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机纵切装置 本发明总地涉及生产诸如棒材、杆材等的细长产品的轧钢机,尤其涉及用一改进的设备将沿一通道轴向移动的、一相对较大的中间产品纵向细分割成为多根线材,然后将这些线材引导到多个平行的连续通道,以便进一步滚轧成最终产品。
在典型的传统纵切操作中,如在图1-5中被稍许示意表示的那样,转动的一对纵切盘10a,10b安装在通道L的相对侧上。如图2所示,每个纵切盘的圆周是由倾斜的肩部12成锥形到达一尖锐边缘14而形成的。一产品P通过纵切盘之间的通道。在它到达纵切盘之前,如图3所示,该产品具有一个成形的横截面,该横截面由一厚度减小了的中间薄条20将至少两个切割条16,18相互连接而成。典型地,当生产混凝土钢筋时,切割条16,18具有长轴尺寸和短轴尺寸的稍有些椭圆形的横截面。
以前已经确定了传统的见解,纵切盘10a,10b的边缘14相互之间由一间隙22相隔开(为了在图1中表示方便,在此放大了),该间隙可预防一纵切盘与另一纵切盘接触损坏。然而,不合理地是,该间隙22同时会使纵切盘不能整齐地切割连接着两条切割条16,18的薄条20。取而代之的是,纵切盘只能部分地切入薄条20。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意的,在纵切盘的圆周上设计成倾斜的肩部12,来推动切割条分离,从而撕裂连接薄条地任何未切断的部分。于是,如图5所示,从纵切盘之间推出的每根分离的线材16’、18’具有某些锯齿状的表面缺陷24。这些缺陷有损于最终产品的总体质量。
同时,需要横向推开切割条会限制产生的线材的数量,而在每次的纵切操作其间,不能超过两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将纵切盘安装成使它们能整齐地切割连接产品的切割条的薄条,于是不需要再撕裂薄条。这也消除或至少较大地减小了分隔的线材上锯齿形的表面缺陷。
本发明的一个相关目的是实现纵切盘的上述最优结构,而不会造成纵切盘的接触损坏。
本发明的一个伴随目的是提供用于调节纵切盘相对位置的装置,从而可以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同时补偿纵切盘的磨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安装了多对纵切盘,以便将产品细分割为三根或更多根线材。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在一通道的相对侧上共面成对地可转动地安装着诸纵切圆盘。一形状相对较大的中间产品通过该通道。该中间产品的截面至少具有两条由一中间薄条相连的切割条,并且纵切盘的圆周被安排成从通道的相对侧切入薄条。纵切盘的转动轴线在产品沿通道移动的方向上,其相互之间有所偏移,从而增加了纵切盘切入产品上薄条的切入量,而不会使一纵切盘的圆周与另一纵切盘的圆周造成接触损坏。纵切盘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以便沿通道推动产品,同时实现连接薄条的光滑切割,从而使产品切割条细分割为更小的线材。
较佳地,诸纵切盘圆周与一公用线相切,并且那条公用线最好是产品通过的通道。
较有利地是,多对纵切盘安装成可同时将一产品细分割为三根或更多根的线材。
纵切盘的转动轴线最好是可调节的,以便在不降低被切割线材质量的情况下,来适应纵切盘的磨损。
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的目的、特点和进步将参照附图来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其中:
图1是典型的先前技术的纵切装置的示意图;
图2,3,4和5是分别沿图1的线2-2,3-3,4-4和5-5剖切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纵切装置的部分剖切的俯视图;
图7是沿图6的线7-7剖切的剖视图;
图8是纵切盘呈偏置关系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沿图6的线9-9剖切的剖视图;
图10是图6的右视图;
图11是沿图6的线11-11剖切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切割盘的放大平面图,其中一些部分断开以显示下方分开的各盘;
图13是沿图12的线13-13剖切的放大剖视图。
参照图6-13,本发明的一种纵切装置总地用标号26表示。该装置被设计成可纵向细分割一沿通道L轴向移动的细长产品P。
在图11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产品P由预先的滚轧加工(图未示出)成为由相对细小的中间薄条36相互连接的多条切割条28,30,32和34。
多对纵切盘38,40装在安装于通道L的相对侧上的平行支撑轴42上。该支撑轴支承在滚子和推力轴承组件44,46中以便在偏心轴套48中转动,偏心轴套再支承在由标号50表示的一适当的壳体结构中。如图8所示,支撑轴42的转动轴线A在产品沿通道L移动的方向上相互偏离一段可测的距离“X”。典型地,新的纵切盘将具有范围为150至200毫米的直径,而偏移距离X通常处于大约10至30毫米的范围之中。较佳地,该偏移距离要比纵切盘最大直径的大约5%要小。
每对纵切盘38,40安装呈共面关系。偏移距离X能使纵切盘的圆周38’,40’相对于薄条36更近些,而不会使其中一个圆盘与另一个发生接触损坏。在这里图解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圆周38’,40’在不同的位置相切于一公用线,该公用线有利地是为通道L。
通过以上所描述的偏置关系安装纵切盘,每个圆盘的圆周38’,40’可以很深的切入薄条36,从而完成一个整齐地切割,而不会为了撕开任何未切割的薄条部分而不得不将相互连接的切割条拉动。尤其在图13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第一位置上的下纵切盘圆周40’将在52处将薄条36部分地切割,而余下的薄条将由在第二位置上的上纵切盘圆周38’在54处切割。这从几个方面来看是有利的。所产生的整齐切割避免了或至少基本上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任何所导致的锯齿表面缺陷。同时,由于本发明的纵切作用并非依赖于产品分割条的横向分离,三根或更多根的切割条在单独的纵切过程中能被多对纵切盘同时纵切割。由于没有一处的切割需要切割条的横向分离,所有一处的切割将不会影响邻近的切割。
在图9中可很清楚地看到,偏心轴套48最好装有扇形齿轮56,扇形齿轮与装在一垂直的公用调节轴60上的螺纹方向相互相反的小蜗杆(pinion gear)58相啮合。轴60的转动将引起诸偏心轴套48在相反方向上转动,这将再调节支撑轴42和它们相应的纵切盘38相对于通道L的位置。当纵切盘由于磨损而进行周期性的重新磨削以补偿时,这种调节可适应纵切盘直径的变化。
参照图6,7和12可很清楚地看到,分隔盘62紧接着纵切盘38的最外一对,这样设计是为了横向向外偏移被切割的外侧线材28’,34’到达再将线材引向平行通道的导线组件(未示出)。一分隔盘64同样紧接着纵切盘38的一中心对,该分隔盘横向扩展两根中心线材30’,32’,以便再沿平行通道引导。
支撑轴42装有互相分离的齿轮66,每个齿轮66与齿轮轴70上的齿轮68呈啮合关系。齿轮轴70与支撑轴42平行,并且齿轮68相互啮合。一根齿轮轴70由一个外部的传动装置(图未显示)驱动。该结构驱动支撑轴42和位于支撑轴42上的、以图13中的箭头所示的相反方向转动的纵切盘38,40,于是可使产品P通过该纵切装置。
鉴于前面的描述,那些在本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已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例如,可以改变纵切盘对的数量,以便适应产品结构的广阔的范围和所产生的分隔线材的数量。还可以改变支撑轴之间分离的调节方式,例如,可在保持另一根轴固定的同时,仅仅移动一根轴。在一些例子中,有利的是使纵切盘的圆周重叠在一公用的基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