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发送接收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89505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13718.3

申请日:

2002.08.20

公开号:

CN1526220A

公开日:

2004.09.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L12/66; H04L12/56; H04L29/08; H04L1/00

主分类号:

H04L12/66; H04L12/56; H04L29/08; H04L1/00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伊藤智祥; 山口孝雄; 荒川博; 松井义德; 能登屋阳司; 远间正真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1.08.29 JP 258884/2001; 2002.02.26 JP 048997/2002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汪惠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在发送终端(101)和接收终端(104)之间的传送路径上设置的中间节点(102、103)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中间节点中根据数据的接收以及/或者发送的状态,确定接收终端(104)要接收的数据。这样,即使在有线区间和无线区间混合存在的环境下,也可以实现不中断的声音传送、不迷乱的图像传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是在具有有线区间和无线区间的传送路 径中在所述两区间的边界部分上存在网关、并且通过所述网关在发送终 端和接收终端之间发送接收数据包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包含设置在所述传送路径上的所述网关的中间节点中获取有关数据 的接收以及/或者发送的状态的信息的步骤、 在所述中间节点中根据有关数据的接收以及/或者发送的状态的信 息、由所述接收终端或者所述中间节点确定所述接收终端要接收的数据 的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 据所述发送终端和所述中间节点之间的往返传输延迟时间、往返传输延 迟时间的摆动、在所述中间节点的漏包率、所述中间节点的连接带域中 的至少1个,确定所述要接收的数据的步骤。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 据在所述中间节点获取的漏包率的信息、和在所述接收终端获取的漏包 率的信息、作为所述要接收的数据、确定多层编码后的数据、实施了容 错处理后的数据、冗余数据中的至少1个的步骤。
4: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是在具有无线区间的传送路径中通过中 间节点在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发送接收数据包的数据发送接收方 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取有关所述无线区间的传送误码的信息的步骤、 根据有关所述无线区间的传送误码的信息、由所述中间节点确定要 传送的数据的容错强度的步骤。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 包括: 获取有关所述传送路径的拥挤状态的信息的步骤、 根据有关所述传送路径的拥挤状态的信息、根据所给出的优先度、 由中间节点确定要传送的数据的步骤。

说明书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具有无线区间的网络上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互联网和内部局域网中,作为实现同时发送图像和声音的技术,可以举出多址通信传送。多址通信传送,不是现有的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的1对1通信方式,发送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在中继节点的路由器中,按照接收终端的台数进行复制,从路由器将复制的数据向多个接收终端发送。这样,在向多个接收终端同时发送时,发送终端本身没有必要进行数据的复制后发送。这样,通过采用多址通信传送技术,可以削减传送带域和发送终端的负载。

    在多址通信传送中,作为实现不中断的声音传送和不迷乱的图像传送的技术,有质量控制技术。作为进行该质量控制的要素技术,可以列举出(1)根据拥挤状态在发送终端槽侧控制发送速率的方式,(2)对于例如采用MPEG(Moving Picture Coding Experts Group)标准化后地分层编码后的AV(Audio Visual)流或者采用不同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数据,在接收终端侧根据拥挤状态选择性接收的播放方式,(3)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方式、重发方式等将缺落包复原的方式。

    关于(1)的方式,由于在网络中存在的瓶颈现象,会产生漏包现象,或者延迟现象。又,构成网络的传送路径可使用的带域,根据状况会有很大变动。为此,发送终端,从接收终端作为反馈信息接收漏包率和延迟时间的值,通过控制发送速率,将漏包率和延迟时间的值控制在某一阈值范围内。但是有可能成为按照最小网络传送带域对发送速率进行控制的情况。

    关于(2)的方式,在接收终端检测到拥挤状态。例如,在路由器中在拥挤时通过在IP(Internet Protocol)包中附加ECN(Early CongestionNotification),可以向接收终端通知拥挤状态。接收到附加了ECN的IP包后的接收终端,在缓解拥挤状态之前,对于分层编码后的图像(由多个频率成份构成的图像数据所构成)中,从优先度低的图像(例如,包含高频成份的图像的优先度设定成低,而包含低频成份的图像的优先度设定成高)依次中止接收。或者,采用多个不同编码速率进行编码后的数据保存在发送终端中,接收终端,根据检测的拥挤、选择比现在低的编码速率进行编码后的数据进行接收。

    作为同样的方式,也有如在特开2001-045098号公报中公示的方式。依据该方式,为了在多址通信环境中使各接收终端能选择适合各自接收环境的接收速率以及耐错性,在发送侧采用数据的分层编码,并且各接收终端根据需要利用FEC数据。各接收终端,监视漏包率、发送速率、接收速率等发送接收状况,计算相对于发送速率的接收速率之比,即发送接收速率比,根据漏包率以及发送接收速率比,确定要接收的数据的层次、是否接收FEC数据。

    作为(3)的复原缺落图像的方法,提出了在接收终端检测到缺落的包后向发送终端请求重发的方式、和预先将发送数据和冗余数据传送在发生漏包时从冗余数据中复原漏包后的数据的方式(前向纠错)。此外,为了让漏包的影响不波及到网络整体,在发生了漏包后的子网络内,也可以考虑采用利用路由器等中继机器进行局部重发或者前向纠错的方法(局部恢复)。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大方面可以举出2个。

    (课题1)在具有无线区间的网络中的拥挤控制

    多址通信时,作为向接收终端通知拥挤状态的方法,如前所述虽然可以使用ECN,由于在ECN中只是发生了拥挤还是没有发生的2值的值,不能表现拥挤的程度,在接收终端侧选择要接收的数据是不容易的。又,对于具有有线区间和无线区间的网络,在有线区间,主要由于拥挤造成传送质量恶化,而在无线区间,是由于传送误码造成传送质量恶化。在该网络状态下,采用漏包率进行拥挤控制时,在接收终端,不能确定是由于拥挤造成漏包,还是由于传送误码造成漏包。进一步,以往虽然采用测定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的往来传输延迟时间(Round Trip Time:RTT)而根据其变化检测拥挤的方法,在无线网关和接收终端之间的传送延迟由于在拥挤之外也会发生(例如交接等),因此在具有无线区间的网络中要正确判断拥挤是很难的。

    (课题2)在具有有线区间和无线区间的网络中的误码校正处理

    如上所述,对于具有有线区间和无线区间的网络,在有线区间,主要由于拥挤造成传送质量恶化,而在无线区间,是由于传送误码造成传送质量恶化。但是,采用漏包率进行拥挤控制时,在接收终端,不能确定是由于拥挤造成漏包,还是由于传送误码造成漏包。为此,不能根据在无线区间发生传送误码的程度,在接收终端接收冗余数据,或者适当选择实施容错处理后的数据。

    上述特开2001-045098号公报中公示的方式,虽然是以解决上述课题1以及2为目的,但在该方式中,存在以下2个问题。首先在该方式中,在各接收终端为了监视接收速率,对于发生了传送误码的包也需要之多包的长度。然而,表示包的长度的区域由于也有可能发生误码,因而不能正确求出接收速率。进一步,由于不能根据发送接收速率比,知道在无线区间实际上发生了怎样程度的漏包,确定要附加怎样程度的容错强度(即确定发送接收速率比的阈值)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1以及2,即使在具有无线区间的网络上也可以实现不中断的声音传送、不迷乱的图像传送。

    为了达到该目的,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是以在具有有线区间和无线区间的传送路径中在所述两区间的边界部分上存在网关、并且通过所述网关在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发送接收数据包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为前提,根据包含设置在传送路径上的网关的中间节点中的数据接收以及/或者发送的状态,由接收终端或者中间节点确定接收终端要接收的数据。

    只要根据发送终端和中间节点之间的往返传输延迟时间、往返传输延迟时间的摆动、在中间节点的漏包率、中间节点的连接带域中的至少1个,确定要接收的数据即可。又,只要根据在中间节点获取的漏包率的信息、和在接收终端获取的漏包率的信息、作为要接收的数据、确定多层编码后的数据、实施了容错处理后的数据、冗余数据中的至少1个即可。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是以在具有无线区间的传送路径中通过中间节点在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发送接收数据包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为前提,根据有关无线区间的传送误码的信息、由中间节点确定要传送的数据的容错强度。又,只要根据有关传送路径的拥挤状态的信息、根据所给出的优先度、由中间节点确定要传送的数据即可。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以本发明为对象的网络的说明图。

    图2表示发送终端、中间节点、接收终端的构成图。

    图3A、图3B以及图3C,由图像编码部和声音编码部生成的编码数据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测定往返传输延迟时间及其摆动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根据往返传输延迟时间进行拥挤控制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6表示测定由于拥挤发生的漏包率、传送误码率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7表示根据传送误码率进行容错控制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8表示测定在无线网关可以使用的带域、进行拥挤控制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9表示选择传送多址通信传送的数据的无线网关的构成图。

    图10表示在无线网关中进行传送控制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1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多址通信系统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以本发明为对象的网络的说明图。在图1中,发送终端101,将编码后的、积蓄的AV流、或者实时编码后的AV流向发送终端104传送。路由器102以及无线网关103是中间节点。连接发送终端101和接收终端104的网络由有线区间和无线区间构成,有线区间内的节点由路由器102相互连接,有线区间和无线区间由无线网关(也可以由一般的路由器构成)103相互连接。有线区间可以是ISDN(Integrated ServicesDigital Network)、ATM(Asynchoronous Transfer Mode)、FTTH(Fiber ToThe Home)等,无线区间可以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等。

    图2表示发送终端101、中间节点102、103、发送终端104的构成图。在图2中,发送终端101,包括进行图像的编码的图像编码部201、进行声音编码的声音编码部202、根据编码数据可以修复缺落的包那样生成冗余数据的冗余数据生成部203、管理网络的状态的网络状态管理部204、传送冗余数据、编码数据、网络状态等的传送部205。

    在图像编码部201和声音编码部202中,也可以采用MPEG2、4等标准化的多层编码,也可以采用不遵从标准的多层编码方式。又,也可以不保持图像编码部201,而预先采用不同编码速率对相同内容编码后保存,以此作为编码数据传送。

    作为图像编码部201给出的图像质量确定参数的例子,可以举出H.263、MPEG1、2、4等编码方式、CIF(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QCIF(Quater CIF)等图像尺寸、编码速率、量化步幅、帧数等。又,进行多层编码时,指示要构成的层数。进一步,在编码数据本身中附加纠错信息时也进行指示。如果是MPEG4的情况,作为保护视频头的功能,确定HEC(Header Extension Code)的有无、确定宏块内的画面更新功能的AIR(Adaptive Intra Refresh)的有无和其周期。

    作为声音编码部202给出的参数的一例,可以举出AMR(Audio/Modem Riser)、G.711、MPEG等编码方式、编码速率。又,和图像编码同样,在编码数据本身中附加纠错信息时也进行指示。

    冗余数据生成部203,根据编码数据生成预先确定的纠错能力的冗余数据。作为冗余数据的生成方法,可以举出在连续包之间执行XOR(异或)处理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里德索洛蒙(Reed-Solomon)码和Turbo码。

    网络状态管理部204,提供分别测试发送终端101和中间节点102、103之间的RTT、其摆动、在中间节点102、103的漏包、中间节点102、103的连接带域的装置。对于这些测定方法将在后面说明。此外,测定在AV数据传送中定期进行,例如每隔5秒钟进行。

    接收终端104,包括构成为由传送部205接收从发送终端101传送来的编码数据、冗余数据同时如果冗余数据存在并且发生了漏包的情况时根据冗余数据复原漏掉的包的缺落数据复原部206、分别将图像和声音编码数据解码的图像解码部207和声音解码部208、网络状态管理部204、确定接收的数据的接收数据确定管理部209(关于确定方法将在后面说明)。接收终端104存在多个,中间节点102、103包括多址通信功能。

    图3A、图3B以及图3C表示由图像编码部201和声音编码部202生成的编码数据的说明图。图中的箭头,表示各个数据流。

    在图3A的例中,编码后的AV数据由基本层、和N个(N为整数)扩展层构成。具体地讲,采用由MPEG2标准化后的SNR(Signal to NoiseRatio)可伸缩性进行编码。SNR可伸缩性,是在普通编码的数据(基本层)的基础上,将在基本层编码时缺落的图像的高频成份编码,构成扩展层。通过在基本层上加上扩展层,以提高图像质量。同样,小波、JPEG(Joint Photographic Coding Experts Group)2000、MPEG4编码也可以采用同样的考虑方法实现SNR的可伸缩性。此外,作为实现基本层和扩展层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时间可伸缩性和空间可伸缩性。

    对于图3B,由AV的编码功能本身实施容错处理。例如,容错1的数据,对视频头的保护处理有效,并且容错2的数据,为了减小传送误码的影响尽量缩短包的长度进行设定。进一步,容错3的数据,为便于从误码中恢复而将帧内(宏块内)的插入间隔缩短设定。这样,根据预测的传送误码率,形成强化了容错的多个AV数据,根据在接收终端104检测的误码率(后面说明)变更要接收的AV数据。

    对于图3C,根据预测的传送误码率,准备多个冗余数据。例如,如上所述,在连续2个包之间采用XOR(异或)生成冗余数据。根据传送误码率的状态,例如针对3个或者4个编码数据生成1个冗余数据(变更纠错能力),生成多个冗余数据1~N。一般如果降低纠错能力,则可以削减冗余数据的量。

    图4,表示测定RTT、其摆动的方法。依据图4,无线网关103,为了对发送终端101测定RTT和其摆动,发送观测包。发送终端101响应观测包,向无线网关103发送响应包。通过测定从观测包的发送到响应包的接收之间的时间,测定RTT。又,通过测定RTT在时间上的变化,测定其摆动(抖动)。作为测定方法,可以采用互联网的标准协议(ICMP(Intem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包,也可以采用介质传送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CP(RTP Control Protocol)(第401步)。无线网关103,利用多址通信功能向接收终端104配送发送终端101和无线网关103之间的RTT、和其摆动。作为配送协议,可以是独自的协议,也可以将RTCP那样的标准协议扩展后使用(第402步)。在接收终端104中,根据接收到的RTT和其摆动的信息,确定要接收的数据(基本层、扩展层)(第403步)。确定算法在图5中说明。此外,在拥挤状态时,无线网关103由于知道拥挤状态,也可以由无线网关103对接收终端104指示要接收的数据(例如采用基本层、扩展层1~N的任一个)。

    图5表示根据RTT进行拥挤控制的方法。在此,以多层编码作为对象,基本层必须接收,根据拥挤状态选择性进行扩展层的接收。即,假定发送图3A的AV数据。在接收终端104中,根据前次RTT值和本次RTT值,计算RTT的变化(T)。其计算式,例如为:

    T=本次的RTT/前次的RTT(第501步)。为了实现迟滞动作,假定表示拥挤的阈值为X1,表示解除拥挤的阈值为X2,并且X2<X1。当T比X1大时(第502步),判断为拥挤,如果可以中止接收的扩展层存在,中止该接收(第503步)。如果T比X2小时(第504步),判断解除拥挤,如果可以接收的新扩展层存在,开始接收(第505步)。此外,由于拥挤产生漏包率、采用抖动检测拥挤,也可以进行同样的控制。此外,也可以不使用多层编码的AV数据,采用多种编码率进行编码数据根据拥挤状态也可以自适应选择。

    图6是表示测定由于拥挤产生的漏包率、传送误码率的方法的说明图。依据图6,在无线网关103中,通过检测传送从传送终端101传送来的编码数据的序列号的缺落,测定单位时间的漏包数,根据该结果计算漏包率(第601步)。该漏包率,由于是以有线区间为对象,是由于拥挤产生的漏包率。又,无线网关103,将编码数据向接收终端104传送,同时由无线网关103获得的漏包率通过多址通信向接收终端104通知(第602步)。根据通过在接收终端104的观测获得的漏包率、和在无线网关103获得的漏包率之间的关系,求出传送误码率(第603步)。对于该算法采用图7进行说明。然后,根据传送误码率确定要接收的冗余数据、强化容错的编码数据(第604步)。

    图7是表示根据传送误码率进行容错的控制方法的说明图。在此,作为对象的AV数据,作为冗余数据的构成假定为图3C。基本层为必须接收,根据传送误码率,在接收终端104选择纠错能力不同的冗余数据中的任一个接收。

    在无线区间产生的传送误码率(E),可以根据在接收终端104观测的漏包率和无线网关103观测的漏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其计算式为:

    E=(接收终端104的漏包率)-(无线网关103的漏包率)(第701步)。也可以计算包含冗余数据的漏包率,也可以不包含进行计算。在此,也为了实现迟滞动作,假定应判定为发生误码的阈值为Z1,应判定为解除误码的阈值为Z2,并且Z2<Z1。当E>Z1(第702步),判定发生了误码,作为要接收的冗余数据,接收纠错能量更高的冗余数据(第703步)。当E<Z2(第704步),判断为解除误码,作为要接收的冗余数据,接收纠错能力更低的冗余数据(第705步)。此外,同样,如图3B所示可以附加在编码数据本身上的容错强度不同的AV数据,也可以根据误码率选择性接收。

    图8表示测定在无线网关103可以使用的带域、进行拥挤控制的方法。在此,以多层编码作为对象,基本层必须接收,根据拥挤状态选择性进行扩展层的接收。即,假定发送图3A的AV数据。首先,在无线网关103,以IP地址和端口编号等为基准测定有效带域,查出可使用的带域(第801步)。作为具体的带域测定工具,以往在UNIX中一般存在pathchar、pchar等工具(A.B.Downey et al.,″Using pathchar estimate Internetlink characteristics″,ACM SIGCOMM′99)。在无线网关103测定可使用的带域后,将在传送终端101和无线网关103之间的可使用的带域向接收终端104通知(第802步)。作为通知协议,也可以采用独自的协议。在接收终端104中,根据所通知的带域,选择可接收的扩展层(第803步)。作为选择方法,在测定的带域范围内选择成为最大的传送速率的层。

    此外,在上述例中,虽然各自的接收终端104,根据各自的拥挤状态和传送误码的状态,确定要接收的数据,也可以导入在同一多址通信组所属(属于相同无线网关)的接收终端之间,相互通知要接收的数据(例如、指示基本层、扩展层1~N、冗余数据1~N)进行决定的方式。例如,接收终端,根据有关由其它接收终端通知的要接收的数据的信息,接收最低限度的数据。具体地讲,存在接收终端A和接收终端B,接收终端A,判断要接收的基本层、冗余数据1、冗余数据2,接收终端B判断要接收基本层、冗余数据1,相互通知后,接收终端A、B,只接收基本层和冗余数据1。这样如果采用接收终端之间的协调动作,可以降低拥挤。

    又,在上述例中,虽然是由无线网关103测定有线区间的RTT、传送带域并向接收终端104通知,也可以由发送终端101测定有线区间的RTT、传送带域并向接收终端104通知。根据这时的RTT进行拥挤控制的动作流程例,在图4中,相当于变更成由发送终端101进行第401步的RTT及其摆动的测定(即,从发送终端101向无线网关103发送观测包,从无线网关103向发送终端101发送响应包),第402步的RTT及其摆动的配送不是从无线网关103,而是从发送终端101。此外,接收终端104中的拥挤控制的动作和图5相同。又,根据传送带域的拥挤控制的动作流程,在图8中,相当于变更成由发送终端101进行第801步的带域推测,第802步的向接收终端104的传送带域的通知从发送终端101进行。依据该构成,实施本发明时,只需要在发送终端、接收终端上追加功能,而不需要在无线网关中增加测定RTT和传送带域的特别装置,具有可以减少要追加功能的对象。无线网关103在测定RTT和传送带域时需要发送响应包,这只需要利用通常为标准搭载的ICMP回送,不需要特别装置。

    在图4、图6以及图8的例中,无线网关103向接收终端104通知表示RTT、漏包率、传送带域等网络拥挤状态的信息。然而,当存在多个无线网关时,在接收终端104,难以区别是从那一个无线网关通知的信息。为此,首先,在接收终端104向无线网关发出连接请求时,使无线网关通知该无线网关的名称(例如IP地址、CNAME等RTP的ID)。进一步,无线网关在通知有关拥挤的的通知时,通过一起传送该无线网关的名称,接收终端104可以判断是从那一个无线网关传送的信息。此外,作为在连接请求时获取无线网关的名称的方法,在确立数据连接水平的连接时、参加多址通信的组时、确立应用水平的连接时等的连接确立时,只要将无线网关的名称作为连接信息获取即可。

    又,在上述例中,虽然由无线网关103测定有线区间的RTT、漏包率、传送带域,并将其结果通知接收终端104,由接收终端104本身确定接收终端104要接收的数据,也可以考虑由无线网关103确定接收终端104要接收的数据。即,即使在从接收终端104删除图2的接收数据确定管理部209而在中间节点(无线网关)103包括接收数据确定管理部209的构成中,也可以实施本发明。在该构成中拥挤控制的动作流程例,在图4中,相当于变更成省略第402步、由无线网关103进行第403步。又,进行拥挤控制时的接收数据确定管理部209的动作,和在图5中说明的动作相同。又,在该构成中容错控制的动作流程例,相当于在图6中将第602步变更成从接收终端104向无线网关103通知漏包率,将第603以及604步变更成由无线网关103进行。又,进行容错控制时的接收数据确定管理部209的动作,和图7所示相同。

    图9表示选择传送多址通信传送的数据的中间节点(无线网关)103的构成图。图9中的无线网关103,是实施根据拥挤程度的包传送控制、无线区间中根据传送误码的发生频度的包传送控制的装置,包括储蓄要中继的IP包的包储蓄部901、检测拥挤的拥挤检测部902、检测无线区间的传送误码率和漏包率的传送误码检测部903。在此,例如在发送终端101预先在各IP包中附加优先度信息,并且从发送终端101传送实现不同容错强度(例如,是复原几个连续包)的多个冗余数据(FEC数据)。

    包储蓄部901,由有限长度的一个以上的缓冲器构成,根据需要,具有向2个以上无线网选择输出的路由功能。又,缓冲器包括FIFO(First-InFirst-Out)排队、RED(Random Early Drop)、RIO(RED In-Out)、WRED(Weighted RED)的选择性包废弃装置。

    拥挤检测部902,监视在包储蓄部901的IP包的储蓄量。例如,当前IP包的储蓄量(缓冲器占有量),如果不到包储蓄部901可以储蓄的容量的1/3时判断没有拥挤,在1/3以上并且不到1/2时判断为轻度拥挤状态,在1/2以上时判断为强拥挤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指示在包储蓄部901的包废弃。具体地讲,当判断没有拥挤时,不进行包废弃,而判断为轻度拥挤状态时只将低优先度的包废弃。又,当判断为强拥挤状态时,将低优先度和中优先度的包废弃。

    传送误码检测部903,接收在接收终端104测定传送误码率和漏包率的通知,根据在无线区间的传送误码的发生频度,确定要传送的冗余数据。例如,利用作为冗余数据的量虽然大致相同,但纠错能力不同的冗余数据、纠错的保护对象不同的冗余数据。具体地讲,对于MPEG,从发送终端101采用多址通信配送在帧内(I帧)和帧间(P帧)两者上附加强度弱的纠错能力的冗余数据(弱FEC数据R1)、只是在帧内附加强度强的纠错能力的冗余数据(强FEC数据R2)。传送误码检测部903,当无线区间的传送误码低时(例如误码率不到1%),向包储蓄部901通知在两FEC数据R1、R2中废弃强FEC数据R2,只让弱FEC数据R1通过。相反,当传送误码率高(例如误码率在1%以上)时,向包储蓄部901通知在两FEC数据R1、R2中废弃弱FEC数据R1,只让强FEC数据R2通过。同样的方法对于多层编码的AV数据也适用。

    优先度信息的附加,对于在图2中说明的发送终端101,在图像编码部201和声音编码部202中进行。可以分别将帧内指定为高优先度、帧间为中优先度、声音数据为低优先度。也可以将声音数据中的有声期间的数据指定为高优先度,无声期间的数据为低优先度。此外,也可以对文字、音乐等其它媒体、和在不同媒体之间进行优先度附加。进一步,也可以适用于多层编码的AV数据,将基本层指定为高优先度,扩展层为低优先度。此外,也可以在采用多个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AV数据附加优先度信息进行传送。例如,将采用96Kbps进行编码的数据设定成高优先度,采用128Kbps编码的数据指定为低优先度。这时,在中继128Kbps的数据时如果无线网关103检测到拥挤状态,则废弃128Kbps的数据,向接收终端104传送96Kbps的数据。在解除拥挤后,废弃96Kbps的数据,而向接收终端104传送128Kbps的数据。此外,有关优先度的信息,也可以采用记述IP包的优先度信息的TOS(Type Of Service)区域。

    此外,为了从发送终端101配送多个不同容错强度的冗余数据,必须在无线网关103区别数据,进行传送和废弃。为进行该区别,也可以采用记述IP包的优先度信息的TOS区域。例如,以帧内为1,帧间为2,强FEC数据为3,弱FEC数据为4,在发送侧在TOS区域针对每个发送数据进行标签附加。此外,同时传送采用不同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AV数据时,准备与编码速率对应的冗余数据,通过检测到拥挤,变更作为对象的编码速率的数据时,废弃、传送的冗余数据也同样必须根据作为对象的编码速率进行变更。

    进一步,也根据传送误码,选择性废弃、传送要中继的AV数据和冗余数据。例如,当传送误码率低时,传送帧内和帧间两者,废弃冗余数据。另一方面,当传送误码率高时,传送帧内和冗余数据,废弃帧间。这时,也可以删除图9中的拥挤检测部902。

    图10是表示在无线网关103中进行传送控制的方法的说明图。依据图10,首先在包储蓄部901调查IP包的储蓄量(拥挤的程度)(第1001步)。如果没有拥挤则不进行包废弃(第1002、1003步),如果拥挤的程度低,只废弃低优先度的包(第1004、1005步),如果拥挤程度强,则废弃低优先度和中优先度的包(第1006、1007步)。进一步,调查传送的误码率和漏包率(第1008步),当误码率和漏包率低时,废弃强FEC数据R2,只让弱FEC数据R1通过(第1009、1010步)。当误码率和漏包率高时,废弃弱FEC数据R1,只让强FEC数据R2通过(第1011、1012步)。在第1010和1012步由于变更了容错强度后当拥挤程度变化时,返回到第1001步,可以变更第1003、1005和1007步中的中继数据。

    图11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多址通信系统的概略图。本系统,由于进行多址通信传送,在向多个用户配送同一内容时有效。在图11中,作为其例子,表示了将低域信息向多个手机电话终端配送时的应用例。例如,具有横滨车站周边的信息的服务器(发送终端)101,通过路由器102以及横滨车站周边基站(无线网关103)A~C,向横滨车站周边的移动电话终端(接收终端104)A~D配送信息。作为配送的信息,现场直播图像传送公共设施的混杂信息,配送商店、影院的广告等。当然,其它区域,从其它服务器配送该地域信息。如图11所示,具有川崎车站周边的信息的服务器,通过路由器以及川崎车站周边基站A、B,向川崎车站周边的移动电话终端A~C配送周边信息。这样,通过应用本发明,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多址通信传送。在该应用例之外,当向多个用户进行同一流配送时,本发明是有效的。

    此外,在上述例中,在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的传送路径虽然具有有线区间和无线区间,本发明,当传送路径整体都由无线网络构成时也可以适用。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依据本发明,即使在具有无线区间的网络中也可以实现不中断的声音传送、不迷乱的图像传送。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发送接收方法.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在发送终端(101)和接收终端(104)之间的传送路径上设置的中间节点(102、103)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中间节点中根据数据的接收以及/或者发送的状态,确定接收终端(104)要接收的数据。这样,即使在有线区间和无线区间混合存在的环境下,也可以实现不中断的声音传送、不迷乱的图像传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