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布线电路板.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97609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3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68900.2

申请日:

2006.12.14

公开号:

CN1984528A

公开日:

2007.06.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5K 1/02申请日:20061214授权公告日:20101229终止日期:2014121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5K1/02(2006.01); H05K1/14(2006.01)

主分类号:

H05K1/02

申请人: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发明人:

片冈浩二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5.12.15 JP 2005-361871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沈昭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为了提供能提高加工板上排列并形成多块柔性布线电路板时加工板每单位面积的材料利用率并使生产效率提高从而减小制造成本的柔性布线电路板,本发明的柔性布线电路板包含具有第1端子部的第1布线电路板部;具有第2端子部的第2布线电路板部;以及连接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的连接部,将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相邻地配置在连接部的一侧,并且第1布线电路板部可相对于连接部折回到另一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柔性布线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具有第1端子部的第1布线电路板部;
具有第2端子部的第2布线电路板部;以及
连接所述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所述第2布线电路板部的连接部,
将所述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所述第2布线电路板部相邻地配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并且
所述第1布线电路板部可相对于所述连接部折回到另一侧。

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柔性布线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1布线电路部和所述第2布线电路板部配置成相互隔开间隔地对置,并且
所述第1布线电路板部设置折回部,用于沿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的对置方向将所述第1布线电路板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折回到另一侧。

3、
  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柔性布线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折回部设置在所述第1布线电路板部的所述连接部侧的端部。

说明书

柔性布线电路板
与相关申请的相互关系
本申请要求2005年12月15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No.2005-361871的优先权,并将其揭示内容原样编入本申请。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布线电路板,详细而言,涉及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中装备的柔性布线电路板。
背景技术
已知道印刷电路板的制造中,在加工板上形成多块形状实质上相同的印刷电路板,以节省空间且制成多块(例如参考日本国专利公开2002-217503号公报)。
柔性布线电路板在其纵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连接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的连接端子用的端子部,并且沿该纵向以图案的方式形成使该两端部上形成的端子部之间相连的布线。
然而,近年来,随着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要求将柔性布线电路板设置在狭小的空间,随着这种要求,在柔性布线电路板设置折叠部等,使其外部形状变得复杂。
另一方面,如日本国专利公开2002-217503号公报所揭示,在加工板上形成多块印刷电路板的情况下,各印刷电路板的外部形状复杂时,加工板上在各印刷电路板之间产生大的无用空间,使1块加工板上形成的印刷电路板数量减少。因此,每一块加工板的印刷电路板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布线电路板,能提高加工板上排列并形成多块柔性布线电路板时加工板每单位面积的材料利用率,并使生产效率提高,从而减小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柔性布线电路板,包含具有第1端子部的第1布线电路板部;具有第2端子部的第2布线电路板部;以及连接所述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所述第2布线电路板部的连接部,将所述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所述第2布线电路板部相邻地配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并且所述第1布线电路板部可相对于所述连接部折回到另一侧。
根据这种柔性布线电路板,则第1布线电路板部相对于连接部折回到另一侧时,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相对于连接部被配置在相反侧,能确保第1端子部与第2端子部之间的距离长。因此,利用这样折回,能将柔性布线电路板形成设置折叠部等复杂的外部形状。
另一方面,这种柔性布线电路板在折回前,将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配置成都在连接部的一侧且相邻,形成紧凑的外部形状。因此,加工板上排列并形成多块柔性布线电路板时,能减小各柔性布线电路板的形成面积,同时还能减小各柔性布线电路板之间的无用空间。
其结果,根据这种柔性布线电路板,则又能应对设置折叠部等的复杂外部形状,又能提高加工板每单位面积的柔性布线电路板的材料利用率,谋求生产效率提高带来的成本降低。
又,本发明的柔性布线电路板中,较佳的是:将所述第1布线电路部和所述第2布线电路板部配置成相互隔开间隔地对置,并且所述第1布线电路板部设置折回部,用于沿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的对置方向将所述第1布线电路板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折回到另一侧。
根据这种柔性布线电路板,仅在折回部中,沿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的对置方向将第1布线电路板部相对于连接部折回到另一侧,就能方便且可靠地将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相对于连接部配置在相反侧,可确保第1端子部与第2端子部之间的距离长。
又,本发明的柔性布线电路板中,较佳的是:将所述折回部设置在所述第1布线电路板部的所述连接部侧的端部。
这样,将折回部设置在第1布线电路板部的连接部侧的端部时,在折回部中沿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的对置方向使第1布线电路板部相对于连接部折回到另一侧,则可确保第1端子部与第2端子部之间的距离最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本发明柔性布线电路板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将多块图1所示的柔性布线电路板配置并形成在加工板上的柔性布线电路板形成用加工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将多块已有柔性布线电路板配置并形成在加工板上的柔性布线电路板形成用加工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柔性布线电路板的制造工序图,作为沿1条布线的纵剖视图示出,并示出
(a)准备制成基体绝缘层的加工板的工序、
(b)在加工板上用布线图案形成导体图案的工序、
(c)在加工板上形成保护绝缘层以覆盖第1端子部以外的导体图案并将与第1端子部对应的部分敞开的工序、
(d)对与第2端子部对应的部分的加工板进行蚀刻的工序、以及
(e)按与各柔性布线电路板对应的外部形状冲裁加工板和保护绝缘层从而得到各柔性布线电路板的工序。
图5是对图1所示的柔性布线电路板示出在折回部将第1布线电路板部相对于连接部折回到另一侧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一本发明柔性布线电路板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将多块图1所示的柔性布线电路板配置并形成在加工板上的柔性布线电路板形成用加工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将多块已有柔性布线电路板配置并形成在加工板上的柔性布线电路板形成用加工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柔性布线电路板的制造工序图(其中为沿图1的1条布线的纵剖视图)。
图1中,这种柔性布线电路板1用于例如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综合为一体地包含具有第1端子部6的第1布线电路板部2、具有第2端子部7的第2布线电路板部3、以及连接第1布线电路板部2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3的连接部4。
如图1所示,第1布线电路板部2形成俯视实质上为T状,其中综合为一体地包含往纵向延伸的带状部分2a、以及在该带状部分2a的一端部往正交方向分支的分支部分2b。在第1布线电路板部2的各分支部2b的虚端部(非正交端部)各设置2个第1端子部6。
第2布线电路板部3形成俯视实质上为矩形(俯视为长方形)。在从第2布线电路板部3的中央部略为偏向另一侧处设置4个第2端子部7,将各第2端子部7排放并配置成俯视实质上为矩形。
配置第2布线电路板部3,使其相对于第1布线电路板部2隔开些许间隔S地与带状部分2a对置成平行于该带状部分2a的纵向。
连接部4形成俯视实质上为细长矩形,连到第1布线电路板部2的纵向的另一端部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3的纵向的另一端部,将它们连接。连接部4综合为一体地包含从第1布线电路板部2的带状部分2a的纵向另一端部沿该带状部分2a的纵向连续的第1部分4a、从第2布线电路板部3的纵向另一端部沿该第2布线电路板部3的纵向连续的第2部分4b、以及在与第1布线电路板部2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3的纵向正交的方向连接第1部分4a和第2部分4b的中间部分4c。
据此,在第1布线电路板部2与第2布线电路板部3之间,将间隙S形成为另一端受中间部分4c封锁的一端开放的长槽。
此外,将第1布线电路板部2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3配置成都处在连接部4的一侧,并且在对置方向上相邻。
而且,第1布线电路板部2在其带状部分2a的纵向中途设置折回部10,用于沿第1布线电路板部2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3的对置方向(与带状部分2a的纵向正交的方向)将第1布线电路板部2相对于连接部4折回到另一侧。
将该折回部10设置在第1布线电路板部2的纵向中途(即带状部分2a的分支部分2b与第1部分4a之间),较具体地说,设置在第1布线电路板部2的带状部分2a的另一端部,即该部分的连接部4侧的端部。
具体而言,在第1布线电路板部2的带状部分2a的另一端部,设置该折回部10,作为沿与带状部分2a的纵向正交的方向的直线状折弯部位,并将该折弯部位设置为例如折弯指示线或下折线。
此外,连接部4在所述中间部分4c设置折叠部13,用于沿第1布线电路板部2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3的纵向(与第1布线电路板部2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3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将第2布线电路板部3相对于第1布线电路板部2折成实质上直角。
将这种折叠部13设置在连接部4的中间部分4c,较具体地说,设置在连接部4的第1布线电路板部2与第2布线电路板部3之间的间隙S的纵向延长线上,作为沿间隙S的纵向的直线状折叠部位,与上述折弯部位相同,也将该折叠部位设置成例如折弯指示线或下折线。
如图4(e)所示,这种柔性布线电路板1具有基体绝缘层8、在基体绝缘层8的表面上作为布线电路图案形成的导体图案5、以及形成在绝缘层8的表面以覆盖导体图案5的保护绝缘层9。
基体绝缘层8如图1所示,形成此柔性布线电路板1的外部形状(后面阐述)。
导体图案5具有所述第1端子部6和第2端子部7、以及使第1端子部6和第2端子部7之间连接的布线14。
设置布线14,当作从第1布线电路板部2的分支部2b通过带状部分2a、第1部分4a、中间部分4c、第2部分4b到达第2布线电路板部3的4条布线14a、14b、14c、14d,以便将设置在第1布线电路板部2的个分支部2b的虚端部的4个第1端子部6与设置在第2布线电路板部3的4个第2端子部7逐一连接。
保护绝缘层9与基体绝缘层8对应,也形成柔性布线电路板1的外部形状。
又,如图4(e)所示,将保护绝缘层9的与第1端子部6对应的部分敞开,使第1端子部6的上表面露出,另一方面,将基体绝缘层8的与第2端子部7对应的部分敞开,使第2端子部7的下表面露出。在第1端子部6的上表面和第2端子部7的下表面分别形成金属镀层15。
于是,如图2所示,制造中在1块加工板11(柔性布线电路板形成用基板)上形成多块这种柔性布线电路板1。
接着,参照图4简单说明这种柔性布线电路板1的制造方法。
这种方法首先如图4(a)所示,准备制成基体绝缘层8的平板状加工板11(参考图2)。加工板11只要具有绝缘性和柔性,无专门限制,由例如聚酰亚胺树脂、丙烯树脂、聚醚亚胺树脂、聚醚腈树脂、聚醚砜树脂、聚对苯二酸酯树脂、萘聚酯树脂、聚氯乙稀树脂等树脂膜组成。最好由聚酰亚胺树脂膜组成。加工板的厚度为例如5微米~100微米,最好为5微米~50微米。
接着,这种方法如图4(b)所示,在加工板11上与各柔性布线电路板1对应地形成导体图案5,作为所述布线电路图案。导体图案5只要具有导电性,无专门限制,由例如铜、铬、镍、铝、不锈钢、铜-铍、磷青铜、铁-镍以及它们的合金等金属箔组成。最好由铜箔组成。导体图案5的厚度为例如1微米~50微米,最好为2微米~35微米。
可将去除法、添加法等公知的图案制作法用于形成导体图案5。
去除法中,例如首先在整个加工板11的表面,根据需要以粘接剂层为中介装贴导体层,其次在导体层上形成与各柔性布线电路板1的布线图案对应的抗蚀膜后,对从抗蚀膜露出的导体层进行蚀刻。由此,在加工板11上与各柔性布线电路板1对应地形成导体图案5,作为布线电路图案。然后,去除抗蚀膜。
添加法中,例如首先在加工板11上利用溅射蒸镀法等形成导体组成的种膜,其次在该种膜上按各柔性布线电路板1的布线图案的翻转图案形成抗镀膜后,利用电解电镀在从抗镀膜露出的种膜上按布线电路图案形成与各柔性布线电路板1对应的导体图案5。然后,去除抗镀膜和叠积该抗镀膜的部分。
其后,如图4(c)所示,在包含各导体图案5的加工板11上,与各柔性布线电路板1对应地形成保护绝缘层9。保护绝缘层9只要具有绝缘性和柔性,无专门限制,由例如与基体绝缘层8相同的树脂膜组成,最好由聚酰亚胺树脂膜组成。保护绝缘层9的厚度为例如5微米~100微米,最好为5微米~50微米。
此外,保护绝缘层9的形成无专门限制,例如在包含导体图案5的加工板11的表面涂覆感光树脂溶液(例如感光聚酰亚胺树脂、感光聚酯树脂的溶液等),进行曝光和显像,从而形成第1端子部6敞开的被膜图案。然后,使该被膜干燥、硬化。由此,形成例如由聚酰亚胺树脂或聚酯树脂等合成树脂膜组成的保护绝缘层9。也能以粘接剂层为中介,在加工板11上按所述图案装贴树脂膜,从而形成保护绝缘层9。
接着,例如在与第2端子部7对应的部分以外的加工板11的表面形成抗蚀膜,将该抗蚀膜当作防护层,对加工板11进行蚀刻。由此,如图4(d)所示,使第2端子部7敞开。再者,对蚀刻无专门限制,例如可用化学蚀刻。
于是,如图4(e)所示,例如利用起模等冲裁加工板11和保护绝缘层9。由此,得到保护绝缘层8形成外部形状的多块柔性布线电路板1。
再者,在第1端子部6和第2端子部7适当形成金属镀层15。金属镀层15采用金、镍等金属。金属镀层15的形成采用无电解电镀或电解电镀。
在上述说明中,将柔性布线电路板1形成得第1端子部6从保护绝缘层9露出,第2端子部7从基体绝缘层8露出,但也可形成得第1端子部6从基体绝缘层8露出,第2端子部7从保护绝缘层9露出。
这样得到的柔性布线电路板1在使用时,以折回部10为边界,将第1布线电路板部2相对于连接部4折回到另一侧。利用此折回,如图5所示,连接部4的第1部分4a与第1布线电路板部2的带状部分2a的另一端部侧的部分重叠。
而且,由于这种折回,从保护绝缘层9露出的第1端子部6和从基体绝缘层8露出的第2端子部7暴露在柔性布线电路板1的相同上下侧。
因而,在这种柔性布线电路板1中,能将第1布线电路板部2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3相对于连接部4配置在相反侧,可确保第1端子部6与第2端子部7之间的距离长。又,能得到已有柔性布线电路板12那样具有俯视L形弯曲状的复杂外形的柔性布线电路板1。
而且,这种柔性布线电路板1在折回前,第1布线电路板部2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3都得以相邻地配置在连接部4的一侧,形成紧凑的外部形状。因此,如图2所示那样加工板11上排列并形成多块柔性布线电路板1的情况下,能减小各柔性布线电路板1的形成面积,同时还能减小各柔性布线电路板1之间的无用空间。
其结果,在加工板11上排列并形成多块柔性布线电路板1时,能例如图2所示那样,每一块加工板得到纵向6列、横向10列,共60块柔性布线电路板。另一方面,在加工板11上排列并形成已有的俯视L形弯曲状柔性布线电路板12时,只能得到纵向4列、横向12列,共48块柔性布线电路板,因而利用本柔性布线电路板1能使每一块加工板的柔性布线电路板1的采用数增加12块。
这样得到的柔性布线电路板1在连接部4的中间部4c设置折叠部13,在折回部10将第1布线电路板部2相对于连接部4折回到另一侧后,在折叠部13将第2布线电路板部3相对于第1布线电路板部2折成实质上直角,从而能将柔性布线电路板1设置在狭小的空间。
综上所述,根据本柔性布线电路板1,能又设置折叠部等以应对复杂的外部形状,又使加工板11每单位面积的柔性布线电路板1的材料利用率提高,从而可谋求生产效率提高带来的成本降低。
此外,在这种柔性布线电路板1中,沿第1布线电路板部2与第2布线电路板部3的对置方向设置折回部10。因此,将第1布线电路板部2沿第1布线电路板部2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3的对置方向相对于连接部4往另一侧仅折回1次,就能方便且可靠地将第1布线电路板部2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3相对于连接部4设置在相反侧,可确保第1端子部6与第2端子部7之间的距离与已有的柔性布线电路板12的端子部间距离相同。
尤其,由于将折回部10设置在第2布线电路板部2的另一端部,能确保第1端子部6与第2端子部7之间的距离最长。
上述说明以本发明实施方式范例的方式提供,但这只不过是范例而已,并非限定性解释。有关技术领域的业务人员明白的本发明变换例应包括在后文记载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柔性布线电路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柔性布线电路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柔性布线电路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柔性布线电路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性布线电路板.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揭示一种为了提供能提高加工板上排列并形成多块柔性布线电路板时加工板每单位面积的材料利用率并使生产效率提高从而减小制造成本的柔性布线电路板,本发明的柔性布线电路板包含具有第1端子部的第1布线电路板部;具有第2端子部的第2布线电路板部;以及连接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的连接部,将第1布线电路板部和第2布线电路板部相邻地配置在连接部的一侧,并且第1布线电路板部可相对于连接部折回到另一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