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01240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83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7132.X

申请日:

1996.07.11

公开号:

CN1143256A

公开日:

1997.02.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H 13/10申请日:19960711授权公告日:19990623终止日期:20140711|||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1H13/10; H01H13/12

主分类号:

H01H13/10; H01H13/12

申请人: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发明人:

我妻透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优先权:

1995.07.11 JP 175104/95; 1995.07.11 JP 175105/95; 1995.07.11 JP 175106/95; 1995.07.11 JP 175107/9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天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它是能把动作行程设定成充分长、能简便地制成薄型、无动作不良和脱落事故等问题、能得到高可靠性、并自动供给。它是把由金属板加工成的第2固定接头做成有一对接头和一对立起部的偏心夹子状、能把可动接头部压入到上述接头之间的;在极板底部的金属板中设置深拉加工构成的凹部、使其底面露出在外;还设置对滑触头的外周面进行位置限制的导引壁,把扭拧螺旋弹簧的卷绕部做成朝相同方向突出设置的非对称状。

权利要求书

1: 开关装置,它设有使第1固定接头和夹子状第2固定接头露出在内 部的极板,具有能与上述第2固定接头离合的可动接头部的平常与上述第 1固定接头接触的扭拧螺旋弹簧、能按压驱动这扭拧螺旋弹簧的一部分的 滑触头;是随着这个滑触头的下降和上升而使上述可动接头部与上述第2 固定接头离合的,其特征是:把冲压加工金属板而构成的上述第2固定接 头做成偏心的夹子形状的,即在一对将大致折弯成″U″字形部分的前端伸 出并相互相对着的接头部和加工时配置冲模用的冲头的底板部之间、具有 在这底板部两侧立起、并沿着与这立起方向不同方向伸出的一对立起部; 把上述可动接头部做成能压入到上述一对接头部之间的。
2: 开关装置,它设有使第1固定接头和夹子状的第2固定接头露出在 内部的极板、具有能与上述第2固定接头离合的可动接头部的平时与上述 第1固定接头接触的扭拧螺旋弹簧、能按压驱动这扭拧螺旋弹簧的一部分 的滑触头;是随着这滑触头的下降和上升而使上述可动接头部与上述第2 固定接头离合的,其特征是:在与上述极板的底部成一体的金属板中的与 上述滑触头的底面相对着的部位设置由深拉加工形成的凹部、并使这凹部 的底面露出在外部。
3: 开关装置,它设有使第1固定接头和夹子状的第2固定接头露出在 内部的极板、具有能与上述第2固定接头离合的可动接头部的平常与上述 第1固定接头接触的扭拧螺旋弹簧、能按压驱动这扭拧螺旋弹簧的一部分 的滑触头、设有使这滑触头插通的导引孔并将上述极板的开口部盖住的盖 体;是随着上述滑触头的下降和上升而使上述可动接头部与上述第2固定 接头离合的,其特征是:在上述极板上设置对上述滑触头的外周面进行位 置限制的导引壁。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把上述导引壁做成在与 上述滑触头中的按压上述扭拧螺旋弹簧的部位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狭逢的 筒状。
5: 开关装置,它设有使第1固定接头和夹子状的第2固定接头露出在 内部的极板、具有能与上述第2固定接头离合的可动接头部而且平常与上 述第1固定接头接触的扭拧螺旋弹簧、能按压驱动这扭拧螺旋弹簧的一部 分的滑触头;是随着这滑触头的下降和上升而使上述可动接头部与上述第 2固定接头离合的,其特征是:上述扭拧螺旋弹簧是采用具有与上述滑触 头相碰接的部位和上述可动接头部、在大致形成″I″字形的连接部的两端、 朝相同的方向突出地设置能产生将上述滑触头弹向上升方向的弹力的第1 卷绕部和直径大致与这第1卷绕部相同的轴线方向大致一致的第2卷绕部而 构成的非对称状的结构。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把上述第2卷绕部的圈 数设定成比上述第1卷绕部的少。

说明书


开关装置

    本发明涉及主要被用作随系统内的可动构件动作而进行开关的被称为机械驱动式的极小型的开关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开关装置有如图5~8所示的。

    在这些图中所示的以前的开关装置大致由下列构件构成,即由使第1固定接头1和夹子状的第2固定接头2露出在模压加工成有底箱形的筐体部3内部的极板部4、具有能与第2固定接头2离合的可动接点部5a而且平常与第1固定接头1相接触着的扭拧螺旋弹簧5、能把这扭拧螺旋弹簧5的驱动部5b压向极板部4的内底面的柱状滑触头6、设有使这滑触头6插通过的导引孔7a和包围这导引孔7a的导引壁7b的将板部4的上部开口盖住的外壳7构成;极板4使从第1和第2固定接头1、2分别导出的外部连接接头8、9突出在上述筐体部3的外边。

    而且,在制造这种开关装置时是通过对由良导电性金属板构成地热轧带材10进行冲压加工等金属加工,形成具有第1固定接头1和外部连接接头8的架桥部分和使第2固定接头2立起并具有外部连接接头9的架桥部分,接着,将这热轧带材10送到金属模,进行模压加工,由此形成支承和固定在这热轧带材10上的有规定形状的筐体部3,得到这筐体部3和各种接头1、2、8、9形成一体的极板4。其中,第2固定接头2是通过对热轧带材10中的被展开成大致呈″T″字开部分的前端带状部进行规定的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具体地说,在把这带状部的两个端部大致折弯成″U″字形之后,把冲模用的冲头配置在这带状部的中央并使两侧立起,由此形成图5所示的夹子状的固定接头2。

    在这样形成极板4之后,在这极板4内,把扭拧弹簧5装入到与第1固定接头1经常接触的规定位置上。这个扭拧弹簧5,从它的卷绕部5c的一端延伸出的大致呈″″字形部分具有与滑触头6相接触的上述驱动部5b和与第2固定接头2离合的上述可动接头部5a;而且在卷绕部5c的另一端,突出地设置固定端部5d,它是压接在第1固定接头1上地固定设置卷绕部5c的另一端上的。而且在把扭拧螺旋弹簧5装入在极板4内之后,在把滑触头6插入在导引孔7a内的状态下,把外壳7配置在极板4上,通过把极板4的结合突起4a揿扣在外壳7的系紧孔7c里,在从上方将这外壳7装到这极板4上之后,就完成组装工序。

    这样,在组装好的开关装置的极板4内,扭拧螺旋弹簧5的卷绕部5c由外壳7的按压用突起7d,从上方压紧着;用这卷绕部5c产生的弹力,驱动部5b时常将滑触头6的按压部6a弹向上方。而且设计成在外壳7上的按压用突起7d的附近形成导引沟7e,通过使扭拧螺旋弹簧5的可动接头部5a松动地插入在这导引沟7e内,使追随驱动部5b而移动的这个可动接头部5a不会不稳,即在驱动部5b达到规定位置时,可动接头部5a能确实与夹子状的固定接头2接触。此外,在外壳7上还形成安装孔7f,利用安装孔7f就能把这开关装置安装到控制板等上面。

    下面,简单地说明上述以前的开关装置的动作。

    当滑触头6上没有压入操作力作用时,如图6所示,这个滑触头6受扭拧螺旋弹簧5的弹力作用而被提升到最上方部位(初始位置),因此,扭拧螺旋弹簧5的可动接头部5a处在与夹子状的固定接头2脱离的上方位置,这个固定接头2和第1固定接头1就没导通,回路被保持断开状态。

    然而,当把滑触头6向下方压入规定量时,由这滑触头6的按压部6a将扭拧螺旋弹簧5的驱动部5b压向下方,使可动接头部5a与夹子状的固定接头2的接头部2a相接触。即,由于扭拧螺旋弹簧5的可动接头部5a被压入到位于这固定接头2的中央部位的相互弹性相接的一对接头部2a之间。因而,通过这扭拧螺旋弹簧5使第1和第2固定接头1、2导通,从而将回路转换成接通状态。此后,当把对滑触头6的按压操作力除去时,由扭拧螺旋弹簧5的弹力将这滑触头6再提升到最上方部位,随此使可动接头部5a脱离夹子状的固定接头2而向上方移动,从而使回路回归到断开状态。

    因此,若把上述开关装置配置在系统的可动构件附近,将滑触头6设定成随着这可动构件的移动而升降,则能对这可动构件的位置进行检测,而且进行与这可动构件联动的开关转换动作。但是,这种被称作机械驱动式的开关装置由于必需考虑到构成系统内的对象的可动构件能确实将滑触头6压入,而且要使这个开关装置对其他构件的配置不会产生坏影响,因而最好把这种开关装置设计成极小型。

    虽然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是把扭拧螺旋弹簧5的可动接头部5a松动地插入在外壳7的导引沟7a里,由此防止这可动接头部5a的不稳,但在日本专利公报实开平4-76220号中提出过另一种以前的方案,它是通过把可动接头部5a的前端部朝卷绕部5c侧大致折弯成直角,将这自由端部松动地插入在极板4和外壳7之间形成的弧状导引沟里而防止可动接头部5a的不稳的。

    但是,这种被称作小型的开关装置,当不能确保滑触头6有一定程度的长的动作行程时,会由于与上述可动构件的相对位置偏离等原因而不得不降低可靠性。又由于在使动作行程增长的场合下,极板4内的扭拧螺旋弹簧5的驱动部5b和可动接头部5a的移动量增加,因而这个可动接头部5a会没贯穿在夹子状的固定接头2的接头部2a之间,即必需事先考虑到在滑触头6下降对不使这可动接头部5a过分通过这接头部2a之间而不能回归。所以,为了确保充分长的动作行程,最好把作为第2固定接头2的接头部2a形成向下方延长的夹子状。如图8所示,由于这个固定接头2是通过把冲模23用的冲头22配置在中央的底板部2b上,使这底板部2b的两侧立起的压力加工而形成,因而当将接头部2a的尺寸增长时,会产生冲头22的设置空间被限制的不合适。即,为了使用没有机械强度问题的冲头22,不能把夹子状固定接头2的接头部2a过分加长,这种制造工序上的限制是以前不能将动作行程充分加长地设定的原因。

    又因为近年来,强烈要求使这种开关装置薄型化,所以就尝试着竭力缩小极板4的高度尺寸,但如图5~7所示,在以前的开关装置中,极板4的底部是在以热轧带材10为母材的金属板的里侧上形成筐体部3的底板部分,这底板部分必需有不会阻碍金属模内的熔融树脂流动的那种程度的厚度,因此,当充分确保金属板和滑触头6之间动作行程的尺寸时,自然会对薄型化产生限制。即,为了避免固与上述可动构件的相对位置的偏差等引起的可靠性的降低,必需确保与滑触头6相对应的动作行程,而以前这种开关装置的结构是难实现那种不牺牲动作行程就能达到所要求的薄型化的。

    在这种极小型的开关装置中,在为了避免因与上述可动构件的相对位置的偏差所引起的可靠性降低,把动作行程设定成较长时,必需将滑触头6缩短。可是,由于以前的产品的结构都是通过用外壳7的导引壁7b对滑触头6的外周面进行位置限制来导引这滑触头6的升降动作,因而在将滑触头6缩短,将动作行程设定成较长时,有这些问题会出现,即较深压入的滑触头6容易倾斜而引起动作不良,或者过份压入的滑触头6会从外壳7脱落。又因为滑触头6是被组装成与配置在极板4内的规定位置上的扭拧螺旋弹簧5的驱动部5b相碰接的,在两者间进行驱动力的传递,因而在升降动作时必需将滑触头6相对于极板4正确地定位,但在外壳7侧被导引的滑触头6与极板4和扭拧螺旋弹簧5的相对位置关系容易产生偏差,因此有难得到高可靠性的问题。

    在制造这种极小型的开关装置时,是用手工作业把扭拧螺旋弹簧5组装到极板4内的规定位置上的,这非常不容易,因此无论为了提高生产性,或为了促进自动化,使成本降低,都要考虑由自动喂给装置把这扭拧螺旋弹簧5自动供到极板4内。但是实际上,图5~7所示形状的以前的扭拧螺旋弹簧5是不适于自动供给的,即使将其自动供给,在自动喂给装置中,容易发生可动接头部5a的前端部分缠绕在其他扭拧螺旋弹簧5的卷绕部5c上而难脱开的问题。在可动接头5a的前端部朝卷绕部5c侧大致折弯成直角的另一种以前例子的场合下,由于容易发生同样的问题,因而也是不适于自动供给的。

    在现有技术中,如上所述,为了防止扭拧螺旋弹簧5的可动接头部5a动作时的不稳,是把这扭拧螺旋弹簧5中的可动接头部5a附近部分松动地插入在外壳7的导引沟7e里或将可动接头部5a的自由端部松动地插入在极板4和外壳7之间形成的弧状导引沟里的,但是,在这些防止不稳的措施中的任何一个都必须高精度地形成与扭拧螺旋弹簧5的母材的线经大致相等的狭窄的导引沟,因此就有金属模具费用自然高涨的问题。而由于在实际中,要这样高精度形成狭窄的导引沟也是困难的,因而随着扭拧螺旋弹簧5的驱动部5b动作的可动接头部5a上容易产生一些不稳,为此,以前的产品是难对滑触头6的接通位置进行高精度设定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加长夹子状的固定接头的接头部,不影响小型化地将动作行程设定成较长、而且不牺牲动作行程就能达到所要求的薄型化的开关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将滑触头缩短也能避免发生动作不良和脱落等事故、而且滑触头与极板和扭拧螺旋弹簧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难出偏差,具有高可靠性的开关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无阻碍地自动供给带有可动接头部的扭拧螺旋弹簧,而且能确实、便宜地防止这可动接头部动作时的不稳的开关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它设有使第1固定接头和夹子状的第2固定接头露出在内部的极板,具有能与上述第2固定接头离合的可动接头部的平常与上述第1固定接头接触的扭拧螺旋弹簧,能按压驱动这扭拧螺旋弹簧的一部分的滑触头;是随着这个滑触头的下降和上升而使上述可动接头部与上述第2固定接头离合的,它是把冲压加工金属板而构成的上述第2固定接头做成偏心的夹子形状的,即在使一对大致折弯成″U″字形部分的前端伸出并相互相对着的接头部和加工时配置冲模用的冲头的底板部之间,具有在这底板部两侧立起,并沿着与这立起方向不同方向伸出的一对立起部;把上述可动接头部做成能压入到上述一对接头部之间的。

    还在与上述极板的底部成一体的金属板中的与上述滑触头的底面相对着的部位设置由深拉加工形成的凹部,使这凹部的底面露出在外部。

    在上述极板上设置对上述滑触头的外周面进行位置限制的导引壁。这时,最好把这导引壁做成在与上述滑触头中的按压上述扭拧螺旋弹簧的部位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狭缝的筒状。

    另外,上述的扭拧螺旋弹簧是采用具有与上述滑触头相碰接的部位和上述可动接头部,并在大致形成″″字形的连接部的两端,朝相同方向突出地设置能产生将上述滑触头弹向上升方向的弹力的第1卷绕部和直径大致与这第1卷绕部相同的轴线方向大致一致的第2卷绕部而构成的非对称状的结构。这时,最好把上述第2卷绕部的圈数设定成比上述第1卷绕部的少。

    当把上述第2固定接头展开,即可见底板部和立起部构成的部分并不一起位于直线的带状部分上,各个立起部的前端部分处于从底板部两侧离开,在从这些前端部分开始的沿相互分离方向延伸的叶片状突片上形成接头部。这样,在先把这叶片状突片折弯成规定形状,在形成接对后,把冲头配置在底板部上,在由冲模使两侧立起时,接头部不会到这冲头的上方(即与底板部相反侧的空间)。所以,即使利用机械强度不成问题的大的冲头,也不会限制第2固定接头的接头部的长度,由此用简单的方法就能形成为得到所要求的动作行程而必要的长的接头部。

    在把极板形成上述结构时,这个极板的底部中的与滑触头底面相对着的部位的内底面就比其他部分低,它的厚度只是金属板厚度一部分,而且在上述凹部的周围能形成具有不会阻碍熔融树脂流动那样厚度的合成树脂制的底板部分,因此能确保滑触头有充分的动作行程情况下使极板薄型化。又因为金属板的上述凹部的强度比没进行深拉加工部分高,所以能提高极板的底部机械强度。

    若如上所说地在极板上设置对滑触头的外周面进行位置限制的导引壁,则即使为了把动作行程设定成较长而将滑触头缩短,也不会有这滑触头在下降时发生的倾斜或脱落的问题;还能使滑触头和极板与扭拧螺旋弹簧间的相对位置精度显著地提高。

    若如上所述地,使用在从第1卷绕部成″″字形地延伸的连接部的自由端设置直径大致与第1卷绕部相同的第2卷绕部的扭拧螺旋弹簧,则即使使多个弹簧混在一起也没有缠绕的问题,因此能由自动喂给装置自动无阻碍地向极板内供给扭拧螺旋弹簧。又由于第2卷绕部和第1卷绕部的轴线方向大致一致,因而在把有可动接头部的大致呈″″字形的连接部压入到滑触头上或将这滑触头提高的动作时,第2卷绕部几乎不会不稳,所以,即使不设置特别的导引机构,也能使这连接部分以上述轴线方向为回转中心地进行圆周运动,能防止因可动接头部的不稳而引起的位置精度的下降。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构成极板的金属板在模压加工前的形状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夹子状的固定接头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滑触头的升降动作的示意图;

    图5是以前例子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表示以前例子的断开状态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表示以前例子的接通状态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表示以前例子中的夹子状的固定接头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

    下面,参照着图1~图4对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本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构成极板的金属板在模压加工前的形状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夹子状的固定接头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滑触头的升降动作的示意图。

    这些图所示的开关装置大致由下列构件构成:即由使第1固定接头11和夹子状的第2固定接头12露出在被模压加工成有底箱形的筐体部13内部的极板14;具有能与这第2固定接头12离合的可动接头部15a的平常与第1固定接头11接触的扭拧螺旋弹簧15;能将这扭拧螺旋弹簧15的驱动部15b压向极板14的内底面的柱状滑触头16;设有使这滑触头16插通过的导引孔17a的将极板14的上部开口盖住的外壳17构成,极板14使分别从第1和第2固定接头11、12导出的外部接头18、19突出在它的筐体部13外边。

    而且在制造这种开关装置时,是如图2所示、通过对由良导电性的金属板构成的热轧带材20进行冲压加工,形成具有第1固定接头11和外部连接头18的突片部分、以及使第2固定接头12立起并具有外部连接头19的架桥部分,接着、将这热轧带材20送到图中没表示的金属模、进行模压加工,由此形成支承和固定在这热轧带材20上的规定形状的筐体部13,制得使这筐体部13和各种接头11、12、18、19成为一体的极板14。其中,第2固定接头12被做成偏心的夹子状,它是使一对大致弯折成″U″字形部分的前端延伸出并相互弹性对着的接头部12a和在冲压加工时配置冲模用的冲头22(参照图3)的底板部12b间,有在这底板部12b两侧立起、并沿着与这立起方向不同的向斜上方延伸的一对立起部12c的;如下所述,扭拧螺旋弹簧15的可动接头部15 a能压入到一对接头部12a间。

    在这极板14的底部、成一体的以热轧带材20为母材的金属板上、呈制品状态地在与滑触头16的底面相对着的部位上设置由深拉加工形成的凹部21,由图4可见,使这凹部21的底面露出在外部。还在这极板14的筐体部13上、在上述凹部21的上方突出地设置着限制滑触头16外周面位置用的筒状导引壁13a。在这导引壁13a上、在与滑触头16中的按压驱动扭拧螺旋弹簧15的驱动部15b的按压部16a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着使这按压部16a向侧方突出用的狭缝13b。

    在这样形成极板14之后,将扭拧螺旋弹簧15组装到这极板14内的与第1固定接头11平常相接触的规定位置上。这个扭拧螺旋弹簧15如图1所示、具有可动接头部15a和驱动部15b、在大致形成″″字形连接部15e的两端、朝向相同方向地突出设置着能产生将滑触头16弹向上方的弹力的第1卷绕部15c和直径与这第1卷绕部15c大致相同、轴线方向基本一致的第2卷绕部15f的非对称形状的结构,在第1卷绕部15c的另一端侧突出地设置着以压接状态固定在第1固定接头11上的固定端部15d。但这个扭拧螺旋弹簧15的第2卷绕部15f的圈数设定成比第1卷绕部15c的少。

    在把这扭拧螺旋弹簧15装到极板14内的规定位置上之后,把主要由金属板构成的外壳17、在使滑触头16插通在它的导引孔17a内的状态下,配置在极板14上,通过将这极板14的结合突起14a扣进到这外壳17的系紧孔17b里,就可将这外壳17装在极板14上,由此完成组装工序。

    在这样组装好的开关装置的极板14内、由外壳17从上方压紧着扭拧螺旋弹簧15的第1卷绕部15c、由这卷绕部15c产生的弹力、平常由驱动部15b把滑触头16的按压部16a弹向上方。

    下面,对上述的开关装置的动作进行简单的说明。

    当没有压入操作力作用在滑触头16上时,这个滑触头16受扭拧螺旋弹簧15的弹力作用而提升到最上方部位(如图4的实线位置),由此,扭拧螺旋弹簧15的可动接头部15a位于与夹子状固定接头12脱离的上方部位,使固定接头12和第1固定接头11不导通,回路被保持成断开状态。

    然而,当把滑触头16压向下方规定量时,由这滑触头16的按压部16a将扭拧螺旋弹簧15的驱动部15b压入到下方,随此使可动接头部15a压入到夹子状固定接头12的一对接头部12a之间,通过这扭拧螺旋弹簧15使第1和第2固定接头11、12导通,使回路转换成接通状态。此后,当把对滑触头16的压入操作力除去时,由扭拧螺旋弹簧15的弹力又使这滑触头16提升到最上方部位,随此使可动接头部15a与夹子状固定接头12脱离地向上方移动、使回路回归成断开状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极板14内直立地设置着偏心的夹子状的固定接头12,当把这固定接头12展开时,构成底板部12b和立起部12c的部分不是共同位于直线的带状部分上,各个立起部12c的前端部是处在从底板部12b的两侧离开,形成从这些前端部分相互朝分开方向延伸的叶片状突片的。这样,在构成接头部12a时,先把这叶片状突片折弯成规定形状、在形成接头部12a之后、若将冲头2 2配置在底板部12b上,由冲模(图中没表示)使两侧立起,则接头部12不到这冲头22的上方(即与底板部12b一侧相反的空间)里。因此,这样形成的偏心夹子状的固定接头12具有即使使用没机械强度问题的大的冲头22,接头部12a的长度不会受到限制的优点,由此,在本实施例场合下,不会产生由系统内的构成执行元件的可动构件(图中没有表示)相对位置偏差而引起可靠性降低、能形成尺寸比以前产品长的接头部12a,能得到所要求的动作行程。

    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扭拧螺旋弹簧15、由于在从第1卷绕部15c开始,大致呈″″字形延伸的连接部15e的自由端侧设置着直径大致和卷绕部15c相同第2卷绕部15f,因而即使把这扭拧螺旋弹簧15多个混在一起也不会有缠绕的问题,因此在制造时的组装过程中,可用自动喂给装置把扭拧螺旋弹簧15无阻碍地自动供到极板14内。即,通过使用这种扭拧螺旋弹簧15,由于能促进制造时的自动化、能提高生产性、得到较合适的开关装置,因而与以前的产品相比、能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又由于这个扭拧螺旋弹簧15的第2卷绕部15f与第1卷绕部15c的轴线方向是大致一致的,因而具有可动接头部15a的大致呈″″字形的连接部15e在被压入在滑触头16上或将这滑触头16提升的动作时,第2卷绕部15f几乎不会不稳。因此,即使不设置特别的导引机构、扭拧螺旋弹簧15的连接部15e在动作时是进行以上述轴线方向作为回转中心的圆运动,不会发生因可动接头部15a的不稳而引起的接通位置精度的下降。换句话说,由于本实施例不是如以前那样必需精度良好地形成狭窄的导引沟的产品、因而不必花费昂贵的金属模的费用,能高精度地设定滑触头16的接通位置。

    由于使扭拧螺旋弹簧15的两个卷绕部15c、15f朝相同方向地突出设置,因而不会有因第2卷绕部分15f的配设而使装置大型化的问题;又由于第2卷绕部15f的圈数比第1卷绕部15c的少,因而能确保其他构件插入到两个卷绕部15c、15f之间的空间。

    由于本实施例在极板14内突出地设置对滑触头16的外周面进行位置限制的筒状导引壁13a,而且又为了防止与系统内构成执行机构的可动构件(图中没表示)的相对位置的偏离而引起的可靠性降低而使动作行程加长,因而即使将滑触头16设定成较短,在这滑触头16下降动作时也没有倾斜或脱落的问题。又由于受极板14的导引壁13a位置限制的滑触头16在升降动作时、能精度良好地确定与极板14间的相对位置,因而与被配置在极板14内的规定位置上的扭拧螺旋弹簧15以及与这扭拧螺旋弹簧15相结合的滑触头16的相对位置关系难发生偏差,因此本实施例能形成小型而且可靠性极高的开关装置。

    由于本实施例在与极板14的底部成一体的金属板中、在与滑触头16的底面相对着的部位设置凹部21,并使这凹部21的底面露出在外部,因而这个部位的内底面就比其他部位低而厚度只相当于金属板的板厚一部分;而且在这凹部21的周围形成厚度不会引起对熔融树脂流动有阻碍程度的合成树脂制的底板部分。因此,在能防止与构成系统内的执行机构的可动构件(图中没表示)的相对位置的偏离而引起的可靠性降低、确保滑触头16有要求的长的动作行程的场合下、本实施例有能把极板14设计成比以前产品薄很多的优点。又由于在以热轧带材20为母材的金属板中、形成凹部21的部分的强度比没有进行深拉加工的其他部分高,因而还能由这凹部21使极板14底部的机械强度提高。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开关装置,其中的与可动接头部进行离合的固定接头使用偏心的夹子状的结构,即在一对大致折弯成″U″字形部分的前端伸出并相互弹性对着的接头部和加工时配置冲模用的冲头的底板部之间,具有在这底板部两侧立起的,并且沿着与这立起方向不同方向伸出的一对立起部的结构,由于这种形状的固定接头在把冲头配置在上述底板部上后,由冲模使两侧立起时,上述接头部不到这冲头的上方(即与底板部一侧相反的空间),因而即使用没机械强度问题的大的冲头也不会限制接头部的长度,由此具有能不影响小型化地、简便地形成所要求的长的动作行程所必需的长的接头部的优良效果。

    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由于在与极板的底部成一体的金属板中的与滑触头的底面相对着的部位设置由深拉加工构成的凹部、并使这凹部露出在外部,因而通过使滑触头在这凹部的上方进行升降,就有不用牺牲动作行程即可达到所要求的薄型化的效果;又由于金属板的上述凹部的强度比没进行过深拉加工部分的高,因而还有提高极板底部的机械强度的效果。

    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由于在极板上设置对滑触头的外周面进行位置限制的导引壁,因而即使为了把动作行程设定成较长而缩短滑触头、在这滑触头下降动作时也不会发生倾斜或脱落等问题,而且具有能提高滑触头和极板及扭拧螺旋弹簧间的相对位置精度的效果,能使这种开关装置的可靠性极大的提高。

    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组装到极板内的扭拧螺旋弹簧使用的是在大致呈″″字形的连接部的两端、朝相同方向突出地设置着能产生将滑触头弹向上升方向的弹力的第1卷绕部和直径大致与这第1卷绕部相同的第2卷绕部而构成规定形状的结构,由于这种形状的扭拧螺旋弹簧即使多个混在一起也不会发生缠绕,因而能用自动喂给装置无阻碍地把扭拧螺旋弹簧供到极板内,由此,具有能提高生产性和降低成本的效果。又由于这个扭拧螺旋弹簧是使第1和第2卷绕部的轴线方向大致一致的,因而不用特别设置导引机构就能使具有可动接头部的上述连接部以该轴线方向为回转中心地进行圆周运动,由此具有能确实而且便宜地防止这可动接头部动作时的不稳或随其引起的接通位置精度的下降的效果。

开关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开关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开关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关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关装置.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它是能把动作行程设定成充分长、能简便地制成薄型、无动作不良和脱落事故等问题、能得到高可靠性、并自动供给。它是把由金属板加工成的第2固定接头做成有一对接头和一对立起部的偏心夹子状、能把可动接头部压入到上述接头之间的;在极板底部的金属板中设置深拉加工构成的凹部、使其底面露出在外;还设置对滑触头的外周面进行位置限制的导引壁,把扭拧螺旋弹簧的卷绕部做成朝相同方向突出设置的非对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