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内窥镜的前端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立体内窥镜的前端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8618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8618A21申请号201410486813622申请日20140922A61B1/07200601A61B17/9420060171申请人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地址300384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华苑产业区海泰绿色产业基地D座401室72发明人王鸥王淑玲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代理人韩敏54发明名称一种立体内窥镜的前端结构57摘要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立体内窥镜的前端结构,所述前端结构包括固定板、光轴内管、内管支架和外管。所述固定板可紧密内嵌于所述外管前端。所述固定板左右两边各有。
2、一个与其边缘相切的光轴孔,所述光轴孔与固定板相切部分各有一开口。所述的固定板还包括两个光纤孔,所述光纤孔为月牙形,位于所述两个光轴孔圆心连线两侧。所述内管支架包括两个支撑孔,所述两个支撑孔圆心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的两个光轴孔圆心间的距离。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立体内窥镜两路光轴之间距离达到最大值,保证在远距离观测时也能有更好的立体效果。内管支架能够保证整体前端结构的稳定,同时为光纤的穿入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8618ACN104188618。
3、A1/1页21一种立体内窥镜的前端结构,包括光轴内管和外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和内管支架;所述固定板可紧密内嵌于所述外管前端,且所述固定板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与其边缘相切的光轴孔;所述的固定板还包括两个光纤孔,分别位于所述两个光轴孔圆心连线两侧;所述内管支架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与其边缘相切的支撑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内窥镜的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光轴孔与固定板相切部分各有一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内窥镜的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孔为月牙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内窥镜的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支架还包括两个凹槽,分别位于所述两个支撑孔圆心连线两侧。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内窥镜的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孔与内管支架相切部分各有一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体内窥镜的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孔圆心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的两个光轴孔圆心间的距离。权利要求书CN104188618A1/2页3一种立体内窥镜的前端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创造属于立体内窥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内窥镜的前端结构。背景技术0002立体图像的观测是通过两个眼睛左眼和右眼同时对视线内的物体进行观测。通过左眼及右眼所观察到的不同位置的图像。再经过大脑便出现立体的观感效果。而想要达到较好的效果则对两个眼睛观测距离要求较高。0003在医疗领域,立。
5、体内窥镜前端光轴的距离相当于观测人的两眼之间的距离。在做腹腔等手术的观察时因为腹腔的腔体较大,当观测腹腔内稍远一点的组织时,如果光轴之间距离较小,则成像立体感不高,影响观测效果。因此在立体内窥镜镜管前端有限直径当中,如何保证两路光轴之间处于最大距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立体内窥镜如何保持良好光通量及保持前端内管的组装稳定性,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内窥镜的前端结构,能够解决目前立体内窥镜领域存在的光轴最大距离设计问题,以及光通量和组装稳定性的问题。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6提供一种立体内。
6、窥镜的前端结构,所述前端结构包括固定板、光轴内管、内管支架和外管;所述固定板可紧密内嵌于所述外管前端,且所述固定板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与其边缘相切的光轴孔;所述的固定板还包括两个光纤孔,分别位于所述两个光轴孔圆心连线两侧;所述内管支架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与其边缘相切的支撑孔。0007其中,所述两个光轴孔与固定板相切部分各有一开口。0008其中,所述光纤孔为月牙形。0009其中,所述的内管支架还包括两个凹槽,分别位于所述两个支撑孔圆心连线两侧。0010其中,所述两个支撑孔与内管支架相切部分各有一开口。0011其中,所述两个支撑孔圆心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的两个光轴孔圆心间的距离。0012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
7、积极效果是在传统立体内窥镜前端增加了固定板和内管支架。光轴内管能够紧密嵌入固定板的光轴孔中,加上光轴孔与固定板相切部分为开口状态,就保证了在外管直径固定的情况下,两个光轴内管的圆心距离最远,保证了两路光轴处于最远距离,能够对远距离观测产生最好的立体效果。另外光轴孔与固定板相切部分设置为开口状态也更便于加工且节省了材料。0013月牙形的光纤孔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固定板的剩余空间,保证了插入光纤的最大光通量。0014内管支架通过支撑孔给予光轴内管支撑,保证前端整体光路的稳定,同时对光轴内管保持最大距离起协助定位作用。内管支架的两个凹槽也能够为穿入的光纤提供支撑,说明书CN104188618A2/2页4。
8、避免光纤因为柔软产生的中部塌陷。附图说明0015图1是本发明创造装配后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本发明创造内管支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3是本发明创造外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00191、光轴内管2、固定板21、光轴孔002022、光纤孔3、内管支架31、支撑孔00214、外管5、光纤具体实施方式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0023装配时,首先将两个光轴内管前端分别嵌入内管支架的两个支撑孔中,并将内管支架后移至光轴内管的中部位置,接着将两个光轴内管前端分别嵌入固定板的两个光轴孔中。固定好后,从光轴内管的后端穿入光纤,通过内管支架的凹槽后,到达固定板的光纤孔。最后将外管从光轴内管的后端套入,前移至光轴内管前端后,将固定板嵌入外管中,至此完成了整套前端结构的装配过程。0024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88618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88618A2/2页6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8861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