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京杨组织培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北京杨组织培养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341853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7.06 CN 101341853 B *CN101341853B* (21)申请号 200810032013.1 (22)申请日 2008.08.04 A01H 4/00(2006.01) C12N 5/04(2006.01) (73)专利权人 湖南茂源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14002 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矶光明路 1 号 (72)发明人 唐作钧 李重立 李绍华 梁丽容 肖兴翠 王丛亚 (74)专利代理机构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 43103 代理人 皮维华 (54) 发明名称 一种北京杨组织培养方法 (57) 。
2、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京杨组织培养方法, 其 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步骤 : 取材及初代芽诱导 分化培养 : 丛生芽抽茎培养 ; 壮苗培养 ; 增 殖培养 ; 生根培养 : 炼苗移栽。本发明对北京 杨离体培养, 具有繁殖率高的优点。 (51)Int.Cl. 审查员 吴涛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CN 101341853 B1/1 页 2 1. 一种北京杨组织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步骤 : 取材及初代芽诱导分化培养 : 取北京杨的叶柄, 清洗消毒后切除两头伤口, 平 放在诱导培养基上, 每瓶接种一个外植体, 置于。
3、培养架上光照培养, 所述诱导培养基是 MS+6-BA0.4mg/L+TDZ0.001mg/L+NAA0.1mg/L ; 丛生芽抽茎培养 : 不定芽长约 0.5cm, 切下接入抽茎培养基中培养, 所述抽茎培养基 是 MS+6-BA0.1mg/L+NAA0.05mg/L ; 壮苗培养 ; 待芽长约 1.5cm, 切下接入 MS 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 ; 增 殖 培 养 : 把 约 1.5cm 的 健 壮 苗 接 于 增 殖 培 养 基 上, 所 述 增 殖 培 养 基 是 MS+6-BA0.2mg/L+NAA0.05mg/L ; 生根培养 : 把增殖培养所得 2cm 以上的健壮苗切下接入生根培养基。
4、中培养, 所述生 根培养基是 MS ; 炼苗移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北京杨组织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培养条件是培养 基加入30g/L蔗糖和6.5g/L琼脂, pH6.0, 培养室温度为251, 光照强度15002000lx, 光照时间 12 小时 / 天。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北京杨组织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对外植物体洗净方法是 无菌水反复冲洗 30 分钟。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北京杨组织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初代诱导芽分化培养中 的消毒方法是用 0.1升汞消毒 6 分钟, 无菌水清洗 5 次。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北京杨组织。
5、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移栽中的基质成分 为沙珍珠岩园土 2 1 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341853 B1/3 页 3 一种北京杨组织培养方法 一、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苗木的培养技术, 尤其是一种杨树的组织培养方法。 0002 二、 背景技术 : 0003 北京杨是我国选育的杨树新品种, 为钻天杨和青杨的杂交后代。 其木材清软、 纤维 长, 可供建筑、 桥梁、 矿柱、 胶合板、 造纸等用。也是优良的用材林、 防护林、 行道树和 “四旁” 绿化树种。 由于它材质好、 生长快、 抗性强, 深受人民的欢迎, 但多年来一直以常规扦插育苗 为主, 繁殖率低, 远不。
6、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0004 三、 发明内容 : 0005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北京杨离体培养且繁殖率高的组织培养技术。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北京杨组织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 于 : 包括如下步骤 : 0007 取材及初代芽诱导分化培养 : 取北京杨的叶柄, 清洗消毒后切除两头伤口, 平放在诱导培养基上, 每瓶接种一个外植体, 置于培养架上光照培养, 所述诱导培养基是 MS+6-BA0.4mg/L+TDZ0.001mg/L+NAA0.1mg/L ; 0008 丛生芽抽茎培养 : 不定芽长约 0.5cm, 切下接入抽茎培养基中培养, 所述抽茎培 养基是 。
7、MS+6-BA0.1mg/L+NAA0.05mg/L。 ; 0009 壮苗培养 ; 待芽长约 1.5cm, 切下接入 MS 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 ; 0010 增殖培养 : 把约 1.5cm 的健壮苗接于增殖培养基上, 所述增殖培养基是 MS+6-BA0.2mg/L+NAA0.05mg/L ; 0011 生根培养 : 把增殖培养所得 2cm 以上的健壮苗切下接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 所 述生根培养基是 MS ; 0012 炼苗移栽。 0013 所述培养的培养条件是培养基加入30g/L蔗糖和6.5g/L琼脂, pH6.0, 培养室温度 为 251, 光照强度 1500 20001x, 光照时间 1。
8、2 小时 / 天。 0014 本发明对北京杨离体培养, 具有繁殖率高的优点。 四、 具体实施方式 : 0015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 0016 实施例 : 0017 1 材料与方法 0018 1.1 试验材料 0019 北京杨 0020 1.2 试验方法 0021 1.2.1 材料处理 0022 室内盆栽苗新萌叶片, 剪取叶柄, 无菌水反复冲洗 30 分钟, 滤纸吸干水分待用。 0023 1.2.2 初代芽诱导分化培养 说 明 书 CN 101341853 B2/3 页 4 0024 将外植体置于超净工作台上, 0.1升汞消毒 6 分钟, 无菌水冲洗 5 次。切除叶柄 两头伤口。
9、, 平放在诱导培养基上, 每个接种瓶接一个外植体, 放在培养架上光照培养。 0025 1.2.3 抽茎培养 0026 把诱导出的丛生芽团, 切成小芽团, 接入添加了不同激素浓度的抽茎培养基本中 进行抽茎培养。 0027 1.2.4 壮苗培养 0028 初代丛生芽抽茎后组培苗比较细弱, 待芽长约 1.5cm, 切下接入不加任何激素的 MS 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 0029 1.2.5 增殖培养 0030 切取壮苗后的健壮苗, 接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以 MS 为基本培 养基, 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 0031 1.2.6 生根培养 0032 切取 2cm 以上的健壮苗, 转入生根培养。
10、基中, 生根培养以 MS 为基本培 养基, 添加 不同激素, 以 MS 基本培养基为对照, 培养 20 天后统计生根情况。 0033 1.2.7 培养条件 0034 培养条件为培养基中加入 30g/L 蔗糖、 6.5g/L 琼脂, pH6.0, 培养室温度为 251, 光照 1500 20001x, 光照时间 12 小时 / 天。 0035 1.2.8 炼苗移栽 0036 组培苗根长至 1 2cm, 2 4 条根时, 即可进行炼苗移栽。移栽前组培生根苗须 移到自然光照下闭瓶炼苗 3-5 天, 让试管苗接受强光的照射, 使其长得壮实起来, 然后再开 瓶炼苗 1-2 天, 经受较低湿度的处理, 以。
11、适应将来自然湿度的条件。 0037 2 结果与分析 0038 2.1 外植体诱导结果 0039 灭菌材料接种到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上, 两周左右叶柄两头伤口处产生新的绿 点, 30 天左右, 能产生大量芽团, 约 0.3 0.5cm, 芽色嫩绿。经统计分析 MS+6-BA0.4mg/ L+TDZ0.001mg/L+NAA0.1mg/L 分化效果最好。 0040 2.2 芽的抽茎培养与生长情况 0041 把初代培养诱导出的芽团切成小芽团, 接到抽茎培养基上, 20 天左右小芽生长高 度可达 1.5 2cm, 经统计, 对比分析得到 MS+6-BA0.1mg/L+NAA0.05mg/L 抽茎效果最好。。
12、 0042 2.4 增殖培养 0043 把壮苗培养后健壮苗切下, 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 少形成大量丛生芽团, 多为腋芽 萌动或是基部伤口处分化出小量健壮芽, 经过 20 天左右培养, 腋芽可长约 2cm 左右健壮 芽, 而基部新分化芽长约 1.5cm。增殖系数为 3.5 4.5。经统计分析, 增殖最佳培养基为 MS+6-BA0.2mg/L+NAA0.05mg/L。 0044 2.5 生根培养 0045 当芽长至 2cm 高时, 接入不同浓度的 NAA 生根培养基中, 以不加任何激素的 MS 培 养基作对照, 经统计分析, MS 比较适合北京杨生根。 0046 2.6 炼苗移栽 0047 组培生根苗根长 1-2cm, 2 4 条根时, 炼苗后移栽到沙珍珠岩园土 说 明 书 CN 101341853 B3/3 页 5 2 1 1, 遮阴保湿, 培养两周左右, 逐渐揭开薄膜, 成活率 85以上。 说 明 书 。