管与空心缺口圆圈同心,二者利用连接条进行连接固定,同时保证空心缺口圆圈。
9、内部仍有足够空白空间,便于穿刺手术时的观察与跟踪。0008进一步的,上述空心缺口导管和空心缺口圆圈的缺口均在同一侧,缺口略大于引流管外径,以便于引流管穿刺成功后,引导装置的移出。0009进一步的,上述空心缺口圆圈外径为15MM,稍大于颅骨钻孔后所形成的骨孔直径,空心缺口导管长度为15MM,便于引导穿刺引流管。0010进一步的,此引导装置可应用于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术和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分流管侧脑室额角穿刺置入,并根据不同的手术及引流管直径采用不同内径的空心缺口导管进行引导。0011本发明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包括在头皮或颅骨上起平面。
10、确定作用的空心缺口圆圈、起引导穿刺方说明书CN104188714A2/2页4向作用的空心缺口导管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条;手术时,取患者眉心沿头颅矢状线上方10CM,中线旁开335CM为穿刺点,以该点为中心,做平行于矢状线的头皮切口长约3CM,利用乳突撑开器撑开皮肤,暴露颅骨并钻孔,孔径约1CM,止血后十字形切开硬脑膜,将该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紧贴于骨孔所在平面,将引流管沿着空心导管内壁向颅内穿刺,穿刺深度为5CM,见脑脊液流出,即证实引流管已进入侧脑室额角,移出引导装置即可。0012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应用本发明装置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实施过程简单易行,在穿刺点和穿刺方向的确定上方便准确,避。
11、免了人为因素干扰,且在穿刺路径上无明显大血管,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0013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引导装置三维示意图。0014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简明易懂,下文特举其在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术中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0015本发明为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包括在头皮或颅骨上起平面确定作用的空心缺口圆圈1、起引导穿刺方向作用的空心缺口导管2及其它们之间的连接条3。其中,空心缺口导管为了配合引流管,内径3MM,外径5MM,长度15MM;空心缺口圆圈1为了能够在头皮和颅骨定位,外径15MM,内径12MM,厚度3MM。空心缺口导管2与空心缺口圆圈1同心,且缺口位置位于同侧。
12、,采用三根细长条进行连接固定,三根细长条夹角互为120度。空心缺口圆圈1为具有缺口的圆环,同时,在引流管穿刺成功后,为了便于引导装置的移出,空心缺口导管和空心缺口圆圈的缺口均在同一侧,缺口略大于引流管外径,空心缺口圆圈内部仍有足够空白空间4,便于穿刺手术时的观察与跟踪。0016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按照原比例制作出上述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消毒后备用。0017手术时,取患者眉心沿头颅矢状线上方10CM(根据患者发际高低进行调整,尽量使切口位于发际内),中线旁开335CM为穿刺点。以该点为中心,做平行于矢状线的头皮切口长约3CM,利用乳突撑开器撑开皮肤,暴露颅骨并钻孔,孔径约1CM,止血后十字形切开硬脑膜,将穿刺引导装置紧贴于骨孔所在平面,将引流管沿着空心导管内壁向颅内穿刺,穿刺深度为5CM,见脑脊液流出,即证实引流管已进入侧脑室额角,移出引导装置即可。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常规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说明书CN104188714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8871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