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物避光储藏装置,具体讲是一种避光储药盒。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的许多药品,不管是在存储调剂,还是在发放时,都需要进行避光处理。在药房中进行药品调剂时,往往是将药盒敞开,使药物暴露在光线下进行工作的,但许多药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易在光照条件下分解,就会造成药物轻则失去或降低相应的疗效,重则危害到病人的安危。而且在发放药品时,需要拆零后发放,药品拆零后没有了药盒的遮光作用容易见光分解,造成药品产生毒副作用,危害病人的用药安全。
现有的药盒虽然也具有许多样式,但常为敞开式。也有加盖的避光储药盒,但多为翻盖式,在取药时需将整个避光盖掀起,取药后再覆盖,操作繁琐,给取药造成不便,且每次打开避光盖时药品处在光照的环境中,多次打开,药品多次受光照射,也易使药品分解,而且易使药盒中的暂存药品大面积的暴露在光线下,影响避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避光储药盒。
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避光储药盒,包括盒体及设置在盒体顶面开口上的盒盖,所述的盒体顶面形成斜坡状取药口,取药口相对的两边上设有连接轴,避光带的两端通过弹簧套在连接轴上,避光带的每根避光片与相邻的避光片叠加设置,取药口下方的盒体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卡片槽。
所述的取药口的左右两侧边上设有连接避光带的连接轴。
所述的取药口的上下两侧边上设有连接避光带的连接轴。
所述的盒体与盒盖采用遮光的亚格力板或PVC材料制成,避光带采用遮光的铝塑片或PVC材料制成。
所述的盒体开口处形成有固定槽,且盒盖从盒体开口一侧插入固定槽内。
所述的盒体呈长方体或正方体,盒体顶面开口处相对的两边上设有连接轴,避光带的两端通过弹簧套在连接轴上,避光带的每根避光片与相邻的避光片叠加设置,盒体一侧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卡片槽。
所述的盒体采用遮光的亚格力板或PVC材料制成,避光带采用遮光的铝塑片或PVC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廉。盒体和盒盖采用不透明材质,可保证药物的避光储存条件,且取药口设置的避光带使得给取药物极其方便,不用大面积掀开盒盖即可取药。取药过程药品均处于避光条件下,可有效防止药品受光照影响导致变质,且取药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盒体 2:盒盖
3:取药口 4:避光带
5:弹簧 6:卡片槽
7: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盒体1及设置在盒体1顶面开口上的盒盖2,所述的盒体1顶面形成斜坡状取药口3,取药口3的左右两侧边上设有连接避光带4的连接轴,避光带4的两端通过弹簧5套在连接轴上,避光带4的每根避光片与相邻的避光片叠加设置,取药口3下方的盒体1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卡片槽6。
所述的盒体1与盒盖2采用深色可遮光的亚格力板或PVC材料制成,避光带4采用深色可遮光的铝塑片或PVC材料制成。
所述的盒体1开口处形成有固定槽7,且盒盖2从盒体1开口一侧插入固定槽7内。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包括盒体1及设置在盒体1顶面开口上的盒盖2,所述的盒体1顶面形成斜坡状取药口3,取药口3的上下两侧边上设有连接避光带4的连接轴,避光带4的两端通过弹簧5套在连接轴上,避光带4的每根避光片与相邻的避光片叠加设置,取药口3下方的盒体1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卡片槽6。
所述的盒体1与盒盖2采用遮光的亚格力板或PVC材料制成,避光带4采用深色可遮光的铝塑片或PVC材料制成。
所述的盒体1开口处形成有固定槽7,且盒盖2从盒体1开口一侧插入固定槽7内。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包括盒体1呈长方体或正方体,盒体1顶面开口处相对的两边上设有连接轴,避光带4的两端通过弹簧5套在连接轴上,避光带4的每根避光片与相邻的避光片叠加设置,盒体1一侧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卡片槽6。
所述的盒体1采用深色可遮光的亚格力板或PVC材料制成,避光带4采用深色可遮光的铝塑片或PVC材料制成。
当本实用新型盒体1内部存储有药物时,需将盒盖2完全插入固定槽7,闭合盒体1顶部的开口,同时取药口3处的避光带4,由于是深色可遮光的铝塑片或PVC材料制成,避免了光线照射盒体1内部的药物。当需要将药物从盒体1内部取出时,可使用手、药匙或镊子从被避光带4遮挡的取药口3进入盒体1内,取出药物。这样取药,避免了药物被光线照射,可有效防止药品受光照影响导致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