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29345.6 (22)申请日 2018.07.25 (71)申请人 曹坎普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75号 (72)发明人 张东风 黄素芳 王振亮 李开森 王丽华 臧永琪 杨焕金 刘淼 李维泉 李瑞平 赵素荣 张泽勇 滕传亮 赵向东 于葆杰 默会茹 高素梅 李晓琳 杨振江 纪清巨 肖家良 韩会智 宋立功 姜玉松 刘嘉彬 王海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代理人 郝伟 (51)Int.Cl. A01G 2/30(20。
2、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枣树栽培技术领域, 具体公开一 种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其是用半木 质化的枣树发育枝作为接穗, 对接穗进行蜡封处 理后, 嫁接于硬枝上, 并在砧木和接穗接口处进 行包泥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成活率高、 木质 化程度好, 将嫁接期从五月下旬延长至7月底, 并 可使枣树提早一年结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9076807 A 2018.12.25 CN 109076807 A 1.一种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用半木质化的枣树发育枝作为 接穗, 对接穗进行蜡封处。
3、理后, 嫁接于硬枝上, 并在砧木和接穗接口处进行包泥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接穗采集: 于5月下旬7月下旬, 采集半木质化的嫩枝作为接穗; (2)蜡封: 将接穗蘸8595的蜡液, 冷却使蜡层充分固定, 于05、 湿度8090下 保存备用; (3)嫁接: 以硬枝为砧木, 将步骤(2)的接穗嫁接于硬枝上; (4)包泥: 在砧木和接穗接口处包泥, 泥的厚度12cm; (5)包扎: 包泥后, 将砧木和接穗接口进行包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选择 当年生半木质化、 芽体饱。
4、满、 直径在0.4cm以上的新生枝条, 掐头去尾, 剪掉二次枝, 留用主 枝中部的1/3主芽饱满的部分, 将留用部分截成长58cm、 带有1-2个芽、 最上面的芽的上部 留12cm主枝的小段作为接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剪掉二次枝时二 次枝留长12c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接穗 采集时间为上午8时10时或下午15时18时, 上午采集的接穗12时以前完成蜡封, 下午采 集的接穗20时以前完成蜡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
5、接穗 蘸蜡液的时间控制在1.0s之内, 蘸蜡后摊开散热1.03.0s, 然后在冰水中冷却24h, 在阴 凉通风处晾干4860h。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 以一 年生硬枝为砧木, 于5月下旬-7月底进行嫁接, 嫁接时接穗保存时间为一个月以内, 于接穗 下端23cm处两面斜削后嫁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 于6 月下旬-7月中旬进行嫁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所述 泥为壤土和泥或接口保护泥。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
6、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 用 黑色塑料薄膜将接口自下而上绑缚严密。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076807 A 2 一种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枣树栽培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北方枣区, 传统的枣树嫩枝嫁接多在7月上旬至7月中旬进行。 嫩枝嫁接硬枝的 方法由于成活率最高不超过20, 所以生产中极少有人使用; 使用最多的是芽接或带木质 部芽接法, 其方法是, 采集当年生木质化程度好的发育枝(随采随用), 剪去叶片留下叶柄, 用湿毛巾包裹保湿, 然后采芽。
7、嫁接, 嫁接完成后用白色农膜条包紧、 包严嫁接口, 待翌年春 季剪砧后萌发成枝。 传统的芽接或带木质部芽接法只是延长了嫁接期, 一般不能当年剪砧 成枝, 如若剪砧发枝, 会由于新生枝条生长期过短, 生长量小, 木质化程度低, 导致冬季冻 害、 抽条现象发生, 无法正常越冬成活, 从而导致嫁接失败。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以上技术现状,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解决了传 统夏季嫩枝嫁接当年不能剪砧的问题, 操作简便, 可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 接后枝干生长量 大, 成熟度好, 新生枝条可安全越冬。 0004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 一种。
8、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其是用半木质化的枣树发育枝作为接穗, 对接穗进行蜡封处理后, 嫁接于硬枝上, 并在砧木和接穗接口处进行包泥处理。 0006 具体地, 所述的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接穗采集: 于5月下旬7月下旬, 采集半木质化的嫩枝作为接穗; 0008 (2)蜡封: 将接穗蘸8595的蜡液, 冷却使蜡层充分固定, 于05、 湿度80 90下保存备用; 0009 (3)嫁接: 以硬枝为砧木, 将步骤(2)的接穗嫁接于硬枝上; 0010 (4)包泥: 在砧木和接穗接口处包泥, 泥的厚度12cm; 0011 (5)包扎: 包泥后, 将砧木和接穗接口。
9、进行包扎。 0012 优选地, 步骤(1)中, 选择当年生半木质化、 芽体饱满、 直径在0.4cm以上的新生枝 条, 掐头去尾, 剪掉二次枝, 留用主枝中部的1/3主芽饱满的部分, 将留用部分截成长5 8cm、 带有1-2个芽、 最上面的芽的上部留12cm主枝的小段作为接穗。 0013 优选地, 剪掉二次枝时二次枝留长12cm。 0014 优选地, 步骤(1)中, 接穗采集时间为上午8时10时或下午15时18时, 上午采集 的接穗12时以前完成蜡封, 下午采集的接穗20时以前完成蜡封。 0015 优选地, 步骤(2)中, 接穗蘸蜡液的时间控制在1.0s之内, 蘸蜡后摊开散热1.0 3.0s, 。
10、然后在冰水中冷却24h, 在阴凉通风处晾干4860h。 0016 优选地, 步骤(3)中, 以一年生硬枝为砧木, 于5月下旬-7月底进行嫁接, 嫁接时接 穗保存时间为一个月以内, 于接穗下端23cm处两面斜削后嫁接。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9076807 A 3 0017 优选地, 步骤(3)中, 于6月下旬-7月中旬进行嫁接。 0018 优选地, 步骤(4)中所述泥为壤土和泥或接口保护泥。 0019 优选地, 步骤(5)中, 用黑色塑料薄膜将接口自下而上绑缚严密。 0020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0021 (1)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 生产中传统的嫩枝嫁接。
11、硬枝的方法, 嫁接后成活率最高 不超过20,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 嫁接后成活率达到90以上。 0022 (2)用蜡封后的嫩枝接穗, 可有效减少接穗水分蒸发, 保证接穗活力, 提高嫁接成 活率。 0023 (3)嫁接后接口处包泥厚1-2cm, 同时采用黑色薄膜绑傅伤口, 可降低接口处温度, 利于伤口处愈伤组织形成。 采用黑色薄膜绑缚伤口, 同时避免喜鹊等鸟类啄破薄膜造成接 穗失水死亡。 0024 (4)本发明方法嫁接后接穗发芽快, 生长快, 一般新梢生长70cm以上, 有的长至一 米以上, 且细胞组织老化, 木质化程度好, 北方冬季不会出现抽枝、 冻害现象。 0025 (5)延长嫁接期, 一般生。
12、产中硬枝嫁接时期为4月中旬初至5月中旬, 本发明方法又 使嫁接时期从5月下旬延长至7月底, 最佳时期为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 可作为接穗不足或 春季嫁接不成活的一个补救措施。 0026 (6)枣树可提早结果1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0028 实施例1 0029 该提高枣树嫩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0030 (1)接穗采集和蜡封处理: 于5月下旬7月下旬, 选择当年生半木质化、 芽体饱满、 直径在0.。
13、4cm以上的新生枝条。 掐头去尾, 留用枝条中部1/3处主芽饱满的部分。 将留用部分 截成长58cm、 带有1-2个芽、 芽体上部留1-2cm的小段作为接穗。 0031 (2)将接穗进行封蜡处理: 0032 a.将工业石蜡放入铁制或铝制容器内加热至溶化, 用温度计测量蜡液温度, 通过 控制火大小将蜡温控制在8595。 0033 b.接穗封蜡: 将接穗放到笊篱内迅速蘸蜡, 时间大约在1.0s之内。 0034 c.快速将蘸好蜡的接穗在笊篱内颠簸几下, 猛力甩倒在事先准备好的铁板或硬纸 片上, 放晾1.03.0s。 0035 d.将蜡层稍稍固定后的接穗立即收集在一起, 放入有冰块的水盆中降温冷却2 。
14、4h, 在此期间水盆中要及时补充冰块以保持水温。 0036 e.捞出水盆中的接穗, 薄薄的摊放在阴凉、 通风处, 放凉48h后收集在一起, 放入纸 箱或透气的塑料袋中, 储存于05、 湿度8090的冰柜或冷库中保存备用, 至此封蜡完 成。 上午采集的12时以前完成封蜡, 下午采集的20时以前完成封蜡。 0037 (3)嫁接: 在接穗下端23cm处至底部斜削呈长马耳形斜削面, 再在其背面底部削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9076807 A 4 成马蹄形斜面, 且将接穗上部保留12个芽。 以一年生硬枝为砧木, 采用插皮接, 将保存时 间一个月以内的蜡封接穗嫁接, 具体操作方法和春季硬枝。
15、嫁接相同。 0038 (4)包泥: 在砧木和接穗接口处进行包泥处理, 泥的厚度1-2cm, 泥用壤土和泥。 0039 (5)包扎: 包泥后, 用黑色塑料薄膜条自下而上包紧、 包严嫁接口。 嫁接后管理如抹 芽、 解绑、 肥水等和常规管理相同。 0040 试验例 0041 以沧州市献县试验点为例, 采用传统的嫩枝嫁接方法和本发明嫩枝嫁接方法进行 对比试验。 详细情况如下: 0042 材料与方法 0043 1.1试验设计 0044 试验于2017年在献县淮镇百兴庄村金丝小枣园进行, 面积0.15hm2, 园内土壤为壤 土, 供试枣树树势中庸, 树龄35-40a。 设两个处理, A1: 传统嫩枝嫁接方。
16、法, 接穗随采随用; A2: 本发明方法。 分别于6月15日、 6月25日、 7月5日、 7月15日、 7月25日、 8月5日每隔10d嫁接 一次, 每个处理各嫁接100个接穗, 接穗保存时间为一个月之内, 随机选用, 三次重复, 随机 区组排列。 试验树两侧均设有保护树。 除嫁接方法不同外, 其他所有管理均相同。 0045 1.2试验调查 0046 于嫁接后20d检查接穗是否成活, 调查嫁接成活率; 于10月底树体停止生长时调查 嫁接后抽生枝条的生长量。 0047 2、 结果与分析 0048 2.1不同处理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0049 表1结果表明: A2(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嫁接后的成活率均。
17、极显著高于A1(传统嫩枝 嫁接方法)处理(p0 .01), A2处理的成活率平均为90 .33, A1处理的成活率平均为 18.50, 提高了70.83。 0050 不同时期嫁接, 嫁接后成活率存在着一定差异。 6月15日嫁接的成活率最低, 低于 其他日期嫁接处理, A1处理的成活率为15.00, A2处理的成活率为85.00, 主要原因在于 时间稍早, 接穗木质化程度低, 接芽发育不好不饱满。 其他几个时期成活率高于6月15日嫁 接的成活率, 采用A1处理的嫁接成活率在19.00-21.00间, 采用A2处理的成活率在 90.00-93.00, 不同时期间相差不明显。 0051 表1不同处理。
18、的成活率和枝条生长量调查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9076807 A 5 0052 0053 0054 由表1结果得出, 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后新梢的生长量影响不同。 采用A2处理的新 梢生长长度极显著高于A1处理(p0.01)。 A1处理新梢生长长度平均为61.72cm, A2处理新梢 生长长度平均为94.76cm, A2处理新梢生长长度比A1处理增加了53.54。 0055 不同时期嫁接对嫁接后新梢的生长量影响不同。 随着嫁接时期的推迟, 新梢生长 长度降低。 A1处理下, 6月15日嫁接新梢生长长度最长, 达到75.16cm, 6月25日、 7月5日、 7月 15日、 7月2。
19、5日、 8月5日嫁接分别比6月15日嫁接新梢生长长度减少4 .03、 2 .71、 12.88、 33.26、 54.43; A2处理下, 6月15日嫁接新梢生长长度最长, 达到110.52cm, 6月 25日、 7月5日、 7月15日、 7月25日、 8月5日嫁接分别比6月15日嫁接新梢生长长度减少 4.79、 4.40、 8.19、 27.21、 40.98。 0056 3、 结论与讨论 0057 3.1本发明方法的成活率平均为90.33, 比传统嫩枝嫁接方法提高了70.83; 不 同嫁接方法对枣树嫁接后新梢生长长度影响不同, 本发明方法的新梢生长长度比传统嫩枝 说 明 书 4/5 页 6。
20、 CN 109076807 A 6 嫁接方法增加了53.54。 0058 3.2不同时期嫁接对嫁接后新梢的生长量影响不同。 随着嫁接时期的推迟, 新梢生 长长度降低。 两种处理方法均以6.15日嫁接新梢生长长度最长。 0059 3.3综合不同时期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后成活率及当年生新梢生长长度的影响, 6 月25日、 7月5日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嫩枝嫁接可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 同时促进新梢生长, 枝条木质化程度高。 因此生产中, 建议在6月下旬到7月上中旬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嫁接, 可提高嫁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同时新梢生长长度最大, 木质化程度高。 00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或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9076807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