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成一定角度的连接器模块的通信接线板.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698141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83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80019361.X

申请日:

2005.04.12

公开号:

CN1969567A

公开日:

2007.05.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4Q 1/14公开日:2007052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Q1/14(2006.01)

主分类号:

H04Q1/14

申请人:

蒂科电子公司;

发明人:

萨姆·德诺维奇; 小詹姆斯·J·埃伯勒; 迈克尔·P·格林; 约翰·C·霍弗

地址: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优先权:

2004.04.14 US 10/823,93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王冉;王景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了一种包括框架、接线板(14)和连接器端口(96)的接线板系统。所述接线板连接在所述框架上,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连接界面(90,92)。所述第一连接界面具有多个部分(112),所述多个部分接合形成多边形的N个侧部,其中N大于2。所述连接器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界面上。所述第一连接界面的各部分具有平坦的前表面,该表面相对于彼此取向成钝角。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接线板系统(10,200),具有框架(12,212)和可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接线板(14,214,414),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包括第一连接界面(90,490),所述连接界面具有多个部分(112,412),所述多个部分接合形成多边形的N个侧部,其中N大于2;以及
连接器端口(96,496)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界面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界面的所述多个部分(112,412)具有平坦的前表面(114),所述前表面取向为沿基本上弧形的路径彼此成钝角。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系统,其中至少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器端口包括配置成直接连接在电缆上的后表面(495)。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系统,其中至少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器端口(96,496)配置成传输与单个信息源或目的地相关的单个数据流。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系统,其中所述接线板包括第二连接界面(92),所述第二连接界面包括至少一个多端口连接器端口(100),所述多端口连接器端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界面处的多个所述连接器端口连通地互连。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界面(92)内的多端口连接器(98),所述多端口连接器传输与多个独立信息源或目的地相关的多个独立数据流。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系统,进一步在所述接线板内包括电路板(83),所述电路板包括至少其中一种单独接合到所述连接器端口的连通路径和功率分布路径。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系统,其中所述接线板进一步包括第二连接界面(92,495),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界面沿通常同心的圆弧路径延伸。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系统,其中所述接线板包括位于其上的保持片(102),所述保持片从所述第一连接界面向外延伸,所述保持片可以固紧地或铰接地连接在所述框架上。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系统,进一步包括以堆叠方式彼此临近布置的多个所述接线板。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系统,其中所述接线板包括具有对置的前壁和后壁的楔形体,所述前壁和后壁中的至少其中一个通常为弧形形状。

说明书

带有成一定角度的连接器模块的通信接线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用于互连电子装置或光纤电缆的接线板系统,更特别的是涉及具有空间高效几何形状的接线板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许多接线板系统,并且使用在各种电子设备应用中,诸如电信、数据传输、网络、视频等。典型地,为了安装接线板系统,需要在保持该系统的房间内的地板上牢固安装台架框架。多个接线板或箱以堆叠布置方式固紧在框架上。每个接线板包括沿其正面的多个连接器端口(例如,RJ45连接器端口)。每个连接器端口被调试成接收配合电缆上的插头。
传统的接线板通常构建为矩形或正方形的水平截面形状或轮廓。每个接线板包括平坦正面。当接线板安装在框架内时,前表面在垂直平面内彼此对准。接线板在垂直方向具有高度并且在侧向具有宽度。垂直彼此堆叠的接线板的数目和单个接线板的宽度决定了连接界面的外尺寸,单个连接器端口以希望的模式保持并布置在该连接界面内。
随着信息技术的演进和发展,对于每个接线板系统支持越来越多的单个用户的需求在增加。随着用户数目的增加,对于更多的连接器端口和电缆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增加了整体的物理尺寸。为了增加连接界面的容量,通过在彼此之上堆叠附加的接线板来垂直扩展前表面。备选地或者另外,通过增加每个连接板的宽度而侧向扩展了连接界面。
然而,目前的问题是接线板系统已经到达了特定的标准和/或安装该接线板系统的房间和环境的物理限制所提供的极限。
发明内容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是文中提供的一种接线板系统,其包括:框架、接线板和连接器端口。所述接线板连接在所述框架上,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连接界面。所述第一连接界面具有接合在一起的多个部件,以形成多边形的N个侧部,其中N大于2。所述连接器端口设置在第一连接界面上。
所述第一连接界面的多个部分可以具有单独的平坦前表面并且可以沿基本上为弧形的路径彼此整体成形。多个部分的至少其中一个包括多个连接器端口,所述连接器端口可以布置成矩阵或者阵列。所述连接器端口可以配置成分别传输与多个或单个信息源/目的地有关的多个数据流或单个数据流。可选择地,第一连接界面可以包括配置成传输单个数据流的连接器端口,而第二连接界面包括配置成通过每个连接器端口传输多个数据流的多端口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电缆管理系统的立体图;
图2图示了图1所示的电缆管理系统的立体图,其中移除了几个接线板和电线管理器;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电线管理器的立体图;
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图3所示电线管理器的反转立体图;
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接线板的正视立体图;
图6图示了图5所示接线板的后视立体图;
图7图示了接线板和电线管理器之间的相交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8图示了图1所示电缆管理系统的俯视图;
图9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备选实施例形成的电缆管理系统;
图10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备选实施例的具有直接连接在电缆上的连接器模块的接线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电缆管理系统10。电缆管理系统10包括框架12,其配置成安装在应用房间的地板和/或天花板上。多个接线板14以彼此堆叠的方式布置,形成分布组件15。接线板14牢固地连接在框架12上。多个电线管理器16也彼此堆叠并且在接线板14相对侧布置成第一组和第二组,形成电线管理器模块18和20。框架12向上延伸穿过每个电线管理器16并且通过以下将要更详细解释的方式牢固地连接到每个电线管理器16和每个接线板14。框架12包括基板24,基板24具有上凸缘26,所述凸缘与支撑支架28和30结合。
设备系统22(诸如开关网络)也示于图1中,尽管系统22可以整体移除或者可以位于不同位置。系统22不视为电缆管理系统10的一部分。
接线板14和电线管理器16相对于彼此布置成非正交关系。全文引述的术语“非正交”应当包括任何非平行或者非垂直的角度或者几何形式。
图2图示了移除了大多数接线板14和电线管理器16的电缆管理系统10。每个电线管理器16包括开口32,允许电线管理器16经由其中加载到相应的支撑支架28或30上。一旦每个电线管理器16加载到相应的支撑支架28或30上,电线管理器16将利用几种传统的紧固手段中的任何一种,诸如螺栓、螺钉、焊接、粘结、钩等固紧在相应的支撑支架28或30上。在图2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系列孔34贯通设置在每个电线管理器16上,并且与相应的支撑支架28或30上的孔36对准。销或者螺栓可以插入孔34和36内,从而实现固紧连接。
图3更详细地图示了单个电线管理器16。电线管理器16包括主体38,其构建有一般弯曲的几何形状或轮廓。更具体地,主体38包括前壁40,后壁42和侧壁44和46。前、后和侧壁40、42、44和46围绕具有弯曲内轮廓的腔48。电线管理模块18或者20的腔48限定了垂直的电线引导。腔48的弯曲内侧可以采取不同于图3所示形状的许多形状。在图3中,示出的腔48具有半圆形的几何形状,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内轮廓并不限于半圆形。相反,内轮廓的几何形状可以类似于圆形、卵形、三角形、S形、波浪形、多边形(除了正方形或矩形外,诸如五边形、八边形等)或者任何其他非正方形或非矩形的形状。可选地,电线管理器16的前壁40可以成形为N边形,其中N为2或者更大。随着N值接近较大的数目,所述表面类似于圆柱形或者椭圆形截面。
在图3的示例中,后壁42凸起,弯向腔48,而前、后和侧壁40、42、44和46彼此形成整体。可选地,电线管理器16可以由多个分开的离散零件形成,这些零件可以各种方式诸如螺纹连接、钩接、钎焊连接、焊接、榫眼凸榫连接等方式彼此连接。可选地,电线管理器16可以由两个或者多个彼此并不完全结合而是分别安装在框架12上的分开的部件构建而成。前壁40包括开口32,电缆可插入穿过其中。可选地,开口32可以利用闭合构件闭合,诸如带有门闩的铰接门,其可关闭以完全闭合腔48。
在图3的示例中,前壁40在开口32处分成第一和第二节段50和52,它们经由支架节段54和56分别与相应的侧壁44和46整体成形。可选地,电线管理器16可以配置得允许节段50和52闭合开口32并且彼此固紧在一起。支架节段54和56包括内表面58和60,它们配置成平齐地靠接在相应的支撑支架28或者30的前表面62上(图2)。支架节段54和56的孔34在图3中更为详细地示出。随着侧壁44和46从后壁42向前壁40延伸,电线管理器16的侧壁44和46彼此向外张开。
电线管理器16还包括管理器互连件64,其形成在后壁42和侧壁44和46的相交部。管理器互连件64包括沿一方向(通常如箭头A所示)从通常包含电线管理器16的主体38的平面横向向外突出的安装凸起66。管理器互连件64还包括与主体38的平面横向对准的凸起插座68,但是其沿与安装凸起66相反的方向开口。凸起插座68配置成当电线管理器16彼此堆叠(如图1和2所示)时与相邻的安装凸起66配合。可选地,管理器互连件64可以整体移除或者沿主体38设置在不同位置上。另外,可以仅用一个或者多于两个的管理器互连件64。作为进一步的备用方案,管理器互连件64可以是交替的,这样单个电线管理器16上的一对管理器互连件64上的安装凸起66沿相对方向面对,相应的凸起插座68也是这样。
侧壁44和46包括外表面70,外表面具有形成在其上并且从其向外延伸的轨道72。每个轨道沿相应的侧壁44和46的长度延伸,并且配置成当结合时接收在接线板14的相应槽中(图1)。可选地,轨道72可具有不同的尺寸,以提供键合特征,诸如燕尾榫,从而确保相应接线板14的正确取向和对准。
图4图示了翻到相反方向的电线管理器16,以更好的图示安装凸起66和前壁40的轮廓。更具体地,前壁40包括形成在节段50的边缘75中的开槽部分74。开槽部分74的外端包括脊76。开槽部分74允许希望的电缆子束沿电线管理器模块18或20的高度在希望的垂直位置处进/出电线管理器16(图1)。脊76可防止电缆移动进入开口32。
图5更详细地图示了接线板14。接线板14包括主体80,其包括基座82、侧壁84和86以及前表面88。接线板14通常分别包括前和后连接界面90和92。前连接界面90包括多个连接器模块94,每个都包括一排或一批保持插座插孔或端口96的开口。在图5的示例中,每个连接器模决94包含12个插座插孔96,布置成2×6的矩阵。
可选地,插座插孔96的数目可以随着矩阵尺寸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每个连接器模块94可以保持单列离散的或成组的插座插孔96或者可以保持布置成2×2、3×2、3×3、4×3矩阵等的插座插孔96。作为进一步的选择,前连接界面90内的不同连接器模块94的插孔配置可以变化。例如,插座插孔96可以组成RJ45连接器、光学连接器、功率连接器等。但是,也可以替换为或使用许多其他类型的连接器。在图5的示例中,每个插座插孔96接收连接器插头和传输单个信息流的电缆,诸如与单个源或目的地相关联的信息流。作为示例,单个信息流可以来自一个用户站点。在这一点上,可以加入功率分配、光学信号结合、分布、或放大、信号指示(诸如利用LED)以及光学或电信号调节。
接线板14包括一个或多个安装在基座82上的电路板83。电路板83通常具有半圆形的形状,以跟随基座82的曲率。电路板83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导电信号路径,诸如迹线或引线框架。迹线将每个连接器模块94内的单个触点与安装在电路板83上的相应的多端口连接器98互连在一起。接线板14包括多个设置在电路板83上的多端口连接器98。多端口连接器98每个都包括插座100(图6),所述插座100配置成接收传输多路独立数据流的多端口插头和电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前连接界面90上的插座插孔96的每个与单个数据流和/或功率馈送或者数据流和/或功率馈送的子集相联,它们中的一组可集合在相关的多端口连接器98内。可选地,可以保持功率馈送作为独立于多端口连接器98的分开路径。来自插座插孔96的单个数据流不会彼此合并,而是在插座100处组成组,以用于配置成传输多路独立数据流的单个插头和电缆。插座100的示例为RJ-21,D-Sub,MPO,SCSI连接器等。多端口连接器98限定后连接界面92。
备选地,电线或光学纤维可以通过咬边、钎焊、粘合、绝缘位移端子、绞接、连接器化(connectorization)等直接终止在插座插孔96的后表面。
接线板14的主体80进一步包括保持片102,其靠近侧壁84和86形成。保持片102包括孔104并且从侧壁84和86向外呈钝角侧向延伸。保持片102配置成配合在相应电线管理器16上的有关支架节段54的外表面59上。
图6图示了接线板14的后视图,更好地示出了多端口连接器98和侧壁84。每个侧壁84包括槽106,该槽具有开口的后端,该后端配置成当接线板14加载在电缆管理系统10上时,其配合在相应的轨道72(图3)上。基部82的后端108包括凹口110,电缆一旦插入多端口连接器98的插座100,就可以置于或者固紧在该凹口110内。如图6所示,基部82形成半圆形弧。可选地,电路板83可以为矩形或者分割成矩形或楔形的分开的板,并且可包含光学纤维组件。例如,多路光学纤维信号可以从单个连接器主动地、被动地、利用纤维或者电子地分布。
返回图5,前表面88形成有多个部分112,其具有平坦的前表面114。每个部分112包括开口116,该开口接收相应的连接器模块94。部分112在图5的示例中在弯曲部113处彼此整体成形,但是也可以彼此离散成形。前部分112在弯曲部113处彼此成钝角相交,从而总的限定了多边形的N个边的部分。在图5的示例中,图示出4个部分112,但是部分112的数目可以变化。例如,可以采用3个或者多于4个的部分112。部分112沿基本上弧形的路径结合。图5和图6的对比图示出,前和后连接界面90和92沿同心的弧形路径(在图6中通常以箭头B和C表示)布置。保持片102或支架节段54可以铰接以易于装配和接近。
图7图示出接线板14和相应的电线管理器16之间的界面的放大图。如图7所示,电线管理器16在支架节段54处利用螺丝118固紧在框架12(在图7中未示出)上。一旦电线管理器16连接在框架12上,接线板14就被加入,这样保持片102配合在支架节段54之上。扩大的孔120与螺丝118对准,而螺丝122将接线板114固紧在框架12上。可选地,保持片102和/或节段54可以铰接。
图8图示了电缆管理系统10的俯视图。开关系统22安装在框架12内,位于基板24之上。一对电线管理器模块18和20安装在接线板14的相对侧,形成C形的几何形状。可选地,框架12可以整体移除,并且接线板14和电线管理器模块18和20如图所示结合,以独立于框架12自由竖立,不再需要框架12。由电线管理器模块18和20以及接线板14形成的C形的几何形状提供了非常稳定的轮廓,其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支撑结构。接线板14和电线管理器模块18和20分别沿由箭头D和E表示的共同的内侧和外侧圆弧延伸。如图8更好地示出,电线管理器16的后壁42沿着等于接线板14的基座82的后边缘108的圆弧的一个圆弧凸出地弯曲。
接线板14与每个电线管理器模块18和20在电线管理器16的各邻接侧壁44和46处和接线板14的各邻接侧壁84和86处结合。电线管理器16的侧壁44和46以及接线板14的侧壁84和86取向得可沿一般由箭头F和G表示的径向轴线彼此靠接,其中所述径向轴线从电缆管理系统10的中心124向外延伸。
可选地,接线板14和电线管理器16可以构建成除C形以外的其他非正交的几何关系。例如,非正交的几何关系类似于其他的圆柱形形状,诸如完整的圆、完整的或局部的椭圆、完整的或局部的多边形等。
图9图示了一种电缆管理系统200的备选实施例,该系统包括框架212、接线板214和电线管理器216。在图9的备选实施例中,接线板214分成布置在电缆管理系统200前部和后部的两个分开的组215和217。组215和组217内的每个接线板214可以类似地构建,并且如果这样的话,可以互换。通过增加组217,电缆管理系统200的整体互连性可翻倍。可选地,单个或小组的接线板214和/或电线管理器216可以用间隔取代,从而有利于接近接线板214的内腔或后部。
虽然电缆管理系统200的整体几何形状类似于完整的圆柱,但是可以采用替代的非正交几何形状。例如,接线板214的尺寸和曲率可以增加,从而形成更加椭圆的形状,则每个组215和217中的接线板214的外部具有更长的弧形连接界面。
图10图示了根据备选实施例形成的接线板414。接线板414包括前连接界面490,该界面490包括多个部分412。每个部分412包括连接器模块494,所述模块494包括插座插孔496阵列。连接器模块494的后表面495配置成直接终止在电缆497上,由此,如上所述,避免了采用多端口连接器。电缆497可以为电缆、光学纤维等。电缆497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诸如咬边、绝缘位移、钎焊等方式在每个插座插孔496内终止在单个触头499处。
前述电缆管理系统也可以更新加入现有的开关网络内。为了更新这种结构,现有的矩形电线管理器和平面接线板可以全部或者局部移除,而代之以具有上述各种结构和几何形状的接线板和电线管理器。
虽然本发明已经通过各种特定实施例予以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本发明可以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经过改动而实施。

带有成一定角度的连接器模块的通信接线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带有成一定角度的连接器模块的通信接线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带有成一定角度的连接器模块的通信接线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有成一定角度的连接器模块的通信接线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有成一定角度的连接器模块的通信接线板.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了一种包括框架、接线板(14)和连接器端口(96)的接线板系统。所述接线板连接在所述框架上,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连接界面(90,92)。所述第一连接界面具有多个部分(112),所述多个部分接合形成多边形的N个侧部,其中N大于2。所述连接器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界面上。所述第一连接界面的各部分具有平坦的前表面,该表面相对于彼此取向成钝角。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