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积滞气逆的中药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积滞气逆的中药方.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6848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07 CN 103768483 A (21)申请号 201210399462.6 (22)申请日 2012.10.19 A61K 36/9064(2006.01) A61P 1/14(2006.01) A61K 33/26(2006.01) A61K 35/37(2006.01) (71)申请人 李征 地址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 府前街 15 号 (72)发明人 李征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积滞气逆的中药方 (57)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积滞气逆的中药方剂, 它 的配方为薤白、 全。
2、瓜蒌、 怀牛膝、 砂仁、 白蔻仁、 北 沙参、 莱菔子、 丹参、 川朴、 枳壳、 鸡内金、 旋复花、 代赭石、 陈皮炭、 桃仁、 杏仁、 白芝麻。本发明具有 治疗积滞气逆的功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68483 A CN 103768483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积滞气逆的中药方剂, 其特征在于 : 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方 剂 : 薤白 1015g 全瓜蒌 1020g 怀牛膝 1015g 砂仁 36g 白蔻仁 3。
3、6g 北沙参 36g 莱菔子 610g 丹参 1015g 川朴 510g 枳壳 510g 鸡内金 1015g 旋复花 (布包) 69g 代赭石 (布包) 1015g 陈皮炭 69g 桃仁 610g 杏仁 69g 白芝麻 2030g。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积滞气逆的中药方剂, 其中各原料重量配比是 : 薤白 12g 全瓜蒌 15g 怀牛膝 12g 砂仁 4g 白蔻仁 4g 北沙参 4g 莱菔子 8g 丹参 12g 川朴 7g 枳壳 9g 鸡内金 12g 旋复花 (布包) 7g 代赭石 (布包) 14g 陈皮炭 8g 桃仁 9g 杏仁 7g 白芝麻 25g。 权 利 要 求 书 。
4、CN 103768483 A 2 1/1 页 3 一种治疗积滞气逆的中药方 0001 技术领域 : 本发明属中医中药技术领域, 涉及中医基础理论, 中药组方, 是一种治疗积滞气逆的中 药方。 0002 背景技术 : 积滞气逆是一种消化科常见病, 当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副作用大。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积滞气逆的中药方, 可有效缓解积滞气逆症状, 且疗效显 著, 药物成本低, 疗程短, 耗药量少, 不产生任何副作用。 0004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依据中医诊断理论为法则, 即补脾益胃、 降气止呕。 本发明是 依据上述法则组成的, 治疗功效显著。 0005 本发明是由下述。
5、重量配比的中药配方 : 薤白 1015g 全瓜蒌 1020g 怀牛膝 1015g 砂仁 36g 白蔻仁 36g 北沙参 36g 莱菔子 610g 丹参 1015g 川朴 510g 枳壳 510g 鸡内金 1015g 旋复花 (布包) 69g 代赭石 (布包) 1015g 陈皮炭 69g 桃仁 610g 杏仁 69g 白芝麻 2030g。 本发明配方各原料最佳配比是 : 薤白 12g 全瓜蒌 15g 怀牛膝 12g 砂仁 4g 白蔻仁 4g 北沙参 4g 莱菔子 8g 丹参 12g 川朴 7g 枳壳 9g 鸡内金 12g 旋复花 (布包) 7g 代赭石 (布包) 14g 陈皮炭 8g 桃仁 9g。
6、 杏仁 7g 白芝麻 25g。 本发明制作过程是将上述干药材按比例配制, 除去杂质, 每日一剂, 水煎服, 使用效果 明显, 疗效好, 易吸收, 大大提高患者健康状态。 0006 具体实施办法 :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 药方 : 薤白 12g 全瓜蒌 15g 怀牛膝 12g 砂仁 4g 白蔻仁 4g 北沙参 4g 莱菔子 8g 丹参 12g 川朴 7g 枳壳 9g 鸡内金 12g 旋复花 (布包) 7g 代赭石 (布包) 14g 陈皮炭 8g 桃仁 9g 杏仁 7g 白芝麻 25g。 本发明制作过程是 : 将上述干药材按比例配制, 除去杂质, 每日一剂, 水煎 800 毫升, 分 两次服用, 使用效果明显, 疗效好, 易吸收, 大大提高患者健康状态。 说 明 书 CN 103768483 A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