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889390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9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154551.2

申请日:

20160318

公开号:

CN105612881B

公开日:

201810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C7/18,A01C7/20

主分类号:

A01C7/18,A01C7/20

申请人:

湖州农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阿庆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七幸路666号三号楼C区C208室

优先权:

CN201610154551A

专利代理机构: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裴金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点播的播种机,包括旋拨组件,所述旋拨组件包括旋拨腔,由左右挡板配合形成的一个非封闭式腔体结构,用于容置旋拨件;旋拨件,设置在所述旋拨腔中,利用自身旋转将通过种子入口进入旋拨腔的种子从种子出口拨出,包括旋转体和若干数量的均匀布置在所述旋转体周面上的拨片;种子入口,由左右侧挡板配合形成,设置在旋拨腔的旋拨起始处;所述旋拨起始处,设置在所述旋拨腔的非最高位点,且旋拨种子时具有阻力矩;所述旋拨终结处,依据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起始点设置在种子开始下落时。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种子的点播效果,避免出现漏播、散播等情况,而且能够防止卡种和损坏种子。

权利要求书

1.播种机,包括旋拨组件(1),所述旋拨组件(1)包括-旋拨腔(14),由阻挡板(12)和位于阻挡板(12)两侧的侧挡板(11)配合形成的一个非封闭式腔体结构,用于容置旋拨件(13);-旋拨件(13),设置在所述旋拨腔(14)中,利用自身旋转将通过种子入口(15)进入旋拨腔(14)的种子从种子出口(16)拨出,包括旋转体(131)和若干数量的均匀布置在所述旋转体(131)周面上的拨片(132);-种子入口(15),由左右侧挡板(11)配合形成,设置在旋拨腔(14)的旋拨起始处;-种子出口(16),由左右侧挡板(11)配合形成,设置在旋拨腔(14)的旋拨终结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拨起始处,设置在所述旋拨腔(14)的非最高位点,且旋拨种子时具有阻力矩;所述旋拨终结处,依据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起始点设置在种子开始下落时;所述种子出口(16)的对应圆心角为θ,对应半径为R,则θπR≥180a;a是临界常数,是依据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当种子刚好下落完成时种子出口(16)所对应的理论弧长;所述旋拨件(13)的两侧面分别与左右侧挡板(11)形成的间隙小于种子大小,所述种子入口(15)连接有存放种子的储料腔(21),位于种子入口(15)处的旋拨件(13)一侧或两侧面与储料腔(21)之间设有落料区(22);所述种子出口(16)的对应圆心角θ大小为5°≤θ<90°;所述阻挡板(12)的内边缘与拨片(132)端部形成小于种子大小的间隙,所述阻挡板(12)包括防止在旋拨时将种子抛出旋拨腔(14)的上阻挡部(121)和防止种子以非旋拨方式进入旋拨腔(14)内的下阻挡部(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拨腔(14)内设有防止拨片(132)将种子从种子入口(15)拨进旋拨腔(14)内时与上阻挡部(121)的端部发生夹种的防夹区(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区(17)的起始位置为种子入口(15)处,其结束位置为旋拨腔(14)的最高位点或种子从拨片(132)开始脱离或完全脱离时所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入口(15)的前方设有控制种子进入种子入口(15)数量的闸门(2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点播的播种机。

背景技术

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农业机械,对于部分作物的种植中需要点播单颗种子,一是定量播种易于生长,二是节约作物资源。现有的播种机的点播功能不完善,时常出现散播、播种不均、不播种以及损伤种子的现象,且现有的播种机的点播结构过于复杂导致播种机结构过于庞大不适合小面积播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实现点播功能的播种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播种机,包括旋拨组件,所述旋拨组件包括

-旋拨腔,由阻挡板和位于阻挡板两侧的侧挡板配合形成的一个非封闭式腔体结构,用于容置旋拨件;

-旋拨件,设置在所述旋拨腔中,利用自身旋转将通过种子入口进入旋拨腔的种子从种子出口拨出,包括旋转体和若干数量的均匀布置在所述旋转体周面上的拨片;

-种子入口,由左右侧挡板配合形成,设置在旋拨腔的旋拨起始处;

-种子出口,由左右侧挡板配合形成,设置在旋拨腔的旋拨终结处;

所述旋拨起始处,设置在所述旋拨腔的非最高位点,且旋拨种子时具有阻力矩;

所述旋拨终结处,依据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起始点设置在种子开始下落时。

所述的旋拨起始处是指拨片完成拨种后离开旋拨腔首次接触种子的位置;在旋拨起始处,种子所受的重力作用在拨片上,与旋拨件的中心形成阻力矩,作用在旋拨件上的扭矩克服此阻力矩后将种子旋拨进旋拨腔内,当拨片转动至最高点时,位于拨片上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从拨片上陆续脱离,随着继续转动,种子完全脱离后落到旋转体和前一个拨片的非旋拨面上,种子在重力作用下随旋转体和前一个拨片,即以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向种子出口移动,在旋拨终结处,由同一个拨片所拨动的所有种子,在重力作用下以带有转动惯性的自由落体方式同时从种子出口掉出,完成种子点播,而非以散播形式呈先后顺序依次掉出。从播种效果来说,点播能够将同一个拨片所拨动的所有种子集中地堆放在一起,前一个拨片与后一个拨片所拨动的种子具有一定的间距,而散播则是将同一个拨片所拨动的所有种子以不定数量的种子为一组,并每组种子以一定的间隔呈直线进行播种,使得前一个拨片与后一个拨片所拨动的种子的没有一定的间距,呈现杂乱无章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种子出口的对应圆心角为θ,对应半径为R,则θπR≥180a;a是临界常数,是依据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当种子刚好下落完成时种子出口所对应的理论弧长。

作为优选,所述种子出口的对应圆心角θ大小为5°≤θ<90°。

作为优选,所述阻挡板的内边缘与拨片端部形成小于种子大小的间隙,所述阻挡板包括防止在旋拨时将种子抛出旋拨腔的上阻挡部和防止种子以非旋拨方式进入旋拨腔内的下阻挡部。

作为优选,所述旋拨腔内设有防止拨片将种子从种子入口拨进旋拨腔内时与上阻挡部的端部发生夹种的防夹区。

作为优选,所述防夹区的起始位置为种子入口处,其结束位置为旋拨腔的最高位点或种子从拨片开始脱离或完全脱离时所在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旋拨件的两侧面分别与左右侧挡板形成的间隙小于种子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种子入口的前方设有控制种子进入种子入口数量的闸门。

作为优选,所述种子入口连接有存放种子的储料腔,位于种子入口处的旋拨件一侧或两侧面与储料腔之间设有落料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种子的点播效果,避免出现漏播、散播等情况,而且能够防止卡种和损坏种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解图;

图4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种子出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正视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分解图;

图中:1-旋拨组件,11-侧挡板,112-轴承安装室,113-转孔,12-阻挡板,121-上阻挡部,122-下阻挡部,13-旋拨件,131-旋转体,132-拨片,133-轴突部,134-套孔,14-旋拨腔,15-种子入口,16-种子出口,17-防夹区,2-料斗,21-储料腔,22-落料区,23-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播种机,包括旋拨组件1,旋拨组件1包括旋拨腔14和旋拨件13,旋拨腔14由阻挡板12和位于阻挡板12两侧的侧挡板11配合形成的一个非封闭式腔体结构,用于容置旋拨件13。旋拨件13设置在旋拨腔14中,利用自身旋转将通过种子入口15进入旋拨腔14的种子从种子出口16拨出,包括旋转体131和若干数量的均匀布置在所述旋转体131周面上的拨片132。种子入口15,由左右侧挡板11配合形成,设置在旋拨腔14的旋拨起始处;种子出口16,由左右侧挡板11配合形成,设置在旋拨腔14的旋拨终结处。旋拨起始处,设置在所述旋拨腔14的非最高位点,且旋拨种子时具有阻力矩;旋拨终结处,依据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起始点设置在种子开始下落时。

如图5所示,种子出口16的对应圆心角为θ,对应半径为R,则θπR≥180a;a是临界常数,是依据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当种子刚好下落完成时种子出口16所对应的理论弧长,使d2>d1>种子最大直径,以便种子能够顺利落下,种子出口16的对应圆心角θ大小为5°≤θ<90°。

阻挡板12包括防止在旋拨时将种子抛出旋拨腔的上阻挡部121和防止种子以非旋拨方式进入旋拨腔14内的下阻挡部122,上阻挡部121和下阻挡部132的内边缘与拨片132的端部贴合或形成小于种子大小的间隙。上阻挡部121沿旋拨方向设置在种子入口15到种子出口16之间,下阻挡部132沿旋拨方向设置在种子出口16到与种子入口15之间。旋拨腔14内设有防止拨片132将种子从种子入口15拨进旋拨腔14内时与上阻挡部121的端部发生夹种的防夹区17。防夹区17的起始位置为种子入口15处,其结束位置为旋拨腔14的最高位点或种子从拨片132开始脱离或完全脱离时所在的位置。旋拨件13的两侧面分别与左右侧挡板11贴合或形成小于种子大小的间隙。

种子入口15连接有存放种子的料斗2,料斗2由分别连接在左右侧挡板11上的料板配合组成,形成用于存放种子并与种子入口15连通的储料腔21。种子入口15处设有位于旋拨件13两侧的落料区22,位于落料区22内的料板内壁与同侧的侧挡板11内壁形成高度差。

旋拨件13上设有向两侧凸出侧挡板外侧的、并用于连接转轴的轴突部133,轴突部133上设有用于套接转轴的套孔134,侧挡板11上设有使轴突部133伸出侧挡板11外侧的转孔113,转孔113的半径小于拨片132的最小转动半径。轴突部133连接有轴承18,侧挡板11上设有用于安装轴承18的轴承安装室112。轴承18为滚珠轴承或平面轴承。

实施例2: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种子入口15的前方设有闸门25,通过上下移动闸门25控制种子进入种子入口15的数量。

实施例3:如图7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种子入口15处设有位于旋拨件13其中一侧的落料区22,位于落料区22内的料板内壁与同侧的侧挡板11内壁形成高度差,另一侧的料板内壁与其同侧的侧挡板内壁齐平。

播种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播种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播种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播种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播种机.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154551.2 (22)申请日 2016.03.1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61288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6.01 (73)专利权人 湖州农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七幸路 666号三号楼C区C208室 (72)发明人 沈阿庆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232 代理人 裴金华 (51)Int.Cl. A01C 7/18(2006.01) A0。

2、1C 7/2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203416599 U,2014.02.05, CN 205611222 U,2016.10.05, CN 104488414 A,2015.04.08, US 3913503 A,1975.10.21, CN 2655610 Y,2004.11.17, CN 1286896 A,2001.03.14, 审查员 罗恒昌 (54)发明名称 播种机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旋 转点播的播种机, 包括旋拨组件, 所述旋拨组件 包括旋拨腔, 由左右挡板配合形成的一个非封闭 式腔体结构, 用于容置旋拨件; 旋拨件, 设。

3、置在所 述旋拨腔中, 利用自身旋转将通过种子入口进入 旋拨腔的种子从种子出口拨出, 包括旋转体和若 干数量的均匀布置在所述旋转体周面上的拨片; 种子入口, 由左右侧挡板配合形成, 设置在旋拨 腔的旋拨起始处; 所述旋拨起始处, 设置在所述 旋拨腔的非最高位点, 且旋拨种子时具有阻力 矩; 所述旋拨终结处, 依据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 式, 起始点设置在种子开始下落时。 本发明能够 有效地提高种子的点播效果, 避免出现漏播、 散 播等情况, 而且能够防止卡种和损坏种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CN 105612881 B 2018.10.09 CN 105612881 B 1.播种机。

4、, 包括旋拨组件 (1) , 所述旋拨组件 (1) 包括 -旋拨腔 (14) , 由阻挡板 (12) 和位于阻挡板 (12) 两侧的侧挡板 (11) 配合形成的一个非 封闭式腔体结构, 用于容置旋拨件 (13) ; -旋拨件 (13) , 设置在所述旋拨腔 (14) 中, 利用自身旋转将通过种子入口 (15) 进入旋拨 腔 (14) 的种子从种子出口 (16) 拨出, 包括旋转体 (131) 和若干数量的均匀布置在所述旋转 体 (131) 周面上的拨片 (132) ; -种子入口 (15) , 由左右侧挡板 (11) 配合形成, 设置在旋拨腔 (14) 的旋拨起始处; -种子出口 (16) ,。

5、 由左右侧挡板 (11) 配合形成, 设置在旋拨腔 (14) 的旋拨终结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拨起始处, 设置在所述旋拨腔 (14) 的非最高位点, 且旋拨种子时具有阻力矩; 所述旋拨终结处, 依据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 起始点设置在种子开始下落时; 所述种子出口 (16) 的对应圆心角为 , 对应半径为R, 则 R180a; a是临界常数, 是依 据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 当种子刚好下落完成时种子出口 (16) 所对应的理论弧长; 所述旋拨件 (13) 的两侧面分别与左右侧挡板 (11) 形成的间隙小于种子大小, 所述种子 入口 (15) 连接有存放种子的储料腔 (21) , 位于种子入。

6、口 (15) 处的旋拨件 (13) 一侧或两侧面 与储料腔 (21) 之间设有落料区 (22) ; 所述种子出口 (16) 的对应圆心角 大小为5 90 ; 所述阻挡板 (12) 的内边缘与拨片 (132) 端部形成小于种子大小的间隙, 所述阻挡板 (12) 包 括防止在旋拨时将种子抛出旋拨腔 (14) 的上阻挡部 (121) 和防止种子以非旋拨方式进入旋 拨腔 (14) 内的下阻挡部 (12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拨腔 (14) 内设有防止拨片 (132) 将种子从种子入口 (15) 拨进旋拨腔 (14) 内时与上阻挡部 (121) 的端部发生夹种的防。

7、夹区 (17)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夹区 (17) 的起始位置为种子入口 (15) 处, 其结束位置为旋拨腔 (14) 的最高位点或种子从拨片 (132) 开始脱离或完全脱离时 所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子入口 (15) 的前方设有控制种子 进入种子入口 (15) 数量的闸门 (23)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612881 B 2 播种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旋转点播的播种机。 背景技术 0002 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农业机械, 对于部分作物。

8、的种植中需要点播单颗 种子, 一是定量播种易于生长, 二是节约作物资源。 现有的播种机的点播功能不完善, 时常 出现散播、 播种不均、 不播种以及损伤种子的现象, 且现有的播种机的点播结构过于复杂导 致播种机结构过于庞大不适合小面积播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实现点播功能的播种机。 0004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播种机, 包括旋拨组件, 所述旋拨组件包括 0005 -旋拨腔, 由阻挡板和位于阻挡板两侧的侧挡板配合形成的一个非封闭式腔体结 构, 用于容置旋拨件; 0006 -旋拨件, 设置在所述旋拨腔中, 利用自身旋转将通过种。

9、子入口进入旋拨腔的种子 从种子出口拨出, 包括旋转体和若干数量的均匀布置在所述旋转体周面上的拨片; 0007 -种子入口, 由左右侧挡板配合形成, 设置在旋拨腔的旋拨起始处; 0008 -种子出口, 由左右侧挡板配合形成, 设置在旋拨腔的旋拨终结处; 0009 所述旋拨起始处, 设置在所述旋拨腔的非最高位点, 且旋拨种子时具有阻力矩; 0010 所述旋拨终结处, 依据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 起始点设置在种子开始下落时。 0011 所述的旋拨起始处是指拨片完成拨种后离开旋拨腔首次接触种子的位置; 在旋拨 起始处, 种子所受的重力作用在拨片上, 与旋拨件的中心形成阻力矩, 作用在旋拨件上的扭 矩克。

10、服此阻力矩后将种子旋拨进旋拨腔内, 当拨片转动至最高点时, 位于拨片上的种子在 重力作用下从拨片上陆续脱离, 随着继续转动, 种子完全脱离后落到旋转体和前一个拨片 的非旋拨面上, 种子在重力作用下随旋转体和前一个拨片, 即以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向 种子出口移动, 在旋拨终结处, 由同一个拨片所拨动的所有种子, 在重力作用下以带有转动 惯性的自由落体方式同时从种子出口掉出, 完成种子点播, 而非以散播形式呈先后顺序依 次掉出。 从播种效果来说, 点播能够将同一个拨片所拨动的所有种子集中地堆放在一起, 前 一个拨片与后一个拨片所拨动的种子具有一定的间距, 而散播则是将同一个拨片所拨动的 所有种子以。

11、不定数量的种子为一组, 并每组种子以一定的间隔呈直线进行播种, 使得前一 个拨片与后一个拨片所拨动的种子的没有一定的间距, 呈现杂乱无章的效果。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种子出口的对应圆心角为 , 对应半径为R, 则 R180a; a是临界 常数, 是依据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 当种子刚好下落完成时种子出口所对应的理论弧长。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种子出口的对应圆心角 大小为5 90 。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阻挡板的内边缘与拨片端部形成小于种子大小的间隙, 所述阻挡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5612881 B 3 板包括防止在旋拨时将种子抛出旋拨腔的上阻挡部和防止种子。

12、以非旋拨方式进入旋拨腔 内的下阻挡部。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旋拨腔内设有防止拨片将种子从种子入口拨进旋拨腔内时与上阻 挡部的端部发生夹种的防夹区。 0016 作为优选, 所述防夹区的起始位置为种子入口处, 其结束位置为旋拨腔的最高位 点或种子从拨片开始脱离或完全脱离时所在的位置。 0017 作为优选, 所述旋拨件的两侧面分别与左右侧挡板形成的间隙小于种子大小。 0018 作为优选, 所述种子入口的前方设有控制种子进入种子入口数量的闸门。 0019 作为优选, 所述种子入口连接有存放种子的储料腔,位于种子入口处的旋拨件一 侧或两侧面与储料腔之间设有落料区。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

13、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种子的点播效果, 避免出现漏播、 散播 等情况, 而且能够防止卡种和损坏种子。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正视剖视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解图; 0024 图4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0025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种子出口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正视剖视图; 0027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分解图; 0028 图中: 1-旋拨组件, 11-侧挡板, 112-轴承安装室, 113-转孔, 12-阻挡板, 121-上阻 挡部, 122-下阻挡部, 13-旋拨件, 131-旋转。

14、体, 132-拨片, 133-轴突部, 134-套孔, 14-旋拨 腔, 15-种子入口, 16-种子出口, 17-防夹区, 2-料斗, 21-储料腔, 22-落料区, 23-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 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只要在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0 实施例1: 如图1、 图2、 图3和图4所示, 播种机, 包括旋拨组件1, 旋拨组件1包括旋拨 腔14和旋拨件13, 旋拨腔14由阻挡板12和位于阻挡板12两侧的侧挡板11配合形成。

15、的一个非 封闭式腔体结构, 用于容置旋拨件13。 旋拨件13设置在旋拨腔14中, 利用自身旋转将通过种 子入口15进入旋拨腔14的种子从种子出口16拨出, 包括旋转体131和若干数量的均匀布置 在所述旋转体131周面上的拨片132。 种子入口15, 由左右侧挡板11配合形成, 设置在旋拨腔 14的旋拨起始处; 种子出口16, 由左右侧挡板11配合形成, 设置在旋拨腔14的旋拨终结处。 旋拨起始处, 设置在所述旋拨腔14的非最高位点, 且旋拨种子时具有阻力矩; 旋拨终结处, 依据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 起始点设置在种子开始下落时。 0031 如图5所示, 种子出口16的对应圆心角为 , 对应半径。

16、为R, 则 R180a; a是临界常 数, 是依据非限制的自由旋拨方式, 当种子刚好下落完成时种子出口16所对应的理论弧长,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5612881 B 4 使d2d1种子最大直径, 以便种子能够顺利落下, 种子出口16的对应圆心角 大小为5 90 。 0032 阻挡板12包括防止在旋拨时将种子抛出旋拨腔的上阻挡部121和防止种子以非旋 拨方式进入旋拨腔14内的下阻挡部122, 上阻挡部121和下阻挡部132的内边缘与拨片132的 端部贴合或形成小于种子大小的间隙。 上阻挡部121沿旋拨方向设置在种子入口15到种子 出口16之间, 下阻挡部132沿旋拨方向设置在种。

17、子出口16到与种子入口15之间。 旋拨腔14内 设有防止拨片132将种子从种子入口15拨进旋拨腔14内时与上阻挡部121的端部发生夹种 的防夹区17。 防夹区17的起始位置为种子入口15处, 其结束位置为旋拨腔14的最高位点或 种子从拨片132开始脱离或完全脱离时所在的位置。 旋拨件13的两侧面分别与左右侧挡板 11贴合或形成小于种子大小的间隙。 0033 种子入口15连接有存放种子的料斗2, 料斗2由分别连接在左右侧挡板11上的料板 配合组成, 形成用于存放种子并与种子入口15连通的储料腔21。 种子入口15处设有位于旋 拨件13两侧的落料区22, 位于落料区22内的料板内壁与同侧的侧挡板1。

18、1内壁形成高度差。 0034 旋拨件13上设有向两侧凸出侧挡板外侧的、 并用于连接转轴的轴突部133, 轴突部 133上设有用于套接转轴的套孔134, 侧挡板11上设有使轴突部133伸出侧挡板11外侧的转 孔113, 转孔113的半径小于拨片132的最小转动半径。 轴突部133连接有轴承18, 侧挡板11上 设有用于安装轴承18的轴承安装室112。 轴承18为滚珠轴承或平面轴承。 0035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种子入口15的前方设有闸门25, 通 过上下移动闸门25控制种子进入种子入口15的数量。 0036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

19、种子入口15处设有位于旋拨件 13其中一侧的落料区22, 位于落料区22内的料板内壁与同侧的侧挡板11内壁形成高度差, 另一侧的料板内壁与其同侧的侧挡板内壁齐平。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5612881 B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6 CN 105612881 B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7 CN 105612881 B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8 CN 105612881 B 8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9 CN 105612881 B 9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0 CN 105612881 B 10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1 CN 105612881 B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