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技术.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872732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667542.2

申请日:

20180626

公开号:

CN108935337A

公开日:

201812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33

主分类号:

A01K67/033

申请人: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康林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丽丽,郑华英,解春霞,刘云鹏,高悦

地址:

211153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丹阳大道(宁丹路)109号

优先权:

CN201810667542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戴朝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的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技术,本发明筛选了适宜的体表消毒试剂、处理方法和合适的消毒时间有效减少天牛的受感染率,提升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相较于对照组,经过本技术处理的天牛繁殖成功率提升24.88%,繁殖数量超过50头的比例提升13.56%,有效提升了肿腿蜂繁殖的成功率和繁殖数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天牛的选取:选取健康未受感染的天牛;(2)体表清洁:对天牛体表进行简单清洁,擦去天牛体表附着的水分、木屑、排泄物;(3)酒精消毒除菌:将天牛倒入酒精中,轻轻搅拌,使天牛完全浸泡在酒精中,用酒精消毒除菌;(4)第一次晾干:将浸泡好的天牛过筛,除去酒精,置于紫外消毒灭菌过的通风橱内,直至天牛体表酒精完全挥发后取出;(5)双氧水二次消毒除菌:将晾干的天牛倒入双氧水中,轻轻搅拌,使天牛完全浸泡在双氧水中,用双氧水二次消毒除菌;(6)第二次晾干:将处理后的天牛置于紫外消毒灭菌过的通风橱内,直至天牛体表双氧水完全挥发后取出进行正常的管氏肿腿蜂接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选取正常伸缩、尾部最后一节未呈僵直状态且体表未见伤口或黑斑的天牛作为待选寄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天牛置于洁净塑料筛网框中,将卫生纸揉制成疏松的球形,置于天牛体表上方轻轻擦拭,带动天牛滚动,擦去天牛体表附着的水分、木屑、排泄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选取较大的容器,倒入3倍天牛体积的75%浓度酒精,将天牛倒入酒精中,使用钝头镊子轻轻搅拌,保证所有天牛完全浸泡在酒精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泡时间为5分钟,浸泡过程需轻微抖动容器,防止天牛互相咬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将晾干的天牛倒入3%体积浓度的双氧水中,其中双氧水为3倍天牛体积,使用钝头镊子轻轻搅拌,保证所有天牛完全浸泡在双氧水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泡时间为3分钟,浸泡过程需轻微抖动容器,防止天牛互相咬伤。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体外寄生蜂的繁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的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技术。

背景技术

管氏肿腿蜂隶属于膜翅目肿腿蜂科,是多种天牛类钻蛀性害虫的体外寄生性天敌昆虫。天牛类昆虫是重要的林木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枝条或树根为害,其为害的严重性,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中国的造林工程,沙漠化防治以及城市绿化建设。由于天牛幼虫期较长且处于寄主内部,防治难度相对较大,常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天敌的应用日渐受到重视。其中,管氏肿腿蜂由于其可分布区域广、适应性高、搜寻能力强、寄主种类多,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应用广泛。但在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过程中,发现寄主自我咬伤或受感染导致虫体发黑、死亡现象严重,死亡后的寄主无法被肿腿蜂寄生,繁育成功率较低,大大增加了繁育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有效解决繁育过程中寄主天牛受感染严重,繁殖成功率低的现有问题,本项技术通过筛选适宜的体表消毒试剂、处理方法和合适的消毒时间有效减少天牛的受感染率,提升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天牛的选取:选取健康未受感染的天牛;

(2)体表清洁:对天牛体表进行简单清洁,擦去天牛体表附着的水分、木屑、排泄物;

(3)酒精消毒除菌:将天牛倒入酒精中,轻轻搅拌,使天牛完全浸泡在酒精中,用酒精消毒除菌;

(4)第一次晾干:将浸泡好的天牛过筛,除去酒精,置于紫外消毒灭菌过的通风橱内,直至天牛体表酒精完全挥发后取出;

(5)双氧水二次消毒除菌:将晾干的天牛倒入双氧水中,轻轻搅拌,使天牛完全浸泡在双氧水中,用双氧水二次消毒除菌;

(6)第二次晾干:将处理后的天牛置于紫外消毒灭菌过的通风橱内,直至天牛体表双氧水完全挥发后取出进行正常的管氏肿腿蜂接种。

步骤(1)中,选取正常伸缩、尾部最后一节未呈僵直状态且体表未见伤口或黑斑的天牛作为待选寄主。

步骤(2)中,将天牛置于洁净塑料筛网框中,将卫生纸揉制成疏松的球形,置于天牛体表上方轻轻擦拭,带动天牛滚动,擦去天牛体表附着的水分、木屑、排泄物。

步骤(3)中,选取较大的容器,倒入3倍天牛体积的75%浓度酒精,将天牛倒入酒精中,使用钝头镊子轻轻搅拌,保证所有天牛完全浸泡在酒精中。浸泡时间为5分钟,浸泡过程需轻微抖动容器,防止天牛互相咬伤。

步骤(5)中,将晾干的天牛倒入3%体积浓度的双氧水中,其中双氧水为3倍天牛体积,使用钝头镊子轻轻搅拌,保证所有天牛完全浸泡在双氧水中。浸泡时间为3分钟,浸泡过程需轻微抖动容器,防止天牛互相咬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筛选了适宜的体表消毒试剂、处理方法和合适的消毒时间有效减少天牛的受感染率,提升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相较于对照组,经过本技术处理的天牛繁殖成功率提升24.88%,繁殖数量超过50头的比例提升13.56%,有效提升了肿腿蜂繁殖的成功率和繁殖数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天牛的选取:选取正常伸缩,尾部最后一节未呈僵直状态且体表未见伤口或黑斑的天牛作为待选寄主。

(2)体表清洁:将天牛置于洁净塑料筛网框中,将卫生纸揉制成疏松的球形,置于天牛体表上方轻轻擦拭,带动天牛滚动,擦去天牛体表附着的水分、木屑、排泄物等。

(3)酒精消毒除菌:选取较大的容器,倒入3倍天牛体积的75%浓度酒精,将天牛倒入酒精中,使用钝头镊子轻轻搅拌,保证所有天牛完全浸泡在酒精中,浸泡时间为5分钟,浸泡过程需轻微抖动容器,防止天牛互相咬伤。

(4)晾干:将浸泡好的天牛,过筛,除去酒精,置于紫外消毒灭菌过的通风橱内,直至天牛体表酒精完全挥发后取出。

(5)双氧水二次消毒除菌:将晾干的天牛倒入3%体积浓度的双氧水中,其中双氧水为3倍天牛体积,使用钝头镊子轻轻搅拌,保证所有天牛完全浸泡在双氧水中,浸泡时间为3分钟,浸泡过程需轻微抖动容器,防止天牛互相咬伤。

(6)晾干:将处理后的天牛置于紫外消毒灭菌过的通风橱内,直至天牛体表双氧水完全挥发后取出进行正常的管氏肿腿蜂接种。

按以上步骤进行试验,以未进行处理的天牛直接接种进行对比,共设9个重复,每一重复内试验天牛100头。结果发现未经处理的天牛繁殖成功率为29.78%±6.080%,其中每管繁殖数量超过50头的占接种管数的11.56%±4.137%,处理后为54.67%±6.349%,其中每管繁殖数量超过50头的为25.11%±4.341%。相较于对照组,经过本技术处理的天牛繁殖成功率提升24.88%,繁殖数量超过50头的比例提升13.56%,有效提升了肿腿蜂繁殖的成功率和繁殖数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技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67542.2 (22)申请日 2018.06.26 (71)申请人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 211153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丹阳大 道 (宁丹路) 109号 申请人 南京康林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徐丽丽 郑华英 解春霞 刘云鹏 高悦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代理人 戴朝荣 (51)Int.Cl. A01K 67/033(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 量的技术 (57)。

2、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的繁殖成 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技术, 本发明筛选了适宜的体 表消毒试剂、 处理方法和合适的消毒时间有效减 少天牛的受感染率, 提升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 量。 相较于对照组, 经过本技术处理的天牛繁殖 成功率提升24.88, 繁殖数量超过50头的比例 提升13.56, 有效提升了肿腿蜂繁殖的成功率 和繁殖数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8935337 A 2018.12.07 CN 108935337 A 1.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天牛的选取: 选取健康未受感染的天牛; (2)体表清洁: 对天。

3、牛体表进行简单清洁, 擦去天牛体表附着的水分、 木屑、 排泄物; (3)酒精消毒除菌: 将天牛倒入酒精中, 轻轻搅拌, 使天牛完全浸泡在酒精中, 用酒精消 毒除菌; (4)第一次晾干: 将浸泡好的天牛过筛, 除去酒精, 置于紫外消毒灭菌过的通风橱内, 直 至天牛体表酒精完全挥发后取出; (5)双氧水二次消毒除菌: 将晾干的天牛倒入双氧水中, 轻轻搅拌, 使天牛完全浸泡在 双氧水中, 用双氧水二次消毒除菌; (6)第二次晾干: 将处理后的天牛置于紫外消毒灭菌过的通风橱内, 直至天牛体表双氧 水完全挥发后取出进行正常的管氏肿腿蜂接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

4、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选取正常伸缩、 尾部最后一节未呈僵直状态且体表未见伤口或黑斑的天牛作为 待选寄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将天牛置于洁净塑料筛网框中, 将卫生纸揉制成疏松的球形, 置于天牛体表上 方轻轻擦拭, 带动天牛滚动, 擦去天牛体表附着的水分、 木屑、 排泄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 选取较大的容器, 倒入3倍天牛体积的75浓度酒精, 将天牛倒入酒精中, 使用 钝头镊子轻轻搅拌, 保证所有天牛完全浸泡在酒精中。 5.根。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浸泡时间为5分钟, 浸泡过程需轻微抖动容器, 防止天牛互相咬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 将晾干的天牛倒入3体积浓度的双氧水中, 其中双氧水为3倍天牛体积, 使用 钝头镊子轻轻搅拌, 保证所有天牛完全浸泡在双氧水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浸泡时间为3分钟, 浸泡过程需轻微抖动容器, 防止天牛互相咬伤。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935337 A 2 一种提升管氏肿。

6、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技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体外寄生蜂的繁养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的繁 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管氏肿腿蜂隶属于膜翅目肿腿蜂科, 是多种天牛类钻蛀性害虫的体外寄生性天敌 昆虫。 天牛类昆虫是重要的林木钻蛀性害虫, 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 枝条或树根为害, 其为 害的严重性, 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影响了中国的造林工程, 沙漠化防治以及 城市绿化建设。 由于天牛幼虫期较长且处于寄主内部, 防治难度相对较大, 常难以达到理想 效果, 天敌的应用日渐受到重视。 其中, 管氏肿腿蜂由于其可分布区域广、 适应性高、 。

7、搜寻能 力强、 寄主种类多,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应用广泛。 但在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过 程中, 发现寄主自我咬伤或受感染导致虫体发黑、 死亡现象严重, 死亡后的寄主无法被肿腿 蜂寄生, 繁育成功率较低, 大大增加了繁育成本。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有效解决繁育过程中寄主天牛受感染严重, 繁殖成功率低的现有问题, 本项技术通过筛选适宜的体表消毒试剂、 处理方法和合适的消毒时间有效减少天牛的受感 染率, 提升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6 (1)天牛的选取。

8、: 选取健康未受感染的天牛; 0007 (2)体表清洁: 对天牛体表进行简单清洁, 擦去天牛体表附着的水分、 木屑、 排泄 物; 0008 (3)酒精消毒除菌: 将天牛倒入酒精中, 轻轻搅拌, 使天牛完全浸泡在酒精中, 用酒 精消毒除菌; 0009 (4)第一次晾干: 将浸泡好的天牛过筛, 除去酒精, 置于紫外消毒灭菌过的通风橱 内, 直至天牛体表酒精完全挥发后取出; 0010 (5)双氧水二次消毒除菌: 将晾干的天牛倒入双氧水中, 轻轻搅拌, 使天牛完全浸 泡在双氧水中, 用双氧水二次消毒除菌; 0011 (6)第二次晾干: 将处理后的天牛置于紫外消毒灭菌过的通风橱内, 直至天牛体表 双氧水。

9、完全挥发后取出进行正常的管氏肿腿蜂接种。 0012 步骤(1)中, 选取正常伸缩、 尾部最后一节未呈僵直状态且体表未见伤口或黑斑的 天牛作为待选寄主。 0013 步骤(2)中, 将天牛置于洁净塑料筛网框中, 将卫生纸揉制成疏松的球形, 置于天 牛体表上方轻轻擦拭, 带动天牛滚动, 擦去天牛体表附着的水分、 木屑、 排泄物。 0014 步骤(3)中, 选取较大的容器, 倒入3倍天牛体积的75浓度酒精, 将天牛倒入酒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8935337 A 3 中, 使用钝头镊子轻轻搅拌, 保证所有天牛完全浸泡在酒精中。 浸泡时间为5分钟, 浸泡过程 需轻微抖动容器, 防止天牛。

10、互相咬伤。 0015 步骤(5)中, 将晾干的天牛倒入3体积浓度的双氧水中, 其中双氧水为3倍天牛体 积, 使用钝头镊子轻轻搅拌, 保证所有天牛完全浸泡在双氧水中。 浸泡时间为3分钟, 浸泡过 程需轻微抖动容器, 防止天牛互相咬伤。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7 本发明筛选了适宜的体表消毒试剂、 处理方法和合适的消毒时间有效减少天牛的 受感染率, 提升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 相较于对照组, 经过本技术处理的天牛繁殖成功率 提升24.88, 繁殖数量超过50头的比例提升13.56, 有效提升了肿腿蜂繁殖的成功率和 繁殖数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

11、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9 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0 (1)天牛的选取: 选取正常伸缩, 尾部最后一节未呈僵直状态且体表未见伤口或黑 斑的天牛作为待选寄主。 0021 (2)体表清洁: 将天牛置于洁净塑料筛网框中, 将卫生纸揉制成疏松的球形, 置于 天牛体表上方轻轻擦拭, 带动天牛滚动, 擦去天牛体表附着的水分、 木屑、 排泄物等。 0022 (3)酒精消毒除菌: 选取较大的容器, 倒入3倍天牛体积的75浓度酒精, 将天牛倒 入酒精中, 使用钝头镊子轻轻搅拌, 保证所有天牛完全浸泡在酒精中, 浸泡时间为5分钟, 浸 泡过程需轻微抖动容器,。

12、 防止天牛互相咬伤。 0023 (4)晾干: 将浸泡好的天牛, 过筛, 除去酒精, 置于紫外消毒灭菌过的通风橱内, 直 至天牛体表酒精完全挥发后取出。 0024 (5)双氧水二次消毒除菌: 将晾干的天牛倒入3体积浓度的双氧水中, 其中双氧 水为3倍天牛体积, 使用钝头镊子轻轻搅拌, 保证所有天牛完全浸泡在双氧水中, 浸泡时间 为3分钟, 浸泡过程需轻微抖动容器, 防止天牛互相咬伤。 0025 (6)晾干: 将处理后的天牛置于紫外消毒灭菌过的通风橱内, 直至天牛体表双氧水 完全挥发后取出进行正常的管氏肿腿蜂接种。 0026 按以上步骤进行试验, 以未进行处理的天牛直接接种进行对比, 共设9个重复。

13、, 每 一重复内试验天牛100头。 结果发现未经处理的天牛繁殖成功率为29.786.080, 其中 每管繁殖数量超过50头的占接种管数的11.564.137, 处理后为54.676.349, 其中每管繁殖数量超过50头的为25.114.341。 相较于对照组, 经过本技术处理的天 牛繁殖成功率提升24.88, 繁殖数量超过50头的比例提升13.56, 有效提升了肿腿蜂繁 殖的成功率和繁殖数量。 0027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 对以上实 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 等同替换与改进等,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8935337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