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式电热锅,属于厨房烹饪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防止电热锅烧机的方案一般是在电热锅上设置可复位温控器,使用可复位温控器的原理是:在电热锅温度超过可复位温控器设定的温度时,可复位温控器将跳断,电热锅停止加热,用户需要手动将进行复位才能再次使用电热锅。为便于用户操作,通常在电热锅外壳壁对应可复位温控器的位置设置复位孔,当可复位温控器跳断后,用户使用工具伸入复位孔内,并触动可复位温控器使其复位。但在电热锅正常使用状态下,水或者异物容易通过复位孔进入机体内部,损坏内部元器件,影响电热锅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温控式电热锅,在实现复位孔功能的同时,能避免水或者异物通过复位孔进入机体内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控式电热锅,包括锅体和加热电路,所述锅体包括外壳,所述加热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可复位温控器和加热器,所述可复位温控器设有复位端,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复位端相对应的复位孔,所述锅体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部和连接部,所述密封部用于打开或者封闭复位孔,所述密封部打开复位孔时通过连接部连接在外壳上。
电热锅正常使用时,通过密封件的密封部封闭复位孔,可避免水或者异物经复位孔进入机体内部,从而减少机体内部元器件受到水或异物的干扰而损坏的风险,提高电热锅使用质量。当可复位温控器跳断后,用户可将密封部从封闭位置移开,以打开复位孔,而密封部仍可以通过连接部连接在电热锅的外壳上,如此可以避免密封件丢失,增加使用便利性。
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柱和柔性连接片,所述密封部和连接柱通过柔性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柱连接在外壳上。结构简单,便于设计。
其中,所述外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柱插入安装孔并定位在外壳上。便于安装密封件。
其中,所述密封部包括柔性垫片和设置在柔性垫片上的密封柱,所述柔性垫片与柔性连接片连接,所述密封柱插入复位孔并定位在外壳上。提高密封效果,且密封部在电热锅使用时不易脱落。
其中,所述密封柱与复位孔过盈配合;或者所述密封柱末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可穿过复位孔卡接到外壳内侧面。
其中,所述外壳上设有凹槽,密封部封闭复位孔时,密封部和柔性连接片位于凹槽内,且密封部和柔性连接片外侧面低于外壳外侧面或者与外壳外侧面平齐。使密封件不易受到异物碰撞而脱落或者损坏。
其中,所述密封部上设有延伸出凹槽的拨片,拨动拨片可带动密封部打开复位孔。便于用户操作。
其中,所述密封部包括密封压板,所述密封压板通过连接部转动连接在外壳上,所述密封压板绕连接部转动以封闭或者打开复位孔。密封压板强度较好,不易损坏,转动连接便于操作。
其中,所述连接部为从密封压板上竖向延伸出的第一转轴,所述外壳上设有通孔,第一转轴插入通孔内,所述密封压板绕第一转轴转动以封闭或者打开复位孔,所述外壳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密封压板侧部相抵,以将密封压板限位在封闭位置。
其中,所述连接部为从密封压板上横向延伸出的第二转轴,所述外壳上设有轴孔,第二转轴插入轴孔内,所述密封压板绕第二转轴转动以封闭或者打开复位孔,所述密封压板与外壳之间设置卡扣或者磁性元件,以将密封压板定位在封闭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热锅的结构示意图(复位孔封闭);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热锅的结构示意图(复位孔打开);
图4为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热锅,包括锅体、锅盖和加热电路,锅体包括外锅2和外壳1,为防止电热锅过热烧机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例的加热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可复位温控器5和加热器3,可复位温控器5设有复位端51(复位端51通常是突出的按钮或者触杆),在电热锅温度超过可复位温控器5设定的温度时,可复位温控器5跳断,加热器3停止加热。所用加热器3可以是电热盘或者电热管。为了便于用户手动进行复位,本实施例在外壳1上设有与可复位温控器复位端51相对应的复位孔11,当可复位温控器5跳断后,用户使用工具伸入复位孔11内,触动可复位温控器5的复位端51使其复位。
为避免水或者异物通过复位孔11进入机体内部,本实施例的电热锅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包括密封部和连接部,密封部用于打开或者封闭复位孔11,密封部打开复位孔11时通过连接部连接在外壳1上,如此设计,在电热锅正常使用时,通过密封件的密封部封闭复位孔11,可避免水或者异物经复位孔11进入机体内部,从而减少机体内部元器件受到水或异物的干扰而损坏的风险,提高电热锅使用质量,当可复位温控器5跳断后,用户可将密封部从封闭位置移开,以打开复位孔11,而密封部仍可以通过连接部连接在电热锅的外壳1上,如此可以避免密封件丢失,增加使用便利性。
具体应用时:本实施例的连接部包括连接柱65和柔性连接片64,密封部和连接柱65通过柔性连接片64连接,连接柱65连接在外壳1上。较佳的:外壳1上设有安装孔12,连接柱65插入安装孔12并定位在外壳1上,例如:在连接柱65末端设置凸台,凸台可穿过安装孔12卡接在外壳1内侧面上,以使得连接柱65定位在外壳1上,如此设计,便于安装,且在密封件损坏失效时,可以方便拆下进行更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连接柱通过螺钉、焊接、注塑等方式固定在外壳1上。
本实施例的密封部包括柔性垫片63和设置在柔性垫片63上的密封柱62,柔性垫片63与上述的柔性连接片64连接,密封柱62插入复位孔11并定位在外壳1上,本实施例是在密封柱62末端设置凸台61,凸台61可穿过复位孔11卡接到外壳1内侧面,以使得密封柱62定位在外壳1上,如此设计,可以提高复位孔11处的密封效果,且密封部在电热锅使用时不易脱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密封柱与复位孔过盈配合的方式将密封柱定位在外壳1上。
参照图3、4,由于本实施例中,连接柱65与密封部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片64连接,用户若将密封部从复位孔11处掀开,密封部仍可通过柔性连接片64挂接在连接柱65上,如此能防止密封件的丢失。为便于设计,本实施例所述的密封件一般采用硅胶或者橡胶材质整体成型制成,即密封部和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降低成本。
参照图1、2,本实施例所述的电热锅,可复位温控器5安装到外锅2底壁且位于加热器3下方,复位孔11设置在外壳1底壁上。如此,使得可复位温控器5能够更靠近加热器3,能较准确地检测到电热锅内的真实温度状况,较好地体现电热锅内的最高温度。用户在进行复位时需要将电热锅拿起,从电热锅的底部才能复位,由此也能防止用户将可复位温控器5误复位,降低误操作几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考虑到产品实际设计要求,可复位温控器也可以设置在外锅的侧壁,复位孔对应设置在外壳侧壁上。
为延长使用寿命,本实施例在外壳1底壁外侧面设置凹槽10,密封部封闭复位孔11时,密封部和柔性连接片64位于凹槽10内,即柔性垫片63和柔性连接片64都位于凹槽10内,柔性垫片63和柔性连接片64的外侧面低于外壳1底壁外侧面或者与外壳底壁外侧面平齐,如此能较好的避免密封件受到异物碰撞而脱落或者损坏。参照图2,在该方案中,为了便于用户操作,在柔性垫片63一端设置延伸出凹槽10的拨片66,拨动拨片66可带动密封部打开复位孔11。
依据本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之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即使柔性垫片上不设置密封柱,也可以到封闭复位孔的次有效果,例如:硅胶材质的柔性垫片,且柔性垫片具备一定厚度和良好的弹性,在其自由状态下,柔性垫片贴紧外壳位于复位孔周围的面,以封闭复位孔;当需要复位时,用户掀开柔性垫片进行操作,可复位温控器复位后,松开柔性垫片,柔性垫片依靠弹力复位至封闭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除了使用硅胶材质外,也可以采用塑料材质,例如:本实施例所述的密封部包括塑料垫片和设置在塑料垫片上的密封柱,连接部包括塑料连接片和设置在塑料连接片上的连接柱,塑料连接片与塑料垫片之间为一体成型的塑料薄壁带,塑料薄壁带厚度小故而可产生柔性变形,当塑料垫片从封闭位置移开后,仍可通过塑料薄壁带挂接在塑料连接片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电热锅,包括锅体、锅盖和加热电路,锅体包括外锅和外壳,加热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可复位温控器和加热器,可复位温控器设有复位端,在外壳上设有与可复位温控器复位端相对应的复位孔,当可复位温控器跳断后,用户使用工具伸入复位孔内,触动可复位温控器的复位端使其复位。为避免水或者异物通过复位孔进入机体内部,本实施例的电热锅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包括密封部和连接部,密封部用于打开或者封闭复位孔,密封部打开复位孔时通过连接部连接在外壳上。不同于实施例一的是:本实施例的密封部包括密封压板,密封压板通过连接部转动连接在外壳上,密封压板可绕连接部转动以封闭或者打开复位孔。
本实施例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案:
1、连接部为从密封压板上竖向延伸出的第一转轴,外壳上设有通孔,第一转轴插入通孔内,密封压板可绕第一转轴转动以封闭或者打开复位孔,第一转轴可以是螺钉、铆钉等结构,密封压板可以是塑料或者金属材质。为实现复位孔的可靠密封,外壳上可设有两个限位柱,两个限位柱分别位于密封压板的两侧,限位柱与密封压板侧部相抵,以将密封压板限位在封闭位置;当要打开复位孔时,用户用手拨动密封压板使其转动移开封闭位置,露出复位孔。
2、连接部为从密封压板上横向延伸出的第二转轴,外壳上设有轴孔,第二转轴插入轴孔内,密封压板绕第二转轴转动以封闭或者打开复位孔,密封压板与外壳之间设置卡扣或者磁性元件,以将密封压板定位在封闭位置。例如,在密封压板上设置第一磁铁,在外壳相应位置第二磁铁,依靠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产生的磁性吸力将密封压板定位在封闭位置,当要打开复位孔时,用户用手拨动密封压板,使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分离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电热锅,如电炖锅、电饭煲、电压力锅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