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7004847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09081.0

申请日:

20140820

公开号:

CN104186260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6/00,A01C1/00

主分类号:

A01G16/00,A01C1/00

申请人:

铜陵世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

发明人:

王世林

地址: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县顺安镇明湖村小涝村民组

优先权:

CN201410409081A

专利代理机构: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莫祚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栽培方法,选种时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为1.13的盐水;浸种时使用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与2-氨基-4-甲基-5-苯甲酰胺噻唑混合后兑水;催芽阶段的温度保持在45℃;壮秧时使用的壮秧剂包括以下组分:硫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尿素、硼砂、多效唑;肥料由以下组分组成:秸秆、秸秆发酵剂、鸡粪、鸽子粪便、硫酸锌、硫酸镁、过磷酸钙、硫酸铵。采用了这种方法后,能够防止水稻得病、保证根、芽协调生长,根芽粗壮,不受大小年影响、容易丰产,稻粒饱满。

权利要求书

1.水稻栽培方法,包括选种、浸种、催芽、壮秧、播种、插秧、施肥、灌溉、病虫防治,其特征在于:选种时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为1.13的盐水,将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浸种时使用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1~1.5毫升与2-氨基-4-甲基-5-苯甲酰胺噻唑1~1.5毫升混合后兑水7~11公斤、浸种8公斤,遮光浸种87小时;催芽时,催芽阶段的温度保持在45℃;壮秧时使用的壮秧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硫酸铵27~42%,过磷酸钙8~14%、氯化钾15.6~31.4%、尿素11.7-34.8%、硼砂0.25~5%、多效唑0.2~0.3%,每10平方米苗床用壮秧剂1公斤加7公斤土混拌均匀撒施,耙入2厘米深表土中;播种在12~17℃时进行;插秧是在温度24~27℃时进行,插秧间距15~17厘米;施肥时,肥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秸秆43~71%、秸秆发酵剂3~4%、鸡粪6~27%、鸽子粪便4~21%、硫酸锌0.7~1.1%、硫酸镁0.5~0.7%、过磷酸钙2~13%、硫酸铵3~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浸种时使用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1.5毫升与2-氨基-4-甲基-5-苯甲酰胺噻唑1.5毫升混合后兑水11公斤;壮秧时使用的壮秧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硫酸铵34%,过磷酸钙8.6%、氯化钾27.7%、尿素29.2%、硼砂0.3%、多效唑0.2%,每10平方米苗床用壮秧剂1公斤加7公斤土混拌均匀撒施,耙入2厘米深表土中;播种在17℃时进行;插秧是在温度27℃时进行,插秧间距15厘米;施肥时,肥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秸秆60、秸秆发酵剂3.2%、鸡粪11.2%、鸽子粪便15.3%、硫酸锌1.1%、硫酸镁0.5%、过磷酸钙2%、硫酸铵6.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33%,而产量要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采用传统的水稻栽培方法,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耕作制度、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产量不高且水稻容易得病而减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传统的水稻栽培方法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约导致产量不高且水稻容易得病而减产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稻栽培方法,包括选种、浸种、催芽、壮秧、播种、插秧、施肥、灌溉、病虫防治。选种时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为1.13的盐水,将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浸种时使用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1~1.5毫升与2-氨基-4-甲基-5-苯甲酰胺噻唑1~1.5毫升混合后兑水7~11公斤、浸种8公斤,遮光浸种87小时;催芽时,催芽阶段的温度保持在45℃;壮秧时使用的壮秧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硫酸铵27~42%,过磷酸钙8~14%、氯化钾15.6~31.4%、尿素11.7-34.8%、硼砂0.25~5%、多效唑0.2~0.3%,每10平方米苗床用壮秧剂1公斤加7公斤土混拌均匀撒施,耙入2厘米深表土中;播种在12~17℃时进行;插秧是在温度24~27℃时进行,插秧间距15~17厘米;施肥时,肥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秸秆秸秆43~71%、秸秆发酵剂3~4%、鸡粪6~27%、鸽子粪便4~21%、硫酸锌0.7~1.1%、硫酸镁0.5~0.7%、过磷酸钙2~13%、硫酸铵3~15%。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浸种时使用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1.5毫升与2-氨基-4-甲基-5-苯甲酰胺噻唑1.5毫升混合后兑水11公斤;壮秧时使用的壮秧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硫酸铵34%,过磷酸钙8.6%、氯化钾27.7%、尿素29.2%、硼砂0.3%、多效唑0.2%,每10平方米苗床用壮秧剂1公斤加7公斤土混拌均匀撒施,耙入2厘米深表土中;播种在13℃时进行;插秧是在温度24℃时进行,插秧间距15厘米;施肥时,肥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秸秆60、秸秆发酵剂3.2%、鸡粪11.2%、鸽子粪便15.3%、硫酸锌1.1%、硫酸镁0.5%、过磷酸钙2%、硫酸铵6.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后,能够防止水稻得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干尖线虫病,发根率强、植伤率低,保证根、芽协调生长,根芽粗壮、不受大小年影响、容易丰产、稻粒饱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选种时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为1.13的盐水,将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浸种时使用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1毫升与2-氨基-4-甲基-5-苯甲酰胺噻唑1.5毫升混合后兑水8公斤、浸种8公斤,遮光浸种87小时;催芽时,催芽阶段的温度保持在45℃;壮秧时使用的壮秧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硫酸铵41.8%,过磷酸钙13.7%、氯化钾21.1%、尿素19.7%、硼砂3.4%、多效唑0.3%,每10平方米苗床用壮秧剂1公斤加7公斤土混拌均匀撒施,耙入2厘米深表土中;播种在15℃时进行;插秧是在温度25℃时进行,插秧间距17厘米;施肥时,肥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秸秆71%、秸秆发酵剂4%、鸡粪6%、鸽子粪便8%、硫酸锌0.7%、硫酸镁0.5%、过磷酸钙4.5%、硫酸铵5.3%。

采用了这种实施例,浸种时能淘汰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保证种子饱满。能够防止水稻得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干尖线虫病,发根率强、植伤率低,采用较多的秸秆发酵肥料的形式与动物粪便和其他营养物质混合使用,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了产量。

实施例2:浸种时使用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1.5毫升与2-氨基-4-甲基-5-苯甲酰胺噻唑1.5毫升混合后兑水11公斤;催芽时,催芽阶段的温度保持在45℃;壮秧时使用的壮秧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硫酸铵34%,过磷酸钙8.6%、氯化钾27.7%、尿素29.2%、硼砂0.3%、多效唑0.2%,每10平方米苗床用壮秧剂1公斤加7公斤土混拌均匀撒施,耙入2厘米深表土中;播种在17℃时进行;插秧是在温度27℃时进行,插秧间距15厘米;施肥时,肥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秸秆60、秸秆发酵剂3.2%、鸡粪11.2%、鸽子粪便15.3%、硫酸锌1.1%、硫酸镁0.5%、过磷酸钙2%、硫酸铵6.7%。保证根、芽协调生长,根芽粗壮,

采用了这种实施例,能够防止水稻得病的同时,发根率强、植伤率低,保证根、芽协调生长,根芽粗壮,不受大小年影响、容易丰产,稻粒饱满。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排列组合与变换,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对本发明进行的各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水稻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稻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稻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栽培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8626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0 CN 104186260 A (21)申请号 201410409081.0 (22)申请日 2014.08.20 A01G 16/00(2006.01) A01C 1/00(2006.01) (71)申请人 铜陵世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 地址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县顺安镇明 湖村小涝村民组 (72)发明人 王世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代理人 莫祚平 (54) 发明名称 水稻栽培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选种时用 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

2、, 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 水配成比重为 1.13 的盐水 ; 浸种时使用 N- 丙 基-N- (2, - (2, 4, 6-三氯苯氧基) 乙基) 咪唑-1-甲 酰胺与2-氨基-4-甲基-5-苯甲酰胺噻唑混合后 兑水 ; 催芽阶段的温度保持在 45 ; 壮秧时使用 的壮秧剂包括以下组分 : 硫酸铵, 过磷酸钙、 氯化 钾、 尿素、 硼砂、 多效唑 ; 肥料由以下组分组成 : 秸 秆、 秸秆发酵剂、 鸡粪、 鸽子粪便、 硫酸锌、 硫酸镁、 过磷酸钙、 硫酸铵。采用了这种方法后, 能够防止 水稻得病、 保证根、 芽协调生长, 根芽粗壮, 不受大 小年影响、 容易丰产, 稻粒饱满。 (51)Int.C。

3、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86260 A CN 104186260 A 1/1 页 2 1. 水稻栽培方法, 包括选种、 浸种、 催芽、 壮秧、 播种、 插秧、 施肥、 灌溉、 病虫防治, 其特 征在于 : 选种时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 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为 1.13 的盐 水, 将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 ; 浸种时使用 N- 丙基 -N-(2, -(2, 4, 6- 三氯苯氧基) 乙基) 咪唑 -1- 甲酰胺 1 1.5 毫升与 2- 氨基 。

4、-4- 甲基 -5- 苯甲酰胺噻唑 1 1.5 毫升混合后兑 水 7 11 公斤、 浸种 8 公斤, 遮光浸种 87 小时 ; 催芽时, 催芽阶段的温度保持在 45; 壮秧 时使用的壮秧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 : 硫酸铵 27 42%, 过磷酸钙 8 14%、 氯化钾 15.6 31.4%、 尿素 11.7-34.8%、 硼砂 0.25 5%、 多效唑 0.2 0.3%, 每 10 平方米 苗床用壮秧剂 1 公斤加 7 公斤土混拌均匀撒施, 耙入 2 厘米深表土中 ; 播种在 12 17时 进行 ; 插秧是在温度 24 27时进行, 插秧间距 15 17 厘米 ; 施肥时, 肥料由以。

5、下按重量 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 : 秸秆4371%、 秸秆发酵剂34%、 鸡粪627%、 鸽子粪便421%、 硫酸锌 0.7 1.1%、 硫酸镁 0.5 0.7%、 过磷酸钙 2 13%、 硫酸铵 3 1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稻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浸种时使用 N- 丙基 -N- (2, - (2, 4, 6- 三氯苯氧基) 乙基) 咪唑 -1- 甲酰胺 1.5 毫升与 2- 氨基 -4- 甲基 -5- 苯甲酰胺噻唑 1.5 毫升混合后兑水 11 公斤 ; 壮秧时使用的壮秧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 : 硫 酸铵 34%, 过磷酸钙 8.6%、 氯化钾 27.7%、 尿素。

6、 29.2%、 硼砂 0.3%、 多效唑 0.2%, 每 10 平方米 苗床用壮秧剂 1 公斤加 7 公斤土混拌均匀撒施, 耙入 2 厘米深表土中 ; 播种在 17时进行 ; 插秧是在温度 27时进行, 插秧间距 15 厘米 ; 施肥时, 肥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 组成 : 秸秆60、 秸秆发酵剂3.2%、 鸡粪11.2%、 鸽子粪便15.3%、 硫酸锌1.1%、 硫酸镁0.5%、 过 磷酸钙 2%、 硫酸铵 6.7%。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86260 A 2 1/2 页 3 水稻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水稻是我国主要。

7、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 33%, 而产量要占全 国粮食总产量的 45%。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 采用传统的水稻栽培方法, 受气候条 件、 地理环境、 耕作制度、 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导致产量不高且水稻容易得病而 减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传统的水稻栽培方法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约导致产量不高且 水稻容易得病而减产的问题。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水稻栽培方法, 包括选种、 浸种、 催芽、 壮秧、 播种、 插 秧、 施肥、 灌溉、 病虫防治。 选种时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 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 比重为 1.13 的盐水, 将一。

8、些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 ; 浸种时使用 N- 丙基 -N- (2, - (2, 4, 6- 三 氯苯氧基) 乙基) 咪唑 -1- 甲酰胺 1 1.5 毫升与 2- 氨基 -4- 甲基 -5- 苯甲酰胺噻唑 1 1.5 毫升混合后兑水 7 11 公斤、 浸种 8 公斤, 遮光浸种 87 小时 ; 催芽时, 催芽阶段的温度 保持在 45 ; 壮秧时使用的壮秧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 : 硫酸铵 27 42%, 过磷酸钙 8 14%、 氯化钾 15.6 31.4%、 尿素 11.7-34.8%、 硼砂 0.25 5%、 多效唑 0.2 0.3%, 每 10 平方米苗床用壮秧剂 1 公斤加 7 。

9、公斤土混拌均匀撒施, 耙入 2 厘米深表土中 ; 播 种在 12 17时进行 ; 插秧是在温度 24 27时进行, 插秧间距 15 17 厘米 ; 施肥时, 肥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 : 秸秆秸秆 43 71%、 秸秆发酵剂 3 4%、 鸡粪 6 27%、 鸽子粪便 4 21%、 硫酸锌 0.7 1.1%、 硫酸镁 0.5 0.7%、 过磷酸钙 2 13%、 硫酸铵 3 15%。 0005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浸种时使用 N- 丙基 -N- (2, - (2, 4, 6- 三氯苯氧基) 乙基) 咪唑 -1- 甲酰胺 1.5 毫升与 2- 氨基 -4- 甲基 -5- 苯甲酰胺噻唑 。

10、1.5 毫升混合后兑水 11 公 斤 ; 壮秧时使用的壮秧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 : 硫酸铵 34%, 过磷酸钙 8.6%、 氯化钾 27.7%、 尿素 29.2%、 硼砂 0.3%、 多效唑 0.2%, 每 10 平方米苗床用壮秧剂 1 公斤加 7 公斤土混拌均匀撒施, 耙入 2 厘米深表土中 ; 播种在 13时进行 ; 插秧是在温度 24时进 行, 插秧间距 15 厘米 ; 施肥时, 肥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 : 秸秆 60、 秸秆发酵 剂3.2%、 鸡粪11.2%、 鸽子粪便15.3%、 硫酸锌1.1%、 硫酸镁0.5%、 过磷酸钙2%、 硫酸铵6.7%。 0006 。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采用了这种方法后, 能够防止水稻得恶苗病、 稻瘟病、 稻曲 病、 白叶枯病、 条纹叶枯病、 干尖线虫病, 发根率强、 植伤率低, 保证根、 芽协调生长, 根芽粗 壮、 不受大小年影响、 容易丰产、 稻粒饱满。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4186260 A 3 2/2 页 4 0007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08 实施例 1 : 选种时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 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 为 1.13 的盐水, 将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 ; 浸种时使用 N- 丙基 -N-(2, -(2, 4, 6- 三氯 苯氧基) 乙基) 咪唑 -1- 甲酰胺 。

12、1 毫升与 2- 氨基 -4- 甲基 -5- 苯甲酰胺噻唑 1.5 毫升混合 后兑水 8 公斤、 浸种 8 公斤, 遮光浸种 87 小时 ; 催芽时, 催芽阶段的温度保持在 45 ; 壮秧 时使用的壮秧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 : 硫酸铵 41.8%, 过磷酸钙 13.7%、 氯化 钾21.1%、 尿素19.7%、 硼砂3.4%、 多效唑0.3%, 每10平方米苗床用壮秧剂1公斤加7公斤土 混拌均匀撒施, 耙入 2 厘米深表土中 ; 播种在 15时进行 ; 插秧是在温度 25时进行, 插秧 间距 17 厘米 ; 施肥时, 肥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 : 秸秆 71%、 秸秆发酵。

13、剂 4%、 鸡粪 6%、 鸽子粪便 8%、 硫酸锌 0.7%、 硫酸镁 0.5%、 过磷酸钙 4.5%、 硫酸铵 5.3%。 0009 采用了这种实施例, 浸种时能淘汰空秕粒、 草籽和其它夹杂物, 保证种子饱满。能 够防止水稻得恶苗病、 稻瘟病、 稻曲病、 白叶枯病、 条纹叶枯病、 干尖线虫病, 发根率强、 植伤 率低, 采用较多的秸秆发酵肥料的形式与动物粪便和其他营养物质混合使用, 改良土壤、 增 加土壤有机质, 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了产量。 0010 实施例 2 : 浸种时使用 N- 丙基 -N-(2, -(2, 4, 6- 三氯苯氧基) 乙基) 咪唑 -1- 甲 酰胺 1.5 毫升与 。

14、2- 氨基 -4- 甲基 -5- 苯甲酰胺噻唑 1.5 毫升混合后兑水 11 公斤 ; 催芽时, 催芽阶段的温度保持在 45 ; 壮秧时使用的壮秧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 : 硫 酸铵 34%, 过磷酸钙 8.6%、 氯化钾 27.7%、 尿素 29.2%、 硼砂 0.3%、 多效唑 0.2%, 每 10 平方米 苗床用壮秧剂 1 公斤加 7 公斤土混拌均匀撒施, 耙入 2 厘米深表土中 ; 播种在 17时进行 ; 插秧是在温度 27时进行, 插秧间距 15 厘米 ; 施肥时, 肥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 组成 : 秸秆60、 秸秆发酵剂3.2%、 鸡粪11.2%、 鸽子粪便15.3%、 硫酸锌1.1%、 硫酸镁0.5%、 过 磷酸钙 2%、 硫酸铵 6.7%。保证根、 芽协调生长, 根芽粗壮, 采用了这种实施例, 能够防止水稻得病的同时, 发根率强、 植伤率低, 保证根、 芽协调生 长, 根芽粗壮, 不受大小年影响、 容易丰产, 稻粒饱满。 0011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 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还可以在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排列组合与变换, 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 对本发明 进行的各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186260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