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吸尘黑板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用品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指一种自动吸尘黑板擦。
背景技术
黑板擦是日常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尽管现在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用具也逐步的现代化,但是黑板书写因其方便快捷等优点,仍然有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普遍性。与之相应的,黑板擦的使用也仍然非常频繁。
普通的黑板擦有着鲜明的优点,即体积小巧、使用方便、擦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同时,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经常可以发现老师或者学生在使用普通黑板擦擦黑板的时候,除一个手握住黑板擦外,另外一个手往往会捂住鼻口。那是因为在使用普通黑板擦的时候会伴有大量的扬尘(多为粉笔灰)。而且,受到扬尘影响的不仅仅是擦黑板的同学或者老师,就连坐位在前两排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扬尘的危害不言而喻,过量吸入会对人体的肺部造成危害,更何况这种情况最经常发生在课堂上,受害的人多为孩子,危害性就更大了。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针对上述问题的改进型黑板擦——电动吸尘黑板擦。它的原理是在普通的黑板擦中安装一个小电机,通电之后,电机带动一个小电扇,电扇向黑板擦外部排气就在黑板擦内部产生了一个局部低压,通过开设在地板上的空洞,就可以把从黑板上擦下来的粉笔灰吸到黑板擦内部,再通过过滤装置过滤后把吸入的气体排出,达到吸尘的目的。这种结构类似于在黑板擦上安装了一个微型吸尘器。这种产品的吸尘效果比较好,但是它有很明显的缺点,即使用时噪声比较大、更换电池比较麻烦、整体重量较普通黑板擦有较大增加等,这些缺点的存在使得这种产品在推广的过程种遇到一定的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纯机械、无电机辅助的具有擦洁黑板、自动洗尘等功能的自动吸尘黑板擦。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自动吸尘黑板擦,其包含以下三部分:
擦洁部分,所述擦洁部分由擦毛与底盘构成,擦毛固定在底盘的下方;
吸尘部分,所述吸尘部分由主壳体、四个滚轮、两根滚轮连接轴、四个棘轮、两根棘轮轴、九个齿轮、四根齿轮连接轴、两个支撑板、输出轴、排气扇、吸尘口组成;所述滚轮两个一组由滚轮连接轴相连;所述滚轮连接轴定位在所述底盘的下方;每根滚轮连接轴上安装有一个第一棘轮,与之配对的第二棘轮位于黑板擦的壳体内部,第一棘轮与第二棘轮反向安装并两两啮合;九个齿轮全部位主壳体内部,九个齿轮和两个第二棘轮及四根齿轮连接轴一起构成传动增速机构;两根棘轮轴分别固定在底盘上两块支撑板之间;支撑板固定在主壳体的内部底盘的上方;输出轴连接在所述传动增速机构的最后一个齿轮上;所述排气扇位于输出轴的末端;所述主壳体固定在底盘上;所述吸尘口开在底盘上;
过滤排气部分,所述过滤排气部分由过滤壳体、四块过滤网及海绵组成;所述过滤壳体固定在底盘上方且位于主壳体的后方;所述过滤网固定在过滤壳体内部,其中三块过滤网呈迷宫式布置,另一块过滤网位于整个过滤排气部分的尾部;所述海棉固定在每块过滤网上。
其中,所述擦毛分为左、中、右三块。
其中,一块支撑板上开有两段略带弧形的跳动槽,供棘轮空转时脱开啮合而产生的跳动用。
其中,所述的传动增速机构固定在底盘上的两块支撑板之间。
其中,所述传动增速机构由如下的结构构成并运作的:当所述自动吸尘黑板擦向右移动时滚轮带动第一棘轮转动,第一棘轮带动第二棘轮转动,第二棘轮与第一齿轮同轴带动它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因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同轴因而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因而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与第五齿轮同轴因而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因而带动第六齿轮转动,第六齿轮与排气扇共同安装在输出轴上因而带动排气扇转动,与此同时,第三棘轮与其所在的棘轮轴一起在棘轮轴跳动槽内跳动空转;当黑板擦向左移动时,位于另一侧的四个齿轮同样依据上述机理转动。
其中,所述的吸尘口开在底盘的两边和尾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吸尘黑板擦,其仅包含机械结构,不需要电机辅助吸尘就能解决擦黑板时粉笔灰扬起,被人吸入而危害身体的问题,是一种使用方便、节能环保、利于日常教学中使用的新型黑板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吸尘黑板擦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吸尘黑板擦的底盘下方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吸尘黑板擦地底盘上方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吸尘黑板擦主要机构的示意图;
图5、图6、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吸尘黑板擦传动增速机构在不同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吸尘黑板擦的过滤壳体的示意图;
主要符号含义:
1 底盘 2 擦毛
3 吸尘口 4 主壳体
51 支撑板 52 支撑板
521 跳动槽
6 输出轴 71 滚轮连接轴
72 滚轮连接轴 801-809 齿轮
91 棘轮轴 92 棘轮轴
1001-1004 棘轮 11 滚轮
12 排气扇 13 过滤壳体
141-144 过滤网 15 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现依据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请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吸尘黑板擦100的外部主要由主壳体4、过滤壳体13以及底盘1组成,其中过滤壳体13固定在底盘1的上方且位于主壳体4的后方。
请参见图2所示,所述底盘1的下方设有三条擦毛2,所述擦毛2纵贯所述底盘1的下方,它们之间互相平行且留有一定的空隙,在中间一条擦毛2的一端设有吸尘口3,所述的擦毛2主要起到擦除黑板上的粉笔灰字迹的作用。所述的吸尘口3还可开在底盘1下方的两边和尾部,用以把吸力集中到靠近黑板的位置。
请参见图3所示,所述底盘1的上方设有支撑板52,该支撑板52上设有跳动槽521,所述跳动槽521是略带弧形的孔,该孔的设置是为了棘轮轴91、92在空转时可以沿该跳动槽521移动。
请参见图4所示,一组两个滚轮11分别穿过滚轮连接轴并位于该轴的两端,滚轮连接轴有两根,分别是滚轮连接轴71、72,滚轮连接轴71、72上还分别穿过棘轮1004以及棘轮1001,上述两个棘轮也分别位于两个滚轮11之间,所述滚轮连接轴71、72定位于底盘1的下方。所述底盘1的上方设有支撑板51及支撑板52,支撑板51设有6个孔,支撑板52上设有4个孔以及两个跳动槽521,所述支撑板51和支撑板52之间分别对应的4个孔是用来固定四根齿轮连接轴的,支撑板51上的另外两个孔以及支撑板52上的跳动槽521是分别用来固定棘轮轴91、92的。
请结合参见图5、图6、图7所示的各个齿轮、棘轮、滚轮的连接关系,其中一组滚轮11以及棘轮1004位于同一根滚轮连接轴71上,其中棘轮1003与齿轮809位于棘轮轴91上,其中棘轮1003与棘轮1004之间啮合,齿轮809与齿轮808之间啮合,齿轮808和齿轮807位于同一根齿轮连接轴上,齿轮807与齿轮806啮合,齿轮806与排气扇12位于输出轴6上。类似的,其中一组滚轮11以及棘轮1001位于同一根滚轮连接轴72上,其中棘轮1002与齿轮801位于棘轮轴92上,其中棘轮1001与棘轮1002之间啮合,齿轮801与齿轮802之间啮合,齿轮802和齿轮804位于同一根齿轮连接轴上,齿轮804与齿轮803啮合,齿轮803与齿轮806啮合。
请参见图8所示,过滤壳体13上总共设有4层过滤网,分别是过滤网141、142、143、144,其中过滤网141嵌于过滤壳体13的壳上作为最外层的过滤网,另外3层过滤网呈有间隔的平行设置,且它们之间呈迷宫状排列,即过滤网142仅左端与过滤壳体13相连,而过滤网143仅右端与过滤壳体13相连,过滤网144仅左端与过滤壳体13相连。另外海绵15分别贴于所述过滤网141、142、143、144之上。令三块过滤网142、143、144呈迷宫布置的原因是,由于海绵15的过滤速度及纳垢能力有限,当过量的气体涌向过滤网144时,会造成海绵损坏或气体反弹的现象,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分别在三块过滤网不与壳体连接的一端和过滤壳体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隙,三条空隙交错布置,这样过量的气体可以通过这条空隙涌向之后的一块过滤网,达到分流气体且不损伤过滤网及海绵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自动吸尘黑板擦100是这样工作的:当自动吸尘黑板擦100向右移动时滚轮11带动棘轮1001转动,棘轮1001带动棘轮1002转动,棘轮1002与齿轮801同轴带动它转动,齿轮801与齿轮802啮合,齿轮803与齿轮804啮合,齿轮805与齿轮806啮合,致此带动排气扇12转动(棘轮1003与棘轮轴91一起在跳动槽521内跳动空转);当自动吸尘黑板擦100向左移动时滚轮11带动棘轮1004转动,棘轮1004带动棘轮1003转动,棘轮1003与齿轮809同轴带动它转动,齿轮809与齿轮808啮合,齿轮807与齿轮806啮合(棘轮1002与棘轮轴91一起在跳动槽521内跳动空转)致此带动排气扇12转动。排气扇12将气体从自动吸尘黑板擦100内部抽出,造成局部低压,那么外部的大气压就会把擦下的粉笔灰推进自动吸尘黑板擦100内部,达到吸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