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加热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温室加热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29676.X (22)申请日 2016.04.19 (73)专利权人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文昌东 路19号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72)发明人 赵梦龙 董燕红 刘永华 孔德志 王平会 尹华 赵君爱 高超学 吴阿敏 赵霞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许丹丹 (51)Int.Cl. A01G 9/24(2006.01) F24J 2/00(2014.01) F24H 4/04(。
2、2006.01) F24H 9/2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温室加热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温室加热系统, 包括保 温水箱和温室, 保温水箱一端通过太阳能加热进 水管路与太阳能循环泵及太阳能加热装置连通, 保温水箱另一端通过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与太 阳能加热装置连通; 保温水箱通过管路与空气热 泵连通; 所述温室内设置有散热器, 散热器一端 通过温室加热进水管路与所述温室加热循环泵 和保温水箱连通, 散热器另一端通过温室加热回 水管路与保温水箱连通; 所述太阳能循环泵、 空 气热泵、 散热器和温室加热循环泵分别与控制。
3、器 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热 能给温室进行加温, 同时通过传感器对各种加热 装置进行监测,由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使得温室 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高精度的温度范围内, 更环 保更加节约成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CN 205596749 U 2016.09.28 CN 205596749 U 1.一种温室加热系统, 包括装有水的保温水箱和温室, 所述保温水箱通过管路与自来 水进水管连接, 所述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门, 其特征在于: 保温水箱一端通过太阳能加热进 水管路与太阳能循环泵及太阳能加热装置连通, 保温水箱另一端通过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 与太阳能加热装置连通, 。
4、形成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 保温水箱通过管路与空气热泵连通形 成空气热泵循环加热回路; 所述温室内设置有散热器, 散热器一端通过温室加热进水管路 与所述温室加热循环泵和保温水箱连通, 散热器另一端通过温室加热回水管路与保温水箱 连通, 形成温室循环加热回路; 所述太阳能循环泵、 空气热泵、 散热器和温室加热循环泵分 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加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加热装置由若干 个真空集热管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加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上 设置有集热管温度传感器, 所述保温水箱内设置有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室。
5、内设置 有温室温度传感器, 所述集热管温度传感器、 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和温室温度传感器分别 与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一种温室加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加热进 水管路一端设置在保温水箱的底部, 所述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一端设置在保温水箱的顶部 并高于保温水箱内的水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室加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室加热进水管路一端 设置在保温水箱底部, 所述温室回水管路设置在保温水箱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室加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设 置在保温水箱内的水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室加热系统, 其。
6、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水箱顶部设置有通 气管, 所述通气管顶部密封侧部设置有通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室加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加热装置底部一 侧设置有支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96749 U 2 一种温室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内温度控制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绿色环保可以自动控制 温室内温度使得温室内温度能够保持在恒定温度值的温室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温室一般都配备必要的供暖设备, 尤其是在冬季低温环境下, 保持温室内维持一 定的温度, 有利于温室中反季节种植的瓜果蔬菜等的正常生长。 目前, 常规的温。
7、室加温方式 是利用柴油、 煤炭或天然气等单一的能源加热, 成本较高。 0003 太阳能是由太阳内部氢原子发生氢氦聚变释放出巨大核能而产生的, 来自太阳的 辐射能量。 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 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 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 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 现有的温室加热系统中并没 有将新兴的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很好的运用在温室加热系统中。 传统的太阳能温室加热 系统, 并不能根据温室的温度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加温或者停止加温, 因为温室内的植物对 于温度的要求是很高的, 一般单纯的加温并不足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发明目的: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
8、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将太 阳能转化为热能给温室进行加温, 同时具有控制器和传感器对各种加热装置进行控制使得 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高精度的温度范围内, 使用更方便、 更环保、 更加节约成本的温室 加热系统。 0005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室加热系统, 包括装有 水的保温水箱和温室, 所述保温水箱通过管路与自来水进水管连接, 所述管路上设置有进 水阀门, 保温水箱一端通过太阳能加热进水管路与太阳能循环泵及太阳能加热装置连通, 保温水箱另一端通过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与太阳能加热装置连通, 形成太阳能循环加热回 路; 保温水箱通过管路与空气热泵连通形。
9、成空气热泵循环加热回路; 所述温室内设置有散 热器, 散热器一端通过温室加热进水管路与所述温室加热循环泵和保温水箱连通, 散热器 另一端通过温室加热回水管路与保温水箱连通, 形成温室循环加热回路; 所述太阳能循环 泵、 空气热泵、 散热器和温室加热循环泵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太阳能加热装置将太阳 能转化为热能使得太阳能加热装置内的水温升高并通过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使得升温后 的水进入保温水箱中, 再将保温水箱内的水通过温室循环加热回路对温室内部空气进行加 热, 使其适合生物的生长环境, 保证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同时, 当阴天 或者夜晚太阳能加热装置无法使用时, 通过空气热泵。
10、对保温水箱内的水温进行加热, 同样 再将保温水箱内的水通过温室循环加热回路对温室内部空气进行加热, 使其适合生物的生 长环境, 保证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两种方式保证了不受环境以及天气 的影响, 都能够保证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在天晴时, 通过使用太阳能加热装 置, 起到了很好的节能环保的效果。 通过设置有控制器并与太阳能循环泵、 空气热泵、 温室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205596749 U 3 加热循环泵和散热器电连接, 可以使控制器来控制太阳能循环泵、 空气热泵、 温室加热循环 泵和散热器的开启和关闭, 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 使用更方便。 空气热。
11、泵利用空气中的 能量来产生热能, 不仅能够消耗最少的能源使得温度上升, 同时更加节能环保。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太阳能加热装置由若干个真空集热管构成。 通过设置真空集热管 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加热真空集热管内的水使其水温升高。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上设置有集热管温度传感器, 所述保温水箱 内设置有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室内设置有温室温度传感器, 所述集热管温度传感 器、 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和温室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集热管温度传感器 可以采集真空集热管内的水温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电连接, 可以将采集到的真空集热管内 的水温值传输给控制器。 通过。
12、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保温水箱内的水温值, 并通过 与控制器电连接, 可以将采集到的保温水箱内的水温值传输给控制器。 通过温室温度传感 器可以采集温室内空气的温度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电连接, 可以将采集到的温室内空气的 温度值传输给控制器。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太阳能加热进水管路一端设置在保温水箱的底部, 所述太阳能加 热回水管路一端设置在保温水箱的顶部并高于保温水箱内的水面。 通过将太阳能加热回水 管路的位置设置在高于保温水箱内的水位, 可以防止水箱内的水位对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 的影响。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温室加热进水管路一端设置在保温水箱底部, 所述温室回水管路 设置在保。
13、温水箱顶部。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保温水箱内的水中。 通过将保温水箱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保温水箱的水面以下可以使得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能够更好的测量保 温水箱内水的温度。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保温水箱顶部设置有通气管, 所述通气管顶部密封侧部设置有通 气孔。 通过设置通气管, 使得保温水箱与大气之间形成通气回路, 防止由于密封造成水箱内 的压力与外界压力不一致。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太阳能加热装置底部一侧设置有支架。 通过设置支架, 使得太阳能 加热装置往一侧倾斜, 不仅增大了真空集热管与太阳的接触面积同时减少了太阳能加热装 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减少了所。
14、需占用的面积。 001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 1、 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加热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使得太阳能加热装置内 的水温升高并通过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使得升温后的水进入保温水箱中, 再将保温水箱内 的水通过温室循环加热回路对温室内部空气进行加热, 使其适合生物的生长环境, 保证温 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同时, 当阴天或者夜晚太阳能加热装置无法使用时, 通过空气热泵对保温水箱内的水温进行加热, 同样再将保温水箱内的水通过温室循环加热 回路对温室内部空气进行加热, 使其适合生物的生长环境, 保证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 的温度范围内。 两种方式。
15、保证了不受环境以及天气的影响, 都能够保证温室内的温度维持 在一定范围内。 在天晴时, 通过使用太阳能加热装置, 起到了很好的节能环保的效果。 0015 2、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控制器并与太阳能循环泵、 空气热泵、 温室加热循环泵 和散热器电连接, 可以使控制器来控制太阳能循环泵、 空气热泵、 温室加热循环泵和散热器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205596749 U 4 的开启和关闭, 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 使用更方便。 空气热泵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 热能, 不仅能够消耗最少的能源使得温度上升, 同时更加节能环保。 0016 3、 本实用新型通过集热管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真空集热。
16、管内的水温值, 并通过与 控制器电连接, 可以将采集到的真空集热管内的水温值传输给控制器。 通过保温水箱温度 传感器可以采集保温水箱内的水温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电连接, 可以将采集到的保温水箱 内的水温值传输给控制器。 通过温室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温室内空气的温度值, 并通过与 控制器电连接, 可以将采集到的温室内空气的温度值传输给控制器。 0017 4、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天晴的时候, 集热管温度传感器采集当前集热管内实时的水 温值与控制器内预设的集热管控制温度值进行比较, 如果集热管内实时的水温值高于控制 器内预设的集热管控制温度值且时间在09: 0017: 50区间内时, 通过控制器启动太阳。
17、能循 环泵使得太阳能加热装置开始加温, 使得保温水箱内的水温升高便于后续对温室进行加 温。 当天阴或者夜晚时, 如果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采集当前保温水箱内实时的水温值低于 控制器内预设的保温水箱温度目标值时, 通过控制器启动空气热泵将空气中的能量转化为 热能对保温水箱中的水进行加温便于后续对温室进行加温。 由此, 通过控制器的灵活运用, 可以在节能环保的条件下对温室进行加温。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1、 真空集热管, 2、 太阳能加热进水管路, 3、 太阳能循环泵, 4、 控制器, 5、 保温水箱 温度传感器, 6、 保温水箱, 7、 温室加热进水管路, 。
18、8、 温室加热循环泵, 9、 空气热泵, 10、 温室 温度传感器, 11、 散热器, 12、 温室, 13、 温室加热回水管路, 14、 进水阀门, 15、 通气管, 16、 太 阳能加热回水管路, 17、 支架, 18、 集热管温度传感器, 19、 太阳能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1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装有水的保温水箱6和温室12, 所述保温水 箱6通过管路与自来水进水管连接, 所述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门14, 保温水箱6一端通过太 阳能加热进水管路2与太阳能循环泵3及太阳能加热装置19连通, 保温水箱6另一端。
19、通过太 阳能加热回水管路16与太阳能加热装置19连通, 形成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 保温水箱6通过 管路与空气热泵9连通形成空气热泵循环加热回路; 所述温室12内设置有散热器11, 散热器 11一端通过温室加热进水管路7与所述温室加热循环泵8和保温水箱6连通, 散热器11另一 端通过温室加热回水管路13与保温水箱6连通, 形成温室循环加热回路; 所述太阳能循环泵 3、 空气热泵9、 散热器11和温室加热循环泵8分别与控制器4电连接。 通过太阳能加热装置19 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使得太阳能加热装置19内的水温升高并通过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使 得升温后的水进入保温水箱6中, 再将保温水箱6内的水通过温室。
20、循环加热回路对温室12内 部空气进行加热, 使其适合生物的生长环境, 保证温室12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内。 同时, 当阴天或者夜晚太阳能加热装置19无法使用时, 通过空气热泵9对保温水箱6内的 水温进行加热, 同样再将保温水箱6内的水通过温室循环加热回路对温室12内部空气进行 加热, 使其适合生物的生长环境, 保证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两种方式保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205596749 U 5 证了不受环境以及天气的影响, 都能够保证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在天晴时, 通 过使用太阳能加热装置19, 起到了很好的节能环保的效果。 通过设置有控制器。
21、4并与太阳能 循环泵3、 空气热泵9、 温室加热循环泵8和散热器11电连接, 可以使控制器4来控制太阳能循 环泵3、 空气热泵9、 温室加热循环泵8和散热器11的开启和关闭, 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 使用更方便。 空气热泵9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热能, 不仅能够消耗最少的能源使得温度 上升, 同时更加节能环保。 其中太阳能加热装置19由若干个真空集热管1构成。 通过设置真 空集热管1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加热真空集热管1内的水使其水温升高。 0022 其中, 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16上设置有集热管温度传感器18, 所述保温水箱6内设 置有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 所述温室12内设置有温室温度传感器。
22、10, 所述集热管温度传感 器18、 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和温室温度传感器10分别与控制器4电连接。 通过集热管温度 传感器18可以采集真空集热管1内的水温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4电连接, 可以将采集到的真 空集热管1内的水温值传输给控制器4。 通过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可以采集保温水箱6内的 水温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4电连接, 可以将采集到的保温水箱6内的水温值传输给控制器4。 通过温室温度传感器10可以采集温室12内空气的温度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4电连接, 可以将 采集到的温室12内空气的温度值传输给控制器4。 其中, 太阳能加热进水管路2一端设置在 保温水箱6的底部, 所述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
23、16一端设置在保温水箱6的顶部并高于保温水 箱6内的水面。 通过将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16的位置设置在高于保温水箱6内的水位, 可以 防止保温水箱6内的水位对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的影响。 其中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 保温水箱6内的水中。 通过将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保温水箱6的水面以下可以使得 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能够更好的测量保温水箱6内水的温度。 0023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包括装有水的保温水箱6和温室12, 所述保温水箱6通过管 路与自来水进水管连接, 所述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门14, 保温水箱6一端通过太阳能加热进 水管路2与太阳能循环泵3及太阳能加热装置19连通, 保温水箱6另。
24、一端通过太阳能加热回 水管路16与太阳能加热装置19连通, 形成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 保温水箱6通过管路与空气 热泵9连通形成空气热泵循环加热回路; 所述温室12内设置有散热器11, 散热器11一端通过 温室加热进水管路7与所述温室加热循环泵8和保温水箱6连通, 散热器11另一端通过温室 加热回水管路13与保温水箱6连通, 形成温室循环加热回路; 所述太阳能循环泵3、 空气热泵 9、 散热器11和温室加热循环泵8分别与控制器4电连接。 通过太阳能加热装置19将太阳能转 化为热能使得太阳能加热装置19内的水温升高并通过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使得升温后的 水进入保温水箱6中, 再将保温水箱6内的水通过。
25、温室循环加热回路对温室12内部空气进行 加热, 使其适合生物的生长环境, 保证温室12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同时, 当 阴天或者夜晚太阳能加热装置19无法使用时, 通过空气热泵9对保温水箱6内的水温进行加 热, 同样再将保温水箱6内的水通过温室循环加热回路对温室12内部空气进行加热, 使其适 合生物的生长环境, 保证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两种方式保证了不受环 境以及天气的影响, 都能够保证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在天晴时, 通过使用太阳 能加热装置19, 起到了很好的节能环保的效果。 通过设置有控制器4并与太阳能循环泵3、 空 气热泵9、 温室加热循环泵8和。
26、散热器11电连接, 可以使控制器4来控制太阳能循环泵3、 空气 热泵9、 温室加热循环泵8和散热器11的开启和关闭, 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 使用更方 便。 空气热泵9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热能, 不仅能够消耗最少的能源使得温度上升, 同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205596749 U 6 时更加节能环保。 其中, 太阳能加热装置19由若干个真空集热管1构成。 通过设置真空集热 管1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加热真空集热管1内的水使其水温升高。 0024 其中, 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16上设置有集热管温度传感器18, 所述保温水箱6内设 置有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 所述温室12内设置有温室。
27、温度传感器10, 所述集热管温度传感 器18、 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和温室温度传感器10分别与控制器4电连接。 通过集热管温度 传感器18可以采集真空集热管1内的水温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4电连接, 可以将采集到的真 空集热管1内的水温值传输给控制器4。 通过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可以采集保温水箱6内的 水温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4电连接, 可以将采集到的保温水箱6内的水温值传输给控制器4。 通过温室温度传感器10可以采集温室12内空气的温度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4电连接, 可以将 采集到的温室12内空气的温度值传输给控制器4。 0025 其中太阳能加热进水管路2一端设置在保温水箱6的底部, 所述太阳。
28、能加热回水管 路16一端设置在保温水箱6的顶部并高于保温水箱6内的水面。 通过将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 16的位置设置在高于保温水箱6内的水位, 可以防止保温水箱6内的水位对太阳能循环加热 回路的影响。 其中温室加热进水管路7一端设置在保温水箱6底部, 所述温室加热回水管路 13设置在保温水箱6顶部。 0026 其中, 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保温水箱6内的水中。 通过将保温水箱温度传 感器5设置在保温水箱6的水面以下可以使得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能够更好的测量保温水 箱6内水的温度。 0027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包括装有水的保温水箱6和温室12, 所述保温水箱6通过管 路与自来水进水管连接,。
29、 所述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门14, 保温水箱6一端通过太阳能加热进 水管路2与太阳能循环泵3及太阳能加热装置19连通, 保温水箱6另一端通过太阳能回水管 路16与太阳能加热装置19连通, 形成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 保温水箱6通过管路与空气热泵 9连通形成空气热泵循环加热回路; 所述温室12内设置有散热器11, 散热器11一端通过温室 加热进水管路7与所述温室加热循环泵8和保温水箱6连通, 散热器11另一端通过温室加热 回水管路13与保温水箱6连通, 形成温室循环加热回路; 所述太阳能循环泵3、 空气热泵9、 散 热器11和温室加热循环泵8分别与控制器4电连接。 通过太阳能加热装置19将太阳能转化。
30、为 热能使得太阳能加热装置19内的水温升高并通过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使得升温后的水进 入保温水箱6中, 再将保温水箱6内的水通过温室循环加热回路对温室12内部空气进行加 热, 使其适合生物的生长环境, 保证温室12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同时, 当阴 天或者夜晚太阳能加热装置19无法使用时, 通过空气热泵9对保温水箱6内的水温进行加 热, 同样再将保温水箱6内的水通过温室循环加热回路对温室12内部空气进行加热, 使其适 合生物的生长环境, 保证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两种方式保证了不受环 境以及天气的影响, 都能够保证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在天晴时, 通过使用太。
31、阳 能加热装置19, 起到了很好的节能环保的效果。 通过设置有控制器4并与太阳能循环泵3、 空 气热泵9、 温室加热循环泵8和散热器11电连接, 可以使控制器4来控制太阳能循环泵3、 空气 热泵9、 温室加热循环泵8和散热器11的开启和关闭, 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 使用更方 便。 空气热泵9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热能, 不仅能够消耗最少的能源使得温度上升, 同 时更加节能环保。 其中, 所述太阳能加热装置19由若干个真空集热管1构成。 通过设置真空 集热管1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加热真空集热管1内的水使其水温升高。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205596749 U 7 0028 其中。
32、, 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16上设置有集热管温度传感器18, 所述保温水箱6内设 置有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 所述温室12内设置有温室温度传感器10, 所述集热管温度传感 器18、 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和温室温度传感器10分别与控制器4电连接。 通过集热管温度 传感器18可以采集真空集热管1内的水温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4电连接, 可以将采集到的真 空集热管1内的水温值传输给控制器4。 通过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可以采集保温水箱6内的 水温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4电连接, 可以将采集到的保温水箱6内的水温值传输给控制器4。 通过温室温度传感器10可以采集温室12内空气的温度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4电连接,。
33、 可以将 采集到的温室12内空气的温度值传输给控制器4。 其中, 太阳能加热进水管路2一端设置在 保温水箱6的底部, 所述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16一端设置在保温水箱6的顶部并高于保温水 箱6内的水面。 通过将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16的位置设置在高于保温水箱6内的水位, 可以 防止保温水箱6内的水位对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的影响。 其中, 温室加热进水管路7一端设 置在保温水箱6底部, 所述温室加热回水管路13设置在保温水箱6顶部。 其中, 保温水箱温度 传感器5设置在保温水箱6内的水中。 通过将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保温水箱6的水面 以下可以使得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能够更好的测量保温水箱6内水的温。
34、度。 0029 其中, 保温水箱6顶部设置有通气管15, 所述通气管15顶部密封侧部设置有通气 孔。 通过设置通气管15, 使得保温水箱6与大气之间形成通气回路, 防止由于密封造成保温 水箱6内的压力与外界压力不一致。 0030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包括装有水的保温水箱6和温室12, 所述保温水箱6通过管 路与自来水进水管连接, 所述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门14, 保温水箱6一端通过太阳能加热进 水管路2与太阳能循环泵3及太阳能加热装置19连通, 保温水箱6另一端通过太阳能回水管 路16与太阳能加热装置19连通, 形成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 保温水箱6通过管路与空气热泵 9连通形成空气热泵循环加热。
35、回路; 所述温室12内设置有散热器11, 散热器11一端通过温室 加热进水管路7与所述温室加热循环泵8和保温水箱6连通, 散热器11另一端通过温室加热 回水管路13与保温水箱6连通, 形成温室循环加热回路; 所述太阳能循环泵3、 空气热泵9、 散 热器11和温室加热循环泵8分别与控制器4电连接。 通过太阳能加热装置19将太阳能转化为 热能使得太阳能加热装置19内的水温升高并通过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使得升温后的水进 入保温水箱6中, 再将保温水箱6内的水通过温室循环加热回路对温室12内部空气进行加 热, 使其适合生物的生长环境, 保证温室12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同时, 当阴 天或者夜。
36、晚太阳能加热装置19无法使用时, 通过空气热泵9对保温水箱6内的水温进行加 热, 同样再将保温水箱6内的水通过温室循环加热回路对温室12内部空气进行加热, 使其适 合生物的生长环境, 保证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两种方式保证了不受环 境以及天气的影响, 都能够保证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在天晴时, 通过使用太阳 能加热装置19, 起到了很好的节能环保的效果。 通过设置有控制器4并与太阳能循环泵3、 空 气热泵9、 温室加热循环泵8和散热器11电连接, 可以使控制器4来控制太阳能循环泵3、 空气 热泵9、 温室加热循环泵8和散热器11的开启和关闭, 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
37、 使用更方 便。 空气热泵9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热能, 不仅能够消耗最少的能源使得温度上升, 同 时更加节能环保。 其中, 太阳能加热装置19由若干个真空集热管1构成。 通过设置真空集热 管1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加热真空集热管1内的水使其水温升高。 其中, 太阳能加热进水 管路2一端设置在保温水箱6的底部, 所述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16一端设置在保温水箱6的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205596749 U 8 顶部并高于保温水箱6内的水面。 通过将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16的位置设置在高于保温水 箱6内的水位, 可以防止保温水箱6内的水位对太阳能循环加热回路的影响。 其中, 温室加热 进。
38、水管路7一端设置在保温水箱6底部, 所述温室加热回水管路13设置在保温水箱6顶部。 0031 其中, 太阳能加热回水管路16上设置有集热管温度传感器18, 所述保温水箱6内设 置有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 所述温室12内设置有温室温度传感器10, 所述集热管温度传感 器18、 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和温室温度传感器10分别与控制器4电连接。 通过集热管温度 传感器18可以采集真空集热管1内的水温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4电连接, 可以将采集到的真 空集热管1内的水温值传输给控制器4。 通过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可以采集保温水箱6内的 水温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4电连接, 可以将采集到的保温水箱6内的水温值。
39、传输给控制器4。 通过温室温度传感器10可以采集温室12内空气的温度值, 并通过与控制器4电连接, 可以将 采集到的温室12内空气的温度值传输给控制器4。 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保温水箱6 内的水中。 通过将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保温水箱6的水面以下可以使得保温水箱温 度传感器5能够更好的测量保温水箱6内水的温度。 保温水箱6顶部设置有通气管15, 所述通 气管15顶部密封侧部设置有通气孔。 通过设置通气管15, 使得保温水箱6与大气之间形成通 气回路, 防止由于密封造成保温水箱6内的压力与外界压力不一致。 0032 其中, 太阳能加热装置19底部一侧设置有支架17。 通过设置支架17。
40、, 使得太阳能加 热装置19往一侧倾斜, 不仅增大了真空集热管1与太阳的接触面积同时减少了太阳能加热 装置19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减少了所需占用的空间。 0033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温室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34 步骤一: 在控制器3内输入预设定的集热管控制温度值A、 保温水箱温度目标值B和 温室控制温度值C; 0035 步骤二: 通过集热管温度传感器18采集当前真空集热管1内实时的水温值a, 保温 水箱温度传感器5采集当前保温水箱6内实时的水温值b, 温室温度传感器10采集当前温室 12内实时的空气温度值c; 0036 步骤三: 将采集到的真空集热管1内实时的水温值a传输给。
41、控制器4并与控制器4内 的集热管控制温度值A进行比较, 如果真空集热管1内实时的水温值a高于集热管控制温度 值A且时间在09: 0017: 50区间内时, 通过控制器4启动太阳能循环泵3使得太阳能加热装 置19开始加温, 否则关闭太阳能循环泵3; 0037 步骤四: 将采集到的保温水箱6内实时的水温值b传输给控制器4并与控制器4内的 保温水箱温度目标值B进行比较, 如果保温水箱6内实时的水温值b低于保温水箱温度目标 值B时, 通过控制器4启动空气热泵9使得空气热泵9开始加温, 否则关闭空气热泵9; 0038 步骤五: 将采集到的温室12内实时的空气温度值c传输给控制器4并与控制器4内 的温室控制温度值C进行比较, 如果温室12内实时的空气温度值c低于温室控制温度值C时, 通过控制器4启动温室加热循环泵8和散热器11进行温室加温, 否则关闭温室加热循环泵8 和散热器11。 003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205596749 U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10 CN 205596749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