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藏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健藏茶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76679.2 (22)申请日 2015.12.22 A23F 3/06(2006.01) A23F 3/10(2006.01) (71)申请人 四川藏匠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625000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南三路 45 号 A(栋) 3 单元 6 层 10 号 (72)发明人 彭加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4) 发明名称 保健藏茶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藏茶及其制备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茶叶进行漂选、。
2、 摊凉、 筛 选 ; (2) 杀青 ; (3) 薰蒸 ; (4) 揉捻 ; (5) 渥堆发酵 : 将添加有酶保活剂和复合酶制剂的酶液喷洒到茶 叶上进行发酵 ; (6) 翻拣 ; (7) 压型 ; (8) 烘焙凉 干。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保健藏茶, 褐黑有光, 具 有红、 浓、 醇、 陈四绝特色。 茶汤色透红, 鲜活可爱 ; 茶味地道, 饮用时爽口酣畅 ; 茶香味浓厚 ; 入口不 涩不苦、 滑润甘甜、 滋味醇厚。本发明所制备的保 健藏茶具有以下功效特点 : 抗氧化功效 ; 降低三 高, 抑制动脉硬化功效 ; 抗辐射、 抗突变、 抗病毒 功效 ; 调理胃肠和改善代谢功效 ; 解毒和优化水 质功效 ;。
3、 全方位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5379876 A 2016.03.09 CN 105379876 A 1/1 页 2 1.一种保健藏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茶叶进行漂选、 摊凉、 筛选 ; (2) 杀青 ; (3) 薰蒸 ; (4) 揉捻 ; (5) 渥堆发酵 ; (6) 翻拣 ; (7) 压型 ; (8) 烘焙凉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藏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5)中的渥堆 发酵为将添加有酶保活剂和复合酶制剂。
4、的酶液喷洒到茶叶上进行发酵。 3.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保健藏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5) 中的酶 保活剂由海藻糖、 木糖醇、 甘露醇混合而成, 所述海藻糖、 木糖醇、 甘露醇的质量比为 (1-3) : (1-3) : (1-3)。 4.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保健藏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5) 中的复 合酶制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 果胶酶 5-15 份、 淀粉酶 5-15 份、 - 葡萄糖苷酶 5-15 份、 多酚氧化酶 5-15 份。 5.如权利要求 2-4 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保健藏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5) 中酶液由下述。
5、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 复合酶制剂 0.5-1.5, 酶保活剂 0.1-1.5, 余 量为水。 6.如权利要求 2-4 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保健藏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5) 中, 酶液与茶叶的质量比为 5:100-25:100。 7.一种保健藏茶, 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 1-7 中任一项方法制备而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79876 A 2 1/5 页 3 保健藏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的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保健藏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黑茶始制于四川。雅安藏茶历史悠久, 因产于雅安, 唐宋以来畅销藏茶。
6、而得 名, 自古以来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 维、 回、 羌等民族同胞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雅安为 西藏及周边藏民聚居区生产小叶种全发酵砖茶, 雅安藏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称黑茶、 乌 茶、 边茶、 边销茶、 四川南边茶、 四川南路边茶、 大茶、 雅茶等, 民族同胞有 “宁可三日无粮、 不 可一日无茶” 、“一日无茶则滞、 三日无茶则病” 的深切感悟和体会。 0003 随着茶与健康研究的深入, 藏茶许多不为人知的功效已被发现。 “藏茶保健” 已在 国内外掀起热潮。由于藏茶有多方面、 双向调节的功能, 使她的适用人群非常广泛。无论长 幼, 无论胖瘦, 都可以通过饮用藏茶中获益。 根据不同的口味或机。
7、体状况, 饮用时可以调掺、 勾兑水果、 蜜糖、 乳制品、 香料、 酥油、 茶叶或其它中草药。藏茶历久日新, 除保持本色、 品质 不变外, 还能使添加物浸出其质的特性。 0004 藏茶一般采用1芽3-5叶新梢和红苔作为原料, 其主要工艺流程为 : 鲜叶清洗成 熟鲜叶杀青熏蒸揉捻渥堆发酵解块熏蒸干燥分筛原料配比压型入库 陈化。传统的民间藏茶主销藏区, 原料以夏秋边茶为主, 纯手工制作而成, 仅配备简单的杀 青、 成型等设备, 茶品单一。 机械化加工藏茶于近十年兴起, 但机械配套还不完善, 在机械制 茶过程中, 往往需要手工辅助, 机械化、 自动化的连续操作水平较低。 0005 渥堆是形成藏茶品质的。
8、关键工序。 渥堆的实质是以茶的内含成分为基质, 在湿热、 酶促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 形成藏茶特有的品质。 在传统藏茶的加工中, 茶叶的胞 内酶与微生物产生的胞外酶共同作用于渥堆过程。但是茶鲜叶经晒青处理, 微生物活性受 抑制, 胞内酶的作用极大钝化。现代藏茶加工中渥堆发酵过程耗时周期约 27-35 天, 发酵程 度靠人工调控。 因而, 缩短发酵周期, 量化监控发酵程度, 提高茶叶品质, 实现藏茶产业的标 准化成为现在藏茶产业的研究重点, 因此, 外源酶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0006 中国新藏茶在继承传统民间藏茶的制作工艺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藏茶的制作工 艺, 主要贡献在两个方面 : 。
9、一是在传统工艺前端增加鲜叶清洗工艺 ; 二是在传统工艺后端 增加拼茶工艺。 0007 运用传统制作工艺并结合现代技术研制开发的系列藏茶新产品, 继承了传统藏茶 特有的口感、 风味、 功效和内含物, 在品种、 包装、 饮用方式、 收藏、 装饰等方面, 更适合现代 都市人的生活需求。 0008 因此发明一种结合现代技术的保健藏茶制备方法,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9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保 健藏茶的制备方法。 说 明 书 CN 105379876 A 3 2/5 页 4 0010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上述方法制备的保健藏。
10、茶。 0011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12 一种保健藏茶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0013 (1) 将茶叶进行漂选、 摊凉、 筛选 ; 0014 (2) 杀青 ; 0015 (3) 薰蒸 ; 0016 (4) 揉捻 ; 0017 (5) 渥堆发酵 ; 0018 (6) 翻拣 ; 0019 (7) 压型 ; 0020 (8) 烘焙凉干。 0021 优选地, 所述步骤 (5) 中的渥堆发酵为将添加有酶保活剂和复合酶制剂的酶液喷 洒到茶叶上进行发酵。 0022 优选地, 所述步骤 (5) 中的酶保活剂由海藻糖、 木糖醇、 甘露醇混合而成, 所述海 藻糖、 木糖醇、 甘露。
11、醇的质量比为 (1-3) : (1-3) : (1-3)。 0023 优选地, 所述步骤(5)中的复合酶制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 果胶酶5-15份、 淀粉酶 5-15 份、 - 葡萄糖苷酶 5-15 份、 多酚氧化酶 5-15 份。 0024 优选地, 所述步骤 (5) 中酶液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 复合酶制剂 0.5-1.5, 酶保活剂 0.1-1.5, 余量为水。 0025 优选地, 所述步骤 (5) 中, 酶液与茶叶的质量比为 5:100-25:100。 0026 优选地, 所述步骤 (5) 中, 控制发酵温度为 30-40, 发酵时间为 10-30 天。 0027 将复合。
12、酶制剂和酶保活剂溶于水, 即得所需酶液。 002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健藏茶,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而成。 0029 具体的, 在本发明中 : 0030 果胶酶, CAS 号 : 9032-75-1 ; 0031 淀粉酶, CAS 号 : 9000-92-4 ; 0032 - 葡萄糖苷酶, CAS 号 : 9001-22-3 ; 0033 多酚氧化酶, CAS 号 : 9002-10-2 ; 0034 木糖醇, CAS 号 : 16277-71-7 ; 0035 海藻糖, CAS 号 : 99-20-7 ; 0036 甘露醇, CAS 号 : 69-65-8。 0037 本发明与传统工艺相比较,。
13、 在保健藏茶加工中应用酶制剂具有以下优势 : 1、 从食 品安全角度出发, 酶具有高度催化性, 作用条件温和, 有严格的专一性, 反应终点易控制, 本 身无毒、 无味、 无嗅, 不会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和食用价值, 如将有机磷农药降解酶运用于茶 叶加工中还可有效降低茶叶中的低浓度农药残留 ; 2、 从提高茶叶品质的角度出发, 外源酶 类的添加有利于开发出品种风味独特、 功能各异的茶叶制品 ; 3、 从经济角度出发, 复合酶制 剂在保健藏茶中的运用, 缩短加工时间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控制发酵程度, 节约生产成本。 0038 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保健藏茶, 褐黑有光, 具有红、 浓、 醇、 陈四绝特色, 茶。
14、汤色透 红, 鲜活可爱 ; 茶味地道, 饮用时爽口酣畅 ; 茶香味浓厚 ; 入口不涩不苦、 滑润甘甜、 滋味醇 说 明 书 CN 105379876 A 4 3/5 页 5 厚。具有以下功效特点 : 抗氧化功效 ; 降低三高, 抑制动脉硬化功效 ; 抗辐射、 抗突 变、 抗病毒功效 ; 调理胃肠和改善代谢功效 ; 解毒和优化水质功效 ; 全方位补充微量 元素和维生素。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所述, 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 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 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
15、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 依据本发明 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40 实施例 1 0041 保健藏茶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0042 (1) 将采摘 4-7 月的一芽三叶、 一芽五叶的成熟细叶川茶进行漂选, 漂选要运用竹 筛进行, 漂选过程要求运作舒缓, 轻揉不伤茶叶叶质, 涤净叶面即可 ; 将漂洗后的鲜叶在竹 席上摊凉, 摊凉码堆高度在 10-15cm 厚, 不易过厚, 避免烧仓, 以不出现红边为宜 ; 在竹筛上 将摊凉中的茶叶进行人工筛选, 将老、 败、 残、 次鲜叶选出, 保障鲜叶的优秀品质 ; 0043 (2) 杀青。
16、 : 将摊凉、 分选好的鲜叶使用滚筒式杀青机 ( 华帅 6CST-50 茶叶杀青机, 生产厂家 : 浙江武义华帅茶叶瓜子机械有限公司 ) 杀青, 减缓鲜叶的茶叶酶活性, 散发和去 除青气, 开发茶叶的香气, 不焦、 不糊、 不生, 能轻轻脱去红苔为宜 ; 将脱叶后的光梗及大梗 选出, 便于后序工序的加工 ; 0044 (3) 薰蒸 : 将烘干后的叶片薰蒸, 控制薰蒸时间 5min, 使叶片变软, 以便揉捻 ; 0045 (4)揉捻 : 使用揉捻机(华帅6CR-55茶叶揉捻机, 生产厂家 : 浙江武义华帅茶叶瓜 子机械有限公司 ) 轻揉 5min, 支离茶叶的表面组织膜, 同时规范叶片外形, 形。
17、成较好条索 ; 0046 (5) 渥堆发酵 : 以 5 吨茶为一堆, 将酶液均匀喷洒到茶叶上, 渥堆过程中, 控制温度 为 37, 每 6 天翻堆一次, 发酵时间为 18 天。所述酶液和茶叶质量比为 10:100( 即每 100g 茶喷洒酶液 10g), 所述 5 吨茶中酶液用量为 500 公斤。 0047 (6) 翻拣 : 采用完全桌面手选作业操作, 选出杂质及其他不合格的叶片 ; 0048 (7) 压型 : 将翻拣后的茶叶经薰蒸 1.5min, 120消毒, 使茶叶片变软, 便于压制, 用 60-70T 液压机压制成块 ; 0049 (8) 烘焙凉干 : 将紧压成形的茶块在 50下恒温烘干。
18、, 再进行摊凉, 将产品进行包 装后, 即为成品, 入库存放。 0050 其中, 0051 所述步骤 (5) 中酶液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 复合酶制剂 1.0, 酶保活剂 0.3, 余量为水。将复合酶制剂和酶保活剂溶于水混合均匀, 即得所需酶液。 0052 所述步骤 (5) 中的酶保活剂由海藻糖、 木糖醇、 甘露醇混合而成, 所述海藻糖、 木 糖醇、 甘露醇的质量比为 1 : 1 : 1。 0053 所述步骤 (5) 中的复合酶制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 果胶酶 10 份、 淀粉酶 10 份、 - 葡萄糖苷酶 10 份、 多酚氧化酶 10 份。 0054 实施例 2 0055 按实。
19、施例1的方法制备保健藏茶, 区别仅仅在于, 其中步骤(5)中的酶保活剂由海 说 明 书 CN 105379876 A 5 4/5 页 6 藻糖和木糖醇混合而成, 所述海藻糖和木糖醇的质量比为 1 : 1。得到实施例 2 的保健藏茶。 0056 实施例 3 0057 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保健藏茶, 区别仅仅在于, 其中步骤(5)中的酶保活剂由海 藻糖和甘露醇混合而成, 所述海藻糖和甘露醇的质量比为 1 : 1。得到实施例 3 的保健藏茶。 0058 实施例 4 0059 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保健藏茶, 区别仅仅在于, 其中步骤(5)中的酶保活剂由木 糖醇和甘露醇混合而成, 所述木糖醇和甘露醇的质。
20、量比为 1 : 1。得到实施例 4 的保健藏茶。 0060 对比例 1 0061 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保健藏茶, 区别仅仅在于, 其中步骤(5)中的酶液中不添加 酶保活剂, 得到对比例 1 的保健藏茶。 0062 测试例 1 0063 准确称取 3g 实施例 1-4 和对比 1 制得的保健藏茶, 按茶叶与水质量比 1:50 的比 例加入沸水, 冲泡3min, 评分采用百分制, 其中, 干茶色泽15分, 汤色占20分, 香气占20分, 滋味占35分, 叶底占10分, 按照GB/T 14487-2008, 由10位专业评茶师进行感官审评打分。 具体结果见表 1 : 0064 表 1 : 保健藏茶感。
21、官审评打分表 ( 单位 : 分 ) 0065 干茶色泽汤色香气滋味叶底总分 实施例 1 14182034995 实施例 2 12161832886 实施例 3 13171630884 实施例 4 12171733887 对比例 1 11141531778 0066 实施例 1-4 与对比例 1 相比较, 实施例 1-4 使用酶保活剂制得的保健藏茶感官审 评打分结果远高于对比例1 ; 特别的,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 实施例1(海藻糖、 木糖醇 和甘露醇复配)感官审评打分明显高于实施例2-4(海藻糖、 木糖醇和甘露醇中任意两种原 料 )。 0067 测试例 2 0068 对实施例1-4和对。
22、比1制得的保健藏茶, 测试茶多酚、 游离氨基酸、 咖啡碱、 可溶性 糖和水浸出物。 0069 茶多酚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 (GB/T 8313-2002) ; 0070 游离氨基酸总量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 (GB/T8314-2002) ; 0071 咖啡碱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GB/T 8312-2002) ; 0072 可溶性糖用蒽酮比色法测定 ; 0073 水浸出物用全量法测定 (GB/T 8305-2002)。 说 明 书 CN 105379876 A 6 5/5 页 7 0074 具体结果见表 2 : 0075 表 2 : 保健藏茶的主要成分含量 ( 单位 : g/kg) 0076。
23、 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水浸出物 实施例 197.489.3627.6274.14289.95 实施例 284.478.5722.3267.79245.56 实施例 381.138.2721.1665.94232.43 实施例 490.868.8524.2370.01263.10 对比例 170.568.0820.5664.45204.85 0077 实施例 1-4 与对比例 1 相比较, 实施例 1-4 使用酶保活剂制得的保健藏茶主要成 分含量远高于对比例1 ; 特别的,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 实施例1(海藻糖、 木糖醇和甘 露醇复配)制得的保健藏茶主要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实施例2-4(海藻糖、 木糖醇和甘露醇中 任意两种原料 )。 0078 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保健藏茶, 褐黑有光, 具有红、 浓、 醇、 陈四绝特色, 茶汤色透 红, 鲜活可爱 ; 茶味地道, 饮用时爽口酣畅 ; 茶香味浓厚 ; 入口不涩不苦、 滑润甘甜、 滋味醇 厚。具有以下功效特点 : 抗氧化功效 ; 降低三高, 抑制动脉硬化功效 ; 抗辐射、 抗突 变、 抗病毒功效 ; 调理胃肠和改善代谢功效 ; 解毒和优化水质功效 ; 全方位补充微量 元素和维生素。 说 明 书 CN 105379876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