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枸杞茶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蒿枸杞茶的制作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51262.0 (22)申请日 2015.12.19 A23F 3/14(2006.01) (71)申请人 重庆市奥沙油茶种植有限公司 地址 408400 重庆市南川区东城办事处解放 路 152 号 (72)发明人 娄明仲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50217 代理人 成艳 (54) 发明名称 青蒿枸杞茶的制作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青蒿枸杞茶的制作方法, 取青 蒿, 加水回流提取 3 次, 合并提取液, 浓缩为浓缩 膏 ; 取回流后的青蒿渣, 烘干、 粉碎, 将浓缩膏与。
2、 粉碎后的青蒿渣混合均匀, 得青蒿膏, 备用 ; 取沙 棘, 粉碎后, 取蜂蜜与沙棘粉搅拌均匀, 腌制 3 个 月 6 个月, 得沙棘酱, 将青蒿膏与沙棘酱混合并 搅拌均匀, 得发酵膏 ; 取整形后的绿茶与发酵膏 搅拌均匀, 在温度为 6070 摄氏度的温度下第一 次蒸制 23h ; 摊晾至室温, 再进行第二次蒸制, 蒸 制的温度为 5060 摄氏度, 蒸制 0.51h, 得半成 品 ; 取枸杞, 与半成品混合均匀 ; 烘干, 装袋, 得成 品。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制得 能治疗阴虚发热、 暑邪发热病症的青蒿枸杞茶及 其制作方法。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3、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5494741 A 2016.04.20 CN 105494741 A 1.青蒿枸杞茶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操作方法如下: A、 取青蒿2030份, 加水回流提取3次, 合并提取液, 浓缩为浓缩膏; 取回流后的青蒿渣, 烘干、 粉碎, 将浓缩膏与粉碎后的青蒿渣混合均匀, 得青蒿膏, 备用; B、 取沙棘1020份, 粉碎后, 取蜂蜜与沙棘粉搅拌均匀, 腌制3个月6个月, 得沙棘酱, C、 将青蒿膏与沙棘酱混合并搅拌均匀, 得发酵膏; D、 取整形后的绿茶3050份与发酵膏搅拌均匀, 在温度为6070摄氏度的温度下第。
4、一次 蒸制23h; E、 摊晾至室温, 再进行第二次蒸制, 蒸制的温度为5060摄氏度, 蒸制0.51h, 得半成 品; F、 取枸杞23份, 与半成品混合均匀; G、 烘干, 装袋, 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枸杞茶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沙棘果粉碎的颗 粒为宽度为1cm1.5cm的块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青蒿枸杞茶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浓缩膏的浓度为 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青蒿枸杞茶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烘干的温度为50 60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青蒿枸杞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原料质量份数为: 青蒿30份、 。
5、枸杞2.5份、 沙棘17份, 绿茶48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青蒿枸杞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原料质量份数为: 青蒿22份、 枸杞3份、 沙棘20份, 绿茶35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青蒿枸杞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原料质量份数为: 青蒿26份、 枸杞2.8份、 沙棘18份, 绿茶45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青蒿枸杞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原料质量份数为: 青蒿25份、 枸杞2份、 沙棘12份, 绿茶39份。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494741 A 2 青蒿枸杞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青蒿枸杞茶的制作。
6、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绿茶(Green Tea), 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 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 未经发酵, 经杀青、 整形、 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 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 茶叶的绿色格调。 常饮绿茶能防癌, 降脂和减肥, 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 0003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 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 含有的茶多酚、 儿茶素、 叶绿 素、 咖啡碱、 氨基酸、 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 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 防 癌、 抗癌、 杀菌、 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 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 料, 经杀青、 揉捻、 干燥。
7、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 叶底以绿 色为主调, 故名绿茶。 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 杀灭了各种氧化酶, 保持了茶 叶绿色, 然后经揉捻、 干燥而制成, 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0004 青蒿, 中药青蒿, 为菊科植物青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的地上部分。 花蕾期采收, 割取 地上部分, 切碎, 晒干。 清热解暑, 除蒸, 截疟。 用于暑邪发热, 阴虚发热, 夜热早凉, 骨蒸劳 热, 疟疾寒热, 湿热黄疸。 是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青蒿茎圆柱形, 上部分枝, 长30至80厘米, 直径0.2至0.6厘米;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 具纵棱线;质略硬, 易折断, 。
8、断面中部有髓。 叶互 生, 暗绿色或棕绿色, 卷缩易碎, 完整者呈三回羽状深裂, 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 两面被 短毛。 气香特异, 味微苦, 有清凉感。 以色绿, 叶多, 香气浓者为佳。 0005 在农村有将青蒿直接晒干泡水饮用, 但是青蒿的味苦, 不为大众所接受, 因此, 若 能将青蒿与绿茶结合, 被广大人群所接受, 在夏天可作为清凉饮料饮用, 具有治疗阴虚发 热、 暑邪发热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制得能治疗阴虚发热、 暑邪发热病症的青 蒿枸杞茶的制作方法。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青蒿枸杞茶的制作方法, 其操 。
9、作方法如下: A、 取青蒿2030份, 加水回流提取3次, 合并提取液, 浓缩为浓缩膏; 取回流后的青蒿渣, 烘干、 粉碎, 将浓缩膏与粉碎后的青蒿渣混合均匀, 得青蒿膏, 备用; B、 取沙棘1020份, 粉碎后, 取蜂蜜与沙棘粉搅拌均匀, 腌制3个月6个月, 得沙棘酱, C、 将青蒿膏与沙棘酱混合并搅拌均匀, 得发酵膏; D、 取整形后的绿茶3050份与发酵膏搅拌均匀, 在温度为6070摄氏度的温度下第一次 蒸制23h; E、 摊晾至室温, 再进行第二次蒸制, 蒸制的温度为5060摄氏度, 蒸制0.51h, 得半成 品;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494741 A 3 F、 。
10、取枸杞23份, 与半成品混合均匀; G、 烘干, 装袋, 得成品。 0008 本发明青蒿枸杞茶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A, 回流提取一部分青蒿中的有效成分提取 至提取液中, 然后浓缩制成浓缩膏, 而药渣中还有部分有效成分未提取出, 将药渣干燥、 粉 碎后, 与浓缩膏一同混合, 有效利用, 避免浪费; 步骤B, 蜂蜜与沙棘粉腌制, 使得沙棘中的水 分析出至蜂蜜中, 制成沙棘酱; 步骤C、 D, 发酵膏与绿茶一同发酵, 绿茶的发酵避免其堆积发 酵使得绿茶本身的有效成分和颜色丢失, 因此, 采用搅拌混匀后, 蒸制的方式, 一方面, 将发 酵膏中的有效成分与绿茶充分混合, 另一方面避免绿茶改变原有形态, 。
11、再者, 6070摄氏度 的温度, 避免蜂蜜的有效成分丢失; 步骤E, 摊晾后第二次蒸制, 再次吸收; 步骤F、 G, 加枸杞 混合、 烘干制成成品。 0009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成的青蒿枸杞茶, 枸杞, 枸杞既是传统名贵中药材, 又是一 种营养滋补品, 枸杞性平味甘, 具有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 润肺的功效,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 枸杞的果实检测出含有丰富的天然胡萝 卜素、 维生素C、 枸杞蛋白多糖、 甜菜碱、 亚油酸以及 铁、 磷、 钙等营养成分, 有补虚安神、 明目祛风、 滋肾润肺以及护肝抗肿瘤等作用。 沙棘果实 入药具有止咳化痰、 健胃消食、 活血散瘀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 沙棘可降低。
12、胆固醇, 缓解心 绞痛发作, 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 且沙棘果实酸甜。 据研究发现, 按 照上述配比的本发明的青蒿枸杞茶苦味偏淡, 带有酸甜味, 可为大众人群接受; 另外, 据实 验研究发现, 配比后的青蒿枸杞茶在治疗阴虚发热、 暑邪发热方面相比单独青蒿的效果突 出。 0010 进一步, 所述的沙棘果粉碎的颗粒为宽度为1cm1.5cm的块状。 0011 进一步, 所述的浓缩膏的浓度为70%。 0012 进一步, 所述的烘干的温度为5060摄氏度。 0013 进一步, 所述的原料质量份数为: 青蒿30份、 枸杞2.5份、 沙棘17份, 绿茶48份。 其效 果最佳。 0014 进。
13、一步, 所述的原料质量份数为: 青蒿22份、 枸杞3份、 沙棘20份, 绿茶35份。 苦味最 大, 被大众人群所接受。 0015 进一步, 所述的原料质量份数为: 青蒿26份、 枸杞2.8份、 沙棘18份, 绿茶45份。 苦味 重, 适合喜欢喝苦茶的人群饮用。 0016 进一步, 所述的原料质量份数为: 青蒿25份、 枸杞2份、 沙棘12份, 绿茶39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发明青蒿枸杞茶的制备方法中各实施例的组分及其质量如表1所示, 单位, g: 表1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494741 A 4 以实施例一距离说明本发明的制作方法, 其操作步骤如下: A、 取青蒿3。
14、0g, 加水在温度为80摄氏度条件下, 回流提取3次, 合并三次提取液, 浓缩为 浓度为70%的浓缩膏; 取回流后的青蒿渣, 烘干、 粉碎, 将浓缩膏与粉碎后的青蒿渣混合均 匀, 得青蒿膏, 备用; B、 取沙棘果17g, 切为宽度为1cm*1cm的块状, 取蜂蜜30g与沙棘粉搅拌均匀, 腌制3个 月, 得沙棘酱, C、 将青蒿膏与沙棘酱混合并搅拌均匀, 得发酵膏; D、 取整形后的绿茶48g与发酵膏搅拌均匀, 在水温为6070摄氏度的条件下第一次蒸制 2h; E、 摊晾至室温, 再进行第二次蒸制, 蒸制的水温为5060摄氏度, 蒸制1h, 得半成品; F、 取枸杞2.5, 与半成品混合均匀;。
15、 G、 烘干, 装袋, 得成品。 0018 实施例二实施例六的均与实施例一的制作方法一致。 0019 在制作的过程中, 步骤B腌制的时间若为4个月、 5个月或者6个月, 步骤D第一次蒸 制的时间为2.5h、 3h, 步骤E第二次蒸制的时间为1h, 其参数的改变对产品无影响, 效果均一 致。 0020 对比例一的制作方法, 取青蒿30g烘干, 得到成品。 0021 对比例二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 删除步骤B、 C, 直接将青蒿膏加入 至绿茶中, 进行步骤D, 其余操作步骤均一致。 0022 对比例三的制作方法, 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 删除步骤F, 其余操作步骤均一致; 对比例四的制。
16、作方法,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删除步骤A, 步骤C中, 用沙棘酱代替发 酵膏, 其余操作方法均一致。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494741 A 5 0023 实验: 与某年的8月份, 在重庆某医院选取100位口干舌燥、 面色潮红、 阴虚发热的患者, 饮用 本发明的青蒿枸杞茶, 饮用时, 用100ml温度为80摄氏度的开水冲泡2g; 经过一周、 两周、 三 周的饮用, 观察患者的症状, 并由患者反馈健康状况,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经表2所示, 可看出, 本发明的组分及其质量配比, 其产品的效果优于对比例, 可得出若 产品中缺少一个组分, 即效果大大降低, 因此, 可看出, 本发明的配伍关系, 增强了产品治疗 阴虚发热、 暑邪发热病症的效果。 0024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 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 的实用性。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49474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