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4129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7 CN 103041294 A *CN103041294A* (21)申请号 201210546787.2 (22)申请日 2012.12.17 A61K 36/9066(2006.01) A61K 9/16(2006.01) A61K 9/28(2006.01) (71)申请人 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志 远路 388 号 (72)发明人 陈建 朱方剑 潘旖 逯振宇 刘华本 彭晓国 林丽萍 姚炳兴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1。
2、4 代理人 王从友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 粒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 中药固体颗粒片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含莪术 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 该中药 固体颗粒片剂由中药固体颗粒压片包衣制得, 所 述的中药固体颗粒由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 混合制粒得到 : 莪术挥发油 2% 10%, 乌灵菌粉 10% 40%, 莪术残渣、 浙贝母与泽泻制备的干浸 膏10%40%, 其他制剂辅料10%75% ; 所述的莪 术挥发油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与 环糊精包合, 包合后的包合物固液分离 ; 所述的包合物先与乌 灵菌粉混合。
3、后制粒, 再制得中药固体颗粒片剂。 本 发明的优点 : 去除了干燥工序, 减少了挥发油的 损失, 大大缩短工艺时间, 提高成品中莪术挥发油 的保留率, 确保了药品质量与有效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1/2 页 2 1.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 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固体颗粒片 剂由中药固体颗粒压片包衣制得, 所述的中药固体颗粒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混合制粒 得到 : 莪术挥发油 2% 10% 乌灵菌粉 10% 40% 莪术残渣、 浙贝母与泽泻。
4、制备的干浸膏 10% 40% 其他制剂辅料 10% 75% ; 所述的莪术挥发油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与 环糊精包合, 莪术挥发油与 环糊精 质量比为1 : 410, 包合后的包合物固液分离, 不经干燥, 水分含量为35%50% ; 所述的包 合物先与乌灵菌粉混合后制粒, 再与莪术残渣、 浙贝母与泽泻制备的干浸膏、 其他制剂辅料 混合制粒干燥制得所述的中药固体颗粒。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 其特征 在于该中药固体颗粒由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混合制粒得到 : 莪术挥发油 3% 10% 乌灵菌粉 15% 35% 莪术、 浙贝母与泽泻制备的干浸膏 10% 。
5、40% 其他制剂辅料 10% 6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 其 特征在于 : 莪术挥发油与 环糊精的包合物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 莪术挥发油、 环糊精、 水比为 1 : 4 10 : 15 30, 包合温度控制在 25 50, 搅拌速度 60 120 转 / 分 钟, 反应时间 2 5 小时。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 其特征 在于中药固体颗粒的中药原料按下述重量份配比 : 乌灵菌粉 60 100 份 莪术 20 80 份 浙贝母 20 80 份 泽泻 20 40 份。 5. 。
6、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 其特征 在于中药固体颗粒的中药原料按下述重量份配比 : 乌灵菌粉 70 90 份 莪术 40 60 份 浙贝母 40 60 份 泽泻 25 35 份。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 其特 征在于 : 其他制剂辅料选自填充剂、 粘合剂、 崩解剂和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 作为优 选, 所述的其他制剂辅料选自预胶化淀粉、 微晶纤维素、 磷酸氢钙、 羟丙基纤维素和聚维酮 中的一种或几种。 7.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 16 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 中药固体。
7、颗粒片剂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 1) 将莪术制备成莪术挥发油 ; 2) 莪术残渣、 浙贝母与泽泻制备干浸膏 ; 3) 将莪术挥发油用 - 环糊精 - 水进行包合, 所述的莪术挥发油与 环糊精质量比 为 1 : 3 10, 通过固液分离得到湿的莪术挥发油包合物, 其水分含量为 35% 50%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41294 A 2 2/2 页 3 4) 将水分含量为 35% 50% 莪术挥发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用摇摆式颗粒机预混制粒 ; 5) 将上述预混好的颗粒、 干浸膏及其他辅料置制粒机制粒干燥, 得颗粒, 烘干结束控制 水分 4.0% 9.0%, 制得所。
8、述的中药固体颗粒 ; 6) 将干燥的颗粒加入处方量的润滑剂, 混合 ; 7) 将混合后的颗粒压片, 包衣。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的制备 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莪术挥发油包合物的固液分离方法为离心式过滤, 板框压滤或减压抽 滤, 得到的湿性物料 ; 莪术挥发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预混制粒13次, 不锈钢筛网1030 目。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的制备 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4) 将预混颗粒与干浸膏混合, 再加入其他辅料混合, 进行湿法制粒 或一步制粒。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
9、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的制备 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湿法制粒的步骤如下 : 在混合制粒机中加入粘合剂进行制湿颗 粒, 浆叶转速 70 150 转 / 分钟, 飞刀转速 200 800 转 / 分钟, 运行 10 30 分钟, 将湿颗 粒置于沸腾干燥机, 进风温度 45 85, 干燥 5 30 分钟, 得颗粒, 控制颗粒水分 4.0% 9.0% ; 所述的一步制粒的步骤如下 : 控制物料温度在 505, 干燥, 水分控制在 4.0% 9.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41294 A 3 1/5 页 4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及其制 。
10、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 粒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药挥发油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许多中药挥发油的有效性早为古人所知。根 据现代中药的化学研究, 含挥发油的中药材数量众多, 涉及几乎所有功效类别的中药, 如薄 荷、 柴胡、 藿香、 莪术、 川穹、 紫苏挥发油等。中药挥发油的性质差异较大, 在常温下为液体, 较易挥发, 且性质不稳定。 目前含油量高的固体制剂可选择软胶囊或特殊硬胶囊, 但制备工 艺复杂, 产品保存期短, 而以干浸膏为主的含挥发油制剂则很难采用。 0003 现有技术方案 : 先将药材中提。
11、取的挥发油用 - 环糊精 - 水进行包合, 固液分离, 成含水挥发油包合物 ; 该含水挥发油包合物采用晾干法或 50以下烘箱法干燥 8-12 小时, 成粉末或颗粒 ; 再与药材原粉、 干浸膏等混合, 制粒 ; 再次进行干燥后, 进一步制成片剂、 胶 囊等固体制剂。 0004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申请号 : 200510003035.1 申请日 : 2005-03-28) 公开了一种 滋补气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它主要由当归、 熟地黄、 白芍、 川芎等药材及辅料制备 而成。 该专利公开了当归、 川芎先制备挥发性油, 采用-环糊精包合, 再与干浸膏混合。 该 专利虽然未说明采用 - 环糊精。
12、包合后是否干燥, 但包合后与干浸膏混合, - 环糊精包合 物显然需要干燥, 否则, 干浸膏吸湿后无法进行有效的混合。 0005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申请号 : 201110121569.X 申请日 : 2011-05-12) 公开了一种 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所述中药制剂由 600 900 份连翘、 600 900 份柴 胡、 300 450 份麻黄、 200 300 份广藿香、 200 300 份肉桂和 200 300 份桔梗制成。 其制备方法是将连翘、 广藿香、 肉桂分别提取挥发油制得混合物 A ; 再将连翘提取挥发油后 所剩药渣与麻黄、 柴胡、 桔梗药材合并提取有效成份,喷。
13、雾干燥制成粉末B ; 然后将混合物A 与 - 环糊精包合 , 制得挥发油固体粉末 C ; 最后将粉末 B 与粉末 C 混匀装入囊壳中即得。 该专利也是明确了挥发油固体粉末 C 需要进行低温干燥。 0006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申请号 : 201010011610.3 申请日 : 2010-01-06) 公开了一种 治疗小儿感冒的系列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和质控方法, 它们是由中药大青叶、 柴胡、 黄 芩、 荆芥、 桔梗、 甘草和药用辅料制备而成。该专利柴胡挥发油用 - 环糊精包合成包合 物, 在然后制作中药清膏再加入桔梗细粉及挥发油包合物, 混匀, 即得提取浸膏, 加入选自 糊精、 乳糖、 蔗糖。
14、的一种或二种或三种作为制粒辅料, 进行一步制粒, 混匀, 即得小儿解感颗 粒。该专利在说明书中也明确了包合物需要在 50、 60的条件下干燥。 0007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申请号为 : 200410081462.7) 公开了一种含挥发油的药物制剂 及其制备方法, 它含有挥发油和能将挥发油固化的药用辅料, 其中药用辅料为平均分子量 在 2500 以上的聚乙二醇。制备方法中未对挥发油的含量与利用率等药品关键质量因素进 说 明 书 CN 103041294 A 4 2/5 页 5 行评价。 0008 申 请 人 申 请 的 中 国 发 明 专 利 申 请 (申 请 号 : 200910100513。
15、.9 申 请 日 : 2009-07-09) 公开了治疗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 , 该药物组合物由包括下述 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得到 : 乌灵菌粉 60 100 份、 莪术 20 80 份、 浙贝母 20 80 份、 泽泻 20 40 份。该专利莪术提取挥发油用 - 环糊精包合, 制备挥发油包合物 ; 莪术 的药渣与浙贝母、 泽泻合并, 提取, 提取液过滤, 减压浓缩至清膏, 然后加乙醇, 静置过夜, 滤 过, 滤液减压浓缩, 干燥制得药材干膏粉 ; 取上述乌灵菌粉药材干膏粉、 挥发油包合物, 混 匀, 即得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该专利涉及的挥发油包合物直接与药材干膏粉混合, 其。
16、也是需 要进行干燥。 0009 上述的各个专利中都存在以下的缺点 : 1、 挥发油包合后制成的包合物需先干燥成细粉或颗粒后, 再与其他提取物混合后制粒 或进一步加工 ; 脱水后的挥发油包合物含水率高 (4060%) , 干燥工序温度不能超过 50, 需要时间长达 812 小时 ; 2、 挥发油包合物干燥过程, 有部分挥发油逸出而部分损失, 挥发油保留量减少, 并造成 一定工作环境污染, 操作人员不适 ; 3、 如果再进一步加工, 制粒、 颗粒干燥等工序制成片剂、 胶囊等固体制剂, 则这些固体 制剂中的挥发油保留会进一步减少, 只有 50% 左右, 影响药品有效性与质量。 发明内容 0010 为。
17、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 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 该制剂减少了挥发油含量的损失, 可以大大缩短工艺时间, 提高 中药制剂成品中挥发油的保留率, 确保了药品质量与有效性。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 一种上述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制备方法。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个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 该中药固体颗粒片剂由中药固体 颗粒压片包衣制得, 所述的中药固体颗粒由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混合制粒得到 : 莪术挥发油 2% 10% 乌灵菌粉 10% 40% 莪术残渣、 浙贝母与泽泻制备的干浸膏 1。
18、0% 40% 其他制剂辅料 10% 75% ; 所述的莪术挥发油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与 环糊精包合, 莪术挥发油与 环糊精 质量比为1 : 410, 包合后的包合物固液分离, 不经干燥, 水分含量为35%50% ; 所述的包 合物先与乌灵菌粉混合后制粒, 再与莪术残渣、 浙贝母与泽泻制备的干浸膏、 其他制剂辅料 混合制粒干燥制得所述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 0012 作为优选, 上述的该中药固体颗粒由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混合制粒得到 : 莪术挥发油 3% 10% 乌灵菌粉 15% 35% 莪术、 浙贝母与泽泻制备的干浸膏 10% 40% 其他制剂辅料 10% 60%。 说 明 书 CN 10304129。
19、4 A 5 3/5 页 6 0013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莪术挥发油与 环糊精的包合物采用饱和水溶液法 制备, 中药材挥发油、 环糊精、 水比为 1 : 4 7 : 15 30, 包合温度控制在 25 50, 搅拌速度 60 120 转 / 分钟, 反应时间 2 5 小时。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的中药固体颗粒的中药原料按下述重量份配比 : 乌灵菌粉 60 100 份 莪术 20 80 份 浙贝母 20 80 份 泽泻 20 40 份。 0015 作为再优选, 所述的中药固体颗粒的中药原料按下述重量份配比 : 乌灵菌粉 70 90 份 莪术 40 60 份 浙贝母 40 60 份 泽泻。
20、 25 35 份。 0016 作为优选, 上述的其他制剂辅料选自填充剂、 粘合剂、 崩解剂和润滑剂中的一种或 多种组合。 作为再优选, 上述的其他制剂辅料选自预胶化淀粉、 微晶纤维素、 磷酸氢钙、 羟丙 基纤维素和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个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 一种制备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 骤 : 1) 将莪术制备成莪术挥发油 ; 2) 莪术残渣、 浙贝母与泽泻制备干浸膏 ; 3) 将莪术挥发油用 - 环糊精 - 水进行包合, 所述的莪术挥发油与 环糊精质量比 为 1 : 3 10, 通过固液分离得到。
21、湿的莪术挥发油包合物, 其水分含量为 35% 50% ; 4) 将水分含量为 35% 50% 莪术挥发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用摇摆式颗粒机预混制粒 ; 5) 将上述预混好的颗粒、 干浸膏及其他辅料置制粒机制粒干燥, 得颗粒, 烘干结束控制 水分 4.0% 9.0%, 制得所述的固体颗粒 ; 6) 将干燥的颗粒加入处方量的润滑剂, 混合 ; 7) 将混合后的颗粒压片, 包衣。 0018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莪术挥发油包合物的固液分离方法为离心式过滤, 板框 压滤或减压抽滤, 得到的湿性物料。 0019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莪术挥发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预混制粒13次, 不锈钢 筛网 10 30 。
22、目。 0020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步骤 4) 将预混颗粒与干浸膏混合, 再加入其他辅料混合, 进行湿法制粒或一步制粒。 0021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湿法制粒的步骤如下 : 在混合制粒机中加入粘合剂进行 制湿颗粒, 浆叶转速 70 150 转 / 分钟, 飞刀转速 200 800 转 / 分钟, 运行 10 30 分 钟, 将湿颗粒置于沸腾干燥机, 进风温度 45 85, 干燥 5 30 分钟, 得颗粒, 控制颗粒水 分 4.0% 9.0%。 0022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一步制粒的步骤如下 : 控制物料温度在 505, 干燥, 水分控制在 4.0% 9.0%。 0023 本发明。
23、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 采用未经干燥的莪术挥发油包合物与乌灵菌 粉、 干浸膏的混合方法, 使得混合后的物料满足中药制剂成型的需要。 从而去除了存在诸多 弊端的挥发油包合物干燥工序, 减少了挥发油含量的损失, 大大缩短工艺时间, 提高制剂成 说 明 书 CN 103041294 A 6 4/5 页 7 品中莪术挥发油的保留率, 确保了药品质量与有效性。 0024 表 1 湿挥发油包合物直接制粒与挥发油包合物经干燥后制粒的各项的比较 由表 1 可见湿的挥发油包合物直接制粒的工艺比挥发油包合物经干燥后制粒的工艺 耗时时间缩短了 8 倍以上, 而挥发油利用率却提高了 30% 以上, 大大降低了生产。
24、成本, 提高 了挥发油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的组成的重量比为 : 莪术油2.5%, 乌灵菌粉32%, 干浸膏32%, 其他辅料29.5%。 0026 含莪术油的片剂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 1) 将莪术提取成挥发油, 莪术残渣、 浙贝母与泽泻制成干浸膏 ; 2) 挥发油包合 : 取 - 环糊精配制成饱和水溶液, 取莪术油同重量比的 50% 的乙醇溶 解, 按莪术油 : - 环糊精 =1 : 6 的比例加入饱和水溶液中, 室温搅拌 3 小时, 搅拌速度 100 转 / 分钟, 静置过夜, 去掉上清液, 下部沉淀真空抽滤, 备用 ; 3) 将湿的莪术。
25、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置于旋转式制粒机上预混制粒 ; 4) 将以上颗粒与干浸膏、 磷酸氢钙、 微晶纤维素等其他辅料混合置于高效混合制粒机 内, 加入粘合剂, 湿法制成软材 ; 5) 将上述软材置沸腾干燥机内, 干燥时间 30min, 进风温度 60 80 ; 6) 将干燥的颗粒加入处方量的润滑剂, 混合 ; 7) 将混合后的颗粒压片, 包衣。 0027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的组成的重量比为 : 莪术油3.5%, 乌灵菌粉35%, 干浸膏28%, 其他辅料33.5%。 0028 含莪术油的片剂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 1) 将莪术提取成挥发油, 莪术残渣、 浙贝母与泽泻制成干浸膏 ; 。
26、2) 挥发油包合 : 取 - 环糊精配制成饱和水溶液, 取莪术油同重量比的 50% 的乙醇溶 解, 按莪术油 : - 环糊精 =1 : 6 的比例加入饱和水溶液中, 室温搅拌 3 小时, 搅拌速度 100 转 / 分钟, 静置过夜, 去掉上清液, 下部沉淀真空抽滤, 备用 ; 3) 将湿的莪术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置于旋转式制粒机上预混制粒 ; 4) 将以上颗粒与干浸膏、 磷酸氢钙、 微晶纤维素等其他辅料混合置于高效混合制粒机 内, 加入粘合剂, 湿法制成软材 ; 5) 将上述软材置沸腾干燥机内, 干燥时间 30min, 进风温度 60 80 ; 说 明 书 CN 103041294 A 7 5/。
27、5 页 8 6) 将干燥的颗粒加入处方量的润滑剂, 混合 ; 7) 将混合后的颗粒压片, 包衣。 0029 实施例 3 本实施例的组成的重量比为 : 莪术油6.0%, 乌灵菌粉40%, 干浸膏36%, 其他辅料18.0%。 0030 含莪术油的片剂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 1) 将莪术提取成挥发油, 莪术残渣、 浙贝母与泽泻制成干浸膏 ; 2) 挥发油包合 : 取 - 环糊精配制成饱和水溶液, 取莪术油同重量比的 50% 的乙醇溶 解, 按莪术油 : - 环糊精 =1 : 6 的比例加入饱和水溶液中, 室温搅拌 3 小时, 搅拌速度 100 转 / 分钟, 静置过夜, 去掉上清液, 下部沉淀真空抽滤, 备用 ; 3) 将湿的莪术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置于旋转式制粒机上预混制粒 ; 4) 将以上颗粒与干浸膏、 磷酸氢钙、 微晶纤维素等其他辅料混合置于高效混合制粒机 内, 加入粘合剂, 湿法制成软材 ; 5) 将上述软材置沸腾干燥机内, 干燥时间 30min, 进风温度 60 80 ; 6) 将干燥的颗粒加入处方量的润滑剂, 混合 ; 7) 将混合后的颗粒压片, 包衣。 说 明 书 CN 103041294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