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种植牙,尤其涉及一种人工牙根。
背景技术
传统的种植牙大都包含有人工牙根和义齿等部件。而目前,现有设计的人工牙根结构中,其上端用于安装义齿的固位体和下端植入牙槽骨中的植入体普遍采用常规螺纹连接。在应用中由于人工牙根常常受到交变力的作用,这种连接方式十分容易出现松动、旋转而脱落,进而导致植牙失败等情形,极易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此外,现有的人工牙根由于受其结构设计所限,在植入时受到的阻力较大,植入操作困难,且植入后与人体骨组织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进一步增大了植牙失败的风险,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牙根,该人工牙根自身结构连接稳固,利于植入操作,且植入后与人体骨组织间连接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人工牙根,其特征在于:它由固位体、弹簧、卡子和植入体组成;所述固位体下部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有插杆,且插杆位于连接杆的轴线一侧;所述插杆上设有内孔;所述植入体的上端内部,向下依次设置有对应匹配安装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插杆的连接孔和插孔,且插孔位于所述植入体的轴线一侧;所述植入体上对应于分布所述插孔的轴线另一侧设置有一凹槽,凹槽内有弹簧,弹簧外侧设有卡子;所述卡子同时配合在所述内孔和所述凹槽中;所述植入体的中部外表设有矩形螺纹或梯形螺纹;所述植入体的下部外表设为子弹头形。
为了使得在安装时,能够更方便地把卡子推向弹簧一侧,上述插杆的下端部设置为尖状。且更进一步的,上述卡子的最外侧上端面设置有一斜面。通过插杆尖状的下端部把卡子推向弹簧一侧,当卡子与内孔在同一高度时,弹簧即将卡子弹出,进而将植入体和固位体连接固定,且不会产生旋转,其结合牢固可靠。
作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梯形螺纹的牙型角大于或等于90°,小于或等于135°。梯形螺纹或矩形螺纹的设置,保证其结构力学强度的同时,增大了植入体中部外表与牙床内骨组织的接触面积,且通过骨组织的长入,而使得骨组织嵌入到螺纹缝隙内,进一步增大了其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牙根,它通过将插杆、弹簧和卡子等部件设置于特殊部位,实现了各个部件在安装时的插接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植入体和固位体的连接固定,且不会产生旋转,其结合牢固可靠。此外,其植入体中部外表设置的梯形螺纹或矩形螺纹,在保证其结构力学强度的同时,增大了其与牙床内骨组织的接触面积,且通过骨组织的长入,而使得骨组织嵌入到螺纹缝隙内,进一步增大了其连接稳定性;而弹头形的植入体下部形状为钉形,外表倾斜度较大且圆滑,植入时受到的阻力较小,方便了植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1中所述人工牙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人工牙根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述人工牙根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人工牙根,它由固位体1、弹簧2、卡子3和植入体4组成;其固位体1下部为连接杆5;该连接杆5的下端设有插杆6,且插杆6位于连接杆5的轴线一侧;插杆6上设有内孔7,且插杆6的下端部设置为尖状;其植入体4的上端内部,向下依次设置有对应匹配安装连接杆5和插杆6的连接孔8和插孔9,且插孔9位于植入体4的轴线一侧;该植入体4上对应于分布插孔9的轴线另一侧设置有一凹槽10,凹槽10内有弹簧2,弹簧2外侧设有卡子3,且卡子3的最外侧上端面设置有一斜面;该卡子3同时配合在内孔7和凹槽10中;其植入体4的中部外表设有牙型角等于100°的梯形螺纹11;其植入体4的下部外表设为子弹头形12;其固位体1的上端为用于匹配安装义齿的基台13,通过义齿的安装进而实现了假牙的植入。
临床应用安装时,将插杆6穿过连接孔8并插接到插孔9中,通过插杆6的尖状下端部,即把卡子3推向弹簧2一侧;当卡子3与内孔7在同一高度时,弹簧2即将卡子3弹出,进而将植入体4和固位体1连接固定,且不会产生旋转,其结合牢固可靠。植入后,植入体4中部外表设置的梯形螺纹11,在保证其结构力学强度的同时,增大了其结构与牙床内骨组织的接触面积,且通过骨组织的长入,而使得骨组织嵌入到螺纹缝隙内,进一步增大了其连接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