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699494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0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850776.2

申请日:

20151028

公开号:

CN205234301U

公开日:

2016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36/20

主分类号:

A47J36/20

申请人: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华亮,吴建新,莫荣康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三乐路19号

优先权:

CN201520850776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郝瑞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本实用新型的蒸笼的蒸盘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在蒸盘的底面还设有用于支撑蒸盘并防止蒸盘上的食物被锅具内的水浸泡的隔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锅具包括如上所述的蒸笼。该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通过在蒸笼的蒸盘上设置隔水结构,能在蒸笼的使用过程中,既可以有效防止水浸泡到蒸盘上的食物,又能对蒸盘起到良好支撑作用,以保证蒸盘在使用时保持平稳,使用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蒸笼,其特征在于,包括蒸盘,所述蒸盘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在所述蒸盘的底面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蒸盘并防止所述蒸盘上的食物被锅具内的水浸泡的隔水结构;所述隔水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蒸盘的底面向下呈一定距离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上还设有用于防止积水的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围绕所述蒸盘的中心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凸起的中心处、和/或设置于所述凸起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数量为n,有3≤n≤30,且n为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高度为h,有5mm≤h≤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隔水结构的周围、和/或均匀的设置于所述蒸盘的中心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盘上还设有多个沿所述蒸盘的中心对称设置的用于将所述蒸盘上的积水泄出的凹槽(5),多个所述凹槽的一端均于所述蒸盘的中心处相互连通,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蒸盘连接的外壁,所述外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提手。 9.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蒸笼。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笼及具有该 蒸笼的锅具。

背景技术

一般的蒸煮用烹饪器具如电饭锅、电压力锅中,通常会设有蒸笼, 用来对食物进行蒸煮加工。目前,放置在锅具中蒸煮使用的蒸笼,需 要通过锅具底部的水加热形成的水蒸气将蒸笼内的食物蒸熟。而由于 锅具中有水,为了避免锅具底部的水浸泡到蒸笼中的食物,从而影响 烹饪效果和食物口感,一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在锅具底部垫放一个 蒸架,然后将蒸笼放置在蒸架上面。放置蒸架除了可以防止锅具底部 的水浸泡到蒸笼中的食物外,还能够使蒸笼平稳的被支撑在锅具底部。 但是由于需要单独架放蒸架,使得蒸笼在使用时,容易与蒸架发生错 位,从而使蒸架倾斜,导致食物被浸泡在水中;且在食物烹饪前后, 增加了取放蒸架的工序,操作繁琐;在食物烹饪好后,由于锅具内的 水温较高,蒸架的取放极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 锅具,在蒸笼的使用过程中,既可以防止水浸泡到蒸笼内的食物,又 能对蒸笼起到支撑作用。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笼,包括蒸盘, 所述蒸盘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在所述蒸盘的底面还设有用于支撑所 述蒸盘并防止所述蒸盘上的食物被锅具内的水浸泡的隔水结构。

其中,所述隔水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蒸盘的底面向下呈一定距离 设置的凸起。

其中,多个所述凸起围绕所述蒸盘的中心均匀设置。

其中,所述凸起上还设有用于防止积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 孔设置于凸起的中心处、和/或设置于所述凸起的侧壁上。

其中,所述凸起的数量为n,有3≤n≤30,且n为整数。

其中,所述凸起的高度为h,有5mm≤h≤25mm。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隔水结构的周围、和/或均 匀的设置于所述蒸盘的中心处。

其中,所述蒸盘上还设有多个沿所述蒸盘的中心对称设置的用于 将所述蒸盘上的积水泄出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的一端均于所述蒸盘 的中心处相互连通,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三通孔。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蒸盘连接的外壁,所述外壁上还设有至少一 个提手。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如上所述的蒸笼。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蒸 笼的蒸盘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在蒸盘的底面还设有用于支撑蒸盘并 防止蒸盘上的食物被锅具内的水浸泡的隔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锅具 包括如上所述的蒸笼。该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通过在蒸笼的蒸盘 上设置隔水结构,能在蒸笼的使用过程中,既可以有效防止水浸泡到 蒸盘上的食物,又能对蒸盘起到良好支撑作用,以保证蒸盘在使用时 保持平稳,使用安全可靠;且当从锅具中将蒸笼取出并放置在桌面上 时,隔水结构的凸起还可以起到支撑、隔热的作用,使得蒸笼的蒸盘 底面不会与桌面有大面积接触,避免蒸盘的高温烫伤桌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笼的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笼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蒸盘;2、第一通孔;3、凸起;4、第二通孔;5、凹 槽;6、第三通孔;7、外壁;8、提手;9、蒸笼;10、锅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 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 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 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 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蒸笼9的蒸盘1上设有多个第 一通孔2,锅具10内的水蒸气通过第一通孔2透过蒸盘,使食物被蒸 熟。在蒸盘1的底面还设有用于支撑蒸盘1并防止蒸盘1上的食物被 锅具10内的水浸泡的隔水结构,通过在蒸笼9的蒸盘1上设置隔水结 构,能在蒸笼9的使用过程中,既可以有效防止水浸泡到蒸盘1上的 食物,又能对蒸盘1起到良好支撑作用,以保证蒸盘1在使用时保持 平稳,使用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的第一通孔2均匀的设置于隔水结构的周围、和/或的设 置于蒸盘1的中心处,在烹饪食物时,水蒸气能均匀的自第一通孔2 中透出,保证食物的烹饪效率,且不会影响蒸盘1的整体强度。

本实施例的隔水结构包括多个沿蒸盘1的底面向下呈一定距离设 置的凸起3,多个凸起3围绕蒸盘1的中心均匀设置,即多个凸起3 以蒸盘1的中心为圆心均匀设置于蒸盘1的底面上,以便于使蒸盘1 被放置在锅具10内时,能够平稳放置,可将多个凸起3分为多组,每 组的凸起3以蒸盘1的中心为圆心设置于同一圆周上,以确保蒸盘1 能平放在锅具10内;以蒸盘1盛放食物的一面为蒸盘1的上表面,蒸 盘1的底面为下表面,该凸起3自蒸盘1的下表面轴向向下突出呈一 定距离设置,从而使蒸盘1被放置在锅具10内时,能够高于锅具10 内的水平面一段距离,以确保蒸盘1的上表面高于水平面,且还能防 止蒸煮食物的过程中,水汽凝结而成的水珠过多的喷溅至食物上。本 实施例的凸起3为由蒸盘1的下表面向下通过一体冲压加工而成,材 质为五金材料;且设置于蒸盘1中心处的第一通孔2的直径比分别设 置在凸起3周围的第一通孔2的直径大,这样设置能够即保证蒸盘1 的整体强度,又不影响蒸盘1的透气效果。

为了保证蒸盘1放置时平稳可靠,优选本实施例的蒸盘1上的凸 起3的数量为n,有3≤n≤30,且n为整数,以防止蒸盘1使用时发 生晃动或倾斜;为了确保蒸盘1的上表面高于水平面,优选本实施例 的蒸盘1上的凸起3的高度为h,有5mm≤h≤25mm。

由于蒸煮食物过程中,锅具10内的水沸腾使锅具10中充满水蒸 气,为了避免隔水结构内积水导致积水过多浸泡食物,在凸起3上还 优选设有用于防止积水的第二通孔4,以将凸起3内的积水及时通过第 二通孔4排回锅具10中。

本实施例的第二通孔4优选设置于凸起3的中心处、和/或设置于 凸起3的侧壁上,以能避免凸起3内积水的同时,还能保证凸起3的 强度,避免影响凸起3对蒸盘1的支撑效果;当第二通孔4设置于凸 起3的侧壁上时,优选第二通孔4均匀的自下而上设置于凸起3的侧 壁上,以保证第二通孔4能及时有效的将凸起3内的积水全部漏出。

为了防止蒸盘1上表面水汽凝结而成的水过多,导致食物被水浸 泡,在蒸盘1上还设有多个沿蒸盘1的中心对称设置的凹槽5,凹槽5 用于将蒸盘1上的积水泄出,多个凹槽5的一端均于蒸盘1的中心处 相互连通,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三通孔6,蒸盘1上的水由凹槽5流向蒸 盘1的边缘,经由第三通孔6流回锅具10内。

为了使该蒸笼9在使用时拿取方便,本实施例的蒸笼9还包括与 蒸盘1连接的外壁7,外壁7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提手8。

本实施例的蒸笼9的蒸盘1为圆形,蒸盘1的边缘与外壁7连接, 在外壁7外沿蒸盘1的径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提手8;在蒸盘1上沿蒸盘 1的底面向下突出一定距离设置有六个隔水结构的凸起3,六个凸起3 沿蒸盘1的中心对称设置于同一圆周上,以保证蒸盘1可以平放于锅 具10内,保持平稳;有六条凹槽5与六个凸起3间隔设置,且六条凹 槽5靠近蒸盘1中心的一端均相互连接成圆形,另一端分别设置于蒸 盘1的边缘处,且分别相对的设置有一个第三通孔6;在六个凸起3 的周围均匀的设置有八个第一通孔2,且这八个第一通孔2分为两组, 每组中的四个第一通孔2分别均匀的沿凹槽5的一侧设置;在蒸盘1 的中心处,即凹槽5连接而成的圆形内,还均匀的设置有七个第一通 孔2,这七个第一通孔2的直径比分别设置在凸起3周围的第一通孔2 的直径大。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锅具10包括如上所述的蒸笼9,在使用 锅具10烹饪食物时,锅具10的底面装有一定高度的水,握住提手8 可将蒸笼9放置于锅具10的底部,通过蒸笼9的蒸盘1底面的凸起3 能将蒸盘1支撑在高于水平面的位置;食物烹饪过程中,水蒸气由蒸 盘1上的第一通孔2透过蒸盘1,其凝结而成的水一部分由隔水结构的 凸起3上的第二通孔4排回锅具10内,另一部分流经凹槽5和第三通 孔6排回锅具10内,以确保蒸盘1上的食物不会被水浸泡,避免影响 食物口感。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蒸笼9的蒸盘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在 蒸盘1的底面还设有用于支撑蒸盘1并防止蒸盘1上的食物被锅具10 内的水浸泡的隔水结构;本实施例的锅具10包括如上所述的蒸笼9。 该蒸笼9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10通过在蒸笼9的蒸盘1上设置隔水结 构,能在蒸笼9的使用过程中,既可以有效防止水浸泡到蒸盘1上的 食物,又能对蒸盘1起到良好支撑作用,以保证蒸盘1在使用时保持 平稳,使用安全可靠;且当从锅具10中将蒸笼9取出并放置在桌面上 时,隔水结构的凸起3还可以起到支撑、隔热的作用,使得蒸笼9的 蒸盘1底面不会与桌面有大面积接触,避免蒸盘1的高温烫伤桌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 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 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 实施例。

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850776.2 (22)申请日 2015.10.28 A47J 36/20(2006.01)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 有限公司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三 乐路 19 号 专利权人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陈华亮 吴建新 莫荣康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002 代理人 郝瑞刚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尤其涉 及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本实用新型的 蒸笼的。

2、蒸盘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在蒸盘的底面 还设有用于支撑蒸盘并防止蒸盘上的食物被锅具 内的水浸泡的隔水结构 ; 本实用新型的锅具包括 如上所述的蒸笼。该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通 过在蒸笼的蒸盘上设置隔水结构, 能在蒸笼的使 用过程中, 既可以有效防止水浸泡到蒸盘上的食 物, 又能对蒸盘起到良好支撑作用, 以保证蒸盘在 使用时保持平稳, 使用安全可靠。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5234301 U 2016.05.18 CN 205234301 U 1.一种蒸笼, 其特征在于, 包括蒸盘, 所。

3、述蒸盘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在所述蒸盘的底 面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蒸盘并防止所述蒸盘上的食物被锅具内的水浸泡的隔水结构; 所述 隔水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蒸盘的底面向下呈一定距离设置的凸起, 所述凸起上还设有用于 防止积水的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 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凸起围绕所述蒸盘的中心均匀设 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笼,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凸起的中心处、 和/或 设置于所述凸起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蒸笼,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的数量为n, 有3 n 30, 且n为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蒸笼, 其特征在于, 。

4、所述凸起的高度为h, 有5mm h 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隔水结构 的周围、 和/或均匀的设置于所述蒸盘的中心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盘上还设有多个沿所述蒸盘的中心 对称设置的用于将所述蒸盘上的积水泄出的凹槽(5), 多个所述凹槽的一端均于所述蒸盘 的中心处相互连通, 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蒸盘连接的外壁, 所述外壁 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提手。 9.一种锅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蒸笼。 权 利 要 求 书 1/1。

5、 页 2 CN 205234301 U 2 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的蒸煮用烹饪器具如电饭锅、 电压力锅中, 通常会设有蒸笼, 用来对食物进行 蒸煮加工。 目前, 放置在锅具中蒸煮使用的蒸笼, 需要通过锅具底部的水加热形成的水蒸气 将蒸笼内的食物蒸熟。 而由于锅具中有水, 为了避免锅具底部的水浸泡到蒸笼中的食物, 从 而影响烹饪效果和食物口感, 一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在锅具底部垫放一个蒸架, 然后将 蒸笼放置在蒸架上面。 放置蒸架除了可以防止锅具底部的水浸泡到蒸笼中的食物外,。

6、 还能 够使蒸笼平稳的被支撑在锅具底部。 但是由于需要单独架放蒸架, 使得蒸笼在使用时, 容易 与蒸架发生错位, 从而使蒸架倾斜, 导致食物被浸泡在水中; 且在食物烹饪前后, 增加了取 放蒸架的工序, 操作繁琐; 在食物烹饪好后, 由于锅具内的水温较高, 蒸架的取放极其不方 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 在蒸笼的 使用过程中, 既可以防止水浸泡到蒸笼内的食物, 又能对蒸笼起到支撑作用。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笼, 包括蒸盘, 所述蒸盘上设。

7、有 多个第一通孔, 在所述蒸盘的底面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蒸盘并防止所述蒸盘上的食物被锅 具内的水浸泡的隔水结构。 0007 其中, 所述隔水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蒸盘的底面向下呈一定距离设置的凸起。 0008 其中, 多个所述凸起围绕所述蒸盘的中心均匀设置。 0009 其中, 所述凸起上还设有用于防止积水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凸起的 中心处、 和/或设置于所述凸起的侧壁上。 0010 其中, 所述凸起的数量为n, 有3 n 30, 且n为整数。 0011 其中, 所述凸起的高度为h, 有5mm h 25mm。 0012 其中, 所述第一通孔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隔水结构的周围、 和/或均匀的设置。

8、于所述 蒸盘的中心处。 0013 其中, 所述蒸盘上还设有多个沿所述蒸盘的中心对称设置的用于将所述蒸盘上的 积水泄出的凹槽, 多个所述凹槽的一端均于所述蒸盘的中心处相互连通, 另一端分别设有 第三通孔。 0014 其中, 还包括与所述蒸盘连接的外壁, 所述外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提手。 0015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如上所述的蒸笼。 0016 (三)有益效果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234301 U 3 0017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蒸笼的蒸盘上设有 多个第一通孔, 在蒸盘的底面还设有用于支撑蒸盘并防止蒸盘上的食物被锅具内的水浸泡 的隔水。

9、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锅具包括如上所述的蒸笼。 该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通过在 蒸笼的蒸盘上设置隔水结构, 能在蒸笼的使用过程中, 既可以有效防止水浸泡到蒸盘上的 食物, 又能对蒸盘起到良好支撑作用, 以保证蒸盘在使用时保持平稳, 使用安全可靠; 且当 从锅具中将蒸笼取出并放置在桌面上时, 隔水结构的凸起还可以起到支撑、 隔热的作用, 使 得蒸笼的蒸盘底面不会与桌面有大面积接触, 避免蒸盘的高温烫伤桌面。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笼的轴侧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笼的俯视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 其中, 1、 。

10、蒸盘; 2、 第一通孔; 3、 凸起; 4、 第二通孔; 5、 凹槽; 6、 第三通孔; 7、 外壁; 8、 提手; 9、 蒸笼; 10、 锅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 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 “上” 、“下” 、“左” 、“右” 、“内” 、“外” 、“前端” 、“后端” 、“头部” 、“尾部”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

11、是 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 等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 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 如图1、 图2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的蒸笼9的蒸盘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 锅具10内 的水蒸气通过第一通孔2透过蒸盘, 使食物被蒸熟。 在蒸盘1的底面还设有用于支撑蒸盘1并 防止蒸盘1上的食物被锅具10内的水浸泡的隔水结构, 通过在蒸笼9的蒸盘1上设置隔水结 构, 能在蒸笼9的使用过程中, 既可以有效防止水浸泡到蒸盘1上的食物, 又能对蒸盘1起到 良好支撑作用, 以保证蒸盘。

12、1在使用时保持平稳, 使用安全可靠。 0025 本实施例的第一通孔2均匀的设置于隔水结构的周围、 和/或的设置于蒸盘1的中 心处, 在烹饪食物时, 水蒸气能均匀的自第一通孔2中透出, 保证食物的烹饪效率, 且不会影 响蒸盘1的整体强度。 0026 本实施例的隔水结构包括多个沿蒸盘1的底面向下呈一定距离设置的凸起3, 多个 凸起3围绕蒸盘1的中心均匀设置, 即多个凸起3以蒸盘1的中心为圆心均匀设置于蒸盘1的 底面上, 以便于使蒸盘1被放置在锅具10内时, 能够平稳放置, 可将多个凸起3分为多组, 每 组的凸起3以蒸盘1的中心为圆心设置于同一圆周上, 以确保蒸盘1能平放在锅具10内; 以蒸 盘1盛。

13、放食物的一面为蒸盘1的上表面, 蒸盘1的底面为下表面, 该凸起3自蒸盘1的下表面轴 向向下突出呈一定距离设置, 从而使蒸盘1被放置在锅具10内时, 能够高于锅具10内的水平 面一段距离, 以确保蒸盘1的上表面高于水平面, 且还能防止蒸煮食物的过程中, 水汽凝结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234301 U 4 而成的水珠过多的喷溅至食物上。 本实施例的凸起3为由蒸盘1的下表面向下通过一体冲压 加工而成, 材质为五金材料; 且设置于蒸盘1中心处的第一通孔2的直径比分别设置在凸起3 周围的第一通孔2的直径大, 这样设置能够即保证蒸盘1的整体强度, 又不影响蒸盘1的透气 效果。 0027。

14、 为了保证蒸盘1放置时平稳可靠, 优选本实施例的蒸盘1上的凸起3的数量为n, 有3 n 30, 且n为整数, 以防止蒸盘1使用时发生晃动或倾斜; 为了确保蒸盘1的上表面高于水 平面, 优选本实施例的蒸盘1上的凸起3的高度为h, 有5mm h 25mm。 0028 由于蒸煮食物过程中, 锅具10内的水沸腾使锅具10中充满水蒸气, 为了避免隔水 结构内积水导致积水过多浸泡食物, 在凸起3上还优选设有用于防止积水的第二通孔4, 以 将凸起3内的积水及时通过第二通孔4排回锅具10中。 0029 本实施例的第二通孔4优选设置于凸起3的中心处、 和/或设置于凸起3的侧壁上, 以能避免凸起3内积水的同时, 。

15、还能保证凸起3的强度, 避免影响凸起3对蒸盘1的支撑效果; 当第二通孔4设置于凸起3的侧壁上时, 优选第二通孔4均匀的自下而上设置于凸起3的侧壁 上, 以保证第二通孔4能及时有效的将凸起3内的积水全部漏出。 0030 为了防止蒸盘1上表面水汽凝结而成的水过多, 导致食物被水浸泡, 在蒸盘1上还 设有多个沿蒸盘1的中心对称设置的凹槽5, 凹槽5用于将蒸盘1上的积水泄出, 多个凹槽5的 一端均于蒸盘1的中心处相互连通, 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三通孔6, 蒸盘1上的水由凹槽5流向 蒸盘1的边缘, 经由第三通孔6流回锅具10内。 0031 为了使该蒸笼9在使用时拿取方便, 本实施例的蒸笼9还包括与蒸盘1连接。

16、的外壁 7, 外壁7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提手8。 0032 本实施例的蒸笼9的蒸盘1为圆形, 蒸盘1的边缘与外壁7连接, 在外壁7外沿蒸盘1 的径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提手8; 在蒸盘1上沿蒸盘1的底面向下突出一定距离设置有六个隔 水结构的凸起3, 六个凸起3沿蒸盘1的中心对称设置于同一圆周上, 以保证蒸盘1可以平放 于锅具10内, 保持平稳; 有六条凹槽5与六个凸起3间隔设置, 且六条凹槽5靠近蒸盘1中心的 一端均相互连接成圆形, 另一端分别设置于蒸盘1的边缘处, 且分别相对的设置有一个第三 通孔6; 在六个凸起3的周围均匀的设置有八个第一通孔2, 且这八个第一通孔2分为两组, 每 组中的四个第一通孔。

17、2分别均匀的沿凹槽5的一侧设置; 在蒸盘1的中心处, 即凹槽5连接而 成的圆形内, 还均匀的设置有七个第一通孔2, 这七个第一通孔2的直径比分别设置在凸起3 周围的第一通孔2的直径大。 0033 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的锅具10包括如上所述的蒸笼9, 在使用锅具10烹饪食物时, 锅具10的底面装有一定高度的水, 握住提手8可将蒸笼9放置于锅具10的底部, 通过蒸笼9的 蒸盘1底面的凸起3能将蒸盘1支撑在高于水平面的位置; 食物烹饪过程中, 水蒸气由蒸盘1 上的第一通孔2透过蒸盘1, 其凝结而成的水一部分由隔水结构的凸起3上的第二通孔4排回 锅具10内, 另一部分流经凹槽5和第三通孔6排回锅具1。

18、0内, 以确保蒸盘1上的食物不会被水 浸泡, 避免影响食物口感。 0034 综上所述, 本实施例的蒸笼9的蒸盘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 在蒸盘1的底面还设 有用于支撑蒸盘1并防止蒸盘1上的食物被锅具10内的水浸泡的隔水结构; 本实施例的锅具 10包括如上所述的蒸笼9。 该蒸笼9及具有该蒸笼的锅具10通过在蒸笼9的蒸盘1上设置隔水 结构, 能在蒸笼9的使用过程中, 既可以有效防止水浸泡到蒸盘1上的食物, 又能对蒸盘1起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234301 U 5 到良好支撑作用, 以保证蒸盘1在使用时保持平稳, 使用安全可靠; 且当从锅具10中将蒸笼9 取出并放置在桌面上时, 。

19、隔水结构的凸起3还可以起到支撑、 隔热的作用, 使得蒸笼9的蒸盘 1底面不会与桌面有大面积接触, 避免蒸盘1的高温烫伤桌面。 003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 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 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 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 见的。 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并且使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234301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5234301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5234301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