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701060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96417.9

申请日:

20110410

公开号:

CN102124978A

公开日:

201107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浙江海洋学院

发明人:

王志铮,赵蓓蓓,吕敢堂,杨磊

地址:

316004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文化路105号

优先权:

CN201110096417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它利用海水资源养殖,它包括如下基本方法:A、养殖海区选择;B、深水网箱及配套附属设施配置;C、深水网箱养殖区的布局;D、养殖时间;E、养殖对象要求;F、养殖对象的购买与运输;G、养殖对象的放养密度;H、饲料投喂方法;I、起捕收获;起捕完毕后,按上述A至I步骤方法重复养殖,深水网箱数量较多的养殖单位可以每隔1-2周分批依次放养养殖对象,以保持养成品的持续供应;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这一先进的养殖技术后,彻底克服目前深水网箱大黄鱼养殖中存在的养成风险大、资金周转效率低、养殖自身污染严重、活体和冰鲜优质大黄鱼难以满足市场常态消费的实际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它利用海水资源养殖,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基本方法:A、养殖海区选择:宜选择有岛礁屏障,海底地势平缓,坡度小,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水深10m以上,水清潮畅、营养盐丰富、要求海水流向平直而稳定,流速0.5-2.0m/s,以1.0-1.5m/s为佳,盐度20-30,pH值7.8~8.6,水质透明度30cm以上,溶解氧5mg/L以上,无污染的开放性海区,海水水质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B、深水网箱及配套附属设施配置:深水网箱:包括网箱浮力装置、网箱网衣、网衣稳定装置和网箱固定装置;按目前国内常规养殖的深水网箱单元配置,周长50-80m,网衣深度为7-8m;或自行设计体积大于500m,可在水深10m以上水域使用的方形金属框架网箱;配套附属设施:包括生产管理平台、饲料加工机组、投饲设备、水质监测设备、高压洗网机、小型发电机组、运输工作船、测量工具、称量工具、捕鱼工具;C、深水网箱养殖区的布局:深水网箱养殖区设置面积小于等于海域可养面积的10-15%,深水网箱距岸边200m以上,深水网箱布设可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分散式设置,或多个网箱组成网排式结构设置,若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分散式设置,则网箱间距以45-55m为宜,若以多个网箱组成网排结构,深水网箱排列应按顺水顺流方向平行布设,网排与网排之间,应留间距80m以上宽度的养殖区主通道,网排组合的养殖水体以30000m为宜;D、养殖时间:2-6月为养殖环境修复期,不放养大黄鱼;7月初至9月中旬为养殖设施修整期;9月中旬至次年2月为大黄鱼养殖期,当养殖期末水温低于7℃时停止养殖生产活动。在每年夏季台风过后,即检修、清洗深水网箱及配套附属设施;E、养殖对象要求:以板式小网箱养成的活体大黄鱼作为养殖对象,要求鱼体完整无损、鳞片整齐、无病无伤、健康活泼、反应灵敏、游动有力,个体规格整齐均匀,体重350-550克;F、养殖对象的购买与运输:9月中旬落实养殖对象的运输数量、押运和装卸人员,了解水温、气温和天气状况,做好运鱼活水船的检修、清洗和消毒;购买符合放养要求的活体大黄鱼,养殖对象采购前应对养殖对象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鱼方可外运,运输前应停食1-2天,活水船运输密度为100-200尾/m,运鱼以小潮水期间为宜,运鱼时要求快装、快运、快卸,谨慎操作,长途运输时要经常检查活水船和观察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运抵网箱养殖区后,保持连续充气,对鱼体进行体表常规消毒处理并弃去鱼鳞脱落严重的个体;G、养殖对象的放养密度:放养选择白天潮流平缓时进行,放养操作时,搬运工具应用柔软的网具,放养密度为15-25尾/m;H、饲料投喂方法:鱼种放入网箱后2-3天内,禁食,以适应养殖环境,此后,采取周期性停饲投喂法,停饲周期为5-7天,投饲日的总投喂量为鱼体重5%左右,早上7:00-9:00、傍晚17:30-19:30各投喂1次,其中早上占总投喂量的30%,采用新鲜杂鱼、冰鲜鱼、冷冻鱼作为饲料,切实保证饲料质量,冷冻饲料须经解冻后使用,鱼饱食率控制在70-80%,投喂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即小潮水平缓多投,大潮水流急少投;风浪小时多投,风浪大时少投;水清时多投,水浑时少投;水温适宜多投,水温低时少投或不投,水温低于10℃以下不投饲;拉网后和捕鱼上市前不投饲;I、起捕收获:起捕收获视养殖对象的体型和肉质改善情况而定,一般养殖30天左右即可起捕收获,起捕时段以夜间为宜,起捕前停饲1-2天,起捕时起网集鱼于网箱一角,使用捞海或自动吸鱼泵捕获,活水车或活水船运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起捕完毕后,按上述A至I步骤方法重复养殖,深水网箱数量较多的养殖单位可以每隔1-2周分批依次放养养殖对象,以保持养成品的持续供应。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业中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尤其是涉及中国东南沿海开放性海区的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属于农业水产养殖中鱼类水产生物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隶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主要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近海及朝鲜西海岸,是我国传统四大海产之一,历史上高产年份产量达20万吨之多,其体色金黄、鱼鳔厚实、肉嫩味美、营养经济价值高,素有“国鱼”之美誉。受酷鱼烂捕、水域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大黄鱼渔业资源已濒临绝迹,自然资源的枯竭致使野生大黄鱼价格奇高,据报道目前规格500克/尾的冰鲜野生大黄鱼的市场销售价格已高达2000元/斤左右,并有进一步上扬之趋势,而与之同规格的冰鲜养殖大黄鱼的价格则仅为35-50元/斤,开发仿野生、高品质的养殖大黄鱼已日益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目前大黄鱼养殖主要采取板式小网箱和深水网箱这两种高密度养殖模式。板式小网箱承灾能力弱,为躲避强浪急流,多布局于风浪和海水流速较小的内湾性海区,大黄鱼养殖起点多为体长3cm以上的鱼苗,采用冰鲜小杂鱼辅以人工配合饲料进行饲喂,该养殖模式存在养成周期长,需跨年才能养成,养殖污染严重、病害发生频繁、养殖风险较大等生产实际问题,养成的大黄鱼腥味重、体表粘液多、腹部肥大、体型臃胖、鱼鳔缺乏、肉质口感差,市场认可度低,积压现象严重,销售价格较为低廉;深水网箱承灾能力强,多布局于有一定风浪和海水流速的开放性海区,大黄鱼养殖起点多为100-250克/尾的大规格鱼种,多采用冰鲜杂鱼饲喂,通过高水流胁迫,其养成的大黄鱼体型和肉质较板式小网箱养殖模式有较大改善,体表粘液也明显减少,病害发生率较低,但存在鱼体增重缓慢、饲料利用率低,因海水流速较高致使体能消耗大,养成周期较长,5月份放养至当年12月左右才能养成,养殖污染也很严重、养成时必须面对4-9月的赤潮频发期和7-9月的台风频发期等生产实际问题,虽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品质明显优于板式小网箱养殖,与野生大黄鱼较为接近,但因年底收获集中,销售导致压箱现象严重,故多以冻品销售,而且价格也不高。

所以目前国内有关大黄鱼养殖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1、养成时间过长:板式网箱大黄鱼养殖起点多为体长3cm以上的鱼苗,需跨年养成;深水网箱大黄鱼养殖起点多为100-250克/尾的大规格鱼种,当年5月份放养,当年12月份左右才能养成上市,难以逾越赤潮频发期4-9月和台风频发期7-9月,养成风险较大且资金周转效率低下;

2、养殖生产活动以大黄鱼增重至商品规格为目的,为减少养殖大黄鱼的体能消耗,养殖生产大多布局于风浪和海水流速相对较小的区域,养殖空间无法有效拓展至具有优质环境本底的高流速开放性海区,同时大量的饲料投入也对养殖海域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

3、深水网箱大黄鱼养殖产品收获期多集中于当年12月份至次年1月,故难以满足市场对活体和冰鲜优质大黄鱼的常态消费需求。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目前大黄鱼养殖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新的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

1、通过采取提高养殖对象的规格、避开4-9月的赤潮频发期和7-9月的台风频发期、适当下调养殖密度等技术措施,拓展了海域养殖空间,缩短了养成周期,降低了养殖风险,确保了养殖对象体型与肉质的快速改善;

2、通过周期性停饲,减少了对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的依赖,减少了养殖自身引起的环境污染;

3、通过梯次进鱼、大幅度减少饲料投喂频度、短期养成上市,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管理成本,提高了养殖生产资料的周转效率,避免了集中养成上市所造成的压箱现象,确保了当年10月至次年2月间活体和冰鲜近野生大黄鱼养殖产品的全天候销售供应。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它利用海水资源养殖,它包括如下基本方法:

A、养殖海区选择:宜选择有岛礁屏障,海底地势平缓,坡度小,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水深10m以上,水清潮畅、营养盐丰富、要求海水流向平直而稳定,流速0.5-2.0m/s,以1.0-1.5m/s为佳,盐度20-30,pH值7.8~8.6,水质透明度30cm以上,溶解氧5mg/L以上,无污染的开放性海区,海水水质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

B、深水网箱及配套附属设施配置:

深水网箱:包括网箱浮力装置、网箱网衣、网衣稳定装置和网箱固定装置;

按目前国内常规养殖的深水网箱单元配置,周长50-80m,网衣深度为7-8m;

或自行设计体积大于500m3,可在水深10m以上水域使用的方形金属框架网箱;

配套附属设施:包括生产管理平台、饲料加工机组、投饲设备、水质监测设备、高压洗网机、小型发电机组、运输工作船、测量工具、称量工具、捕鱼工具;

C、深水网箱养殖区的布局:深水网箱养殖区设置面积小于等于海域可养面积的10-15%,深水网箱距岸边200m以上,深水网箱布设可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分散式设置,或多个网箱组成网排式结构设置,若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分散式设置,则网箱间距以45-55m为宜,若以多个网箱组成网排结构,深水网箱排列应按顺水顺流方向平行布设,网排与网排之间,应留间距80m以上宽度的养殖区主通道,网排组合的养殖水体以30000m3为宜;

D、养殖时间:2-6月为养殖环境修复期,不放养大黄鱼;7月初至9月中旬为养殖设施修整期;9月中旬至次年2月为大黄鱼养殖期,当养殖期末水温低于7℃时停止养殖生产活动。在每年夏季台风过后,即检修、清洗深水网箱及配套附属设施;

E、养殖对象要求:以板式小网箱养成的活体大黄鱼作为养殖对象,要求鱼体完整无损、鳞片整齐、无病无伤、健康活泼、反应灵敏、游动有力,个体规格整齐均匀,体重350-550克;

F、养殖对象的购买与运输:9月中旬落实养殖对象的运输数量、押运和装卸人员,了解水温、气温和天气状况,做好运鱼活水船的检修、清洗和消毒;购买符合放养要求的活体大黄鱼,养殖对象采购前应对养殖对象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鱼方可外运,运输前应停食1-2天,活水船运输密度为100-200尾/m3,运鱼以小潮水期间为宜,运鱼时要求快装、快运、快卸,谨慎操作,长途运输时要经常检查活水船和观察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运抵网箱养殖区后,保持连续充气,对鱼体进行体表常规消毒处理并弃去鱼鳞脱落严重的个体;

G、养殖对象的放养密度:放养选择白天潮流平缓时进行,放养操作时,搬运工具应用柔软的网具,放养密度为15-25尾/m3;

H、饲料投喂方法:鱼种放入网箱后2-3天内,禁食,以适应养殖环境,此后,采取周期性停饲投喂法,停饲周期为5-7天,投饲日的总投喂量为鱼体重5%左右,早上7:00-9:00、傍晚17:30-19:30各投喂1次,其中早上占总投喂量的30%,采用新鲜杂鱼、冰鲜鱼、冷冻鱼作为饲料,切实保证饲料质量,冷冻饲料须经解冻后使用,鱼饱食率控制在70-80%,投喂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即小潮水平缓多投,大潮水流急少投;风浪小时多投,风浪大时少投;水清时多投,水浑时少投;水温适宜多投,水温低时少投或不投,水温低于10℃以下不投饲;拉网后和捕鱼上市前不投饲;

I、起捕收获:起捕收获视养殖对象的体型和肉质改善情况而定,一般养殖30天左右即可起捕收获,起捕时段以夜间为宜,起捕前停饲1-2天,起捕时起网集鱼于网箱一角,使用捞海或自动吸鱼泵捕获,活水车或活水船运销。

起捕完毕后,按上述A至I步骤方法重复养殖,深水网箱数量较多的养殖单位可以每隔1-2周分批依次放养养殖对象,以保持养成品的持续供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这一先进的养殖技术后,利用开放性海区海水流速高、水环境质量好的特点,通过采取提高养殖对象放养规格,适度降低放养密度,大幅度降低饲料投喂频率,规避台风、赤潮等养殖灾害多发季节等技术措施,以实现拓展适养海域空间,保护养殖海域环境,提高生产资料使用效率,降低养殖风险,高效快速改良板式网箱中达到上市规格的养殖大黄鱼品质,满足市场对活体和冰鲜优质大黄鱼的常态消费需求,彻底克服目前深水网箱大黄鱼养殖中存在的养成风险大、资金周转效率低、养殖自身污染严重、活体和冰鲜优质大黄鱼难以满足市场常态消费的实际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1、养殖海区选择:宜选择有岛礁屏障,海底地势平缓,坡度小,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水深10m以上,水清潮畅、营养盐丰富、无污染的开放性海区。要求海水流向平直而稳定,流速0.5-2.0m/s,以1.0-1.5m/s为佳,海水水质指标符合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1的规定,盐度20-30,pH值7.8~8.6,透明度30cm以上,溶解氧5mg/L以上。

2、放养对象要求:以购自板式小网箱养成的活体大黄鱼作为养殖对象,要求鱼体完整无损、鳞片整齐、无病无伤、健康活泼、反应灵敏、游动有力,个体规格整齐均一,体重350-550g。

3、深水网箱单元及附属设施:按目前国内常规养殖的深水网箱单元配置,周长50-80m,网衣深度为7-8m,或自行设计体积大于500m3的,可在水深10m以上水域使用的方形金属框架网箱;网箱单元包括网箱浮力装置、网箱网衣、网衣稳定装置和网箱固定装置;配套附属设施包括生产管理平台、饲料加工机组、投饲设备、水质监测设备、高压洗网机、小型发电机组、运输工作船、测量工具、称量工具、捕鱼工具以及生活用品等,规模小的养殖单位可视情简化部分附属设施。

4、深水网箱养殖区的布局:网箱养殖区设置面积不宜超过海域可养面积的10-15%,网箱距岸边200m以上,网箱布设可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分散式设置也可多个网箱组成网排设置。若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分散式设置,则网箱间距以45-55m为宜;若以多个网箱组成网排,网箱排列应按顺水顺流方向平行布设,网排与网排之间,应留间距80m以上宽度的养殖区主通道,网排组合的养殖水体以30000m3为宜,有条件的养殖单位可将迎流处首个网箱空置不投放养殖对象,养殖区前有消波消浪设施除外。

5、养殖周期时间安排:2-6月为养殖环境修复期,不放养大黄鱼;7月初至9月中旬为养殖设施修整期;9月中旬至次年2月为大黄鱼养殖期,当养殖期末水温低于7℃时停止养殖生产活动。

6、养殖方法

(1)养殖前准备工作:每年夏季台风过后,即检修、清洗网箱及附属设备,主要工作包括检查网箱结构是否牢固,网衣是否有破损、是否清洗干净,锚泊系统是否安装牢固,各类附属设施是否完好、到位,并做好人员配备、饲料鱼储存、放养对象购买联系等准备工作。

(2)放养对象的购买与运输:9月中旬左右制订运输计划,落实养殖对象的运输数量、押运和装卸人员,了解水温、气温和天气状况,做好运鱼活水船的检修、清洗和消毒。适时购买符合放养要求的活体大黄鱼,采购数量视网箱数量、资金情况、养殖运转模式确定。养殖对象采购前应根据供需双方的协议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鱼方可外运,运输前应停食1-2天,活水船运输密度为100-200尾/m3,运鱼以小潮水期间为宜,运鱼时要求快装、快运、快卸,谨慎操作,长途运输要有专人押运,经常检查活水船和观察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运抵网箱养殖区后,保持连续充气,按NY5071使用准则对鱼体进行体表常规消毒处理并弃去鱼鳞脱落严重的个体。

(3)养殖对象放养密度:放养选择白天潮流平缓时进行。放养操作时,搬运工具应用柔软的网具,放养密度为15-25尾/m3,具体可视网箱设置区水流交换状况、网箱结构、养殖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来确定。

(4)饲料投喂方法:鱼种入网箱后2-3天内,禁食,以适应养殖环境,此后,采取周期性停饲投喂法,停饲周期为5-7天,投饲日的总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左右,早上7:00-9:00、傍晚17:30-19:30各投喂一次,其中早上占总投喂量的30%,采用新鲜杂鱼、冰鲜品、冷冻品作为饲料,切实保证饲料质量,冷冻饲料须经解冻后使用,鱼饱食率控制在70-80%,投喂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即小潮水平缓多投,大潮水流急少投;风浪小时多投,风浪大时少投;水清时多投,水浑时少投;水温适宜多投,水温低时少投或不投,水温低于10℃以下不投饲;拉网后和捕鱼上市前不投饲。

(5)日常管理:在网箱养殖区安装警视标志和灯具,防止鸟类和水生动物对养殖对象的危害。网箱养殖区的生活污水、废弃物、垃圾、病死鱼等不得直接丢弃于海区,应设收集容器,专人负责收集及时处理。每日早、中、晚巡视网箱,巡查的内容主要为:记录水温、盐度、天气、风浪等环境因子;检查养殖网箱、网具、盖网、固定装置、通道是否安全完好;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是否正常,死鱼、病鱼的有无及其数量;养殖区周边是否有大型敌害生物,有无被偷盗及逃鱼迹象等。养殖期间若网衣无破损则不更换。

(6)起捕收获:起捕收获视养殖对象的体型和肉质改善情况而定,一般养殖30天左右即可起捕收获,起捕时段以夜间为宜。起捕前停饲1-2天,起捕时起网集鱼于网箱一角,使用捞海或自动吸鱼泵捕获,活水车或活水船运销。

(7)待起捕完毕后,按以上方法重复养殖并收获,网箱数量较多的养殖单位可以每隔1-2周梯次放养养殖对象,以确保养成品的持续供应。

通过采取提高养殖对象的规格、避开4-9月的赤潮频发期和7-9月的台风频发期、适当下调养殖密度等技术措施,拓展了海域养殖空间,缩短了养成周期,降低了养殖风险,确保了养殖对象体型与肉质的快速改善;

通过周期性停饲,减少了对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的依赖,减少了养殖自身引起的环境污染;

通过梯次进鱼、大幅度减少饲料投喂频度、短期养成上市,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管理成本,提高了养殖生产资料的周转效率,避免了集中养成上市所造成的压箱现象,确保了当年10月至次年2月间活体和冰鲜近野生大黄鱼养殖产品的全天候销售供应。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开放性海区海水流速高、水环境质量好的特点,通过采取提高养殖对象放养规格,适度降低放养密度,大幅度降低饲料投喂频率,规避台风、赤潮等养殖灾害多发季节等技术措施,以实现拓展适养海域空间,保护养殖海域环境,提高生产资料使用效率,降低养殖风险,高效快速改良板式网箱中达到上市规格的养殖大黄鱼品质,满足市场对活体和冰鲜优质大黄鱼的常态消费需求,可于当年10月至次年2月为市场提供品质接近野生的活体和冰鲜大黄鱼养殖产品的目的,彻底克服目前深水网箱大黄鱼养殖中存在的养成风险大、资金周转效率低、养殖自身污染严重、活体和冰鲜优质大黄鱼难以满足市场常态消费等实际问题。

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2497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7.20 CN 102124978 A *CN102124978A* (21)申请号 201110096417.9 (22)申请日 2011.04.10 A01K 61/00(2006.01) (71)申请人 浙江海洋学院 地址 316004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文化路 105 号 (72)发明人 王志铮 赵蓓蓓 吕敢堂 杨磊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 (57) 摘要 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 它利用海水资源养殖, 它包括如下基本方法 : A、 养殖海区选择 ; B、 深水 网箱及配套附属设施配置 ; C。

2、、 深水网箱养殖区的 布局 ; D、 养殖时间 ; E、 养殖对象要求 ; F、 养殖对象 的购买与运输 ; G、 养殖对象的放养密度 ; H、 饲料 投喂方法 ; I、 起捕收获 ; 起捕完毕后, 按上述 A 至 I 步骤方法重复养殖, 深水网箱数量较多的养殖 单位可以每隔 1-2 周分批依次放养养殖对象, 以 保持养成品的持续供应 ;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一 种大黄鱼养殖方法这一先进的养殖技术后, 彻底 克服目前深水网箱大黄鱼养殖中存在的养成风险 大、 资金周转效率低、 养殖自身污染严重、 活体和 冰鲜优质大黄鱼难以满足市场常态消费的实际问 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CN 102124982 A1/2 页 2 1. 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 它利用海水资源养殖,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如下基本方法 : A、 养殖海区选择 : 宜选择有岛礁屏障, 海底地势平缓, 坡度小, 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 水深 10m 以上, 水清潮畅、 营养盐丰富、 要求海水流向平直而稳定, 流速 0.5-2.0m/s, 以 1.0-1.5m/s 为佳, 盐度 20-30, pH 值 7.8 8.6, 水质透明度 30cm 以上, 溶解氧 5mg/L 以上, 无污染的开放性海区, 海水水质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4、业部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 水质的规定 ; B、 深水网箱及配套附属设施配置 : 深水网箱 : 包括网箱浮力装置、 网箱网衣、 网衣稳定装置和网箱固定装置 ; 按目前国内常规养殖的深水网箱单元配置, 周长 50-80m, 网衣深度为 7-8m ; 或自行设计体积大于 500m3, 可在水深 10m 以上水域使用的方形金属框架网箱 ; 配套附属设施 : 包括生产管理平台、 饲料加工机组、 投饲设备、 水质监测设备、 高压洗网 机、 小型发电机组、 运输工作船、 测量工具、 称量工具、 捕鱼工具 ; C、 深水网箱养殖区的布局 : 深水网箱养殖区设置面积小于等于海域可养面积的 10-15, 深水网。

5、箱距岸边 200m 以上, 深水网箱布设可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分散式设置, 或 多个网箱组成网排式结构设置, 若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分散式设置, 则网箱间距以 45-55m 为宜, 若以多个网箱组成网排结构, 深水网箱排列应按顺水顺流方向平行布设, 网排与网排 之间, 应留间距 80m 以上宽度的养殖区主通道, 网排组合的养殖水体以 30000m3为宜 ; D、 养殖时间 : 2-6 月为养殖环境修复期, 不放养大黄鱼 ; 7 月初至 9 月中旬为养殖设施 修整期 ; 9 月中旬至次年 2 月为大黄鱼养殖期, 当养殖期末水温低于 7时停止养殖生产活 动。在每年夏季台风过后, 即检修、 清洗深水网箱。

6、及配套附属设施 ; E、 养殖对象要求 : 以板式小网箱养成的活体大黄鱼作为养殖对象, 要求鱼体完整无损、 鳞片整齐、 无病无伤、 健康活泼、 反应灵敏、 游动有力, 个体规格整齐均匀, 体重 350-550 克 ; F、 养殖对象的购买与运输 : 9 月中旬落实养殖对象的运输数量、 押运和装卸人员, 了解 水温、 气温和天气状况, 做好运鱼活水船的检修、 清洗和消毒 ; 购买符合放养要求的活体大 黄鱼, 养殖对象采购前应对养殖对象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的鱼方可外运, 运输前应停食 1-2 天, 活水船运输密度为 100-200 尾 /m3, 运鱼以小潮水期间为宜, 运鱼时要求快装、 快运、 快。

7、 卸, 谨慎操作, 长途运输时要经常检查活水船和观察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 运抵网箱养殖区 后, 保持连续充气, 对鱼体进行体表常规消毒处理并弃去鱼鳞脱落严重的个体 ; G、 养殖对象的放养密度 : 放养选择白天潮流平缓时进行, 放养操作时, 搬运工具应用柔 软的网具, 放养密度为 15-25 尾 /m3; H、 饲料投喂方法 : 鱼种放入网箱后 2-3 天内, 禁食, 以适应养殖环境, 此后, 采取周期性 停饲投喂法, 停饲周期为 5-7 天, 投饲日的总投喂量为鱼体重 5左右, 早上 7:00-9:00、 傍 晚17:30-19:30各投喂1次, 其中早上占总投喂量的30, 采用新鲜杂鱼、 。

8、冰鲜鱼、 冷冻鱼作 为饲料, 切实保证饲料质量, 冷冻饲料须经解冻后使用, 鱼饱食率控制在 70-80, 投喂时应 按以下原则进行, 即小潮水平缓多投, 大潮水流急少投 ; 风浪小时多投, 风浪大时少投 ; 水 清时多投, 水浑时少投 ; 水温适宜多投, 水温低时少投或不投, 水温低于 10以下不投饲 ; 拉网后和捕鱼上市前不投饲 ; I、 起捕收获 : 起捕收获视养殖对象的体型和肉质改善情况而定, 一般养殖 30 天左右即 可起捕收获, 起捕时段以夜间为宜, 起捕前停饲 1-2 天, 起捕时起网集鱼于网箱一角, 使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24978 A CN 102124982。

9、 A2/2 页 3 捞海或自动吸鱼泵捕获, 活水车或活水船运销。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起捕完毕后, 按上述 A 至 I 步骤方法重复养殖, 深水网箱数量较多的养殖单位可以每隔 1-2 周分批依次放养养殖对 象, 以保持养成品的持续供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24978 A CN 102124982 A1/5 页 4 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 0001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业中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 尤其是涉及中国东南沿 海开放性海区的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 属于农业水产养殖中鱼类水产生物养殖技术领域。 0002 背景技术大黄鱼 Pseu。

10、dosciaena crocea, 隶属于硬骨鱼纲、 鲈形目、 石首鱼科、 黄 鱼属, 主要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近海及朝鲜西海岸, 是我国传统四 大海产之一, 历史上高产年份产量达 20 万吨之多, 其体色金黄、 鱼鳔厚实、 肉嫩味美、 营养 经济价值高, 素有 “国鱼” 之美誉。受酷鱼烂捕、 水域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 至上世纪八十年 代中期以后我国大黄鱼渔业资源已濒临绝迹, 自然资源的枯竭致使野生大黄鱼价格奇高, 据报道目前规格 500 克 / 尾的冰鲜野生大黄鱼的市场销售价格已高达 2000 元 / 斤左右, 并 有进一步上扬之趋势, 而与之同规格的冰鲜养殖大黄鱼的价格则。

11、仅为35-50元/斤, 开发仿 野生、 高品质的养殖大黄鱼已日益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0003 目前大黄鱼养殖主要采取板式小网箱和深水网箱这两种高密度养殖模式。 板式小 网箱承灾能力弱, 为躲避强浪急流, 多布局于风浪和海水流速较小的内湾性海区, 大黄鱼养 殖起点多为体长 3cm 以上的鱼苗, 采用冰鲜小杂鱼辅以人工配合饲料进行饲喂, 该养殖模 式存在养成周期长, 需跨年才能养成, 养殖污染严重、 病害发生频繁、 养殖风险较大等生产 实际问题, 养成的大黄鱼腥味重、 体表粘液多、 腹部肥大、 体型臃胖、 鱼鳔缺乏、 肉质口感差, 市场认可度低, 积压现象严重, 销售价格较为低廉 ; 。

12、深水网箱承灾能力强, 多布局于有一定 风浪和海水流速的开放性海区, 大黄鱼养殖起点多为100-250克/尾的大规格鱼种, 多采用 冰鲜杂鱼饲喂, 通过高水流胁迫, 其养成的大黄鱼体型和肉质较板式小网箱养殖模式有较 大改善, 体表粘液也明显减少, 病害发生率较低, 但存在鱼体增重缓慢、 饲料利用率低, 因海 水流速较高致使体能消耗大, 养成周期较长, 5 月份放养至当年 12 月左右才能养成, 养殖污 染也很严重、 养成时必须面对4-9月的赤潮频发期和7-9月的台风频发期等生产实际问题, 虽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品质明显优于板式小网箱养殖, 与野生大黄鱼较为接近, 但因年 底收获集中, 销售导致压。

13、箱现象严重, 故多以冻品销售, 而且价格也不高。 0004 所以目前国内有关大黄鱼养殖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为 : 0005 1、 养成时间过长 : 板式网箱大黄鱼养殖起点多为体长 3cm 以上的鱼苗, 需跨年养 成 ; 深水网箱大黄鱼养殖起点多为 100-250 克 / 尾的大规格鱼种, 当年 5 月份放养, 当年 12 月份左右才能养成上市, 难以逾越赤潮频发期4-9月和台风频发期7-9月, 养成风险较大且 资金周转效率低下 ; 0006 2、 养殖生产活动以大黄鱼增重至商品规格为目的, 为减少养殖大黄鱼的体能消 耗, 养殖生产大多布局于风浪和海水流速相对较小的区域, 养殖空间无。

14、法有效拓展至具有 优质环境本底的高流速开放性海区, 同时大量的饲料投入也对养殖海域环境造成了较为严 重的污染 ; 0007 3、 深水网箱大黄鱼养殖产品收获期多集中于当年12月份至次年1月, 故难以满足 市场对活体和冰鲜优质大黄鱼的常态消费需求。 0008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目前大黄鱼养殖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新的一种大 黄鱼养殖方法 : 说 明 书 CN 102124978 A CN 102124982 A2/5 页 5 0009 1、 通过采取提高养殖对象的规格、 避开 4-9 月的赤潮频发期和 7-9 月的台风频发 期、 适当下调养殖密度等技术措施, 拓展了海域养殖空间, 缩短了。

15、养成周期, 降低了养殖风 险, 确保了养殖对象体型与肉质的快速改善 ; 0010 2、 通过周期性停饲, 减少了对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的依赖, 减少了养殖自身 引起的环境污染 ; 0011 3、 通过梯次进鱼、 大幅度减少饲料投喂频度、 短期养成上市, 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和生产管理成本, 提高了养殖生产资料的周转效率, 避免了集中养成上市所造成的压箱现 象, 确保了当年 10 月至次年 2 月间活体和冰鲜近野生大黄鱼养殖产品的全天候销售供应。 0012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13 1、 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 它利用海水资源养殖, 它包括如下基本方法 : 0014 A、 养殖海区选。

16、择 : 宜选择有岛礁屏障, 海底地势平缓, 坡度小, 底质为泥质或泥沙 质, 水深 10m 以上, 水清潮畅、 营养盐丰富、 要求海水流向平直而稳定, 流速 0.5-2.0m/s, 以 1.0-1.5m/s 为佳, 盐度 20-30, pH 值 7.8 8.6, 水质透明度 30cm 以上, 溶解氧 5mg/L 以上, 无污染的开放性海区, 海水水质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 水质的规定 ; 0015 B、 深水网箱及配套附属设施配置 : 0016 深水网箱 : 包括网箱浮力装置、 网箱网衣、 网衣稳定装置和网箱固定装置 ; 0017 按目前国内常规养殖的深水网箱单元配。

17、置, 周长 50-80m, 网衣深度为 7-8m ; 0018 或自行设计体积大于 500m3, 可在水深 10m 以上水域使用的方形金属框架网箱 ; 0019 配套附属设施 : 包括生产管理平台、 饲料加工机组、 投饲设备、 水质监测设备、 高压 洗网机、 小型发电机组、 运输工作船、 测量工具、 称量工具、 捕鱼工具 ; 0020 C、 深水网箱养殖区的布局 : 深水网箱养殖区设置面积小于等于海域可养面积的 10-15, 深水网箱距岸边 200m 以上, 深水网箱布设可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分散式设置, 或 多个网箱组成网排式结构设置, 若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分散式设置, 则网箱间距以 45-5。

18、5m 为宜, 若以多个网箱组成网排结构, 深水网箱排列应按顺水顺流方向平行布设, 网排与网排 之间, 应留间距 80m 以上宽度的养殖区主通道, 网排组合的养殖水体以 30000m3为宜 ; 0021 D、 养殖时间 : 2-6 月为养殖环境修复期, 不放养大黄鱼 ; 7 月初至 9 月中旬为养殖 设施修整期 ; 9 月中旬至次年 2 月为大黄鱼养殖期, 当养殖期末水温低于 7时停止养殖生 产活动。在每年夏季台风过后, 即检修、 清洗深水网箱及配套附属设施 ; 0022 E、 养殖对象要求 : 以板式小网箱养成的活体大黄鱼作为养殖对象, 要求鱼体完 整无损、 鳞片整齐、 无病无伤、 健康活泼、。

19、 反应灵敏、 游动有力, 个体规格整齐均匀, 体重 350-550 克 ; 0023 F、 养殖对象的购买与运输 : 9 月中旬落实养殖对象的运输数量、 押运和装卸人员, 了解水温、 气温和天气状况, 做好运鱼活水船的检修、 清洗和消毒 ; 购买符合放养要求的活 体大黄鱼, 养殖对象采购前应对养殖对象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的鱼方可外运, 运输前应停食 1-2 天, 活水船运输密度为 100-200 尾 /m3, 运鱼以小潮水期间为宜, 运鱼时要求快装、 快运、 快卸, 谨慎操作, 长途运输时要经常检查活水船和观察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 运抵网箱养殖 区后, 保持连续充气, 对鱼体进行体表常规消毒处。

20、理并弃去鱼鳞脱落严重的个体 ; 0024 G、 养殖对象的放养密度 : 放养选择白天潮流平缓时进行, 放养操作时, 搬运工具应 说 明 书 CN 102124978 A CN 102124982 A3/5 页 6 用柔软的网具, 放养密度为 15-25 尾 /m3; 0025 H、 饲料投喂方法 : 鱼种放入网箱后 2-3 天内, 禁食, 以适应养殖环境, 此后, 采 取周期性停饲投喂法, 停饲周期为 5-7 天, 投饲日的总投喂量为鱼体重 5左右, 早上 7:00-9:00、 傍晚 17:30-19:30 各投喂 1 次, 其中早上占总投喂量的 30, 采用新鲜杂鱼、 冰鲜鱼、 冷冻鱼作为饲。

21、料, 切实保证饲料质量, 冷冻饲料须经解冻后使用, 鱼饱食率控制在 70-80, 投喂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 即小潮水平缓多投, 大潮水流急少投 ; 风浪小时多投, 风浪大时少投 ; 水清时多投, 水浑时少投 ; 水温适宜多投, 水温低时少投或不投, 水温低于 10以下不投饲 ; 拉网后和捕鱼上市前不投饲 ; 0026 I、 起捕收获 : 起捕收获视养殖对象的体型和肉质改善情况而定, 一般养殖 30 天左 右即可起捕收获, 起捕时段以夜间为宜, 起捕前停饲 1-2 天, 起捕时起网集鱼于网箱一角, 使用捞海或自动吸鱼泵捕获, 活水车或活水船运销。 0027 起捕完毕后, 按上述A至I步骤方法重复。

22、养殖, 深水网箱数量较多的养殖单位可以 每隔 1-2 周分批依次放养养殖对象, 以保持养成品的持续供应。 002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29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大黄鱼养殖方法这一先进的养殖技术后, 利用开放性海 区海水流速高、 水环境质量好的特点, 通过采取提高养殖对象放养规格, 适度降低放养密 度, 大幅度降低饲料投喂频率, 规避台风、 赤潮等养殖灾害多发季节等技术措施, 以实现拓 展适养海域空间, 保护养殖海域环境, 提高生产资料使用效率, 降低养殖风险, 高效快速改 良板式网箱中达到上市规格的养殖大黄鱼品质, 满足市场对活体和冰鲜优质大黄鱼的常态 消费需求, 彻底克服目前深水。

23、网箱大黄鱼养殖中存在的养成风险大、 资金周转效率低、 养殖 自身污染严重、 活体和冰鲜优质大黄鱼难以满足市场常态消费的实际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1、 养殖海区选择 : 宜选择有岛礁屏障, 海底地势平缓, 坡度小, 底质为泥质或泥沙 质, 水深 10m 以上, 水清潮畅、 营养盐丰富、 无污染的开放性海区。要求海水流向平直而稳 定, 流速0.5-2.0m/s, 以1.0-1.5m/s为佳, 海水水质指标符合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 养殖用水水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1 的规定, 盐度 20-30, pH 值 7.8 8.6, 透明度 30cm 以上, 溶解氧 5。

24、mg/L 以上。 0031 2、 放养对象要求 : 以购自板式小网箱养成的活体大黄鱼作为养殖对象, 要求鱼体 完整无损、 鳞片整齐、 无病无伤、 健康活泼、 反应灵敏、 游动有力, 个体规格整齐均一, 体重 350-550g。 0032 3、 深水网箱单元及附属设施 : 按目前国内常规养殖的深水网箱单元配置, 周长 50-80m, 网衣深度为 7-8m, 或自行设计体积大于 500m3的, 可在水深 10m 以上水域使用的方 形金属框架网箱 ; 网箱单元包括网箱浮力装置、 网箱网衣、 网衣稳定装置和网箱固定装置 ; 配套附属设施包括生产管理平台、 饲料加工机组、 投饲设备、 水质监测设备、 高。

25、压洗网机、 小 型发电机组、 运输工作船、 测量工具、 称量工具、 捕鱼工具以及生活用品等, 规模小的养殖单 位可视情简化部分附属设施。 0033 4、 深水网箱养殖区的布局 : 网箱养殖区设置面积不宜超过海域可养面积的 10-15, 网箱距岸边 200m 以上, 网箱布设可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分散式设置也可多个网 说 明 书 CN 102124978 A CN 102124982 A4/5 页 7 箱组成网排设置。若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分散式设置, 则网箱间距以 45-55m 为宜 ; 若以多 个网箱组成网排, 网箱排列应按顺水顺流方向平行布设, 网排与网排之间, 应留间距 80m 以 上宽度的。

26、养殖区主通道, 网排组合的养殖水体以 30000m3为宜, 有条件的养殖单位可将迎流 处首个网箱空置不投放养殖对象, 养殖区前有消波消浪设施除外。 0034 5、 养殖周期时间安排 : 2-6 月为养殖环境修复期, 不放养大黄鱼 ; 7 月初至 9 月中 旬为养殖设施修整期 ; 9 月中旬至次年 2 月为大黄鱼养殖期, 当养殖期末水温低于 7时停 止养殖生产活动。 0035 6、 养殖方法 0036 (1) 养殖前准备工作 : 每年夏季台风过后, 即检修、 清洗网箱及附属设备, 主要工 作包括检查网箱结构是否牢固, 网衣是否有破损、 是否清洗干净, 锚泊系统是否安装牢固, 各类附属设施是否完好。

27、、 到位, 并做好人员配备、 饲料鱼储存、 放养对象购买联系等准备工 作。 0037 (2) 放养对象的购买与运输 : 9 月中旬左右制订运输计划, 落实养殖对象的运输数 量、 押运和装卸人员, 了解水温、 气温和天气状况, 做好运鱼活水船的检修、 清洗和消毒。适 时购买符合放养要求的活体大黄鱼, 采购数量视网箱数量、 资金情况、 养殖运转模式确定。 养殖对象采购前应根据供需双方的协议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的鱼方可外运, 运输前应停食 1-2 天, 活水船运输密度为 100-200 尾 /m3, 运鱼以小潮水期间为宜, 运鱼时要求快装、 快运、 快卸, 谨慎操作, 长途运输要有专人押运, 经常检。

28、查活水船和观察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 发 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运抵网箱养殖区后, 保持连续充气, 按 NY5071 使用准 则对鱼体进行体表常规消毒处理并弃去鱼鳞脱落严重的个体。 0038 (3) 养殖对象放养密度 : 放养选择白天潮流平缓时进行。放养操作时, 搬运工具应 用柔软的网具, 放养密度为 15-25 尾 /m3, 具体可视网箱设置区水流交换状况、 网箱结构、 养 殖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来确定。 0039 (4) 饲料投喂方法 : 鱼种入网箱后 2-3 天内, 禁食, 以适应养殖环境, 此后, 采 取周期性停饲投喂法, 停饲周期为 5-7 天, 投饲日的总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

29、5左右, 早上 7:00-9:00、 傍晚 17:30-19:30 各投喂一次, 其中早上占总投喂量的 30, 采用新鲜杂鱼、 冰鲜品、 冷冻品作为饲料, 切实保证饲料质量, 冷冻饲料须经解冻后使用, 鱼饱食率控制在 70-80, 投喂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 即小潮水平缓多投, 大潮水流急少投 ; 风浪小时多投, 风浪大时少投 ; 水清时多投, 水浑时少投 ; 水温适宜多投, 水温低时少投或不投, 水温低于 10以下不投饲 ; 拉网后和捕鱼上市前不投饲。 0040 (5) 日常管理 : 在网箱养殖区安装警视标志和灯具, 防止鸟类和水生动物对养殖 对象的危害。 网箱养殖区的生活污水、 废弃物、 垃。

30、圾、 病死鱼等不得直接丢弃于海区, 应设收 集容器, 专人负责收集及时处理。 每日早、 中、 晚巡视网箱, 巡查的内容主要为 : 记录水温、 盐 度、 天气、 风浪等环境因子 ; 检查养殖网箱、 网具、 盖网、 固定装置、 通道是否安全完好 ; 养殖 对象的活动情况是否正常, 死鱼、 病鱼的有无及其数量 ; 养殖区周边是否有大型敌害生物, 有无被偷盗及逃鱼迹象等。养殖期间若网衣无破损则不更换。 0041 (6) 起捕收获 : 起捕收获视养殖对象的体型和肉质改善情况而定, 一般养殖 30 天 左右即可起捕收获, 起捕时段以夜间为宜。起捕前停饲 1-2 天, 起捕时起网集鱼于网箱一 角, 使用捞海。

31、或自动吸鱼泵捕获, 活水车或活水船运销。 说 明 书 CN 102124978 A CN 102124982 A5/5 页 8 0042 (7) 待起捕完毕后, 按以上方法重复养殖并收获, 网箱数量较多的养殖单位可以每 隔 1-2 周梯次放养养殖对象, 以确保养成品的持续供应。 0043 通过采取提高养殖对象的规格、 避开4-9月的赤潮频发期和7-9月的台风频发期、 适当下调养殖密度等技术措施, 拓展了海域养殖空间, 缩短了养成周期, 降低了养殖风险, 确保了养殖对象体型与肉质的快速改善 ; 0044 通过周期性停饲, 减少了对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的依赖, 减少了养殖自身引 起的环境污染 ;。

32、 0045 通过梯次进鱼、 大幅度减少饲料投喂频度、 短期养成上市, 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 生产管理成本, 提高了养殖生产资料的周转效率, 避免了集中养成上市所造成的压箱现象, 确保了当年 10 月至次年 2 月间活体和冰鲜近野生大黄鱼养殖产品的全天候销售供应。 004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开放性海区海水流速高、 水环境质量好的特点, 通过采取 提高养殖对象放养规格, 适度降低放养密度, 大幅度降低饲料投喂频率, 规避台风、 赤潮等 养殖灾害多发季节等技术措施, 以实现拓展适养海域空间, 保护养殖海域环境, 提高生产资 料使用效率, 降低养殖风险, 高效快速改良板式网箱中达到上市规格的养殖大黄鱼品质, 满 足市场对活体和冰鲜优质大黄鱼的常态消费需求, 可于当年10月至次年2月为市场提供品 质接近野生的活体和冰鲜大黄鱼养殖产品的目的, 彻底克服目前深水网箱大黄鱼养殖中存 在的养成风险大、 资金周转效率低、 养殖自身污染严重、 活体和冰鲜优质大黄鱼难以满足市 场常态消费等实际问题。 说 明 书 CN 102124978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