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6992705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56242.4

申请日:

20131111

公开号:

CN103610140B

公开日:

2016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25/00,A23N5/00

主分类号:

A23L25/00,A23N5/00

申请人:

李建军

发明人:

李建军

地址:

075699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涿鹿镇顺城街55号

优先权:

CN20131055624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该开口杏仁休闲食品为带壳入味的杏仁,杏核自角质层处开裂且杏核的壳和杏仁不分离;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在打磨机内打磨杏核并对杏核进行机械分级,对杏核进行人工或者机械开口,然后进行二次筛选,然后入味浸泡并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干,使用预热抛光滚筒对沥干后的杏核进行预热打磨表皮抛光,然后使用自动翻转烘干箱对杏核进行烘焙并在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并经过输送机回潮,最后,灭菌包装。本发明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带壳加工入味,整个生产过程杏仁不直接暴露在加工环境中,解决了传统的杏仁加工不能带壳入味的问题,同时又保证了杏仁在加工食用过程中不受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制备方法,所述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为带壳入味的杏仁,杏核自角质层处开裂且杏核的壳和杏仁不分离;所述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原材料均来源于天然仁用杏系列的甜仁杏核,是当杏果成熟度达到95%以上后,经采摘,剥去果肉,清洗干燥后的甜仁杏核;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打磨机内打磨杏核并对杏核进行机械分级、对杏核进行人工或者机械开口、二次筛选、入味浸泡并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干、使用预热抛光滚筒对杏核进行预热打磨表皮抛光、使用自动翻转烘干箱对杏核进行烘焙、在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并经过输送机回潮、灭菌包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打磨机内打磨杏核并对杏核进行机械分级;将入库的甜仁杏核放在打磨机内打磨,除去表皮的灰尘,同时将核体凹凸表皮通过相互滚动摩擦,使杏核表皮光洁,防止在接下来的生产中杏核间产生相互摩擦,生成粉尘污染食品,然后,将打磨过的杏核按13、15、17、19、21毫米进行机械分级;步骤二、对杏核进行人工或者机械开口;将分级好的各种规格的杏核进行手工或机械开口处理,开口程度以杏核两瓣开裂至核体的1/3为限;开口时,将杏核立起来,用器物敲击杏核尖楞的1/3处,手工敲当听到“咔”的一声开裂音就可,不能继续敲击,不能将杏核敲成两瓣;机械开口依据杏核的品种不同,壳体厚度及开口所需的受力不同,调整机械的力臂运动距离,开口率达到95%即可;步骤三、二次筛选;将开口后的杏核再次筛选,将破损及核皮选出;步骤四、入味浸泡并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干;将处理好的杏核浸泡在80℃的料水里,浸泡10分钟,保证料水沁入仁肉1毫米,浸泡采用输送带形式的流水作业,将浸泡好的带壳杏仁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干;步骤五、使用预热抛光滚筒对杏核进行预热打磨表皮抛光;沥干后的杏核输送至预热抛光滚筒,进行干燥处理,滚动预热10分钟;步骤六、使用自动翻转烘干箱对杏核进行烘焙;将预热干燥过的杏核输送至自动翻转烘干箱,进行翻转式熟制,杏核在150-180℃温度烘烤下,经过30分钟的烘焙,杏核内杏仁的仁心略显微黄,并且有油溢出;步骤七、在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并经过输送机回潮;熟化的带壳杏仁经输送带传输至冷却箱,用循环水配风的方式进行冷却,经输送机回潮后传入包装机;步骤八、灭菌包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杏仁食品生产技术的缺点是:①不能带硬壳直接加工成可调 味的杏仁食品;②即便可以带硬壳通过烘焙将杏核里的杏仁制熟,也 无法给其调味,只能提供原味杏仁给消费者;③带壳烘焙熟的杏仁, 由于杏核壳特别坚固,消费者手工或用牙齿很难将壳打开,要想吃到 杏仁非得找到硬物方可撬开杏壳吃到杏仁;④生产者为了让消费者方 便吃到香酥可口的杏仁,只能在熟制前将杏核的硬壳脱掉,再按不同 口味的需求,给杏仁入味烘焙,这种生产方式直接使杏仁与加工器皿 相接触,暴露在加工环境中,杏仁容易被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旨 在解决现有的杏仁食品生产不能带硬壳直接加工成可调味的杏仁食 品,且加工和食用过程中杏仁容易受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为带壳入味的杏 仁,杏核自角质层处开裂且杏核的壳和杏仁不分离;

进一步,所述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原材料均来源于天然仁用杏系 列的甜仁杏核,是当杏果成熟度达到95%以上后,经采摘,剥去果肉, 清洗干燥后的甜仁杏核;

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打磨机内打磨杏核并对 杏核进行机械分级、对杏核进行人工或者机械开口、二次筛选、入味 浸泡并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干、使用预热抛光滚筒对杏核进行预 热打磨表皮抛光、使用自动翻转烘干箱对杏核进行烘焙、在冷却箱内 进行冷却并经过输送机回潮、灭菌包装。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打磨机内打磨杏核并对杏核进行机械分级。

将入库的甜仁杏核放在打磨机内打磨,除去表皮的灰尘,同时将 核体凹凸表皮通过相互滚动摩擦,使杏核表皮光洁,防止在接下来的 生产中杏核间产生相互摩擦,生成粉尘污染食品,然后,将打磨过的 杏核按13、15、17、19、21毫米进行机械分级;

步骤二、对杏核进行人工或者机械开口。

将分级好的各种规格的杏核进行手工或机械开口处理,开口程度 以杏核两瓣开裂至核体的1/3为限;开口时,将杏核立起来,用器物 敲击杏核尖楞的1/3处,手工敲当听到“咔”的一声开裂音就可,不 能继续敲击,不能将杏核敲成两瓣。机械开口依据杏核的品种不同, 壳体厚度及开口所需的受力不同,调整机械的力臂运动距离,开口率 达到95%即可;

步骤三、二次筛选。

将开口后的杏核再次筛选,将破损及核皮选出;

步骤四、入味浸泡并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干。

将处理好的杏核浸泡在80度左右的料水里,浸泡10分钟左右, 保证料水沁入仁肉1毫米,浸泡采用输送带形式的流水作业,将浸泡 好的带壳杏仁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干;

步骤五、使用预热抛光滚筒对杏核进行预热打磨表皮抛光。

沥干后的杏核输送至预热抛光滚筒,进行干燥处理,滚动预热10 分钟左右;

步骤六、使用自动翻转烘干箱对杏核进行烘焙。

将预热干燥过的杏核输送至自动翻转烘干箱,进行翻转式熟制, 杏核在150-180度温度烘烤下,经过约30分钟的烘焙,杏核内杏仁的 仁心略显微黄,并且有油溢出;

步骤七、在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并经过输送机回潮。

熟化的带壳杏仁经输送带传输至冷却箱,用循环水配风的方式进 行冷却,经输送机回潮后传入包装机;

步骤八、灭菌包装。

本发明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带壳加工入味,整个生产过程杏仁 不直接暴露在加工环境中,解决了传统的杏仁加工不能带壳入味的问 题,同时又保证了杏仁在加工食用过程中不受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制备方法的流程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 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制备方法的流程,如图所 示,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为带壳入味的杏仁, 杏核自角质层处开裂且杏核的壳和杏仁不分离;

进一步,所述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原材料均来源于天然仁用杏系 列的甜仁杏核,是当杏果成熟度达到95%以上后,经采摘,剥去果肉, 清洗干燥后的甜仁杏核;

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打磨机内打磨杏核并对 杏核进行机械分级S101、对杏核进行人工或者机械开口S102、二次 筛选S103、入味浸泡并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干S104、使用预热 抛光滚筒对杏核进行预热打磨表皮抛光S105、使用自动翻转烘干箱 对杏核进行烘焙S106、在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并经过输送机回潮S107、 灭菌包装S108。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打磨机内打磨杏核并对杏核进行机械分级S101。

将入库的甜仁杏核放在打磨机内打磨,除去表皮的灰尘,同时将 核体凹凸表皮通过相互滚动摩擦,使杏核表皮光洁,防止在接下来的 生产中杏核间产生相互摩擦,生成粉尘污染食品,然后,将打磨过的 杏核按13、15、17、19、21毫米进行机械分级;

步骤二、对杏核进行人工或者机械开口S102。

将分级好的各种规格的杏核进行手工或机械开口处理,开口程度 以杏核两瓣开裂至核体的1/3为限;开口时,将杏核立起来,用器物 敲击杏核尖楞的1/3处,手工敲当听到“咔”的一声开裂音就可,不 能继续敲击,不能将杏核敲成两瓣。机械开口依据杏核的品种不同, 壳体厚度及开口所需的受力不同,调整机械的力臂运动距离,开口率 达到95%即可;

步骤三、二次筛选S103。

将开口后的杏核再次筛选,将破损及核皮选出;

步骤四、入味浸泡并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干S104。

将处理好的杏核浸泡在80度左右的料水里,浸泡10分钟左右, 保证料水沁入仁肉1毫米,浸泡采用输送带形式的流水作业,将浸泡 好的带壳杏仁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干;

步骤五、使用预热抛光滚筒对杏核进行预热打磨表皮抛光S105。

沥干后的杏核输送至预热抛光滚筒,进行干燥处理,滚动预热10 分钟左右;

步骤六、使用自动翻转烘干箱对杏核进行烘焙S106。

将预热干燥过的杏核输送至自动翻转烘干箱,进行翻转式熟制, 杏核在150-180度温度烘烤下,经过约30分钟的烘焙,杏核内杏仁的 仁心略显微黄,并且有油溢出;

步骤七、在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并经过输送机回潮S107。

熟化的带壳杏仁经输送带传输至冷却箱,用循环水配风的方式进 行冷却,经输送机回潮后传入包装机;

步骤八、灭菌包装S108。

本发明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带壳加工入味,整个生产过程杏仁 不直接暴露在加工环境中,解决了传统的杏仁加工不能带壳入味的问 题,同时又保证了杏仁在加工食用过程中不受污染。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 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 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556242.4 (22)申请日 2013.11.11 A23L 25/00(2016.01) A23N 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李建军 地址 075699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涿鹿镇 顺城街 55 号 (72)发明人 李建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CN 1395857 A,2003.02.12, 全文 . CN 101301098 A,2008.11.12, 全文 . CN 101310626 A,2008.11.26, 全文 。

2、. CN 102578638 A,2012.07.18, 全文 . CN 103202499 A,2013.07.17, 全文 . 美国加州杏仁商会 . 美国加州杏仁应用开发 前景 .中国食品工业 .2004,( 第 2 期 ), 第 40、 42-43 页 . 刘军 . 新疆杏核结构物理特性的分析与探 讨 . 新疆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7, 第 24 卷 ( 第 4 期 ), 第 460-463 页 . 何丁喜 等 . 开口松子加工工艺 .食品工业 科技 .1997,( 第 6 期 ), 第 50-51 页 . 谢晓霞 等 . 开口杏制作机理研究 .安徽农 学通报 .2007。

3、, 第 13 卷 ( 第 6 期 ), 第 118 页左 栏第 5-7 行、 右栏第 14-15 行, 第 119 页左栏倒数 第 5 行 - 右栏第 4 行, 第 169 页左栏第 3-6 行 . (54) 发明名称 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及其制 备方法, 该开口杏仁休闲食品为带壳入味的杏仁, 杏核自角质层处开裂且杏核的壳和杏仁不分离 ; 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在打磨机内打磨杏核并对杏核 进行机械分级, 对杏核进行人工或者机械开口, 然 后进行二次筛选, 然后入味浸泡并通过筛网输送 机将料水沥干, 使用预热抛光滚筒对沥干后的杏 核进行预热打磨。

4、表皮抛光, 然后使用自动翻转烘 干箱对杏核进行烘焙并在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并经 过输送机回潮, 最后, 灭菌包装。本发明的开口杏 仁休闲食品, 带壳加工入味, 整个生产过程杏仁不 直接暴露在加工环境中, 解决了传统的杏仁加工 不能带壳入味的问题, 同时又保证了杏仁在加工 食用过程中不受污染。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白盼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3610140 B 2016.05.04 CN 103610140 B 1.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制备方法, 所述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为带壳入味的杏仁, 。

5、杏 核自角质层处开裂且杏核的壳和杏仁不分离; 所述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原材料均来源于天 然仁用杏系列的甜仁杏核, 是当杏果成熟度达到95以上后, 经采摘, 剥去果肉, 清洗干燥 后的甜仁杏核;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打磨机内打磨杏核并对杏核进行机 械分级、 对杏核进行人工或者机械开口、 二次筛选、 入味浸泡并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 干、 使用预热抛光滚筒对杏核进行预热打磨表皮抛光、 使用自动翻转烘干箱对杏核进行烘 焙、 在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并经过输送机回潮、 灭菌包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 打磨机内打磨杏核并对杏核进行机械分级。

6、; 将入库的甜仁杏核放在打磨机内打磨, 除去表皮的灰尘, 同时将核体凹凸表皮通过相 互滚动摩擦, 使杏核表皮光洁, 防止在接下来的生产中杏核间产生相互摩擦, 生成粉尘污染 食品, 然后, 将打磨过的杏核按13、 15、 17、 19、 21毫米进行机械分级; 步骤二、 对杏核进行人工或者机械开口; 将分级好的各种规格的杏核进行手工或机械开口处理, 开口程度以杏核两瓣开裂至核 体的1/3为限; 开口时, 将杏核立起来, 用器物敲击杏核尖楞的1/3处, 手工敲当听到 “咔” 的 一声开裂音就可, 不能继续敲击, 不能将杏核敲成两瓣; 机械开口依据杏核的品种不同, 壳 体厚度及开口所需的受力不同, 。

7、调整机械的力臂运动距离, 开口率达到95即可; 步骤三、 二次筛选; 将开口后的杏核再次筛选, 将破损及核皮选出; 步骤四、 入味浸泡并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干; 将处理好的杏核浸泡在80的料水里, 浸泡10分钟, 保证料水沁入仁肉1毫米, 浸泡采 用输送带形式的流水作业, 将浸泡好的带壳杏仁通过筛网输送机, 将料水沥干; 步骤五、 使用预热抛光滚筒对杏核进行预热打磨表皮抛光; 沥干后的杏核输送至预热抛光滚筒, 进行干燥处理, 滚动预热10分钟; 步骤六、 使用自动翻转烘干箱对杏核进行烘焙; 将预热干燥过的杏核输送至自动翻转烘干箱, 进行翻转式熟制, 杏核在150-180温度 烘烤下, 经过3。

8、0分钟的烘焙, 杏核内杏仁的仁心略显微黄, 并且有油溢出; 步骤七、 在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并经过输送机回潮; 熟化的带壳杏仁经输送带传输至冷却箱, 用循环水配风的方式进行冷却, 经输送机回 潮后传入包装机; 步骤八、 灭菌包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3610140 B 2 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制造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杏仁食品生产技术的缺点是: 不能带硬壳直接加工成可调味的杏仁食品; 即便可以带硬壳通过烘焙将杏核里的杏仁制熟, 也无法给其调味, 只能提供原味杏仁给 消费者;。

9、 带壳烘焙熟的杏仁, 由于杏核壳特别坚固, 消费者手工或用牙齿很难将壳打开, 要想吃到杏仁非得找到硬物方可撬开杏壳吃到杏仁; 生产者为了让消费者方便吃到香酥 可口的杏仁, 只能在熟制前将杏核的硬壳脱掉, 再按不同口味的需求, 给杏仁入味烘焙, 这 种生产方式直接使杏仁与加工器皿相接触, 暴露在加工环境中, 杏仁容易被污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旨在解决现有的杏 仁食品生产不能带硬壳直接加工成可调味的杏仁食品, 且加工和食用过程中杏仁容易受污 染的问题。 0004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为带壳入味的杏仁, 杏核自角质层 。

10、处开裂且杏核的壳和杏仁不分离; 0005 进一步, 所述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原材料均来源于天然仁用杏系列的甜仁杏核, 是当杏果成熟度达到95%以上后, 经采摘, 剥去果肉, 清洗干燥后的甜仁杏核; 0006 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的制备方法, 包括打磨机内打磨杏核并对杏核进行机械分 级、 对杏核进行人工或者机械开口、 二次筛选、 入味浸泡并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干、 使 用预热抛光滚筒对杏核进行预热打磨表皮抛光、 使用自动翻转烘干箱对杏核进行烘焙、 在 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并经过输送机回潮、 灭菌包装。 具体步骤如下: 0007 步骤一、 打磨机内打磨杏核并对杏核进行机械分级。 0008 将入库的甜仁。

11、杏核放在打磨机内打磨, 除去表皮的灰尘, 同时将核体凹凸表皮通 过相互滚动摩擦, 使杏核表皮光洁, 防止在接下来的生产中杏核间产生相互摩擦, 生成粉尘 污染食品, 然后, 将打磨过的杏核按13、 15、 17、 19、 21毫米进行机械分级; 0009 步骤二、 对杏核进行人工或者机械开口。 0010 将分级好的各种规格的杏核进行手工或机械开口处理, 开口程度以杏核两瓣开裂 至核体的1/3为限; 开口时, 将杏核立起来, 用器物敲击杏核尖楞的1/3处, 手工敲当听到 “咔” 的一声开裂音就可, 不能继续敲击, 不能将杏核敲成两瓣。 机械开口依据杏核的品种不 同, 壳体厚度及开口所需的受力不同,。

12、 调整机械的力臂运动距离, 开口率达到95%即可; 0011 步骤三、 二次筛选。 0012 将开口后的杏核再次筛选, 将破损及核皮选出; 0013 步骤四、 入味浸泡并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干。 0014 将处理好的杏核浸泡在80度左右的料水里, 浸泡10分钟左右, 保证料水沁入仁肉1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3610140 B 3 毫米, 浸泡采用输送带形式的流水作业, 将浸泡好的带壳杏仁通过筛网输送机, 将料水沥 干; 0015 步骤五、 使用预热抛光滚筒对杏核进行预热打磨表皮抛光。 0016 沥干后的杏核输送至预热抛光滚筒, 进行干燥处理, 滚动预热10分钟左右; 001。

13、7 步骤六、 使用自动翻转烘干箱对杏核进行烘焙。 0018 将预热干燥过的杏核输送至自动翻转烘干箱, 进行翻转式熟制, 杏核在150-180度 温度烘烤下, 经过约30分钟的烘焙, 杏核内杏仁的仁心略显微黄, 并且有油溢出; 0019 步骤七、 在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并经过输送机回潮。 0020 熟化的带壳杏仁经输送带传输至冷却箱, 用循环水配风的方式进行冷却, 经输送 机回潮后传入包装机; 0021 步骤八、 灭菌包装。 0022 本发明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 带壳加工入味, 整个生产过程杏仁不直接暴露在加 工环境中, 解决了传统的杏仁加工不能带壳入味的问题, 同时又保证了杏仁在加工食用过 程中不。

14、受污染。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5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制备方法的流程, 如图所示, 本发明是这样 实现的, 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为带壳入味的杏仁, 杏核自角质层处开裂且杏核的壳和杏 仁不分离; 0026 进一步, 所述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原材料均来源于天然仁用杏系列的甜仁杏核, 是当杏果成熟度达到95%以上后。

15、, 经采摘, 剥去果肉, 清洗干燥后的甜仁杏核; 0027 一种开口杏仁休闲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 打磨机内打磨杏核并对杏核进行机械分 级S101、 对杏核进行人工或者机械开口S102、 二次筛选S103、 入味浸泡并通过筛网输送机将 料水沥干S104、 使用预热抛光滚筒对杏核进行预热打磨表皮抛光S105、 使用自动翻转烘干 箱对杏核进行烘焙S106、 在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并经过输送机回潮S107、 灭菌包装S108。 具体 步骤如下: 0028 步骤一、 打磨机内打磨杏核并对杏核进行机械分级S101。 0029 将入库的甜仁杏核放在打磨机内打磨, 除去表皮的灰尘, 同时将核体凹凸表皮通 过相互滚。

16、动摩擦, 使杏核表皮光洁, 防止在接下来的生产中杏核间产生相互摩擦, 生成粉尘 污染食品, 然后, 将打磨过的杏核按13、 15、 17、 19、 21毫米进行机械分级; 0030 步骤二、 对杏核进行人工或者机械开口S102。 0031 将分级好的各种规格的杏核进行手工或机械开口处理, 开口程度以杏核两瓣开裂 至核体的1/3为限; 开口时, 将杏核立起来, 用器物敲击杏核尖楞的1/3处, 手工敲当听到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3610140 B 4 “咔” 的一声开裂音就可, 不能继续敲击, 不能将杏核敲成两瓣。 机械开口依据杏核的品种不 同, 壳体厚度及开口所需的受力不同, 。

17、调整机械的力臂运动距离, 开口率达到95%即可; 0032 步骤三、 二次筛选S103。 0033 将开口后的杏核再次筛选, 将破损及核皮选出; 0034 步骤四、 入味浸泡并通过筛网输送机将料水沥干S104。 0035 将处理好的杏核浸泡在80度左右的料水里, 浸泡10分钟左右, 保证料水沁入仁肉1 毫米, 浸泡采用输送带形式的流水作业, 将浸泡好的带壳杏仁通过筛网输送机, 将料水沥 干; 0036 步骤五、 使用预热抛光滚筒对杏核进行预热打磨表皮抛光S105。 0037 沥干后的杏核输送至预热抛光滚筒, 进行干燥处理, 滚动预热10分钟左右; 0038 步骤六、 使用自动翻转烘干箱对杏核进。

18、行烘焙S106。 0039 将预热干燥过的杏核输送至自动翻转烘干箱, 进行翻转式熟制, 杏核在150-180度 温度烘烤下, 经过约30分钟的烘焙, 杏核内杏仁的仁心略显微黄, 并且有油溢出; 0040 步骤七、 在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并经过输送机回潮S107。 0041 熟化的带壳杏仁经输送带传输至冷却箱, 用循环水配风的方式进行冷却, 经输送 机回潮后传入包装机; 0042 步骤八、 灭菌包装S108。 0043 本发明的开口杏仁休闲食品, 带壳加工入味, 整个生产过程杏仁不直接暴露在加 工环境中, 解决了传统的杏仁加工不能带壳入味的问题, 同时又保证了杏仁在加工食用过 程中不受污染。 0044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 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 围的限制,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 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3610140 B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3610140 B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