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6885145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4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352057.2

申请日:

20181113

公开号:

CN109197574A

公开日:

201901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H1/02,A01H1/04

主分类号:

A01H1/02,A01H1/04

申请人:

南京林业大学

发明人:

李淑娴,邹雨婷,朱铭玮,王怡晨,尹佟明

地址:

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59号

优先权:

CN201811352057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邱兴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先将油用牡丹种子干燥至恒重,然后利用核磁共振分析测定出油用牡丹种子的含油率,选择含油率较高的种子作为F1代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直接播种育苗。本发明的优良单株选育方法通过测定种子的含油率来进行选育,含油率的测定对种子质量不产生任何影响,测定准确性高,操作简便,高效可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油用牡丹种子干燥至恒重,然后利用核磁共振分析测定出油用牡丹种子的含油率,选择含油率较高的种子作为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直接播种育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收获的优良单株的种子为待选育对象,直接播种育苗,提高牡丹籽油的产量;或用某两个优良单株为对象,开展定向杂交育种培育出更加优良的F1代,最终获得更优良的油用牡丹新品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育的油用牡丹种子的含油率不低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核磁共振分析仪制作不同质量的牡丹纯油的含油率标准曲线;步骤2,将油用牡丹种子干燥至恒重,然后将种子称重后放入核磁共振仪内采集信号,对比标准曲线得到种子的含油率;步骤3,选择含油率较高的种子作为选育对象进行单株选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油用牡丹种子,40℃干燥至恒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仪的共振频率为18.17MHz,磁体强度0.50T±0.08T,线圈直径为25mm,磁体温度为3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5支进样瓶中分别加入0.2g、0.4g、0.6g、0.8g、1.0g的不同质量的牡丹纯油作为标准样品,将其分别放入核磁共振仪的样品槽内,采集标准信号,根据标准样品的质量和标准信号绘制标准曲线,获得的回归方程为:y=3213x-86.671,R=0.9999。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放入核磁共振仪内采集信号的种子,高度为至刻度线以下3.5~4c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选择含油率达30%以上的油用牡丹种子作为选育对象。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用牡丹种子通过以下方式获得:采摘成熟的油用牡丹果荚,果荚采回后,先将果荚于室内阴干,待果荚裂开后收集种子,再将收集好的单株种子去除杂质后置于室内继续晾至恒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用牡丹良种选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属于中国特有的传统花卉,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油用牡丹(Oil Peony)指牡丹组中结籽能力强,能够用来生产种籽、加工食用牡丹籽油的牡丹类型,或特指牡丹组中产籽出油率≥22%品种(或品系)的统称,具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牡丹种籽不仅产油率高,且油质优良。研究表明:牡丹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0%以上,并以人体必不可缺少的健康元素亚麻酸和亚油酸为主,分别占40.2%和30.0%,是极具开发价值的木本油料植物。随着油用牡丹种植面积的快速增长,尽快选育出高含油率的品种是其产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快速、无损、准确测定各选育单株的含油率尤为重要,而传统的化学方法测定种子含油率需先采取措施将油从种子中提取出来,该过程会有一定的损耗,测定结果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便、高效、无损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含油率进而对油用牡丹进行优良单株选育的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先将油用牡丹种子干燥至恒重,然后利用核磁共振分析测定出油用牡丹种子的含油率,选择含油率较高的种子作为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直接播种育苗。

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用收获的优良单株的种子为待选育对象,直接播种育苗,提高牡丹籽油的产量;或用某两个优良单株为对象,开展定向杂交育种培育出更加优良的F1代,最终获得更优良的油用牡丹新品种。

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选育的油用牡丹种子的含油率不低于30%。

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核磁共振分析仪制作不同质量的牡丹纯油的含油率标准曲线;

步骤2,将油用牡丹种子干燥至恒重,然后将种子称重后放入核磁共振仪内采集信号,对比标准曲线得到种子的含油率;

步骤3,选择含油率较高的种子作为选育对象进行单株选育。

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油用牡丹种子,40℃干燥至恒重。

所述核磁共振仪的共振频率为18.17MHz,磁体强度0.50T±0.08T,线圈直径为25mm,磁体温度为32℃。

所述步骤1中,在5支进样瓶中分别加入0.2g、0.4g、0.6g、0.8g、1.0g的不同质量的牡丹纯油作为标准样品,将其分别放入核磁共振仪的样品槽内,采集标准信号,根据标准样品的质量和标准信号绘制标准曲线,获得的回归方程为:y=3213x-86.671,R2=0.9999。

所述步骤2中,放入核磁共振仪内采集信号的种子,高度为至刻度线以下3.5~4cm。

所述步骤3中,选择含油率达30%以上的油用牡丹种子作为选育对象。

所述油用牡丹种子通过以下方式获得:采摘成熟的油用牡丹果荚,果荚采回后,先将果荚于室内阴干,待果荚裂开后收集种子,再将收集好的单株种子去除杂质后置于室内继续晾至恒重。

本发明采用核磁共振仪测定油用牡丹种子含油率的原理是:在一固定的强磁感应场激励下,油籽中氢质子的磁性核吸收了射频能后,其能级会发生跃迁,外加一个能量使其恰好等于裂分后相邻2个能级之差,则该核就可以吸收能量且是共振吸收,从低能态跃迁至高能态,用接收器可以记录下该共振信号,并以共振吸收的强度作为定量依据。一般共振信号的强度和氢核的数目成正比,由于在种子内除了油中有氢质子,水中也有氢质子,因此我们一般认为检测到的种子的核磁信号仅来源于水分和油分。但水分和油分衰减的速度并不一致,即弛豫时间不同,其中水分又分为束缚水和自由水,束缚水的弛豫时间较短,而油和自由水的弛豫时间较长,很难严格的区分开来,所以测定前需先将种子内的自由水烘除,使各样品的含水率相对一致,此时种子内的水可看成束缚水,再通过弛豫时间的不同,可区分开水分和油分。国际标准ISO10565-1998《油籽油和水分含量的同步测定脉冲核磁共振光谱法》中提到当弛豫时间为3.5ms时,水已经衰减完,共振信号都是由油中的氢提供。对于种子中的油脂,氢核越多则共振强度越大,种子的含油率就越高,即共振信号的强度和氢核的数目成正比。由于不同种类的油料种子其油脂组成不同,氢核所处的化学环境也各异,所以发生共振的现象与强度也不同,为此必须用不同质量的同种油料种子的共振信号作为定量测定的参照数据。油的信号强度与油的质量线性相关,通过定标求出油的信号强度和油的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得出测试样品的含油率。

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优良单株选育方法通过测定种子的含油率来进行选育,含油率的测定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属于物理原理,而传统的化学法测定含油率时,需先采取措施将油从种子中提取出来,该过程会有一定的损耗,因此用核磁技术的测定结果比传统化学测定方法更准确,一般高2%左右。

(2)本发明在进行含油率的测定时,是将整粒种子放入测试管,不会对种子造成任何损伤,虽然测试前对种子采取短时间的烘干,但对种子质量不产生任何影响,测定后的种子仍可用于播种育苗生产。

(3)本发明的优良单株选育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种子含油率的测定,在样品放入试管后,只需50秒即可得到测试结果,具有测定速度快的优点。

(4)本发明的优良单株选育方法操作简便,高效可靠,具有很好的实践应用价值,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油用牡丹种子含油率的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准备:油用牡丹种子一般于7月中下旬开始陆续成熟,果荚呈蟹黄色时,将单株所有的果荚采下。果荚采回后,先将果荚于室内阴干,待果荚裂开后收集种子,再将收集好的单株种子去除杂质后置于室内继续晾至恒重。

(2)制定标线:在5支进样瓶中分别加入0.2g,0.4g,0.6g,0.8g,1.0g不同质量的牡丹纯油作为标准样品,再将其分别放入核磁共振分析仪(MicroMR20-025V,苏州纽迈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共振频率18.17MHz,磁体强度0.50T±0.08T,线圈直径为25mm,磁体温度为32℃)的样品槽里,利用“核磁共振含油含水率测定”软件采集相应的信号,根据标准样品的质量及其得到的相应信号绘制出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得到回归方程为:y=3213x-86.671,R2=0.9999。。

(3)测定种子含油率:测定前,先将种子放入40℃烘箱中烘至恒重。测试时将供试种子倒入试管内(至刻度线以下3.5~4cm)称重,再放入核磁共振仪内利用“核磁共振含油含水率测定”软件采集信号,对比标准曲线得到供试种子的含油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油用牡丹不同单株含油率的差异

(4)选育:根据测出的种子含油率的高低,选择出含油率较高的1到27号单株作为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直接播种,栽培,收获种子。

本实施例在申请时已经完成初步选育出高含油率单株种子的育苗,即为上述27株高含油率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该27株高含油率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育苗后可开花结果,获得高油产量。

(5)在步骤(1)-(4)的基础上,还可以用收获的优良单株的种子为待选育对象,直接播种育苗,提高牡丹籽油的产量;或用某两个优良单株为对象,开展定向杂交育种培育出更加优良的F1代,最终获得更优良的油用牡丹新品种。

实施例2

实施例1的选育方法,虽然测试前对种子采取短时间的烘干,但对种子质量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为验证实施例1的选育方法不会对种子造成任何损伤,进行必要的发芽试验。

表2新采收种子与测完含油率后种子发芽率的比较

表2中共有5组不同的油用牡丹种子测试样品,均为新采收种子(刚从果荚取出的种子,此时种子的含水率一般在45%左右)。将每一组样品分成两份,一份种子直接放在湿沙中,于15℃下发芽,这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即随采随播;另一份种子则是在室内阴干、40℃烘箱中烘至恒重(此时种子的含水率一般在8%左右)后测定含油率,然后再将种子放在上述相同环境下进行发芽试验。发芽率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样品的两个结果间差异不显著,因此核磁测定后的种子仍可用于播种育苗生产。而传统的测定方法首先需将种子研磨成粉末才能提取种子中的油,是破坏性测定,即使某一单株种子的含油率比较高也不能用于再生产。

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352057.2 (22)申请日 2018.11.13 (71)申请人 南京林业大学 地址 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 159号 (72)发明人 李淑娴 邹雨婷 朱铭玮 王怡晨 尹佟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274 代理人 邱兴天 (51)Int.Cl. A01H 1/02(2006.01) A01H 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

2、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 育方法, 先将油用牡丹种子干燥至恒重, 然后利 用核磁共振分析测定出油用牡丹种子的含油率, 选择含油率较高的种子作为F1代油用牡丹优良 单株, 直接播种育苗。 本发明的优良单株选育方 法通过测定种子的含油率来进行选育, 含油率的 测定对种子质量不产生任何影响, 测定准确性 高, 操作简便, 高效可靠,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09197574 A 2019.01.15 CN 109197574 A 1.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先将油用牡丹种子干燥至恒重, 然 后利用核磁共振分析测定出油用牡丹种子的含油率, 。

3、选择含油率较高的种子作为油用牡丹 优良单株, 直接播种育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用收获的优良单 株的种子为待选育对象, 直接播种育苗, 提高牡丹籽油的产量; 或用某两个优良单株为对 象, 开展定向杂交育种培育出更加优良的F1代, 最终获得更优良的油用牡丹新品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选育的油用 牡丹种子的含油率不低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利用核磁共振分析仪制作不同质量的牡丹纯油的含油率标准曲线; 步骤2, 将油用牡。

4、丹种子干燥至恒重, 然后将种子称重后放入核磁共振仪内采集信号, 对比标准曲线得到种子的含油率; 步骤3, 选择含油率较高的种子作为选育对象进行单株选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油用牡丹种子, 40干燥至恒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磁共振仪 的共振频率为18.17MHz, 磁体强度0.50T0.08T, 线圈直径为25mm, 磁体温度为3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 在 5支进样瓶中分别加入0.2g、 0.4g、 0.6g、 0.8g、 。

5、1.0g的不同质量的牡丹纯油作为标准样品, 将其分别放入核磁共振仪的样品槽内, 采集标准信号, 根据标准样品的质量和标准信号绘 制标准曲线, 获得的回归方程为: y3213x-86.671, R20.9999。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 放 入核磁共振仪内采集信号的种子, 高度为至刻度线以下3.54c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 选 择含油率达30以上的油用牡丹种子作为选育对象。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用牡丹 种子通过以下方。

6、式获得: 采摘成熟的油用牡丹果荚, 果荚采回后, 先将果荚于室内阴干, 待 果荚裂开后收集种子, 再将收集好的单株种子去除杂质后置于室内继续晾至恒重。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97574 A 2 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油用牡丹良种选育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 株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 属于中国特有 的传统花卉, 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油用牡丹(Oil Peony)指牡丹组中结籽能力强, 能 够用来生产种籽、 加。

7、工食用牡丹籽油的牡丹类型, 或特指牡丹组中产籽出油率22品种 (或品系)的统称, 具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 牡丹种籽不仅产油率高, 且油质优良。 研究表明: 牡丹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0以上, 并以人体必不可缺少的健康元素亚麻酸 和亚油酸为主, 分别占40.2和30.0, 是极具开发价值的木本油料植物。 随着油用牡丹种 植面积的快速增长, 尽快选育出高含油率的品种是其产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因此快速、 无 损、 准确测定各选育单株的含油率尤为重要, 而传统的化学方法测定种子含油率需先采取 措施将油从种子中提取出来, 该过程会有一定的损耗, 测定结果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

8、目的: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便、 高效、 无损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含油率进而对油用牡丹进行优良单株选育的方法。 0004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先将油用牡丹种子干燥至恒重, 然后利用核 磁共振分析测定出油用牡丹种子的含油率, 选择含油率较高的种子作为油用牡丹优良单 株, 直接播种育苗。 0006 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用收获的优良单株的种子为待选育对象, 直接播种育苗, 提高牡丹籽油的产量; 或用某两个优良单株为对象, 开展定向杂交育种培育 出更加优良的F1代,。

9、 最终获得更优良的油用牡丹新品种。 0007 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选育的油用牡丹种子的含油率不低于 30。 0008 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9 步骤1, 利用核磁共振分析仪制作不同质量的牡丹纯油的含油率标准曲线; 0010 步骤2, 将油用牡丹种子干燥至恒重, 然后将种子称重后放入核磁共振仪内采集信 号, 对比标准曲线得到种子的含油率; 0011 步骤3, 选择含油率较高的种子作为选育对象进行单株选育。 0012 所述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油用牡丹种子, 40干燥至恒重。 0013 所述核磁共振仪的共振频率为18.17MHz, 磁体。

10、强度0.50T0.08T, 线圈直径为 25mm, 磁体温度为32。 0014 所述步骤1中, 在5支进样瓶中分别加入0.2g、 0.4g、 0.6g、 0.8g、 1.0g的不同质量的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9197574 A 3 牡丹纯油作为标准样品, 将其分别放入核磁共振仪的样品槽内, 采集标准信号, 根据标准样 品的质量和标准信号绘制标准曲线, 获得的回归方程为: y3213x-86.671, R20.9999。 0015 所述步骤2中, 放入核磁共振仪内采集信号的种子, 高度为至刻度线以下3.5 4cm。 0016 所述步骤3中, 选择含油率达30以上的油用牡丹种子作。

11、为选育对象。 0017 所述油用牡丹种子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采摘成熟的油用牡丹果荚, 果荚采回后, 先 将果荚于室内阴干, 待果荚裂开后收集种子, 再将收集好的单株种子去除杂质后置于室内 继续晾至恒重。 0018 本发明采用核磁共振仪测定油用牡丹种子含油率的原理是: 在一固定的强磁感应 场激励下, 油籽中氢质子的磁性核吸收了射频能后, 其能级会发生跃迁, 外加一个能量使其 恰好等于裂分后相邻2个能级之差, 则该核就可以吸收能量且是共振吸收, 从低能态跃迁至 高能态, 用接收器可以记录下该共振信号, 并以共振吸收的强度作为定量依据。 一般共振信 号的强度和氢核的数目成正比, 由于在种子内除了油中。

12、有氢质子, 水中也有氢质子, 因此我 们一般认为检测到的种子的核磁信号仅来源于水分和油分。 但水分和油分衰减的速度并不 一致, 即弛豫时间不同, 其中水分又分为束缚水和自由水, 束缚水的弛豫时间较短, 而油和 自由水的弛豫时间较长, 很难严格的区分开来, 所以测定前需先将种子内的自由水烘除, 使 各样品的含水率相对一致, 此时种子内的水可看成束缚水, 再通过弛豫时间的不同, 可区分 开水分和油分。 国际标准ISO10565-1998 油籽油和水分含量的同步测定脉冲核磁共振光谱 法 中提到当弛豫时间为3.5ms时, 水已经衰减完, 共振信号都是由油中的氢提供。 对于种子 中的油脂, 氢核越多则共。

13、振强度越大, 种子的含油率就越高, 即共振信号的强度和氢核的数 目成正比。 由于不同种类的油料种子其油脂组成不同, 氢核所处的化学环境也各异, 所以发 生共振的现象与强度也不同, 为此必须用不同质量的同种油料种子的共振信号作为定量测 定的参照数据。 油的信号强度与油的质量线性相关, 通过定标求出油的信号强度和油的质 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就可以得出测试样品的含油率。 0019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0 (1)本发明的优良单株选育方法通过测定种子的含油率来进行选育, 含油率的测 定采用核磁共振技术, 属于物理原理, 而传统的化学法测定含油率时, 需先采取措施将油。

14、从 种子中提取出来, 该过程会有一定的损耗, 因此用核磁技术的测定结果比传统化学测定方 法更准确, 一般高2左右。 0021 (2)本发明在进行含油率的测定时, 是将整粒种子放入测试管, 不会对种子造成任 何损伤, 虽然测试前对种子采取短时间的烘干, 但对种子质量不产生任何影响, 测定后的种 子仍可用于播种育苗生产。 0022 (3)本发明的优良单株选育方法,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种子含油率的测定, 在样 品放入试管后, 只需50秒即可得到测试结果, 具有测定速度快的优点。 0023 (4)本发明的优良单株选育方法操作简便, 高效可靠, 具有很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15、益, 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实施例的油用牡丹种子含油率的标准曲线。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9197574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0026 实施例1 0027 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8 (1)种子准备: 油用牡丹种子一般于7月中下旬开始陆续成熟, 果荚呈蟹黄色时, 将 单株所有的果荚采下。 果荚采回后, 先将果荚于室内阴干, 待果荚裂开后收集种子, 再将收 集好的单株种子去除杂质后置于室内继续晾至恒重。 0029 (2)制定标线: 在5支进样瓶中分别加入0.2g, 0.。

16、4g, 0.6g, 0.8g, 1.0g不同质量的牡 丹纯油作为标准样品, 再将其分别放入核磁共振分析仪(MicroMR20-025V, 苏州纽迈分析仪 器有限公司生产, 共振频率18.17MHz, 磁体强度0.50T0.08T, 线圈直径为25mm, 磁体温度 为32)的样品槽里, 利用 “核磁共振含油含水率测定” 软件采集相应的信号, 根据标准样品 的质量及其得到的相应信号绘制出标准曲线, 如图1所示, 得到回归方程为: y3213x- 86.671, R20.9999。 。 0030 (3)测定种子含油率: 测定前, 先将种子放入40烘箱中烘至恒重。 测试时将供试 种子倒入试管内(至刻度。

17、线以下3.54cm)称重, 再放入核磁共振仪内利用 “核磁共振含油 含水率测定” 软件采集信号, 对比标准曲线得到供试种子的含油率, 结果如表1所示。 0031 表1油用牡丹不同单株含油率的差异 0032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9197574 A 5 0033 0034 (4)选育: 根据测出的种子含油率的高低, 选择出含油率较高的1到27号单株作为 油用牡丹优良单株, 直接播种, 栽培, 收获种子。 0035 本实施例在申请时已经完成初步选育出高含油率单株种子的育苗, 即为上述27株 高含油率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 该27株高含油率的油用牡丹优良单株育苗后可开花结果, 获得高油。

18、产量。 0036 (5)在步骤(1)-(4)的基础上, 还可以用收获的优良单株的种子为待选育对象, 直 接播种育苗, 提高牡丹籽油的产量; 或用某两个优良单株为对象, 开展定向杂交育种培育出 更加优良的F1代, 最终获得更优良的油用牡丹新品种。 0037 实施例2 0038 实施例1的选育方法, 虽然测试前对种子采取短时间的烘干, 但对种子质量不会产 生任何影响。 为验证实施例1的选育方法不会对种子造成任何损伤, 进行必要的发芽试验。 0039 表2新采收种子与测完含油率后种子发芽率的比较 0040 0041 0042 表2中共有5组不同的油用牡丹种子测试样品, 均为新采收种子(刚从果荚取出的。

19、 种子, 此时种子的含水率一般在45左右)。 将每一组样品分成两份, 一份种子直接放在湿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9197574 A 6 沙中, 于15下发芽, 这是传统的生产方式, 即随采随播; 另一份种子则是在室内阴干、 40 烘箱中烘至恒重(此时种子的含水率一般在8左右)后测定含油率, 然后再将种子放在上 述相同环境下进行发芽试验。 发芽率测定结果表明, 同一样品的两个结果间差异不显著, 因 此核磁测定后的种子仍可用于播种育苗生产。 而传统的测定方法首先需将种子研磨成粉末 才能提取种子中的油, 是破坏性测定, 即使某一单株种子的含油率比较高也不能用于再生 产。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9197574 A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8 CN 109197574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