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04329.9 (22)申请日 2018.08.09 (71)申请人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 (广州甘蔗 糖业研究所)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 路10号 (72)发明人 黄振瑞 陈迪文 敖俊华 周文灵 沈大春 黄莹 王庆 江永 李奇伟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C05G 1/00(2006.01) C05G 3/04(2006.01) C05F 1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茶园的生态种植方。
2、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 包括以 下步骤,(1) 选址: 选取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 T853-2004的土壤区域;(2) 整地: 深翻整地, 并配 施EM肥料作为基肥;(3) 茶苗栽植: 单行种植行丛 距为1.5m0.3m, 双行种植以大行距1.5米, 小行 距和丛距均为0.3米;(4) 栽后管理、 包括浇水管 理、 间作除草、 修剪、 施肥、 适时间苗补栽;(5) 维 护防虫、 茶虫滋生季节在茶园里放养家禽鸡, 本 发明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 遵循生态系统养分循 环及生态平衡规律, 改进施肥技术和化肥工艺, 开发出肥料新品种, 研制高效长效化肥, 并合理 施肥, 不。
3、仅可以大大的提高茶叶的产量, 而且茶 叶品质好, 适合大面积的种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9168846 A 2019.01.11 CN 109168846 A 1.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一、 选址: a)茶叶种植地的空气、 灌溉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T853-2004; b)选择坡度在4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坡地; c)茶园周边及上风口或河流上游没有污染源, 远离城市、 工厂、 居民区, 空气质量达标; 二、 整地: 种植前在10月-11月期间深翻整地, 并配施EM菌肥作为基肥, 在每条种植通道 内侧挖条储水沟, 储水沟宽3040。
4、cm深2030cm; 三、 茶苗栽植: 秋栽在霜降前后, 春栽在惊蛰至春分之间, 单行种植行丛距为1.5m 0.3m0.15m2株, 双行种植以大行距1.5米, 小行距和丛距均为0.3米, 1.5m0.3m0.3m 0.15m2株; 四、 栽后管理: a)浇水管理: 每亩安装34个喷灌设备, 旱时需及时浇水, 栽后两个月内和伏天遇高温 干旱, 应及时浇水, 遇阴雨天应及时排水; b)间作除草: 发生杂草时要浅锄除草, 切忌不要伤及茶苗根部, 新苗刚种的茶园, 每年 除两次草, 即三月份或四月份一次, 九月份一次, 成熟茶园每年摘叶前除草一次, 每年的八 月份或九月份清储水沟污泥一次; c)修剪。
5、: 茶苗在立秋前长到25cm以上时, 进行定型修剪, 剪去25cm以上部分; d)施肥: 茶树栽后第一年, 每亩施肥量为40-55kg, 以无害化处理的EM堆肥为主, 配合沼 渣、 沼液等, 不施用无机肥, 第二年施无机肥与EM堆肥共80-101kg, 两者配比1: 1; e)适时间苗补栽: 补栽时间是晚秋和早春, 注意补植同品种、 同龄茶树, 在缺苗处挖好 穴, 将苗带土块移栽; f)维护防虫: 茶虫滋生季节在茶园里放养家禽鸡, 放养密度为每亩80-90只鸡, 每天放 养3-7h, 放养期间, 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饲料, 按投料量为50-80克/只, 在茶叶的采摘期和 冬季平均气温低于5时, 。
6、停止在茶园内放养; 五、 环境维护: 在茶园山顶、 周围、 路旁和风口处营造防护林, 提高绿化程度, 防止寒风 侵入和空中飘浮尘埃等有害物质污染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肥由下述重量份 的原料组成: 15-25份氯化钾、 2-8份硝酸铵、 20-30份过磷酸钙、 10-20份草木灰、 20-35份尿 素、 10-20份氯化钾及复合中微量元素3-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EM堆肥由下述方法制 备: 将米糠粉碎过10-20目筛, 得到米糠粉; 将豆粕粉碎过10-20目筛, 得到豆粕粉; 取100- 130。
7、重量份米糠粉、 40-70重量份豆粕粉、 50-70重量份农家肥、 硝酸钾1-5份、 硫酸铵1-5份、 2-6重量份保水剂、 8-10重量份氯化铵、 5-15重量份硝酸钙、 4-1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均匀混 合, 然后添加微生物菌剂EM原露, 根据气温不同发酵720天, , 经过充分培养发酵, 制成EM 肥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树高控制在1.0m以 下, 每亩留养茶树5000-7000株。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68846 A 2 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茶叶种植领域, 具体涉及茶园的生态种植。
8、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论文快速发表水平提高, 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 高, 茶叶中农残、 重金属等指标非常关注, 此外, 我国各茶区由于长期采用茶单一种植使茶 园土壤变质、 茶区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的出现已经威胁到我国茶产业的发展。 而生态茶园 的建设将改善单一茶园所存在的多种问题, 极大地提高茶园的生态、 经济及社会效益。 0003 生态种植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 生物能的转化率、 废弃物的 再循环利用率等, 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 以尽可能少 的投入, 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并获得生产发展、 能源再利用、 生态环境。
9、保护、 经济效益等相 统一的综合性效果, 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 。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一、 选址: a) 茶叶种植地的空气、 灌溉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T853-2004; b) 选择坡度在4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坡地; c) 茶园周边及上风口或河流上游没有污染源, 远离城市、 工厂、 居民区, 空气质量达标; 二、 整地: 种植前在10月-11月期间深翻整地, 并配施EM。
10、菌肥作为基肥, 在每条种植通内侧挖 条储水沟, 储水沟宽3040cm深2030cm; 三、 茶苗栽植: 秋栽在霜降前后, 春栽在惊蛰至春分之间, 单行种植行丛距为1.5m 0.3m0.15m2株, 双行种植以大行距1.5米, 小行距和丛距均为0.3米, 1.5m0.3m0.3m 0.15m2株; 四、 栽后管理: a) 浇水管理: 每亩安装34个喷灌设备, 旱时需及时浇水, 栽后两个月内和伏天遇高温 干旱, 应及时浇水, 遇阴雨天应及时排水; b) 间作除草: 发生杂草时要浅锄除草, 切忌不要伤及茶苗根部, 新苗刚种的茶园, 每年 除两次草, 即三月份或四月份一次, 九月份一次, 成熟茶园每年。
11、摘叶前除草一次, 每年的八 月份或九月份清储水沟污泥一次; c) 修剪: 茶苗在立秋前长到25cm以上时, 进行定型修剪, 剪去25cm以上部分; d) 施肥: 茶树栽后第一年, 每亩施肥量为40-55kg, 以无害化处理的EM堆肥为主, 配合沼 渣、 沼液等, 不施用无机肥, 第二年施无机肥与EM堆肥共80-101kg, 两者配比1: 1;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9168846 A 3 e) 适时间苗补栽: 补栽时间是晚秋和早春, 注意补植同品种、 同龄茶树, 在缺苗处挖好 穴, 将苗带土块移栽; f) 维护防虫: 茶虫滋生季节在茶园里放养家禽鸡, 放养密度为每亩80-90只。
12、鸡, 每天放 养3-7h, 放养期间, 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饲料, 按投料量为50-80克/只, 在茶叶的采摘期和 冬季平均气温低于5时, 停止在茶园内放养; 五、 环境维护: 在茶园山顶、 周围、 路旁和风口处营造防护林, 提高绿化程度, 防止寒风 侵入和空中飘浮尘埃等有害物质污染茶。 0006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 所述无机肥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15-25份 氯化钾、 2-8份硝酸铵、 20-30份过磷酸钙、 10-20份草木灰、 20-35份尿素、 10-20份氯化钾及 复合中微量元素3-6份。 0007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 所述EM堆肥由下述方法制备: 将米糠。
13、粉碎过10- 20目筛, 得到米糠粉; 将豆粕粉碎过10-20目筛, 得到豆粕粉; 取100-130重量份米糠粉、 40- 70重量份豆粕粉、 50-70重量份农家肥、 硝酸钾1-5份、 硫酸铵1-5份、 2-6重量份保水剂、 8-10 重量份氯化铵、 5-15重量份硝酸钙、 4-1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均匀混合, 然后添加微生物菌 剂EM原露, 根据气温不同发酵720天, 经过充分培养发酵, 制成EM肥料。 0008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 所述茶树高控制在1.0m, 每亩留养茶树5000- 7000株。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本发明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 。
14、遵循生 态系统养分循环及生态平衡规律, 改进施肥技术和化肥工艺, 开发出肥料新品种, 研制高效 长效化肥, 并合理施肥, 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茶叶的产量, 而且茶叶品质好, 适合大面积的 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0011 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一、 选址: a) 茶叶种植地的空气、 灌溉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T853-2004; b) 选择坡度在4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坡地; c) 茶园周边及上风口或河流上游没有污染源, 远离城市、 工厂、 居民区, 空气质量达标; 。
15、二、 整地: 种植前在10月-11月期间深翻整地, 并配施EM菌肥作为基肥, 在每条种植通内侧挖 条储水沟, 储水沟宽3040cm深2030cm; 三、 茶苗栽植: 秋栽在霜降前后, 春栽在惊蛰至春分之间, 单行种植行丛距为1.5m 0.3m0.15m2株, 双行种植以大行距1.5米, 小行距和丛距均为0.3米, 1.5m0.3m0.3m 0.15m2株; 四、 栽后管理: a) 浇水管理: 每亩安装34个喷灌设备, 旱时需及时浇水, 栽后两个月内和伏天遇高温 干旱, 应及时浇水, 遇阴雨天应及时排水; b) 间作除草: 发生杂草时要浅锄除草, 切忌不要伤及茶苗根部, 新苗刚种的茶园, 每年 。
16、除两次草, 即三月份或四月份一次, 九月份一次, 成熟茶园每年摘叶前除草一次, 每年的八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9168846 A 4 月份或九月份清储水沟污泥一次; c) 修剪: 茶苗在立秋前长到25cm以上时, 进行定型修剪, 剪去25cm以上部分; d) 施肥: 茶树栽后第一年, 每亩施肥量为40-55kg, 以无害化处理的EM堆肥为主, 配合沼 渣、 沼液等, 不施用无机肥, 第二年施无机肥与EM堆肥共80-101kg, 两者配比1: 1; e) 适时间苗补栽: 补栽时间是晚秋和早春, 注意补植同品种、 同龄茶树, 在缺苗处挖好 穴, 将苗带土块移栽; f) 维护防虫:。
17、 茶虫滋生季节在茶园里放养家禽鸡, 放养密度为每亩80-90只鸡, 每天放 养3-7h, 放养期间, 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饲料, 按投料量为50-80克/只, 在茶叶的采摘期和 冬季平均气温低于5时, 停止在茶园内放养; 五、 环境维护: 在茶园山顶、 周围、 路旁和风口处营造防护林, 提高绿化程度, 防止寒风 侵入和空中飘浮尘埃等有害物质污染茶。 0012 进一步, 所述茶树高控制在1.0m, 每亩留养茶树5000-7000株。 0013 进一步, 无机肥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15-25份氯化钾、 2-8份硝酸铵、 20-30份 过磷酸钙、 10-20份草木灰、 20-35份尿素、 10-。
18、20份氯化钾及复合中微量元素3-6份。 0014 进一步, EM堆肥由下述方法制备: 将米糠粉碎过10-20目筛, 得到米糠粉; 将豆粕粉 碎过10-20目筛, 得到豆粕粉; 取100-130重量份米糠粉、 40-70重量份豆粕粉、 50-70重量份 农家肥、 硝酸钾1-5份、 硫酸铵1-5份、 2-6重量份保水剂、 8-10重量份氯化铵、 5-15重量份硝 酸钙、 4-1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均匀混合, 然后添加微生物菌剂EM原露, 根据气温不同发酵 720天, 经过充分培养发酵, 制成EM肥料, 经过发酵后的EM肥料, 其主要成分为: 1、 氮、 磷、 钾、 硫、 钙及其它微量元素; 2、 氨。
19、基酸; 3、 乳酸菌、 光合菌、 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菌群。 0015 第一, 经过发酵后的EM肥料肥效快, 能显著促进植物生长, 同时能在土壤中形成高 密度有效微生物环境, 分解残留农药, 使土壤还原于抗氧化状态, 它将新鲜的有机质分解转 化, 在土壤中扩大形成必不可少的腐殖质, 富含氮、 磷、 钾、 硫、 钙等大量元素和其它微量元 素, 供作物吸收利用。 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 具有很强的吸水保肥能力, 同时, 它又是形成 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 可以提高土壤的疏松度和透气性, 又能改善沙土的松散状态, 腐殖 质的存在, 又为微生物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能量, 调整土壤酸碱反应, 促进土壤。
20、养分 转化, 减轻连作障碍, 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 有机酸、 维生素及一些激素, 对作 物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可以增强作物的呼吸和对养分的吸收, 促进细胞分裂, 加速根系 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0016 第二, 由于EM肥料本身氨基酸的大量存在。 因此, 在施用以后, 节省了植物对氨基 酸的合成过程, 从而加速其成长。 氨基酸对作物营养的贡献不只是提供氮源, 还对作物的生 理代谢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具有减轻植物重金属离子毒害的作用。 促进根系增长、 壮苗、 健 株, 增强叶片的光合功能及作物的抗逆、 抗病虫害能力, 对多种作物有显著增产效果; 第三, EM肥料由于使用EM原露作为。
21、微生物的主要来源, 因而其本身即富含乳酸菌、 光合 菌和酵母菌。 因此, 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 起到 “抗生素” 作 用, 维持生态平衡。“EM” 肥料的上述品质能使劳动者减轻劳动, 降低成本, 提高作物产量, 改 善作物品质, 使人们吃上无化学污染的高品质产品, 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 保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9168846 A 5 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美好的家园。 0017 综合上述, 对用于本发明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的EM原露进行试验: S1试验茶树品种为金萱, 试验地选择在茶树已封行且长势基本一致的同一畦茶园; S2试验处理 a、 喷。
22、施EM原露 (稀释度为1: 500) , b、 清水, S3试验时间和方法 在茶树新梢生长一芽一叶盛期, 用工农-16型喷雾器根据S2处理方案对茶树进行叶面 与叶背喷施, 以喷匀、 喷透欲滴为度。 间隔7天重复一次, 计喷施3次; S4试验结果与分析 A、 对茶树新梢生长发育的影响 采用同一采摘标准, 用0.1m2方框对各处理每个小区采取梅花型5点取样法进行取样, 测试其芽体数量和芽头大小, 经EM原露500倍液处理后, 其整体芽体数量没有明显变化, 与 对照处理的效果相当, 但EM原露500倍液处理区的百芽重比对照区增加13.1%, 也就是说EM 原露500倍液处理后, 茶树新梢生长发育状况。
23、更明显, 芽体变大, 这有利于改善茶叶鲜叶质 量。 0018 B、 与茶树抗病虫能力的关系 在试验期间, 茶园没有使用任何其他药剂, 茶树没有发生较严重的病害或虫害。 0019 C、 对茶叶产量 (鲜叶) 的影响 根据安溪乌龙茶采摘标准要求分别进行采摘, 测试其经济产量 (鲜叶) , 结果表明: 茶树 在生长发育期, 通过利用EM技术处理后, 可提高茶叶经济产量, 比对照增产11.8%。 0020 D、 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不同处理的鲜叶按照乌龙茶加工工艺流程同一技术制作成毛茶, 其样品经密码审评, 内质表现为: EM处理后的茶叶样品的香气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区, 汤色或叶底也表现较好, 其 总体评。
24、分为93分, 而对照茶样总评分为87分。 从而说明, 茶树喷施EM原露500倍液, 有利于提 高茶叶品质。 0021 E、 对茶叶农残与重金属的影响 不同处理制成的毛茶样品经福建省安溪乌龙茶标准化监测检验中心检测, 结果表明, 经EM原露500倍液处理后的毛茶中的DDT、 Cu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重金属Cu含量 下降6.4%。 0022 经试验初步表明: 通过喷施EM原露可以促进茶树生长发育, 有利于改善茶叶的质 量, 提高茶叶经济产量和茶叶品质, 降低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污染程度, EM原露作为一种好 氧和嫌氧型微生物制剂, 它具有杀虫、 除臭、 促进植物生长, 提高产量和品质, 增强抗逆性、 降解农残、 有机肥无害化等多种功能。 0023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 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9168846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