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草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割草机.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553150.9 (22)申请日 2018.04.18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711194376.0 2017.11.24 CN (73)专利权人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东旺 路18号 (72)发明人 查霞红 赵凤丽 高彬彬 付长帅 倪梯闵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唐清凯 (51)Int.Cl. A01D 34/71(2006.01) A01D 34/73(20。
2、06.01) A01D 34/81(2006.01) A01D 34/8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割草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割草机。 该割草机包括用于 封闭排草口的封闭件。 封闭件通过第一侧壁连接 部、 第二侧壁连接部、 第一顶壁连接部和第二顶 壁连接部形成的封闭部封闭排草口。 第二侧壁连 接部与第一侧壁连接部分别在各自的延展方向 上延展, 从而逐渐靠拢并最终相互连接而形成一 共用端。 由于共用端的表面的宽度小于等于 3.5mm, 从而共用端在第一侧壁连接部和第二侧 壁连接部之间形成狭窄的交界。 因此, 碎草容易 从共用端。
3、处分离, 从而不易堆积在第一侧壁连接 部和第二侧壁连接部之间, 有利于在割草机在切 割过程中草的抛洒均匀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6页 CN 208285836 U 2018.12.28 CN 208285836 U 1.一种割草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蜗壳, 包括第一顶壁和第一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至所述第一顶壁向下延伸, 所述第 一顶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围成第一蜗腔; 第二蜗壳, 与所述第一蜗壳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蜗壳包括第二顶壁和第二侧壁, 所述第 二侧壁至所述第二顶壁向下延伸, 所述第二顶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围成第二蜗腔, 所述第一 蜗腔和所述第二蜗腔相互连通, 所述第二蜗壳。
4、与所述第一蜗壳的连接处开设有排草口; 第一切割元件, 设置于所述第一蜗腔内, 所述第一侧壁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切割元 件; 第二切割元件, 设置于所述第二蜗腔内, 所述第二侧壁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切割元 件; 以及 封闭件, 用于封闭所述排草口, 所述封闭件包括封闭部, 所述封闭部包括: 第一侧壁连接部, 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配合, 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在部分 周向上封闭所述第一蜗腔; 第二侧壁连接部, 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配合, 所述第二侧壁连接部在部分 周向上封闭所述第二蜗腔; 第一顶壁连接部, 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顶壁相配合, 所述第一顶壁连接部适于封 闭所述第一蜗腔的顶。
5、部, 所述第一顶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固定连接; 以及 第二顶壁连接部, 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二顶壁相配合, 所述第二顶壁连接部适于封 闭所述第二蜗腔的顶部, 所述第二顶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部固定连接; 其中, 所述第二侧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在其周向延展方向上逐渐靠拢并最 终相互连接形成一共用端, 其中, 所述共用端的表面的宽度小于等于3.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草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相互连 接处形成一结合部, 当所述封闭件封闭所述排草口时, 所述结合部的下端点至所述共用端 的下端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所述共用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
6、长度与所述第一距离的 比值范围是0.5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草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的内表面与所述第 二侧壁连接部的内表面在所述共用端处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30 9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割草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角的范围优选为50 7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草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件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 所述 第一限位组件与所述封闭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封闭部在所述第一 蜗壳的径向和所述第二蜗壳的径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草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件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 所述 第二限位组件与所述封闭部。
7、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封闭部在所述第一 蜗壳的轴向和所述第二蜗壳的轴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割草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件还包括手持部, 所述手持部 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上, 所述手持部用于手持所述封闭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草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密 封连接; 所述第一顶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顶壁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顶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一 侧壁连接部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侧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顶壁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8285836 U 2 部与所述第二顶壁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
8、顶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部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草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 所述第二侧壁连 接部、 所述第一顶壁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顶壁连接部一体成型。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8285836 U 3 割草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器械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割草机。 背景技术 0002 割草机作为机械化的割草设备, 广泛用于对草坪、 篱笆、 花园等地方的草进行修 剪。 割草机通常包括两种工作模式, 分别为碎草模式和收草模式。 割草机的壳体内具有切割 刀片, 在壳体上开设有排草口, 排草口与收草容器连接, 从而进入收草模式,。
9、 切割的草可以 通过排草口进入收草容器。 当使用碎草模式时, 通过使用封闭件将排草口封闭, 即可使得被 切割的草从壳体排到地面。 传统的割草机的封闭件的结构使得在割草过程中碎草易堆积、 抛洒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基于此, 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割草机的封闭件的结构使得在割草过程中碎草易堆积 的问题, 提供一种改进的割草机。 0004 一种割草机, 包括: 0005 第一蜗壳, 包括第一顶壁和第一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至所述第一顶壁向下延伸, 所 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围成第一蜗腔; 0006 第二蜗壳, 与所述第一蜗壳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蜗壳包括第二顶壁和第二侧壁, 所 述第二侧壁至所述。
10、第二顶壁向下延伸, 所述第二顶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围成第二蜗腔, 所述 第一蜗腔和所述第二蜗腔相互连通, 所述第二蜗壳与所述第一蜗壳的连接处开设有排草 口; 0007 第一切割元件, 设置于所述第一蜗腔内, 所述第一侧壁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切 割元件; 0008 第二切割元件, 设置于所述第二蜗腔内, 所述第二侧壁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切 割元件; 以及 0009 封闭件, 用于封闭所述排草口, 所述封闭件包括封闭部, 所述封闭部包括: 0010 第一侧壁连接部, 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配合, 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在 部分周向上封闭所述第一蜗腔; 0011 第二侧壁连接部, 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
11、二侧壁相配合, 所述第二侧壁连接部在 部分周向上封闭所述第二蜗腔; 0012 第一顶壁连接部, 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顶壁相配合, 所述第一顶壁连接部适 于封闭所述第一蜗腔的顶部, 所述第一顶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固定连接; 以及 0013 第二顶壁连接部, 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二顶壁相配合, 所述第二顶壁连接部适 于封闭所述第二蜗腔的顶部, 所述第二顶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部固定连接; 0014 其中, 所述第二侧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在其周向延展方向上逐渐靠拢 并最终相互连接形成一共用端, 其中, 所述共用端的表面的宽度小于等于3.5mm。 说 明 书 1/8 页 4 CN。
12、 208285836 U 4 0015 上述技术方案中, 割草机的封闭件通过第一侧壁连接部、 第二侧壁连接部、 第一顶 壁连接部和第二顶壁连接部形成的封闭部封闭排草口。 第二侧壁连接部与第一侧壁连接部 分别在各自的延展方向上延展, 从而逐渐靠拢并最终相互连接而形成一共用端。 由于共用 端的表面的宽度小于等于3.5mm, 从而共用端在第一侧壁连接部和第二侧壁连接部之间形 成狭窄的交界。 因此, 碎草容易从共用端处分离, 从而不易堆积在第一侧壁连接部和第二侧 壁连接部之间, 有利于在割草机在切割过程中草的抛洒均匀性。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相互连接处形成一结合。
13、 部, 当所述封闭件封闭所述排草口时, 所述结合部的下端点至所述共用端的下端点之间的 距离为第一距离, 所述共用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距离的比值范围是0.5 0.7。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部的内 表面在所述共用端处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30 90 。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夹角的范围优选为50 70 。 001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封闭件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与所 述封闭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封闭部在所述第一蜗壳的径向和所述 第二蜗壳的径向运动。 00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
14、中, 所述封闭件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与所 述封闭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封闭部在所述第一蜗壳的轴向和所述 第二蜗壳的轴向运动。 002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封闭件还包括手持部, 所述手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限 位组件上, 所述手持部用于手持所述封闭件。 002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 顶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顶壁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顶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密封连 接; 所述第二侧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顶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顶壁 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顶壁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部密封。
15、连接。 002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 所述第二侧壁连接部、 所述第一顶壁 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顶壁连接部一体成型。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一实施例的割草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封闭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封闭部的示意图; 0027 图4为图1所示的封闭件未安装于图1所示的割草机时的仰视图; 0028 图5为图1中所示的第一侧壁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6为图1中所示的第二侧壁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为图1中所示的第一侧壁连接部和第二侧壁连接部的共用端的示意图; 0031 图8为图2所示的封闭件的西南方向的。
16、示意图; 0032 图9为图2所示的封闭件的东南方向的示意图。 说 明 书 2/8 页 5 CN 208285836 U 5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4 请结合图1和图4, 一实施例的割草机100包括第一蜗壳110、 第二蜗壳120、 第一切 割元件130、 第二切割元件140以及封闭件150。 第一蜗壳110和第二蜗壳120沿割草机100的 宽度方向并排布置。 0035 第一蜗壳110包括第一顶壁111和第一侧壁112。 第一侧壁112至第一顶壁111向下 延伸, 从而第一。
17、顶壁111与第一侧壁112围成第一蜗腔101。 第一切割元件130设置于第一蜗 腔101内。 并且第一侧壁112至少部分围绕第一切割元件130。 0036 具体地, 如图1和图4所示, 第一顶壁111的边缘大致为椭圆形。 第一侧壁112从第一 顶壁111的边缘向下延伸。 从而第一侧壁112和第一顶壁111围成第一蜗腔101。 第一蜗腔101 的开口朝下。 也就是说, 割草机100位于地面上时, 第一蜗腔101的开口朝向地面。 第一顶壁 111的边缘还可以为其他形状。 第一切割元件130可以为切割刀片, 如图1和图4所示, 第一切 割元件130位于第一蜗腔101内。 第一切割元件130可以通过传。
18、动轴与第一顶壁111连接, 传 动轴带动第一切割元件130在第一蜗腔101内转动, 从而割草。 第一切割元件130在第一蜗腔 101内旋转割草时, 第一侧壁112至少部分围绕第一切割元件130。 0037 第二蜗壳120包括第二顶壁121和第二侧壁122。 第二侧壁122至第二顶壁121向下 延伸, 从而第二顶壁121与第二侧壁122围成第二蜗腔102。 第二切割元件140设置于第二蜗 腔102内。 并且第二侧壁122至少部分围绕第二切割元件140。 0038 具体地, 如图1和图4所示, 第二顶壁121的边缘大致为椭圆形。 第二侧壁122从第二 顶壁121的边缘向下延伸。 从而第二侧壁122。
19、和第二顶壁121围成第二蜗腔102。 第二蜗腔102 的开口朝下。 也就是说, 割草机100位于地面上时, 第二蜗腔102的开口朝向地面。 第二顶壁 121的边缘还可以为其他形状。 第二切割元件140可以为切割刀片, 如图1和图4所示, 第二切 割元件140位于第二蜗腔102内。 第二切割元件140可以通过传动轴与第二顶壁121连接, 传 动轴带动第二切割元件140在第二蜗腔102内转动, 从而割草。 第二切割元件140在第二蜗腔 102内旋转割草时, 第二侧壁122至少部分围绕第二切割元件140。 0039 如图1和图4所示, 第二蜗壳120与第一蜗壳110固定连接。 具体地, 第二蜗壳12。
20、0与 第一蜗壳110可以一体成型。 并且第一蜗腔101和第二蜗腔102相互连通。 第二蜗壳120与第 一蜗壳110的连接处开设有排草口103。 0040 请结合图1至图4, 封闭件150用于封闭排草口103。 封闭件150包括封闭部。 封闭部 包括第一侧壁连接部151、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以及第二顶壁连接部 154。 0041 封闭件150安装在割草机100上时,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沿第一蜗壳110的周向延 伸, 从而第一侧壁连接部151能够与第一侧壁112相配合。 并且第一侧壁连接部151在部分周 向上封闭第一蜗腔101。 0042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沿第二蜗壳。
21、120的周向延伸, 从而第二侧壁连接部152能够与 第二侧壁122相配合。 并且第二侧壁连接部152在部分周向上封闭第二蜗腔102。 0043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被配置为能够与第一顶壁111相配合, 从而第一顶壁连接部 说 明 书 3/8 页 6 CN 208285836 U 6 153能够封闭第一蜗腔101的顶部。 0044 第二顶壁连接部154被配置为能够与第二顶壁121相配合, 从而第二顶壁连接部 154能够封闭第二蜗腔102的顶部。 0045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151在各自的周向延展方向上逐渐靠 拢并最终相互连接形成一共用端104。 因此,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
22、和第二侧壁连接部密封连 接。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与第一侧壁连接部151固定连接。 第二顶壁连接部154与第二侧壁连 接部152固定连接。 0046 由于第一侧壁连接部151和第二侧壁连接部152密封连接,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在 部分周向上封闭第一蜗腔101,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在部分周向上封闭第二蜗腔102, 第一顶 壁连接部153封闭第一蜗腔101的顶部, 第二顶壁连接部154封闭第二蜗腔102的顶部, 从而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以及第二顶壁连接部154形 成的封闭件150的各个端分别与排草口103的相对应的边界相适配, 以致封闭排草口1。
23、03。 此 时, 割草机100处于碎草模式。 0047 请结合图1至图4, 具体地,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在第二蜗壳120的周向上延展, 第一 侧壁连接部151在第一蜗壳110的周向上延展。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与第一侧壁连接部151分 别在各自的延展方向上延展, 从而逐渐靠拢并最终相互连接而形成一共用端104。 由于共用 端104的表面的宽度小于等于3.5mm, 相比于共用端104的表面的长度, 共用端104的宽度非 常窄, 从而共用端104在第一侧壁连接部151和第二侧壁连接部152之间形成狭窄的交界, 形 成图1和图3中所示的尖角结构。 因此, 碎草容易从共用端104处分离, 从而不易堆。
24、积在第一 侧壁连接部151和第二侧壁连接部152之间, 有利于在割草机100在切割过程中草的抛洒均 匀性。 具体地, 共用端104的表面的宽度可以为1mm、 1.5mm、 2mm、 3mm或3.5mm等。 0048 上述割草机100的封闭件150通过第一侧壁连接部151、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 第一 顶壁连接部153和第二顶壁连接部154形成的封闭部封闭排草口103。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与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分别在各自的延展方向上延展, 从而逐渐靠拢并最终相互连接而形成 一共用端104。 由于共用端104的表面的宽度小于等于3.5mm, 从而共用端104在第一侧壁连 接部151和第二侧壁。
25、连接部152之间形成狭窄的交界。 因此, 碎草容易从共用端104处分离, 从而不易堆积在第一侧壁连接部151和第二侧壁连接部152之间, 有利于在割草机100在切 割过程中草的抛洒均匀性。 0049 进一步地, 第一侧壁112与第二侧壁122的相互连接处形成一结合部105。 0050 具体地, 如图1和图4所示, 第一侧壁112沿第一蜗壳110的周向延伸, 第二侧壁122 沿第二蜗壳120的周向延伸, 从而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22交汇而形成一结合部105。 由 于结合部105为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22交汇而形成, 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22向下 延伸, 因此, 结合部105向下。
26、延伸。 0051 请结合图1至图4, 当封闭件150封闭排草口103时, 结合部105的下端点至共用端 104的下端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L2, 共用端10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长度L1与第一距离 L2的比值范围是0.50.7。 0052 具体地, 如图1和图4所示, 第一蜗腔101和第二蜗腔102的连通处的上方, 第一顶壁 111和第二顶壁121固定连接, 从而在第一顶壁111和第二顶壁121的连接处的下方形成开口 空间106。 说 明 书 4/8 页 7 CN 208285836 U 7 0053 当封闭件150的结构确定后, 就可以确定L1的值。 具体地, 根据L1和L2的定义以及 结合图。
27、1图4可知, L1与L2的比值反应了第一蜗腔101和第二蜗腔102的连通处的开口空间 106的大小。 0054 L1与L2的比值越大, 说明开口空间106越小, L1与L2的比值越小, 说明开口空间106 越大。 0055 由于开口空间106在第一蜗腔101和第二蜗腔102的连通处, 若开口空间106过大, 则第一蜗腔101内的切割气流与第二蜗腔102内的切割气流互相干涉较大, 较多的碎草会堆 积在地面, 会影响碎草切割的气流渐近性。 若开口空间106过小, 则第一切割元件130的切割 区域与第二切割元件140的切割区域的重叠部分变小, 容易导致第一蜗壳110和第二蜗壳 120的连接处下方的草。
28、被漏割。 0056 本实施例的L1与L2的比值的范围为0.50.7, 开口空间106的大小适中, 则第一切 割元件130的切割区域与第二切割元件140的切割区域的重叠部分大小适中, 避免第一蜗壳 110和第二蜗壳120的连接处下方的草被漏割。 第一蜗壳110内的切割气流与第二蜗壳120内 的切割气流相互干涉小, 有利于碎草顺畅运行, 具有提高碎草的抛洒均匀性、 降低碎草堵 塞, 提高碎草率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 L1/L2的值可以为0.5、 0.6或0.7。 0057 具体地, 请结合图2、 图3以及图5图7,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的内表面和第二侧壁 连接部152的内表面在共用端104处形成夹。
29、角, 从而共用端104、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以及第 二侧壁连接部152形成图3中所示的尖角结构。 0058 具体地,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的内表面151a和第二侧壁连接部152的内表面152a在 共用端104处形成的夹角反应了共用端104、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以及第二侧壁连接部152形 成的尖角结构的尖锐程度。 当第一侧壁连接部151的内表面和第二侧壁连接部152的内表面 在共用端104处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30 90 时, 共用端104、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以及第二 侧壁连接部152形成的尖角结构的尖锐程度适中, 共用端104能够较好的将碎草分离, 使得 碎草不易堆积在第一侧壁连接部15。
30、1和第二侧壁连接部152的交汇处, 有利于抛洒均匀性。 优选地,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的内表面151a和第二侧壁连接部152的内表面152a在共用端 104处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50 70 。 0059 进一步地, 请结合图1、 图8以及图9, 割草机100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160。 第一限位 组件160与封闭部固定连接。 第一限位组件160可以通过安装部170与封闭部连接。 安装部 170包括安装部本体和与安装部本体固定连接的多个安装壁。 第一限位组件160与安装部本 体固定连接。 多个安装壁与封闭部固定连接。 第一限位组件160用于限制封闭部在第一蜗壳 110的径向和第二蜗壳120的径向运动。
31、。 0060 具体地, 割草机100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组件160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 从而第一 限位组件160能够与第一配合部相配合, 以致第一限位组件160在第一蜗壳110的径向和第 二蜗壳120的径向上不能运动。 由于第一限位组件160与封闭部固定连接, 从而封闭部在第 一蜗壳110的径向和第二蜗壳120的径向上不能运动。 0061 示例性地, 第一限位组件160可以为限位筋组。 该限位筋组包括第一限位筋161、 第 二限位筋162、 第三限位筋163以及第四限位筋164。 割草机10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配合部。 分 别与第一限位筋161、 第二限位筋162、 第三限位筋163以及第四限位筋。
32、164分别与相应的第 一配合部相配合。 第一限位筋161、 第二限位筋162可以设置在安装部170的一侧, 第三限位 说 明 书 5/8 页 8 CN 208285836 U 8 筋163和第四限位筋164可以设置在安装部170的另一侧, 从而第一限位筋161、 第二限位筋 162、 第三限位筋163以及第四限位筋164分别位于第一蜗壳110的径向上和第二蜗壳120的 径向上的不同位置。 第一限位筋161、 第二限位筋162、 第三限位筋163以及第四限位筋164分 别抵接相应的第一配合部, 以致第一限位筋161、 第二限位筋162、 第三限位筋163以及第四 限位筋164在第一蜗壳110的径。
33、向和第二蜗壳120的径向不能运动, 有利于准确定位封闭件 150, 以致封闭件150能够可靠的封闭排草口103。 0062 具体地, 与第一限位筋161、 第二限位筋162、 第三限位筋163以及第四限位筋164分 别相应的配合部可以为挡板、 凹槽等。 0063 请参考图2、 图8和图9, 进一步地, 割草机100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180。 第二限位组 件180与封闭部固定连接。 第二限位组件180可以通过与安装部170固定连接而与封闭部连 接。 具体地, 第二限位组件180可以为止位板。 割草机100上设置有与第二限位组件180相配 合的第二配合部。 当封闭件150封闭排草口103时, 第二。
34、配合部能够止挡第二限位组件180, 从而使得第二限位组件180不能在第一蜗壳110和第二蜗壳120的轴向上运动, 有利于准确 定位封闭件150, 以致封闭件150能够可靠的封闭排草口103。 0064 进一步地, 割草机100还包括手持部。 请参考图2, 手持部设置在第二限位组件180 上, 手持部用于手持封闭件150。 手持部可以是环状结构或拉杆状等结构, 方便手持封闭件 150。 示例性地, 如图1所示, 第二限位组件180上开设有通孔181, 手持部可以是通孔181的边 缘, 可以用手握住通孔181的边缘而持住封闭件150, 具有便于手持封闭件100的技术效果。 0065 进一步地, 请。
35、结合图1和图3,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的高度沿第一逆时针方向X1逐渐 变高, 第二顶壁连接部154的高度沿第一顺时针方向X2逐渐变高。 0066 具体地, 第一逆时针方向X1是指从割草机100的仰视图来看时逆时针旋转的方向, 第一顺时针方向X2是指从割草机100的仰视图来看时顺时针旋转的方向, 如图3中所示意。 0067 当割草机100在地面上割草时,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的高度沿第一逆时针方向X1逐 渐变高, 第二顶壁连接部154的高度沿第一顺时针方向X2逐渐变高。 0068 沿第一逆时针方向X1, 第一顶壁111距离地面的高度逐渐变高。 第一顶壁111为螺 旋上升的结构。 因此, 第一顶壁。
36、连接部153的高度沿第一逆时针方向X1逐渐变高, 从而使得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与第一顶壁111相适配时,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与第一顶壁111圆滑过 渡。 0069 沿第一顺时针方向X2, 第二顶壁121距离地面的高度逐渐变高。 第二顶壁121为螺 旋上升的结构。 因此, 第二顶壁连接部154的高度沿第一顺时针方向X2逐渐变高, 从而使得 第二顶壁连接部154与第二顶壁121相适配时, 第二顶壁连接部154与第二顶壁121圆滑过 渡。 0070 进一步地,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沿第一蜗壳110的周向弧形延伸, 第二侧壁连接部 152沿第二蜗壳120的周向弧形延伸。 0071 在本实施例中, 。
37、由于第一顶壁111的边缘大致为椭圆形, 因此, 将第一侧壁连接部 151沿第一蜗壳110的周向弧形延伸, 从而使得第一侧壁连接部151与第一侧壁112圆滑过 渡。 如图1中所示,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与第一侧壁112形成连续的沿弧形围设的壁, 从而使 得第一侧壁112和第一侧壁连接部151的横截面围成部分椭圆形。 0072 由于第二顶壁111的边缘大致为椭圆形, 因此, 将第二侧壁连接部152沿第二蜗壳 说 明 书 6/8 页 9 CN 208285836 U 9 120的周向弧形延伸, 从而使得第二侧壁连接部152与第二侧壁122圆滑过渡。 如图4中所示,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与第二侧壁12。
38、2形成连续的沿弧形围设的壁, 从而使得第二侧壁122和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的横截面围成部分椭圆形。 0073 由于第一切割元件130旋转切割, 旋转动力会带动草的旋转,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 与第一侧壁112形成连续的沿弧形围设的壁, 有利于第一切割元件130引起草旋转时的气流 渐近性, 从而有利于降低草的堆积情况、 提高碎草率和抛洒均匀性。 同理, 第二切割元件140 旋转切割, 旋转动力会带动草的旋转,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与第二侧壁122形成连续的沿弧 形围设的壁, 有利于第二切割元件140引起草旋转时的气流渐近性, 从而有利于降低草的堆 积情况、 提高碎草率和抛洒均匀性。 0074 。
39、进一步地, 可通过样条拟合方法得到第一侧壁连接部110和第一顶壁连接部130的 表面的形状后再进行成形, 由于样条拟合方法的优点, 能够使得第一侧壁连接部110和第一 侧壁112处无缝连接、 圆滑过渡, 并且能使第一顶壁连接部130与第一顶壁111的无缝连接、 圆滑过渡。 从而有利于切割刀片引起草旋转时的气流渐近性, 进而有利于降低草的堆积情 况、 提高碎草率和抛洒均匀性。 0075 可通过样条拟合方法得到第二侧壁连接部120和第二顶壁连接部140的表面的形 状后再进行成形, 由于样条拟合方法的优点, 能够使得第二侧壁连接部120和第二侧壁122 处无缝连接、 圆滑过渡, 并且能使第二顶壁连接。
40、部140与第二顶壁121的无缝连接、 圆滑过 渡。 从而有利于切割刀片引起草旋转时的气流渐近性, 从而有利于降低草的堆积情况、 提高 碎草率和抛洒均匀性。 0076 进一步地,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与第一侧壁112密封连接。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与第 一顶壁111密封连接。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与第一侧壁连接部151密封连接。 第二侧壁连接部 152与第二侧壁122密封连接。 第二顶壁连接部154与第二顶壁121密封连接。 第二顶壁连接 部154与第二侧壁连接部152密封连接。 0077 由于第一侧壁连接部151与第一侧壁112密封连接, 能够防止气流和草从第一侧壁 连接部151和第一侧壁11。
41、2的连接处通过, 从而有利于气流渐近性, 能够降低碎草的堆积情 况、 提高碎草率和抛洒均匀性。 同理,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与第二侧壁122密封连接, 能够防 止气流和草从第二侧壁连接部152和第二侧壁122的连接处通过, 从而有利于气流渐近性, 从而降低草的堆积情况、 提高碎草率和抛洒均匀性。 0078 由于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与第一侧壁连接部151密封连接, 能够防止气流和草从第 一侧壁连接部151和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之间通过, 从而有利于气流渐近性, 能够降低碎草 的堆积情况、 提高碎草率和抛洒均匀性。 同理, 由于第二顶壁连接部154与第二侧壁连接部 152密封连接, 能够防止气流和。
42、草从第二顶壁连接部154与第二侧壁连接部152之间通过, 从 而有利于气流渐近性, 能够降低碎草的堆积情况、 提高碎草率和抛洒均匀性。 其中, 第一顶 壁连接部153和第一侧壁连接部151还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密封连接。 第二顶壁连接部154 与第二侧壁连接部152还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密封连接。 0079 进一步地,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以及第 二顶壁连接部154一体成型。 0080 具体地,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以及第二 顶壁连接部154可以通过铸造、 浇筑等方法一体成型。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 。
43、第二侧壁连接部 说 明 书 7/8 页 10 CN 208285836 U 10 152、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以及第二顶壁连接部154一体成型, 使得割草机100切割时引起的 气流不能从第一侧壁连接部151、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以及第二顶壁连 接部154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部之间通过, 从而使得第一侧壁连接部151、 第二侧壁连 接部152、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以及第二顶壁连接部154形成的封闭部密封性好, 进而使得切 割刀片在旋转切割时的气流渐近性好, 以致降低草的堆积情况、 提高碎草率和抛洒均匀性。 并且, 第一侧壁连接部151、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 第。
44、一顶壁连接部153以及第二顶壁连接部 154一体成型, 使得第一侧壁连接部151、 第二侧壁连接部152、 第一顶壁连接部153以及第二 顶壁连接部154的加工工艺简便、 结构稳定。 0081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上述实施例 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 盾, 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82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
45、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8/8 页 11 CN 208285836 U 11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12 CN 208285836 U 12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13 CN 208285836 U 13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14 CN 208285836 U 14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5 CN 208285836 U 1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6 CN 208285836 U 16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7 CN 208285836 U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