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接收来自穿戴者的排泄物的吸收产品以及一种一 次性尿片。
背景技术
通常地,一次性尿片的朝向穿戴者的胯部的部分沿穿戴者的腹股沟 (groins)折叠。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7-222370(文献1)中公开了一 种改善型的一次性尿片,该一次性尿片具有液体可渗透的顶片(top sheet)、 防水的或者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back sheet)以及位于顶片和底片之间的吸 收芯体(core)。在胯部区域,吸收芯体具有中央芯体和位于所述中央芯体两 侧的一对腿部芯体。弹性件设置在中央芯体和一对腿部芯体之间。在中间区 域,顶片的部分竖立在皮肤接触表面上以形成一对导水壁(water-conducting wall)。当穿戴上一次性尿片时,由于中间区域的存在,设置有腿部芯体的部 分会向下弯曲。在一次性尿片中,腿部芯体部分开始与穿戴者的大腿的内侧 紧密接触,并且因此改善了腿围处的泄漏。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49709(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裤型一次性 尿片,该裤型一次性尿片包括顶片、底片、位于顶片和底片之间的吸收主体 以及沿尿片的腿部开口延伸的腿部翼型弹性件。在胯部区域,腿部翼型弹性 件位于吸收主体和底片之间。在吸收主体中,在沿宽度方向的每一个侧部形 成腿部翼型吸收体,该腿部翼型吸收体通过腿部翼型弹性件的拉伸应力朝外 表面弯曲。当穿戴尿片时,腿部翼型吸收体开始与穿戴者的大腿的内侧接触, 并且因此从胯部区域泄漏的排泄物吸收到腿部翼型吸收体中。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09939(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尿 片,该一次性尿片中,在中央吸收体的左边和右边设置有带状的腿部吸收体, 并且未设置吸收体或者吸收体的单位面积重量较低的中间区域设置在中央 吸收体和腿部吸收体之间。此外,弹性件固定在腿部吸收体和底片之间。
在文献1的尿片中,由于设置腿部芯体的部分与穿戴者的腿围的大部分 区域紧密接触,限制了穿戴者的腿部运动。对于文献2和文献3来说同样如 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接收来自穿戴者的排泄物的吸收产品。本发明 的目的是使吸收产品紧密接触腿围(腿围部分)而不影响穿戴者的腿部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吸收产品包括:中央吸收芯体,该中央吸收芯体朝向穿戴 者的胯部;一对侧部吸收芯体,该侧部吸收芯体沿前-后方向从所述中央吸 收芯体的后部的左侧和右侧延伸至所述中央吸收芯体的中部的左侧和右侧; 底片,该底片覆盖所述中央吸收芯体和所述一对侧部吸收芯体的外表面;顶 片,该顶片覆盖所述中央吸收芯体和所述一对侧部吸收芯体的内表面;以及 侧部弹性件,该侧部弹性件位于所述中央吸收芯体的前部的左侧和右侧并且 沿所述前-后方向具有弹性。
在本发明中,能够使吸收产品紧密接触腿围而不妨碍穿戴者的腿部运 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由于吸收产品还包括一对胯部弹性件,该 胯部弹性件位于所述中央吸收芯体和所述一对侧部吸收芯体之间并且沿所 述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侧部吸收芯体可以更紧密地与腿围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由于所述中央吸收芯体形成为沙漏 形,具有中央吸收芯体的部分可以容易地凹陷并且更确保排泄物可以被吸 收。当使用尿液吸收护垫时,尿液吸收护垫能容易地保持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吸收产品还包括:一对侧壁部,该侧壁部位 于所述中央吸收芯体和所述一对侧部吸收芯体之间并且从所述顶片朝上竖 立。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所述顶片包括中央顶片和一对侧部顶片,所述 中央吸收芯体的内表面覆盖有所述中央顶片,,所述一对侧部吸收芯体的内 表面覆盖有上述一对侧部顶片,所述一对侧壁部由疏水性无纺织物形成,该 疏水性无纺织物从所述中央吸收芯体的外表面铺设并通过所述中央吸收芯 体的两个侧部然后向上竖立,并且所述一对侧部顶片结合至所述一对侧壁 部。因此,防止由中央吸收芯体吸收的液体移动至侧部吸收芯体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一对侧部吸收芯体的侧部覆盖有所述顶 片,该一对侧部吸收芯体的侧部比其他侧部距离所述中央吸收芯体更远,所 述吸收产品还包括外表面片材,该外表面片材由疏水性无纺织物形成并且位 于所述底片外侧,所述外表面片材从所述一对侧部吸收芯体的所述侧部向左 和向右突出。因此能够防止液体从侧部吸收芯体的侧部泄漏。
本发明还致力于提供一种尿片,该尿片包括:覆盖片;以及上述的吸收 产品,该吸收产品连接至所述覆盖片。
当结合附图时,根据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标、 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根据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尿片的视图。
[图2]图2是尿片的展开图。
[图3]图3是吸收体的平面图。
[图4]图4是吸收体的剖视图。
[图5]图5是吸收体的剖视图。
[图6]图6是根据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尿片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片(以下简单的称作 为“尿片1”)的主视图。在图1中,显示了位于穿戴者的前侧(腹部侧)的 一部分。尿片1是裤型(即,上拉型(pull-up type))尿片,该裤型尿片在 上部具有腰开口11并且在下部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具有一对腿开口12。
图2是尿片1的展开图,并且显示了尿片1的内部结构。在图2中,图 1中所示的尿片1的朝向前侧的部分显示在图2的上侧,并且朝向后侧的部 分显示在下侧。尿片1具有覆盖片(外覆片)2和吸收体3,吸收体3为连 接至(固定至)覆盖片2的吸收产品。在图2中,仅描绘了吸收体3的轮廓。 在下面的描述中,图2中的上部表示尿片1的“前部”,图2中的下部表示 尿片1的“后部”(即,图2中的“朝上”是尿片1中的“朝前”,图2中的 “朝下”是尿片1中的“朝后”)。覆盖片2具有位于穿戴者的前侧皮肤上的 前覆盖片21和位于穿戴者的后侧皮肤上的后覆盖片22。
每个前覆盖片21和后覆盖片22均是由多个层叠的片材形成的。在前覆 盖片21和后覆盖片22中,使用了塑料膜或者由疏水性纤维制成的防水的和 /或液体不可渗透的无纺织物。可以使用无纺织物和塑料膜的层压片材。优选 地使用具有渗透性(透气性)的塑料膜。此外,存在将由实施过亲水性处理 的疏水性纤维制成的液体可渗透的无纺织物,或者由亲水性纤维制成的无纺 织物用于前覆盖片21和后覆盖片22的情况。
在尿片1中,图2中所示的前覆盖片21的左端部212和右端部213通 过热封等结合至后覆盖片22的左端部222和由端部223,以形成图1中所示 的腰开口11和腿开口12。
吸收体3位于前覆盖片21和后覆盖片22之间。吸收体3的前部结合至 前覆盖片21的沿图2中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分211的靠近后覆盖片22的部 分,换言之,当尿片2为裤型形式时,吸收体3结合至前覆盖片21的中下 部。吸收体3的后部结合至后覆盖片22的沿图2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分221 的靠近前覆盖片21的部分,换言之,当尿片2为裤型形式时,吸收体3结 合至后覆盖层22的中下部。如图1中所示,吸收体3从前覆盖片21和后覆 盖片22的下部朝下突出。
当尿片1被穿戴时,吸收体3通过穿戴者的胯部从前覆盖片21的中间 部分211铺展至后覆盖片22的中间部分221,以接收穿戴者的排泄物。
前覆盖片21具有腿部弹性件214、腰部弹性件215、身体配合弹性件216 (即使尿片1与穿戴者的身体紧密接触的弹性件)以及辅助弹性件217,每 个腿部弹性件214、腰部弹性件215、身体配合弹性件216和辅助弹性件217 分别由许多聚氨酯纱线形成,并且当弹性件214至217为伸展的状态时(位 于伸展状态),每个弹性件214至217都位于并结合在具有热熔胶的前覆盖 片21的多个片材之间。腿部弹性件214在前-后方向上沿着位于前覆盖片21 的边缘(后边缘)21b设置,换言之,腿部弹性件214沿着图1中的下边缘 设置。腰部弹性件215在前-后方向上沿着位于前覆盖片21的边缘(前边缘) 21a延伸,换言之,腰部弹性件215以线性模式沿着图1中的上边缘延伸。 多个身体配合弹性件216位于腰部弹性件215和腿部弹性件214之间,并且 与腰部弹性件215平行延伸。辅助弹性件217位于腿部弹性件214和身体配 合弹性件216之间并且沿图2中的左-右方向弯曲延伸。
后覆盖片22具有腿部弹性件224、腰部弹性件225和身体配合弹性件 226,其中每个腿部弹性件224、腰部弹性件225和身体配合弹性件226均由 许多聚氨酯纱线形成,并且当弹性件224至226伸展时,每个弹性件224至 226位于并结合在具有热熔胶的后覆盖片22的多个片材之间。腿部弹性件 224在前-后方向上沿褶位于后覆盖片22的前部的边缘(前边缘)22b设置, 换言之,腿部弹性件224沿图1中的下边缘设置。腰部弹性件225在前-后 方向上沿着位于后覆盖片22的后面的边缘(后边缘)22a延伸,换言之,腰 部弹性件225以线性模式沿图1中的上边缘延伸。多个身体配合弹性件226 位于腰部弹性件225和腿部弹性件224之间,并且与腰部弹性件225平行延 伸。
如图1和图2中所示,在尿片1中,前覆盖片21和后覆盖片22的腿部 弹性件214,224以及后面将提及的吸收体3的胯部弹性件收缩以形成腿部衣 褶(leg gathers),并且当穿戴尿片1时,腿部衣褶与穿戴者的腹股沟附近紧 密接触(腿的基部)。通过设置辅助弹性件217,加强了尿片1的前部的腿围 附近的部分。事实上,腿部弹性部件214,224和辅助弹性件217与腿部弹性 件214,224重叠的部分被分割成多片,并且所述部分没有弹性成分。此外, 腰部弹性件215,225和身体配合弹性件216,226收缩以形成腰部衣褶(waist gathers),尿片1与所述腰部衣褶紧密接触。
图3是显示图2中的吸收体3附近的放大图。图4是沿图3中的线IV-IV 截取的吸收体3的剖视图。在图4中,描绘出了吸收体3的各组成,为了方 便图示,这些组分稍微彼此分隔开。这同样适用于图5。吸收体3具有吸收 芯体41,位于吸收芯体41和穿戴者之间的顶片42,覆盖在吸收芯41的与 朝向顶片42的表面不同的另一个表面上的底片43(仅在图4中显示出),和 覆盖在底片43上的外表面片。吸收体3还具有一对胯部弹性件45、一对侧 壁部46和一对侧部弹性件47,胯部弹性件45沿图3中的前-后方向(即与 图4的纸张正交的方向)延伸,侧壁部46从顶片42向上竖立,侧部弹性件 47(仅在图3中显示)沿前-后方向延伸。
吸收芯体41具有中央吸收芯体411以朝向穿戴者的胯部,以及设置在 中央吸收芯体411的左侧和右侧的一对侧部吸收芯体412(即,侧部吸收芯 体412分别位于中央吸收芯体411的左侧和右侧)。在图3中,在中央吸收 芯体411和侧部吸收芯体412处描绘出了阴影线。中央吸收芯体411和侧部 吸收芯体412均是通过将亲水性纤维(诸如压碎的纸浆纤维或者纤维素纤维) 和高吸水材料(诸如呈颗粒的高吸水聚合物或者高吸水纤维)的混合物包裹 在薄纸、液体可渗透的无纺织物等中而形成。所述薄纸、液体可渗透的无纺 织物等结合至具有热熔胶的亲水性纤维和吸收材料。因此,避免了亲水性纤 维的变形和吸收材料的塌落(尤其是在吸收水分后的塌落)。
如图3中所示,中央吸收芯体411形成为沙漏形状,并且与前覆盖片21 重叠的部分511和与后覆盖片22重叠的部分512的宽度比与设置为朝向穿 戴者的胯部的部分513的宽度更宽。以下,部分511至513将分别被称作为 中央吸收芯体411的“前部511”、“后部512”以及“中部513”。
在尿片1中,吸收体3的前端部结合至前覆盖片21以设置在前覆盖片 21的片材之间。同样,吸收体3的后端部结合至后覆盖片22以设置在后覆 盖片22的片材之间。因此,避免了吸收体3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剥落。在 前覆盖片21和后覆盖片22中的每一个中所包括的片材中,与吸收体3的外 表面接触的片材相比,与吸收体3的内表面接触的片材以更小的距离沿前- 后方向与吸收体3重叠。
侧部吸收芯体412沿前-后方向较长,并且侧部吸收芯体412的长度比 中央吸收芯体411的长度短。侧部吸收芯体412存在以沿前-后方向从中央吸 收芯体411的后部512的左侧和右侧到中央吸收芯体411的中部513的左侧 和右侧(即从后部512的部位至中部513的部位)延伸。换言之,侧部吸收 芯体412具有形状为缺少位于中央吸收芯体411的前部511的左侧和右侧的 部分。中央吸收芯体411的前部511、中部513和后部512不需要彼此完全 区分开,并且沿前-后方向相对较长的中间区域可以被视为中部513。如下文 将要描述的,侧部吸收芯体412的长度可以恰当地确定为足够减少对穿戴者 的行走的干涉。
如图3和图4中所示,顶片42具有带状中央顶片421和位于中央顶片 421的左侧和右侧的一对带状侧部顶片422。中央顶片421和侧部顶片422 由液体可渗透材料制成,例如,由亲水性纤维制成的无纺织物。用作为中央 顶片421和侧部顶片422的无纺织物为例如纺粘无纺织物(spunbond nonwoven fabric)、点粘合无纺织物(point-bond nonwoven fabric)、透气无纺 织物和水刺无纺织物(spunlace nonwoven fabric),并且作为用于制造这些无 纺织物的亲水纤维,通常可以使用诸如纤维素、人造纤维和棉花等。存在用 液体可渗透的无纺织物用于制造中央顶片421和侧部顶片422的情况,该无 纺织物由利用表面活性剂在表面上进行过亲水性处理的疏水性纤维(聚丙 烯,聚乙烯,聚酯,聚酰胺,尼龙等等)制造。
如图3所示,中央顶片421覆盖中央吸收芯体411的内表面521,即图 4中朝上的表面521。表面521是当尿片1被穿戴时与穿戴者的皮肤接触的 表面,并且以下,表面521被称作为“内表面521”。中央吸收芯体411的与 所述内表面521相对的另一个表面被称作为“外表面522”。在平面图中吸收 体3的中央顶片421所在的部分被称作为“中央吸收部31”。
如图3所示,左侧顶片422(即位于左侧的侧部顶片422)覆盖左侧吸 收芯体412的内表面531,即图4中朝上的表面531,以及左侧部533。两个 侧部吸收芯体412的表面531是当尿片1被穿戴时与穿戴者的皮肤接触的表 面,并且在下文中,表面531被称作为“内表面531”。侧部吸收芯体412 的与内表面531相对的表面被称作“外表面532”。右侧顶片422(即位于右 侧的侧部顶片422)覆盖右侧吸收芯体412的内表面531以及右侧部534。 在下文的描述中,在平面图中一对侧部顶片422所在的吸收体3的部分被称 作为“侧部吸收部32”。
如图4所示,一对侧壁部46位于中央吸收芯体411和一对侧部吸收芯 体412之间,并且具有疏水性无纺织物461(确切地是部分织物)和一对弹 性件462。疏水性无纺织物461覆盖中央吸收芯体411的外表面522以及左 侧和右侧部分523。此外,在图4中疏水性无纺织物461的沿左-右方向两端 部向上延伸再朝向中央顶片421下降(或者折回)。端部的沿前-后方向的两 端在中央顶片421上结合。
弹性件462沿前-后方向延伸并采用热熔胶等结合至疏水性无纺织物461 的下降部分的内侧。侧部顶片422结合至侧壁部46的在左-右方向上的朝外 的表面。如图5所示,通过弹性件462的收缩,侧壁部46朝向中央吸收芯 体411向内倾斜,并且接触到穿戴者的腹股沟附近(大腿基部)。侧壁部46 防止排泄物横向泄漏。
如图4所示,底片43采用插入的疏水性无纺织物461覆盖中央吸收芯 体411的外表面522和侧部吸收芯体412的外表面532。对于底片43,采用 由疏水性纤维制成的防水的和/或液体不可渗透的无纺织物(例如纺粘无纺织 物、熔喷无纺织物或者SMS(纺粘-熔喷-纺粘)无纺织物),或者防水的和/ 或液体不可渗透的塑料膜。可以使用无纺织物和塑料膜的层压片。在尿片1 中,底片43防止尿液等的水分泄漏(渗出)到吸收体3外侧。在塑料膜用 于底片43的情况下,优选地,从防止在尿片1内出汗并且带给穿戴者舒适 性的视角出发,使用具有渗透性(或者透气性)的塑料膜。
由疏水性无纺织物形成的外表面片材44设置在底片43的外侧。在图3 和图4中,外表面片材44从左侧吸收芯体412的左侧部533和右侧吸收芯 体412的右侧部534(即一对侧部吸收芯体412的侧部533,534)稍微向左和 向右突出,比其它侧部距离中央吸收芯体411更远。
如图3所示,侧部弹性件47设置在侧部吸收芯体412的前部,即中央 吸收芯体411的前部511的左侧和右侧。每个侧部弹性件47均是由多根聚 氨酯纱线形成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弹性(即侧部弹性件47具有弹性特 性)。侧部弹性部件47的后端靠近侧部吸收芯体412或者与侧部吸收芯体412 重叠,并且,侧部弹性件47在侧部吸收芯体412沿前-后方向施加张力。因 此,能够在尿片1被穿戴时稳定时侧部吸收芯体412的形式。
胯部弹性件45设置在中央吸收芯体411和侧部吸收芯体412之间。与 侧部弹性件47相似,每个胯部弹性件45均是由多根聚氨酯纱线形成并且在 前-后方向上具有弹性。
在尿片1中,通过胯部弹性件45的收缩,在中央吸收芯体411和侧部 吸收芯体412之间形成衣褶。因此,如图1和图5中所示,中央吸收部31 的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即中央吸收部31的较低的部分)形成为向下压低的 凹形。左侧和右侧吸收部32的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向外倾斜并且分别倾斜地 朝向左下和右下。当尿片1被穿戴时,侧部吸收部32接触穿戴者的大腿的 内侧。图3中所示的与侧部吸收芯体412重叠的外表面片材44的部分除前 端和后端部分外未结合至前覆盖片21和后覆盖片22。因此,侧吸收部21 容易地朝外并朝下倾斜。
当例如尿液的液体由穿戴者排出时,如图5所示,液体通过中央顶片421 并吸收到中央吸收芯体411中。在吸收体3中,侧壁部46的疏水性无纺织 物461覆盖中央吸收芯体411的外表面522和两个侧部523,并且因此液体 以一定水平保持在中央吸收部31中。
当大量的液体排出时,一些液体溢出侧壁部46并且由中央吸收部31沿 左-右方向泄漏到外部,这些液体吸收至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部吸收芯体412 中。如上所述,在尿片1中,由于设置有侧部吸收部32,更有效地避免了尿 液等从腿围处泄漏。
在如上所述的根据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尿片1的结构中,在尿片1中, 侧部吸收芯体412仅位于中央吸收芯体411的后部512和中部513的左侧和 右侧,侧部吸收芯体412不存在于前部511的左侧和右侧。因此,在尿片1 的前部附近的穿戴者的腿围的部分不覆盖有侧部吸收芯体412,当行走时, 消除了腿围处的笨重部分并且避免了妨碍穿戴者的腿部运动。在尿片1中, 更优选地,侧部吸收芯体412不与前覆盖片21重叠(或者不存在于前覆盖 片21中)。因此,更有效地避免妨碍穿戴者的腿部运动。由于侧部弹性件47 伸展和收缩,侧部吸收芯体412可以与腿围(尤其是腹股沟)紧密接触。由 于设置有胯部弹性件45,侧吸收部32倾斜从而沿着穿戴者的大腿的内侧, 并且因此侧部吸收芯体412可以与腿围(腿围的部分)更紧密地接触。
在吸收体3中,由于中央吸收芯体411形成为沙漏形,由于胯部弹性件 45的收缩,中央吸收部31容易变成凹形。因此,能够更确保排泄物的吸收。 由于中央吸收部31为凹形的,当尿液吸收护垫安装(连接)于尿片1上时, 尿液吸收护垫可以容易地保持(储存)在中央吸收部31中。在吸收体3中, 外表面片材44从一对侧吸收部32的侧部533,534向左和向右突出,比其它 侧部距离中央吸收芯体411更远,并且因此进一步避免了液体从侧部533,534 泄漏。
形成侧壁部46的疏水性无纺织物461从中央吸收芯体411的外表面522 铺设并通过中央吸收芯体411的两个侧部523然后向上竖立。因此,防止已 经被吸收到中央吸收芯体411中的尿液移动到侧部吸收芯体412中。
在极大地(aggressively)利用侧部吸收芯体412的吸收能力并且将尿液 向侧部吸收芯体412的移动抑制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程度的液体 可渗透性的疏水性无纺织物可以用作为疏水性无纺织物461。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吸收到中央吸收芯体411中的尿液通过液体可渗透的疏水性无纺织物穿 透侧部吸收部32以吸收到侧部吸收芯体412中。除了疏水性无纺织物461, 可以使用亲水性无纺织物。在侧壁部46是由液体可渗透的疏水性无纺织物 或者亲水性无纺织物形成的情况下,避免了尿液沿侧壁部46沿长度方向流 动以及尿液从吸收体3的前端和后端泄漏的发生。
图6是显示根据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尿片1的视图。除前覆盖片21和 后覆盖片22外,尿片1a的结构与图2中显示的尿片1的结构相同。在下文 的描述中,与尿片1中的各部件相应的部件使用与所述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 记表示。在尿片1a处于裤型状态时,前覆盖片21的沿前-后方向的前边缘 21a和后边缘21c分别形成为前覆盖片2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并且后覆盖片 22的前边缘22c和后边缘22a分别形成为后覆盖片22的下边缘和上边缘。 在下文的描述中,前覆盖片21的边缘21a和边缘21c被称作为“上边缘21a” 和“下边缘21c”。同样,后覆盖片22的边缘22c和边缘22a被称作为“下 边缘22c”和“上边缘22a”。
在尿片1a处于展开状态时,随着与吸收体3的距离在左-右方向上增大, 前覆盖片21的下边缘21c朝向前覆盖片21的上边缘21a延伸然后再远离上 边缘21a的延伸(即,随着距离吸收体3的距离增大,下边缘21c朝向(朝 着)上边缘21a的方向导向(延伸)然后再朝向远离上边缘21a的方向导向)。 换言之,在吸收体3的沿左-右方向的两侧,前覆盖片21的下边缘21c为凹 形,从而远离后覆盖片22。在与吸收体3重叠的区域,下边缘21c几乎以与 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式直接地(呈直线地)延伸。
在后覆盖片22中,随着距离吸收体3的距离在左-右方向上增大,下边 缘22c远离后覆盖片22的上边缘22a延伸然后再朝向上边缘22a延伸。换 言之,在吸收体3的沿左-右方向的两侧,后覆盖片22的下边缘c朝向前覆 盖片21为凸形。在与吸收体3重叠的区域,下边缘22c几乎以与左-右方向 平行的方式直接地延伸。
在尿片1a的吸收体3的左侧和右侧中,前覆盖片21的下边缘21c具有 向上的拱形(即,围绕腿部的部分的边缘形成为凹形)。因此,防止前覆盖 片21的下端部妨碍穿戴者的腿部运动。在吸收体3的左侧和右侧,后覆盖 片22的下边缘22c为向下的凸形,并且后覆盖片22的下端部能够完全包裹 穿戴者的臀部的下部(可能包括臀部和大腿之间的边界附近)。因此,防止 排泄物从穿戴者的臀部下部泄漏(即,排泄物从尿片1a的后下部泄漏)。
前覆盖片21和后覆盖片22通过沿一个切割线切割一个片材件而形成, 并且由切割工序形成的边缘形成为前覆盖片21的下边缘21c和后覆盖片22 的下边缘22c。因此,在尿片1a的展开状态,当前覆盖片21与后覆盖片22 彼此靠近时,前覆盖片21具有与后覆盖片22的下边缘22c的形状配合的形 状。
而且,在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侧部吸收芯体412仅在中央吸收芯体411 的后部512和中部513的左侧和右侧铺设,前部511的左侧和右侧没有侧部 吸收芯体412。因此,防止侧部吸收芯体412妨碍穿戴者的腿部运动。由于 设置有侧部弹性件47,侧部吸收芯体412可以与腿围紧密接触。由于设置有 胯部弹性件45,侧部吸收芯体412可以与腿围更紧密地接触。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优选 实施方式,而是可以由各种变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侧部弹性件47和胯部弹性件45可以是由带状聚氨 酯膜、线状或带状天然橡胶形成,并且可以由弹性无纺织物形成。在弹性无 纺织物用作为侧部弹性件47的情况下,当穿戴时,通常在侧部弹性部47所 在的区域不会形成衣褶。如果侧部吸收芯片412由侧部弹性件47充分地张 紧(拉紧),可以省略胯部弹性件45。腿部弹性件214,224、腰部弹性件 215,225、身体配合弹性件216,226以及辅助弹性件217可以由带状聚氨酯膜、 线状或带状天然橡胶等形成。
中央吸收芯体411和侧部吸收芯体412可以是连续的部件(即一系列(一 行)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位于中央吸收芯体411和侧部吸收芯体412之 间的部分的厚度较小,并且因此侧部吸收芯体412可以容易地向下倾斜至尿 片1中。在这种情况下,侧壁部46结合至顶片42。
疏水性无纺织物461不是必须覆盖整个中央吸收芯体411的整个外表面 522。只要疏水性无纺织物461至少从外表面522位于两个侧部523附近的 部分开始铺设并通过两个侧部523铺设然后向上竖立,防止吸收至中央吸收 芯体411中的液体移动至侧部吸收芯体412中。在吸收体3中,可以设置侧 部弹性件47从而沿前-后方向与侧部吸收芯体42分离开。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由侧部弹性件47朝向尿片1的前方拉侧部顶片422和底片43,侧部吸 收芯体412的形状可以稳定。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覆盖片2可以是在髋部区域沿前-后方向连续的。 然而,如果覆盖片2被分隔成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避免不必要地向上拉动 侧部吸收芯体412,并且因此侧部吸收芯体412可以容易处于理想形状。除 了裤型尿片,吸收体3还可以用于另一种类型的一次性尿片,并且可以用于 例如开放型(带型)一次性尿片,开放型(带型)一次性尿片中位于穿戴者 的前侧的部分和位于后侧的部分通过紧固带固定。吸收体3的结构可以适于 另一种吸收产品,例如尿液吸收护垫。在吸收体3连接为尿液吸收护垫的一 次性尿片中,能够将尿片吸收护垫与腿围紧紧接触而不会妨碍穿戴者的腿部 运动。
以上讨论的优选实施例和改进例的构成元件可以适当地彼此组合,只要 它们不相互排斥。
虽然已经示出且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上述描述在各个方面是说明性的 且不是限制性的。因此,应当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下可以想出许多 改进和变型。
附图标记列表
1,1a 尿片
2 覆盖片
3 吸收体
21 前覆盖片
22 后覆盖片
42 顶片
43 底片
44 外表面片材
45 胯部弹性件
46 侧壁部
47 侧部弹性件
211 (前覆盖片的)中部
212,214 (前覆盖片的)端部
221 (后覆盖片的)中部
222,223 (后覆盖片的)端部
411 中央吸收芯体
412 侧部吸收芯体
421 中央顶片
422 侧部顶片
461 疏水性无纺织物
511 (中央吸收芯体的)前部
512 (中央吸收芯体的)后部
513 (中央吸收芯体的)中部
521 (中央吸收芯体的)内表面
522 (中央吸收芯体的)外表面
523 (中央吸收芯体的)侧部
531 (侧部吸收芯体的)内表面
532 (侧部吸收芯体的)外表面
533,534 (侧部吸收芯体的)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