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68766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7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26939.4

申请日:

2014.08.27

公开号:

CN104192718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C 13/54申请日:20140827|||公开

IPC分类号:

B66C13/54; B66C23/62

主分类号:

B66C13/54

申请人:

湖南飞涛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刚晖

地址:

413100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经济开发区状元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08

代理人:

章祖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包括机架、回转支承、立柱、立柱座椅、主操作支架、主操作四联阀、左操作横杆、左操作纵杆、十字形传动连杆、下部推拉油门拉线、左右传动连杆、主手柄座、左操作手柄、副操作支架、T字形传动连杆、右操作横杆、右操作纵杆、副阀操作杆、副手柄座、右操作手柄、配油器、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上部推拉油门拉线、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本发明将立式操作、机架座椅操作、立柱座椅操作合在一台随车吊上,在不增加主多路阀及比例遥控操作的前提下,实现三种操作方式合成一种全方位操作,即能短时间简单快捷操作,又能较长时间的机架座椅操作,同时也能长时间、大视野的立柱座椅操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包括机架、回转支承、立柱、立柱座椅、主操作支架、主操作四联阀、左操作横杆、左操作纵杆、十字形传动连杆、下部推拉油门拉线、左右传动连杆、主手柄座、左操作手柄、副操作支架、T字形传动连杆、右操作横杆、右操作纵杆、副阀操作杆、副手柄座、右操作手柄、配油器、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上部推拉油门拉线、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机架安装有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固定在底盘上相对不动,立柱通过回转支承连接在机架上,立柱座椅固定在立柱上且与立柱一起回转;主操作支架固定在机架上,主操作四联阀固定在主操作支架上,主操作支架上的主斜支架板上开设四排孔,在上述四排孔内分别装有四个十字形传动连杆且十字形传动连杆可绕孔旋转;每个十字形传动连杆均有上、下、左、右四个端部绞接点,四个端部绞接点按照上、下、左、右顺序分别与左操作横杆、左右传动连杆、左操作纵杆、下部推拉油门拉线连接,其中左操作横杆连接主手柄座,主手柄座绞接在主操作支架上且可绕主操作支架上的该绞接点转动,主手柄座上安装有左操作手柄,左操作纵杆连接主操作四联阀;副操作支架也固定在机架上,副操作支架上的副斜支架板上开有与主斜支架板对应的四个孔,四个孔分别装有T字形传动连杆,T字形传动连杆有上、下、右三个端部绞接点, T字形传动连杆三个端部绞接点按照上、下、右顺序分别与右操作横杆、左右传动连杆、右操作纵杆相铰接,其中右操作横杆绞接副手柄座,副手柄座绞接在副操作支架上,副手柄座上安装有右操作手柄、副阀操作杆,右操作纵杆的末端与副手柄座相铰接;在回转支承的中心固定有配油器,配油器芯子固定在机架上不动,配油器壳体与立柱一起回转,下部推拉油门拉线另一端连接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的外回转体通过止动板与立柱连接,止动板固定在立柱上,而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内部回转芯子与配油器芯子固定在机架上,上部推拉油门拉线连接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的各芯传杆与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总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包括外回转体、下回转固定板、一级回转芯、二级回转芯、三级回转芯、四级回转芯、芯一传杆、芯二传杆、芯三传杆、芯四传杆、总连杆,其中外回转体下部安装在下回转固定板中间的沉孔内且可相互无摩擦转动,下回转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不动;外回转体内壁开有四对槽,每对槽中的两个槽相对称,该多对槽按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一级回转芯套装在外回转体内,二级回转芯套装在一级回转芯内,三级回转芯套装在二级回转芯内,四级回转芯套装在三级回转芯内,一级回转芯、二级回转芯、三级回转芯、四级回转芯的外壁都开有环形槽;芯一传杆卡装在外回转体内壁上的其中一对槽内,并在芯一传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一级回转芯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二传杆的主体杆装在一级回转芯与二级回转芯之间,并在芯二传杆主体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二级回转芯上环形槽配合的凸台,芯二传杆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的第二对槽内;芯三传杆的主体杆装在二级回转芯与三级回转芯之间,并在芯三传杆主体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三级回转芯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三传杆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的第三对槽内;芯四传杆的主体杆装在四级回转芯与三级回转芯之间,并在芯四传杆的末端加工有与四级回转芯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四传杆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的第四对槽内;一级回转芯、二级回转芯、三级回转芯、四级回转芯的固定轴都相应卡在总连杆的开口槽内。

说明书

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随车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随车吊的操作有三种操作方式,即立式操作、机架座椅操作、立柱座椅操作,其中以立式操作为主。所谓的立式操作即人站在地面上,操作手柄控制随车吊的各动作,这种方式在短时间作业操作很适用,简单快捷,但不适合于长时间作业,人很容易疲劳。而机架座操作是在机架上安装座椅,多路阀安装在座椅前面,人可以座在座椅上起吊作业,这种方式可以适应一定时间的起吊作业,但作业的视野不广,有盲区。立柱座椅操作是在立柱上安装座椅,人坐在座椅上操作,同时人可以和随车起重机的立柱一起一回转,这样操作视野好,无盲区,但对于短时间作业而言,经常上下爬到立柱座椅上,很消耗体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通过使用一个主操作阀,实现在一台随车吊上既能立式操作,又能机架座椅操作,还能立柱座椅操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包括机架、回转支承、立柱、立柱座椅、主操作支架、主操作四联阀、左操作横杆、左操作纵杆、十字形传动连杆、下部推拉油门拉线、左右传动连杆、主手柄座、左操作手柄、副操作支架、T字形传动连杆、右操作横杆、右操作纵杆、副阀操作杆、副手柄座、右操作手柄、配油器、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上部推拉油门拉线、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机架安装有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固定在底盘上相对不动,立柱通过回转支承连接在机架上,立柱座椅固定在立柱上且与立柱一起回转;主操作支架固定在机架上,主操作四联阀固定在主操作支架上,主操作支架上的主斜支架板上开设四排孔,在上述四排孔内分别装有四个十字形传动连杆且十字形传动连杆可绕孔旋转;每个十字形传动连杆均有上、下、左、右四个端部绞接点,四个端部绞接点按照上、下、左、右顺序分别与左操作横杆、左右传动连杆、左操作纵杆、下部推拉油门拉线连接,其中左操作横杆连接主手柄座,主手柄座绞接在主操作支架上且可绕主操作支架上的该绞接点转动,主手柄座上安装有左操作手柄,左操作纵杆连接主操作四联阀;副操作支架也固定在机架上,副操作支架上的副斜支架板上开有与主斜支架板对应的四个孔,四个孔分别装有T字形传动连杆,T字形传动连杆有上、下、右三个端部绞接点, T字形传动连杆三个端部绞接点按照上、下、右顺序分别与右操作横杆、左右传动连杆、右操作纵杆相铰接,其中右操作横杆绞接副手柄座,副手柄座绞接在副操作支架上,副手柄座上安装有右操作手柄、副阀操作杆,右操作纵杆的末端与副手柄座相铰接;在回转支承的中心固定有配油器,配油器芯子固定在机架上不动,配油器壳体与立柱一起回转,下部推拉油门拉线另一端连接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的外回转体通过止动板与立柱连接,止动板固定在立柱上,而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内部回转芯子与配油器芯子固定在机架上,上部推拉油门拉线连接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的各芯传杆与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总成。
所述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包括外回转体、下回转固定板、一级回转芯、二级回转芯、三级回转芯、四级回转芯、芯一传杆、芯二传杆、芯三传杆、芯四传杆、总连杆,其中外回转体下部安装在下回转固定板中间的沉孔内且可相互无摩擦转动,下回转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不动;外回转体内壁开有四对槽,每对槽中的两个槽相对称,该多对槽按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一级回转芯套装在外回转体内,二级回转芯套装在一级回转芯内,三级回转芯套装在二级回转芯内,四级回转芯套装在三级回转芯内,一级回转芯、二级回转芯、三级回转芯、四级回转芯的外壁都开有环形槽;芯一传杆卡装在外回转体内壁上的其中一对槽内,并在芯一传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一级回转芯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二传杆的主体杆装在一级回转芯与二级回转芯之间,并在芯二传杆主体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二级回转芯上环形槽配合的凸台,芯二传杆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的第二对槽内;芯三传杆的主体杆装在二级回转芯与三级回转芯之间,并在芯三传杆主体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三级回转芯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三传杆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的第三对槽内;芯四传杆的主体杆装在四级回转芯与三级回转芯之间,并在芯四传杆的末端加工有与四级回转芯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四传杆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的第四对槽内;一级回转芯、二级回转芯、三级回转芯、四级回转芯的固定轴都相应卡在总连杆的开口槽内。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把主操作阀安装在机架座椅前面的支架上,实现机架座椅操作,并通过十字形传动杆的杠杆原理,把操作的动力从垂直方向传递到水平方向,就实现了立式操作,并通过左右传动连杆和T字形传动杆实现右边的机架座椅操作和立式操作,通过上、下推拉油门拉线和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把操作的力传递到立柱座椅操作上,通过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有效的避免了推拉油门拉线由于回转而打绞的现象,实现了立柱座椅操作。这样将立式操作、机架座椅操作、立柱座椅操作合在一台随车吊上,在不增加主多路阀及比例遥控操作的前提下,实现三种操作方式合成一种全方位操作,即能短时间简单快捷操作,又能较长时间的机架座椅操作,同时也能长时间、大视野的立柱座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侧剖图;
图3为本发明拆掉立柱部分的机架结构立体图;
图4为图1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B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的装配状态图;
上述附图中,标号1机架,2回转支承,3立柱,4立柱座椅,5立柱座椅梯子,6主操作四联阀,7主操作支架,7.1主斜支承板,8左操作横杆,9十字形传动连杆,10下部推拉油门拉线,11左右传动连杆,12副操作支架,13 T字形传动连杆,14右操作横杆,15右操作纵杆,16右操作手柄,17机架座椅,18副操作梯子,19副阀操作杆,20配油器,20.1配油器芯子,20.2配油器壳体,21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1上回转体,21.2下回转固定板,21.3一级回转芯,21.4二级回转芯,21.5三级回转芯,21.6四级回转芯,21.7芯一传杆,21.8芯二传杆,21.9芯三传杆,21.10芯四传杆,21.11总连杆,22上部推拉油门拉线,23止动板,24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总成,25左操作纵杆,26左操作手柄,27主手柄座,27’副手柄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发明加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机架1固定在底盘上相对不动,立柱3通过回转支承2连接在机架1上,立柱座椅4固定在立柱3上且与立柱3一起回转;主操作支架7固定在机架1上,主操作四联阀6固定在主操作支架7上,主操作支架7上的主斜支承板7.1上开设四排孔,在上述四排孔内分别装有四个十字形传动连杆9且十字形传动连杆9可绕主斜支承板7.1上的孔旋转;每个十字形传动连杆9均有上、下、左、右四个端部绞接点,四个端部绞接点按照上、下、左、右顺序分别与左操作横杆8、左右传动连杆11、左操作纵杆25、下部推拉油门拉线10连接,其中左操作横杆连接主手柄座27,主手柄座27绞接在主操作支架7上且可绕主操作支架7上的该绞接点转动,同时主手柄座27上装有左操作手柄26,左操作纵杆25连接主操作四联阀6。这样左操作手柄26的前后摆动,使主手柄座27转动,继而推动左操作横杆8的左右运动,再使十字传动杆9的旋转,左操作纵杆25上下运动,而这样通过左操作手柄26的前后摆动,使主操作四联阀6的阀心运动,实现主操作四联阀6工作。而人可以站在地面上操作左操作手柄26,这样就实现了立式操作。同时主操作四联阀6的阀杆上本来就自带有操作手柄,这样在机架上安装机架座椅17,人就可以坐在机架座椅17上操作主操作四联阀6的手柄,实现机架座椅操作。
同理,副操作支架12也固定在机架1上,副操作支架12上的副斜支架板上开有与主斜支架板7.1对应的四个孔,四个孔分别装有T字形传动连杆13,T字形传动连杆13有上、下、右三个端部绞接点,T字形传动连杆13的三个端部绞接点按照上、下、右顺序分别与右操作横杆14、左右传动连杆11、右操作纵杆15相铰接,其中右操作横杆14铰接有副手柄座27’, 副手柄座27’绞接在副操作支架12上,副手柄座27’上装有右操作手柄16与副阀操作杆19,右操作纵杆15的末端又与副手柄座27’绞接。这样,如果动右操作手柄16或副阀操作杆19,各推动副手柄座27’转动,再推动右操作横杆14、右操作纵杆杆15各自的左右、上下运动,都导致T字形传动连杆13转动,把力传到左右传动连杆11,再使十字形传动连杆9旋转,推动左操作纵杆25上下运动,最终使阀心上下运动,使主操作四联阀6工作。这样通过右操作手柄16的前后运动最后使主操作四联阀6工作,这样实现了右边的立式操作,同时,操作副阀操作杆19,也最终使操作四联阀工作,实现右边机架座椅操作。
在回转支承2的中心固定有配油器20,配油器20上共设有9个油路,这9个油路连通主操作四联阀6与上部操作的伸缩、变幅、卷扬、回转四个动作和一个卸油管,配油器芯子20.1固定在机架1上不动,配油器壳体20.2与立柱3一起回转,下部推拉油门拉线10另一端连接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的外回转体21.1通过止动板23与立柱3连接,止动板固定在立柱3上,而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内部芯子与配油器芯子20.1固定在机架1上不旋转,但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内部芯子可上下移动一段距离,上部推拉油门拉线22连接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的各芯传杆与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总成24。这样,操作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总成24,把前后推拉力转换成上部推拉油门拉线22里面的钢芯推拉力,使轴向传力形中心回转接头21的芯传杆上下运动,使轴向传力形中心回转接头21连杆上下运动,再转换成下部推拉油门拉线10里面的钢芯推拉力,下部推拉油门拉线10里面的钢芯推动十字形传动连杆9旋转、左操作纵杆25上下运动,最后使主操作四联阀6阀芯上下运动,实现主操作四联阀6作业,而由于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的作用,使推拉油门拉线不打绞,实现立柱座椅操作。
参见图6、图7,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包括外回转体21.1、下回转固定板21.2、一级回转芯21.3、二级回转芯21.4、三级回转芯21.5、四级回转芯21.6、芯一传杆21.7、芯二传杆21.8、芯三传杆21.9、芯四传杆21.10、总连杆21.11,其中外回转体21.1下部安装在下回转固定板21.2中间的沉孔内且可相互无摩擦转动,下回转固定板21.2固定在机架1上不动;外回转体21.1内壁开有四对槽,每对槽中的两个槽相对称,该多对槽按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一级回转芯21.3套装在外回转体21.1内,二级回转芯套21.4装在一级回转芯21.3内,三级回转芯21.5套装在二级回转芯21.4内,四级回转芯21.6套装在三级回转芯21.5内,一级回转芯21.3、二级回转芯21.4、三级回转芯21.5、四级回转芯21.6的外壁都开有环形槽;芯一传杆21.7卡装在外回转体21.1内壁上的其中一对槽内,并在芯一传杆21.7的末端加工有与一级回转芯21.3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二传杆21.8的主体杆装在一级回转芯21.3与二级回转芯21.4之间,并在芯二传杆21.8主体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二级回转芯21.4上环形槽配合的凸台,芯二传杆21.8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21.1的第二对槽内;芯三传杆21.9的主体杆装在二级回转芯21.4与三级回转芯21.5之间,并在芯三传杆21.9主体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三级回转芯21.5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三传杆21.9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21.1的第三对槽内;芯四传杆21.10的主体杆装在四级回转芯21.6与三级回转芯21.5之间,并在芯四传杆21.10的末端加工有与四级回转芯21.6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四传杆21.10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21.1的第四对槽内;一级回转芯21.3、二级回转芯21.4、三级回转芯21.5、四级回转芯21.6的固定轴都相应卡在总连杆21.11的开口槽内。关于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的工作原理参见中国专利申请“201410420406.5”中所述。

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2718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2718A21申请号201410426939422申请日20140827B66C13/54200601B66C23/6220060171申请人湖南飞涛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地址413100湖南省益阳市沅江经济开发区状元路1号72发明人李刚晖74专利代理机构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43208代理人章祖斌54发明名称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57摘要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包括机架、回转支承、立柱、立柱座椅、主操作支架、主操作四联阀、左操作横杆、左操作纵杆、十字形传动连杆、下部推拉油门拉线、左右传动连杆、主手柄座、。

2、左操作手柄、副操作支架、T字形传动连杆、右操作横杆、右操作纵杆、副阀操作杆、副手柄座、右操作手柄、配油器、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上部推拉油门拉线、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本发明将立式操作、机架座椅操作、立柱座椅操作合在一台随车吊上,在不增加主多路阀及比例遥控操作的前提下,实现三种操作方式合成一种全方位操作,即能短时间简单快捷操作,又能较长时间的机架座椅操作,同时也能长时间、大视野的立柱座椅操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2718ACN104192718A1/1页21一种随。

3、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包括机架、回转支承、立柱、立柱座椅、主操作支架、主操作四联阀、左操作横杆、左操作纵杆、十字形传动连杆、下部推拉油门拉线、左右传动连杆、主手柄座、左操作手柄、副操作支架、T字形传动连杆、右操作横杆、右操作纵杆、副阀操作杆、副手柄座、右操作手柄、配油器、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上部推拉油门拉线、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机架安装有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固定在底盘上相对不动,立柱通过回转支承连接在机架上,立柱座椅固定在立柱上且与立柱一起回转;主操作支架固定在机架上,主操作四联阀固定在主操作支架上,主操作支架上的主斜支架板上开设四排孔,在上述四排孔内分别装有四个十字形传动连杆且十字形。

4、传动连杆可绕孔旋转;每个十字形传动连杆均有上、下、左、右四个端部绞接点,四个端部绞接点按照上、下、左、右顺序分别与左操作横杆、左右传动连杆、左操作纵杆、下部推拉油门拉线连接,其中左操作横杆连接主手柄座,主手柄座绞接在主操作支架上且可绕主操作支架上的该绞接点转动,主手柄座上安装有左操作手柄,左操作纵杆连接主操作四联阀;副操作支架也固定在机架上,副操作支架上的副斜支架板上开有与主斜支架板对应的四个孔,四个孔分别装有T字形传动连杆,T字形传动连杆有上、下、右三个端部绞接点,T字形传动连杆三个端部绞接点按照上、下、右顺序分别与右操作横杆、左右传动连杆、右操作纵杆相铰接,其中右操作横杆绞接副手柄座,副手。

5、柄座绞接在副操作支架上,副手柄座上安装有右操作手柄、副阀操作杆,右操作纵杆的末端与副手柄座相铰接;在回转支承的中心固定有配油器,配油器芯子固定在机架上不动,配油器壳体与立柱一起回转,下部推拉油门拉线另一端连接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的外回转体通过止动板与立柱连接,止动板固定在立柱上,而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内部回转芯子与配油器芯子固定在机架上,上部推拉油门拉线连接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的各芯传杆与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总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包括外回转体、下回转固定板、一级回转芯、二级回转芯、三级回转芯、四级回转。

6、芯、芯一传杆、芯二传杆、芯三传杆、芯四传杆、总连杆,其中外回转体下部安装在下回转固定板中间的沉孔内且可相互无摩擦转动,下回转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不动;外回转体内壁开有四对槽,每对槽中的两个槽相对称,该多对槽按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一级回转芯套装在外回转体内,二级回转芯套装在一级回转芯内,三级回转芯套装在二级回转芯内,四级回转芯套装在三级回转芯内,一级回转芯、二级回转芯、三级回转芯、四级回转芯的外壁都开有环形槽;芯一传杆卡装在外回转体内壁上的其中一对槽内,并在芯一传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一级回转芯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二传杆的主体杆装在一级回转芯与二级回转芯之间,并在芯二传杆主体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二级回转芯。

7、上环形槽配合的凸台,芯二传杆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的第二对槽内;芯三传杆的主体杆装在二级回转芯与三级回转芯之间,并在芯三传杆主体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三级回转芯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三传杆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的第三对槽内;芯四传杆的主体杆装在四级回转芯与三级回转芯之间,并在芯四传杆的末端加工有与四级回转芯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四传杆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的第四对槽内;一级回转芯、二级回转芯、三级回转芯、四级回转芯的固定轴都相应卡在总连杆的开口槽内。权利要求书CN104192718A1/4页3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随车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背。

8、景技术0002目前,在随车吊的操作有三种操作方式,即立式操作、机架座椅操作、立柱座椅操作,其中以立式操作为主。所谓的立式操作即人站在地面上,操作手柄控制随车吊的各动作,这种方式在短时间作业操作很适用,简单快捷,但不适合于长时间作业,人很容易疲劳。而机架座操作是在机架上安装座椅,多路阀安装在座椅前面,人可以座在座椅上起吊作业,这种方式可以适应一定时间的起吊作业,但作业的视野不广,有盲区。立柱座椅操作是在立柱上安装座椅,人坐在座椅上操作,同时人可以和随车起重机的立柱一起一回转,这样操作视野好,无盲区,但对于短时间作业而言,经常上下爬到立柱座椅上,很消耗体力和时间。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

9、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通过使用一个主操作阀,实现在一台随车吊上既能立式操作,又能机架座椅操作,还能立柱座椅操作。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随车吊的全方位操作系统,包括机架、回转支承、立柱、立柱座椅、主操作支架、主操作四联阀、左操作横杆、左操作纵杆、十字形传动连杆、下部推拉油门拉线、左右传动连杆、主手柄座、左操作手柄、副操作支架、T字形传动连杆、右操作横杆、右操作纵杆、副阀操作杆、副手柄座、右操作手柄、配油器、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上部推拉油门拉线、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机架安装有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固定在底盘上相对不动,立柱通过回转支承连接在机架上,立。

10、柱座椅固定在立柱上且与立柱一起回转;主操作支架固定在机架上,主操作四联阀固定在主操作支架上,主操作支架上的主斜支架板上开设四排孔,在上述四排孔内分别装有四个十字形传动连杆且十字形传动连杆可绕孔旋转;每个十字形传动连杆均有上、下、左、右四个端部绞接点,四个端部绞接点按照上、下、左、右顺序分别与左操作横杆、左右传动连杆、左操作纵杆、下部推拉油门拉线连接,其中左操作横杆连接主手柄座,主手柄座绞接在主操作支架上且可绕主操作支架上的该绞接点转动,主手柄座上安装有左操作手柄,左操作纵杆连接主操作四联阀;副操作支架也固定在机架上,副操作支架上的副斜支架板上开有与主斜支架板对应的四个孔,四个孔分别装有T字形传。

11、动连杆,T字形传动连杆有上、下、右三个端部绞接点,T字形传动连杆三个端部绞接点按照上、下、右顺序分别与右操作横杆、左右传动连杆、右操作纵杆相铰接,其中右操作横杆绞接副手柄座,副手柄座绞接在副操作支架上,副手柄座上安装有右操作手柄、副阀操作杆,右操作纵杆的末端与副手柄座相铰接;在回转支承的中心固定有配油器,配油器芯子固定在机架上不动,配油器壳体与立柱一起回转,下部推拉油门拉线另一端连接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的外回转体通过止动板与立柱连接,止动板固定在立柱上,而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内部回转芯子与配油器芯子固定在机架上,上部推说明书CN104192718A2/4页4拉油门拉。

12、线连接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的各芯传杆与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总成。0005所述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包括外回转体、下回转固定板、一级回转芯、二级回转芯、三级回转芯、四级回转芯、芯一传杆、芯二传杆、芯三传杆、芯四传杆、总连杆,其中外回转体下部安装在下回转固定板中间的沉孔内且可相互无摩擦转动,下回转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不动;外回转体内壁开有四对槽,每对槽中的两个槽相对称,该多对槽按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一级回转芯套装在外回转体内,二级回转芯套装在一级回转芯内,三级回转芯套装在二级回转芯内,四级回转芯套装在三级回转芯内,一级回转芯、二级回转芯、三级回转芯、四级回转芯的外壁都开有环形槽;芯一传杆卡装在外回转体内。

13、壁上的其中一对槽内,并在芯一传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一级回转芯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二传杆的主体杆装在一级回转芯与二级回转芯之间,并在芯二传杆主体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二级回转芯上环形槽配合的凸台,芯二传杆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的第二对槽内;芯三传杆的主体杆装在二级回转芯与三级回转芯之间,并在芯三传杆主体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三级回转芯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三传杆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的第三对槽内;芯四传杆的主体杆装在四级回转芯与三级回转芯之间,并在芯四传杆的末端加工有与四级回转芯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四传杆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的第四对槽内;一级回转芯、二级回转芯、三级回转芯、四级回转芯的固定轴都相应卡在总连。

14、杆的开口槽内。0006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把主操作阀安装在机架座椅前面的支架上,实现机架座椅操作,并通过十字形传动杆的杠杆原理,把操作的动力从垂直方向传递到水平方向,就实现了立式操作,并通过左右传动连杆和T字形传动杆实现右边的机架座椅操作和立式操作,通过上、下推拉油门拉线和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把操作的力传递到立柱座椅操作上,通过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有效的避免了推拉油门拉线由于回转而打绞的现象,实现了立柱座椅操作。这样将立式操作、机架座椅操作、立柱座椅操作合在一台随车吊上,在不增加主多路阀及比例遥控操作的前提下,实现三种操作方式合成一种全方位操作,即能短时间简单快捷操作,又能较长时间的。

15、机架座椅操作,同时也能长时间、大视野的立柱座椅操作。附图说明0007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侧剖图;图3为本发明拆掉立柱部分的机架结构立体图;图4为图1A部分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B部分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所述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的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所述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的装配状态图;上述附图中,标号1机架,2回转支承,3立柱,4立柱座椅,5立柱座椅梯子,6主操作四联阀,7主操作支架,71主斜支承板,8左操作横杆,9十字形传动连杆,10下部推拉油门拉线,11左右传动连杆,12副操作支架,13T字形传动连杆,14右操作横杆,15右操作纵杆,16右操作手柄,。

16、17机架座椅,18副操作梯子,19副阀操作杆,20配油器,201配油器芯子,202配油器壳体,21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1上回转体,212下回转固定板,213一级回说明书CN104192718A3/4页5转芯,214二级回转芯,215三级回转芯,216四级回转芯,217芯一传杆,218芯二传杆,219芯三传杆,2110芯四传杆,2111总连杆,22上部推拉油门拉线,23止动板,24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总成,25左操作纵杆,26左操作手柄,27主手柄座,27副手柄座。具体实施方式0008现结合附图,对发明加以详细描述。0009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机架1固定在底盘上相对不动,立柱3。

17、通过回转支承2连接在机架1上,立柱座椅4固定在立柱3上且与立柱3一起回转;主操作支架7固定在机架1上,主操作四联阀6固定在主操作支架7上,主操作支架7上的主斜支承板71上开设四排孔,在上述四排孔内分别装有四个十字形传动连杆9且十字形传动连杆9可绕主斜支承板71上的孔旋转;每个十字形传动连杆9均有上、下、左、右四个端部绞接点,四个端部绞接点按照上、下、左、右顺序分别与左操作横杆8、左右传动连杆11、左操作纵杆25、下部推拉油门拉线10连接,其中左操作横杆连接主手柄座27,主手柄座27绞接在主操作支架7上且可绕主操作支架7上的该绞接点转动,同时主手柄座27上装有左操作手柄26,左操作纵杆25连接主。

18、操作四联阀6。这样左操作手柄26的前后摆动,使主手柄座27转动,继而推动左操作横杆8的左右运动,再使十字传动杆9的旋转,左操作纵杆25上下运动,而这样通过左操作手柄26的前后摆动,使主操作四联阀6的阀心运动,实现主操作四联阀6工作。而人可以站在地面上操作左操作手柄26,这样就实现了立式操作。同时主操作四联阀6的阀杆上本来就自带有操作手柄,这样在机架上安装机架座椅17,人就可以坐在机架座椅17上操作主操作四联阀6的手柄,实现机架座椅操作。0010同理,副操作支架12也固定在机架1上,副操作支架12上的副斜支架板上开有与主斜支架板71对应的四个孔,四个孔分别装有T字形传动连杆13,T字形传动连杆1。

19、3有上、下、右三个端部绞接点,T字形传动连杆13的三个端部绞接点按照上、下、右顺序分别与右操作横杆14、左右传动连杆11、右操作纵杆15相铰接,其中右操作横杆14铰接有副手柄座27,副手柄座27绞接在副操作支架12上,副手柄座27上装有右操作手柄16与副阀操作杆19,右操作纵杆15的末端又与副手柄座27绞接。这样,如果动右操作手柄16或副阀操作杆19,各推动副手柄座27转动,再推动右操作横杆14、右操作纵杆杆15各自的左右、上下运动,都导致T字形传动连杆13转动,把力传到左右传动连杆11,再使十字形传动连杆9旋转,推动左操作纵杆25上下运动,最终使阀心上下运动,使主操作四联阀6工作。这样通过右。

20、操作手柄16的前后运动最后使主操作四联阀6工作,这样实现了右边的立式操作,同时,操作副阀操作杆19,也最终使操作四联阀工作,实现右边机架座椅操作。0011在回转支承2的中心固定有配油器20,配油器20上共设有9个油路,这9个油路连通主操作四联阀6与上部操作的伸缩、变幅、卷扬、回转四个动作和一个卸油管,配油器芯子201固定在机架1上不动,配油器壳体202与立柱3一起回转,下部推拉油门拉线10另一端连接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的外回转体211通过止动板23与立柱3连接,止动板固定在立柱3上,而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内部芯子与配油器芯子201固定在机架1上不旋转,但。

21、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内部芯子可上下移动一段距离,上部推拉油门拉线22连接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的各芯传杆与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总成24。这样,操作立柱座椅操作手柄总成24,把前后推拉力转换成上说明书CN104192718A4/4页6部推拉油门拉线22里面的钢芯推拉力,使轴向传力形中心回转接头21的芯传杆上下运动,使轴向传力形中心回转接头21连杆上下运动,再转换成下部推拉油门拉线10里面的钢芯推拉力,下部推拉油门拉线10里面的钢芯推动十字形传动连杆9旋转、左操作纵杆25上下运动,最后使主操作四联阀6阀芯上下运动,实现主操作四联阀6作业,而由于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的作用,使推拉油门拉线。

22、不打绞,实现立柱座椅操作。0012参见图6、图7,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包括外回转体211、下回转固定板212、一级回转芯213、二级回转芯214、三级回转芯215、四级回转芯216、芯一传杆217、芯二传杆218、芯三传杆219、芯四传杆2110、总连杆2111,其中外回转体211下部安装在下回转固定板212中间的沉孔内且可相互无摩擦转动,下回转固定板212固定在机架1上不动;外回转体211内壁开有四对槽,每对槽中的两个槽相对称,该多对槽按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一级回转芯213套装在外回转体211内,二级回转芯套214装在一级回转芯213内,三级回转芯215套装在二级回转芯214内,四级回转。

23、芯216套装在三级回转芯215内,一级回转芯213、二级回转芯214、三级回转芯215、四级回转芯216的外壁都开有环形槽;芯一传杆217卡装在外回转体211内壁上的其中一对槽内,并在芯一传杆217的末端加工有与一级回转芯213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二传杆218的主体杆装在一级回转芯213与二级回转芯214之间,并在芯二传杆218主体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二级回转芯214上环形槽配合的凸台,芯二传杆218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211的第二对槽内;芯三传杆219的主体杆装在二级回转芯214与三级回转芯215之间,并在芯三传杆219主体杆的末端加工有与三级回转芯215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三传杆219。

24、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211的第三对槽内;芯四传杆2110的主体杆装在四级回转芯216与三级回转芯215之间,并在芯四传杆2110的末端加工有与四级回转芯216上环形槽相配合的凸台,芯四传杆2110的连杆卡装在外回转体211的第四对槽内;一级回转芯213、二级回转芯214、三级回转芯215、四级回转芯216的固定轴都相应卡在总连杆2111的开口槽内。关于轴向传力型中心回转接头21的工作原理参见中国专利申请“2014104204065”中所述。说明书CN104192718A1/7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92718A2/7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92718A3/7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92718A4/7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92718A105/7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92718A116/7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92718A127/7页13图7说明书附图CN104192718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