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装置及使用它的传真装置 本发明涉及具有仅以块为单位可擦除的存储媒体的存储装置及使用该存储装置的传真装置。
对于一次将收发信息存入存储器进行通信或记录的传真装置,已往存储用存储器广泛使用动态RAM(DRAM)或静态RAM(SRAM)。然而,这类DRAM或SRAM没有电源就不能保持数据。因此,近来开始使用快擦写存储器(flashmemory)作为上述存储用存储器,这种快擦写存储器没有电源也能保持数据。
快擦写存储器由多个存储块(以下简称为“块”)构成。各块容量随各存储器而异,例如,可具有64KB(4字节)等那么大的容量。这种快擦写存储器仅以块单位擦除数据。因而,在存满数据的快擦写存储器中要存储新数据时,就得擦除一个块中已存全部数据进行写入。但是,在一个块中存储着多个文件(处理文件的单位)情况下,其中一个或几个文件即使通信或记录结束可擦除,但在剩有通信或记录未结束的其它文件时,是不能擦除该块的。总之,不能用新文件只是写在不需的文件上。因此,结果即使有通信或记录已结束的文件,在存有这些文件的块的全部文件直至结束通信或记录可擦除之前是不能擦除的,仍照原样保留。因此,该块的使用效率极差。
对用户而言,虽通信结束,会存在因存储器使用率不降低而怀疑发生故障之类的弊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高具有多个块且仅以块为单位擦除的存储体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具有多个块地存储媒体中,不将一个文件分割存储到多个块。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在具有多个块的存储媒体中,将一个文件分割存储到多个块的状态抑制到最小限。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对按规定存储容量由多个块构成的且仅以块单位可擦除的存储媒体,至少使用一个块作为未写数据空状态的未写块(下面,称为“改写用块”)。
在发生要擦除写有数据的写入块中某个块中数据时,通过上述结构将该块中其它数据移入改写用块中。因此,发生要擦除数据的块中数据变成可全部擦除的数据,故可将该块中数据全部擦除。也就是,即使是仅以块为单位可擦除的存储器,每当发生要擦除数据时可立即擦除。
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在写入一个写入块中的多个文件内,当某个文件不需要时,将该文件外的其它文件移入改写用块中,擦除写有该不需要文件的块中数据,成为新的改写用块。
这样,新的文件可写入发生过不需要文件的块中,故提高了存储装置的利用率。另外,由于产生新的改写用块,故发生新的不需要文件时,可擦除存有该文件的某个块。
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对写入块设定数据的使用率,若超过该使用率存储数据时,就禁止向该块写入数据,而写入其它块。
按照上述办法,一个文件以文件为单位存入各块中,可防止一个文件分开存入2个块中。因此,一个文件变得不需要时,擦除一个块就可以了。
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对写入块设定数据使用率,当超过该使用率时,禁止向该块写入,在所有写入块变为禁止写入情况下,有新的文件写入请求时,根据空区大小分配写入各写入块的空区中。
这样,能有效使用各块中剩余空区。
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即使是按空区大小将新文件分割写入块的空区中,当擦除了某个写入块时,将被分割写入的文件作为一个文件汇集写入已擦除的块中。
按照这种结构,即使一旦构成将文件分割存入各块空区中的情况,也可通过将分割的文件移入一个块中,变成以块为单位产生不需要的文件,这样,擦除一个块就可以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真装置的框图。
图2为快擦写存储器中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存储装置中第一实施例各块使用状况的说明图,图3(a)表示快擦写存储器中存满状态的示意图,图3(b)为说明一个块中发生不需要文件时块擦除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块写入超过规定利用率时禁止向该块写入文件情况的说明图,图4(a)为块1中存有文件A的情况,图4(b)为再存入文件B超过规定使用率的情况,图4(c)表示将文件C存入块2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设定块使用率、将新文件分割写入写入块空区中情况的动作说明图,图5(a)表示以规定使用率存完全部写入块、新文件被分割存入各块中产生的空区中的状态示意图,图5(b)为表示产生了空块、将分割存储于各块的文件移入空块的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中说明将文件存入块动作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中说明擦除文件动作的流程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真装置结构的框图。图1中,1为主控制部,是控制传真装置整体动作的电路。2为读取部,读取发送原稿或复写原稿。3为网控制部,通过通信线路控制接续与线路交换网的发呼、释放、拨号等。4为调制解调器,调制发送图像信息,解调接收到的图像信息。5为记录部,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或读取部2读取的图像信息印刷于记录纸等。6为图像处理部,进行读取到的图像信息的编码处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的解码处理,放大、缩小、转动等的图像处理。主控制部1,读取部2,网控制部3,调制解调器4,记录部5,图像处理部6构成传真机的主体。
7为存储器控制部,控制块擦写存储器8的写入、读出、擦除数据等。快擦写存储器8是一种失电也能保持数据的存储器,以块为单位擦除数据。存储器控制部7及快擦写存储器8构成存储装置。
图2为快擦写存储器的结构图。它由多个存储块(简称为“块”)构成,各块具有规定的存储容量。这种块的存储容量,由制造商各自独立确定。图2表示块构成的快擦写存储器,一个块的容量,如64KB(千字节)。块的数量,根据块擦写存储器的容量,可以为8个、16个、32个等种种。
在块擦写存储器中,一旦擦除数据,存储各比特(bit)的单元(cell)全成为1。数据写入动作是,写入1时,仍为原态,写入0时,1变为0。仅当擦除时,0才变1。因此,不像DRAM等那样,可在数据上重叠写入。也即,写入前存储器单元必须全为1。所以,以块单位进行擦除。
下面,说明使用图2说明的快擦写存储器的本发明存储装置的第一及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取快擦写存储器中至少一个块为改写用块,剩下的块为写入块。第二实施例中,当在第一实施例的写入用块中产生不需要的文件时,要擦除存储该文件的块,此时,控制存储器,使得如同以文件为单位擦除存储器一样。
图3为快擦写存储器中各块使用状况的说明图,图3(a)表示快擦写存储器中满存状态,为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图3(b)表示一个块中出现不需要文件时块擦除方法,为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
8个块中一个(图3(a)中块8)取作空状态的未写入块,即改写用块,剩下7个块(图3(a)中块1-块7)作为写入块。文件依次存入写入块,一旦文件写入7个写入块中,就不能再存储。改写用块8总是空白原样保留。图3(a)表示该状态。
在块1中文件A通信结束变为不需要等待擦除情况下,若擦除块1中数据,则文件B的数据也会被擦除,故不能按原样擦除块1。因此,本发明如图3(b)所示,将块1中剩余的全部文件(此时仅为文件B)移入改写用块8中后,擦除块1。这样,块1成为新的改写用块,块8成为写入块。块8相当于文件A的部分为空区,故能存储新的文件。其结果,能够如同以文件单位擦除那样工作。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及2中,至少设有一个改写用块,在存储于任一块中一个或多个文件变为不需要情况下,可将该块中仍需要的文件移入改写用块中,擦除上述写有不需要文件的块,使其成为新的改写用块。然后,在写有仍需要文件的块中可写入新的文件,故提高了存储装置的利用率。由于生成新的改写用块,故在发生不需要文件时,按同样操作,可擦除存有该文件的某个块。
下面,说明第三实施例。该实施例按规定值确定块的利用率,当超过该利用率时,禁止写入该块。
图4表示第三实施例中块写入大于规定利用率时禁止将文件写入该块并向下一块写入的状态。第三实施例中,规定利用率为75%。该利用率是根据收发原稿或复写原稿所选定的比较恰当的值。
依次向块存储文件时,每当存储结束就计算所存储块的利用率,该使用率(即利用率)超过预定的使用率(此时为75%)时,不再对该块向上存储,而使用下一块。如图4所示,图4(a)为块1中存有文件A的情况,表示尚未达使用率75%。图4(b)为块1中进一步存有文件B的情况,这样,超过使用率75%。因此,再来文件C如图4(C)所示存于块2。照此,各文件存于其它块,使得一个文件不会分开存于2个块中。如果一个文件分开存于2个块中,就会变成要删除该文件就要擦除2个块,使存储器使用率下降。与此相反,本实施例至少取一个块作为改写用块,其余块作为写入块,给写入块确定预定的使用率,当超过该使用率存储时禁止继续存储,故各文件以块为单位存储,一个文件不会分开存入两个块中。因此,一个文件变得不需要时,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同样动作,擦除一个块就可以了。
下面,说明第四实施例。该实施例是一个所有写入块按其利用率写入后产生新的应写入文件情况的实施例,也是按空区大小分配存储各写入块空区的实施例。
图5(a)表示按图4所示方法将文件依次存入写入块1一块7且它们已被文件存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若进一步有新文件请求存储,会因没有可存储该文件的写入块而调用各块1-块7的空区,将文件分开(分割)存储于这种空区中。图5(a)表示分割存储于块1-块4的例子。若一个块的空区就能存入新的文件,当然不需分割。因此,所有写入块文件存满后,若发生新的文件写入,就分割文件存入各块的空区中,故能有效地使用各块中剩余空间。
这样,在所有写入块按规定利用率存有文件后,将一个文件分割(分开)存储于各块的空区,提高了存储器的利用率。
下面一说明第五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虽然一个文件可被分割存储于多个块中,但被分割的文件也不需要时,为了一般不同时擦除多个块,不需要文件的一部分就会不删除而长久保存。为了防止这种弊端,在第五实施例中,每当改写块8外的一个块被擦除成为空块时,就优先将被分割的文件汇集成一个文件移入已被擦除的块中。
图5(b)表示上述状态,即,将分开存于块1-块4的文件汇成一个移入成为空块的块6。如此,当要擦除所移动的文件时,只要擦除存有该文件的块6就可以了。
在图5(b)中,存储有被分割文件的区域,不能再写入新的文件。因此,如将块1使用中文件移入改写块8,擦除块1,使其成为改写块。在块8中,由于只有块1的使用中文件移入块8,故存储有该文件的区域外的区域变成空区,可进行写入。同样,,也可使块2一块4存储有分割文件的区域变空区,可进行写入。总之,会变成与图5(a)相同的状态,使得存储有使用中文件的区域以外的空区可写入新的文件。
这样,每当改写用块外的写入块中任一个变空时,通过将分割存储的文件汇集为一个文件移入该空块中,使得被分割存储的文件汇集为一个存储于同一块内,故能防止将一个文件分割存储的弊端。
下面,用流程图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动作。
图6表示写入文件时(file-in时)的流程图,图7为表示文件不需要时(filedelete时)擦除块动作的流程图。
图6中,若开始文件写入处理(S1),首先检查是否有当前正使用中的块(S2),若有,则检查该块使用率是否超过预定值(这里为75%)(S3)。超过或在步骤2没有当前使用中块时,检查改写用块外是否有空块(S4)。若有,获得空块(S5)。该状态相当于图4(b)。
在步骤S3块使用率未超过预定值75%时,获得这种使用中的块(S6)。该状态相当于图4(a)。在步骤S4若没有空块,则检查其它使用中块是否有空区(S7),若有则获得该使用中块的空区(S8)。该状态相当于图5(a)的状态,变成将一个文件分解存储到多个块的空区。按此将文件写入所获得的块中(S9)。若进行步骤S6情况的写入就成为图4(b)的状态,若进行步骤S5情况中的写入就成为图4(c)的状态,若进行步骤S8情况下的写入就成为图5(b)的状态。
文件写入中若块写满时(S10),分割文件,将剩余部分存入另一块中。为此,回到步骤S2,检查是否有当前使用中块(S2),若有则检查该块使用率是否超过预定值75%(S3),若未超过则获得该使用中的块(S6),若超过则检查改写块外是否有空块(S4),若有获得该块(S5)。没有,检查其它块是否有空区(S7),若有,获得该使用中的块的空区(S8)。这样,将被分割的文件的未写入部分写入步骤S5、S6、S8任一步骤获得的块中(S9)。这样,直到块空区中写完被分割的文件之前,重复步骤S2-S9,文件写入结束时就正常结束文件写入处理(S11)。在步骤S7,若其它使用中块中没有空区,就中止以上存储(S12)作为存储器溢出处理。
下面,用图7说明删除不需要的文件,即块擦除的动作。一旦开始文件删除处理(S21),首先使发送结束的文件或接收记录完成的文件无效(S22)。检查存有该无效文件的块中是否存有别的有效文件(S23)。若没有,擦除存有无效文件的块(S27)。相反,若有有效文件,检查该有效文件是否分割存储在多个块中(S24),若未分割,获得改写用块(S25)。接着,将该有效文件移入改写用块(S26),擦除存有无效文件的块(S27),结束文件删除处理。步骤S22-S27的动作表示图4(b)说明的状态。
在步骤S24,有效文件被分割成多个时,检查改写用块以外是否有空块(S28),若有则获得该空块(S29),包括将被分割的有效文件存在其它块中的全部移入该空块中(S30),擦除存有无效文件的块(S27),结束文件删除处理(S31)。
在步骤S28,若改写块外没有空块,则由于不能擦除存有无效文件的块,故搁置存有无效文件的状态,结束文件删除处理(S31)。
如从上述各实施例的说明可见,按照本发明,仅以块为单位擦除的存储器,可获得如下效果。
(1)一个块中存储有多个文件,其内一个文件不要时,通过将剩余文件移入改写用块中,擦除该一个块中数据,就能使移动前块中相当于不要文件的区域成为空区,从而可写入新的文件。因此,提高了存储器的使用率。
(2)通过确定各块的使用率,使文件不存入超过该使用率的块,能防止一个文件不被分割存储于2个块中。因此,在发生不需要的文件情况下,擦除一个块,就能删除不需要的文件,故能快速擦除块。
(3)确定各块的使用率,使文件不存入超过该使用率的块中时,在各块中虽有空区但所有写入块均不是空块的时刻,通过将一个文件分割存储在各块的空区中,从而能提高存储器的使用率。
在被分割的文件变为不要情况下,当写入块中一个块变为空块时,优先将被分割存储的文件移入该空块中作为一个文件,由于可擦除该块,故从存储器整体上能快速擦除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